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

胡泳:新媒体新在何处

“新媒体”一词成为互联网兴起以来,媒体界流行的对新的传播技术的概括。然而,到底是什么东西使得媒体成为“新的”?是我们拥有了同媒体互动的新方式?是媒体技术的新融合?还是媒体产品的互相依赖与交叠?简而言之,新媒体之新包括了以上所有因素,甚至包含得还要更多。 当代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依存度和扩增性越来越强。电影开始模仿电子游戏,音频和视频大量抢占网站空间,“原始”的内容和以其他媒体形式出现的“附加”内容变得模糊,内容在生产的时候就被制作者赋予了可在多个平台上播放的可能性。这种媒体之间的协同关系成为新媒体市场范型和日益扩大化的全球化生产和营销生态的必要特征。传统媒体的生产者盯着新媒体的“大饼”谨慎下手,而新媒体的生产者迫切地希望吸纳传统媒体的品牌、产品和人才。 媒体发行和消费出现的变化也同样明显。电影厂和电视台积极地把自己的节目转换成数字格式,以便用户可以在网上观看,或者变作 DVD 光盘予以出售。还有一些媒体试图创造新的有创意的方式,让用户在消费的过程中成为更加互动的参与者。媒体展播的地点也出现了不同,例如,视频点播在同无线电视争夺观众,苹果公司的 iTunes/iPod 不仅提供音乐、也提供电影下载服务。纵向整合与横向贯通都在发生,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向消费者提供“整合了的媒体体验”。 内容在多个媒体上流动,多个媒体产业展开合作,如果仅仅从这些层面观照新媒体,那么,我们就忽视了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维度,那就是:媒体受众四处寻找他们想要的信息和娱乐体验的迁移行为。 媒体内容的流动十分依赖于消费者的主动参与。参与式文化是与旧式的被动观看相比而言的。我们不应该再把媒体生产者和消费者分成不同的角色来谈论,现在,我们可以把他们视做依照新规则彼此互动的参与者。 怎样看待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关系?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在 1995 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当中,曾经在“被动的旧媒体”和“互动的新媒体”之间划出了一道明显的界限。他预测说,广播电视网将要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窄播”和随需定制的分众媒体。大众媒体铁板一块的帝国将会被拆分成许多家庭手工作坊,今天的媒体帝王将看到他们的中央帝国的坍塌。在这样一些观者的眼里,旧媒体会被完全彻底地吸纳进入新媒体的轨道。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旧媒体从来不会死亡,死去的是我们用来获取媒体内容的工具。历史学家丽莎·吉特尔曼提供了一个视角。媒体在两个层面上工作:首先,它意味着一种令沟通成为可能的技术;其次,它是一套相关的“协议”( protocols ),或者说围绕着技术而成长起来的社会和文化实践。媒体技术是一种文化技术( cultural technology ),媒体系统也是一种文化系统。 一种媒体的内容也许会转换(电视取代收音机成为讲故事的媒体之后,收音机转而专注音乐),其受众也许会发生变化(连环漫画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主流媒体变成今天的小众媒体),其社会地位可能沉浮(戏剧从一种大众化的形式变成了精英形式),但是,一旦一种媒体令自身满足了某些基本的人类需求,它会在传播选择的更大系统内持续发挥作用。每一种旧媒体都被迫同新崛起的媒体共存。这就是为什么融合( convergence )作为一种理解过去几十年媒体变化的方式,比起数字革命的范式更有说服力的原因。旧媒体不会被取代,相反,它们的功能和地位被新技术的引入给打乱了。   网易科技频道 http://tech.163.com/ 胡泳专栏 “ 网中央 ”

阅读更多

译者:增强现实技术能挽救纸媒出版业吗?

电影《少数派报告》里有一幕令人难忘:一个男人看着一份未来的报纸,报纸里嵌入了丰富的多媒体突发新闻直播。虽然我们离见到一般大众手里拿着这种报纸还很远,但是德国一家新闻报纸已经朝这个方向迈出了一小步,他们特别发行了旗下《星期五》杂志的增强现实(AR)版本。

阅读更多

鄢烈山:陈文茜为何会变身余含泪?

  陈文茜批韩寒、劝告韩寒的话,竟那么像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余秋雨那篇著名的《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不要被反华势力利用》   陈文茜的不知轻重   上周的香港书展上,台湾名人陈文茜批大陆“80后”作家韩寒“没文化”;其言既出,顿成网议热点,这些天延烧到传统媒体上,如《青年时报》发表童大焕的《何不食肉糜的陈文茜版》,《云南信息报》载狂飞的评论《陈文茜炮轰韩寒,只是两岸语境间的“隔膜”而已》。我细读陈文茜评…

阅读更多

微博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下)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3d62ec58bdd03203 微博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下) / CoChina 2010-07-20 04:06 | 此文是 Co-China 论坛主办的第 11 场活动 “ 突发事件报道工作坊 ” 第五部分的文字稿,此文版权归 Co- China 论坛所有,个人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和 Co-China 论坛活动文字稿,媒体转载请发电邮至: co.china.online.email@gmail.com 第五节:微博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下) ● 传统媒体提供成品,但这是经过权力筛选之后的 长平: 传统媒体的报道是一个经过加工、筛选、总结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结论,可能有的人觉得直接看那些现成的结论就好了,但是这个的确是面临着权力的问题,结论有可能是不可靠的。 ● 无论是微博还是深度报道都只是过程的记录,某种程度上我们的一生也不过就是一条微博 其实我们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来看,每一篇媒体报道,不管它有多长,它也不过是一条微博,每一本书在学术的长河中也只是一条微博,所有的都是过程,就算深度报道,无论记者跟了多久也只是一个过程。闾丘刚才谈到对传统媒体的看法,如果我们站远一点,其实都差不多,真的像大家所认为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那么大的差别吗?我当然很认同新媒体,它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带来了很多革命性的东西,但是我又不完全同意说新媒体带来的紧迫感,我觉得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永远都是一种多元的状态,也许报纸明天会没有了,就像当初从羊皮卷转到纸上来,也有可能有一天计算机也没了,是另外的终端,但是一定还是会有人写长一些的文章,一定还是有人写得比 140 个字更短。我们刚开始面对新媒体确实有一个困惑,像我们在 10 多年前做《南方周末》的时候,其实做的事情是放大放长,我们运用了很多社会学的方法去做调查,像派一个记者去卧底二十几天这是很小的事情,我在《南方周末》的时候做的最长的一个策划是做 10 年,我们在中国选了 3 个地方,一个镇,一个村,一条街,四川一个,浙江一个,福建一个,记录 10 年,每年做一篇报道,从 98 年到 08 年,最终是做完了,但跟我最开始设想的完全不一样。我举这样一个例子是想说当初我们是要做深做慢,但网络时代来了之后一下子发现方向是反的,一开始很困惑,但是我现在想通了,其实我们的一生也不外乎就是一条微博。 闾丘露薇: 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比方说 10 年之后我们再来做你策划的这个报道,因为有了微博它会更容易了,因为这些记录都在。 ● 新闻存在的理由是记录社会中非常态的事件 胡泳:关于记者有一个很有名的说法是他们是历史第一稿的起草者,只不过在微博时代草稿更短了,起草者也未必见得是记者, 这个东西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其实有大量的东西本身不是新闻,换句话讲新闻如果完全是报道我们周围正常的社会的话,没有人愿意订报纸和看电视,因为正常社会中各种悲惨的事件和奇特的东西是异态,不是常态,常态的东西就是大家吃喝拉撒睡,就是上班工作,回家睡觉这些东西,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新闻本身存在的理由就是记录这个社会的一些非常态的东西。作为记者来讲我们会给这些非常态的东西赋予意义,我们会说记录这个东西本身可能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遇到重大事件记者都以在现场为傲,因为他觉得他见证了历史在眼前发生,但其实仔细想我觉得这都是记者为了给自己的职业寻找一种正当性,或者是我们都不想把自己说得是一个等同于其它行业很普通的生存理由,所以会给这个行当加上很多附加的东西。 ● 在信息流的包围中新闻究竟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但是现在来看的话,我觉得这种分野会越来越麻烦,说到底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新闻记者?越往后的人,他每天生活在信息流当中,他会觉得新闻对他来讲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要时刻处于信息的流动当中,换句话讲,他一旦想知道某件事情,那个水流总在那,他总可以跳到水里去把那个东西抓出来,他如果目前对这个东西不感兴趣也没关系,因为那个流始终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到底新闻的需求在未来有多大,我对此非常不清楚,如果说新闻本身的需求都变成一个不确定因素,那新闻记者的生存理由在哪里? 说到记者,究竟什么是记者?在我们国家,有记者证的就是记者,我们新闻出版总署对记者证控制是很严的,实际上这是一种国家制度的认定,所以公民记者在中国如果从法理上来讲都是假记者。但是如果抛开制度的因素有什么东西能构成你是记者?除了说你为一个新闻机构打工,这个可能是界定记者的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记者多年以来培养出来的职业尊严和专业性,包括记者和记者之间的共同体等等,但是这些东西如果都坍塌的话,到底什么东西能界定你是记者?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将来记者和新闻的定义都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 微博节约了社会成本却提高了使用者个人的时间成本 令狐补充: 我写过很多文章夸 twitter 、 新浪微博,但现在我发现其实这些工具也还是有些问题,比方说信息超载,不方便讨论问题,还有就是在微博上的格言式写作我也觉得很厌倦。我上个月去云南看旱灾,一共就发了三条微博,不知道要发什么,有点失语,所以这段时间只是简单分享一下信息,自己所观所思所想就没有写上去,我感觉要调整一下,要重新看看怎么用这个东西,它节约了大量社会成本,但是会把个人成本提到很高。 ● 微博让信息流动的速度过快,热点事件半小时之后便成为旧闻 杜婷: 微博的问题是碎片化和信息流动过快,一个热点事件可能半小时一小时之后就成了旧闻, Isaac ,你作为一个鼓动了这么多人用 twitter 的人,并且你也一直在讲 twitter 的特点就是信息的自由发布和及时反应,你觉得我们真的有必要生活在一个信息如此快的更新和流动的环境中吗?我们是不是真的有这种需要? ● 微博的最大价值不在提供以秒为单位的生活方式,而是提供一种未经权力筛选的可能性 毛向辉: 大概前两个月《纽约时报》有篇文章是讲过度的信息会导致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就是举 twitter 的例子,有好几个机构去年的研究都是说 twitter 和 google 会降低人的智力,但是这篇文章又从另外角度来讲人类注意力在几千年来的变化,实际上人是在不断适应环境,我们吸收信息、处理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我们去酒吧的时候你可能有一个感觉,一开始你会觉得酒吧很吵所以你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但后来你会发现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你就可以把噪音过滤掉,你完全可以做自己的事,这个就是大脑主动选择的问题,就是说你的注意力完全可以随着你的兴趣和你自己想要去关注的东西而变化,在这点上人的适应力是非常强的。对信息的过滤也是这样,我们选择微博,有一个最重要的价值我觉得不在于说我们把生活变成一个以秒为单位的生活方式,而是说我们把它变成一个有更大可能性的生活方式,所谓可能性就是说当我们原先去探究真相的时候发现 真相在云端 ,我们原先是一个人拼命想去找到证据链,微博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激发每个人去分享,这个时候这证据链就信息化了,成为我们的历史档案,成为我们可以去探究事实真相的路径,这个路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可能性。我们过去的实践是权威的实 践,新闻是被少数人所掌控的,真相也是被少数人掌控的,权力都是, 微博就是把总权力消解到每个个体身上去,然后化解到以秒为单位的信息呈现方式 。 ● 今后会有工具来解决微博碎片化的问题 我另外做的一个实验就是 希望把微博上的信息线索化 ,可能今后一两年之内就会有工具出来,不一定是我们开发的,也可能是国外的公司,你会看到当你去跟踪一个事件的时候你信任的 ID 会形成一个故事化的过程,而不是像今天只是碎片,它会呈现故事的过程, 就像 google buzz ,它会自动把你所关注的事情按照时间和故事发生的顺序显示,这样我们去关心的东西就变成人人都在看一个自己版本的历史或者社会, 我觉得这是有价值的。 ● 微博比博客更平等 闾丘露薇: 我想补充一点,我觉得在目前中国言论审查的环境下微博是非常有用的。我自己作为一个记者我会知道有些话在节目上是不能说的,因为有自己做记者的职业准则,不可以评论,要保持客观中立,但是我看到的很多东西我会觉得不讲出来很可惜, 以往我没有办法告诉大家,我只能告诉身边的人,但是有了网络就可以把这些分享出来。 以前是博客,但写博客是蛮累的,而且博客会要求你比较深入地写,现在微博的好处是非常方便,写几句话就可以了。我在想汶川地震的时候如果有新浪微博,我觉得大家对灾情的了解,包括救助的情况和方式,可能都会不同。 长平: 这是观念的问题,你去看老徐的博客,每一篇博客都是一条微博。 毛向辉: 但 博客抹煞了受众的创造, 因为读者顶多是附属在文章之后发表意见,但这不是以独立 ID 的身份平等存在的, twitter 就不同, 比如说我刚才在 twitter 发了长平的那句 “ 人的一生就是一条微博 ” ,然后就有人回 “ 每个政权也是一条微博 ” ,这种平等回复和互动的过程在博客上是不存在的。 闾丘露薇: 我举一个例子, 之前我们经常在节目中呼吁说观众可以透过博客和我们进行互动,提供线索等等,没人理你的,但是有了微博之后,当事件发生后我发条讯息,比如说某个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我在微博上请在现场的人和我联系,这种情况下基本上都会有回复,但是以往博客的话要实现这样一个方式就比较困难。 毛向辉: 因为博客强调的是一个主辅的关系,你是主,别人是次,是不对等的, 而微博你是 140 字,他也是 140 字。 ● 技术提供的可能性让当初的问题迎刃而解 王冠绪: 十几年前我在研究所的时候,当时连博客都还没有,但即便那样就已经有很多人在鼓吹新媒体的力量,讯息的对等会如何如何,我今天回头看这十几年的发展,讯息的取得的确是越来越容易,在信息流中可以轻易获得你要的东西,因为有搜寻工具、翻译工具等等。在十几年前不要讲没有翻译工具,不同语言的网站根本不可能在同一个浏览器上显示,而现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那个年代提出的很多问题很多困惑其实已经迎刃而解了。 ● 国际主流媒体愈发重视 twitter 另外我想补充一点,最早 twitter 在传统媒体上受到重视是伊朗的事情,这让 twitter 一炮而 红,之后很多媒体开始关注,很多国际媒体,包括 CNN 、 BBC ,他们都会在一件事发生之后关心 twitter 上大家的反应,明显可以看出来主流媒体越来越重视 twitter ,所有人都要避免自己没参与其中。 ● 在伊朗的 twitter 革命中其实讯息发布者并不在现场 毛向辉: 伊朗的事情最近有变化,大家最后发现当时真正在伊朗用 twitter 的人其实很少,不超过 200 个人,而且那些人中在现场的就更少,而国际媒体关注伊朗的 green revolution 实际上是三个都不住在伊朗的人不断在 twitter 上发布和传递他们听到的消息,是编译的消息,它并不是直接现场的东西。 现场的东西 还是像最近福建三网民案这种,网友真的到现场,用手机拍摄、记录每个环节,警察说了什么,保安说了什么,所有的细节都发布出来。 胡泳: 我们不要忽略这一点,不管是新浪微博还是 twitter ,除了文字 140 个字以外,还有图片、影像、声音等等,这些都可以链接,这个很重要。 ● 微动力,广天地 毛向辉: 每个人一天哪怕发一条消息, 140 个字,这是一个非常小的代价,但可能带来的社会的可能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比如 4 号那天很多人都在 Foursquare 上 check in 天安门广场,结果导致 Foursquare 在中国被封,其实只是几百个人虚拟地说我到了天安门广场,其实他并没有到那里。我觉得这几百人做这样一个微小的动作,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一个传统媒体或许有几百万受众,但那几百万的受众产生的力量是不是比 twitter 上几百个人产生的力量更大 ,我觉得这是值得探讨的。 ● 到 2013 年政府和企业都将无力承担网络审核的成本,审查系统会自然崩溃 说回到新浪和 twitter ,虽然我不用新浪微博,但我知道有很多人是作为桥梁去用的,那就可以了,我相信大数原则,当我们有一个 big number 的时候,无论新浪、搜狐,还是腾讯,他们再怎么审查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敏感内容都阉割掉,这个数量达到一定级别之后他们的财务状况就经受不起审查的成本,新浪不可能雇 5000 个人去做微博审查,那个时候就变成了新浪与官方的斗争。从 2002 年到 2008 年网络用户生产的内容量在中国是增长了 124 倍,从 2008 年到 2014 年可能就不止 124 倍,这是一个几何级数的增长,就是说到 2014 年网络用户生产的内容可能是 2002 年的一万多倍,对审查制度来讲这绝对是个挑战。到现在为止信息都还是可控的,审查制度还是有效的,可是这条信息产生的曲线到 2013 年的时候,正好到了一点就是审查制度无法再继续起作用, 当一件事情再想去审查的时候,企业承受不了成本,官方也承受不了成本,这个审查制度就会崩溃。 ● 网络至少提供了一种让我们更自由、更平等的可能 杜婷: Isaac 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愿景,虽然我依然觉得他过于乐观,但无论如何微博的出现的确提供了一种未经权力筛选的自由发布讯息的可能性,我不太确定网络是不是可以让我们更自由、更平等,但我想它至少提供了一种更自由、更平等的可能。今天时间已经到了,感谢大家的参与,尤其是专程从广州过来的几位朋友,谢谢大家。  

阅读更多

iPad:拜物教主的环球之旅

     http://business.sohu.com/20100715/n273534246.shtml iPad :拜物教主的环球之旅 来源:《锦绣》   作者:吴静芳   2010 年 07 月 15 日 17:04 大 中 小       硬伤和软肋被无条件地忽视和原谅,在上市两个月就狂销 200 万部的恐怖数字面前,任何质疑都变得没有意义。剩下的只有一个问题,“ iPad 什么时候才能在中国销售?”   当斯蒂夫 • 乔布斯举着 iPad 的新闻照片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到中国的时候,冷嘲热讽的声音不绝于耳。人们总是在期待乔布斯每次都能在产品的外形上挑战平凡人的想象力,所以当看到比 iPod 大一号的 iPhone ,比 iPhone 大一号的 iPad 之后,忍不住开始怀疑起这位苹果教父的创新能力来。于是网上开始流传一些恶搞的图片,同样外形的产品被越做越大,苹果的下一款产品是 iWall ,终极产品是 iFloor ——图片上乔布斯坐在地板大小的电脑上,笑得很无辜。   不恶搞的人们则很疑惑,这样一款不支持 flash ,不支持多任务处理,甚至没有 USB 端口,也没有摄像头的所谓平板电脑,究竟有什么用?在一个出门有手机、家里有电脑的时代里,这款产品究竟是为什么人打造的?   然而, iPad 在美国发售两个月以后,冷嘲热讽的声音早已被淹没在欢呼赞美的狂潮中。很多人已经忘了,在发布会上用 iPad 演示《纽约时报》主页时候,上面的 flash 开了天窗的场景。硬伤和软肋被无条件地忽视和原谅,在上市两个月就狂销 200 万部的恐怖数字面前,任何质疑都变得没有意义。剩下的只有一个问题, “iPad 什么时候才能在中国销售? ”    iPad 潜入中国    6 月上旬的北京,离三里屯苹果旗舰店不到 200 米的太平洋百货一楼的星巴克咖啡里面, James Wang 一边喝咖啡一边上网。在星巴克里用苹果笔记本上网已经成为 “ 小资 ” 经典造型了,不过 James 这一天还是很享受周围人群不断投注的目光和不时的指指点点——他手上的电脑背面也带着经典的苹果 Logo ,惟一的区别是,这是一个 iPad 。这位在加拿大任职社工的衣着朴素的华人,在北京的三里屯找到了一种油然的骄傲。    4 月 1 日,愚人节的那天, James 做了一个决定,他从多伦多开了八个多小时的汽车,赶去纽约排队第一批购买 iPad 。    “ 开卖三天之前,我就感觉到周围的气氛有点不同,人人都在谈这件事,基本上同事见面打招呼的方式都变成:嗨,你知道苹果的新产品会是什么样的吗?电视节目上也都在猜,猜得多了,我就开始好奇起来,这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   愚人节的晚上, James 决定在他循规蹈矩的 40 年人生中第一次做一件 “ 无意义 ” 的赶时髦的事。他向经理请了假,第二天一大早就独自上路,开车直奔纽约。他到纽约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四月初的纽约还有些微寒,第五大道的苹果专卖店门口人声鼎沸,队伍排了几百米长。那些带着椅子睡袋帐篷的苹果粉丝们据说已经排了两天了,可是他们又唱又跳,兴奋得仿佛是在参加一个派对。    James 看着那没有尽头的长龙,绝望了。 “ 在多伦多待久了吧,那边人少,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排长队。这个情形还真让我怀念起小时候在国内的生活。 ” 最后, James 加了 100 美元,在一位华裔 “ 黄牛 ” 那边,当天买到了这台原价 499 美元的 iPad 。   更加有趣的是, James 不是一个苹果的粉丝,甚至在此之前,他还没有买过任何苹果的产品。但是在回国度假的旅途中,这部 iPad 为他招徕的众多目光 , 让他觉得这 599 美元和来回 16 个小时的长途驱车,实在是物有所值。    iPad 的销售路线和以往的苹果产品非常相似。先在美国本土出售,然后陆续在各大洲上市,亚洲在这个序列里的排名并不靠前。 5 月 28 日, iPad 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瑞士和英国等 9 个国家上市。 5 月 10 日,这 9 个国家的用户可通过苹果网上商店预定。   此外,苹果还宣布, iPad 将于今年 7 月登陆中国香港、奥地利、比利时、爱尔兰、卢森堡、墨西哥、荷兰、新西兰和新加坡。但苹果官方一直未透露 iPad 进入内地市场的具体时间。    James 怀揣着 iPad 在星巴克上网的自豪心情最终受到了一点打击,是因为一个小时之后,在这家星巴克出现了另外一部 iPad 。 “ 不是说还没在中国销售吗? ” 他很疑惑。    James 不知道的是, 4 月 3 日 iPad 刚刚在美国上市,两天后的星期一,水货 iPad 就已经抵达香港,并且部分货源开始流入内地。如果将时差计算在内,这中间所花费的时间不足 48 小时。   有一份网上流传的数据显示,在已经销售出去的 iPad 之中,有接近三分之一流入了亚洲市场,其中绝大部分又卖到了中国。   在 iPad 开始销售的两个多月时间之内, iPad 通过两种方式,源源不断涌入大陆市场。   其一,就是所谓的电脑城渠道。无论是北京的 中关村 ,还是香港旺角的先达广场,这些主力销售数码产品的渠道,每天都能大量出货。据先达广场的摊主透露, iPad 有时候一天去货就能达到三位数,其热销场面,远超当年的 iPod 和 iPhone 。至于原因,这位摊主表示,他也不理解。   而在北京中关村, 4 月份第一周的时候,哄抢第一批到货的 iPad 之时,有人出到 7000 元一台。这个价格几乎是美国售价的一倍。   其二,则是美国的代购,然后直接邮寄发货到内地。   因为尚未在中国内地发售,急欲先用为快的消费者只能寻求非正常购买渠道,水货一度被炒成了海鲜价,一天一个行情。眼看有利可图的商家在美国本土 大笔入货,在一定程度上又造成 iPad 在美国本土的脱销——这个销售链形成了一个可笑的恶性循环,因为美国本土已经供不应求,苹果公司不得不一再推迟在亚洲发售的时间,而亚洲的消费者只能不远万里去美国本土购买,加重美国本土供不应求的状况。   在美国本土, iPad 每天的出货量在以每天万部的速度增加。    一无是处还是划时代?    “ 你知道,当某一事物的运行原理一旦超越你的认知范围,就会平添几分神奇的色彩,这就是 iPad 。 ” 苹果的设计灵魂人物乔纳森 • 埃维 ( Jonathan Ive )这样评价 iPad 。   一开始 iPad 受到质疑的原因是,这显然是一个两头不讨好的产品。它不如手机轻便,又不如电脑稳定强大,除了苹果一贯炫酷的软件支持和时尚感之外, iPad 到底打算凭什么来赢得消费者的欢心?   更何况,平板电脑不是第一次登陆市场,包括苹果公司自己,在 1982 年就曾经进行过尝试。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无数的厂商 — 包括电脑厂商 IBM 和手机厂商 Nokia— 都曾经在这个方向上进行过努力,均以失败告终,苹果这一次的信心来自何方呢?   北京大学副教授胡泳认为,苹果的解决之道还是在功能上做文章。从 iPod 开始,苹果就摸索出这样一条将硬件、软件和内容捆绑在一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全新商业模式。 “ 从 iPod 到 iPhone ,再到现在的 iPad ,苹果从简单的音乐娱乐产品,发展到集通讯、网络、娱乐、阅读为一体的平板电脑。 iPod 改变了数字音乐工业, iPhone 改变了智能手机产业, iPad 也会改变平板电脑产业的游戏规则。 iPad 本身就不只是一台什么都能干的平板电脑那么简单,它的影响将可能波及电脑的未来、移动互联网的未来乃至传统媒体的未来。 ” 胡泳说。   科技资讯网站 techweb 的 CEO 祝志军,是浸淫通讯业多年的资深媒体工作者, 在 2010 年 5 月,他也拥有了自己的 iPad : “ 有一次在电视台做节目的时候,我按捺不住地开始宣传这个产品。下来的时候导演说,这么大段的时间,要是收广告费,没个几十万下不来啊。但是我还真是心甘情愿地要为苹果做这个广告,原因只有一点,用户体验好。 ”   最为祝志军所追捧的是 iPad 的电子书功能,当然,对应的国内 iStore 还没有开放,为了体验这个据说超级强大的功能,他 “ 不远万里 ” 去美国的网站注册了一个 ID ,才下载了 iBook 的应用程序。在他的演示过程中,眼前的 iPad 好像突然变成了哈利 • 波特魔法世界中的魔法书。   点击 iBook 之后,屏幕上出现酷似书架的画面,书架上有书籍封面的图标,每一个图标对应的是一本书。点击封面,出现一本向左侧翻开的书籍,以手指触摸画面,同时快速自右向左移动手指,画面的纸张就在一瞬间翻开,显示出下一页。超强的拟真程度会让人在瞬间产生幻觉,似乎是在真实地翻动一本书。 “ 乔布斯绝对是一个技术狂人,完美主义者,他对于阅读的拟真程度的追求,到了变态的程度。 ” 祝志军说,他把手指从右向左滑动,然后停在中途,屏幕上的纸, 居然也只翻过了一半。   他花 9.99 美元下载了一本《爱丽丝梦游仙境》,很多人都曾经读过的一本童话名著。在 iPad 的屏幕上,这本书第一次呈现出了声光电的互动元素,甚至转动 iPad 还能晃动兔子的耳朵。    “ 这些真的必要吗?对一个电子阅读器来说好像有点技术炫耀的味道了。 ” 放下 iPad ,祝志军说, “ 传统的喜爱阅读的人可能仍然会更加钟情亚马逊公司出品的 Kindle 的感觉,不浮躁,很平静,更加接近阅读的心情。可是苹果不一样,它的定位不仅仅是一个电子阅读器,而是有着最好用户体验的时尚产品。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这些功能就非常有必要。 ” 他叹了一口气, “ 在这方面,我们的差距太大了。 ”   他所指的,大概是在中国刚刚火热起来的电子阅读器市场。不少国内厂商开始试水电子阅读器,中国移动等服务商开始将无线阅读视作下一个利润增长点,汉王这个品牌也凭借 “ 电纸书 ” 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然而汉王的产品无论从工业设计还是人机界面、用户体验上,显然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   所以,在祝志军他们看来, iPad 的出现对于这个市场来说,会是惊天动地的。然而,鉴于苹果对于中国市场一贯的态度和乔布斯的性格,想在 iPad 上阅读《鬼吹灯》,体验转动 iPad 就能让尸香魔芋轻轻晃动的感觉,恐怕还需时日。    拔剑四顾,暂无对手   如果 iPad 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击败 kindle 的话,这个产品对于苹果而言就意味着失败吧。   李国庆是一个数码潮人。这个李国庆不是当当网的创办人李国庆,他是一家位于广州的数码杂志的主编。从业十几年,他收集了无数的玩偶和数码产品, 而他最大的爱好是带着他的玩偶走遍世界各地,并为玩偶的旅游拍下照片。   这样一个人,成为苹果的粉丝大概是注定的选择了。因为工作便利和个人爱好,他曾经用过超过五十部手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他几乎是几个月就换一台手机, “ 三个月不换手机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 他说,不过在他用了 iPhone 之后,这个习惯戛然而止。 “ 已经没有办法换用其他款式了,不是因为 iPhone 作为一款手机太好用,而是因为完全不同的理念,甚至可以说,是不同的生活方式。 ”   他是那种从 iPod 、 iPhone 、 iTouch 到 iPad ,从 Macbook 到 Mac mini 的 “ 一堆水果 ” 的人,他觉得苹果的东西很适合自己,每样产品都希望一直用到 “ 挂 ” 。   李国庆说,当年苹果公司在中国,也曾经有过正常的市场活动和公关活动。例如 Macbook 笔记本,就会经常有新机器借出给媒体试用。在很多大城市,也会不定期搞很多活动。他清楚记得, 2004 年的时候,在北京地铁里面,就有过密集的大幅 iPod 广告。   那时候,苹果是一个距离亚洲普通消费者相对遥远的产品,在这里,更多人追捧的是来自日本的索尼。从推出第一台 Walkman 、让音乐可以随身携带的时候,索尼的数码产品就一直走在时尚的前沿。   在成为 “ 果粉 ” 之前,李国庆一直是索尼的忠实支持者,从高中时候的第一台 Walkman 开始,李国庆经常为索尼的高价新品买单。索尼的 DC 和 DV 他都有。而他在 21 世纪初入手的第一台索尼笔记本,价格是两万多元,是他当时月薪的四倍。 2005 年,他又买了索尼的 TX 笔记本,他觉得很薄,设计很好,很酷,比起三年后苹果推出的 Macbook Air 一点都不逊色。事实上,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因为消费力比较强,有型有款的索尼产品一向有数量不少的支持者。   然而近些年来,索尼的影响力在下滑,索尼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也比不上苹果产品的走俏。其中价格自然是相当重要的因素。索尼 2010 年 6 月 8 日发布的新上网本,价格由 4900 元到 8400 元不等,而市面上主流的上网本价格只是 2300 元到 2800 元之间。   在定价这个问题上,特立独行的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公司显得相当世故纯熟。最早的 iPod 三千多元,专卖店的 iPod touch 两千多元,如今的 iPad 四千多元就能买到,这样深谙中产阶级心理价位的技术产品,在这个全球化的年代,必然大行其道。    “iPad 也好,苹果的其他产品也好,设计和定位都与其他同类产品有鲜明区隔,这就形成了独特性和难以替代性。 ” 祝志军说, “ 我发现很多人一开 始买苹果产品的时候,都还不是 ‘ 果粉 ’ ,都是亲手玩过以后改变了态度。所以要客观评价乔布斯的产品,最好还是先使用两天。 ”   是的,所有的苹果 “ 粉丝 ” 都曾经被问过一个问题 —“ 苹果到底有什么好的? ” 而答案只有一句 —“ 谁用谁知道。 ”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中国的消费者暂时只能通过水货来解渴。这种新产品面世之前全球范围的热议和猜想,产品面世之后迅速将全球铲平的水货销售渠道,也已成为 “ 苹果拜物教 ” 一道不可或缺的风 景。   这一现象,也许将会一直持续到乔布斯坐在 iFloor 上发布新品的那一天。苹果中国公司或许会暗暗心痛,这些原本属于他们的销售额义无反顾地流向了美国,但是对于苹果而言,这种有钱也买不到的焦急心情,却是最精彩的千金不换的营销效果。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我们仍缺乏让游戏行业自由健康发展的氛围

【网络民议】“这种震耳欲聋的沉默何尝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写照”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