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

重建批评之道

 重建批评之道 傅国涌   (为《南风窗》“批评的权利”专题而写)       批评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人类不断改变自身境遇的一种努力。批评就是承认人的有限性,承认体制的不完善和社会的不完美,呈现了人性当中自我省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趋向。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前现代社会,君权神授,一切都是权力确定的,一切都由一个权威说了算,容不得任何不同的声音,当然也就没有正常批评的存身之地,有之,也是魏征式的内部谏诤,而不是来自外部的独立批评。在中国,公共性的批评是伴随着近代媒体的诞生和发展而逐渐普及的,它一方面承接古老的文人清议传统,一方面又吸收了来自西方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精神。一旦拥有报纸、刊物这些公共媒体,批评的范围就得到大大的拓展,影响社会的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借助新型的载体,批评直接诉诸公众的正常理性和良知,由公众自己来做判断。     【鲁迅与张季鸾,不同的批评模式】     虽然,晚清到民国,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权势集团对言论自由的压制一直存在,有些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批评空间始终没有中断过,由此产生了鲁迅与张季鸾所代表的不同批评模式。 自“五四”时代到1936年在上海租界去世,鲁迅在二十年间发表了大量杂文,展开他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对中国社会的种种阴暗、不公、不义现象都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也与许多不同的知识分子群体和个人进行笔战,以其文学天才和洞察社会的眼睛,嬉笑怒骂,冷嘲热讽,开创了一种独有的文体,成为那个时代独树一帜、不可替代的一个批评样式,受到许多青年的追捧和模仿,乃至他身后,杂文在中国保持了长期的繁荣,产生了几代杂文家,邓拓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杂文,就是那个非常特殊的年代难能可贵的批评,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杂文往往采取隐晦曲折的手法,鲁迅就说过,“类似小草在石头下弯曲的生长”。 与文学出发的鲁迅不同,毕生从事新闻业的张季鸾,在生命的最后十五年(1926—1941)通过民间报纸《大公报》发表的社评,对这块土地上发生的许许多多重大事情,对许多公众人物都做过批评,创造了百年言论史上的一个批评典范。包括最后视他为“国士”、对他极为尊重的蒋介石也曾是他的批评对象。虽然他自称那些在报纸上发表的文字,早晨还有人读,下午就可以包花生米了。但正是那些日复一日的批评文字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读者,也赢得了各方的敬意。 鲁迅和张季鸾,奠定了批评中的杂文传统和时评传统。在整个言论史上,我们还可以概括出由其他人(比如梁启超、邵飘萍、邹韬奋、储安平等人所代表的传统)。他们的不同表达方式,都丰富了批评的传统,共同营造了20世纪前半叶千姿百态的批评空间。今天看来,时评传统无疑更为可贵(鲁迅的传统另有他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也是我们更为陌生一些的批评模式,包括胡适、傅斯年在内的许多知识分子,大致上都属于这个传统,他们成为《大公报》“星期论文”的撰稿人不是偶然的。他们珍视批评的权利,而不滥用这一权利。对于和他们不同的观点,他们不妥协,但是他们总是坚持以理性的方式,一而再地正面表达自己的看法。对自己栖身的土地,他们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眷恋,对权力却始终如一地保持警惕和批评,所谓“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但他们批评的出发点常常是建设性的,是为了改善、改进,而不是为了打倒什么,取代什么。胡适反复告诫以真姓名说负责任的话,和张季鸾他们基于无私、无我而确立的《大公报》社评不署名的原则,表面看上去似乎不同,骨子里却是相通的。 【批评的独立性、开放性、超越性】 概而言之,由他们创造的批评传统具有下面这些相似的特点。首先是独立性,如果失去了独立性,站在某个特殊利益集团的一面,为某种特定的利益说话,这样的批评就是不健康的。可以说,相对的独立性是保持正常的公共批评的前提。只要是独立的批评,坦荡无私的批评,哪怕是错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张季鸾、胡适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批评之所以获得读者的认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站在民间的独立立场,是以无党无偏之身关心公共事务,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次是批评的开放性。批评当然不是一言九鼎、一锤定音,不是绝对正确,句句是真理,更不是一句顶一万句,批评在更多的时候只是一家之言,批评本身必须接受而且要经得起批评,被批评对象和其他人都可以阐明各自的理由,表达各自的看法,然后由公众作出评判。相反,不允许批评,先验地确定某种观点是天然正确的,是真理的化身,人们只能无条件接受,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批评有不准确的地方,我们仍然要为批评的权利辩护,换句话说,没有人、没有一种力量具有批评的豁免权。 第三,批评要具有超越性,不能诽谤,不能进行人身攻击,不仅要避免狭隘的个人恩怨,同时要避免因为不同价值立场而做出简单的评判,更不能滥用批评的权利,借批评来谋取利益。林白水是一位著名报人,曾经主办过《社会日报》等报纸,1926年因言获罪,遭军阀张宗昌枪决,成为言论史上的烈士,他的死固然可以证明那个时代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是不可靠的,但另一方面,与他同时代、有不同倾向的报业同行对他利用手中媒体向官僚、政客要价、勒索的行为也有看法,龚德柏回忆录甚至认为军阀杀他恰好成就了他的美名。本来与他合作办报的胡政之,认为他这样做早晚要出事,与他分道扬镳。同是1926年殉难的邵飘萍自办《京报》时的一些做法,包括收过一些军阀的钱,以及与冯玉祥的关系太密切、卷入郭松龄倒奉事件等,也颇招人非议。在肯定邵飘萍、林白水为新闻自由殉身的同时,其实我们也不必避讳他们的缺陷,最明显的就是他们的超越性不够。批评的本意是改善,要有基本的底线,立足于事实,更要超越于现实的利益之上,缺乏超越性的批评很可能会走样乃至变质。   【批评语言】 同为报人出身的陈布雷在悼念老友张季鸾时,推许他“眼光四射,论旨周匝,从不作漫骂之文,亦无敷衍之作”。由张季鸾所开创的老《大公报》批评传统,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为健全的批评范式,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批评语言,其特点不同于早期梁启超那种笔锋常带感情的汪洋恣肆,不同于陈独秀那种断不容对手有商量讨论之余地的霸气,更不同于鲁迅冷峻深刻的嘲讽笔法,而接近于胡适那种浅白、温和、得寸进寸的文风。不谩骂,不冷嘲,不讥讽,而是以是者是之,非者非之的态度,堂堂正正、直截了当地直面问题。 对于这种批评语言的特色,张季鸾做过一个很好的概括,他曾对继他之后主持《大公报》笔政的王芸生说过写评论的秘诀,就是“以锋利之笔写忠厚之文; 以钝拙之笔写尖锐之文 ”。 在受到张季鸾直接影响的王芸生、徐铸成、许君远等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批评语言的某些影子。 我以为,张季鸾式的批评语言,更多地强调善意、诚意,尽可能地避免情绪化和狭隘的偏见,防止幽暗心理、仇恨意识毒化正常的公共批评。这样的批评哪怕最尖锐,被批评者也容易倾听,尽管不一定接受。我们固然需要锋利之笔、尖锐之文,我们更需要忠厚之文和 钝拙之笔。老实说,难得的并不是锋利和尖锐,而是忠厚和钝拙。 一种充满善意、诚意和负责任的批评语言,可以铸造出一种健康的批评风气,最大限度地体现批评重塑社会的可能性。民间报纸《大公报》成为引领当年舆论导向的重要媒体,其影响远在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之上,蒋介石自称每天先翻《大公报》,张季鸾的评论是必读的,在他手里成熟的批评语言和稳健的批评风格,无疑拓宽了那个时代的批评空间。 语言确乎是有力量的。捷克“天鹅绒革命”之前,哈维尔获得德国书商协会所颁发的和平奖,他在题为《说文解字》的书面演说词中强调语言是万物之始,语言是一个奇迹,因为它我们才成为人类。语言具有改变历史的力量,语言能在黑暗的王国中,发挥光芒的力量。同样地,语言也能成为夺命的利箭,或陷阱、圈套。一个社会,什么样的语言方式成为主流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这个社会的气质和向度。同样,有什么样的批评语言,基本上也决定了这个时代的批评状态。无须讳言,我们眼下的批评状态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种可以成为时代标杆的批评语言也尚未形成,这不是证明我们批评空间太大了,而恰恰证明批评空间的不足,批评还没有成为我们每日的生命,媒体的批评空间非常有限,一个健全的批评空间还有待媒体、公民和社会各个阶层去共同拓展。 【重建批评之道】 鲁迅曾说自己不喜欢做皇帝,原因之一,做了皇帝,只能听见一片“Yes”声,再也听不见有人说“No”了,很没意思。(大意如此) “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就是要允许批评,包括自下而上的批评在内。这一点,就连实际上容不得批评的斯大林也明白,他曾说过,对自下而上的批评,只要有百分之五的正确性,就应当欢迎;如果要求批评者百分之百正确,那就没有自下而上的批评了! 任何对于批评的压制,无论来自哪一种力量,都是无法接受的。最近在一位老先生的文章中看到,1953年,一位曾为共产革命出生入死的老干部,因为压制一位专科学生的批评,被中共中央发现,给了他留党察看和撤销部长职务的处分,并立即通报全国,宣布“压制批评的人是党的死敌”。 一个处处压制批评,乃至完全不允许批评的社会是不正常的,也是可怕、可悲和可怜的,那里最终将剩下一种声音,到处是对强者、对权势的赞美、膜拜和谄媚,100%的同意,没有不同的意见,排除了任何批评的可能性。这样的社会不再有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将失去生机和进步的动力。 批评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批评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无批评,即无文明。一个有利于批评的环境,或者说一个健康的批评空间,首先有赖于制度的建设,不仅以法律来确立包括公民、媒体在内的批评权利,而且保障这个权利不打折扣地在现实中实施,使自下而上的批评也能畅通无阻。在这样的环境中,社会才有可能逐渐培育起一种良性的批评风气,人们在行使批评权利的时候,都能做到不偏,不滥,坚持一种负责任的心态。批评是权利,也是责任。这是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恪守的。 上个世纪前半叶,张季鸾们建立的批评之道,不仅为新闻从业者,也为所有公民提供了出色的榜样,可惜这个传统曾经断裂,在相当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熟悉的要么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么是“文革”式的大批判,那都不是真正的批评,无助于一个批评空间的建立。重建阳光下的批评之道,就是回归张季鸾的传统,回到他一生致力的那种批评语言,而不是杂文式的嘲讽。             2010年8月18日天目山下

阅读更多

甘沟驿的穆斯林:黄河万里溯源行(010)

作者: 老虎庙  |  评论(1)  | 标签: 黄河 , 考察 , 单车   我时不时要去捏紧手闸,提心吊胆地沿坡溜了15里,这个感觉不很爽。尽管刚刚推行爬了20里,那也只是累累而已。可现在向下滑行的感觉全在心理上的不适感受。那是幻觉,尽管风嗖嗖地刷过耳旁,尽管身体顿觉飘然,尽管骑座似乎硅胶垫子有了点席梦思的意味,而更大的威胁是在无端地幻想,尽管知道无端,可是总有一幅幅画面从眼前翻过,好像拉洋片儿。我不敢想像闸皮滑脱时的情景,我也不敢想象倘若失控,我该如何自主撞向山崖而非冲出悬崖……   那夜,我住进甘沟驿的小旅馆里,行装都未能来得及解开就躺倒在床上,揉搓起我的已经僵直的双手虎口。   我决计一定要犒劳自己。去楼下馆子里点了盘牛肉,要了盘干煸肥肠,主食则是一碗白面。这是新学来的吃法,卤汁不拌进面里,由你自个儿选菜,一般点的是牛羊肉,下水,秤好再切,单炒,后和白面一起上桌。大概青海到甘肃一带都有如此吃法。平时只喝白酒的我那夜却也只喝了五泉山啤。大概是为压惊,若是白的,惊上加惊。   夜里,我拖着鞋子去街镇观览,见小媳妇大姑娘们对我的后身叽叽喳喳,长着藏民般彪悍脸庞的男人则对我先是惊异,后则似乎来点挑衅。我对付这些个熟悉,就走上前去搭讪。因为明天早起赶路,对这里的了解已经没有机会,我问:“这里有什么可以看看的吗?”有男人问我:“是旅游吗。”我默认。他说只有个古代驿站,和镇子名字相同:甘沟驿。一老人插嘴说:“没有人管的地方,百姓在上头盖了几间庙,算是大敬……早些年这里回汉相争,常有厮杀,你来了我往,谁占了古堡就谁称王,直到解放一直也没有人修复。”   说这话的老人叫马德林,今年八十五岁。第二天我就是和他去了甘沟驿驿站的遗址。   马德林家住驿站的古墙一旁,古墙则雄伟的不亚于一座城堡。在先我看到的书中关于各种驿站的描述绝非我现在所见。看那城墙根部已经斑驳,夯土被洪水冲刷,露出了基砖,打远去看酷似狮身人面像。   甘沟驿一带无水,人以窖水为生。我说名字里有“甘”,想必哪一年这里有泉,若是没有,那就只能是一种祈愿了?马德林却肯定说从没有听过有水。   老人在村里算作文化人。早年父亲是回民宗教领袖。能写擅书有谋划,因此成回民主心骨,这样的日子不长,到1958年,马德林的父亲被甘肃省以“民族宗教反革命分子”的名义抓捕,接着挨到60年,就直接饿死在了监狱里。马德林以及兄弟姐妹几个因父而株连。成了一串儿反革命,到文革中继续遭难,马老至今落下一身伤痛。马老在谈话中口口声声感激邓公,以至在房里写了中堂“谢邓公”。我问为甚?马老说:“解放后第一次吃饱了肚子嘛!”后来谈起89风波,马老却直摇头,直说邓公不妥,至于深的却不再谈及……   甘沟驿的甘沟村是一个地处公路边的村子。土地贫瘠,村民们目前外出打工者多。马老的两个孙子,一个在青岛上大学,一个则今年刚刚考上大学,却苦的是没有钱供养。因此马老的儿子和儿媳去了外乡打工,长年不着家。就是为了图个现钱,以便供养俩孩子上学。   和老人谈话是件难受的事情,也许是因了年岁长,老人说到旧事就往往落泪,水儿含在眼底,干涸多皱的眼角就有晶莹闪烁。这情景直到老人送我到村边,我们挥手相别……   为了和马德林老人谈话,我在甘沟驿多呆了一天,却不想和老人产生了感情。老人执意留我夜宿驿站。而我苦于连夜要写笔记。离不了电脑。因为没有3G,我须得借助旅馆老板联网公安的网络,因此婉言谢过。临出村的时候,老人陪我到路边,看着苍凉寂寥的黄土山岗,我不禁惆怅:何时,我会再来陪陪老人呢…… 视频在这里 http://24hour.blogbus.com/logs/72216689.html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老虎庙的最新更新: 周曙光: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21) / 2010-08-07 12:38 / 评论数( 9 ) 张耀杰: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20) / 2010-08-06 12:21 / 评论数( 3 ) 黄河万里溯源行-水与人(009) / 2010-08-05 23:00 / 评论数( 2 ) 傅国涌: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19-1、2) / 2010-08-04 23:01 / 评论数( 2 ) 汉岔洋水:黄河万里溯源行(008) / 2010-08-04 00:32 / 评论数( 2 )

阅读更多

傅国涌:“向往自由、平等,是人类的普遍人性”

1957年7月29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头条显著位置刊出“本报讯”,题为《许良英的灵魂浸透了右派思想》,上面还有一行眉题:“公然反对党对右派分子 的反击”。8月3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一篇“新华社讯”《许良英李德齐是党的叛徒》。那一年,许良英先生37岁。

阅读更多

张耀杰: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20)

作者: 老虎庙  |  评论(1)  | 标签: 转型 , 张耀杰 在北京,我和耀杰的居住算是很近的了,他在鸟巢西,我在鸟巢东。 认识耀杰前,先是传闻多……他和许志永同往早期访民村看望访民,当然后来才知道这是误传,耀杰去访民村的时候许志永还在校攻读……后来看到耀杰写的书,并且知道了他的著作的高产,不禁由心底佩服……而更多的是看他具备渊博历史知识积淀且多有自我见地的博论……直到一次他来鸟巢东边我的居所附近参加一次朋友们的聚餐,我们开始了更具实际的人与人的接触。 耀杰出身农村,曾当过学校教员,后考入中国艺术研究所成为研究员,这些经历所历练就的人格精神都似乎在他的为人处事,治学态度方面得到凸显。 也许是当过教员的原因吧,在许多的时候耀杰会显示出组织、运筹以及推介更恰当他人担当某项事务的细发和精准来。我有过被他邀请参加他的新书发行研讨会的经历,而我在这样的会上有幸结识了茅于轼、铁流、高瑜姐这样的人杰;当有媒体对耀杰进行专题采访的时候他却推介采访者就此话题和我谈谈才更具实际,我知道那绝不是推诿,而是他的治学精神严谨的表现,因为他为此不惜放下自己的工作陪同一旁;甚至有一天我接到过耀杰的一个电话,约我前往建国门外一位我不熟识的朋友家去。直到去了那里,我才知道那原本是他的几位世交的聚会,之所以邀请我参与是知道我的户外运动喜好,而那位朋友是台湾定居大陆的一位著名的户外运动领袖,一位职业旅行家,一位富有爱心的慈善人士。我因此得到了那位朋友的精神鼓励、专业技巧指点,甚至临走时获得了那位朋友馈赠我的旅行睡袋和他自己加工的驴友小礼品:一只用牛角自制的解死绳结的工具,那件牛角小工具此刻就呆在我的黄河溯源行行囊中…… 在一系列的细节上,耀杰的为人热情和于人真诚我是不能忽视的,这些我全都记在了心底,并且时有模仿。因为我缺了,所以我索取,不失时机。 有一个时期,我常邀请耀杰来鸟巢东侧与本地或者外地的朋友聚餐,耀杰来了,由每邀必到到后来频次的减少,原本距离不远却有许多的事务似乎缠身,我们是自己逐步悟出其中的原由来的。“我有老母、妻儿,还有在体制内工作多年尚未获得丰富物质的家境,我需要工作,需要比常人更是加倍的工作,才能对得起我的家人……”那时候,耀杰因为思想而被所在单位做了“处理”。一个靠自己的勤奋和智慧赢得了工作的权力和治学成就的人,却终因个人思想的富有而被排挤。这也是你、我、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环境。耀杰的不能聚会渐为我所理解。我也只有默默地祝愿他,更多的出版,更多的获益,这里面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精神的拿来我们大家分享,物质的除了耀杰自己享用,也让我们认识一个对思想的拥有者如何采取下作手段的组织的卑劣。 耀杰近些年来著作颇丰,单就我搜集到的资信,就有如下十多部:《中国话剧史》、《戏剧大师曹禺—呕心沥血的人间悲剧》、《影剧之王田汉—爱国唯美的浪漫人生》、《阳光天堂—曹禺戏剧的黄金梦想》、《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北大教授与〈新青年〉—新文化运动路线图》、《北大教授—政学两界人和事》、《民国背影—政学两界人和事》、《大陆官场黑社会》等。这些书,有的耀杰送过我,有的还未能看到,就他所著,我深知其用心良苦。近年来耀杰所著主要为20世纪中国政学两界重要人物及重点事件的个案研究,而他这样的研究又从不只在故纸堆里缠绵回转。读者能够在他的书中,他的书中历史里读到的恰恰是“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让我也从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问题上获取了一个来自侧面的教诲,十分感谢! 我和耀杰,我住鸟巢东,他住鸟巢西,这样的格局也许很快会被打破,对此我隐隐地已有预感,但不论在何处,我将持续注视耀杰的著作的生产。并且在此发布他的演讲《努力走向公民社会》之时,我愿意多写如上。一场温和而坦诚的演说却意外遭到许多的禁忌,我为此深感不平。现在我只好先提供它的下载,以飨民意。 张耀杰演讲《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20)[306.11M] 下载 > > > 视频地址在这里 http://24hour.blogbus.com/logs/71986806.html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老虎庙的最新更新: 黄河万里溯源行-水与人(009) / 2010-08-05 23:00 / 评论数( 2 ) 傅国涌: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19-1、2) / 2010-08-04 23:01 / 评论数( 2 ) 汉岔洋水:黄河万里溯源行(008) / 2010-08-04 00:32 / 评论数( 2 ) 邂逅驴友:黄河万里溯源行(007) / 2010-08-01 01:13 / 评论数( 7 ) 第六集:黄河溯源行-贡井窖水 / 2010-07-30 09:26 / 评论数( 6 )

阅读更多

黄河万里溯源行-水与人(009)

作者: 老虎庙  |  评论(0)  | 标签: 单车 , 西部行 , 窖水 在甘肃会宁的大沟乡,我和酒店老板娘谈起实施多年的退耕还林一事。 因为家庭的缘故,这已经成为我多年一直关注的事情。退耕还林涉及范围大约在长江以北11省,即东北、华北、西北一带。近些年我骑车独行,走过相关的地方有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湖北北部、陕西南部以及川东边缘地区,加之本次骑行考察更远及青海和甘肃。所到之地,各有各的不同,大的结果却很相似。 大沟乡地处甘肃东北部,是属退耕还林的重要部位。而不作美的是,在这里植林不亚于在石头上撒种,一年往往一雨,人且无水,何谈与树木分享。当然,大沟乡已经是窖水地区的边缘,天雨还是有的,这恰恰成为退耕植林的希望。而事实又是如何呢?老板娘告诉我说—— 前些年,逢三四月天气,乡政府就用卡车拉来苗木发放给农民。在新政策的感召下,农民们又拿到国家补偿的罢耕损失费。因此上山植林的热情还是不低的。但两年下来,满山的新树成活不了几棵,因为缺水。而年年逢三月,政府的苗木卡车依旧来发树苗,要求补种。补就补吧,这也应该,可是一年两年可以,多干上几年,就连农民自己也有了厌倦。人啊,是讲究结果的。这样的结果还能提起人的热情吗?农民就不太热情去年年植树了。可是不成,不干是要被罚的,后来也有能干的自己去找苗木,多的是杏树。这样下来还好些,政府运来的那些苗木不知怎的,种上就死,很难成活,我就想着是不是碰上了作假…… 我想老板娘所说的“作假”大概类似于粮食里的假种吧。 从大沟乡听来的事情似乎人为作用大了些。我在乡镇街上唯一的只有一台电脑的网吧里读了大沟乡的政府网站。严格讲还不是真正的政府网站,而是一个宣传页子,在那里看到的则多是花哨的数据,总的结果是在用网络彰显业绩。这令我不禁感慨:假如中南海的智囊团们仅只根据这些东西撰写报告,我想我已经很会治理这个国家了。 在过汉岔乡后的一处山中,一个三岔路口,我歇息的时候看到两家商店,商店的老板带我去看我一直想看看的水窖。只不同的是他带我去看的水窖是政府的政策所为。我想由公家来建的水窖,不定有多么的大吧?果不然,在一面山坡处,我看到了长达百米,宽约十步的水泥封闭水窖。光是集水孔,眼光所及就有十数个。我问这样的水窖作何用途?老板说:政府把这个叫了个新名字“集流窖”,我一时没有听出和传统的水窖有什么不同,想想也就是把猫叫了个咪吧,不是这样显得更新潮、另类、有革新意味嘛。老板说做这样的大窖政府说是为了集中天水灌溉苗木。我问结果呢?因为我看到的显然是已被遗弃了的废墟。老板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后来政策变了……”我追问,老板也说不知道了,反正这么个巨无霸集流窖已被放弃多年。 在接近汉岔乡的地方,我邂逅在兰州正上大学的姑娘小岳。小岳自小出生和生长在这样的穷乡僻壤处,现在却已经出落成地道一个“城里人”模样。小岳热情邀我进家休息。在小岳的家里我看到了这里少见的殷实情境。小岳是和爷爷来老家消暑的。结合此前我接触到的几位农民看,他们则因了水的困顿而“苟延残喘”,将就地过日,我不禁感慨似乎这里的人只有一条路子可走,那就是走出去,出走他乡。而我很知道,离乡别井对世代生活在祖邦之地的中国农民来说,谈何易! 这些年,国家确实推行了几项大策略,其中农耕区的退耕还林和牧区的禁牧圈养,就我行走所见,似乎感觉到一种看似科学的却无处不留有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子存在其间。谁都知道泛泛而谈针对大自然的人为改造是1949年后不止一次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悲剧原因。 视频在此 http://24hour.blogbus.com/logs/71900147.html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老虎庙的最新更新: 傅国涌: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19-1、2) / 2010-08-04 23:01 / 评论数( 2 ) 汉岔洋水:黄河万里溯源行(008) / 2010-08-04 00:32 / 评论数( 2 ) 邂逅驴友:黄河万里溯源行(007) / 2010-08-01 01:13 / 评论数( 7 ) 第六集:黄河溯源行-贡井窖水 / 2010-07-30 09:26 / 评论数( 6 ) 目击:2010.7.26福州公安局长接待日 / 2010-07-27 04:17 / 评论数( 8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