NGO

陽光時務 | 《陽光時務週刊》第53期《拷問李嘉誠》

2013年5月2日出版 如欲閱讀全部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封面故事】 一流城市三流勞工保障 文/黃麗萍 攝影/ 鍾卓明 六、七十年代白手興家的李嘉誠,曾是香港人的夢想,港人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成為李嘉誠。時至今日,李嘉誠卻成為民眾厭惡的對象,在他身上盡顯出冷漠大財閥的本色。 李嘉誠大不過北京 文/ 陳嘯軒 深圳鹽田港屬李嘉誠所有。六年前,碼頭工人罷工三天即成功爭取到加薪和獲得應有權利。同一集團,為何中港兩地工人的爭取結果如此截然不同? 工會擊敗政府財閥 文/陳嘯軒 和記黃埔的貨櫃碼頭業務遍布澳洲等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面對澳洲強大工會,和黃不但沒有把運輸物流業務外判,並承諾以8萬澳元年薪(約64萬港元、即平均月薪5.3萬元)聘請工人。香港同行的待遇遠較澳洲差,與香港工會力量遠遠不及西方國家有直接關係。 「變色龍」工聯會 文/溫朗鈞 工聯會在46年前發動震驚港人的六七左派工潮,在與港英政府抗爭中以失敗收場。回歸後,它即成為「變色龍」、資方和政府的「維穩工具」,在這次罷工中不但「抽工人後腿」,更不見蹤影。 從佔領華爾街到佔領長江 文/陳嘉銘(左翼21成員,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研究生) 「佔領華爾街」與「佔領長江」,兩者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前者挑戰的是金融海嘯後貪得無厭的財閥,後者矛頭則明顯指向剝削碼頭工人的外判商及香港首富李嘉誠。但從宏觀政治經濟框架看,引發這兩場運動的根源同出一轍,就是由英美保守勢力發起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 【台灣】 台獨失去主流市場? 文/康依倫 過去只有在選舉期間才被提出的台獨問題,因為蔡英文幕僚姚人多一席「台獨建國口號已經失去主流市場」的談話而引發爭議。 央廣限制對大陸短波廣播?:大氣電波裡的角力 文/李蔚 法輪功的廣播節目「希望之聲」在2008年馬英九執政後,時數兩度被要求刪減。是短波傳播失了功效,還是其他政治力量介入? 【中國】 北川維權代表被判入獄:天災後的人禍 文、攝影/余聲 雅安地震觸發外界,再次將焦點凝聚到汶川地震後的種種重建項目上。重災區之一,北川的重建項目即被揭出黑幕重重。北川維權領袖被構陷入獄,大量明顯荒唐的假證由當地五名警察炮製。 紅會與李承鵬的困境:賑災的政治輿論博弈 文/宋志標 汶川地震後,大陸的輿論生態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雅安賑災中官辦紅十字會與民間的壹基金、領隊公益救援的李承鵬與網絡「五毛黨」之間的博弈,都顯示出政府與民間的裂痕在不斷加深。 【特別報道】 廢除死刑運動在台灣:讓殺戮變得艱難 文/楊猛 一名來自中國大陸的調查記者,深入台灣的爭取廢除死刑的公民運動組織,細緻觀察台灣民間與政府在此議題上的「生死」角力。儘管在中國大陸這是一個尚未充分討論的問題,但或許在文明獲得發展的未來,這亦會成為中國社會關注的問題。 【香港】 好人與好制度的功用:香港將告別廉潔? 文/蕭瀚 清明政治需要均衡的權利和優秀的制度,也需要有職業榮譽感的傑出政治家。當大陸政制的邪惡基因侵入香港,三者盡失,香港的清白廉潔何以自保? 【國際】 全民力量推動改朝換代 文/楊凱斌(馬來西亞網絡電視台KiniTV.com執行長) 本屆選戰感染到許多昔日沒有參與政治的民眾,如家庭主婦組成的「淨選團媽媽」、音樂人、知識分子,形成龐大的全民力量,無論結果由誰執政,也肯定會起到監督政權的作用。 馬來、星洲政局互動:「威權管治」唇亡齒寒? 文/鄺健銘、游秋萍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政權有互通的特點,近年也同樣面臨公民社會崛起的挑戰。若大馬出現變天,對新加坡的反政府運動也將起示範作用,讓人民行動黨的威權執政更加困難。 【政改問計】 審議民主的香港試驗 文/羅小朋 在香港市民對共同體的未來出現紛爭的時候,審議民主的香港實驗是否是解決香港政治難題的一個途徑? 公民參與政治設計的理念 文/羅小朋 當今的中國與革命前夕的法國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全體中國公民應該秉持公共理性的精神共同參與對共同體未來的設計,這樣才可以將政治轉型的風險和代價降到最小。 【文化·專題】 97後香港的英式文化活動:大不列顚的傲慢與失落 攝影/ 秦偉 每年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吸引大批英國球迷返回前殖民地香港。他們在嘉年華扮成遠離日常的角色。攝影師的鏡頭卻觀察到衍生其間的一股荒誕悲壯氣氛,一種「被迫的歷史虛無主義」…… 【文化·書評】 我讀南懷瑾:政治污泥裏,如何大度看世界? 文/袁易天 攝影/鍾卓明 看《南懷瑾的故事》,要從結局看起,附錄又比正文更重要。然而要看結局和附錄,則要從全書的第一頁開始,說到南懷瑾老師為了蔣經國而避居美國則是轉折點。 【文化】 1908書社:尖沙咀的憲政自由行 文/朱曉玢 攝影/鍾卓明 「自由行」客來香港買「禁書」已成一種習慣。1908書社也賣禁書,卻是獵奇為少、硬政治居多。從誕生之日起,它的志向就不僅限於做一家書店,而是要成為呼喚憲政和推進社會運動的公共空間。 【文化·廣場】 國 編者按:國。關於身分。關於記憶。關於邊界與自由。關於對生命的定義與反定義。更當下的,當然是關於情緒與反思。 那個國度 文/桑克 每次看到異國,我多少都有那麼一點兒興奮,何況是朝鮮呢。 愛國,也別愛得那麼肉酸 文/鄧正健 現在把「愛國」掛在嘴邊的人不會比過去少,但沒品味的愛國者肯定比過去多很多。 家國之幻 文/辛金順 這些年來,我一直很想問父親,在他離開中國大陸六十五年後,他北望的眼睛裏,到底是故鄉?還是家國呢? 【文化·現場】 山田味的《東京家族》:六十年,從無常家庭到互助社會 文/湯禎兆 若小津原作是出世的佛理體驗,那麼山田新版就是入世的互助靈丹。兩齣均是不可多得的傑作。 【文化·詩歌】 雅安,一個巨大的傾聽 詩/臧棣 借助「挖」這個動詞,感同身受,將地震救援行動與更新人和人、人和自我之間關係的思考聯繫起來,詩的寫實性獲得了人性與思想的昇華。(主持/周瓚) 【專欄】 美國夢斷,美國精神不滅 文/夏明 當習慣於專制體制下的計劃性、穩定性和福利保障的人們面臨自由主義和個人競爭的壓力時,他們中的許多人會選擇弗洛姆所說的「逃避自由」。 多維文化認同的維吾爾 文/姚新勇 破除簡單、機械的整體「伊斯蘭維吾爾」觀念,對於自我和他族的相互認識、國家對維吾爾民族的更客觀準確的認識密切相關,而這又會直接影響所涉各方的行為選擇。 僵化體制的迷魂藥藉口 文/宮鈴 無分兩岸,對於中國大陸社會目前的各種問題——無論是貪腐、污染、各種不公乃至民憤,不少人持有的看法是「發展中的必然」。但時間並不是解决問題的依據,而是解决問題的過程,關鍵仍在於面對問題是否對症下藥? 「充氣」展覽,大的虛無 文/鄧小樺 從聳動效應到公共理解的路,到底還有多遠? 沒聽過的媒體 文/管中祥 媒體就是媒體,記者就是記者,該有的監督權力、促進討論的本能與職責不應有主流與另類之分。但令人遺憾的是,大名鼎鼎的主流媒體卻與財團及政治合流,反倒是許多「沒聽過的媒體」才是監督政府的重要力量。 胡蘿蔔與性解放 文/寧二 以發布Fatwa的形式,公開支持女性自慰,在普遍被視為女性地位不高的伊斯蘭世界難道不是很進步的事情麽?

阅读更多

共识网 | 王名:改革目的是要把组织还给社会

  人物档案   王名,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NGO研究所所长,民政部特聘专家。   对话背景   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今后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这意味着,备受诟病的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将成为历史。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的要求,民政部将在今年12月底之前完成《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三个条例”)的修订,社会组织直接统一登记的法律障碍将被清除。   取消业务主管单位之后,将给社会组织带来哪些变化?负有登记职责的行政机关要做好哪些工作?这一改革将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王名。   改革要改善社会组织的成长环境   中国青年报:多年来束缚社会组织成长发展的双重管理体制终于要取消了,你说这意味着社会组织的春天在几年内会到来,改革应该怎样着力才能真正有利于社会组织,能够使政府放权给社会?   王名:这是首次以全国人大通过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明确规定取消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涉及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四大主要领域,我做了个大概的初步估算,这四大类社会组织占目前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的2/3。   这次改革的精神是简政放权,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已经很明确。我认为方案核心是两方面:一是推动既有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二是尽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要求在2017年,也就是5年以后,基本形成政社分开、职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个目标提得非常具体,任务很艰巨,是一个革命性转变。在这个制度框架中非常明确给出了“春天”的框架,但能不能到来和什么时间到来,或者什么时候落实到社会组织身上,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青年报:社会组织直接统一登记是否意味着原来的业务主管部门放手了,由负责登记的民政部门全部负责?民政部门有哪些职责?   王名:可以断定,实行直接统一登记之后,从民政部的民间组织管理局到县一级民政局都会有很大的不适应,登记管理机关面临能力建设和转型的问题。   我的理解是,对于现在的主管部门和登记部门,职能已经发生很大转变,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登记许可,把以前双重的管理转变为由一个部门统一登记,这是很重要的职能,无论是从标准上还是程序上,这对社会组织来说门槛降低了。第二,强调支持培育的职能。以前这点强调得很少,更多是提倡“一手抓监督管理,一手抓社会组织发展”的“两手抓”政策,支持培育方面很多措施在这几年逐渐形成。第三是监督和执法职能。我们对监督笼统地讲是监管职能,其实更多是执法职能。   这是政府整体职能的改革,不止涉及民政部一家,改革需要有更高层的战略部署,并有能够突破部门利益的措施安排,否则,难免沦为部门扩权的工具。   社会组织要从“政府监督”到“社会监督”   中国青年报:方案指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如何理解?   王名:十二五规划里就提到“各司其职”的问题,十八大以后又加了一个“依法自治”,这些都值得深入思考。什么叫各司其职?社会组织做事自己要承担责任,违纪违规了相关部门问责社会组织自身,而不是问责登记管理机关,这才是各司其职。还有一个依法自治,社会组织是一个自治主体,确保你的决策、你的活动、你的责任是在法律范围内履行的。   监督体系如何建立?英国的、德国的很多监督体系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英国的基本体制我叫“举报制”,把社会监督全部动员起来,建立了一个非常广泛的社会监督体系,组成一个很有效的举报网络,任何公民发现问题都可以举报,政府通过举报系统获得信息对相关社会组织进行问责。举报系统本身是一个社会监督系统,不是一个政府监督系统。   德国的“看门狗”的模式也值得借鉴。有很多中介组织负责监督,一旦发现社会组织出了问题,马上找相关法律告诉你,并找相关的问责机构、执法机构监督你,有很多这样的组织在发挥作用。而中国缺乏这样的系统。监管体系不仅是指政府监管,还应该有广泛的社会监督系统发挥作用,这是我们所期待和希望的。   未来社会改革面临“三大战役”   中国青年报:方案是社会改革的宣言书,标志着社会改革的一个开端,那么,社会改革的前景是什么?应该经过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走向哪里?   王名:社会改革应该是中国新一轮改革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包括三个大的方面,或者说是三大战役。   改革的基本目标通俗说就是把组织还给社会,让社会自身组织起来,而不是说政府把社会组织起来,到目前为止,是政府组织了社会。这是社会改革的第一个阶段,或者说是第一大战役。   第二大战役是社会服务体制改革。攻坚阶段应该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改革涉及的范围更广,难度更大,可能经历的时期也更长。   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方案2011年已经出台并开始推进。现在要根据整个社会改革的思路重新梳理事业单位的改革思维。从政府的角度说,事业单位改革就是将政府供给服务变为社会供给,将社会服务的垄断变为竞争,最后目标就是把服务还给社会。这一过程说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会非常痛苦,也会比较漫长和复杂,因为事业单位涉及的内容太多,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难度非常大,但没有改革就不可能有中国社会改革的明天。   第三大战役是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改革人民团体体制。人民团体体制是从战争年代开始,党和政府进行社会动员和管控的一种基本体制,通过700多万家,20多个系统的人民团体进行全面社会动员、整合和建构。   这几年,有的地方尝试建立网络化管理体制,基本目标就是力图让所有社区成员的行为都在政府视野之中,花了很多钱。事实上,这种体制实际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格局,所以要改变这种维稳体制,变维稳为治理,核心是将治理还给社会,治理不是统治,不是管控,是协商。

阅读更多

冉云飞 | 论红十字会的没有倒掉

中国红十字会这几年遭遇重重危机——没有透明度、贪污腐败、强捐逼捐、高度官方化等——没有少遭到人们的质疑乃至炮轰。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只看到红十字会没有垮掉是因为得到了官方的支持。但官方何以在红十字会烂到根部时还大开绿灯,大力支持,这就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了然的了,这涉及到现行制度的运营和社会管控之需。...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羅永生 碼頭罷工開啟社運新章

香港葵涌貨櫃碼頭工人罷工,社會上激起熱烈的反應。筆者執筆之時,還未有任何解決跡象。資方既是立場非常強硬,欠缺談判的誠意,政府也是「放軟手腳」,倒是支持罷工的公民社會力量,快速集結。這些來自民間的力量,在「臉書」等網絡平台上一呼百應。學生們、青年們擺設街站收集物資支援,並透過自發的募捐,短短數日之內,收到超過二百多萬元的罷工基金,創了歷史紀錄。 在香港,罷工活動其實相當罕見。原因並非勞資關係和諧,而是法律對罷工工人的保障不足,罷工的代價很高。而且,雖然香港工人可以自由參與和組織工會,但法律並沒有給予工人「集體談判權」,這也令得工會難以發揮集體領導和組織工人的功能。當工人備受剝削,也只會尋求用個人方法解決,而不會訴諸集體行動。 殖民地時期,執政的港英政府向資本家靠攏,刻意壓制為「左派」所支配的工會組織,壓抑「集體談判權」自是可以理解。然而,1997年回歸前夕,立法局曾通過一條《集體談判權條例》。但在回歸後 3個月,中方單方面組織的「臨時立法會」卻通過廢除該法,支持的議員也包括親中的「工聯會」代表在內。自此,「工聯會」就一直未參與過任何罷工活動的組織工作,自安於開辦軟性勞工福利服務,處理個案和調和勞資衝突。而屬於泛民派的「職工盟」,則往往較為積極地去組織工人參與集體行動。 今次碼頭工人罷工和 2007年那次紮鐵工人罷工一樣,受剝削的工人們最初都希望透過「工聯會」去為他們出頭,但最終都是感受到「工聯會」幫不上什麽忙,轉而向「職工盟」尋求協助。「工聯會」對於工人 (特別是當中的外判工 )面對的困難,和長久以來積下對資方的不滿並沒有正視。而這次主要由外判工所發動的工潮爆發至今,「工聯會」的領袖都只是作壁上觀。他們在立法會的代表黃國健,甚至指罷工破壞了他們和資方原來就薪酬所進行的談判,雖然資方否認有任何「談判」存在過。但可見,「工聯會」對發動工人參與集體行動並沒有興趣。故此,不少人指駡工聯會乃建制的「黃色工會」 。 而事實上,香港親建制的報章近日連番攻擊罷工,當中也包括在 1967年極力煽動新蒲崗人造花厰工潮,因而釀成所謂「六七暴動」的文匯報、大公報。這些被稱為「左派報章」上的那些反對罷工的言論,和當年那些曾經反對他們的「右派」報刊竟然毫無分別。這亦說明,香港今時今日的「左/右」區分是如何顛倒錯亂。 當年歷時 36日的紮鐵工潮,結果取得小勝,那真是一個歷史轉折時刻。因為,自從 03年「七一大遊行」之後,香港流行一種「新社運」取代「舊社運」的說法,認為自發動員的市民運動、青年運動,比起舊式的以工會組織的工人運動更有活力,工運則停滯不前。事實上,當年亦發生了以社區保育,市民參與規劃,及「保衛皇后碼頭」等以市民為主體,以文化、歷史記憶為取向的新城市市民運動,又成立了以這些運動為基礎的「本土行動」社運組織。 但紮鐵工潮的爆發,提醒人們工運並未過去,更重新提出了所謂「新/舊」社運的關係應當如何探索的問題。因為相關的工會和社運團體,對這些新發展和新挑戰都沒有甚麽經驗。參與城市社運的青年不知如何支援罷工,而個別工人甚至以保育舊建築會減少發展和就業機會而排斥保育運動人士。不過,紮鐵工潮最終令工運團體和社運團體互相之間,摸索出一種合作的關係和團結的精神,為當時冒起的「本土城市社運」奠下一個多元而充滿包容精神的社會基礎。在2009年為「反高鐵運動」而包圍立法會,要求停止撥款的萬人大集會上,紮鐵工人登場支持,反對盲目的基建,獲得了全場喝彩。 這次碼頭罷工,公民社會反應迅速,社運與工運相互支援,工運議題急速發酵成反對李嘉誠大財團的反霸權行動,足見綜合學運、工運和廣泛社運的「本土公民社會」比起過去都要成熟。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羅世宏 台灣何必「設計蔣」?

清明時節雨紛紛,南來北往的車潮見證台灣人仍保有慎終追遠的美德。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今年也照舊率領黨務一級主管們前往桃園慈湖謁陵。和他的政治對手毛澤東一樣,蔣介石的遺體放置在水晶棺材裏供人瞻仰,當年浮厝(暫不入土歸葬)的原因是喊着要反攻大陸卻未能如願的蔣介石,只好有待來日歸葬大陸。 時間一晃眼過了將近四十年。當今忙着掃墓的人們似乎大多不復記憶(或不在乎)清明節這天也正好是蔣介石的祭日。這種遺忘本身是好的,代表威權時代的神化領袖終須走下供人膜拜的神壇。然而,蔣介石在台灣從神恢復到人的過程卻是相當漫長,至今還未完成,就像台灣至今仍不完全的轉型正義過程一樣。 今年的清明節(也是所謂「蔣公逝世紀念日」届滿38 週年)前夕,台灣中正紀念堂主辦了一項名為「台灣設計蔣」的設計競賽活動,公開徵求開發各種有關蔣介石的文創商品,主題導向要求的是表現蔣介石夫婦伉儷情深、家庭和樂。此事刺激了民間的敏感神經,特別是威權時代曾經受到蔣直接或間接迫害的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受害者。畢竟多少人曾因蔣的威權統治而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更有多少人曾在那個時代失去自由、尊嚴或生命,而今在歷經民主化和「去蔣化」之後,具有官方性質的主辦單位卻只見商機而忘了應嚴肅面對歷史的傷痕!而這也引出一個需要台灣各界共同審視的問題:台灣應該如何面對蔣介石?如何評說蔣的歷史功過? 對中正紀念堂負有督導責任的文化部長龍應台,在事件爭議爆發後立即表達不妥,主辦單位也因此停辦這項競賽活動,但爭議卻未立即消失。一時之間,龍應台裏外不是人,同時受到藍綠立委夾擊,都以龍的理念已與執政黨漸行漸遠,理應(或不如)辭官。無論如何,龍應台在了解事件爭議狀况後立即表達不妥,旋即促成活動主辦單位改弦易轍,顯示她能够體察民意且從善如流,也顯示她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度和較具縱深的歷史觀,不像別的官員在闖禍後老愛硬拗。 說起台灣過去十多年「去蔣化」的過程,不能不說已經去掉了相當多有關蔣的神化印記:原本公共空間遍佈的蔣介石銅像、每間學校教室都有的「蔣公遺像」已被移走,教科書不再用抬頭空一格的方式尊稱「先總統蔣公」。無可奈何的是,蔣的歷史遺產實在太多太豐富,很難完全抹除:鈔票上的蔣介石肖像已被梅花鹿和帝雉取代,但流通的硬幣上仍然有不少是蔣的肖像。總統府前的介壽路已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但全台各地幾乎一定會有的中正路還在。 面對這個無法割裂的歷史,追求轉型正義的人可能不需要强求「眼不見為淨」,因為形式上要求除惡務盡的後果是連帶去除了威權時代需要被後世子孫記憶的部分,例如將蔣的銅像集中保存供人參觀就比集中銷毀,更具有歷史反思的意義。同樣地,緬懷蔣的人也不應無視於蔣留下的歷史債務,國民黨尤其應該概括承受並負責清償這些歷史債務,並勇於還原和公開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的歷史真相。不過,身兼民選總統身分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是到了該停止每年清明時節帶隊去慈湖謁靈的儀式了。為什麼呢?一是不必要,畢竟馬總統的權力來自人民,而非來自強人指定;二是不適當,一個強調人權正義的民主社會,怎可再公開拜謁緬懷以獨裁著稱的強人領袖? 回到蔣介石對台灣的歷史功過,不管是四六、三七或二八開,台灣都還不曾嚴肅面對;若是再考量大陸的部分,蔣的歷史評價恐怕就更為複雜。也正因為其中的複雜歷史和情意結,蔣的文化創意商品在「去蔣化」後台灣價值相對有限,但對人數日增的來台旅遊陸客卻又另當別論。 在商言商,若是民間自行開發相關創意商品,只要不割裂或竄改歷史,不刻意美化或醜化蔣,應該是無傷大雅;但對文化部和官方性質的中正紀念堂而言,還原和公開歷史真相才是正經事,何必甘冒大不諱做這件「與民爭利」的事呢?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