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撮

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谁说领导不力?

10月15日,大量余姚市民在市政府门口聚集抗议当局救灾不力并企图粉饰太平。当天下午新浪微博开始大规模删除用户上传的余姚现场图片。10月16日,《余姚日报》发文称15日的示威抗议为“由洪灾引发的群体性上访”。新浪微博也已在其搜索功能内设置大量相关禁词。面对民众的愤怒和不满,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长如是说:...

Read More

自由亚州|独立参选人李碧云突遭逮捕 警方连夜抓人被指当局实施报复

李碧云周六晚被顺德警方以“妨害公务”的名义逮捕,她此前也曾被以同一罪名拘留,或与其举牌要求官员公开财产有关。有评论认为,这是当局在对李碧云实施报复。 广东顺德独立参选人李碧云周六晚突遭当地警方逮捕,名义是“妨害公务”。率先将李碧云被抓的消息发布到网上的江西维权人士杨崇周日接受本台采访时说:“是这样,就是昨天(晚上)9点多一点吧,然后她(李碧云)打电话给我,她就说警察找她,要她签字。就只说了这些,然后电话就断了,我打过去了就没人接。过了5分钟,她弟弟就打电话给我,他说李碧云被警察带走了,然后我就进一步询问,他就说确定被刑事拘留了。” 杨崇又告诉记者,近期,病情严重的李碧云一直在广州治病,直至周四才返回顺德,岂料却遭到了当局的抓捕。而在此期间,李碧云并未做出任何所谓“妨害公务”的举动。 本台记者周日多次拨打李碧云及其弟弟的手机,但电话均无人接听。 曾担任李碧云代理律师的王全平周日上午则在新浪微博上说:刚刚接到李碧云家属的电话,检察院已经向他们送达了逮捕李碧云的通知书,涉嫌妨害公务。几个月前当地警方以妨害公务拘留李碧云,后撤销案件,现在检察院直接逮捕了,李碧云再度入狱。 据悉,李碧云曾于7月21日与顺德土地维权的十余位朋友一起在吃饭的地方打出了“顺德公安副局周锡公开财产”的横幅并拍了照片。7月24日,李碧云随即被顺德警方以“妨害公务罪”的名义拘留,在此期间更遭到酷刑虐待,导致她双腿不能行走,必须以轮椅代步。8月7日,其家属接到释放通知书,称情节轻微,检察院不批准逮捕。 王全平周日告诉本台:“(李碧云被逮捕)等于要追究她‘妨害公务’的刑事责任了,这个很明显是一种报复。因为所谓‘妨害公务’并没有造成公务人员有什么伤害,7月份也是说妨害公务拘留她,我认为是同一件事情,只是当地(当局)再找这个理由要报复她。” 网名“秀才江湖”的浙江维权人士吴斌也在微博上说:如果当局想整你,就算你是瞎子,都会说你偷看、泄露国家机密的。 李碧云因村官贱卖顺德村民的土地,开始带领村民们维权,还曾多次上街举牌要求官员公开财产。2011年,李碧云以独立身份报名参选区人大代表,后被当局以“破坏选举罪”指控,该案原拟于今年9月6日开审,但由于当天约有500民众到场声援并举牌抗议法院的做法,令当局无法控制现场,法院宣布休庭,未能如期开庭审理。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扬帆的采访报道

Read More

美国之音 | 啥是爱国主义? 胡锡进和网友激辩

华盛顿 — 党报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的一篇社评,引起该报总编胡锡进和网友的辩论。环球时报周三社评题目是:瓦解爱国主义像是对中华文明下毒。网友徐昕说,批评是最大的爱国。胡锡进说,这种说法是“自由派人士的自我标榜”。胡锡进奉劝他们“谦虚点好”。   *环时:瓦解主义像是下毒*   双方“交火”源起环球时报一篇社评。环时周三发表这篇社评说:瓦解爱国主义,就好像是给中华文明下毒。这篇社评没有说瓦解爱国主义就是下毒,而说“像是”下毒。   这篇社评的起源则是在“国庆节”期间央视有关爱国的系列街坊。社评说,对央视的“爱国”问题,回答是五花八门。社评说,这些采访提升了公众对爱国主义的关注,也带来了“知识分子层面新的思考和争论。”   *何为“瓦解”*   不过,这篇社评没有解释何为“瓦解”,只是说,中国舆论场近年出现的“反爱国主义”完全是政治性的。“一些人不断强调‘爱国不等于爱政府’,造出一个伪命题做靶子,因为从未有人说过“爱国就是爱政府”。   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最近出了一本书:胡锡进论复杂中国。他在新浪博客上的自我介绍是:一个复杂中国的报道者。胡锡进在许多场合下告诫读者:中国很复杂。有网友反唇相讥:谁说中国不复杂了?还有网友说:胡锡进这种观点就是伪命题。   环时这篇社评说:爱国主义在全球民族国家里普遍流行,它们当中,中国显然有颂扬这种情感更充分的理由。“在人类‘国家博物馆’里,大多数都是‘新造的’,中国是唯一的‘原件’”。   环时显然忘记了:人类文明起源起码应包括埃及。   社评还说,爱国主义在互联网上受到冲击,是中国舆论混乱突破价值底线的清晰写照。“中华文明最悠久的价值信念之一受到挑战,这种挑战像是无厘头,颇有网上虚拟空间的技巧,本来很容易被唾弃,却反而赢得网上舆论的部分喝彩。”   针对环时这一论点,北京的学者徐昕在微博上说:【爱国】环球时报:瓦解爱国主义像是对中华文明下毒 http://t.cn/zR47DLs 不要偷换概念,很少有人否定爱国,民众不满主要针对假爱国,并主张区分家与物业公司。贪污不是爱国,受贿不是爱国,强拆不是爱国,官员财产不公开不是爱 国…绝大多数批评是为了祖国更美好,批评更有利于改进,批评是最大的爱国。   胡锡进在其新浪微博作出回应:批评是爱国方式之一,甚至是重要爱国方式之一,这样说都有道理。但说“批评是最大的爱国”,这有点像是自由派人士的自我标榜了。谦虚点好。   徐昕和胡锡进都是新浪微博“大V”。徐昕有228万“粉丝”。胡锡进则有400万。胡锡进是环球时报总编,徐昕是北京理工大学法学教授。跟在徐昕这条微博后面的,有6百多条评论。跟在胡锡进微博后面的,也有300多条。   胡锡进也承认批评是爱国,但是,他并没有解释,他的报纸所说的“瓦解”爱国主义为何意。胡锡进经常以单仁平为笔名在环球时报上发表高论。环球时报这篇社评说,“中华文明最悠久的价值信念之一受到挑战”,“爱国主义在互联网上受到冲击”,“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向爱国主义开刀都不应该”,“反爱国主义”,“如果爱国主义都能踩”,“攻击爱国主义有点像是向中华文明下毒,对它进行放射性照射,贻害无穷”,“爱国主义本是不需要反复探讨的”,“那些最初挑起这些争议的人,尤其应当汗颜。”   *毛泽东上世纪40年代开始“反爱国主义”*   针对环球时报这些论点,有网友拿出当年毛泽东的讲话。不少网友都转发了有6万粉丝的网友潇湘墨人的微博: @瀟湘墨人 : 【1946年《毛选》语录】国民党政府提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爱国御敌,毛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谈爱国那是爱谁的国?蒋介石的国吧?”“少数人的国,他们少 数人去爱吧。”毛又说:“一个不是人民选举出来的政府,有什么脸面代表这个国家?爱这样的国家,就是对祖国的背叛。”   按照胡锡进和环球时报社评的标准,爱国主义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受到“冲击”。就有人“反”和“踩”,就有人向其“开刀”。那么,那个时代攻击和反对爱国主义,是否就像是向中华文明下毒?最初挑起这些争议的人,不管应否“汗颜”,都是谁呢?是谁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挑战“中华文明最悠久的价值信念之一”呢?   这些问题,环球时报可能没有想到,或是想到了但没有或不愿回答。   网络“大V”任志强说:国还是那个国,只是换了执政党。   网友 冷山远 :回复 @邢建民律师 :否定爱国主义,是政治流氓最先扯掉的卫生巾———–你爷爷的话比列宁的话更有道理,   网友 刀爷的菜刀 :我爱国爱党,他们都把自己的子女往美国送,我跟咱们党学习还不行吗 。   网友 无语屁民 : @环球时报 不要偷换概念。 我们爱的是这个国家的山水人 ,爱这个国家辛劳民众 ,这是爱国。 那其他的东西来偷换爱国的概念 ,不要碧莲。   在今天的中国,的确没人说爱国就是爱政府爱党。但是,共产党执政60多年,有好多首歌,都是歌颂党的。有的歌词说:党啊,亲爱的母亲。有的说:党啊,亲爱的妈妈。有的歌词说:我把党来比母亲。有的歌词说: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这个党,领导了一切,包括胡锡进总编领导的环球时报。 fullrss.net

Read More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主流舆论”背后

然而,这所称的“主流舆论”到底是如何而来,又是否可信呢?连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舆情”的微博都受到了“延迟转发”这样的常见审查手段,让人不得不对所谓“主流舆论”的来源产生质疑。小编将在以下内容中对两个热门新闻网站的跟贴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并请网友自行判断所谓“主流舆论”的真伪:

首先以凤凰网为例:这篇新华社通稿《薄熙来今天被公诉 追究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三宗罪》下显示有9066条评论和918045人参与。从该文章热门评论的截图中可以看出,其内容显然都符合人民网所称的“主流舆论”。其中最受欢迎的均获得了三万多次推荐,为方便比较,我们将这三位网民编为1、2、3 号:

Read More

厦门日报 | 陈水总如此丧心病狂 全社会必须共诛之

昨日,厦门警方公布了厦门公交车放火案陈水总犯罪主要证据。综合人证、物证、技术鉴定等各方面调查结果,无可辩驳地证明,陈水总就是这起放火案的元凶。 不论出于何种动机,丧心病狂拿公共交通工具下手,夺去46条无辜者的生命,这是何等严重的反社会罪行啊!是可忍,孰不可忍!这种极端行为,完全击穿了人性的最低底线,是社会完全无可容忍的,理应受到公众舆论最强烈的谴责!...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