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 | 深圳數百人反日示威 有人舉毛澤東畫像
深圳早上又有反日示威,數百人在華強北路聚集,高呼「反日」口號,也有人拿著已故領導人毛澤東的畫像。 超過百名公安手持盾牌在場戒備,一名拿著揚聲器的男子被公安帶走,現場人群隨即起鬨。
阅读更多发布者星辰大海 | 9 月 16, 2012
深圳早上又有反日示威,數百人在華強北路聚集,高呼「反日」口號,也有人拿著已故領導人毛澤東的畫像。 超過百名公安手持盾牌在場戒備,一名拿著揚聲器的男子被公安帶走,現場人群隨即起鬨。
阅读更多发布者星辰大海 | 9 月 16, 2012
上海16日爆發反日遊行,持槍武警鎮守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警方也準備拒馬車嚴陣以待,沒有爆發重大失控意外。 中國大陸多個城市激烈的反日示威今天(16日)進入第二天,北京當局致力在疏導民怨和遏阻暴力之間尋找平衡,在微妙的中共領導層換屆前夕,暴力恐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 北京等城市15日起爆發抗議活動,示威者為了釣魚台主權問題包圍日本大使館、投擲石塊、瓶子和雞蛋,考驗配備盾牌和警棍的鎮暴公安警戒線。 大陸其他城市有示威者打劫日資商店並攻擊日本車。根據網路報導和日本媒體,青島市也有示威者闖進10多家日本經營工廠。 約100名抗議群眾今天上午繼續在日本駐北京大使館前遊行,大使館目前有鎮暴公安築起6層警戒線。部分抗議者對使館大樓丟擲水瓶。 中國大陸國營媒體讚揚抗議者「理性」表達憤怒,但也警告示威行動可能對政府帶來負面後果。
阅读更多发布者审查你妹 | 9 月 15, 2012
作者: 旁听生 导语:9月10日下午,日本政府正式通过钓鱼岛“国有化”方针。日本非法“购岛”后,中国政府坚决反对,要求日方撤销错误决定。并公布钓鱼岛领海基线,终止了一系列的与日本的官方交流活动。 钓鱼岛冲突至此达到沸点,中国国内民众也纷纷通过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等行动表达爱国情绪,用外交部发言人洪磊的表述,“举国上下对日方错误行径义愤填膺”。 知己知彼,方能占据国际竞争的主动,那对于钓鱼岛冲突,日本民众的反应又是怎么一个状态呢? 一、对比中国,日本民众的确不够“爱国” 1、领土主张:仍有民众不认可政府立场 1972年日本外务省《关于尖阁群岛领有权的基本见解》详细阐述了对钓鱼岛的领土主张。 日本民众对此的接受程度如何?这并没有很严格的调查结果。但日本不少电视台都有一些不太正规的调查方法,比如说在街头随机找人询问之后统计,大致看 来,支持日本政府在钓鱼岛和竹岛主张的民众大概是70%多,是主流认识;剩下的15%的人,认为“不懂”或者“不关我事”;也有人反对政府立场的,还不 少,大约有10%。 按照中国的语境,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日本奸”,不过,他们的生活没受什么影响,对日本人来说,有这种认知分歧被看做是很正常的。 2、爱国基调:多数人不会从“领土不可侵犯”、“爱国主义”去考虑问题 钓鱼岛、竹岛这种争议领土,日本民众大多数不会首先从“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爱国精神”的角度考虑问题。日本问题专家俞天任与众多日本同事交流这 些问题,通常听到的话就是:“这个小岛离台湾这么近,真的是日本的吗?这个小岛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有很多经济价值,可以让政府不惜和中国搞得如此僵硬 吗?”说到韩国的独岛:“无非是一点水产资源,日本人口现在已减少了,反正也消耗不了那么多资源,分点给韩国也没关系。” 从这一点可以看到,日本民众的确不像“中国人”这样,把“爱国主义”看做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石原慎太郎这样的“爱国右翼”就曾感慨,“日本没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日本已经堕落为个人主义之国,(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连带感已经消失了。” 事实上,日本战后,“爱国主义”很长时间内斗是一个有点负面意义的词,直到安倍晋三当首相,才在2006年把“爱国主义”写进了日本教科书。 3、批评政府:政府把中日关系搞得乱七八糟 一位民俗学的留学生,访问了不少对中国友善的人士,亲中派人士、温和的日本友好民众,他们对于争端最主要的态度并不在于钓鱼岛本身,而是批评政府的处理方式。“岛是谁的先放一边,日本政府处理方式糟透了。” 一期日中友好协会报纸,上面严厉谴责了购买钓鱼岛事件对中日关系的恶劣影响。然而有趣的是此新闻并未指出“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只是认为日方对钓 鱼岛的处理上“太恶劣”,“没有考虑中方心情”。而对中国友善的朝日新闻,也多次批评日本政府不顾风险触及中方的底线。这写观点代表很多温和派日本人的态 度。 4、抵制中国货:没有因为钓鱼岛抵制中国货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数据,2011年中日贸易总额高达3449.1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4.3%,连续两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进口总额增长了20.0%,达1834.22亿美元。除通讯设备、衣物和食品外,生产不断向中国转移的汽车零部件等高附加值产品也有所增长。 至于抵制中国货,现在日本满地也是中国制造,对绝大多数的日本民众来说,不可能因为钓鱼岛纠纷而做这样的事情,只能产品质量、安全、性价比等市场因素进行自己的选择,因此,除了“毒饺子”事件,日本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抵制中国货的行动。 5、中国人安全:游客和留学生生活不受影响 这是一个留日学生的描述:早上我穿着印有中文的原大学文化衫坐地铁,打工的时候,日本老太太还是每天会送我自己亲手做的饭团,来开会的客人也不会因 为看到我带着印有“宋”的名牌而横眉竖眼,在饭店吃饭的时候也依旧和同学用中文聊天。因为我上班的地方就在靖国神社的边上,8月15号那天,路上被戒严, 警察也不会因为我们用中文聊天对他们拍照而给我们什么特别照顾。 旅日留学生王京徽,即便在调查日本民众对于钓鱼岛的态度时候,这些日本民众即便知道双方的立场明明是冲突的,也会很友好的对待她。大部分日本民众潜 意识里是认为一对一的民间交流和领土纠纷时两码事。“你们在日本没事吧,最近乱,别没事出去,多注意安全啊”,一些中国人担忧的这个问题不存在。 6、 游行示威:“爱国主义”的右翼没多少人搭理 东京也会有针对钓鱼岛的示威游行,但通常都是几百人的规模。大部分日本人对这个问题态度其实是不感兴趣,天天在银座新宿竖着彩旗拿着喇叭喊的日本右翼,并不怎么受人待见,旅日人士张志浩描述,“好几次我都发现围观拍照的是中国游客,日本人行色匆匆,没工夫搭理他”。 不过,就算日本最流氓的政治流氓—右翼,在举行抗议活动时也不敢采用过激行为,“打砸抢”等方式来宣扬自己的爱国情绪,而是老老实实守规矩,游行示威秩序井然。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比较,中国的爱国青年实在有理由耻笑这些日本民众了,和他们比起来,日本民众的确表现的不够“爱国”。 二、“不爱国”的日本人怎么炼成 1、日本战后,防“爱国主义”如洪水猛兽 战败后,日本开始反思,他们认为是教育的错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军国主义的教育,让年轻人效忠天皇,天天唱君之代,升日章旗,宣扬武士道精神,崇尚国粹主义和皇国史观用狂热的爱国主义把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培养成了敢为国家献身的人肉炸弹。 教育领域成了日本社会开始反省的排头兵,而大中小学校的教师,可能算是社会中思维最活跃最开放的人群。日本的教师们成立了发起运动的组织——日本教 职员组合,这个组织在战争结束时的规模非常大,参加的日本教师比例甚至达到了90%。他们反对一切战争时期的教育模式,国歌,不要唱了,国旗,不许升了, 天皇,不许提了,甚至连“爱国”这两个字都成了教育界的屏蔽词。 2、“宽松教育”:培育青少年自主精神,整体、团队、服从精神进一步削弱 日本战后对教育的重视,除了对专业知识、技术方面人才的培养之外,同时高度管理化、机制化了的教育体制培养出了日本整体民族的团队、勤奋、敬业的精 神,在快速成长的发展态势下,这些精神不断输入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教育舞台中去。但后来的政府对教育环境进行的“宽松政策”给日本孩子们的国际竞争力 带来了冲击。 “宽松教育”实施之后,一方面,导致学生学力降低;另一方面,学生们越来越趋向根据个人喜好、个人选择个性化的发展,这也削弱了强调整体、团队、服从、敬业等和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相契合的东西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分量。 三、“不爱国”的另一面:关系切身利益毫不退让 1、日本人更在意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 经过战后60十年的发展,日本国民已经养成了独立自由的思维方式,也很难因为“爱国主义”而产生巨大的群体效应,更不可能因为“爱国”而让渡个人的利益,但是,这样的国民却更加让日本政府“头疼”。因为,这些国民在捍卫自身切身利益上,几乎在时时刻刻在找日本政府麻烦。 去年大地震后,日本各地连续掀起了大规模反核电游行,规模为日本近年来所罕见,完全不是钓鱼岛、竹岛示威的规模可以比较,这是因为福岛核泄漏之后, 民众认识到核电政策关系到自己的安全,必须站出来为自己说话,维护自己的利益,否则可能会成为利益集团的牺牲品。直到现在,“反核”的游行示威还在持续, 每到周末。首相官邸挤满了游行示威的人群几乎成了惯例。 在其他诸如食品安全、官员廉洁等关系切身利益的方面,日本民众也发挥出这种坚持不懈、丝毫不退让的品质,对政府实现令容忍。 结语:这里不做价值高低的判断,只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两个国家,两种不同的“爱国”方式,给您留下怎样的启发? 泡网俱乐部链接http://yydg.paowang.net/2012-09-15/7384.html
阅读更多发布者星辰大海 | 9 月 15, 2012
深圳早上有反日示威,逾千名市民聚集華強北路,有人高舉毛澤東的肖像,部分示威者被公安帶走。 在華強北路,逾千名市民聚集,有人高舉已故領導人毛澤東的肖像,大批在場的公安和特警制止,雙方爭持,到場的公安和特警把聚集的人群驅散,又把部分人帶上警車。 (即時新聞)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国两智 | 9 月 15, 2012
昨天笔者曾经问办公室的日本小青年:“现在日本似乎和周围的几个国家都在吵架,如果日本真的和中国,韩国或者俄罗斯打了起来,你们准备怎么办?要不要上战场去?” 当时几个小青年像看外星来客一样的看着笔者,大笑着说:“我们为什么要上战场?” “保卫祖国啊。” “祖国需要我们去保卫吗?日本怎么会和别国去打仗呢?就是打仗也是自卫队啊,再说还有日美安全条约吗嘛。” 虽然这样回答是笔者早就预料到了的。因为对于大多数日本人来说,所谓“为了祖国”基本上就是意味着一种忽悠和欺骗,这是笔者在《冰眼看日本》中已经讲过的。但事隔多年年,日本青年人是不是还是在那样考虑问题是很让人感兴趣的,所以笔者有意挑起这样的话题,想听听这几年毕业的青年人的反应。 这几位青年人都是这几年大学毕业的,也就是说是所谓“宽松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日本战后教育最登峰造极的产物,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爱国主义”就是一个很少听见的笑话。“爱国主义”在日本再次正式粉墨登场还是在六年前安倍晋三内阁修改了原来麦克阿瑟为日本人所制定的《教育基本法》之后,而安倍晋三被誉为“近几年来唯一还算做了一点事的首相”也就是因为他修改了这部法律。所以这次自民党总裁选举他还可以出来竞选靠的也就是这个资本。 虽然修改了《教育基本法》,但是主持着日本公立中小学教育的依然还是左翼工会组织的“日教组”,安倍内阁修改这个法律的精髓“爱国主义”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执行力度,不要说在其他地方,就是在石原慎太郎和桥下彻这种国粹主义者担任行政长官的东京都和大阪府也经常在为了要不要升国旗以及在升国旗时要不要起立,要不要唱国歌的问题上扯皮,甚至发展到法律诉讼,对于一个曾经把大部分青壮年送上战场,造成三百万人命丧他乡的“国家”,要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中国人看起来,日本人似乎对政治毫无热情,不要说平时在选举时前往投票的人很少,就像钓鱼岛这么样的大事也似乎无动于衷,但其实对于大部分日本人来说,政治应该是一个很实实在在,和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东西才行。升学,就职,职场内的拼搏,住宅的贷款,社区的治安,自己所在的公司经营情况……这些东西对于日本人来说要更加重要,有一件出了问题可就要直接影响到生活的。至于一个远在上千公里之外的小岛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那些事情会有些什么结果那是专职的政治家才应该去关心的,选了他们出来,付给了他们高额的工资,平时见到他们恭恭敬敬地尊称一声“先生”(日本只有律师,教师,医生和议员这些人才能被称为“先生”的)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怎么现在出了事倒又要老百姓来“爱国”了呢,这不合理嘛。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如果日本人真的是那么的“不爱国”,那石原慎太郎又是怎么筹来了十五亿日元的购岛捐款呢?其实没有人说日本人“不爱国”,“爱国”实际上是人类一种很自然的感情,这种感情会通过各种方式表露出来,但日本人即使是爱国也不会去搞打砸抢,诚然日本也出现过“日比谷烧打事件”那样的“爱国打砸抢”,但那已经是107年前的1905年的事情了,过了那么多年,人家总要有点进步吧? 现在日本也能看到示威游行,比如前段时间每到周末东京都千代田区永田町的首相官邸周围都挤满了前来反对核电的人,那是因为福岛核电站事故是关系到大家的日常生活能否正常继续的大问题,如果政治家们不能作出决定或者作出的决定不正确,那选民自己出来表达意见是很正常的,当然没有人会不遵守秩序,更不要说乘机搞打砸抢了。 那么在日本也能看到的反华反韩示威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原因很复杂也很简单:日本是有一些“职业示威者”的,也就是那些右翼组织的成员,这些人就是依靠示威而维持生计的。除了反日反韩之外,平时也经常能在日本的街上看到右翼组织的街宣车大声播放着旧日本军的军歌,呼喊着一些不知所云的口号呼啸而过。 但这些右翼组织成员的大部分是在日本的韩国人,这很具讽刺意义,但却是事实。 来源:俞天任 链接:http://news.ifeng.com/opinion/zhuanlan/yutianren/detail_2012_09/15/17642515_0.shtml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