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桑奇解密網絡無政府主義
文 /洪磬(文化記者、旅英港人) 「維基解密」(Wikileaks)以資訊自由基進主義聞名於世,成為政府眼中釘,其創辦人及領袖阿桑奇(Julian Assange)蒙難駐倫敦厄瓜多爾領使館已半年。期間他整理與另外三名「加密朋克」(Cypherpunk)的討論,編成 Cypherpunks: Freedom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以下簡稱 Cypherpunks)一書,揭露當前數位空間(cyberspace)的壓迫現象,並勾勒cypherpunks全面挑戰國家權柄的情況,可說是一種網上無政府主義。 無政府主張自由自主自決, Cypherpunks則主張自由建基於私隱,無形的「資訊權」在平民;當多數人覺得網絡空間愈來愈闊, Cypherpunks則指出在私隱方面不斷空間收緊,而加密則是保護私人空間的抗爭手段。 生活資訊化的鬼影 對於不熟悉數位世界最新發展的讀者來說,本書有點像政治科幻小說:數位空間一方面促進交流,同時也令本來是私人的交流,更易為各國政府和跨國企業有效監控,我們已身陷無遮無掩的敵托邦(dystopia)。 竊聽由來已久,但科技進步加上日常生活滲透,令其前所未有地有效而且隱形,無法捉摸對手,令人防不勝防。無需「老大哥」的監控鏡頭,我們每時每刻在網上的活動,就算傳送電郵給同一屋簷下的愛人,都先繞一大圈經過網絡供應商(ISP)及多個侍服器,通過以互聯網為渠道的公共數位空間自願或被逼保存大量使用紀錄,於是不受私隱法例保障。 同時政商互惠,不只可多角度統計消費模式、文化走向,也可輕易針對個人的生活習慣與思想。書中引用東德秘密警察史塔西(Stasi)系統的滲透程度是 10%,即十份之一的東德人做過線人,而現時互聯網在先進國家滲透率遠超此數。 數碼監控對執法者來說不過更為便利,對被監控者則是不公平的規則,具體而微地涉入每個人的私人生活。 私隱即自由 本書四位作者因拂逆潮流而受執法機構(主要是美國)肆意滋擾以至欺凌。最重要的不是正義與否,而是其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洗黑錢、販毒、恐怖主義及兒童色情,常被用作管制數位空間的四大理由。而因為私隱科技有可能是以上罪行的手段之一,政府就可以不分情況地針對之,既忽視其他防範方法,也不理私隱的重要性,cypherpunks作為「共犯」就不走運了。本書直指數位空間被刻意軍事化,人民以為至多是內部矛盾,政府則視之為敵我矛盾,於是出動非常手段。 如超級禁制令,禁制本身的存在也在禁制之列。當美國政府向 Twitter及 Google等平台索取用戶私人資料,禁止他們通知用戶,用戶被蒙在鼓裏更無從抗議。在此法制原有的控辯抗衡精神,因行政主導而消失。 數位空間太過抽象變幻,知識不對稱令「人的律法」跟不上,正是本書所要揭露、cypherpunk運動所要抵抗的現實。 維基解密剛出,我想也許秘密是政治運作的必要之惡,但本書關心的是不同持份間的程度。透明度和私隱,正如權力與弱者,是天秤的兩邊;組織的透明度愈高,相當於個人的私隱愈大,前者對後者的操控也愈弱。 透過電子世界為人忽視的物質性,重新將抽象、失控的數碼科技與物理定律掛鈎,令其歸位。這是加密的自由抗爭意義。 網上救世界 本書的作者群信奉網絡世界的真實多於現實世界的真實,因此對資訊被侵犯特別敏感。荒誕的是,他們似乎愈來愈對。他們也許是狂熱的無政府主義者而略為天真,但如果本書甚為可信地呈現,數位新世界愈開拓,人的空間反而愈收窄,那麼網上的無政府主義,可能是一個合理的現實之所繫。 Cypherpunks: Freedom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 Julian Assange 等著OR Books(紐約) 2012年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