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

10月经典网络段子集

有人觉得让国人在反日游行中体验一下“自由”的味道,是一件好事。你以为他们体验到的是“自由”吗?看看照片就会知道,他们体验到的是疯狂,类似文革的疯狂无序:狂砸别人的东西而不负责。自由不是那样的,自由是需要负责任的。(via:@zishe0)

阅读更多

南方人物周刊:被遮蔽和高悬的鲁迅

此后,解放区的语文教材中大量增选鲁迅的“战斗杂文”,而国统区则禁止学生阅读鲁迅,禁止发行鲁迅的一切出版物。鲁迅不再是独立于任何党派之外的自由知识分子,而成为共产党高擎的一面意识形态大旗 1996年前后,周令飞客居台湾,父亲周海婴和母亲马新云来他家小住。某天晚上,餐桌上方的灯泡忽然灭了。周令飞站在高凳上换灯泡,“我就跟太太张纯华开玩笑,说‘不好!我要掉下来了!’黑暗中我母亲跟我父亲说,‘你看儿子跟你一样,老是搞恶作剧。’” “我父亲回了一句,他说,‘我爸爸也是一样的。’意思是他跟我爷爷鲁迅一样,喜欢开玩笑。” 周令飞说自己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虽然他由祖母许广平一手带大,但祖母极少同他讲祖父的事情。 “跟大家一样,鲁迅在我心中的形象是来自学校、来自课本的。小的时候,我学习到鲁迅那些作品,通过老师的教训,也觉得我的祖父是很凶的,有的时候甚至庆幸祖父不在了,否则回到了家里祖父会骂我、打我的屁股。 “鲁迅太伟大了,我小的时候,在学校里,人家都像看珍稀动物一样到我们班扒着窗子看我。每次学到爷爷的课文,同学就会对我说:‘是你爷爷写的。’口气很羡慕,但听多了,心里就觉得怪怪的,总想逃脱出来。想远离他,站在远处眺望就好了。” 如今,他自称是“一个普及鲁迅、宣传鲁迅的义工”。让他在不惑之年从眺望变为追随的,正是父亲黑暗中的那句无心之言。“过去在我心中的鲁迅形象,在那一瞬间被颠覆了,我的祖父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想知道。” 周令飞扭转鲁迅形象转播中的“空洞、扁平和意识形态化”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周令飞到学校演讲,这句话一出口,台下马上响起会心大笑。 他所在的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做过一个统计,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总计约20篇,但孩子们谈论鲁迅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说什么,一些老师 甚至怕教鲁迅,不知道在当下该如何阐释鲁迅,“上海有家以鲁迅名字命名的民办学校,校长号召孩子们‘学习鲁迅的战斗精神,攻克学习的堡垒’。” 他想改变鲁迅形象传播中的“空洞、扁平,以及意识形态化”,他在自己的演讲和访谈中,常常要将被神化的祖父“矮化”。 我们看到的鲁迅雕塑都很高大,我不知道在座的是否知道鲁迅有多高,我父亲是1米78,我是1米80,我两个弟弟一个1米83,一个1米85,我妹妹 是1米7,大家想想看,我的祖父是多高的,估计很多人都回答是1米70左右,或者是1米70以上,实际上鲁迅的身高只有161公分。 演讲时他爱给大家看鲁迅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以实例说明,鲁迅先生并非“过去大家经常看到的,短发竖立,目光犀利,眉头紧蹙,面庞消瘦,或沉思或眺望,没有笑容,凝重而严峻……” 我和我父亲共同编辑了一本《鲁迅家庭大相簿》,收集了所有鲁迅的照片,统计之后发现100多张中有20多张的鲁迅是面带笑容的。 萧红笔下,“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 我祖母也说过,说我爷爷的笑声,三间屋子外都可以听见。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一位雕塑家雕塑鲁迅的像,请祖母提意见,我的祖母看了以后,沉思了一下跟那位非常有名的雕塑家说,“我很喜 欢您的雕塑,不过鲁迅是不是太严肃了一点,太凶了一点?”这个雕塑家不好意思地回答,“许大姐,我也想雕塑一个您心目中的鲁迅,但是群众不答应。”我祖母 听了这话就走开了,没再说什么。 他不喜欢那个刻意被塑造为斗士、革命导师的鲁迅,他乐意同大家谈论祖父的浪漫和本真。在北京电视台《悦读会》节目录制现场,主持人委婉闪烁地问及鲁迅先生与萧红的关系,他直言快语地接过话茬,“你直接说,他俩是不是好过?是这意思不?” 他的定义是“知己”,“这很正常吧!优秀的男女之间,彼此心意相通,互相欣赏,很美好啊!”他给大家讲鲁迅跟猪打架的故事,拊掌大笑,笑声传到三间屋子之外。 1926年鲁迅到厦门教书,思念在广州的祖母,他一个人在相思树下想念爱人,一头猪不识相,跑过来,啃地上的相思树叶,我祖父很恼火,撸起袖子就跟 猪搏斗,一个老师跑过来,问他你怎么跟猪打架,他说老兄我不能告诉你……他想念我祖母,靠在一个有个许字的墓碑上合影,寄给她,多浪漫多可爱的一个人! 许广平在周扬的指导下回忆鲁迅 “关于我祖父的各种回忆录,1949年之前的更为信实。” 今年年初,周海婴和周令飞父子将许广平1959年写成的《鲁迅回忆录》以手稿本形式重出。 周海婴、马新云夫妇在该书序言中写到,“当时已60高龄且又时时被高血压困扰的母亲来说,(写这本书)确是一件为了‘献礼’而‘遵命’的苦差事。” 鲁迅逝世后,许广平常应邀写各种回忆文字,“我所认识的鲁迅先生,只不过占其全生涯的五分之一强,比较起许多他的老朋友,还是知道得不算多,写起来 未必能周到。不过承好些朋友的督促,以为研究这时代的中国思想者,就是一饮一食,也可资参考的。为了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拿起笔来了。” 这种回忆常使她伤恸,“时常眼睛被水蒸气蒙住了,以致搁起笔来”。 她的文章平实动人,她眼中的鲁迅绝无后来人工演绎的高大全: 衣服他是绝对要穿布制的,破的补一大块也给一样地穿出来。为了衣着的随便,于是乎在十里洋场的上海,他到医院给朋友当翻译,医院里面的人就当他是吃 翻译饭的,大敲其病人的竹杠;到印刷所接洽印件,或到制版公司去制锌版,人家当他是商店里的跑街或伙计;到外国人的公寓去拜访,电梯司机人就当他是 BOY,不准他乘电梯,要他一步步跑到九层的楼上。(《鲁迅的生活之一》) 她也不掩饰这个大丈夫的小性子: 因为我不加检点地不知什么时候说了话,使他听到不以为然了,或者恰巧他自己有什么不痛快,在白天,人事纷繁,和友朋来往,是毫不觉得,但到夜里,两人相对的时候,他就沉默,沉默到要死。 …… 他不高兴时,会半夜里喝许多酒,在我看不到的时候。更会像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莱谟斯一样,跑到空地去躺下。 …… 就这样,沉默对沉默,至多不过一天半天,慢慢雨散云消,阳光出来了。他会解释似地说:“我这个人脾气真不好。”“因为你是先生,我多少让你些,如果 是年龄相仿的对手,我不会这样的。”这是我的答话。但他马上会说:“这我知道。”(《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起居习惯及饮食嗜好等》) 1940年8月,她在上海《学习》杂志上发表文章,题为“琐谈”,直言她为程式化的鲁迅回忆文章所苦,“似乎类于八股式的命题了,每有纪念鲁迅特辑 的刊物的时候,就很荣幸地直接间接得到通知,许我也参加一分说几句话。其实这是很窘苦的事,我们生活太密切了,遇到的都是很平凡的经过,有什么可记述的 呢?” 1959年,为庆祝建国10周年,各行各业都须“献礼”,许广平受命再忆鲁迅,“鲁迅逝世已经二十三年了,虽则音容宛若,但总觉言行多所忘记了。为着对历史的忠实,为着对读者的负责,都不应孟浪而为,因此颇感苦恼。” 她的真实一如从前,说自己记不得鲁迅大段的谈话,也没有什么“猛料”,因为家庭生活中“不是讲整套话的时候”,“每每朋友一来,我就张罗些家务:或添菜吃饭,或看顾小孩之类,往往听到片言只语,未必能全,时日一长,便多忘记了。” 在周扬和邵荃麟的直接指导之下,许广平“深深学到社会主义风格的创作方法”,“就是个人执笔,集体讨论、修改的创作方法。我这本小书,首先得到许多同志的直接指导和帮助。他们重视这一项工作,关心指出何者应删,何者应加,使书的内容更加充实健康了”。 初版序言中许广平写道,“大跃进的精神感召了我;‘十一’献礼的汹涌热潮又鞭策着我;在总路线多快好省的号召下,鼓舞起我的干劲;工人阶级大无畏的坚决创造意志又不断做我的榜样,于是就下定决心试试写作了。” 这个极具时代话语特色的序言在新版手稿本中一字未动。周海婴在新书发布会上说:“我母亲和父亲生活了十几年,从学生到终生伴侣,她说她死后她的文稿 可以一个字不修改发表。当年,中国发表文稿、书籍是有‘纪律’的,能不受约束的只是极少数人,我母亲没有豁免权。很多作家都有被修理过的地方,研究中国近 50年历史的学者,可以比对两个文本,看看作者的原意如何受一种规定话语模式的挤压,如何变形的。” 《鲁迅回忆录》第十二章,许广平原题为“在党领导下的活动工作点滴”,后被改为“党的一名小兵”。 毛泽东将鲁迅神圣化 “鲁、郭、茅;巴、老、曹”,将鲁迅推上现代文学头把交椅的不是别人,正是一生从未与鲁迅谋面的毛泽东。 1934年初,冯雪峰在瑞金见到毛泽东,向毛汇报上海的工作和左翼文艺阵营的活动,毛泽东对鲁迅的事情尤其感兴趣。冯雪峰告诉毛泽东,有一个日本人 说,全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鲁迅,半个是毛泽东。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一番沉思之后,他说:“这个日本人不简单,他认为鲁迅懂 得中国,这是对的。” 冯雪峰告诉毛泽东,鲁迅看了毛泽东的几首诗词后,认为有一种“山大王”的气概,毛泽东听后,并不生气,反而开怀大笑。 从延安时期开始,毛泽东便养成常读鲁迅的习惯。1938年1月12日,他给当时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任主任教员的艾思奇写过一封信,信中说:“我没有《鲁迅全集》,有几本零的,《朝华夕拾》也在内,遍寻都不见了。” 1938年8月,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的20卷本《鲁迅全集》在上海出版,内容包括鲁迅的著作、译作和他所整理的部分古籍,这是我国第一次出版《鲁迅全集》。通过党的地下组织,从上海辗转送到了陕北根据地,毛泽东得到了一套。 这套20卷本的《鲁迅全集》一直伴随着他,从陕北带到了中南海。毛泽东逝世后,报纸上发表过一张他站在书柜前看书的照片,他手里翻看的正是为他及其他视力减弱的中央领导同志特印的大字本《鲁迅全集》。 鲁迅的作用和影响力,毛泽东看得很准。1934年与冯雪峰热议鲁迅时,他正受到王明势力的冷落和打击,被排挤在中央领导层之外,听说中央局有意请鲁迅主持中央苏区教育工作时,他摇头说:“真是一点不了解鲁迅!鲁迅当然是在外面作用大。” 鲁迅的作品1923年便开始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民国时期选入教材的多是小说、散文。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及苏维埃 中央政府致电许广平,称鲁迅为“民族最伟大的文学家、热忱追求光明的导师、献身于抗日救国的非凡领袖、共产主义苏维埃运动之亲爱的战友”。 南京当局虽未采纳为鲁迅“举行国葬并付国史馆立传”的要求,但孔祥熙以个人名义送了挽联——“一代高文树新帜;千秋孤痛托遗言。” 10个月后,“八一三”全面抗战爆发,紧迫的时局淡化了鲁迅知识分子的独立形象,“战士”、“斗士”的形象被高扬起来。郭沫若以他惯有的充沛激情疾 呼,“鲁迅并没有死!目前在前线上作战的武装同志,可以说个个都是鲁迅,目前在后方献身于救亡活动的人,也可以说人人都是鲁迅。鲁迅化为复数了。” 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北发表长篇演讲——《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演讲中称鲁迅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并给予鲁迅“三家(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五最(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最高政治定位。 此后,解放区的语文教材中大量增选鲁迅的“战斗杂文”,而国统区则禁止学生阅读鲁迅,禁止发行鲁迅的一切出版物。鲁迅不再是独立于任何党派之外的自由知识分子,而成为共产党高擎的一面意识形态大旗。 愈学习鲁迅,愈没有鲁迅 建国之后,鲁迅作品的解读朝着高度政治化一路狂奔。1956年10月,客居香港的曹聚仁以记者身份回到大陆,这一年恰是鲁迅先生去世20周年,曹看 到“鲁迅的神话化和庸俗化的笑话,那是随处可见的”。同年,他的《鲁迅评传》在港出版,影响巨大,但因为这是一本“人化”的鲁迅传记,直至1999年4 月,才在大陆出版。 中国社科院鲁迅研究室研究员张梦阳终身致力于鲁迅研究的“科学化”,“1957年,冯雪峰、陈涌、李长之、许杰等研究鲁迅的学者陆续被打成右派,鲁 迅研究的学理精神完全被扼杀。背离真实性和鲁迅精神的极左倾向,统治了整个中国的精神文化界,鲁迅研究领域首当其冲,成为了重灾区。” 《鲁迅批判》的作者李长之被批斗,一工宣队队员指着他的鼻子骂,“是你写的《鲁迅批判》么?鲁迅是可以批判的么?就冲着‘批判’,你就罪该万死!” 文革初,鲁迅作品一度被逐出中学语文课本,两年后,形势发生变化,鲁迅杂文被全面收编,进入政治话语体系。 196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30周年纪念大会上,姚文元做了题为《纪念鲁迅,革命到底》的报告,“发扬鲁迅‘打落水狗’的战斗精神”,“对人民的敌人决不宽恕”。 许广平题为《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着鲁迅》的发言则令人瞠目,“毛主席称赞鲁迅是文化革命的主将,但鲁迅总是以党的一名小兵自命……鲁迅一生所遵奉 的命令……是党和毛主席的命令。他努力学习和掌握毛泽东同志制定的党的方针政策……”,“鲁迅对我们最敬爱的毛主席是无限地崇敬和无限热爱……鲁迅的心, 向往着毛主席,跟随着毛主席,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是鲁迅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 “那是一个可怕的年代,许广平讲那样的话也是迫不得已,人们应该原谅。”张梦阳的观点得到不少人的赞同。 学者朱健国反思那个时代,“愈号召学习鲁迅,结果愈没有一个鲁迅。鲁迅著作中,好像什么都预料到了,就是没有想到,鲁迅会在伟大者的表彰、宣传之中真正永远消逝。” 文革前夕,毛泽东给江青写信,信中说,“我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1971年11月20日,毛泽东在武汉说:“我劝同志们看看鲁迅的杂文。鲁迅是中国的第一个圣人。中国第一个圣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算贤人,是圣人的学生。” 此语一出,万人追随。1973年底,鲁迅作品集的单行本全部出版,成为一代人罕有的精神食粮。文革后,《鲁迅语录》大量出现,断章取义、任意曲解鲁迅作品及言论的现象登峰造极。 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给本刊记者展示了一本盖有“鲁博革命纵队”红章的《鲁迅语录》,他曾经就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版本的《鲁迅语录》做过专题研究。 “编印鲁迅语录的主要目的是用鲁迅的话来注解毛泽东思想。现在见到的较早的版本是首都红代会、新北大井冈山兵团鲁迅纵队编印的《鲁迅语 录》,1967年9月出版。此书封面的大小、版式设计和字体都与当时的《毛主席语录》极为相似。扉页上有红色题词:‘毛泽东同志的伟大战友鲁迅精神不朽! 让我们踏着文化革命先驱者鲁迅的足迹前进!让我们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道路上前进!’这段话出自陈伯达在纪念鲁迅逝世30周年大会上所做的闭幕词。推测起 来,这本鲁迅语录有可能是陈伯达指示或主持编写的。” 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很多版本,有的叫《鲁迅语录》,有的叫《鲁迅言论录》,有的是自编,有的是翻印北京的版本。当时出版界已陷入无序状态,一般语录都是非卖品,黄乔生发现惟一一本有定价的语录,是湖南人民出版社“红色出版兵”编辑的,定价4角。 “要是鲁迅先生还活着” 1946年鲁迅逝世10周年,作家范泉在他主编的《文艺春秋》月刊10月号上推出了一个纪念特辑,以“要是鲁迅先生还活着”为题,邀请15位知识分 子笔谈。茅盾、田汉、施蛰存、臧克家、萧乾等人纷纷提笔,所答均紧扣当年6月内战全面引爆之时局,好几位作家谈到李公仆、闻一多的遇刺,郭沫若、马叙伦的 挨打,认为鲁迅如果活着,也难逃厄运。 1957年7月7日,毛泽东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接见上海科学、教育、艺术和工商界的代表人士。席间罗稷南问了毛泽东一个问题,“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会怎么样?” 毛的回答语惊四座,“要么被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也不说。” 毛泽东与罗稷南的对话最早由鲁迅与许广平的独子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中披露,其后,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出版人朱正在《鲁迅的一世纪》一书中分上下两章展现了诸多历史细节。 曹聚仁在《鲁迅评传》“政治观”一章中称鲁迅“带了浓重的虚无色彩,并不相信任何政党会有什么成就”。他始终坚持鲁迅的一生只是一个“革命的同路人”。 胡适眼中的鲁迅,“首先是以一团怨气为内容,继而是奉行苏俄的文艺政策,终乃完全听从苏俄及共产党的操纵”。他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揣度鲁迅与共产党之 间的关联,“不要以为鲁迅自始即是处心积虑的为共产党铺路。那不是事实,他和共产党本来没有关系,他是走投无路,最后逼上梁山。他从不批评共产主义,这也 是不假的,他敞开着这样一个后门。所以后来共产党要利用他来领导左翼作家同盟时,一拍即合。” 真正改变鲁迅对革命者认识的人是瞿秋白和冯雪峰。鲁迅将瞿秋白引为“知己”,曾抄录“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相赠。瞿秋白英年早逝,共产党又把冯雪峰派到了鲁迅身边。 除了以笔为匕首投枪外,他还为共产党做了很多具体的事情,例如帮助成仿吾找到党组织;通过日本友好人士为共产党搜集情报;方志敏入狱后,他成为方和党中央特科的交通桥梁,在他的建议下,方志敏利用敌人软化他的时间,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等文章,流传后世。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写到某天同鲁迅去看电影: 鲁迅先生坐在××电影院楼上的第一排,那片名忘记了,新闻片是苏联纪念五一节的红场。 “这个我怕看不到的……你们将来可以看得到。”鲁迅先生向我们周围的人说。 这个美好的愿景并非鲁迅对新中国的惟一假想。左联后期,他同周扬等人分歧日剧,难掩失望。在致王冶秋(左联成员,解放后曾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信 中,他说,“我在这里,有些英雄责我不做事,而我实日日译作不息,几乎无生人之乐,但还要受许多闲气,有时真令人愤怒,想什么也不做……”在给曹靖华(留 苏学生,参加过鲁迅主持的未名社,后因介绍苏联革命文学,代鲁迅搜集苏联版画和革命书刊,往来密切)的信中,他将周扬等左联领导比作“手执皮鞭,乱打苦工 脊背,自以为在革命的大人物”。 他看不得周扬等人唱高调,发号施令,不对敌人认真作战,于是写信给胡风,“我本是常常出门的,不过近来我知道了我们的元帅深居简出,只令别人出外奔跑,所以我也不如在家里了。” 1934年至1935年间,瞿秋白夫人杨之华去找鲁迅,请他签一个文件,他不肯签,很生气地问她,“像(周扬)这样的党员,你们为什么不清出去。” 当冯雪峰长征后,到上海再见鲁迅,鲁迅的第一句话竟是,“这两年我给他们摆布得可以!” 1934年4月30日,他曾致信曹聚仁,“……倘当崩溃之时,竟尚幸存,当乞红背心扫上海马路耳。” 他听冯雪峰介绍革命形势,对冯说,“你们来到时,我要逃亡,因首先要杀的恐怕是我。”冯雪峰连忙摇头摆手,“那弗会,那弗会!” “后期的鲁迅,他如此热烈拥抱社会甚至热烈拥抱政治,是事实。……鲁迅尽管是个天才,但也难以逃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激进大潮流。在精神创造中, 也曾悲剧性地用政治话语取代文学话语,消耗太多宝贵的心力。他那么深地介入政治和左翼营垒,是幸还是不幸,尚须时间来判断。”刘再复为朱正《鲁迅传》(港 版)作序时如是写道。 胡风也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如实呈现了轰隆运转的宣传机器对鲁迅的巨大损耗和吞噬。 “两个口号”的论争,使得陷入内耗的鲁迅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冯雪峰为了执行党交给的任务,仍要打扰鲁迅的内心安宁。鲁迅发表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和《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都是由鲁迅口述、冯雪峰笔录的。 一次冯雪峰代拟了一个稿子,约胡风一起去鲁迅家。鲁迅病体不支,冯雪峰把稿子念给鲁迅听,鲁迅没有力气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脸上略有不快之色。 两人出门后,冯雪峰对胡风说:“鲁迅还是不行,不如高尔基;高尔基那些政论文,都是党派给他的秘书写的,他只签一个名就行了。” 胡风很震惊,“鲁迅病得这样沉重,应该尽一切可能抢救他,应该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刺激他打扰他。……鲁迅在思想上是非常严正的,要他对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思想观点担负责任,那一定要引起他精神上的不安,对病情产生不利的影响。” 周令飞不喜外界把鲁迅的晚年描述得过于孤独和凄苦,“我理解的鲁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弥留之际是不应该有悲哀痛苦的。在他的一生当中,他尽可能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且做得那么好。” 今天我们如何纪念鲁迅 《死》是鲁迅最后时期的一篇散文,文中有他对亲属的嘱托,常被视为先生的遗嘱: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他像是预料到自己身后的喧嚣聒噪,特此嘱托。只是一个遗体上空前庄重地覆盖了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的人,如何能轻易得到安息? 鲁迅的研究、出版,乃至纪念,一直被纳入官方话语体系。 位于北京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的鲁迅博物馆俗称“西鲁”,院内的鲁迅故居,是鲁迅在北京的最后一处住所。1950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14周年纪念日,故居头一次开放,接待各界群众参观、瞻仰。 1979年5月,周扬牵头成立了社科院鲁迅研究室,因社科院在东长安街,被称为“东鲁”。 “西鲁”、“东鲁”,以及专司鲁迅著作出版发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都在争夺对鲁迅的话语权。1979年5月26日,鲁迅研究会成立,周扬任会长。“西鲁”馆长李何林为人耿介,直言当年处处违逆鲁迅的“四条汉子”之首如何能当此任? 1981年,鲁迅诞辰100周年,社科院鲁研室受命为周扬写一篇大会发言稿,由鲁研室的刘再复和哲学所的张琢联手操刀,张梦阳那时30出头,“给他俩打打下手”。 “当时两种思潮的斗争已经开始了,发言稿是刘再复负责执笔的,他的主旨是要坚持鲁迅精神,主张思想解放。写完之后,打印出来,送到周扬那里,当时周扬在北京医院住院,已经73岁了。他看了是满意的,可是林默涵跟王任重坚决否定。” 刘再复后来告诉张梦阳,林默涵和王任重一边一个坐在周扬的病床旁,指责那个讲话稿立场有问题。周扬迫于压力,答应让中宣部重新组织人另起炉灶,“刘再复、张琢就退出了,我这个跑腿儿的反倒继续留在封闭写作的宾馆,等着同新来的人衔接。” 最终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新来的人对鲁迅研究不够,9月25日的人民大会堂上,周扬还是宣读了刘再复他们起草的发言稿。 这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16卷本的《鲁迅全集》,编辑工作由中央直接抓,胡乔木挂帅,后来他忙于其他工作,委托林默涵代为负责。为了排除 干扰,鲁迅编辑室设在社外,在宣武区虎坊桥《诗刊》杂志社找了个空房子,时任编辑部成员陈早春每天挤公交车去上班,一个冬天下来,“大衣扣子全都被挤掉 了”。他们的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注释中遇到一些较为重要或者复杂的问题,应特别严格掌握分寸,并将注稿送请上级领导审定。” 1986年,黄乔生自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分配到鲁迅博物馆研究室,“直到80年代,鲁迅学都是一门显学。”他的毕业论文是《野草》的文本分析,很多同学羡慕他分到鲁博研究室,极少有人预见到鲁迅的官方研究兴盛期已近尾声。 “我刚来就赶上鲁迅逝世60周年,当时在社科院搞了一个纪念大会,钱钟书致开幕辞,他说鲁迅是个伟人,要从多方面研究……那时刘再复还在国内,是社科院鲁研室主任,那个会他也参加了。” 1989年五四青年节,有关方面组织了一个“鲁迅与五四名人与中国传统”的讨论会,黄乔生记得会上许多人慷慨激昂,将鲁迅视为反传统、学习西方文明的榜样。不过很快,那些都不让提了。 一段沉寂之后,商业大潮汹涌来袭,鲁迅研究逐渐退潮,“鲁迅学成为博物馆里的展览品,思想史的一个标本,距离现实越来越远了。” 2006年,周海婴、周令飞父子发表了一篇长文《鲁迅是谁》,这个话题引来学界内外许多争论。 “东鲁”社科院鲁研室自张梦阳退休后就取消了编制,“西鲁”鲁迅博物馆现为司局级公益性事业单位,参观者只要出示有效证件,就可以免费参观陈列馆和鲁迅故居。然而即便是北京游客云集的暑期,馆内游客也很少。 副馆长黄乔生眼下最操心的是如何利用鲁迅在大众心中的“最后一点影响”抓紧宣传鲁迅。“对于下一代来说,鲁迅是非常陌生的,在这个陌生化到来之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我现在作为博物馆的运营者,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普及鲁迅。” 鲁博馆长孙郁曾经邀请莫言、陈丹青来办讲座,莫言说,“和鲁迅相比,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孩子。” 孙郁认为:“鲁迅首先是一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作家。鲁迅晚年每年都要翻译两、三本书,把鲁迅和胡适作比较,就可以发现,胡适的思想和智慧在30岁就 已经停止前进了,而鲁迅在50岁的时候依然在不断发展。因为鲁迅要翻译、要输血、要新鲜的东西,他警惕自己成为过去思想的奴隶。” 黄乔生感叹,“鲁迅还是一个对中华民族很有用的思想资源,到今天为止,我们还是面临着怎么对待西方,怎么对待传统文化,中国道路选择的问题。这些鲁迅都有思考,但是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人有这个耐心来读他了。” 学者钱理群指出鲁迅研究界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一种倾向,在“将鲁迅凡俗化”的旗号下,消解或削弱鲁迅的精神意义和价值。 “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是钱先生鲁迅讲座中经常要讲的内容,“在鲁迅面前,你必须思考,而且是独立地思考。正是鲁迅,能够促使我们独立思考,激发我 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不接受任何收编,他也从不试图收编我们;相反,他期待,并帮助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自由思想的,独立创造的人——这就是鲁迅对我们的主 要意义。” “鲁迅曾提出一个‘真的知识阶级’的概念……永远站在底层平民这一边,是永远的批判者。这也是鲁迅的自我命名。这样的‘真的知识阶级’的传统,在当下中国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是我们今天需要鲁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鲁博安静的展厅里,一帧帧照片、一件件实物凝固了逝者的人生。 展览的最后一个主题是鲁迅生命的最后时刻——从鲁迅逝世前13天和青年木刻家的温馨合影;到去世前3天仍在续写的遗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 事》;再到辞世前一天,病体难支,写给好友内山完造,拜托他请医生的珍贵遗墨;之后是那张令人不忍正视,取掉了全副假牙,脸颊塌陷的遗容照片;最后,是那 面曾经覆盖在鲁迅遗体上,绣着沈钧儒手书的“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色大旗。 观众留言簿上,《有声的中国》和《野草题辞》中的两段话常被引用: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参考书目:许广平《十年携手共艰危》、《鲁迅回忆录》、曹聚仁 《鲁迅评传》、刘再复《鲁迅传》、朱正《鲁迅的一世纪》、黄乔生《鲁迅与胡风》、《鲁迅语录阅读小札》、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 年》、薄景昕《试论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康凌《学者鲁迅——一个建构史的回顾(1936-1966)》等) © 鬼怪式 for Oh My Media!!! , 2010/10/14. | Permalink | 光荣之路 Post tags: 南方人物周刊 OhMyMedia@新浪微博──“ OMM通讯社 ”,欢迎关注! 另: OhMyMedia@Twitter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Related posts 南方人物周刊:李连杰撞墙——难以突围的壹基金与民间慈善 (0) 南方人物周刊:谢朝平的“文字劫” (0) 南方人物周刊:对话褚时健:先行者总要付出代价 (0) 南方人物周刊:褚时健:没有终点的人生 (0) 南方人物周刊:刘瑜:我对中国持审慎乐观态度 (0)

阅读更多

厚道的中国老百姓为希腊买单?

今年4月,希腊爆发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希腊政府高达3000亿欧元的债务,相当于其GDP的113%,许多人都怀疑希腊这个国家就快破产了。几经周折之后,在接受了严苛的附加条件前提下,希腊终于迎来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手。同时,希腊也再发短期国债,以期顺利度过危机。 而近日的新闻告诉我们中国政府也是希腊的债主,并且还将进一步积极购买希腊国债,帮助其走出难关。 …[详细] 了解台前幕后的种种之后,其实这就好像“勤劳厚道”的中国人民在贴补着“懒惰霸道”的希腊人民。   希腊人民好吃懒做很霸道 希腊人民的“堕落”生活 希腊人享受着超高的福利,生活得相当幸福。希腊公共部门雇员一年有14个月的收入,宪法保障他们的铁饭碗,58岁就可以退休,退休以后还是一年14个月的养老金,一年至少有一个月的带薪休假,据说很多人一年中有七个月是下午两点半下班。对了,希腊的预算有一半用于公务员的收入和福利,其公务员占人口比例是英国的5倍。 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希腊的公务员们每个月可以享受到5欧元到1300欧元之间的额外奖金,奖金的名目也相当随意而奇诡,比如会使用电脑、会说外语、能准时上班。 …[详细] 但是,高福利让希腊政府欠了一身债 人民日子过得很爽的结果就是把政府推到了火山口上坐着。希腊的经济结构非常单一,国家的财政收入十分有限,本是无力供希腊人民大手大脚过日子的。但是,政府又不会拒绝人民高福利的要求。这是因为,政党想要上台,当然需要人民的选票,赢取选票最有力的方法就是给人民开各种各样的高福利支票,谁的福利承诺得好,人民当然就选谁。结果就是希腊政府债台高筑,等发现的时候,居然有高达3000亿欧元的债务,相当于整个希腊GDP的113%。 政府想要减少福利了,百姓却很霸道不让 “觉醒”之后的希腊政府为了得到救助,从而承诺了一系列的条件,这其中包括:增加税收和政府收入、对缺乏竞争力国有垄断行业实行私有化、大幅削减沉重福利计划等。希腊政府也确实在努力地实施这些措施,例如,为大幅压缩开支与赤字,希腊上月还通过养老金改革法案,将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至65岁;而如果在65岁之前提前退休,领取的养老金每年将减少6%。 但是,外界都对希腊政府的努力并不看好,这是因为希腊人民太霸道了。从今年5月开始,希腊就不断地发生全国性的大罢工,动不动就威胁停水、停电、停公交,例如:前不久希腊国有电力公司DEI极力反对削减员工福利,警告政府说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电力公司会“让全国陷入一片黑暗”。而日亏400万欧元的国有交通企业OSE为抵制改革也发出了将令交通陷入瘫痪的威胁。 …[详细] 刘瑜就曾经写文说,把人们习以为常的福利给砍去肯定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为了集团的利益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将特权当作人权,好像也有点霸道。 …[详细] 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很厚道 勤于生产换来外币 弱于消费花不出去 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耐劳,“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中国劳动力成本低下,所以成为了“世界工厂”,满世界都是“中国制造”在飞。全世界都拿着美元来买中国的“便宜货”。 中国人拿着这些美元,却没有能力去买外国货。只能把这些美元给了央行,央行给他们换成人民币,而央行手里积攒了2.4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导致人民币泛滥成灾,国内持续高通胀。 手握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只好忙于全球放贷,和希腊一拍即合 中国政府当然不能手握着这么多的钱没有动作,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些钱给放出来,吃利息。所以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债主国家,握有超过9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另外还握有巨额的日本国债。 中国和希腊也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希腊是急于借贷,中国是急于放贷。 …[详细] 但是这样的“中西互补”的模式其实需要改变 希腊只是一个缩影,中国是“全球最佳债主” 西方许多国家都存在着因为高福利而过度举债的问题。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甚至英国、美国等等国家都是债务缠身。 其实,在西方的近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人民因为感知到政府的难处而接受降低福利和增加税收的例子有很多。但是出现了中国这个大债主之后,却行不通了。这是因为:1.可以全球借钱、全球透支,因为债务窟窿通过透支来填补,就反映不到社会上,老百姓感觉不到危机,自然会把“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游戏玩下去。2.现在借钱的对象越来越多,而中国这样的国家则是最佳债主。 …[详细] 这种模式让中国百姓牺牲很大 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就依靠出口来拉动增长,然而这样的增长其实是由中国百姓的巨大牺牲换来的。 首先,正是这样的模式引发了高通胀。前文已经提到,出口企业需要拿美元去银行换人民币,但是银行本身是没有钱的,它给出口企业的钱正是它借的百姓的存款,如果还不够的话,银行就会通过增发货币的方式来解决。货币滥发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所伤害最大的其实就是底层人民。 其次,西方是“左起来国家要为百姓多掏钱,右起来国家要向百姓少收钱”,这种体制形成民众高消费高透支(欧洲表现为高福利高赤字)的激励。恰恰相反,中国是“左起来国家就向百姓多收钱,右起来国家就少为百姓掏钱”,这样的体制造成民众低消费高生产、正“需要”有人来透支他们。 中国百姓自己只能低福利、低消费,却要用自己的“血汗钱”供养西方人民的“高福利”、“高消费”。这无疑是在当全世界的“活雷锋”,但是中国到底有没有当“活雷锋”的资本是显而易见的。 …[详细] 必要的改变:为自由而限权、为福利而问责 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折射出东西方这两种所谓的“互补模式”都有变革的必要。与西方相反的是,中国的财富都集中在政府,而百姓所能享受的福利却并不高,相反,越是高层所享受的福利反而越多,例如,前卫生部副部长退休后说中国的公费医疗资金80%用在领导干部身上。通过“为自由而限权、为福利而问责”的努力使我国的自由与福利都得到持续的进步,才能彻底改变目前这种病态的模式,才能让中国彻底融入世界主流文明。 …[详细] 结语: 正如我们在 《“美国人向咱借钱”,很骄傲?》 里所说的那样,成为“全球最大债主”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反倒透着悲哀。别国人民“霸道”的福利实在不该由我国人民的“厚道”来买单。 http://view.news.qq.com/zt2010/greece/index.htm?pgv_ref=aio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指鹿为马[爱枣报:779期]

来自: 爱枣报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6日,  已有 6 人推荐 十篇新闻十分钟,美好一天轻松开始。爱枣报,和放假一样重要。今天是9月27日星期一。 [1] 厚脸皮书 正当枣报藩司们因连连不断的负面新闻而对天朝心生倦意,渐入绝望之时,体恤人民的国家适时打出了一剂威力超猛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强心剂。 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 全文 太长了,我估计作者写完之后都看不完第二遍。 所以列了提纲如下: 一,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三,人权的司法保障。 四,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五,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特殊保护。六,残疾人权利。七,人权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纵览全文,为了促进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中国政府召开了巨多会议,签署了巨多文件,然后,然后,然后小编就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统计数据里了。 撇开白皮书里称王家岭矿难是国家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和监管工作的成果不提,又撇开白皮书里称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不提,白皮书居然称 中国公民互联网上言论自由目田受法律保 护。睁着眼睛说瞎话,我们看的不是白皮书,是厚脸皮书。 为了保持心情舒畅,不建议童鞋们结合 美国2009年度中国人权报告 对比阅读。 与此同时,白皮书称“信访总量连续5年保持了下降的态势”,而最近风生水起的,以截访为主要GDP来源的 安元鼎公司 正式创办恰好是在2004年,看来贵公司居功至伟。 丛收容所到黑监狱,即使每一个单独存在的恶被取消,但只要这片土壤没有改变,就会有更多的恶滋生。许志永说:“上访无论正常不正常,国家信访局无权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可是其下属的 马家楼 每天关押访民,去年12月4日关押访民三四千人,那里才是最大的黑监狱,相比看安元鼎更像是分包商” 还是鲁迅老人家说的对:“我翻开白皮书一查,这白皮书没有内容,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和谐’二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短的分割线———— 附同主题新闻一条, 纽约时报报道 哈维尔在内的300多名学者律师等连署请求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委员会将今年的和平奖颁给敏感词先生。( 中文译文 ) 以前学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现在学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 [2] 送你一颗子弹 拆迁又出新招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一58岁刘老汉收到限拆通知,称“对抗政府指示、拒不搬迁的钉子户,本公司将为每位住户赠送一份礼品”,通告左下方用透明胶带贴着一颗子弹。 许多网民声色俱厉地指责“流氓露出了本色”“背后一定有保护伞”,小编认为大可不必,开发商不逼你自焚算很长足的人权进步了,我们应该要鼓励。要相信他们昨天逼你自焚,今天送你子弹,后天也许只给你一根警棍,大后天,大大后天,大大大后天。。。总会有那么一天,违法拆迁会杜绝的。会的,会的,党和政府在努力的。 又有不靠谱消息称这其实是姜文导演为新片《让子弹飞》所做的炒作,又传醉钢琴刘瑜回清华任教后不甘寂寞导演此剧大卖新书 《送你一颗子弹》 ,皆不可考,不一而足。 [3] 又是钓鱼岛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感谢祖国人民对我的关心”,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摆出了胜利的V字手势回国了。 然后他就被隔离了。( 不靠谱外媒中文网消息 ,需翻墙)目前正和其他船员在福州一家疗养院疗养,不接受媒体采访。 日本放人的消息传出后,日本人可没有中国人那么“合理理性地表达意愿”,一名32岁男子携带菜刀到首相官邸抗议被捕,日本政府也因此次放人 被民众骂成了筛子 。 钓鱼岛纷争还没解决,中方倒是应了温相的话,通过 限制稀土出口 和扣留 四个日本人 , 让世界认识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 有未得到来源证实的传言称,知名保钓人士张立昆的老宅近日被强拆。。下一次,你还会保钓吗?你是关心解放军能不能打赢自卫队,还是关心自己能不能打赢即将到来的拆迁队呢? [4]计划生育三十年 前天是 计划生育实施三十周年 ,1980年9月25日,中共向全体党员和共青团员发出公开信,要他们带头只生一个孩子,标志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始。 据相关机构介绍,三十年里计划生育使中国少生接近4亿人,但也有 专家 说人口增长有其规律并非计划生育之功,相反 计划生育带来的恶果还可能在2012年爆发 。人口老龄化,性别失衡,劳动力匮乏等问题将会一个接一个地引爆。 据称从2012年开始中国适婚年龄的男性人口将大幅度的超过女性,过剩男人到2020年更近四千万。身为大龄单身男青年,小编表示压力很大。为了单身男青年的性福,跪求 放开二胎政策 吧,难不成我们男青年们要“彼此互助”了 [5] 重庆万人冒雨唱红歌 9月25日, 重庆白沙镇大中小学生及各界群众万人同唱抗战歌曲 ,其乐融融,水乳交融。天空飘着绵绵细雨,群众们沉浸在歌声中,仿佛回到了红色的燃情岁月。这 一张张犀利的无码图 记录了重庆历史上的首次“红歌会”,乍一看以为是北朝鲜,再一看原来是西朝鲜。 [6] 新闻后续 麻疹疫苗接种已告一段落,官方称不良反应案例很低,但对这少数的家庭来说, 这都是一种折磨 。 质疑你,但是也给你说话的空间。 重庆回应星级公厕质疑 ,称是出于人性化考虑。 传神医张悟本借微博重新出山讲中医养生,但随后又有 报道称微博并非张悟本本人 。媒体总是眼球为先,火爆的微博更成了主要的新闻来源之一,懒记者苦了难辨真伪的读者了。 [7] 好消息 下面是新闻联播时间。 教育部和财政部近日发布 《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 ,从秋季学期开始,占在校生总数约20%的贫困高中生将纳入国家资助体系,人均能得到每年1500元。相信一心为学生服务的学校领导们都会公正无私不会对贫困生名额动手动脚的。 发改委近日披露数据称 今冬天然气供应有压力,中石油承担了巨额亏损 ,作为全球五百强状元,中石油此举体现出了垄断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鉴于关键时候还得依赖你, 平时花钱征地挖祖坟什么的 那就不跟你们计较了,村民们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大局为重。 25日国务院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 ,指出到2015年救援队震后2小时内可抵灾区,同时新建校舍抗震须超过一般建筑。虽然小编可能在2012年就丧命世界末日等不到2015了,但个人还是十分抱有希望的。学校别再豆腐渣了,要渣就渣一般贱筑吧。 日前, 中国人民大学开设反贪硕士班 ,请来了包括反贪总局局长陈连福在内的八名反贪干将担任兼职教授。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反贪硕士有钱途,小编决定考研就考这个了,哈哈哈。网友@pufei说: 以后天朝除了反贪学硕士,还会有维稳博士,城管博士后,截访学教授,拆迁学院士……史称河蟹学派。 [8] 一句话新闻, 科学表明:谈一次恋爱等于失去两个好朋友 [9] 图片新闻:全球空气颗粒污染形势图 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悬浮颗粒颗粒的含量,数值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一目了然啊 [10] 轻松你一下 连老鼠都爱上猫了,和谐社会还会远吗 ————————生日祝福的分割线————————— 今天是枣报元老IGF的生日,猪,生日快乐! 感谢yunyou6提供图片,PengC提供技术支持,狐狸等众提供爱的鼓励。 ——AD—— SWS Swift(雨燕) 女款户外运动鞋,防水、透气、轻便,团购仅售219元!现在购买还可赶上中秋国庆旅游计划! 让你生活充满个性的99个小物件

阅读更多

刘瑜:今天您施密特了吗?

因为当一种政治力量准备摧毁整个宪政民主体制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政治陷入到施密特所说的’非常状态’时,没有任何合法的力量可以挽救宪政民主体制……正是面对这种政治上最危急状态,主权概念才凸显出来了。换句话说,主权不服从宪政状态,而是在关键时刻拯救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