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

朝鲜战争欺骗了历史

  《另类史料》   历史怎样阅读是我作为文科教师最为纠结的,因为相同的历史,确立了不同的价值观与立场,对历史的描述、分析、判断、评价那个差异简直是水火不容。也因如此,我对任何一个想要有点人文知识的,总是坚持认为必须先看历史,而且为了尽可能对历史知道的客观、全面,必须尽可能阅读那些属于历史学家的大家写的历史。为此,我几乎不推荐中国大陆人写的历史,主要是推荐唐德刚、黄仁宇们写的历史,尽管他们也囿于知识、史料、个人价值观的限制,但不会故意为之,同时还建议看更多其他能够作为史学家被认可的大家,如钱穆、费正清等写的历史。这里提供的只是人们对于那场至今依然作为毛泽东伟大杰作的朝鲜战争的另一面描述,各位可以立体地认识那场战争。此文转自海外媒体,题目没变。   最近,原苏联国家档案资料有部份解密,关于金日成等人如何策划发动朝鲜战争的经过终于泄露出来。 原来侵略者并非“美帝”李承晚匪帮,而是金日成、斯大林。但是由于信息封锁,至今多数人仍沿袭过去的思维模式,认为朝鲜战争是“美帝”挑起的 。图为彭德怀和金日成的合影。   最近,名为醉笑风铃的作者撰文《朝鲜战争欺骗了历史》在网上热传并引起轰动。原来侵略者并非“美帝”李承晚匪帮,而是金日成、斯大林。但是由于信息封锁,至今多数人仍沿袭过去的思维模式,认为朝鲜战争是“美帝”挑起的。近日,原苏联国家档案资料有部份解密,关于金日成等人如何策划发动朝鲜战争的经过终于泄露出来。   1 、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知情不?   1949年,金日成奔走于莫斯科和北京之间要求合伙发动“解放”南韩的战争。在金日成的殷切要求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族的三个精锐师在1949和1950年初调入朝鲜,编入朝鲜人民军,供金日成调遣。(见鲁南生:《斯大林、毛泽东与蒋介石》)这三个师原来归四野林彪统率,他们曾身经百战。 这样一来金日成手下的兵力增加了一倍,而且增加的都是精兵强将。在这种情况下,金日成放胆在1950年6月25日,有计划、有准备地发动了入侵南韩的战争,因为有备而来,一鼓作气三天之内就攻下韩国首都汉城,世界为之震惊。所以,金日成出兵南韩,中国事先就知道的。   2 、关于抗美的宣传   朝鲜战争爆发后,当时国内的宣传一致认为是美帝指挥南朝李承晚发动的战争,全国很多城市举行声势浩大的大游行,开大会声讨“美帝国主义”。细想一下,如果是南韩发动战争,他们乘势而来,怎么会三天之内,就丢了自己的首都汉城呢?在当时声势浩大的宣传运动中,人们是不会思考这些问题的,因为那时的人都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当然,现在的绝大多数中国人也是),所以只能跟着反对“美帝”侵略。   3、朝鲜战争死亡人数   朝鲜战争是二战之后最残烈的一场战争,造成了500万人的死亡,(平民死亡300多万,军人死亡100多万)。中国志愿军死亡人数,现在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很多战士死得悲壮凄惨。志愿军10月入朝,本想尽快结束战斗,没有想到拖了三个冬天,后勤补给跟不上,很多战士冻死。根据美国人写的回忆录提到,曾经有一段时间,志愿军和联合国部队之间的阵亡人数是14:1。在这场战争中除了造成人员死亡之外,还耗费了中国的大量财政开支。1951年,中国的财政出支有50%是用在朝鲜战场上。(见毛选五卷P66)   4 、失败的第5次战役   1950年冬天,志愿军已经打到朝鲜的三八线,彭德怀主张暂时不过三八线,因为军队损失已经很严重,而毛否定了彭德怀的意见。结果是:仓促发动的第四次战役,并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相反,美军抓住志愿军不具备一周以上连续作战能力的弱点,大举反击,使志愿军遭到入朝作战以来的第一次挫折。不仅损失了5万多人,放弃了刚刚占领不久的仁川和汉城,而且全线被迫后退了100多公里,又撤回到了三八线以北。(见《斯大林、毛泽东与蒋介石》P877)   第五次战役目标开始决定主要在三八线地区打击敌人,到后来却发展到要打回三七线以南去了。第五次战役开始不久,美军掌握了志愿军的作战规律,利用其机械化程度高和火力强等优势,使志愿军无法发挥运动战的特长。结果,志愿军全线被迫后撤约40公里才勉强阻止住敌人的推进,且损失严重。仅此战役,志愿军就有1.7万人被俘,占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被俘人员的80%还多。(见《斯大林、毛泽东与蒋介石》P877 )   5 、谁是朝鲜战争的胜利者?   战争是否取得胜利的标准是什么呢?这要看战争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金日成:策动这场战争的目的,十分明显是要在南韩建立统治,或者用他的话来说是“解放”南韩,是要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而结果呢?花三年时间,朝鲜死亡无数人,最后的结果又回到了三八线,南韩还是在李承晚的领导之下。   中国:联合国通过决议谴责中国是侵略者,中国在全世界受到孤立,在那以后美国有理由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中国也失掉了“解放”台湾的机会。中国志愿军被俘人员是2.08万,是美英两国战俘的4倍还多。在战俘遗返时,中国战俘有1.6万人不愿返回中国,(占被俘总数的三分之二)。(数据见《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唯一的收获是落下了敢与美帝叫板的名声(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中国老百姓宣传的)。   美国人:捍卫了南韩的主权,但也没有推翻金日成政权,损兵折将,又回到战争爆发前的状态。   苏联人:没吃亏,相反还卖了不少武器。直到60年代,中国还在偿还苏联的军火费。   日本人:占了大便宜。在战争中接了美国不少定单,建立了经济崛起的基础。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是一个相当出名的设计作品。今天的建筑系学生,在学到当代纪念碑设计的时候,恐怕都会接触到这个设计范例。在中国,有不少介绍美国的文章,都提到过青草坪上,刻满了阵亡者姓名的这个黑色花岗岩墙。一方面,人们当然是被它别具一格的设计思想和表现手法所吸引;另一方面,人们也好奇地注意到,纪念碑的设计者林璎是当时刚二十出头的一个华裔女孩,她当时还是建筑系的大学生。更何况,她和中国似乎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追根溯源,她原来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的夫人林徽音的一个远亲。这样,就有了一点传奇色彩。也使美国越战纪念碑在中国的知名度,远远超出了建筑系大学生的范围。可是,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个著名的越战纪念碑近旁,还有一座与中国关系更为密切的战争纪念碑,那就是美国的朝鲜战争纪念碑。   这实际上不止是一个纪念碑,而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园区。走进这个园区,首先相遇的,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这些不锈钢雕塑是写实的。大家都知道,以写实的战士塑像作为战争纪念碑的组成部份,这已经是一个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设计手法,似乎了无新意。可是,这个纪念碑以最传统的设计方法入手,却能够赋予参观者一种特殊的感受。作为对一个设计作品的分析来说,它的突破点在哪里呢?朝鲜战争纪念碑的设计者,并没有按照通常的做法,把这些雕塑集中在一起,而是将他们一个个拉成散兵线,撒开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搜索前进”。他们头戴钢盔,持枪驱前,表情显得非常紧张。它和一般纪念碑设计另一个不同之处是,这些塑像都没有高台底座。他们不是高耸的英雄,而是普通士兵。他们的脚就结结实实地踏在这片开阔地上。这么一来,士兵脚下的这块土地就自然地融入,成了雕塑群的一部份,战场也就因此而被生生地移进了这个纪念园。当烈日炎炎,当狂风扫过,当暴雨倾注,当皑皑冬雪覆盖在这片开阔地和士兵们的身上,这时,设计者甚至将整个气候和环境都引了进来,成了这个雕塑群最真切的背景和注释。于是,战场的严酷和士兵危在旦夕的生命,作为一个战争片断,整体地走进了纪念园。传统的写实群雕就这样被新颖的设计思路所突破,产生了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受。按照建筑界的行话,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作品。南面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在这座墙上,还隐现着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这些形象不仅是写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真实的。因为所有这些脸部,都是根据朝鲜战争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记录,临摹刻摹的。纪念墙的花岗岩是磨光的,开阔地的塑像群因此而映射在墙上。随着我们的脚步移动,两组形象便流动地,互为背景地融合在一起。战场的引入,新闻照片的应用,都表明着设计者在刻意寻求一个历史真实的感觉。而正是设计者的这个追求,让走入纪念碑园区的我们,不无困惑。   我们当然是困惑的。   因为我们从小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长大;   我们熟读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看了无数遍电影《英雄儿女》;   哪怕是在美国打工,我们只要一张嘴,都会不假思索地唱出《上甘岭》的插曲。   在我们出生出世长大成人的每一天,我们最崇拜的艺术家们,就是以他们最卓越的才能,以最优美的旋律,最动听的歌喉,向我们讴歌这场战争和战争中的英雄。以致我们在一生中有过多次痛恨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生在朝鲜战争的前十八年,没有最后一次赶上报效祖国的机会。我们根本不需要思考就能推出天经地义的逻辑:我们的父辈跨过鸭绿江,就是“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至于为什么要跑到鸭绿江那头去“保卫”,是因为唇亡齿寒。美帝国主义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挑起朝鲜战争,就是要利用朝鲜半岛作为“跳板”,企图将刚刚诞生一年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就像要杀死一个天真的婴孩一般。为此,我们的爱国主义绝不是干巴巴,而是血肉丰满的。既充满对侵略者的仇恨,却又伴随着诗意无限的对祖国的热爱。这与我们青少年时代的浪漫和激情实在很合拍。   就像《上甘岭》的主题歌《我的祖国》一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柔情,和“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的激昂,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因此,我们向来不认为自己接受过什么说教,那是一种已经化为血液流淌在胸中的感情。这样的感情是如此难以割舍,它不仅会伴随我们从小到大,而且也会伴随我们越洋过海。我们就这样毫无思想准备地突然“踏入敌阵”,走进了美国朝鲜战争纪念园区,蓦然面对“行进”在朝鲜战争的开阔地上的,那19名疲惫艰难的美国士兵。我不由自主地说,这就是被我们打败了的“美国野心狼”了。   关于这些美国士兵,园区内只有一句短短的碑文:“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在读到这段碑文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眼中穷凶极恶的“美国鬼子”,却也是美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儿女”。我们停在这只有一句话的碑文前,不由有些发愣,就愣在“保卫”这个词上。   美国兵千里迢迢去朝鲜,他们凭什么言称“保卫”,他们又究竟去保卫了什么? 这是一场跨越了半个地球的战争。我们也想到,在有着信息自由法的美国,政府不可能对于这样一场战争,向他们的士兵和家属隐瞒重大历史情节。   这个朝鲜战争纪念碑是在1995年6月27日才揭幕的,远在1982年揭幕的越战纪念碑之后,那么,在经历了对越战的不断重新认识之后,美国人在建立这个朝鲜战争纪念碑的时候,为什么还能够保持整整半个世纪的自信,坚信这样一个远征是正义的呢? 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这是我们此生第一次站在这样一个位置上,站在交战双方的边界。我们感到奇怪的,不是上面的这段碑文和疑问,而是我们怎么直到站在这个“敌营”的纪念碑前,才第一次产生这些疑问,我们怎么直到今天,才想到有必要了解和知道,我们当初战场上的敌人,他们又是怎样看待和解释这场战争的。   6、“自由不是无代价的”   很难在纪念碑上直接找到彻底的答案,因为这个纪念碑园区的文字非常少。除了上面这段碑文,另外,就只有一句话的碑文了,那是用银色的字,镶镌在一座同样简洁的黑色花岗岩纪念碑上的。纪念碑座落在一个圆形的水池中。它是整个朝鲜战争纪念碑的主题:“自由不是无代价的。”虽说提到“自由”这样一个“主旋律”,可是整个设计基调仍然是低沉的。和越战纪念碑一样,它强调的仍然是“代价”,是战争对于生命的摧残。因此,作为对主题的诠释,在围起这个水池和纪念碑的石块上,我们看到刻着参与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的伤亡记载:阵亡美军54246人,失踪美军8177人,被俘美军7140人,受伤美军103284人。我们从未接触过这些战争数字,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它的份量。在这些数字里,我们也发现了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无知。我们一向以为,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只是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而已,战场上都是“美国狼”。而从以上数字表明的事实,与我们原来的印象差异很大。美军在联合国军中的比例,远远低于我们的想像。我们于是想知道,当年志愿军的敌人,究竟是些什么国家。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园区的最后一点文字。那是当年所有加入联合国军,参加朝鲜战争的国家和提供医疗支持的国家的名单,他们是:希腊,法国,埃塞俄比亚,丹麦,哥伦比亚,加拿大,英国,泰国,瑞士,南非,南朝鲜,菲律宾,挪威,荷兰,新西兰,卢森堡,印度,意大利,澳大利亚,比利时。   离开这纪念碑时,我们感到,一切基于主观的,基于意识形态的,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的解释,都可能是有偏差的。作为一个平民,首先需要知道的只是历史事实,只有当事实是清楚的,听取各方面的解释,才可能是有意义的。   于是,我们从国际互联网,查寻了最基本的有关朝鲜战争的时间表和历史资料。在二次大战刚刚结束五年,人们享受和平还很短暂的时候,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突然打破国际公认的划分南北朝鲜的三八线,进攻南朝鲜,并且长驱直下,几乎灭了南朝鲜。在这样的情况下,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派出联合国军援救南朝鲜,其中包括作为主力的美国军队。美国人至今自豪的,他们的儿女去保卫的那个“从未见过的国家”,就是南朝鲜。而南朝鲜人,就是美国军人保卫的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民”。   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经过三年残酷的战争,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停战签字,维持三八线。只有三八线依旧。   我们一向被告知,中国人民必须打这场战争,不打就会亡国。我们一向被告知,连美国高级将领也承认,他们在朝鲜“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现在我们才知道,当时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五星上将奥玛尔?布莱德利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是,他的原话是,假如因为朝鲜战争,“我们就打入中国的话,那么,我们将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在一个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这段话和我们原来理解的意思,实在差得太远了。

阅读更多

网友热议:中国最安全的地方

@北野的理想国:今天中国最奇特的现象:不管是左右两派,激进保守,在理念上、行动上再势不两立,水火不容,你死我活,他们都有一个奇特的共同点:出了问题,感到不安全了,都往美国跑,包括骂美国的人和誓言打倒美国的人!做人能这样吗?文化、文明这样发展有希望吗?

阅读更多

OhMyMedia | 阳光时务:禁片《武训传》往事

「新 中国首部禁片」《武训传》的DVD可以公开发行了,可是这种语言的暴力和在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生活中迷恋暴力夺取、一统天下的思维还像雨后蘑菇一样茂盛 成长。我们在重庆模式的红歌高唱中看到这种强力话语模式,我们在某些「左翼」网站的言语文字和线下活动中不时看到「杀汉奸」之类的豪情宣言。 文/郝建 2012年3月15日,一条消息出现在中国大陆的网络上:由孙瑜执导、赵丹主演的电影《武训传》在沉寂了近六十多年后,开始发行正版DVD,亚马逊中国、淘宝商城及北京图书大厦等地均有销售。 今 天的绝大部分青年人不会认为发行一个DVD是个啥事情。但这一消息引起众多影迷和文化学者、历史学家的关注和热议。《武训传》事件是一段中国人不堪回首, 但又必须记忆,认真思索的历史。我们必须从此片的遭遇思考一些重大又可怕的问题:一直试图让军事家、诗人、哲学家、革命者的光环笼罩在自己头上的毛泽东, 为什么要在百忙中撰写电影评论呢?为什么要在建政伊始发动一场全国性的批判运动呢? 《武 训传》是「新中国首部禁片」,1948年由南京中国电影制片厂拍摄,是一部以清朝光绪年间武训行乞兴学的故事为内容的黑白电影。它引发了建政以后第一场全 国范围的文化批判,也是建政后第一次所有参与其事或稍有关系的人都必须表态的洗脑表忠诚运动。表态做检讨的人包括电影的导演、演员和当时国务院总理。 1952年春天,周恩来到上海时告诉孙瑜,自己曾经在北京对此事做过检讨,因为「电影摄成后,由他在中南海放映审阅过」。1986年,孙瑜写文章提到这事 说自己当时「内心激荡起剧烈的震撼。敬爱的周总理!……哪里轮得上由总理来分担」。 三看《武训传》 在这次发行DVD之前,中国大陆想看到《武训传》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跟朋友聊天时,我会不无得意地说,不好意思,我看过三次,胶片。第一次看是1967年前后的文革时期。那一阵放映了两部供批判的电影,除了《武训传》还有《清宫秘史》。 那 时我还是孩童,家住在南京师范学院的对面,那里是我后来念本科的母校。放映《武训传》这些批判电影,对小孩限制得更严格。我们得翻墙,那时候翻的是真正的 墙,南师的灰渣砖砌墙。我跳进墙里溜到礼堂外,还把一个窗户上的铁栏杆拉弯了才钻进去。然后悄悄地溜到银幕后面,坐在地上,仰着脖子看,看过后就学赵丹用 山东方言讲话「办义学,办义学;打一拳,三个钱,踢一脚,五个钱」。 我 的研究生课程是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上的,看了许多当时被禁的电影,诸如反应文革时红卫兵武斗的《枫》、反映9.13事件的《瞬间》、《苦恋》;1950年代 就被批判禁止的影片《关连长》、《我们夫妇之间》、《武训传》等,进口内参片《鸽子号》、《山本五十六》、《啊,海军》、《虎,虎,虎》等。 第 三次有机会观看《武训传》是2005年。那年6月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联合举办「纪念中国电影百年赵丹表演艺术研讨会」。于蓝、黄宗江、李 苒苒等和赵丹生前有过创作合作的伙伴,以及赵丹亲属、好友等60多人参加了研讨。研讨会前一天,6月4日,放映了赵丹主演的电影《李时珍》、《我们夫妇之 间》和《武训传》。 有 的青年学生看过《武训传》之后跟我说,《武训传》很左吗,怎么还受到批判?是的,这部电影1949年之前拍摄了一半,新中国成立以后,导演孙瑜已经加进了 许多「揭露统治阶级和反映农民革命的内容」。在叙事结构上最大的改动,就是把原作中的车夫周大改成太平军壮士。影片结尾时,孙瑜让体格魁梧、身手矫健的周 大带领队伍从武训身边英勇地飞驰而过,高喊:「大家一起好好地干!将来的天下都是咱老百姓的!」 在 片头和片尾,还加上了黄宗英扮演的新中国的教师讲说主旋律台词。她给一群小学生讲课,给影片的主题思想戴上帽子:「中国的劳苦大众,经过了几千年的苦役和 流血斗争,才在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的组织之下,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之下,赶走了帝国主义,打倒了反动政权,必然地得到了解放」。也许是急于表示政治 态度,这些台词在修辞上都直奔主题,语句也略有叠床架屋,同义反复。 触及毛的敏感神经 和许多观众和电影学者一样,我认为这部作品是赵丹表演艺术的最高峰。 那 为什么毛泽东当时要如此认真、严厉地批评《武训传》呢?我的猜想是,这部电影触到毛泽东敏感神经,这就是如何对待读书救穷人与暴力夺天下问题。就艺术文本 来看,《武训传》也许是中国大陆1949年以后最早的暴力美学。许多观众看过电影以后记忆最深的都是武训挨打的镜头。导演孙瑜跟周恩来是南开中学同窗4年 的老同学,据他回忆,武训挨打的暴力镜头是周恩来对影片的唯一意见。 1951 年2月21日,孙瑜给「周恩来总理先生阁下」写信,询问「能否于日理万机的余暇,赐以三小时的审映?」当晚七点,孙瑜由电影局局长袁牧之带领到中南海放 映。孙瑜说,放映后「总理只在一处艺术处理上告诉我,武训在庙会广场上『卖打』讨钱,张举人手下两个狗腿子趁机毒打武训,残暴的画面描写似乎太长了。」第 二天,孙瑜就把踢打武训的镜头剪短了。 影片的另一条副线,是将太平天国士兵周大作为农民起义的正面力量加以强化的颂扬性描写。这条线索充满了暴力。观众看到他带领一支武装农民的队伍冲进地主家的内廷,手中的梭镖飞出去,扎进床上的蚊帐,伴随着床上女人的惨叫,鲜血飞溅到纱帐上。 尽管影片在镜语和叙事上已大大加强了农民武装暴力反抗的份量,从后来的情况看,大概在毛泽东看来这还是不够立场鲜明,不够暴力,与他「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念还是有太大距离,多少年来毛泽东是一直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投降路线」、「改良主义」的。 那天晚上中央领导者在中南海一起看片,毛泽东没去。袁晞在《「武训传」批判记事》中分析:「他不去不仅仅是因为工作忙,而是注意到上海等地报刊称赞《武训传》的文章,从中悟出了问题」。 江 青女士后来曾经在不同场合绘声绘色地描述毛泽东观看《武训传》的情况。在看片过程中,毛泽东一言未发,只是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电影结束,毛泽东没有起身, 下令:「再放一遍」。江青和工作人员很奇怪,当时毛泽东正为朝鲜战争和镇压反革命等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居然有兴趣把一部电影连着看两遍。电影再次放完,毛 泽东沉思片刻,对江青,也对在场的人说:「这个电影是改良主义的,要批判。」接着又叫工作人员给他接通周恩来的电话…… 奉旨批判 对 电影《武训传》第一批发难的文章发表在1951年第4期的《文汇报》上。当时是胡乔木受毛泽东之命「组织一些对电影《武训传》持批评意见的文章,代表不同 群众的观点」。两篇文章是署名贾霁的《不足为训的武训》和署名江华的短文《建议教育界讨论 》。贾霁也是我们那届研究生的导师之一, 他跟他带的研究生说,自己当时是奉旨批判。 1951 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这篇文章的文风使用的是以后流行多年的大批判文风,句子很长,弄得我摘录时都没法断 句。「《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 难道是我们应该歌颂的吗?甚至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作为反衬歌颂,这难道是我们所能够容忍的吗?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 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 此文使用以后流行多年的大批判文风,没有文本分析,只是高屋建瓴地铺陈结论,飞流直下三千尺,问号、惊叹号连连。此文作者是毛泽东,此文让毛泽东与金正日一起名列全球职位最高的电影评论作者。 为 了解释毛泽东为什么对这部电影大动肝火,袁晞在自己所着的《武训传批判记事》的开头摘录了1951年的头几个月,毛泽东为部署镇压反革命运动给各地负责人 的很多指示:「在湘西一个县中杀了匪首恶霸特务四千六百余人,准备在今年由地方再杀一批,我以为这个处置时很必要的。」对这个数据我至今怀疑是统计呈报时 有误,一个县杀四千六百多!?赶上文革时道县的群众专政大屠杀了。 「人 民说,杀反革命比下一场透雨还痛快,我希望各大城市、中等城市,都能大杀几批反革命。」在这些指示中,毛泽东还规定了镇压杀人的比例:「在农村,杀反革 命,一般不应超过人口比例的千分之一,有特殊情况者可以超过这个比例,但须得中央局批准,并报中央备案。在城市一般应少于千分之一。例如北京人口二百万, 已捕及将捕人犯一万,已杀七百,拟再杀七百左右,共杀一千四百左右就够了。」 看到这些批示,我才醒悟,《武训传》中有一句台词可能会极大地触怒毛泽东先生。影片中,武训对横刀跃马驰骋奔驰的周大说:「光杀人,能行吗?」 后 来,奉毛泽东之命,江青带人到山东去对武训的历史进行调查。我们研究生时的导师之一钟惦棐,在给我们上课时讲过他跟李进(江青)一起参加武训历史调查小组 到山东去的遭遇。那次调查他们是先有结论,下去的任务就是从县志、碑文和访谈中筛选能够证明《人民日报》社论的材料填上去。钟老师曾经提醒江青,也要搜集 一些观点不同的材料,弄得江青很不高兴。江青后来对人说:「钟惦棐这个人很不好,参加武训历史调查时,就跟我作对。」 到 了文革时,姚文元在《红旗》杂志1967年第1期上撰写《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其中还特地把此事作为路线斗争的案例再次提起:「在毛泽东同志发起 下,……组织了一个武训历史调查团。这个调查团克服了周扬派来的他的秘书钟惦棐的怠工破坏,依靠广大群众开展了工作」。那时被姚文元点名批判是一个很严重 的灾祸。 1951 年7月23日到28日,《人民日报》连载了长达四万五千多字的《武训历史调查纪》,这篇调查纪由毛泽东仔细审定,亲笔做了大量修改。调查组在工作结束时将 聊城地委宣传部长司洛路带到北京。毛泽东在家里请司洛路吃饭时,还对镇压反革命事宜念兹在兹。毛泽东问,聊城地区有没有因为有人发出怨言就不镇压的情况。 司洛路说,有。毛泽东说:「不是不镇压了,只是清理一下,该放的放,该关的,该杀的还是要杀。」罗瑞卿插话说:「中央的政策是对的,是你们的工作没做 好」,司洛路点头承认。 极左势力在找敌人 1985 年9月6日,《人民日报》引用胡乔木先生的讲话,对当年批判《武训传》有所否定。「解放初期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非常片面的、极端的和粗暴的……这个 批判不但不能认为是完全正确,甚至也不能认为基本正确。但目前也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这个批判完全错误。」(转引自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文化艺术出 版社,2006年,上卷,95页) 批判《武训传》所创始和强力营造的那一整套话语修辞和思维模式,深深地浸透在中国大陆的空气和土壤中,这种只准自己宣布真理,不许他人置喙其中的专制话语和社会运作机制,到文革时代发展到了顶峰。 今 天,《武训传》DVD可以公开发行了,可这种语言的暴力和在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生活中迷恋暴力夺取、一统天下的思维,还像雨后蘑菇一样茂盛成长。我们在 重庆模式的红歌高唱中看到这种强力话语模式,我们在某些「左翼」网站的言语文字和线下活动中不时看到「杀汉奸」之类的豪情宣言。在微博和民间文革派网站我 们也看到,许多人一直在坚持不懈地为文革翻案。 「乌 有之乡」网站2012年初就搞过网络汉奸评选,完全是在同胞中寻找斗争对象的敌对思维。根据当年参与武斗,后来深刻忏悔的红卫兵李干分析,「乌有之乡」不 遗余力地鼓噪「要在宪法中增加惩治汉奸的内容」、「汉奸的末日到了」是真的要杀人。根据自己看到的「乌有之乡」某些人的言行,李干相信王立军的揭露:薄熙 来曾经准备杀人夺取权力。 看《武训传》,回忆那场大批判运动,使我们更加有所警醒:那种暴力迷恋和杀人夺天下的思维秩序、伦理观念,在中国大陆依然兴盛,依然令人心悸。 我 们也听到些理性的声音。网友丘岳首说:23年前那场本不该有的国殇,是某些暴力迷信者硬性在中华民族的肌体上划下的一道深深伤口。这道伤口一直在血流不 止,不缝合它,中国社会就无法真正踏入文明的芳草地。徳、日早已就屠杀罪向世人道歉忏悔。中国现在也须果敢卖出这一步,这不是要纠缠于已往的历史,而是从 历史中学习智慧并换取宽恕和社会的进步。 © 鬼怪式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 2012/04/21. | Permalink | 收听敌台 Post tags: 阳光时务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 OMM通讯社@网易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阅读更多

吴澧 | 学一点洋文,补两瓣人脑

作者: 吴澧  |  评论(7)  | 标签: 双语 , 汉语 , 英语 《纽约时报》3月18日登了篇文章,《凭什么双语座尽出聪明人》(Why Bilinguals Are Smarter)。然后美国驻华大使馆的“新浪”微博在网上发问(《纽约时报》文章的标题译法与农家不同): “你同意纽约时报这篇文章的观点吗?《论双语的优势》,作者说,与使用一种语言的情况相比较,在世界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使用两种语言有实际的明显优势。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证明,双语的优势甚至比能够与范围更广的人交谈更有根本的意义。有双语能力可让你更聪明。” 因着微博的传播优势,不少同学注意到了这一“双语优势”。俺也加了条评论:I have said that for years,后面还配了个大笑脸∶)。这正是笨笨老农的切身体会啊!——要想显得聪明,一条虽然不轻松却保证有成效的装扮之道,就是学外语。 克林顿总统在位时的美国反恐总监理查德·克拉克在回忆录里说,伊朗1979年衣似蓝革命之后,开始插手中东巴以争端。他发现伊朗情报人员比阿拉伯国家的难对付多了。克拉克猜测,这是因为伊朗有一个更悠久的文明。老农相信这是原因之一;不过,俺猜测的主要原因,还是伊朗人为三语人。被推翻的巴列维王朝,像满清一样,是个外来政权,宫廷里讲突厥语。而他们又是穆司令,所以革命之前,不少伊朗人政治上和军事上讲突厥语;宗教上和法律上讲阿拉伯语;生活上和文学艺术上讲波斯语。身为三语人,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比单语的美国人和阿拉伯人更精明。 多语人比较聪明(注意,这不等于说他们智商高),已有不少调查证明。马来西亚曾有统计,发现双语学校的学生成绩较好。最近欧盟也有个研究,肯定多语人能力较强,脑筋比较灵活,善于学习,比较有沟通技巧。加拿大还有报告说双语人老年痴呆相对少。注意,多语对大脑的影响是全面的,两瓣都普及。不但负责计算的左脑会更灵活,处理情绪的右脑也会更敏感。 调查和研究给出的都是统计数字,比较枯燥。更有趣的是WHY?各门各派对此有不少假设和说法。《纽约时报》那篇文章的解释是双语座讲话时,即使只讲一语,另一语的机制其实也开着。大脑的指挥中心经常要在两语间切换。这和指挥中心平时处理各类问题时要做的各种切换类似。单语人指挥中心受的是常规训练;双语座受的却是强化训练。久而久之,双语座就显出优势来了。这个解释偏重生理一面,作为补充,不妨加个雅称语言学、俗称大白话的农家猜想。 语言学家发现,儿童学习语言的时候,他们有一种内在的次序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形成了一套复杂的话语分类排序系统,英语所谓的 the order of things,农家暂且译作“类序”。当我们用语言思考时,我们每个人都按着自己脑海里的类序,依类顺序而行。打个比方,假设汉语类序如经线,划出竖向长条。如果你还懂英语,那么英语的类序就如纬线,划出横向长条。这两种类序相结合的总类序,就是经纬线划出的小格子,比单纯的汉语类序和单纯的英语类序都要细致得多。如果考虑问题时看到的细节比别人多,分析得比别人精密,外在表现就是比较聪明。 举个实例。俺在某报发过一篇伟光正农文,《问路的折腾》。编辑后来多次讲:这篇文章不该发的,太绕了,读者看不懂。这篇农家东东谈什么呢?有个在地铁值勤的警差,向一家北京报纸反映,说他发现国人喜欢问路;而洋人往往先看地图,自己解决问题。在大红朝,敢说国人不及洋人,那还了得?革命同志和爱国青年都跳起来了!第二天,京报登了一位女士的回应,猜想编辑从来信中挑了封言词温和的。女士说不能怪国人,她自己就有亲身经验,因为道路改造翻修,怎么都找不到地址,只能向人问路。两封读者来信,读得老农莫名其妙,于是有三点议论。 (1) 警差的“问路”和女士的“问路”不是一回事,不管警差讲得对不对,两者都不构成互相辩驳。 (2) 警差所讲的地铁站里的“问路”,通常是问去某处坐几号线,是问大致方向,这是地图可以解决的。而女士的“问路”,是问某个门牌号码到底在哪里,这是地图不能解决的,确实要问人,因为地图通常不会详细到标出门牌号码。虽然都叫“问路”,两人讲的却不是同一件事。 (3) 如果俺替那位女士写这封信,老农首先要说:地铁里的问路,大概可以看着地图自己解决,这一点警差说得对;但是,生活中还有另一种问路,靠地图是不能解决的。俺首先要讲清楚,本人下面谈的“问路”,具体细节是不同的。如果要为国人挣个脸,最后可以说:或许,正因为在地面上找地址找出了太多的挫折感,才使得国人在地铁站里也倾向于首先问路了(但不是我们中国人懒)。 老农自己觉得上面三点议论写得很清楚,但许多读者显然不同意。试看一例来信。 “或许我的阅读水平有问题吧,吴澧的这篇文章我看了几遍,脑子里还是一头雾水。尤其最后的几句更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这里略去引用的农文。〕 “这个在美国的吴先生……有时读他们的文字,不知不觉间心里就有了一种拿不上台面的怪感觉,那就是他们可能是编辑们的亲戚或者是对编辑行了贿?因为一个如我一样普通的读者假如写篇这样的稿子投送去,估计编辑还没看几行就已经点击了‘删除’键。” 发俺文章的那家报纸,读者主要是干部和学校师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肯定比一个打猪草老农智商更高也更有文化。那么为什么俺一看就觉得很明白的道理,他们会觉得太绕?老农猜想,这或许就是单语人和双语座的区别了。在汉语类序里,警差和女士谈的都叫“问路”;但在英语里,汉语“问路”这一经向长条,在纬向被横着切成几块:警差来信讲的“去×××怎么坐车”,英语是 ask for direction;女士来信讲的“一手握着地图、一手拿着写有目的地的纸条,满头大汗地向我询问”,英语通常称作 ask the whereabouts。两者在英语里有粗细之分。至于“问路”的直译 ask for the way,更多地用在比喻中,比如宗教里寻找上帝的指引。单语人见到水天一色的“问路”,双语座却发现其间有光线明暗和层次厚薄。 现在的重阳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不折腾,警察和女士的对驳,到此为止了。如果大气候不同,比如某人篡党夺权竟然成功,全国“唱红打黑”大折腾,这位警察会不会倒霉?他在那封来信中说:他最佩服的是来北京旅游时在地铁站教女儿识地图的“一个白人爸爸”。《环球时报》登几封狂吼乱叫的读者来信再加个煽动性按语,大学生会不会立马冲到街上,高呼“五四革命精神万岁”,赶去警差家里烧房子? 文革中的许多批斗大会,就是这样开起来的。如果国人都能通过学习外语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就不容易被主旋律媒体所煽动。原来,学点外语,不但对自己好,还大大有助于这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啊。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