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维尔

哈维尔:自由的代言人(南方人物周刊)

“什么是人们事实上害怕的?”哈维尔问,是审判?拷打?失去财产?流放?还是死刑?都不是。残酷的极权统治已成历史,如今的当权者采取了更微妙和精致的形式,一种生存压力制度笼罩了整个社会,每个人都身处其中。“这是那种可怕的蜘蛛,它的看不见的网直接覆盖整个社会;是那种所有恐惧的道路最后消失的尽头;虽然对于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内,都不能用自己的眼睛看到这张网,不能触到它的细丝,但甚至头脑最简单的公民都清楚地意识到它的存在,承受它每时每刻沉默的在场,并采取相应的行为。”

阅读更多

方绍伟:刘瑜的“要民主”与韩寒的“不革命”

    核心提示:“要民主”、“要革命”不是中国的真问题,该要的中国人都会要,要不了的再怎么想要也要不着。“高层革命”如何原地自转、“基层革命”如何不可避免、“基层革命”如何只是“权利规则革命”而不是“行为规则革命”,这些才是中国的真问题。 最革命的谁也比不过孙悟空,可在如来佛手里,悟空不过是猴子。如来佛才是中国的真问题。   2005年,我在美国读到一本刚出版的英文新书,题目叫《中国的民主未来》,作者布鲁斯·吉利是美国的一位驻华记者,后来他2008年在普拉斯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这本书大胆预言,中国大陆将于2020年实现西方意义的民主化,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个民主化的可能过程。无独有偶,在2011年12月16日出版的《华盛顿季刊》上,刘瑜发表了“ 中国为什么将民主化 ?”一文(Yu Liu & Dingding Chen (2012): Why China Will Democratiz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35:1, 41-63),同样断言中国将于2020年前后实现民主化。   我假定本文的读者都不反对中国民主化,“要民主”的问题不用再讨论,要讨论的是8年后是不是就能“有民主”。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先来冷静地分析一下2020年中国到底能不能实现民主化,然后我们再来分析韩寒的“不革命”,看看韩寒为什么会认为中国“不可能也不需要革命”,看看韩寒的“不革命”是否不同于李泽厚的“告别革命”。   1,“现代化假说”与“民主定义”   刘瑜对中国民主化的乐观情绪来自四个方面的理由:经济发展,文化变迁,领导倾向,外部环境。   “经济发展导致民主化”是西方学术界中非常流行的一个“现代化假设”。 刘瑜曾经在早些时候的“经济发展会带来民主化吗?–现代化理论的兴起、衰落与复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一文里详细分析了这个“现代化假设”,并在那里得出了一个极其明确的结论,认为“任何时候对现代化理论下定论都为时过早”。可时间没过几个月,刘瑜现在突然认为:“中国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将是中国民主化的动力”。   刘瑜对“现代化假设”的突然“认识转变”不仅是一种草率,而且主要是一种“基本方法论”上的认识失误。我自己在“如何利用统计学欺骗民主?–关于人均收入与民主的因果关系”(“共识网”,2011-03-01)一文里分析过,这种认识失误主要是没有用“逻辑的经验实证”去指导“数据的经验实证”的结果,是在逻辑糊涂情况下上了“统计欺骗”的当。正是由于没有坚定的“基本方法论”信念,刘瑜对自己的明确结论就会随着场合的需要而出现摇摆。   不幸的是,这个“认识欠缺”问题在她的文章里还进一步从“民主定义”问题上暴露出来。实际上,讨论“中国为什么会民主化”的刘瑜并没有给民主一个明确的定义,她显然认为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民主。在我看来,这样一个假定过分有利于她文章的结论,因为事实表明,即便是民主问题的专家也未必能看清中国的民主问题(见“民主难、中国民主更难?”,“如何在民主问题上混?”,“书面民主是个好东西?”,载于“选举网”,2011-12)。   不给民主下定义怎么就有利于“中国会民主化”的结论呢?很简单,当刘瑜所讨论的民主既可能是“多党自由的竞选”(“多党民主”),也可能是“非多党非自由的普选”(“一党民主”)时,“中国将民主化”就更容易成立。刘瑜的整篇文章正是利用这个“混定义”的手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她在实现“一党民主”可能性的论据就很容易被“混”成实现“多党民主”可能性的论据,这在她引用温家宝和俞可平的言论时表现得再清楚不过了。   可问题是,刘瑜所要论证的民主百分之百是“多党民主”而不是“一党民主”。所以,刘瑜的“混定义”手法依然不是“学风欠缺”问题而是“认识欠缺” 问题。也就是说,刘瑜对在中国实现“多党民主”的愿望是真诚的,但她这个真诚的“民主愿望”在转换成“民主认识”时,其转换逻辑不幸中断在西方民主理论的信念里而不能延续到中国的政治现实里。   更加明确地说,当刘瑜在“现代化假设”的问题上前后矛盾时,她已经迷失在西方传统的“数据的经验实证”里,从而用“数据民主”取代对“逻辑民主”的究诘。当她进一步迷失在“多党民主”与“一党民主”认知陷阱时,她至少已经“在逻辑上”完全不顾中国现实中的“书面民主与现实民主的区别”以及“事件民主与制度民主的区别”。   更加直截了当地说,刘瑜同中外的许多民主研究者一样没能认识到,民主的本质实际上是“破除政治垄断”而不是“民权普选”。所以,分析中国的民主化根本不在于分析“民权普选”的可能趋势,而在于分析“政治垄断”如何可能被打破。否则,就会心里想的是“多党民主”的可能性,可实际上论证的却是“一党民主”的可能性,结果错把“改善政治垄断”的现象当成了“破除政治垄断”的证据。而更深一层的“认识欠缺”,则是把“中国政治”当成了“一般政治”,漏读了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的含义,漏读了中国精英和民众的“单一权威信仰”,从而高估了外界和象她那样的学者对中国民主化的影响力。   2,“现代化假说”与“绩效合法性假说”   如果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并不能支持“经济发展导致民主化”的结论,那么具体到中国,为什么“经济发展未必导致民主化”?首先要理解的是,在不支持“经济发展导致民主化”的各国经验里,包含的是一些普遍的因素和一些各国独特的因素,而正是这些“各国独特的因素”在决定着民主化的程度和可能。   当刘瑜用东亚地区“儒家经济圈”的民主发展去论证“现代化假设”时,她忽视的是大陆生态与海岛生态在“演化博弈”结果上的不同(见“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什么?”一文,“选举网”,2011-3-21)。当刘瑜用世界各国的统计数字去否证“绩效合法性假说”(即经济发展有利于政权巩固)时,她忽视的恰恰是中国特色的“天命观”,这是一个包含“暴力合法性”与“绩效合法性”的中国传统观念,也是一个实利主义的中国人所本能认同的观念。   在否证“绩效合法性假说”对中国的适应性时,刘瑜不能一方面承认经济发展的持续,另一方面又简单地认为青年人视现在的生活水平为理所当然,认为人们会对高税收、高通胀和经济的可能停滞产生不满。原因很简单,蛋糕做大后分配问题会激化,但大蛋糕毕竟比小蛋糕好,更重要的是:   第一,中央财政实力令人不满的增加,却在实际上巩固了中央政权的再分配能力和政治支配力(财大气粗有钱维稳);第二,中国的经济增长根本就不是典型市场经济的“循环型增长”,即便外部环境会影响对外贸易和投资,它仍然是行政驱动的非典型市场经济的“政绩型增长”(你看看那些地方官员的GDP冲动);第三,即便在典型市场经济里,消费驱动的增长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升级,同样无法避免金融危机、经济动荡、贫富差距和腐败,所以经济波动与不均本身,根本不是否证“绩效合法性假说”的真理由;第四,中央政治经济实力的上升还伴随着一种其含义还远未被理解的“中央政治制度变迁”,“一党限任模式”确实比朝鲜的“家族政权模式”或苏联的“终身专制模式”更不好倒,而这也正是刘瑜的文章所漏读的(见“解读中国这个谜—中国为什么没有崩溃?”一文,“选举网”,2011-10-1)。   3,政治文化变迁   关于政治文化的变迁,刘瑜列举了青年人对政府的不满、对自由民主的希望、群体事件的增加、政府维稳费用的上升、知识阶层的民主倾向、韩寒热与微博热、部分媒体的自由倾向、网络信息的传递等等,试图证明中国文化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不利于民主,认为“许多保守的趋势是表面化的”。   我完全同意刘瑜现象罗列中的含义,但刘瑜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如此认识实在令人吃惊。刘瑜只从“制度需求”方面而没有从“制度供给”方面讨论“政治文化”,在“制度需求”方面,刘瑜也没有对“争利”、“争权”和“夺权”这三者作任何区分。这就是我上文提到的,刘瑜根本不能从“破除政治垄断”而不是“民权普选”的层次上去理解民主,中国民主化的核心问题恰恰是在“政治垄断”而不在“民权普选”上,恰恰是在“制度供给”方面而不在“制度需求”方面,恰恰是在“夺权”上而不在“争权”和“争利”上,“争权”和“争利”恰恰就不能导致“夺权”。   中国“政治文化”的第一大要点是“一山不容二虎”,是“制度供给”方面的“政治垄断”。不抓住这个要点,一切现象罗列都是浮云,一切从“制度需求”方面的民主化论证都是“一党民主”而不是“多党民主”的民主化论证。刘瑜似乎已经迷失在“民主的细节”里而看不到“民主的逻辑”。   正是如此,刘瑜把“制度供给”方面的“政治文化”归结到“反历史假说”的偶然事件上,说“要是切尔年科多活20年、邓小平少活10年,苏中两国的民主化就会大为不同”。刘瑜接着讨论了三个涉及“书面制度供给”却不涉及“现实制度供给”的问题:中国领导人的言论在多大程度上认同民主?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推行民主实践?政治派系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民主化前景?   刘瑜不出所料并不厌其烦地引用了温家宝近年来的民主言论,可由于在“一党民主”和“多党民主”简单区别上的漏读,她不仅没能证明温家宝的民主言论是“多党民主”言论,反而把温家宝的“一党民主”言论当成了“多党民主”言论。不管是温家宝所明言的“选举、司法独立、制衡”,还是俞可平所主张的“渐进民主”,它们通通都与“多党民主”无关,都可以是“一党领导”下的民主化。这也是刘瑜所再次漏读的中国“政治文化”的第二大要点:用“书面政治”粉饰“现实政治”,用“书面民主”粉饰“现实民主”。   这让我想起俞可平在2011年1月20日《南方周末》上发表的“敬畏民意”一文,不少人因为他说“如果大多数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人民就有权收回委托给执政者的权力”而激动不已,可大家却没有认识到,俞可平的前提是中共已经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当作自己的宗旨,公民的合法权益已经得到有效的保护,某些官员的不当行为是与党的宗旨相悖逆的。瞧瞧,人家多高明,一个实证问题(民主制度)到了他手里就变成一个规范问题(民主宗旨),“多党民主”已经被卖成了“一党民主”了有人还在那高兴地数钱,然后还敢老说“民主不是理论问题”。   刘瑜提到,人们可能利用领导人的讲话来支持自己的民主诉求,可这依然是一个“争权”和“争利”的问题,是一个“事件民主”而不是“事件民主”能导向“制度民主”的问题(如“乌坎事件”不可能改变“选第二把手”的制度)。刘瑜说,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不可能成为替代西方民主的模式,可问题是中国“政治文化”的要害根本不在做而在说,“做的不是说的,说的不是做的”,并且这样居然能够得逞,那才叫“中国特色”。实际上,刘瑜对中共民主实践(包括党内“公推直选”等民主实践)的谨慎态度,已经完全否定了她自己的乐观情绪,这种自相矛盾的心态表明:刘瑜的文章几乎就是“为了到国外刊物发表而发表”的“逢场作戏”,至少也是“认识欠缺”情况下的“为赋新词强作愁”。   4,领导的民主倾向与外部环境   刘瑜把“政治派系”斗争看成为“民主的朋友”,认为中共高层出现“强硬派”和“温和派”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刘瑜特别强调的是新的最高领导人个人权威的递减,以及执政党本身的停滞对这个递减的强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薄熙来和汪洋的地方政治实践在“争夺影响力”上可能会成为习近平和李克强的竞争对手。   这里,刘瑜显然是把“地方行为”与“中央行为”混为一谈了(见“党中央究竟在想什么?—-论中共高层领导的行为模式”一文,“选举网”,2011-7-3)。   刘瑜引用美国政治经济学的新秀达伦·阿西莫格鲁的话说,民主改革是政治精英避免革命的理性选择;还引用美国政治学者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的话说,新一代政治精英在实际利益上可能趋向保守,可利益与价值的认知冲突也可能出现偏向价值理念的爆发(在韩寒看来,这叫“盼着执政者看了几本书忽然感化把东西全送给你”,见“说民主”,2011-12-24)。在我看来,问题根本不是西方的学者说得多正确,他们的问题同刘瑜一样,都是不能把貌似普遍的真理放到一个具体的文化情境中去理解。也就是说,问题根本不是“民主的细节”,问题在于“民主的文化细节”。如果中国的民主化仅仅是个“民主的细节”问题,我相信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民主化早就成功了。   实际上,阿西莫格鲁在“制度如何成为长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一文里提出过一个“制度理论”,认为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和资源分配状况决定一个社会的当前权力分配,当前的权力分配又决定了当前的经济制度,并决定了未来政治制度的演变;如此,经济发展的状况就是由当前的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政治与经济的紧密关系不是“现代化假说”描述的那样,而是他所认为的“关节点假说”的情况:在某些历史的紧要关头,在特定制度条件的作用下,一些国家走向了民主和发展,另一些国家却走向了专制和停滞(另见他的“收入与民主”一文)。   不幸的是,阿西莫格鲁这个有说服力的“制度理论”在进入“民主的文化细节”几乎被完全抛弃,他的《民主与专制的经济根源》一书还是未能进入“民主的文化细节”,更不必谈进入中国“民主的文化细节”了。   中国“民主的文化细节”除了上述“制度供给”方面的“政治垄断”以及用“书面政治”粉饰“现实政治”的“双轨政治”外,另外两个要点是“单一权威信仰”和“限任制党权最大化”的制度含义。我在“产权国家论”、“统治商数论”、“权威信仰论”、“双轨社会论”和“制度发展论”等公开系列文稿里已有论述,这里只需要指出,绝大多数中外学者至今对“限任制党权最大化”的制度含义仍毫无认识,严重低估了中国的“一党限任模式”确实比朝鲜的“家族政权模式”和苏联的“终身专制模式”有更大的耐力(可以特别参考“解读中国这个谜–中国为什么没有崩溃?”一文,“选举网”, 2011-10-1)。刘瑜一直把重点放在影响民主化的“统治成本”方面,可是,“统治能力”及其制度现状才是理解中国民主化的关键所在。   正因如此,刘瑜在文章里把“外部环境”当成了促进中国民主化的一个力量,可实际的现实是,不仅西方国家在经济利益面前在价值上不断对中国妥协(西方人也搞这种对外的“书面民主”),而且中国的民族主义在外部压力之下反而变得日益高涨,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中共在“暴力合法性”、“绩效合法性”及“历史合法性”之外的“制度合法性”。这里实际上也表明,刘瑜的文章严重地低估了中国文化的实质与内在冲动。   另外,刘瑜的民主化会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国际交往利益等讨论也根本文不对题,因为“政治垄断”的要害是“权力优势”,至于确立“权力优势”是否损害经济增长和国际交往利益,根本就与实质问题无关,经济增长和国际交往利益只是在碰巧有利于确立“权力优势”时才是问题。   5,韩寒的“不革命”与李泽厚的“告别革命”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选举网”上发表时,刘瑜文章的题目从“中国为什么将民主化?”被误译成“中国为什么要民主化?”,可碰巧“要民主化”反而更能表达刘瑜的主旨,“将民主化”实在是太“明目张胆”地“谎报军情”了。“要民主化”我们举双手同意,因为这确实是中国的现实,可“将民主化”就是另一回事了。   相比之下,“非学者”的韩寒反倒比刘瑜少去很多“书呆气”。刘瑜寄希望于高层的“突变”,韩寒在2011年12月23日“ 谈革命 ”的博文里,则明确认为“现今中国是世界上最不可能有革命的国家”,中国也不需要一场革命。韩寒为什么认为中国不可能革命也不需要革命?韩寒说了四点:   第一,革命需要有一个诉求,诉求一般总是以反腐败为开始。但这个诉求坚持不了多远。在中国是很难找到这样一个集体诉求的。这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是可能不可能有的问题。中国人普遍认为不公正的事情只要别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就可以了,为他人寻求公正和自由不会引发人们的认同。埃及,利比亚是被一个人独裁统治几十年,城市也不多,一个事件作为爆点,一个广场用来演讲,就可以革命成功。中国没有一个具体的个人能成为被革命的对象,城市,人口众多,而且各种千奇百怪的灾难都发生过,G点已经麻木,更别提爆点了。就算社会矛盾再激烈十倍,给你十个哈维尔在十个城市一起演讲,再假设当局不管,最终这些演讲也是以被润喉糖企业冠名并登陆海淀剧院而告终。最关键是就大部分中国人一副别人死绝不吭声,只有吃亏到自己头上才会嗷嗷叫的习性,一辈子都团结不起来(这就是我所说的“小圈子道德”和“双轨社会”)。   第二,民主带来的结果往往是不自由。因为大部分国人眼中的自由,与出版,新闻,文艺,言论,选举,政治都没有关系,而是公共道德上的自由,比如说没有什么社会关系的人,能自由的喧哗,自由的过马路,自由的吐痰;稍微有点社会关系的人,我可以自由的违章,自由的钻各种法律法规的漏洞,自由的胡作非为。好的民主必然带来社会进步,更加法制,这势必让大部分并不在乎文化自由的人们觉得有些不自由,就像很多中国人去了欧美发达国家觉得浑身不自在一样(这就是我所说的没有“关系”的人信任合作难,有“关系”的人遵从外在规则难)。   第三,中国式的领袖,绝对不会是你现在坐在电脑前能想象的那些温厚仁慈者。这样的一个领袖,八成独断专横自私狂妄狠毒又有煽动力。但中国人就吃这一套,也只有这一套才能往上爬,这个社会习惯了恶人当道,好人挨刀。文艺青年们看好的领袖一个礼拜估计就全给踢出局了。而越是教育水平高的人,越不容易臣服与领袖。所以这些人肯定是最早从革命中离开的。在革命的洪流里,有钱人,都是充满着原罪的被革命对象。以前人们在各种政治运动中自相残杀,现在的人们只认钱,所以很多人民已经被训练成只认钱的自相残杀者。而中国人讲究清算,这也必然导致镇压。任何的革命都需要时间,中国那么大的国家,不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权利真空。稍微乱个五年十年的,老百姓肯定会特别期盼出现一个铁腕独裁者。况且我们的一切假设都建立在军队国家化的前提下,所以这些都是幻想,连幻想都不乐观,就别提操作了。如果你硬要问我在中国,什么时候是个革命的好时机,我只能说,当街上的人开车交会时都能关掉远光灯了,就能放心革命了。但这样的国家,也不需要任何的革命了,国民素质和教育水平到了那个份上,一切便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这就是我所说的社会要有所作为离开“单一权威”的强力难,制度的正常运行没有“单一权威”的保证难)。   第四,在这样一个非此即彼,非黑就白,非对既错,非带路党既五毛党的社会里,革命两字说起来霸气,操作起来危害更大。也许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当务之急就是一人一张选票选主席,其实这并不是中国最大的急迫。相反,一人一张选票,最终的结果还是共产党代表获胜,谁能比党更有钱?民主是一个复杂,艰难而必然的社会历程,并不是什么革命,普选,多党制,推翻XX,这些脱口而出的简单词汇可以轻易达成的。如果你对司法和出版都从来没有关心过,你关心普选有什么意义呢(这就是我所说的民主根本就不是“民权普选”而是“打破政治垄断”, “民权普选”的“一党民主”只会是巩固“政治垄断”的手段)。   韩寒的“不革命”遭到了严厉的批评,有人认为“这个小文艺腔”犬儒化了。在我看来,韩寒不是在“嘲讽和诽谤我们目前的公民意识和道德水准”,徐友渔的“哈维尔、昆德拉与我们”(“中评网”,2000-12-22)一文确实严重低估了中国人“书面一套、现实一套”的德行。中国人的问题根本不是怕“不怕自己的生存状况受到质疑或挑战”,或者屑“不屑于以各取所需的方式,在昆德拉的作品中找到形而上的辩解”,中国人的问题是自己的意识与本能无法统一,自己的理智无法与情感统一,自己的言论无法与自己的行为统一。   同样重要的是,我认为批评韩寒的人把应该用于批评李泽厚的话,错用到了批评韩寒身上了。李泽厚的“告别革命”是“要民主、但不应该也不需要革命”,这是一种明确的“规范主张和劝导”;而韩寒的“不革命”是“上下这种样子不可能也不需要革命”,这是一种明确的“冷酷实证”,根本不含有任何“规范主张和劝导”,根本不是在劝阻他的粉丝们“别去革命”,“想要革命”的人也根本不会因为他的文章而改变想法。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刘瑜高估了外界和象她那样的学者对中国民主化的影响力。   有人会说,“冷酷实证”的分析客观上同李泽厚的“劝阻”一样不利于中国的民主化,而像刘瑜、徐友渔这样的“正确愿望、错误认识”客观上反而有利于中国的民主化。这种批评恰恰说明它像刘瑜那样对中国的民主缺乏理解。有人硬说韩寒幼稚、不懂政治学,可本文的分析证明幼稚的恰恰是刘瑜而不是韩寒。   刘瑜只谈中国人的“民主权利”,可韩寒则在肯定“民主权利”的基础上深入一步地谈中国人的“民主能力”;刘瑜只谈民主的“制度需求”,可韩寒则在肯定民主“制度需求”的基础上深入一步地谈民主的“制度供给”。萧瀚的“论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 载《阳光时务》,2011年第7期)也是仅仅停留在“要政治革命”和“文化一般”的层面上,根本看不到中国的问题不是“要革命”及“国民素质”问题,而是“制度供给”及“行为规则”问题。   中国学术界的水平之低,甚至都已经到了对现实的理解力完全不如一个韩寒的地步,这完全是因为中国学术界仅仅满足和沉溺于“要民主”、“要革命”的“规范冲动”的结果,这同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人的天真是一个道理。   韩寒说得好:国民素质低并不妨碍民主的到来,但决定了它到来以后的质量。民众的素质,执政者的忍让,文人的领袖,这三者的共力才能形成天鹅绒革命,我认为这三者在中国全部不存在。中国共产党到了今天,有了八千万党员,三亿的亲属关系,它已经不能简单的被认为是一个党派或者阶层了。所以共产党的缺点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人民的缺点。我认为极其强大的一党制其实就等于是无党制,因为党组织庞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而人民就是体制本身,所以问题并不是要把共产党给怎么怎么样,共产党只是一个名称,体制只是一个名称。改变了人民,就是改变了一切。文人需有自己的正义,但不能有自己的站位。越有影响力就越不能有立场,眼看一派强大了,就必须马上转向另一派,绝对不能相信任何的主张,不能跟随任何的信仰,要把所有的革命者全都假想成骗子,不听任何承诺,想尽办法确保不能让一方消灭其他方而独大(见“说民主”,2011-12-24。韩寒显然已经比我们的许多学者更理解“制度供给”、“行为规则”和“打破政治垄断”的真谛)。   中国的“高层革命”不可能,那是因为毛岸英的年少轻狂使中国躲过了朝鲜式的“家族政权模式”,并且也因为中共用“一党限任模式”取代了苏联的“终身专制模式”。所以也可以认为,中国的“高层革命”不可能是因为这个“高层革命”已经发生,现在的重点是像“乌坎事件”这样的“基层革命”。中国的“基层革命”有没有“大小文艺腔们”的所谓“大声呼吁”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但中国的“基层革命”却只是一种“权利规则革命”,不是一种韩寒提到的“会车关大灯”的“行为规则革命”。“会车关大灯”的不是中国人,“永远先出恶招”才是中国人,这是个“演化博弈均衡”问题,不是个“自由民主人权”问题(见“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什么?”一文,“选举网”,2011-3-21)。   中国的民主可以有三个阶段:“书面的一党民主”,“实际的一党民主”,“西式的多党民主”。在我看来,如果中国能在2020年前后能实现“书面的一党民主”,那就已经过分乐观了。刘瑜的“多党民主化预言”定然是天方夜谭,而她对“美国模式”的拒绝则只能进一步证明她在“一党民主”和“多党民主”的区别问题上有多么模糊和矛盾。   6,结语:如何解决“韩寒问题”?   本文的分析表明,刘瑜的“要民主所以2020年能有民主”是一种“用应然推出实然”的“自然主义谬误”,李泽厚的“要民主但不应该也不需要革命”则是一种“用实然推出应然”的“逆向自然主义谬误”(见“告别李泽厚”一文,“选举网”,2011-9-25),两者都是让自己的“价值主张”主宰了“冷酷实证”和“价值判断”的“规范冲动”结果。   韩寒的“上下这种样子不可能也不需要革命”是一种典型的“冷酷实证”。 韩寒当然也有他的“价值判断”,但他没有突然跳跃到“价值主张”的“规范冲动”层面,就如同我肯定“乌坎事件”和否定“朝鲜政权”不属于“规范冲动”那样(见“乌坎事件的本质是什么?”与“朝鲜政权为什么不会崩溃?”两文,“选举网”,2011-12)。冷静与犬儒之间毫无共同之处。文化人的臭毛病是自以为非得高举什么“规范主张”,然后像乌坎人那样的农民才能知道什么叫自己的切身权利。   但是,韩寒的“上下这种样子不可能也不需要革命”隐含了一个他没有直接表达出来、却对学者们构成挑战的问题:中国人上上下下这个样子怎么就不可能革命啦?从“上上下下这个样子”到“不可能革命”的具体逻辑到底是什么?如果“不可能革命”不是中国人的宿命,我们又应该如何破解其中的运作细节?中国人的“行为规则”怎么就老让近代以来的“高层革命”停留于书面化和口号化?(问题涉及“如何破解中国的政治大一统之迷?”的研究课题,可先参考“中国人是不是忠君?”一文,“选举网”,2011-10-17)   总之,“要民主”、“要革命”不是中国的真问题,该要的中国人都会要,要不了的再怎么想要也要不着。“高层革命”如何原地自转、“基层革命”如何不可避免、“基层革命”如何只是“权利规则革命”而不是“行为规则革命”,这些才是中国的真问题。 (方绍伟:“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专栏作家;作者文集: http://blog.sina.com.cn/fangshaowei )

阅读更多

译者 |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1/12/23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 《译者》   ( iyizhe@gmail.com ) 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 邮件组 、 Google Reader 和推特( @yigroup , @xiaomi2020 )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乌坎事件】 《华尔街日报》: 乌坎抗议:维权意识的觉醒能否扩散开来 ?——当局所做的妥协只是为了安抚抗议者。问题是中央政府能否解决引起抗议的根本原因。 路透社分析: 抗议浪潮对中国领导人来说远构不成致命打击 ——类似的抗议活动在北非可能会导致领导人下台,但是中国领导人更皮实 《华盛顿邮报》: 广东的抗议活动有可能会影响到中国领导人的更迭 ——如果处理得当,此事将给汪洋和党内改革派有所帮助。 chinaSMACK 博客: 中国政府官员埋怨老百姓变得越来越聪明 ——汕尾市副书记郑雁雄的一番“肺腑之言”透露出什么? 辛迪加项目: 中国无权者的权力 ——旅英作家马建在金正日之死和中国乌坎抗议的背景中悼念哈维尔的去世。   【时政热点】 《卫报》: 中国对活动分子的镇压还在继续,陈卫被关进监狱 ——这位前学生领袖将入狱九年,在法庭上根本没有发言机会 关于陈卫的一组报道: 纽约时报 ; 每日电讯报 ; 华盛顿邮报 ; 法新社 ; 路透社 大赦国际: 2011 年中国的人权状况总结 ——面对生根发芽的公民社会,中国政府主管政府采取了监禁和迫害等手段加以打击。 中国立场博客: 中国是否面临深渊?(图说) ——从数字和图表里面看中国。 《华尔街日报》: 关于外国人也得哭的传闻令微博如临大敌 ——在朝鲜的外国人是否要假装哭泣才能坐火车?这事尚无定论。可以肯定的是,有关讨论已被微博封杀 美联社: 中国计划进一步削减铁路建设开支 ——铁道部部长称明年铁路建设将花费四千亿元,低于今年的 4600 亿元,更远低于去年的七千亿元。   【国际外交】 《华盛顿邮报》: 中国对于美国政策的批评瞄上了驻香港总领事 ——中国向他发出严正警告,要求他不要对香港的民主说三道四 中国节奏博客: 向标准像鞠躬 ——中朝关系进入金正恩时代 每日野兽(新闻周刊): 中国关于朝鲜的报道竭尽吹捧之能 ——这不免让人仿佛又重回那种极左年代   【经济金融】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欧元区开始出售资产,中国大手笔收购创下新纪录 《福布斯》: 从中国购买其实就是从美国购买 ——美国人为中国进口货支付的钱,很大一块进了美国公司的钱包。按加值部分计算,美国是中美贸易的顺差国   【生活百态】 中国数字时代: 关于《金陵十三钗》的外媒影评综述 ——视觉惊艳、情节夸张,但人物远不如环境那般真实。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喷嚏图卦20111224】让我们这些受惠于他的人们,在这里一起缅怀这个人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让我们这些受惠于他的人们,在这里一起缅怀这个人 当地时间12月23日,捷克布拉格,哈维尔葬礼在布拉格城堡圣维特大教堂举行。 捷克总统克劳斯在哈维尔葬礼上致辞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哈维尔葬礼上致辞 美国国务卿及前总统克林顿夫妇出席哈维尔葬礼 法国总统萨科齐出席哈维尔葬礼 英国首相卡梅伦出席哈维尔葬礼 当地时间12月23日,捷克布拉格,哈维尔的灵柩被抬出教堂。葬礼结束后,依照家属希望,哈维尔遗体将火化 捷克,布拉格Vaclavski广场,民众点燃蜡烛,送上鲜花,纪念前总统哈维尔。 @网易另一面 :【哈维尔逝世 中国政府未吊唁】至今已经有42个国家和组织的代表承诺出席哈维尔的葬礼,包括克林顿夫妇、法国总统萨科齐、英国首相卡梅隆以及北约和欧洲委员会的首脑。据捷克媒体报导,俄罗斯政府只以“最严格限制的形式”发去了慰问,而中国政府则未有任何的表示。 @旁观者马勇 :今天是哈维尔下葬的日子,据说全世界除了我们这儿都很悲痛。其实,假如我们承认中国必须转型的话,要哈维尔可能比要列宁更重要。哈维尔毕竟不主张暴力动荡,不主张清算,而是主张采用极端温和的“天鹅绒式”变革。将一个国家带到现代,但没有打碎一块玻璃,没有烧毁一辆汽车,更没有冲击任何政府机关。 @北京崔卫平 : 我们比我们的政府做得更好。让我们这些受惠于他的人们,在这里一起缅怀这个人 【2】台湾纳入美国免签候选地区 “美国在台协会(AIT)”22日宣布,台湾正式纳入美国免签证计划的候选地区。一旦正式获得免签,台湾民众将不需事先申请签证,即可到美国旅游或从事商务长达90天。目前全球有36个国家或地区享有美国免签待遇。 马英九表示,美国将台湾纳入免签证候选国后,对台湾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3】四川会考风波 近日,网传称有成都七中学生对于高中毕业会考有作弊行为的情况举报给了四川省教育厅,导致全省会考成绩作废重考(重考定在1月5日),引起了许多担心在不放水的情况下考不过的学生的强烈不满。因为是国家级重点中学,成都七中的学生并不需要参加全省统一的会考。故而,网络传言纷纷指责七中学生告密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行为。另有传言称,“告密”的学生是官二代,告密者或获高考加分等谣传,某种程度上激化了该事件矛盾。尽管成都七中校方很快发表了澄清声明,却仍然无法消除负面影响。不仅在网络上成都七中的百度贴吧被爆吧,更有大量外校学生围在成都七中门口“讨说法”。 网传:央视已采访,教育相关部门某负责人已下课。 【4】央视新址附近拆迁工地墙塌砸数车 12月23日上午11时许,北京东三环国贸桥东北侧拆迁现场一处楼体墙面突然向外倒塌,砸了行驶中的数辆车。事发地点接近央视新总部大楼,当事车主描述,当时三层的楼顷刻压顶塌落下来,幸亏猛踩油左打方向盘,人才没受伤,但车身已是摇晃不止,四面全是尘灰。 【5】新锐《人民日报》 @新周刊 :2011新锐榜,《新周刊》颁给《人民日报》观点版“年度报纸”奖项——它是中国主流媒体的最大惊艳。它有直面现实的勇气、锐气和正气;既能高屋建瓴,又能微观中国;它体认异质思维和沉没的声音,又在众声喧哗中凝聚社会共识。《人民日报》观点版获奖代表表示感谢所有批评和表扬《人民日报》的人。 @封新城 :当人民曰报观点版获得新锐榜年度报纸时,大家纷纷发围脖。 【6】消息称新华网拟在上交所IPO融资10亿 据国外媒体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新华网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IPO(首次公开招股),融资人民币10亿元,中金公司担任该项目承销商。消息人士透露,确切的IPO时间目前尚未确定。知情人士还透露,除新华网,人民网也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IPO。 @子龙 :惊闻新华网都要A股上市了,计划融资10亿!政府网站等同于人傻钱多,各种供应商和服务商最喜欢的客户,每单都是暴利,只要打上政治任务的旗号,预算从来不缺。原来的财政拨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干脆直接进股市来圈钱,请问这是最后的疯狂吗?把首页做成这样的网站,存在已经是个奇迹! 【7】石来运转 2008年,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花120万元从北京郊区购买了一块石头,立于公司大门口,以镇“邪气”。随后,风水先生建议,“巨石堵门,所谓开门见山,自然路途坎坷,宜搬走或毁之。”于是,该公司便在2010年又花费60万元,将石头移至门外,并修建一水池,水中养鱼,且将石头立于其中。网传:立石头是为了镇“邪气”,并寄望“石来运转”。 【8】四川一小学2957名学生都是班干部 开关灯设2管理员 光是讲台这一区域就有4个管理员,分别负责擦黑板、拿粉笔、整理讲桌,以及在放学后清理粉笔槽。开关灯也有两个管理员,开灯的叫照明管理员,关灯的叫节能管理员。 【9】人类已经无法阻止这台饮水机了 大冬天常常喝不到热水?当水开的时候,她会自动发布微博:主人,我已经沸腾了,快来喝吧;没水了会说:禽兽,已经把人家喝光了啦~开发者 @龙彪-Felix 用Camera做了个简单Color Sensing。技术宅改变世界有木有!!!这台饮水机的微博: @浙大CCNT实验室饮水机 【饮水机发微博的原理】“饮水机娘”的开发者–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博士生陈龙彪表示:饮水机本身并没有多加改造,只是饮水机上安装一个摄像头,镜头正对加热指示灯,作为传感器,实时监控加热状态。发送微博的功能通过代码实现。 【10】您回来了。好久不见 【王勇平调职后首现身】在昨天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调职后首次出现在媒体面前。据与会人介绍,从王入场到会议正式开始的间隙,很多与会代表纷纷与王打招呼,称呼语都没变,“您回来了。”“好久不见。”话语里充满了热情。 【11】专门为吃货设计的圣诞树 【12】当援交妹给你发短信时。。。我擦。。碉堡了。。。现在干神马行业都要有文化啊~(via @叫兽易小星 ) 【13】中朝小朋友主持人对比…听完后整个人都思密达了!!! http://t.cn/SIUITm 【14】金正恩再次瞻仰遗容 【朝鲜媒体称金正恩为“最高司令官”】法新社表示,朝鲜官方媒体这一最新说法是朝鲜权力交接程序正顺利进行的最新迹象。朝鲜《劳动新闻》在社论中称:“我们将支持金正恩为我们的最高司令官和将军,我们将完成先军革命。”这是朝鲜媒体首次如此称呼金正恩,“最高司令官”职务先前由他父亲金正日担任 【朝鲜表示将继续走先军革命道路】朝鲜《劳动新闻》24日发表社论说,朝鲜全体人民军官兵和人民要按照金正日的遗训,一心团结在金正恩的周围,继续走“先军”革命道路。社论还号召全体人民军官兵和人民化悲痛为力量和勇气,实现金正日的建设强盛国家构想。 【金正恩母校校长:盼瑞士民主教育产生好影响】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金正恩90年代曾在瑞士一所学校留学。该校校长斯杜德接受德国电视台采访称,希望在瑞士读书时受到的民主教育对他统治朝鲜产生积极影响。斯杜德称金正恩是个活泼开朗、适应能力突出、有包容心、爱好体育并精通德英法三门外语的学生。 金正恩身后的女子成为焦点据推测她是金正恩的胞妹 【15】古巴将释放2900名囚犯 据路透社,古巴表示,出于人道主义原因,在未来几天内将释放2900名囚犯。古巴媒体说,这些将被释放的囚犯包括一些被定为反国家安全罪的人,还包括60岁以上或患病的囚犯、妇女和没有长期犯罪记录的年轻人。这些报导说,因贩毒、谋杀或间谍等重罪而被定罪的囚犯将不会被释放。 【16】校长教师因在Facebook发表侮辱学生言论辞职 英国卫报报道,因在Facebook上发表侮辱学生的言论,英国赫尔市韦斯特科特小学校长约翰逊与教师沃勒斯被迫辞职。他们的言论后被打印出来张贴,引发家长愤怒。其中一条说“难怪每个人都这么蠢,近亲繁殖破坏了大脑发育”,另一条则嘲笑学生在廉价商店购物。 【17】印度渔民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 印度南部城市高知外围佩里亚尔河中,一位渔夫正在整理渔网,而他的妻子则负责操控船桨。 【18】饥饿的肯尼亚 2011年7月11日,肯尼亚达达阿布附近的达伽哈莱难民营,两岁大的Aden Salaad望着母亲――她正在无国界医生医院在浴盆里给他洗澡。达达阿布的难民营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来到这里的难民们都遭受着难以形容的苦难。 【19】领袖  2011年10月5日,朝鲜平壤,一张挂有朝鲜开国者金日成头像的建筑照片。12月17日,金日成的儿子,也是他的继任者――金正日逝世,享年69岁。 【20】没有准备好离开 2011年2月13日,埃及开罗市区解放广场,一名埃及抗议者,正在与一名警察发生争执。埃及军队开始清除抗议者临时搭建在广场上的帐篷。 【21】自由引导人民 海门四母亲手挽手走向防暴警,要求他们放人 。 【22】2011新锐榜年度知道分子: @老榕 他是中国电子商务之父、中国最著名的球迷、“老榕大侠”、互联网时代“去中心”的倡导者,同时,他也是中国“榕通社”社长。在这通讯社里,他同时身兼社长、记者、编辑、校对一职,他的装备仅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3G上网卡、一口“锅”,却直播着利比亚整个战局。 【23】极权对人类心灵的毒害,比它统治的形式毒害更深重 @傅剑锋1984 :17年前,金一死,民众抱着雕像和相框,哭得死去活来。短短几天里还自杀了几千人。十七年后,金二死了,这一幕重演,又有人哭得昏死过去。极权国家的民众,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极权只有把民众洗脑成白痴,才能使它稳固。极权对人类心灵的毒害,比它统治的形式毒害更深重。 @季业 :妈妈讲过一真实的事:76年毛死各地追悼会,她们厂开会时三鞠躬,前面一工友一鞠躬一个屁、一鞠躬一个屁,放了三个屁,大家想乐却都不敢,憋得是相当难受。现在很多人根据电视上的痛哭流涕推断朝鲜人民对金正日饱含深情,别二了,在一个不哭可能坐牢、哭得好可以加官进爵的社会,你能怎样呢? 【24】生活在真实中 哈维尔在其《无权者的权力》中指出:极权社会是一种谎言社会,人们生活在谎言中还要假装接受。正是人性的普遍犬儒化才使独裁暴政畅通无阻。“生活在真实中”的良知不服从原则,是号召人们不要甘愿过那种口是心非的生活,用反抗谎言来化解人性和道德的危机,恢复做人的尊严。 【25】不要再把语言拆成一个大广场 每个城市都修座天安门吗?每个人都要说普通话吗?普通话只适合解说《动物世界》或念悼词。不要再把语言拆成一个大广场。我们的祖先住在我们的方言里,一开口,你就知道我从哪儿来。虽然脚下没有属于我们的土地,但在方言里,我们和祖先可以入土为安。( @周云蓬 ) 【26】富足、摇摆、自由、欢愉 @古典的河流 :Benny Goodman和Peggy Lee的「Why Dont You Do Right」。一看就是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下才出得来的音乐。富足、摇摆、自由、欢愉。我喜欢该现场,非常喜欢! http://t.cn/qZx7z 【27】你懂得越多,你就越像这个世界的孤儿。 ——韩寒 http://t.cn/SfFXqr  ( @喷嚏意图 ) 据路边社消息,圣诞老人前往义乌进货途中摔倒,没人扶,今年圣诞节取消。   金哥bye,喷嚏淘宝店海德巧克力,你值得拥有: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3692824510   来源: 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喷嚏新浪围脖: http://weibo.com/dapentizk   、 @喷嚏意图 喷嚏官方淘宝店: http://shop.dapenti.com     广告联系:dapenti#dapenti.com (# 换成 @) 喷嚏镜像: www.dapenti2.com    www.penti2.com 喷嚏电影频道(beta): http://www.dapenti.com/v/index.html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55371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 喷嚏图卦 】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我们仍缺乏让游戏行业自由健康发展的氛围

【网络民议】“这种震耳欲聋的沉默何尝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写照”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