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中国

张千帆 | 舌尖上的“两个中国”不矛盾

2012年06月07日 11:20:15   近日,《舌尖上的中国》迅速串红。这部纪录片展示了“两个中国”——梦幻的中国和现实的中国,或更准确地说,“有味的中国”和“有毒的中国”。一方面,中国历来是“食文化”很发达的国家,中国食品的物美价廉享誉全球,连各国“老外”都鲜有不喜爱中国菜肴的。另一方面,中国食品安全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不仅毒奶粉、毒胶囊、毒蔬菜、地沟油等安全事故频发,而且农民不吃自己卖的东西已经成了普遍现象,而不可能回到农耕时代的广大市民们只有采取“眼不见为净”的回避策略——如果真的知道眼前那桌菜是怎么种出来或做出来的,那就确实什么都不能吃了。不过“有味”和“有毒”这“两个中国”看似矛盾,其实是“辩证统一”的。这倒不是说“有味”必然走向“有毒”,世界上像法国这样注重生活情调的民族不在少数,但是走向极端,一个对“吃”很纠结的民族未尝不可以成为“相互投毒”的民族。     “吃”在中国的历史地位一直很高,《汉书》将其高度概括为“民以食为天”。当然,“食色,性也”;任何人都不能否认饮食男女的正当性,即便将其上升为“基本人权”也不为过。不过在中国语境下,对“食文化”的津津乐道意味着我们已经在另一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早就有人说过,美国人之所以动不动上街,无论是去酒吧party还是投票站party,实在是因为自己家里做的那点菜太难吃;反过来也可以说,中国人之所以对政治不感兴趣,是因为传统的皇权专制将所有国人赶进了厨房。既然不能议论国事,平民百姓就只有退缩到“老婆、孩子、热炕头”,把几乎全部智慧和情欲都发泄在餐桌上;既然每家的“小日子”似乎还过得去,自然也就没必要冒险出门去“聚众闹事”了。     这种对中国“食文化”的解读固然过于狭隘,却也不无道理。我对“民以食为天”的提法是比较反感的,因为它把中国老百姓降格到动物的份上,似乎只要有得吃就万事OK了。而且是比一般动物需求更高、更无助也更需要“管理”的动物,因为世界上大概是没有像人类这样体格和食量需求的动物能凭借智慧和劳动,形成一个足以自我保护和大量繁衍的动物群体。对于这样一个群体,“吃”当然首先是一个公共问题,甚至是政府治国的重中之重(现在我们还不时提及“菜篮子工程”)。然而,在体制把人物化之后,我们发现“吃”的问题其实是没法解决的。靠政府去管,其实仍然是把人民当作“以食为天”的动物;让一个政府去管这么一大群灵长类动物,注定是管不好的。尤其是当人的智慧高度发达而道德状态残缺的时候,一个“有味”的中国也就蜕变为“有毒”的中国。     虽然“以食为天”本身无可厚非,但也绝谈不上什么道德境界,至多只是表征了人作为动物的生存本能而已。如果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时代早已过去,那么现在“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中华民族的道德境界也就退缩到“货力为己”的水准,把自家管好就相当不错了。对美味的追求和对权、钱、色的追求一样,都体现了人的自私本能,只不过对吃的追求一般不会直接伤害他人而已,但是它显然也不可能培养一个民族的德性、志向、信仰或勇气。如果一个民族沦落到人人为己的动物状态,那么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相互投毒”就成了一种自然现象。中国食品不安全的源头无非是在一个法治不严明、市场秩序不完善而现代处理技术日臻发达的环境下,对食品的有害处理成了个人牟利的捷径。在缺乏道德自律的情况下,有毒食品自然就横行无忌了。     当然,食品安全的另一面是政府职责,食品安全失序意味着政府监管失职。然而,政府履职也是以人民具备起码的道德担当为前提。且不说在一个人人“投毒”的社会,政府即便想管也无法有效监管;在没有一点社会压力的情况下,政府为什么要履行自己的监管职责呢?如果食品安全现状实际上不会决定任何官员的去留,官员或公职人员为什么要在乎自己这片土地上的食品安全?要让官员在乎,必须让他们对人民负责,而一个“以食为天”的民族是否有能力让管制自己的官员对自己负责呢?监督官员的最有效手段是周期性选举,而选举是需要付出的——也许并不需要付出太多,但是在中国目前的制度环境下,这种付出是显而易见的。每当我看到地铁门一开,等候在外的人群为了争抢一个座位争先恐后、蜂拥而入的时候,我知道他们现在还没有做好付出的准备。如此,则色香味诱人而“五毒俱全“的食品就在中国市场上畅行无阻了。     注重吃本身没什么错,但是如果我们只在乎吃,那么“两个中国”会一起来到我们舌尖上。要为中国食品去毒,我们还需要超越那个“以食为天“的自我。   上一篇: 乌坎的启示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 )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男方暴色:舌尖上有两个中国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自媒体,都展示了舌尖上有两个中国:一个有味中国和一个有毒中国。你选哪一个?取决于哪一个中国现在离你站得更近。” 民以食为天。5月14日上午10点18分,新浪微博认证为纪录片制作者的陈晓卿贴出的一条微博火速引起转发狂潮。跟通常的传播规律不同,这条微博与近期发生的热点事件无关,陈晓卿只是对最新制作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做了简单推荐,并附上一幅宣传海报,希望网友“今晚没事都看看吧”,因为“不难看”。 当晚22:30,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节目播出之后不久,伴随着陈晓卿微博转发量的急剧飙升,《舌尖上的中国》一跃登上新浪热门话题榜和热搜榜的第一名,并在后者的位置上直到5月19日都牢牢占住并未旁落他人。观看过此片的网友们对此评价几乎众口一辞:“太棒了,少有的优秀纪录片”、“毫无疑问的五月最强档”、“何止不难看,简直超好看,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甚至有网友留言称:“《舌尖上的中国》才堪称真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题材片。” 截至5月19日下午17点,陈晓卿的这条微博总计被转发了将近12000余次,而在百度搜索和新浪微博搜索中,所得出的结果则分别以十万和百万单位为计。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播出之后,平面媒体也从网络传播的火速中嗅到了新闻价值的味道:新京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的等全国重量级的都市报媒体,也对此片从网络上收获到的好评如潮争相进行了传播报道。该系列纪录片19日前已经播出了前四集,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对19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第五集翘首以盼,即便在网络上第五集已经提前“上映”。 在网友的跟帖留言中,一名ID为“ting之微”的网友如此感慨:看了《舌尖上的中国》,觉得各种美食各种美好,看了《真相调查》,觉得各种食品各种剧毒。无独有偶,几乎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同时,一个由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联合33名志愿者开办的民间食品安全警告网站——”掷出窗外”网——在网络爆红,访问量的突然增加导致其崩溃而该网主要创办人吴恒不得不增加服务器的地步。 5月15日下午,吴恒应约与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几个官员见了面,后者表明了对”掷出窗外”网明确的支持。随后,在上海食药监的官方微博上,发出了一条相关的信息:(上海)市食安办主任阎祖强肯定了吴恒同学和其他志愿者为社会服务的可贵精神,鼓励他继续这项工作,通过这个网站宣传科学的食品安全知识,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并表示政府将支持吴恒同学办好网站。 于上线2011年6月17日的“掷出窗外”网,在之前将近1年的时间内并没有受到太大关注,在今年5月初其走然成为“网络奇兵”,一方面与今年来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问题呈正相关,有害有毒有假食品对日常生活的侵袭扫虐使之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另一方面则依赖于自媒体传播的成熟与发展:2012年4月29日,吴恒向电子杂志《蛮子文摘》官方微博投稿,当天17时45分,名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的文章被放在网络上,并公布了其网站“掷出窗外”的网址——此网站用纯粹的人工搜集和简单的关键词搜索罗列了国内媒体近10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案例相关报道,大约2000多案例。 在此之后的一周之内,“掷出窗外”网有近200万的浏览量,网站排名为中国区第2144名。截至5月19日,在Alexa排名中显示,“掷出窗外”网三月平均排名上升了8193708位。该网首页的《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报告所创造的新词“易粪相食”,一时间也成为媒体对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的总结。 “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半个世纪前的加拿大传媒研究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同时能带来社会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证实了这一论断:在信息议题设置中能够自行筛选,同时削减了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层级,把信息传播所受的噪音干扰降至最低。”掷出窗外”网的成功就是典型的例子,与《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拍摄与制作相比,低成本、新渠道、机动化制作和传播是其特点,这在网络化的时代会越来越明显,并逐渐得到更多受益。当然,在传播效率和效果上,当下中国后者仍然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 一样是从食品方面入手,《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一个自然角度、人文角度、传统角度上的中国,而”掷出窗外”网则呈现出一个安全角度、商业角度、现实角度上的中国。以传媒人李普曼关于媒体创造”拟态环境”的理论可以知道:无论媒体以多大篇幅多深程度多广视角对信息进行搜集加以传播,都会造成信息有效性和真实性的衰减,从而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还原现实环境。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自媒体,都展示了舌尖上有两个中国:一个有味中国和一个有毒中国。你选哪一个?取决于哪一个中国现在离你站得更近。 (男方暴色,一五一十作者。原文链接: http :// www . my 1510. cn / article . php ? id =77671 )

阅读更多

秦全耀 | 利比亚战争给我带来的两个中国商机(图)

利比亚打仗,关咱甚事?别急,有商机!   今年三月十八日,西方推动设立禁飞区,防止利比亚发生人道主义灾难,阻止卡扎菲“屠杀平民”。对此,也有不同观点,很多人认为禁飞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石油?   爱在酒不在酒,爱在石油不石油,那是中石油、中石化的事,嫌钱又不给你一分,顶个屁?   观点归观点,观点又不是卖点。禁飞区的卖点是什么?如果让老秦回答,当然是灭蚊产品,它的宗旨只有一个:联军是卡扎菲的禁飞区,我们是蚊子的禁飞区。   我们是蚊子的禁飞区。如果这句话能成为某灭蚊产品的广告词,非一鸣惊人,不轰动都不成。这就叫创意。   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只需注册个杀虫剂及驱蚊器类别上的“禁飞区”商标,品牌不就有了。当然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再系统,也不该排除好名称吧。   有幸“禁飞区”已被中原一农药企业申请注册商标,该老板感谢本博秦全耀又为他出了个好创意。   上周,陕西一家生产“米酥”的食品厂要讨主意,本博告知何不推出一种阿拉伯风味的产品“米酥拉塔”。   米苏拉塔,利比亚西北部城市,米苏拉塔区首府,利比亚第三大城市。濒地中海。现为椰枣,无花果、谷物、牲畜集散地。首先外国城市“米苏拉塔”这个名称在中国成为商标不是难事。如果有椰枣,无花果味道阿拉伯特色的“米酥拉塔”问世,岂不又是惊世之笔。   比起现有的那些品牌,本博秦全耀认为不论“禁飞区”,不论“米酥拉塔”,听起来是不是更牛逼?这不是发国难财吗?谁说打仗没生意,难道发他国难财也不许?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

阅读更多

西坡:两个中国

在我的经验世界里,有两个中国:一是体制内,那里有一张早已织好的网,一旦进入其中,就可以左右逢源、触类旁通。财富、地位、安全感,尤其是中国社会中最硬的通货关系,都可以在这张网中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另一个是体制外的平民。 我们称前者为第一中国,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