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我爱未未 | 【艾未未博文选 18】报应 2008.06.08

报应 2008.06.08 斯通小姐说了几句人话,是人就听得明白,可就是有人装不懂。另一个叫余秋雨的,如果说他是文人中的败类,或是败类中的败类,则一点也不过。这类流氓文人,如此逍遥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个现代文明的奇迹。 两个人都是对地震而发的感慨,都引用了佛教的意思。 斯通小姐是达赖的弟子,所说的“报应”,应指有施必有报,有感必有应,故现在之所得,无论祸福,皆为报应。并不一定是世俗的惩罚的意思。“而现在发生这个地震是因果循环吗?当你不好,坏事发生在你身上。”这是浅显的理解,还没入门。比如捅了马蜂窝后被蛰,就不一定是报应的一部分。 如果她是指世俗的惩罚,那斯通就错了。在这片土地上,长久的肆虐着恶贯满盈的人和事,有如余秋雨之流,有如十恶不赦的四川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报应却从来不会到来。适得其反的是,无辜的百姓总是惨遭横祸。小姐若有机会,求教一下达赖喇嘛,这究竟为何故。 上海文人余秋雨是不相信什么报应的,他含泪郑重告诫活人和死人,阴间和阳界,告诫成千上万个冤死孩子的父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苟存者们,“不要请愿,不要情绪激烈。”他说“你们受灾以来的杰出表现,已经为整个中华民族赢来了最高尊严。”“你们要做的是以主人的身份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避免横生枝节。”这真是让我对中国的文化人充满了敬意。 “那些已经很长时间找不到反华借口的媒体又开始进行反华宣传了。”这是至今听到的,超级卑鄙无耻的奴才之言,是公然的反人类之说。这当然不会有报应。他借秃驴的话说,冤死的小孩们“全都成了菩萨,会一直佑护中国。”。哈,“无论怎么说,这次大灾难主要还是天灾。地震到了七点八级,理论上一切房屋都会倒塌”。该怎么说你们呢?你和你的秃驴,带上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一同去死,带着你们的“最高尊严”相互超度佑护去吧。 我悟出来了,无报应之报应。你等的存在,才是对中国的实实在在的报应。 —– 来自艾未未被关闭的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翟明磊 | 中国猛博之十四 沙叶新:最后的舞台

中国猛博之十四 沙叶新:最后的舞台 独立知识分子的启蒙博客 沙叶新,生于1939年,剧作家,现居上海。 博客名:“沙叶新 博客专栏” 可能是最年长的热门博客。沙老晚年越发进步,用博客告诉年青人历史的见证与思索,更以幽默、智慧见长。他的众多话剧被禁,但这位独立知识分子巧妙地用博客上演了一出更为动人的好戏,戏名就叫——《不为权力写作》。 遇 到沙叶新就象打开了春天的窗户,迎面而来的是清新的春雨和春鸟的喧嚣。 “我叫沙叶新。人家不叫我沙叶新,叫我‘少十斤’。什么是‘少十斤’?‘少十斤’就是‘沙叶新’三个字的右半边。所以我这个人没多少份量的。去掉一半,才少了十斤,那我整个一个人就只有二十斤。(笑声,掌声)右边‘少十斤’,那左边呢?就不好意思说了,叫‘亲三口’(笑声、鼓掌)。从名字上看出来,我这个人一是没份量,只有二十斤,不厚重,浅薄之至。二是待人还算亲切,一见面就亲你三口。当然不好乱亲。” 这是他东南大学讲座时开场白。 连名片也充满了笑声。“沙叶新:上海人民艺术院院长——暂时的。剧作家——长久的。某某理事,某某委员,某某教授,某某主席——都是挂名的。” 他的书斋名叫“善作剧楼”。 沙叶新爱说笑话,更爱说真话,他是个爱说话的人。 2001年,他被指定参加全国作协代表大会。临行前夫人抛下一道死令,“叶新,到北京你千万不要说话,千万不要发言。大家都在演戏,你干嘛那么认真呢?”沙叶新笑了,“我一定认认真真地把会开得跟没开一样。” 小组会议上,一位上海作家第一个发言:“哎呀,部长你来了,看到你,我感到非常亲切。至今我还记得你在离开市委的那天告别会上的发言。你的讲话,你的作风,至今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坐在身边的沙叶新对这个作家说:“你拍马屁怎么拍得这么恶心!”沙叶新忍不住了。 “我这次到北京来,医生嘱咐我,你心脏不好,凡是激动人心、鼓舞人心的地方你不要去(笑声、鼓掌)。所以开幕式我就没去(笑声)。……有的作家在文章中说,听了这次领导讲话就像一股暖流流入心中。咦,奇怪,我怎么就没这感觉呢(笑声)?……我反对把‘三个代表’列入中国作协新修改的章程。因为‘三个代表’主要是针对党组织、党员讲的。而作协是群众性文学组织,你怎么能要求金庸根据‘三个代表’的精神写武侠小说呢?(笑声、鼓掌)不是荒唐吗?……” 当然,沙叶新后来再没有被邀请参加全国作协大会。 沙叶新是一个冲动的人,当他得知南京一位五岁的女孩因上不起学而自杀,泪如雨下,立即让女儿带着一千元交给孩子家长,让两个同样失学的姐姐上学。这样的事,沙叶新做了许多,却连夫人都不知道…… 沙叶新的身上除了谈笑风生的活泼,更有刚强激烈。他一生中只与别人发生过两次争吵。一次是在小吃店不小心将汤汁滴到一位食客衣服上,沙连连道歉。食客破口大骂,骂得很难听。沙沉默良久,一下子掐住食客脖子抵在墙根…… 2003年,沙叶新写出了长文《宣传文化》,这是四九年之后第一篇向中宣部与专制宣传制度开炮的文章,沙系统揭示了洗脑宣传的内幕与实质。在网络上轰动一时。于是有一天来了一位“朋友”: “我这次是奉命而来的。上面要我来给你打招呼,叫你到此为止,别再写下去了。”沙叶新问:“如果不到此为止呢?”朋友回答:“对你不利。” 沙叶新当即正色道:“假如威胁我、迫害我,我将以死抗争。” 沙叶新又接连写出了《腐败文化》、《检讨文化》、《表态文化》的系列长文。在2006年长达16000千字的《腐败文化》中,沙叶新愤怒写道:“见过腐败,但是没有见过这么腐败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并不顾危险指出周正毅案有后台。(当时陈良宇尚未双规) 这系列文章被网民们评为“被利益收买分化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中仅剩的道德良心。”“沙先生写出了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真话。” 这是沙叶新第一次见识网络传播的力量。 当年沙叶新曾被政府称为“党的作家,党的人”。 他写过《边疆新苗》等一系列革命话剧。 最让他痛苦的是他与姚文元的艺术争论被上升到阶级斗争的高度,年仅二十三岁的他被批判。挨过斗,挂牌下跪,羞辱难当。他的剧本《边疆新苗》本是一部歌颂上山下乡知青的“遵命文学”,也仅仅因为讲究了一点艺术真实,没有完全将英雄写成高大全,而被一再批判,沙叶新不服,写下了七页为自己辩护的抗议书,最后因为怕永远失去写作机会与影响夫人入党而撕毁了,含泪写下屈辱的检讨,骂自己是资产阶级分子。 1974年3月21日上午,上海召开全市文艺院团对《边疆新苗》的现场批判大会,这天妻子在医院临产,沙叶新不能请假陪在身边,不能告诉妻子被批的消息。批判会让沙叶新刻骨铭心,差点神经失常。 沙叶新屈服了,重新写作了领导要求的剧本。 “那时,我写的都是帮闲,甚至是帮凶文学。” “我这个知识分子不够格,我是个工具型的知识分子,我是个螺丝钉型的知识分子。我没有独立人格,我没有精神,我没有知识分子的道义,党叫写啥就写啥,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名为听话,实为帮凶,至少是为了自保。” 文革终于过去了。 在八十年代,他写出了《陈毅市长》,一时好评如潮,朝野称赞,然而当沙叶新写出了第一部独立的剧作《假如我是真的》,讲述一位骗子冒充高干子弟如鱼得水处处开绿灯的故事,观众反响热烈而被禁演时,他感到了边界。但他不愿再屈服了,他要写出自己心中的剧本。 《假如我是真的》在禁演后, 反对此戏声音很大,当时宣传部部长胡耀邦主持的全国剧本创作座谈会讨论这个剧本,胡耀邦出于保护沙,提出让沙叶新多听取不同意见,进行修改。沙叶新认为这是变相的禁戏,写了反驳文章《扯“淡”》,认为这将把中国话剧扯入淡季。并提出不能修改,要修改也要按沙叶新我的意思修改。 85年,沙叶新要入党,反对势力很大。市委统战部知识分子处向胡耀邦申请,胡耀邦批示,“该同志够入党条件,就应该让他入党。”入党三天后,新华社报道沙叶新的全国头版通稿,用了大标题《党的作家,党的人》。 沙叶新说:“我终于找回了自己脑袋。我终于觉得自己开始象知识分子了。” 然而他的舞台却越来越小。 沙叶新的剧本《假如我是真的》、《幸遇先生蔡》(讲蔡元培的故事)、《江青和她的丈夫们》、《都是因为那个屁》等许多剧本,被沙叶新自己称为“我把它们都看作是我上一世纪八十年代精神反思、灵魂拷问和我关注知识分子问题讨论的成果。”,都因为意识形态原因被禁演。 国内不行,连香港都受限。 香港嘉禾影业公司投资拍摄沙叶新《江青和她的丈夫们》,有关方面知道了,立即请嘉禾老板饮茶聊天,劝其撤资,终于使得该片胎死腹中, 沙叶新成为中国被禁剧目最多的当代剧作家。 2006年12月19日,沙叶新在朋友帮助下,在博客中国开设博客,成为中国最年长的知名博客之一。在这时他已经六十七岁了。 在博客中,他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舞台。 他告诉人们当年的红灯记是如何成为拷打反革命的伴奏音乐。戴厚英如何从一个狂热的左棍变成真正的女人。上海文革时负责人徐景贤晚年的觉醒,余秋雨文革的真实面孔。 他想告诉年轻人,这是不应忘却的历史。 他觉得这是他作为知识分子欠下的债,他要告诉人们他的经验。 在《尘埃落定话红灯》后他作小诗一首。 尘埃落定为言早, 文革阴魂又甚嚣。 样板声中君切记: 有人一直在磨刀! 当西藏叛乱与奥运火炬沸沸扬扬,“爱国青年”抵制家乐福时,沙叶新写道: “文革中参加过无数次反对‘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各国反动派’以及支持‘亚非拉’的游-行-示-威活动……当时也是激情满怀,总以为自己‘真理在握’,现在呢?好惭愧,因为上当受骗了。现在的年轻朋友非常爱国,非常希望祖国强大,我非常高兴,真的高兴!但我不希望现在的年轻朋友重复我们过去的错误。” 他的幽默的语调,极具戏剧性的行文。恰好符合了博客带有表演性、戏剧性的互动的媒体特征。沙叶新非常注意读者的感受,在戏剧中,一段话如何引起观众的适当情绪,他是看重并研究的,这种技巧他也带到了博客中。与许多博客的博客写作不同,沙叶新的博文每篇都是字斟句酌。《在香港学习温家宝讲话》出奇不意,打动了读者。营造了具有戏剧的气场。《我曾是个结巴》在一片笑声中讲述社会性语言障碍的成因。《中国动物各阶级分析》则更象一部迷你轻喜剧。 他重新找回了一个剧作家最重要的舞台感觉,也重新找到了观众。 一系列的危险与监听跟踪,他都碰到了,甚至有留下遗书的想法。 而博客的读者给了他不放弃的力量。“看到其他很多网站网民的跟帖,那么多热情的鼓励,真让我羞愧我的退缩和软弱,哪怕只是一时的退缩和软弱。如果我退缩了,当了逃兵;软弱了,做了懦夫,那我太对不起支持我的网民和读者,对不起这苦难的民族,对不起这多灾的土地。那是罪过,那是背叛!” 2006年11月沙叶新加入中文独立笔会。开始了更为自在的写作。 他成为上海少数的独立知识分子,他批评上海文人“在文人面前说说官府的腐败,也很激扬;在官府面前说说文人的异端,也无忌讳。但他们绝不愿意在官府面前骂官府,也绝不愿意在文人面前骂文人。上海素称冒险家的乐园,但上海人只敢冒险做无本的生意,但绝不冒险做无利的买卖。这就是上海人的精明,包括文人。” 而他的博文完全没有躲避的技巧。“这是天下相率为伪的时代。”沙先生痛惜“那是知识分子又一次心灵沉沦的时刻。”所以他要发言,他要还债! 2008年4月1日,沙叶新被查出胃癌晚期,切除四分之三,身体迅速削瘦下去。他渐渐没有力气写出完整的博文了,但他还是坚持转贴,并写作按语。在三鹿事件中,他的按语有力打动了网民:“这个制度还值得信任吗?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我们的民族出了问题,我们的文化出了问题,是我们的血脉、我们的根基出了问题!……谁的心不在颤抖?真是烂到根子上了……” 沙叶新,他要笑着战死在最后的舞台,博客舞台。大家一起来打排球. 沙叶新之片语 *不知者谓我何求。 我有过片刻的软弱,有过短暂的彷徨。有时我会想,我这是何苦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不知我者,以为我是“右派”,以为我爷爷是大地主,以为我父亲是国民党,以为我老婆是反革命;总之我是苦大仇深,才会写这些揭GCD疮疤的文章,否则岂不是吃饱了撑的?其实,我有很好的家庭,有很好的儿女,有不错的房子,有小康的收入,我真的不愿意毁掉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我完全可以回到我的专业中去,重操我的本行,写写话剧,满足自己艺术欲望;写写电视剧,过一过有名有利的幸福日子。但一想到我只为自己活着,而且是苟活,就觉得自己可耻、可耻,非常可耻!即便只为家庭活着,也让我觉得极为不安。身为知识分子,多少还应该为民族、为大众活活吧?应该为提升民族的精神高度,为推动社会的民主进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 爱博客的理由 自从前年底朋友帮我在“博客中国”开了博客专栏之后,我才逐渐爱上了这一新型的言论平台,原因是:一、发表便捷。二、修改也便捷。在博客上,可以任意多次修改,可使文章减少错误,精益求精。三、读者量大。如果一篇受到网友欢迎的文章,不但点击率高,还会被网友到处转贴到国内外其他网站上,那读者量是惊人的,传播也极为迅速。我的一些文章每每有这样的荣幸。四、博客的言论尺度相对较宽。五,可与读者互动。 *珍惜反对者 博客可以交流互动。这是我最最喜欢的。我从未屏蔽过批评我的声音,从未删除过批评我的意见。我只是将非常个别的粗鲁骂人的或与我无关的帖子删除过。一年多来,记得我删除的这类帖子只有三条。所有回贴中支持和反对的比例大约是六比一。由衷地感激网友的支持,更要由衷地感激网友的反对。一个不能让人对自己说“不”的人、一个不许别人反对的人,一定是个非常自以为是、非常专制专横的人;一定是个心胸狭窄、甚至有点阴暗的人,是个迟早要遭到唾弃的人。我不愿意做这样的人。 *不为权力写作 性格即命运。一个称职的作家,一个有尊严的作家,一个真正想为这片多灾多难的热土、为你深爱着的人民写出好作品的作家,必须:独立苍茫,顶天立地。天马行空,无傍无依。无拘无束,豪放不羁。不当奴才,不做工具。不接圣旨,绝不遵命。敢想敢说,敢于直笔。敢爱敢恨,敢于犯忌。敢哭敢笑,敢于放屁。只信科学,只服真理。心灵自由,不为权力! 统计 2006年12月19日,朋友帮助下在博客中国开博,发表第一篇博文。至2009年6月7日下午三点,累计点量991617人。 单篇点击量在5000与45000之间。《中国的希望何在》点击40553人,《不为权力写作》点击量在17000。 沙叶新博客地址 http://lhhlhh.vip.bokee.com   本文首发《中国猛博》一书,版权隶属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Technorati 标签: 中国猛博 , 沙叶新 , 壹报 , 翟明磊 , 香港天地图书

阅读更多

中国报道周刊 | 我们都是一小撮

大约是18年前的一个周末,我坐在返校途中的332路公交车上,后座两个中学生唧唧喳喳地在聊天,男生说:“我最喜欢郭峰了!”女生兴奋地答:“就是就是,我也特别喜欢他,每一首歌都唱到我的心坎里去了。” 这个星球上居然有人认为郭峰——而不是张楚——能够直指他的灵魂?我第一次明确地意识到身边原来潜伏着如此众多的陌生人,他们貌似与我同在一片蓝天下,实则却像来自另一个平行的世界。 此后的18年里,让人抓狂的事件反复上演。比方说,一个在杭州当音乐教师的高中同学,从来没有听说过马拉多纳;上海某高校教师,杰出青年,经常在报刊发表文章,竟然不知道 王小波 是何许人;今年春节返乡,某专门负责网络宣传工作的公务员在我这里头一回听说了“五毛黨”。 类似的经历多了,我那颗曾经想要“代表”人民群众的心自然就凉了。事实上,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自己不过是这个世界的少数派,并且,如果我胆敢对郭峰、赵峰、钱峰还有汪峰说三道四,那就连少数派都做不了,而只能去做“一小撮”。 说到“一小撮”,所有两岁开始看《新闻联播》、七岁开始读《人民日报》的中文读者都了解,这个说法的完整版本是:“别有用心的一小撮分子”,而与它相对的则是:“一贯正确、永远正确的广大人民群众。” 不过奇怪的是,自从明确地把自己归类为“一小撮”之后,再遭遇“郭峰唱到我心坎里”之类的对话,我反而变得越发淡定起来。显然,我既没有勇气自绝于人民,也没有天真到拿“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样的陈词滥调来搪塞自己,我之所以安于成为“一小撮”,只是因为我发现,其实我们都是“一小撮”! 前不久我在网上分享柬埔寨版的MTV《不想长大》,引来争议一片,起因是我的一个评价:“柬埔寨人莫非都对‘门’有挥之不去的情结吗?”整首歌充斥着前门午门朝阳门总而言之与各种“门”死磕到底的发音。话说到这里,还只是无知者无畏,没有踏足任何“政治不正确”的禁地。真正要命的是有学生变本加厉地追了一句:“中南半岛的那些语言听起来是世界上最搞笑的。”这个略带歧视性的说法立即招致一个留学英国的孩子反对:“不要这样说,如果大家听到西方人怎么议论中文,恐怕就笑不起来,有些人觉得中文就是king kong ding dong之类的古怪音调。” 这位留学生的意思是,面对柬埔寨人时我们觉得对方是那一小撮,但在英美人眼里,我们又成了那一小撮,而一旦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最好的做法就是悬隔一切判断,如此才有可能避免“自以为是的道德优越感”以及“不自知的恶与暴力”。 我在相当程度上接受这个留学生的观点:要做淡定的一小撮,而不是狂热的大多数。 我所不同意的是就此放弃“指手画脚”和“说三道四”的权利。事实上,只要不试图代表人民去宣判,不抱着唯我独尊的天朝心态去睥睨,在善意批评他人的时候也能够接受他人善意的批评,这个世界就不只是“政治正确”意义上的多元,而是富有差异性乃至趣味性的多元。 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曾有人盛赞将实现“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好像一个打破一切壁垒、抹平一切差异的理想世界很快就要实现。但是现在看来,网络虽然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却没有真正拓宽我们的世界,它所实现的联合更像是“有限人的有限联合”。我的意思是说,这个看似四通八达、互相链接的网络实则被细化、断裂成有着不同趣味、取向、话语习惯乃至行为规范的小社会:彼此壁垒分明、界限森然。在有所选择地看待世界和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人们被分解、打散在各种小社会里,在这些林林总总的小社会中,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自由的联合以及理性的沟通,更重要的还有趣味的相投以及幻觉的相互支持。 在一个充满着差异性和趣味性的多元主义社会里,我们应该把“人民”放进中國失踪人口档案库,把“审判我就是在丑化人民”以及“代表人民审判你”这样的说法放到微博笑话语录里。 由于某种幸运的巧合,我们碰巧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一小撮,只有成为世界的一小撮,才能真实地看清世界。 作者为中國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来源:《财经》 作者:周濂 中国报道周刊 , 2011-06-01.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我们都是一小撮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百家争鸣 . 欢迎大家投稿, 点这里 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2008年,我们奉演什么? (0) 麻将并非天生就是赌具 (9) 马肖兄弟,想说爱你不容易! (0) 除了下跪,只有愤怒 (9) 长歌当哭,笑对人生 (0) 酱缸 (0) 道上的一点事情 (1) 车轮下 (0) 负责任先生 (0) 谁为自杀负责? (0) 说说许知远批评韩寒 (2) 该为“盲流”一词羞愧了 (0) 论荆轲 (2) 虐待“歧见”何时休? (0) 草民与将军--祭洛阳大火活生生牺牲掉的309人 (0) 艾未未事件之随想 (0) 老宅变“故居”,何必急于为余秋雨修坟? (7) 罪孽与拯救 (4)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0) 父亲给我留下一道题 (2) 照片门 (2) 杞人为何忧核? (0) 杂侃“平均” (0) 杀人不偿命,欠债要还钱 (2) 有心解决问题,何须追问网友姓名 (0) 无知者无畏 (0) 教我如何再短信 (0) 敌人可恨吗? (0) 摊派—“贡献”—“自愿捐赠” (3) 按比例抓反面典型愚蠢可笑 (4) 我看文怀沙事件 (0)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国民 (0) 我们的低品质生活 (8) 我们为什么不聪明? (0) 成也、败也 (2) 患癌十年被轮岗 唯有残生付强梁 (0) 必须终结擂台的喧嚣和浮躁 (1) 当皇权无法伸到地方 (0) 当幸福可以数字化 (1)

阅读更多

凤凰周刊:台湾读者热衷的大陆书籍

追寻台湾读者的阅读趣味 《凤凰周刊》2011年15期  苏惠昭 2010年,有一本书狠狠冲击台湾社会大众,它分上下两册印行,上册《医行天下:寻医求道》,下册《医行天下:拉筋拍打治百病》,作者萧宏慈。因为上下册分售,应用篇的下册销量约为上册两倍。《医行天下》上下册分别占据博客来排行榜年度百大之第二和第十名;下册是诚品年度畅销书第三名、金石堂年度畅销榜医疗保健类第一名并被选为“十大影响力之书”。《医行天下》上下册在台销量粗估有四五十万册,两岸交流以来,从来没有任何一位中国大陆作者在台湾如此翻云覆雨,以致他所推广的拉筋拍打风行草偃成全民运动。 大陆作品渗入台湾 事情总有个源起。到底是何年何月何日,中国大陆作家作品悄悄渗入台湾,进入广大人民阅读生活的?答案,一般不是指向二月河便是余秋雨。 1992年尔雅出版社出版由白先勇引荐的余秋雨历史人文散文集《文化苦旅》,结果反应热烈,既是当年金石堂“年度十大影响力书”,也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至今十多年过去,《文化苦旅》历久弥新,更是中学老师必开书单。“中国文字可以写成这样美,我从未曾见过。”一位企业家解释他着迷《文化苦旅》的原因。 余秋雨也几乎一人垄断了历史人文散文这个文类,此后台湾凡引进同类型作品都被拿来与余秋雨比较。套句尔雅负责人隐地先生的话,余秋雨红,但红过了头,红到出现“反余”声浪。 《文化苦旅》出版那一年,台湾还有一本轰动的畅销书,张戎的自传体小说《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那段中国大陆犹如神秘大地的年代,“文革故事”对台湾读者恒常有吸引力。 然后从1994年起,巴比伦出版社陆续推出二月河授权版《二月河作品集》。无趣的历史课本,不会说故事的历史学家,以及基因里与中国历史的某种连结,台湾一股由《三国演义》扎下基底的中国历史热一直在寻找出口;也就是说,一个历史小说,或以小说方式论说历史的市场老早就准备好了;1985年由食货出版的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已经预告,到二月河作品一问世,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帝王系列,仅仅透过口碑传播,读者几乎是一本一本地等待,一整套一整套地购买,乃至组成“二月河读书会”相互切磋,“你读过二月河了没?”成为考验是否理解政治斗争的通关密语。 余秋雨和二月河确实是两大高峰群,一个指向历史人文散文,一个指向历史小说,这两块正是台湾读者兴趣浓厚而台湾作家无从也无力处理的,唯有向古老的中国大地索求。1996年出版,明陵挖掘纪实录的《风雪定陵》也便成了当时受到热烈讨论的大书。余秋雨、二月河与1990年出场的《河殇》也不同,《河殇》某种程度被当作教科书读,但阅读余秋雨和二月河,始于纯粹的阅读乐趣。 台湾拉出的大陆当代文学线 台湾读者也并没有独独钟情于历史,要认识变化中的中国大陆,当然不能不读当代小说;无论语言或故事,其中的差异性充满了正反两面的魅惑,所以时间再往前推几年。1986年,台湾出版界便有一个大工程,郭枫主持的新地出版社以“拥抱中国土地,开拓民族文学”之名,推出“当代中国大陆作家丛刊”,之后再由其中分出“女作家卷”。台湾读者初次大规模接触当代大陆一线作家如阿城、张贤亮、莫言、冯骥才、陆文夫、高晓声、邓友梅、汪曾祺、张辛欣、王安忆、铁凝、舒婷、刘索拉、北岛、王蒙、刘再复、张承志,丛刊指标当然是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而莫言和王安忆后来则成了洪范、麦田等出版社长期经营的作家;莫言以《红高粱家族》,王安忆以《长恨歌》,奠定在台湾的大家地位,加上余华和苏童,王余莫苏四人应该是台湾读者最熟悉也持续阅读的大陆中生代重量级作家。作品虽然没有晋入畅销榜,却拥有固定的读者,并备受文学评论家青睐。 新地出版社特别拉出一条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线。远流出版小说馆1988年开张,编号第一的书是张大春《四喜忧国》,第二号就是古华《芙蓉镇》。编辑显然有意将大陆文学置放在“当代华文作家”脉络,不希望独立成线,这也是后来出版社如麦田文学、时报新人间或联合文学普遍的做法。远流小说馆后来出版了苏童《妻妾成群》,余华《十八岁出门去旅行》、曹冠龙《阁楼上下》等作品。《妻妾成群》因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触及“纯文学”以外更广大的读者;《阁楼上下》则是1993年《中国时报》开卷版选出的十大好书(开卷版好书通常是“叫好不叫座”的指标)。至于余华,还要等到1994年麦田出版《活着》,才正式被读者接纳。联合文学在2003年推出新版《芙蓉镇》,2007年麦田还为《活着》做了个特别纪念版。 1990年代后台湾纯文学书受到非文学书挤压,吹起轻薄短小风,而与更具阅读乐趣与知识含量的历史书相较,厚实沉重的大陆当代文学明显不易经营,出版社在理想与市场之间不断测试读者口味,寻找平衡点;文学作家名单陆续加入了王朔、严歌苓、高行健、虹影、贾平凹、李锐、蒋韵、韩少功、苏晓康、张炜、池莉、陈染等,一个乱枪打鸟年代。高行健于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联经1990年即出版他的《灵山》,卖了3年总共卖出180本,前仆后继,如滴雨入海,无关文学评价,这是大多数大陆当代文学作家在台湾的命运。其中当然也有获青睐的,譬如虹影《饥饿的女儿》,譬如陈丹燕《上海的金枝玉叶》。隐地说过,如果他要在尔雅出版的近七百种书中选出十大,《上海的金枝玉叶》必然名列其中。 透过中国当代小说,台湾读者勾勒了一幅由《红高粱家族》、《妻妾成群》、《活着》、《饥饿的女儿》、《废都》等想象与真实相互交串组合的中国大陆图像,问题是现实的中国已经快步走到一个小说不及的所在,台湾所认识的大陆当代文学家已不足以跟进,他们说的故事也成了某种历史,所以除了历史,台湾人民也亟求了解“正在进行”的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黑暗与光明,这反映在出版社的选书上,在文学这一块,“争议”、“话题”与“大众”明显成为新世纪新标准,阎连科《丁庄梦》是“再次封杀之作”;韩寒“反大人文学”的《三重门》在大陆创下爆炸性的销量;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填补了撕去的历史扉页”,她说故事的口气又何其动人;余华《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宣称是“台湾首发,大陆禁书”。如果有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的书更好,如刘震云《手机》、毕飞宇《青衣》,如麦家《风声》,纯爱小说《山楂树之恋》则直接以“张艺谋电影”营销。郭妮青春小说《麻雀要革命》则被与《流星花园》相提并列。韩寒获选为2010《时代》周刊“全球百大影响人物”后,半年之内有三家出版社出版他的《青春》、《他的国》等四本书。《杜拉拉升职记》和《蜗居》这两本“电视小说”,带领台湾读者直击现在进行式的北京、上海生活。慑于“百家讲坛”威力,几个收视率高的节目(书)一一渡海来台,有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刘心武《揭密红楼梦》、钱文忠《玄奘西游记》。 只是在“补习”经典这一部分,“实用性与阅读乐趣”至上的台湾读者似乎还没有准备好。 如果说台海两岸读者在阅读小说这件事上有惊人的一致性,除了余秋雨、二月河,那么就是《狼图腾》、《藏獒》,以及盗墓小说。《狼图腾》不只是小说,还被台湾企业家当作研究民族性格与企业经营的教本。盗墓小说,或天下霸唱《鬼吹灯》,或南派三叔《盗墓笔记》,这一派混和中国古文化、各家邪术的神秘惊悚小说,对台湾通俗小说读者来说既是全新品种,又是台湾作者所写不出来的题材,新鲜刺激没有纯文学的门坎,一时之间蔚然成风,如流行疫病蔓延。桐华《大漠谣》三部曲,这一款把背景设立在西汉,两男夹一女的爱情小说,也拥有不少书迷。 也有明知此路难行的尝试。科幻一直是台湾小说很弱的一环,2011年,台湾出版了评论家王德威谓之“想象奇诡,气势磅礴”,“堪称百年中文科幻小说首选”的刘慈欣《三体》系列,这对台湾将会产生何种影响有待观察。藏族伟大英雄史诗、阿来重新演绎的《格萨尔王》,也降临台湾找寻知音。 承续二月河,历史小说或小说历史这一块,不管是以小说笔法写史的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奇情冒险的月关《回到明朝当王爷》、《大争之世》,或是被誉为“二月河接班人”酒徒的《隋乱》、《开国功贼》,再或“比小说还好看”的李开元《秦崩》、《秦谜》,把中国历史精炼成话本小说的袁腾飞《历史是什么玩意儿》系列,从来生生不息。用当代语言写历史,最好是有点好笑的,台湾读者很着迷这种表演。 台湾读者最大的憾恨,恐怕也是完全欠缺会说故事的历史学者或历史小说家。 在这样的景况下,迟来的残雪和史铁生,更显寂寥。暴雨一般猛烈的冯唐小说,到得台湾忽然安静无声。杨红樱、郑渊洁、郭敬明、尹建莉、王树增、笛安、小桥老树、周国平,这几位名列“2010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的作家,台湾人多不知他们何许人也。事实上台湾出版过笛安《芙蓉如面柳如眉》,还有王树增《长征》三大册。毕飞宇和刘震云是异数,他们遇到了愿意经营系列作品的九歌出版社。 超越意识形态的新书写 “我们差不多每天都生活在蜂拥而至的结果里,很少去追寻产生这结果的原因,于是三十多年来杂草丛生般涌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被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乐观情绪所掩饰,我此刻的工作就是反其道而行,从今天看上去辉煌的结果,去寻找那些可能令人不安的原因。”中国大陆的快速变化,变化到小说家如余华都不能不受惊扰,必须诚实无愧地写出小说无法承载的,他的观察和思索。 一如余华,顺着中国大陆的发展,台湾读者也开始追寻历史与小说以外的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现在与未来,于是有人出版“披露了改革开放下九亿中国农民真实的生活困境”的《中国农民调查》;有人出版凌志军《成长》、《联想风云》、《改变》、《中关村》,吴晓波《中国·崛起》、《大败局》。潘石屹《我用一生去寻找》、冯仑《非常道》的出现,某种程度代表中国地产大亨对台湾取得发言权。郎咸平《注意!重点不在GDP》、《中国即将面对的14场经济战争》、《谁在谋杀中国经济?》,反映了台湾对中国经济未来更深一层理解的渴求。《未成熟的国家》、《极权的诱惑》,“中国最年轻的公共知识分子”许知远被台湾认可作为“认识中国”的引路人。2008年,宋鸿兵《货币战争》一路无阻打入畅销书榜,接下来的续篇,以及勾红洋《低碳阴谋》、李德林《高盛阴谋》、孙兆东《世界的人民币》?台湾人万万想不到,新一代中国大陆经济学家、分析师、银行家正在一点一点地松动数十年来台湾以英美财经书为首的阅读版块。 但一切都敌不过一个教人如何自助养生的萧宏慈,毕竟健康比赚钱大。 《寻医求道》创造了中国大陆书在台湾的销售高峰,可以在中医诊所看到它,也可以在从来不买书的人家里看见它。台湾媒体则称萧宏慈“萧大侠”,望之如大旱盼云霓。撰写《黄帝内经养生智能》系列养生书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活到天年》系列养生书的中国养生大家武国忠中医师、《求医不如求己》的“中国第一医家”郑幅中(中里巴人),如今亦无一不是台湾民众信奉的养生老师。 超越意识形态,没有省籍隔阂,在中医学这一块,中国大陆与台湾,一个和平的故事正在书写中。 © 梦里狩猎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 2011/05/30. | Permalink | 收听敌台 Post tags: 凤凰周刊,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阅读更多

李承鹏:选我,就是选你们自己!

李承鹏:选我,就是选你们自己! 时间: 2011-05-27 10:17 点 来源:财识网综合编辑 http://www.21fd.cn/a/weibojishi/2011/0527/27428.html 由于宣布参选人大代表,李承鹏再度成为记者“排队”采访的大热人物。李承鹏说,目前已经为参选做了很多准备,正在组建助选班子,有了参选大纲,目标是:必须选上。   近日,中国社科院于建嵘教授在微博中透露,知名作家李承鹏将参选成都武侯区人大代表。李承鹏随后在微博上回应“确认,将于今年9月正式参选人大代表”。随后,一股“参选风”在微博上“刮起”,从网络知名的作家夏商、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丹红,到普通的杭州市民徐彦、梁永春纷纷在微博上宣布,将参选人大代表。参选话题,一时引发了全国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网友热议:    @善良的包成洲: 建议大眼在微博上搞一个支持签名,以便调查下民意,象美国总统选举一样时刻发布你的满意度调查指数,以供大众监督或参考使用。    @悠悠: 支持两位的壮举,中国的人大监督体制因为有了你们会更加加强,如果我是你们选区选民,我一定选你们。    @横眉怒目: 我同意!我还支持你竞选总统!终于找到一个代表我的人了,以前总是被人代表,晕!    @于建嵘: 李承鹏正式宣布参选了。我认为大眼的粉丝们应建一个由律师、专家和社会活动人士组成的助选团,并聘中共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为顾问。出过邓小平的四川,在政治上要敢为天下先。    @时间春: 三百万粉丝选不出个代表的话,那代表代表谁?    @姜子健1990: 不要成了“人大被代表”就好,为大眼这点“愤”担心,武侯区的高层们,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吗?    @咫尺天涯股海一粟: 终于有人开始用实际行动挑战“被代表”了,你的行动也许会像小岗村一样被载入史册。        李承鹏:我不是很好的选民   如果让茅于轼当代表,他定不会说出“把空置房强行收回成为廉租房”这么梁山好汉的话,如果让李银河当代表,必不会说出“贞操是最好的陪嫁”,于建嵘、王克勤,他们要说出“给化肥涨很高价好让农民用生态肥”。【 详细 】    名人网友纷纷宣布参选   随着李承鹏的确认参选,25日,作家夏商也在其微博上公开表示,“本人准备参选户籍所在地上海市静安区人大代表。本微博将作为参选平台之一。”昨日,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丹红也通过微博宣布,“将以公民身份参选北京海淀区人大代表,保证遵守《宪法》、《选举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参与。”26日晚间,知名网络评论人五岳散人(姚博)也通过微博宣布参选,“经过审慎的考虑,我决定以无党派、少数民族的身份参加今年举行的北京市区县人大代表选举。我选举的目的是代表本区的选民争取他们的利益,为他们说话。所有选举费用由我个人承担,如果当选,在任期内的办公费用亦由我个人承担,有可能接受义工的帮助。”   不仅有微博名人宣布参选,更多的普通网友也参与起来,用行动表示支持。杭州市民徐彦表示,拟独立参选杭州市下城区人大代表,并公布了详细的“参选说明”。杭州市民梁永春要“参选杭州市江干区人大代表”,虽然有心理准备“无可能选上”,但他认为此举意义大于结果。此外,江苏常州市、浙江长兴县、湖北武汉等地都有网友表示,将参选当地的人大代表。   网友“木非在路上”说,“突然看到许多人独立参选人大代表,这是第一步,令人欣喜的第一步。”(来源:财识网综合编辑)   对话   李承鹏:选我,就是选你们自己   由于宣布参选人大代表,李承鹏再度成为记者“排队”采访的大热人物。在电话采访中,李承鹏说,目前已经为参选做了很多准备,正在组建助选班子,有了参选大纲,目标是:必须选上。    “我其实是个代言人”   去年,李承鹏就在微博上表达过参选的想法。在李承鹏看来,他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很多的读者、粉丝,对此他很感谢。采访中,他多次强调,“我其实是个代言人”,老百姓有很多想表达的,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平台。   参选成都的区人大代表,李承鹏坦言,“在地方上做这个选举的实验,具有标本意义。如果参选成功,寓意会很强。成都是个悠闲的城市,也是知识分子云集的一个城市,群众基础好。”   目前,李承鹏正在组建助选班子,且已有了参选大纲。他表示,会去倾听选区居民的诉求,将关注医疗、教育、农业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农业方面,农民种了水果、蔬菜,卖得很便宜,到了超市价格却很贵,政府在这个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关于拥堵,父母开车接送孩子上学增加了拥堵,这就涉及到校车……这些问题,会有非常详细的计划给到政府。“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具体的操作细节,在9月份前还要暂时保密。”    目标明确:必须成功   对于此次参选,李承鹏的目标很明确:必须成功。他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他“开绿灯”,通过这种官民交流,尝试一种好的社会治理的氛围。“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中国公民的一大步。希望更多的李承鹏、夏商出现,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是真正强大的、智慧的。”谈到阻力,李承鹏感到,政府部门的一些官员,对于他的参选感到压力很大。“在传统的参选里没有我这样作家代表,或许余秋雨当选他们会很欢迎,但我当选他们就会很有压力。”下周,他将前往成都,拜访当地政府。   关于人大代表该不该给政府压力,李承鹏的回答是,一个不给地方政府足够压力的代表不是好代表,一个只会给压力却选不上的代表也不是好代表。他要做的是,敢给政府压力,也要选上,把事情做好、做成。“我不做勇夫更不做滑头,左手勇气右手智慧,才能给选民信心。”   最后,他借新快报宣言,“选我,就是选你们自己。我不仅是个勇敢的人大代表,也是个智慧的人大代表。”    徐彦:代表被忽略的选民   “18岁第一次行使投票权时,我就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要去参选。”在杭州工作的徐彦告诉记者,他因为读书,户口迁到了杭州,挂靠在人才市场的集体户口里面,“我们这批人,可能都是被忽略的选民,我将会着重代表这群人。”   1984年出生的徐彦,没敢把打算参选的事情告诉父母,希望“做好了,再告诉他们”。对于参选杭州下城区人大代表的决定,徐彦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考虑了很长时间,“25日晚之前,我都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毕竟参选人大代表不是写文章,要考虑很多的事情,承受的压力也会很大。”当他在微博上看到李承鹏、夏商等人宣布参选后,终于下定了决心。   为了显示诚意,徐彦不仅公布了自己的身份证号和手机号,还发布了一份详细的“自荐参选声明”,内容涵盖了他的参选理由、参选方式、参选准备、当选承诺等等,“目前还比较粗糙,不是很完整,但都是认真想过的。”他说,更多详细参选理念,还会陆续通过视频、博客形式阐明并发布,让大家了解他的为人。下一步,他打算到下城区设立固定的参选接待点,与选民面对面交流。   让他最困扰的是,对于参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参考,怕目前做的不够规范,不够有序。他希望能争取到正式的法律顾问,让整个过程更加合法、有序、理性地推进,这样社会的接纳度就会更高。   “如能在依法的前提下,公开、公平、公正的参选,我当然向着当选这个目标靠近。”对于实现这个目标,徐彦很有信心。只要参选了,哪怕没有当选,哪怕只有一票,都迈出了第一步。    专访“我尝试实践公民权利”    你为何决定参选?   李承鹏:我首先作为公民,应该实践自己的公民权利。被选举权是国家赋予我们的“武器”,如果一次都没使用过,将让我情何以堪?我也想尝试一下自己能否成为合格的人大代表。我以前是名记者,现在是作家,对社会的基层比较了解,我想我可以比较客观地说话。    你参选人大代表酝酿多久了?   李承鹏:实际去年我就发微博说要参选,我原想今年低调行事,想不到于建嵘教授今天发了微博,我只好进行了确认。我之前对选举法等法律并不熟悉,现在在学习宪法和人大代表选举法,发现原来我们有这么多的权利,我想实践一下。    你计划给选民带来什么变化?   李承鹏:我所居住的小区是成都知识分子、白领聚居的地方,我希望能够帮助小区居民与政府沟通,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菜价,改善交通拥挤状况,解决校车问题,等等。我初步计划我的参选口号是:“选择了我,就是选择你自己。”起码我可以帮选民省点钱。    你当选后会不会给政府带来压力?   李承鹏:我要代表人民说话。当然,政府与人民也不是对立的。    从网络走上前台去参选人大代表,你是怎样看这件事的?   李承鹏:我想迟早要有人走这一步的。更多与选民联系密切、对社会有见识的代表充实到权力机关来,对于中国的进步是有好处的。    你是微博红人,有这么多粉丝,会不会对选区其他人大代表候选人造成不公平?   李承鹏:不会。我的微博不会用来打击竞争对手,相反,如果其他候选人有好的主张,我还会帮他呼吁。微博能与选民很好地沟通,我也可以更好地接受选民监督。 (来源:财识网综合编辑)     声音网络公众人物更易受监督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巍青25日晚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公众人物参选人大代表,是合法、正常地行使公民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进步,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同时,这也是件新鲜事物,值得研究。   郭巍青说,网络公众人物能够通过微博获得更多信息和与选民形成特殊的良性互动,客观上比过去一些人大代表按部就班议事和表决,具有鲜明的优势。另一方面,网络公众人物更容易受到选民的监督,他们本身是有信誉的,更有压力和动力把事情做好。这样的人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对我国的政治生态应该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至于李承鹏可以利用微博人气为自己参选助力,郭巍青说只要不违反人大代表选举法,未尝不可。    李承鹏将参加成都武侯区人大代表直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李承鹏将参加的是他所在的成都武侯区的区人大代表直选。    李承鹏   李承鹏,昵称“李大眼”,新锐知识分子,中国顶级社会评论家、杂文家、畅销作家,最具号召力的网络博主,超人气意见领袖,曾为中国最有名的足球记者、评论员,历任《成都商报》体育部主任、《足球报》专题部主任。    言论语录   ★“都在问我是不是真的不写中国足球,我说不写了,真的不写了。”   ★“我不写中国足球了,但是当它动静闹得太大时,我把当社会杂文写总可以吧,就像我不是动物学家,但总可以写华南虎的评论吧。”   ★“以后中国足协是不是该归女子柔道部兼管。”   ★“得给生活中缺乏乐趣的朋友们再写几篇以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也聊作中国足球球评的教材了。” (来源:财识网综合编辑)      ★“所以我一直说“中国足球”不是“足球”,它们根本是两码事,中国很多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头顶了“中国”二字,中国电影,中国铁路,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熊猫。”   ★“真正懂球的人才知道现在没有一个前锋比高峰更好,他是个踢球的天才,马拉多纳带球时可以做到一步一趟,高峰可以两步一趟外出旅游照片(17张),郝海东可以三步一趟……李毅可以六步一趟,然后就带出底线了。”   ★“在中国这个圈子里,靠嘴说的,最好的人是黄健翔;靠笔写的,最好的我始终认为是我自己。”   ★中国足球之所以永远上不去,就是永远不承认外人先进的大脑,而只管亲吻亲戚的屁股。   ★什么叫“白领”就是那钱领了也是“白领”就算打三份工辛辛苦苦干20年到头还是白白把领了的钱去交按揭交手机费交女朋友交医药费。   ★广告公司对付消费者的原理和夏天抓青蛙一样,用强光手电筒往野地里一照,青蛙见着光全傻了,以为来者为天人,蹲那儿一动不动,然后第二天就被人下了火锅。   ★“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我最烦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人了。   ★中国足协可能是预备役征兵办,可能是联合国人文形象大使,可能是专业堂会承办商,可能是抗日诗歌爱好协会,可能是扫黄打非办公室,但就不是足球管理机构。   ★无关足球,中国足协申办世界杯纯属足协政绩工程。多年后,长官会满怀自豪向人民介绍,“这是当年我下令建造的世界杯球场”。这和多年后酒店经理向各路游客介绍,“这是当年我命令封存的李宇春厕所”——属于一回事。   ★这是个缺乏想像力的时代,我们穿行在钢筋水泥之间,游走于惊恐失意之间;幸好有足球,我从中挣钱,也从中挣到乐趣。   ★X主席一直在“蠢蠢欲动”,这个成语真好,只有蠢之又蠢,才会动。   ★什么是最好的分组和最好的赛程?是不是把马尔代夫文莱东帝汶分过来,我们在高原屯积重兵练着,直等哪天觉得自己练出状态了,就打个电话下山说“你们来吧”,那就不是打比赛…   ★高喊‘一定要出线’的中国足协,其实没那么关心能否‘出线’了。它只关心谁来‘出钱’。‘出线足球’堕落成‘出钱足球’,这才是中国足球最大悲哀。   ★让中国足球入选2007最不靠谱奖。   ★中国国奥也是“梦八”,梦想着进前八。   ★中国队每次“打平就出线”,但结果却是“打死不出线”。   ★电影追踪章鱼保罗中说:我还以为救的是中国人,没想到是中国球员。   (来源:财识网综合编辑)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