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

《北京日报》:爱国主义竟然正在受到一些人的批判和嘲弄

《北京日报》今天发表文章: 《 必须高扬爱国主义这面旗帜》 ,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也说明了一种动向,现转贴如下: 《 必须高扬爱国主义这面旗帜》 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将于近期在京上演。演出将以“天安门”这一北京城市地标为索引,跨越北京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还原北京人文历史风貌,展现新北京独特魅力,弘扬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从历史的轨迹中总结教益,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爱国主义同样早已成为一种不容动摇的核心价值、道德准则和精神支柱。 不过,当下的情形却并不容太过乐观。 作为一种基本价值,爱国主义竟然正在受到一些人的批判和嘲弄。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解构、分化中国的言论,在互联网上尤为突出。 在一些人中甚至有这样一种恶劣的倾向:要骂中国,怎么骂都没关系、没问题;要骂美国、骂西方,那一点都不行。 这种“逢中必反”的谬种,显然是对国家民族的背逆。这样的人,以及这样的价值观和思潮,在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社会的团结稳定,涣散着国家的凝聚力。我们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与此有关。 背逆国家民族的倾向,必须引起国人的高度警觉。 一个人,没有国家概念,不知道自己是谁,也就丢掉了最基本、最起码的身份认知和价值观念。 现在有些人迷恋“普世价值”,一心要当“世界公民”,却忘了自己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些人凡事崇洋媚外,动辄挟洋自重,甚至卖身求荣,奴颜婢膝,干一些数典忘祖、寡廉鲜耻的勾当。不论是在互联网上,还是在现实中,有些人主要的任务就是抹黑、污蔑、诋毁中国的一切,包括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状态、近现代历史进程,等等。从近年来互联网上的一些纷争中可以看到,这种逢中必反的思维,已经在这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完美,包括中国,也包括美国及西方。我们有自己的问题,有自己的不足,要继续努力发展得更好才对,而不是去全盘否定。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这有中国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事实说明,中国的复兴和强大,首先必须是心灵的独立、精神的强大,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风骨、有尊严。迷失自我、抛弃自我,就只能沦为别人的附庸;邯郸学步的后果,就只能是爬着行走。遗憾的是,虽然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公认,但就是有些人看不到,或者装瞎看不到。在他们眼里,看中国就是一塌糊涂、一无是处,看西方就是人间天堂、完美世界。中国近现代以来就不乏卖国求荣者,今天我们还是不得不说,这些挟洋自重的人,依然在干亲痛仇快的行径。 现实中,爱国主义不仅体现为一种价值观念,还体现为一种道德观念。一个不爱国的人,也很难爱家爱乡,往往只爱他自己,社会道德层次往往也是十分低下的。讽刺的是,这些人往往道貌岸然,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一肚子坏水,为达到破坏中国、搅乱中国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在互联网上,不少反中言论,还硬要装扮成所谓有道德高度,岂不虚伪十足。更有一部分是以谩骂和造谣的形态出现,影响十分恶劣。一些人歪曲事实之手段,话语粗鄙之程度,只能显示其内心的虚弱。事实说明,背叛国家的人,出卖国家的人,是毫无道德底线的。 实际上,无论在哪一个国家,爱国主义都是核心价值,爱国主义教育都是重中之重。就拿一些“世界公民”所崇拜的美国来说,恰恰是爱国主义搞得最厉害、最彻底的国家:移民入籍必须宣誓效忠美利坚,发生战争必须站在美国这边,背叛国家的人将被无情清除。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美国最是不择手段,为此甚至持续不断地污名化、妖魔化别国的爱国主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些干着损害中国利益而维护反华势力利益的人,实际是受豢养和指使的,他们的行径为国人所不齿,也绝不会得逞。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对爱国主义这面旗帜形成高度共识。没有爱国主义作为全体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中国就还是一盘散沙。远的比如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近的比如抗击汶川地震、举办北京奥运,若没有中国人民的集体爱国热情,恐怕不会有今天中国屹立于世界。不管在任何时候,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都要高高举起,让爱国主义成为全体国人坚决捍卫的核心价值。在国际博弈中,核心价值同样是核心利益,我们决不能有任何放松和退让。 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开放多元,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差异化,达成共识的难度在加大。尤其是身处现代化进程中充满挑战的复杂阶段,国人的各种区隔对立也在增多,典型如左右之分、贫富之分、城乡之分、官民之分等等。实际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里,尤其离不开爱国主义。中国的发展就需要爱国派,爱国就是一派;不爱国,什么派都站不住。 爱国不分先后,不分左右 ,不分上下,不分派别,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只要对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有利,都是爱国者。这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只要爱国,只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任何人都是值得团结的力量;而背逆国家和民族的人,总是要被唾弃和淘汰的。 中国在大国崛起的路上遭遇到一些责难不足为奇,但国人当自强。当年我们一穷二白的时候,都是铮铮铁骨,从不低头;而今我们已经强大了很多倍,腰杆还不能更硬吗?对所有中国人,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打造一部《天安门》大型演出很有意义,它启迪国人从历史与现实中完成自我教育。今天,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全社会都起来为爱国主义鼓与呼,捍卫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民族品格。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何清涟 | 集体领导模式的缺陷:权威不足与内部分裂

中共以分散最高权威为目标的“集体领导模式”目前正遭遇严重危机。 一向强调全体党员“紧密围绕在某某某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的中共,今年通过“倒薄事件”与“陈光诚事件”,向世界清晰地展现了自身内部严重的分裂。在如何对待陈光诚的问题上,外界至少看到有两个“中共中央”在死掐。以下戏以“中央A”指代公开化的、人们可见的中共中央,以“中央B”指代在暗中起作用、但其骨干与主要人物是谁,人们却只能猜测的中共高层人物。 中美双方根据陈光诚意愿签订好协议,中央A保证陈光诚的自由与安全,同意他离开临沂,在国内选一城市携全家生活读书并保障他的基本生活;中央B却以他的家人安全在威胁他,迫使陈光诚在走出领馆后又改变主意,引发了美国国务院面临一场短暂的公关危机。美中两国政府又围绕陈光诚达成新的协议,中央A同意陈光诚携妻子及子女赴美,去纽约大学做访问学者,美方已经做好一切准备迎接,只待陈光诚养好腿伤来美。中央A还派官员持鲜花去看望陈光诚,并答应调查临沂对陈光诚超强维稳黑幕,尽快为陈办理好护照等。然而5月4日《北京日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四大北京媒体就陈光诚进入美国驻华使馆一事发表四篇评论,同声合奏“反美批陈”交响曲。由于这几家报纸均由北京市主管,因此让外界联想北京市是否也是中央B的重要堡垒。 另外还有个细节不得不提:陈光诚逃离监视进入美领馆整个过程,目前只有到北京后是清楚可信的。《纽约时报》5月3日登了篇文章,其中提到营救者与美使馆官员交接陈光诚时,有两辆国安的车在分别跟踪他们。美国方面在安顿陈光诚入住美国海军陆战队宿舍后才知会中国外交部。这意味着,陈光诚是在国安的监控下进入美领馆,这些国安并未在陈进入美使馆之前及时通报本该尽早获悉的外交部。由此推理下去,可以假想,中央B希望发生陈光诚“非正常进入”美国驻华大使馆这样的事件,以利用此事给中央A制造麻烦。北京的四家报纸后来的批判声似乎就与此行为吻合。 比较有意思的是:中央A最近通过种种途径向外喂料、放风,将薄熙来夫妻涂饰成五毒俱全的大坏蛋的行为,在陈光诚事件发生后停止了。国际媒体的眼球很自然地被吸引到陈光诚事件上来了——对这两者此消彼长过程发生于同一时段,再迟钝的人也能发现,虽然幕后的奥妙不一定人人都能猜到。 中共的集体领导方式当初是为了避免党魁个人专权而设计的,模仿自斯大林之后的苏共。这虽然避免了毛泽东那种个人专权产生的危害,但却导致高层权威分散化。由于九常委比江泽民时期的七常委要多出两名。这种格局说好听一点,是高层权威要形成统一意见更难;说难听一点,就是在有分歧的重大政治问题上(比如接班人、下一届政治局常委班子等),明争暗斗、互相掣肘的可能性更多。 在经济状况还过得去的情况下,这种党内斗争会受到高层维持总体现状的意愿约束,不至于公开爆发到你死我活的程度,权力交接平稳过渡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如江泽民等第三代将权力平稳交给胡锦涛等第四代。一旦经济状况面临严重局面,高层就可能发生分裂,按最高领导人意志挑选的接班人未必能够平稳接班,原有的党魁也未必能够掌控局面。这种事情在苏共历史中发生过。比如赫鲁晓夫任内苏联经济逐渐恶化,苏共高层就背着他作出了撤换总书记的集体决定。中共自邓小平之后基本沿袭了苏共的集体领导制度,但又进了一步,即以年龄为理由,每五年更新一些高层成员,看起来似乎是找到了一种高层权力平稳交接的办法。然而,它仍然只使用于经济状况尚可的局面。一旦经济社会局势恶化,明争暗斗就必然浮出水面。如今,中央B对中央A的指控,即为明证。但是,中央B在制度框架内的位势并未占据优势。 目前,中共以胡温为代表的党内高层,虽然拥有体制内资源,比如党政军的最高权力等,但其弱项是吏治极其腐败、政绩乏善可陈,官民仇恨已如干柴烈火,除了一个善于软语抚慰民意的温家宝之外,几乎已经丧尽了民意。如果说江朱交班时,内里虽然已经隐伏各种矛盾(如同我在《现代化的陷阱》一书里所说),但处在疽痈初发时期,表面上“艳如桃李”,但外人看不出即将溃烂。中国此刻的情况已不比第三、四代交接之时,那时朱鎔基通过抓大放小、再造国企垄断寡头,为中央财政留下了较可靠的税源,环境生态也尚未耗损殆尽。而现阶段,胡温除了留下千疮百孔的环境生态与入不敷出的中央财政、债台高筑的地方财政,就只有一个权力架构与庞大的镇压机器了。以薄熙来为代表的政治势力向胡温挑战就是基于这点:你们将我们父辈抛头颅、洒热血的江山折腾成这样,我们必须救党。他们的思想武器就是红色江山开创者毛泽东及其思想。这一政治势力除了薄熙来之外,表面上并无明显的代表人物,但在京城却无处不在,这次北京四报纸体现的就是这种势力(并不一定是媒体人的愿望,但出于掌控媒体者的愿望)。 中央A因温家宝口头宣示尊重普世价值、民主、人权,因而能得到知识阶层的一些支持;而中央B则借崇毛,以及虚构出来的毛时代的平等、工农阶级当家作主人那种虚幻的领导地位争取政治合法性,在一些红二代及底层民众中获得支持。西方国家自然不喜欢薄表现的崇拜“文革”倾向,所以除了个别被收买的外国人,国外媒体对薄督少有正面评价。外国观察者没弄明白的是:不管是谁上台,都不可能改变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难题,更不可能改变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温未必真会引导中国走上民主,薄及其同志上台也未必就能采取毛早期的闭关锁国。中央B其实并无救党良策,只能在意识形态上一味纠缠不已。 在共产党国家的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党内两种合法的意识形态为权斗双方运用,谁也无法将对方置于“反党”的境地。即便此次权力斗争以中央A的暂时取胜而告一段落,党内的分裂依然照旧。今后中共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坚持一党专制,改变目前这种高层权威分散的互相掣肘局面,强化党魁位置。但即使这样,也难逃穆巴拉克与卡扎菲那样的命运;另一条是政治体制改革,但目前的问题是中国已经没剩下多少支撑政改的资源。 『集団指導モデルの欠陥、権威不足と内部分裂」 何清漣 @HeQinglian 氏ブログより20120507 http://twishort.com/afnbk Translated by @Minya_J 中共はトップ権威の分散による集団指導モデルで目下重大な危機に ②ずっと「全ての党員は△△同志を中心とする党中央の周囲にしっかりと団結し」と強調してきた中共が、今年、薄熙来打倒と陳光誠事件で世界に自己の内部の深刻な分裂を暴露した。(続) ③以下、”中央A”を人びとが中共中央を見ることのできる”公開型A”とし”中央B”を指令は発するが誰が出しているかわからないから推測するしかない”密室型B”としてシミュレーション。 ④中米両国は陳光誠の意向に基づいて協議同意し、Aは陳の自由と安全を保障し、臨浙(山東省)を一家で離れ国内のどこかで安全に暮らし、学者生活をおくることを保証した。 ⑤しかし中央Bは逆に家族の安全を保障しないと脅迫し、領事館から離れさせ、その考えを変えさせ、米国国務省スポークスマンに短時間だが危機的な状況に直面させた。 ⑥米中両国政府は再び陳光誠について新たな協議をし、中共Aは陳一家が米国でニューヨーク大で招待教授となることを認め、米国はそのための準備をし、陳の足の傷が癒え次第訪米することを決めた。 ⑦中共Aはその上、花を持たせた役人を派遣し陳を病院に見舞い、臨浙で陳光誠を脅した黒幕の調査を約束し、早急に陳のパスポート等の手続きを行うことを承知した。 ⑧しかし、5月4日、《北京日報》《京華時報》《新京報》《北京青年報》の4大北京メディアは陳光誠が米国領事館に行った事について4つの論評を発表し、声を一にして『反米・陳批判』の大合唱。 ⑨ これら4紙はすべて北京市当局の管轄下にある。だから外から見ると、北京市が中央Bの重要拠点だ、と想像されることになった。 ⑩他の細かいことも触れざるを得ない。陳が監視を逃れ米領事館にいった全過程で、現在のところ北京に行った後のことだけがはっきりして信用できる。ニューヨークタイムス5月3日の記事では、陳の協力支援者と米国領事館員が陳を迎えたとき、国家安全部の車2台が尾行。 ⑪米国側は陳光誠が海軍陸戦隊宿舎に落ち着いた後に中国外務省に通知した。ということは陳は国家安全部の監視下に米領事館に入り、同部はそれを事前には外務省に通知しなかった、ということである。 ⑫これはつまり、中央Bは陳光誠が”非正常なやり方で”米国領事館に行く事件を起こす事を希望していた、と言えるわけで、これを利用して中共Aに面倒を与えたい、と願っていたのではないかと想像できるわけだ。 ⑬北京の4新聞が一斉に批判の声をあげたのもどうやらこれに符合する動きである。興味深いのは中央Aが最近様々なルートで薄熙来夫婦が「悪辣の限りを尽くしたスゴイ悪者」のイメージを広めていたのが、陳事件以来停まったことである。 ⑭外国メディアの目は自然に陳光誠事件に引き寄せられた。この両者(薄熙来と陳光誠事件)は同時に”あちらが目立てばこちらが目立たず”的過程を経ていることはアホでもわかるが、誰がなんのためにそうしているかはそう簡単にはわからない。 ⑮中共の集団指導体制は当初、個人の独裁専制を防止するためにスターリン後のソ連をモデルにつくられた。これにより毛沢東などのああいう専制は防止できたが、トップの権威の分散化も招くことになった。 ⑯で、9回常任委員は江沢民時期の7人より2人増員した。このような勢力構造は良く言えば最高権威による独裁的統一意見を産みにくくするが、悪く言えば重大な政治問題(後継者、次期政治局員選考)で暗闘や互いの掣肘を産みやすい。 ⑰経済状況がまだなんとかなっているうちはこの種の党内闘争はとトップ層の現状維持指向のもとで、おおっぴらに互いに生死を賭けた闘争の爆発迄には至らず、江沢民−胡錦濤の3、4代権力委譲のように平穏な可能性が高い。 ⑱だが、経済状況がキビシイ局面だと、トップ層が分裂しかねず、必ずしも最高指導者の意向どおり平穏に後継者が権力継承できるたり、党の大物が局面をコントロールしきれるとは必ずしも言えない状態がうまれる。これはソ連共産党史上発生した。 ⑲フルシチョフの任期中、経済が悪化したときソ共リーダーは離反し総書記交代を集団決定した。中共は?小平の後、基本はソ連の集団指導制にそって、更に一歩すすめ年齢を理由に5年に一度、トップ層成員を入れ替えている。 ⑳これは一種のトップ層の平和的交代法を見つけたようにみえるが、しかしこの方法はやはり経済状態が良い局面で使用できるのであって、一旦経済・社会局面が悪化すると、”明闘””暗闘”がおきてくる。中央Aと中央Bの非難合戦がその証拠。 (21)だが、中央Bも制度の枠内ではまだ優勢というわけではない。現在の胡温体制は、例えば党政治や軍の最高権力を握る等体制内リソースを持っている。が、弱点は官吏の腐敗がその極に達し、実績が乏しく、朝野の恨みが燃え上がっていることだ。 (22)口のうまさで民意をなだめるのが得意の温家宝を除いて、ほとんど民意を失っている。江沢民・朱鎔基から交代の時は、内部矛盾は既に高まっていたが(拙著;「現代化の陥穽」で指摘)、初期症状で表面上は絶好チョー、でその腐乱の兆候は外からはみえなかった。 (23)今の中国の状況は其の頃の比ではない。朱?基は重要国有企業を選別し、改革を進める一方で、それ以外の国有企業の統合再編などは市場競争に任せ、寡占化で中央財政に財源を確保でき、環境問題もさほど深刻でなかった。 (24)しかし今や、胡温は穴だらけの環境生態と赤字の中央財政、借金漬けの地方財政、そして唯一の権力構造と膨大な鎮圧暴力装置を残したのだ。 (25)薄熙来を代表とする政治勢力はまさにこの点で胡温に挑戦したのである。即ち「お前等、先輩が命がけで血を流して築いた国家をこんなテイタラクにしやがって、我らは党を救わなければ」と。 (26)薄熙来達の思想的武器は即ち共産党国家を築いた毛沢東とその思想だった。この政治勢力は薄熙来以外、表面上では目立った人物はいないが、しかし北京には至る所に居るのだ。 (27)今回の北京の4メディアが体現したのはまさにこの勢力であった。(メディア人が希望したのではなく、メディアを規制している勢力の願望である)。 (28)中央Aは温家宝の口頭宣言どおり人類共同の価値観や民主、人権などの尊重をうたい、一定程度のインテリ層の支持もある。中共Bは毛沢東崇拝に名を借りた毛時代の労働者・農民が国家の主人で有るといった虚構の平等で政治的なセイギを主張。 (29)これは一部の革命二代目世代と底辺民衆の中に支持を得ていた。西側は当然、薄熙来の文革を讃える傾向をキライ、一部の買収された外人を除けば国外メディアから正面切って評価されることはなかった。 (30)外国メディアがわかってないのは、「誰が舞台に上がったとしても、中国の社会経済社会生態環境面の難題を解決することはできないし、現在の利益配分構造を変える事は更に不可能だ」ということである。 (31)温家宝が中国を民主国家にすることができないのと同様、薄熙来とその仲間も権力をとったとしても毛沢東時代の鎖国政策のようなことができるとは限らない。中共Bはその実、党を救う良策など無く、ただイデオロギーにしがみつくだけなのだ。 (32)共産党の歴史上、初めて党内の両方のイデオロギーが権力闘争をして、どちらも相手に「反党分子」のレッテルを貼れなかった。たとえ今回の闘争で中央Aが一時的に勝利を得て一段落したとしても、党内の分裂は依然としてある。 (33)今後の共産党の選択は2種類だ。ひとつは一党専政を堅持して、目下のトップレベルの権威が分散して相互に牽制し合う局面を打開し、党首の地位を強化する。しかし、こうしてもムバラクやカダフィの運命は免れまい。 (34)もうひとつの道は政治改革だが、問題は中国にすでに政治改革をサポートできるリソースがいくばくも残されていない、ということである。(終) (原文はこちら→http://voachineseblog.com/heqinglian/2012/05/china-politic-flights/)拙訳御免。誤字あるかも。 10:12 AM May 8th via web

阅读更多

陈志武:制度安排造成太多国民收入流入政府

   1、中国改革已经处于“输不起了”的境地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重启改革的契机。因为近些年改革共识一度破灭的现象告诉我们,中国的改革已经处于“输不起了”的境地,如果在改革的选择上发生重大失误,今后再次凝聚改革共识就更加困难了。我们从不同选择或思路的走向,其内在的逻辑,背后的社会力量,不同道路的意识形态取向及会使用的符号策略,不同选择的现实性以及可能导致的问题等方面,对这四种不同的可能选择或思路,做一个概括的分析。第一种思路:在一定意义上向旧体制的复归;第二种思路:“深化改革”或“改革攻关”;第三种思路:定型现有体制;第四种思路:融合公平正义与普世价值。——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经济观察报》,2012年4月9日   关注理由:最近一段时间,改革的呼声再起,改革共识,又在重新开始凝聚。这与当下经济和社会问题不断积累,经济与社会的危机日益明显有很大关系。但是,我们面临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重启改革的问题。   2、2013年是人口红利消失转折点   根据我们的测算,今年是(人口红利的)最后一年,2013年人口红利就将结束。到2013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不再增长,是零增长,之后就是负增长。2013年将是一个极具标志性的转折点。与此同时,人口抚养比,即劳动力所需要支持的抚养人口,也不再下降,明年降到最低点,之后就会上涨。人口红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用一个统计指标来监测,人口抚养比就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如果我们有紧迫感,能早点认识到问题所在,帮助培训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技能,就能促进产业的跨地区转移,延长人口红利。——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P,《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04月11日   关注理由:一边是民工荒,一边是就业难,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却是中国长期以来的就业现实。我国当前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其核心在于,过去能让我们高速发展的因素——人口红利没了。   3、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   当一个国家在制定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必须站得高看得远,一定要冲破利益集团控制,既考虑到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特色,更要符合人类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必须得到执政者、精英与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与接受,才能持久,并转化为软实力。同世界上绝大多数确立了核心价值理念的国家相比,中国在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自由”、“公正”、“民主”等普世价值在中国同样存在,不能让美国垄断了这些价值,中国对此应形成共识。但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决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逐步发展、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拥有既符合国情,也顺应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核心价值理念。——香港天大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杨恒均,《环球时报》,2012年4月18日   关注理由:改革下一步是共建核心价值观。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甚至一群人,总得靠一种价值观来支撑和凝聚。   4、民主并不一定等于清廉   今天在大众民主时代,西方民主在应付腐败方面也面临着挑战。在发展中社会,民主更是和腐败联系在一起。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社会,尽管早就实现了民主化,但是腐败仍然极其严重。民主政治和清廉政府的关联,并没有在这些社会发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这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蛋糕并不大,民主往往意味着各党派之间争抢蛋糕的政治纷争。这种纷争往往是非常暴力的。很显然,既然民主演变成抢蛋糕之战,政府官员也往往是极其腐败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联合早报》,2012年4月3日   关注理由:无论是认识腐败的根源还是探讨清廉政府,必须跳出意识形态的束缚。如果从民主政治和权威主义等意识形态出发,就会出现简单化的“黑”、“白”观点,无助于真正认识到腐败是如何产生的,清廉政府又如何可能。   5、中国至少已经存在三大既得利益群体   近来在讨论改革的阻力问题时,人们几乎众口一词提到既得利益集团。事实上,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上更是如此。目前中国至少已经存在三大既得利益群体:以贪腐官员为代表的权贵利益群体、以垄断企业为代表的垄断利益群体和以房地产业、资源行业为代表的地产和资源利益群体。一方面,这些特殊利益群体充分利用现有制度或政策空间通过攫取社会公共利益来放大自身利益,从而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另一方面,这些既得利益群体为谋求自身利益,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利益诉求渠道进一步谋求政策的倾斜,阻挠可能有损自身利益的改革措施,扭曲公共政策的公平和公正。在这种权力利益获取和博弈过程中,强势利益部门和一些富人群体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话语越来越多,而普通民众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力越来越小,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自然就变得雷声大、雨点小。——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志铭,《南方日报》,2012年4月1日   关注理由:收入分配改革的进度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进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想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有所突破,就必须敢于正视其问题的症结所在,敢于碰硬,着力打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利益困境,从制度上遏制权力寻租、垄断经营和官款互傍等行为。   6、中国也有可能和平演变西方   现在真的有了超越左右的问题了,当前世界上左右的理论有它的长处,但是也有它的问题:自由放任会造成两极分化,福利国家又会养懒汉,这是大而化之。现在很多问题其实已经摆在面前,就是目前的全球化和民族国家体制形成了严重的冲突,以至于使得不管是左的想法,还是右的想法,其实在一个国家内,这两种想法不是不可以综合的,在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左和右的调和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实践了,但是一拿到国际背景就行不通,拿到国际背景以后,这两种东西的弊病就会被放大,在全球范围内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要讲西方想和平演变我们,我们现在的确有和平演变西方的可能!以前没有这种可能,现在真的有。也等于把西德给统一了,更可怕的一种可能是,大家知道在民主社会,不管是讲民主还是讲自由都是很难的。如果西德发生严重社会动乱的话,即使动用武力,东德都是有可能统治西德的,不是完全能排除这种可能。——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晖,共识网,2012年3月31日   关注理由: 各政党都声称有左右格局派,一般来说,左派骂自由太多,右派骂福利太多,但二者并非完全不可调和的。   7、社会矛盾倒逼型改革来临   摸着石头过河型改革毕竟是改革初期的有效合理的改革模式。改革如果一直停留于这一模式,其自身所含有的一些不足之处便会逐渐显现出来,并对中国发展造成明显负面影响。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问题已经影响到整个发展全局。其一,社会矛盾问题的连带性很强。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之间往往相互影响,相互加重,使得社会矛盾问题从总体上看更加复杂化;而且,特定条件下,原本属于个案的社会矛盾问题有时会演变为整体化的社会矛盾问题。其二,社会矛盾问题的势能越来越强,惯性越来越大,越来越会按照自我演化的逻辑加速度扩张。从社会矛盾问题演化的可能空间来看,远没有到达峰值。从影响面影响力较大的角度看,官民矛盾、劳资矛盾、贫富矛盾、由征地拆迁所引发的社会矛盾问题、由流动人口所引发的社会矛盾问题以及由对以往历史遗留问题的“倒找”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矛盾问题等等,皆有上升扩张的可能性。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势,摸着石头过河型改革已经难以有效应对,社会矛盾倒逼型改革实际已经来临。——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吴忠民,《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四期   关注理由:中国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特征是:一方面,中国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矛盾问题日益凸显。   8、中国不是要缩小政府 而是转变政府角色   政府三十年前做的工作和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但是政府仍然要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一点是不变的。中国现在进行的这样一个结构调整,那就是单靠市场可能是做的还不能够完美的,包括需要对劳动力的一些相关政策,再培训的政策进行修改,然后让产业进行转移,包括让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入一些新的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等等。很多关键的结构调整需要政府对于研发,对于教育医疗等等方面的投入,所以说并不是说要缩小政府的角色,而是要改变政府的角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财经网, 2012年03月18日   关注理由:中国政府有着机构臃肿、官员数目膨胀与低效的通病,“大社会,小政府”这一世界潮流就成为公众对行政改革期盼的理想状态,也是很多官员声称的努力方向。然而,斯蒂格利茨却并不这么认为。   9、中国面临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困境   中国的工业化历经艰难曲直,终于在全球搞出了名堂。比照之下,倒是原先普遍认为门槛不高的城市发展,成为落后于工业化的一条短腿。就整体而言,中国作为当今全球总量第二大的经济体,201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总量为18.8万亿元人民币,占据全球工业总量中的最高份额,也说明“世界工厂”名副其实。可是,若论工业化推动交易部门的更快增长,以及其空间投影——城市化率更显著的上升——中国却不但敌不过美欧日本,甚至在金砖诸国中也甘居下游。谜底在于开放与全球化。今天的中国工业为全球市场供货,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世界城市体系”的帮助,离开了香港、新加坡、汉城、纽约、伦敦等世界城市的商务、物流、技术和融资等多方面的服务,中国制造要坐上天下出口的第一把交椅,应该没有那么容易。投影到空间表现上,中国的城市化率就没有表现出相对于工业化率的更快提升。虽然自己和自己比,内地的城市化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拿全球的情况作为参照,我们还是可以在中国现状中看到“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现象。——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经济观察报网,2012年04月25日   关注理由:工业化与城市化相辅相成。一般来说,工业化之后,城市化自然就会加速。但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率更快增长的规律,却在中国失灵。   10、“社会赏罚”是提升道德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在整个道德文化的建设中,道德规范的设计和道德教育只是道德文化建设的部分内容,如果没有社会赏罚机制的配合,任何道德规范都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社会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道德规范设计,道德宣传教育和社会赏罚构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在这三项内容的建设中,相对而言,难的是如何让人们在了解道德规范之后将其付诸于自己的行动,这就取决于能否建构起总体社会赏罚机制与之配套。社会管理者还不断从制度层面想出种种举措加以防范、惩治,可时至今日这些底线道德要求和制度规定仍被不断违反。个中原委,就是还没有找到有效的相关社会赏罚机制与这些规定配套,尤其是没能找到普遍有效的监督方式。由此可见,道德规范设计只能算道德建设的开始,道德教育只能算道德建设的起步,最终结果,还要看此后有没有对相应有效的社会赏罚机制的选择与建构。——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韩东屏,《北京日报》,2012年4月16日   关注理由:在国内伦理学语境中,“社会赏罚”是个令人感到陌生的概念,从名称看它似乎是与道德无关,实际上与道德,特别是道德的实现,有着极为密切和至关重要的关联。   11、实现同一代人的养老待遇走向公平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如果是指将两个制度立即并成一个制度,恐怕只能是画饼充饥,结果仍可能是原地踏步。因为若将机关事业单位优厚的退休金迅速削低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水平,改革的阻力可想而知;若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立即提升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的水平,也会引发讨论。因此,还是在明确目标与方向的条件下,迅速启动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时对企业老一代退休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偿,尽快缩小两者之间的待遇差距。无论在哪种制度下都应当实现同一代人的养老待遇走向公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要再做试点,而是直接全面启动。总之,“双轨制”下的现实矛盾必须尽快化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光明日报》,2012年4月20日   关注理由:养老金双轨制成了近两年的热点话题。是什么使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养老金存在明显差异,“双轨制”将如何改革?   12、不应将宗教视为中国社会的“另类”   中国社会近百年以来习惯把宗教看作是一个敏感问题,这是因为人们主要是从政治角度来探讨宗教和社会的关系。这个角度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宗教跟社会关系的全部。过去人们较多地从负面意义上谈论宗教的社会作用及其与政治的复杂交织,主张中国文化与宗教的脱节,从而使宗教成为中国社会的“另类”,造成了宗教认识及其问题的政治敏感、社会敏感和文化敏感。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出现重大转型的时期,我们应该更多地从传统文化、国民心态、社会凝聚力和价值观这些层面来研究宗教。今天,以一种科学、客观、实事求是、文化自知的态度来分析、评价宗教与我们社会、文化的古今关联,把宗教视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正常现象和一部分群众的精神需求及精神生活,看到中国当代社会政治对宗教的积极引导和宗教与之的积极适应,这是我们中国今天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阳光》总第121期

阅读更多

骆家辉被恶搞“下跪”(图)

新浪微博上一张合成的照片 陈光诚逃离软禁、进出美国驻华使馆事件一出,中国官方媒体一开始避而不谈,后来报道时小心翼翼,最近的评论又演变成了一场炮轰美国的“口水战”。上周五,北京多家报章齐声抨击美国驻华使馆对这场外交危机的处理方式,说美国驻华官员的“表演”“拙劣”、“不安好心”。 《北京日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北京市主管的报纸以及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时报》在5月4日同时就陈光诚进入美国驻华使馆一事发表评论文章批评美国驻华使馆。 《北京青年报》对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开刀,说他“作秀”、“表演”,超越了美国驻华大使的职能、职责以及本分,也有违外交活动应当遵守的基本规范和伦理。《北京日报》说,美国使馆在陈光诚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甚至可以说是鸡鸣狗盗的角色”。《京华时报》说,美国不安好心,在这一事件上充满了表演欲。《环球时报》的评论员文章说,美国使馆在接纳了陈光诚之后,给自己惹上了麻烦。 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的侄女秦枫在微博上指责骆家辉不“老实在使馆呆着”,挑拨驻在国内斗。她还质问,有没有外交规定,类似公开干涉内政的外交官可以驱逐? 秦枫当天删除了这条微博,并在微博上解释说自己没有说骆家辉廉政做得不好,也没有说政府不需要在陈光诚事件上反思。但她仍然坚持说骆家辉阴险、干涉内政。 *中国官方话语强硬,言行不一* 中国独立作家昝爱宗对美国之音记者表示,中国媒体的做法反映了官方某一层面的意见。昝爱宗说:“官方这种媒体,是上面授意的,让它放一点风,代表中央的态度。但中央又不能像文革、“六四”期间去大张旗鼓批评某个人,因为批评某个人就是树立某个人了,所以它不愿意这样做;但是它又不愿意淹没自己的声音,又不愿意沉默,它就想借这个机会表达一下。其实它也就是想安抚这些党内的不同派别。就是说,你看,这样的事我们也发言了,也是很强硬的。” 香港《开放》杂志执行编辑蔡咏梅对美国之音说,中共一方面在陈光诚问题上与美国达成协议,做出让步,另一方面又借由媒体显示强硬,反映了它的面子文化。 蔡咏梅说:“中国和美国现在是达成了一个协议,解决陈光诚问题,但是它(中国)同时又对美国进行攻击。我想,第一个就是说,共产党的面子文化。因为它以前一直宣传民族主义,然后主张主权高于人权,其它国家不能干涉中国内政,陈光诚当然按照中国的说法就是他们的内政。他们的惯例就是这样的,解决问题的时候,他在解决方面是现实主义的,但是在宣传的时候一贯还是要维护他们的理论,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大家都觉得比较荒诞的一个现象。” *公众意见不被官媒左右* 中国官方媒体已经不是第一次对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的作风和办事态度冷嘲热讽。北京这几家报纸再次提到骆家辉“作秀”:他坐经济舱,自己背行李,用优惠券买咖啡等。 独立记者昝爱宗说,官方媒体的这种宣传不但不能左右公众意见,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昝爱宗说:“它对公众的影响是起到反作用的。比如,公众本来对骆家辉是不了解的,但是官方媒体比如《北京日报》、《环球时报》一说骆家辉的不好,民众就会说,居然还有骆家辉这样的官员,要不要把骆家辉请到中国来当一个部长、当一个省长?如果官方媒体批评某个人,在民众心目中,这个人就是一个好人;如果官方媒体说某个人是一个雷锋啊、或者是一个好官啊,在老百姓心目中这个人就是一个坏人。” 而《开放》杂志编辑蔡咏梅甚至提出,北京媒体此次用词十分夸张、荒诞,专挑骆家辉的正派作风来批评,让人不禁怀疑,这些奉中央命令的文章写手是不是在变相地说美国的好话。 蔡咏梅说:“比如他大量地骂骆家辉,但是把骂的那些内容拿出来一看,都是很荒诞的。是不是有意这样写?你去骂他的优点,这些是很笑人的嘛,说骆家辉坐经济舱,自己背背包,很亲民。甚至有人怀疑说,写这些文章的人是不是在搞‘反间计’。” *新京报言不由衷,微博“致歉”* 《新京报》的评论文章说,美国外交人员“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该报隔天凌晨在网上发出一条微博:“在夜深人寂时,卸下言不由衷的面具,对真实的自己说声‘对不起’。”网友普遍认为,《新京报》是在暗示,刊登反美文章违背了自身意愿,希望读者原谅。 这条微博在当天就被删除。 香港《开放》杂志编辑蔡咏梅说,大量的年轻中国媒体工作者其实接受的是一种普世的新闻观,他们对新闻的看法和海外没有什么不同,反对官方把新闻媒体当成喉舌。但媒体掌握在官方手中,记者和编辑很是无奈,只能用委婉的方式去表示他们与官方看法的不同,发一条微博进行小小的反抗。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陈光诚仍是问题

中国盲人律师陈光诚的问题,以上个星期美中两国当局达成协议、表示陈光诚可以到美国求学而暂告一段落。 然而,本星期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再次就饱受迫害和虐待的陈光诚躲避到美国大使馆一事抨击美国政府,声称美国大使馆收留陈光诚是干涉中国内政,要求美国反思自己的政策和做法。中国方面的这种表态,再次使中国国内外许多人为陈光诚及其家人的安危感到强烈担心。 *不讲逻辑的逻辑* 中国公民、盲人陈光诚先前靠自学的法律知识,帮助家乡山东临沂村民抵抗当地政府官员野蛮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地方当局2005年以莫须有的罪名给他判刑四年多。陈光诚刑满出狱之后,地方当局再耗费巨资、雇用上百名流氓打手将陈光诚非法囚禁在家不准出门,动辄对陈光诚及其家人进行残酷殴打。试图探望他和家人的中国公民以及外国记者、外交官、电影演员也无一例外地遭到那些打手的阻拦、威胁、甚至殴打和抢劫。 在世界媒体的众目睽睽之下,中国政府在中国境内拒绝或不能保护中国公民、残障人陈光诚起码的人身安全。陈光诚被迫冒着极大的风险出逃,并且在逃跑过程中摔断一只脚,最终不得不寻求驻北京的外交使团的帮助。国际舆论和中国公众普遍认为,这是中国的耻辱,是中国政府的耻辱。但中国政府表示,这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是美国的过错,美国应当承认错误,并保证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中国执政党共产党北京市委机关报 《北京日报》 在上个星期五发表长篇署名评论,以不讲逻辑的逻辑,严词斥责陈光诚“已成为美国政客抹黑中国的工具和棋子,”并严词谴责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处心积虑地跑到中国找茬捣乱。” *中国的法律法规乱了套* 中共和中国政府的这种不讲逻辑的说法,招致中国公众一边倒的强烈质疑。中国网民通过新浪微博、网易微博等社交媒体众口一辞地对中国当局发出谴责、嘲笑、戏弄。“北京日报”随后很快变成不能在新浪微博、网易微博搜索的禁忌词,用户不再能看到有关“北京日报”的评论。 截至星期二北京时间凌晨, 用户搜索“北京日报”仍然会被告知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北京日报’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中国共产党目前依然是在中国大陆唯一的执政党。人们不清楚在中国大陆,微博用户寻求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的搜索结果为什么会违反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新浪微博、网易微博等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门户网站的信息管制做法明显显示,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已经乱了套。中国当局目前对这种乱套或无法无天的局面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另外, 中国外交部 网站发表的外交部发言人星期一例行记者会实录,也完全略去了关于陈光诚问题的问答。中国当局对此也没有作出任何解释。 *为陈光诚家人和支持者担忧* 在陈光诚的问题上,中国当局这种不讲逻辑和法律的作法一方面令人费解,另一方面也为人们理解陈光诚及其家人在中国的困境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尽管如此,中国当局不讲逻辑的逻辑、不讲法律的强权还是令西方读者感到难以理解。因此,美国 《华盛顿邮报》 星期天发表记者安德鲁·希金斯从香港发出报导,不得不煞费苦心地为美国读者作出解释: “随着围绕陈光诚的外交风暴平息下来,这位盲人人权活动家的支持者和亲属担心会有一场打击报复的风暴接踵而至。这是中共危机管理的常用手法,在中国名为‘秋后算账。’” 《华盛顿邮报》和其他许多海外媒体早些时候普遍报道说,陈光诚及其家人和支持者还没有脱离险境;陈光诚虽然逃出了山东临沂的非法囚禁,但他离开美国驻华使馆到北京朝阳医院之后依然被隔离。 试图去医院探望他的支持者全部被中国当局挡回。律师江天勇甚至遭受殴打,被打聋了耳朵;陈光诚的侄子陈克贵则被山东临沂警方刑事拘留。早些时候,在临沂当局发现陈光诚逃脱之后,一些显然是政府指派的流氓打手到陈克贵家打砸。陈克贵进行了他所说的被迫自卫。目前,中国各地十几位提出愿意为陈克贵提供辩护的律师都不能见到他。 *陈光诚为侄儿担心* 目前在北京朝阳医院治疗脚伤、等待办理出国学习事宜的陈光诚为侄儿陈克贵的安危忧心如焚,对山东临沂地方当局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的做法感到十分担心。 英国《卫报》 星期一发表记者乔纳森·瓦茨从北京发出的报道说: “中国盲人人权活动家陈光诚表示,他担心侄儿被警方拘留之后可能遭受殴打和酷刑。尽管陈光诚上个星期表示相信中国和美国高层达成的协议能够确保他的安好和行动自由,但他对《卫报》表示担心他的亲属的安全,因为山东省‘无法无天。’” 在这里需要顺便一提,在星期一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外国记者询问中国当局是否对陈光诚所说的山东地方当局长期无法无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对这一问题没有做出回答,同时又严辞谴责美国使馆帮助陈光诚。 *依然充满不安的变数* 上个星期,陈光诚的问题在美中两国之间反复呈现大变动。到了周末的到来,问题似乎有了大致的走向,但依然充满让那些关心陈光诚的人感到不安的变数。 法国主要报纸《世界报》 星期六发表驻北京记者布里斯·佩德罗莱蒂报道,大致描述了有关的变数: “(美中两国有关盲人人权活动家陈光诚的最新协议)对美国外交以及对中国的公民权运动来说可谓半拉子的成功,或半拉子的失败:陈光诚不再能像他5月2日离开美国驻华使馆之前美中双方所协议的那样在中国的一个他选择的城市上大学,但他和家人(即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被原则上准许暂时到美国学习一段时间。” “然而,有关陈光诚暂时到美国学习一段时间的原则性协议也有很多灰色的区域,就像当初有关他在中国就学的最初协议一样。陈光诚目前在北京的医院治疗脚骨多处骨折,已经不在美国的保护之下;目前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他住院之后对自己的安全所表达的各种担忧不会重现。在中国政治体制不透明、安全不能得到任何保障的情况下,他本人和家人依然会受到安全部门各种打击报复。” *陈光诚的审慎乐观* 与此同时,陈光诚对自己和家人的前景,以及对中国的前景表示审慎的乐观。 日本时事社 从北京发出报道说: “中国盲人人权活动家陈光诚5月7日接受时事社的电话采访,对中国政府决定准许他出国一事表示,‘假如这一决定能够得到顺利履行,将是中国的进步。’他还表示,‘(假如能够做到这一点,)中国的人权问题就算是开始出现改善,但那将只是开始改善而已。’他呼吁中国政府‘下决心’进一步改善中国国内的人权状况。”

阅读更多
  • 1
  • ……
  • 4
  • 5
  • 6
  • ……
  • 12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