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农场20120821
CDT Cartoon: The Nationalists Go Quack Quack
阅读更多发布者五月三十五日 | 8 月 8, 2012
CDT cartoon: Untitled Filed under: 蟹农场 Tagged: Censorship , China , comic , 宗教自由 , 审查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国两智 | 7 月 19, 2012
魏武挥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2年07月18日 法律在市场里,本意是为了让市场更发达。但很多互联网律条看来并非如此。最近正在紧锣密鼓讨论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这个草案通过,那么中国互联网上,备案制将名存实亡。 6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称“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面临一些新问题,为进一步促进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众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合法权益,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对现行办法进行了修订”。现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于2000年公布实施。 在中国建立一个网站,取得一个备案是合法网站的必要条件。不过备案备案,就是报备即可,它的约束力是很低的。而进行电子商务的,或者很大型的网站,一般还需要取得许可——也就是许可证制度。中国的许可证制度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总体而言,许可就是“审批制”的,而非“报备制的”。许可比备案的门槛高很多。 本草案的第十条如是写道:“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由互联网用户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服务,及提供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须经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许可。”。对比一下原来的管理办法:“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第四条),门槛提高,已经非常明显了。 什么叫“由互联网用户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服务”?在任何一个门户网站内容页底下都有评论区、任何一个电商网站商品页下都有评论区的今天,这些算不算“互联网用户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服务”?字面上似乎都算,但今天哪个互联网服务不弄点评论区、留言板的?这样的草案一旦通过,第一个死亡的,就是独立博客、小型内容网站、移动领域中的社交类应用。 这个法条还有一个逻辑上很怪异的地方。法条里说,但凡这类服务,必须先得到许可。换句话说,没得到许可的,就不可以开展这种服务。那么,没有开展这类服务的,凭什么给许可或不给许可呢?依据又是什么?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层面,可能就变成:只有大公司才能得到许可。因为大公司必然早就展开这类服务,其实也早就拿到许可。比如新浪微博之类。这种法条对大公司的事实上的偏袒,是极其明显的。 纽约时报中文网于本月9日刊出冀勇庆的文章《中国互联网:没有创新还剩什么?》,谈到了互联网七雄对创新的阻碍,提出中国为什么没有实质性创新。在我看来,制度层面的那些律条,也是阻碍创新的因素之一,而且是重要因素。在这些律条下,“没有资质的公司”被挡在市场之外,而所谓“有资质的公司”,无非就是两种:早期进入蛮荒之地今天成长为巨头的大公司,以及国家队性质的有主管单位的“国企”。 费正清曾经有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律条就是保障特权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许可制的环境下,哪里还有什么小公司的腾挪之地。 马云在最近一次采访中声称,他去年和政府开了40-50场会。但“几乎不在媒体方面花费时间,因为媒体变得非常复杂。”这真是一语道破天机,是费正清那个比喻的最好注脚——倒不是说马云在去向政府要捕鼠的特权,而是说,在中国,没有政府的关照,生意是很难做大的。而与政府进行公关,对草创的小公司来说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彼岸从AOL到雅虎到谷歌到Facebook的轮流坐庄,而在这里,当今互联网七雄,只有百度成立于2000年1月,其它的,统统是出生于上个世纪的“老人”。 魏武挥是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 相关日志 2012/07/14 — 网络审查:隔墙有耳,隔山有眼 2012/07/10 — 《外交政策》 Google董事长:中国的防火长城将垮塌 2012/07/10 — BBC:中国当局加强对网络视听节目审查(当局不担心你吃进去什么,只担心你看到什么!) 2012/07/10 — 马伯庸:中国为什么没有超级英雄电影 2012/07/07 — 《华尔街日报》看看中国是如何进行审查的 2012/07/06 — 媒体人证实蓟县断网 火灾死亡人数存疑 2012/07/06 — 某中央媒体同行敬请前往蓟县调查大火真相的记者注意 2012/07/05 — 曹林:传统媒体对热点新闻视而不见被边缘化 2012/07/04 — 新浪删除彭博董事长高逸雅帐号 2012/07/02 — 于声雷:政府如何监控我们的电子网络通讯?
阅读更多发布者五月三十五日 | 7 月 15, 2012
Mr. Brainwashed Filed under: 蟹农场 Tagged: Censorship , China , comic , 审查 , 宣传 , 专制 , 漫画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国两智 | 7 月 13, 2012
中国的5亿网民早就意识到了网络管理员存在。他们监视网民动作,并随时删除较具煽动性帖子。但如今,这些管理员也不得不适应被人监视的生活了。 来自哈佛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团队近日正使用新型软件监控中国的社群媒体网站,这些软件可以让他们比从前更近距离地观察网络帖子被审查的情况。现在,团队已开始公布一些关键成果。其中的一篇报告中指出,来自哈佛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已发现:在中国的社群媒体中,13%的帖子处于网络监控之下。 Gary King是一位政府系的大学教授,同时也是该报告的第一作者。他指出:“中国政府允许其人民享有社群媒体,但他们也设立了一架巨大的机器监视网络言论。”King及其团队使用他之前创建的一家叫Crimson Hexagon的公司开发的程序,围绕85个敏感主题的动向展开监控。从去年的内蒙古示威事件到中国著名海外艺术家艾未未,以及政府政策和其它能够导致大规模示威的信息。他们的监控能够识别包含此类主题的帖子,记录他们发布和被删的时间,并计算出其在网上的“存活”时间。 该团队建立了一个至少包含1100万帖子的数据库,这些帖子来自中国的1382个互联网论坛。其最出乎意料发现当属那些批评政府的帖子并未遭到严厉地封杀,而意图聚众示威的帖子则在几小时内就被清除。 King说:“我们曾经以为他们是顾虑外界的看法,但事实并非如此。很明显他们的目标就是阻止民众聚集。”《网络认同——全球互联网自由的斗争》( “Consent of the Networked: The Worldwide Struggle for Internet Freedom”)一书的作者Rebecca MacKinnon也赞同这点,她表示,“中国政府想要的从来都不是白色统治。他们只想维护党的领导权。全面的、令人窒息的、紧身衣式的统治在中国不可能发生,除非中国政府想要把中国变成朝鲜,显然他们不想这样。 与哈佛大学团队的方法相比,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单独针对中国最流行的微博网站——新浪微博的监控程序。该程序监控着30万用户,平均每个用户拥有1000个粉丝。King-wa Fu是一位助理教授,同时也是WeiboScope(微博视界)的开发者之一。他表示,新浪微博用户是中国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团体”。他们发现,通过在一天的不同时段监测新浪微博用户的个人界面,就可以几乎实时地观测管理员的工作,并识别每一个被他删除的帖子。研究人员随后检查这些被删除的帖子,并推测其被删原因。 我们发现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关键词列表,一场人民群众与管理员之间的猫鼠游戏。 这些程序的出现意味着研究者能够逐渐清晰地描绘中国审查制度的蓝图,同时还能够给出任何时期内最敏感的话题。更有趣的是,如果再来一点点运气和悟性的话,研究人员还能够预言某部门或某人将发生的大事变。 King的团队分析了有关某书记丑闻、艾未未被拘以及最近其它的一些敏感新闻。在回顾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些明显信号:在新闻爆发的前夕,管理员对于此类话题的审查力度会大大加强。 简单来说,如果这些数据研究员恰巧找对了地方,审查员可能无意中就会成为他们的最佳情报员 目前这些小组主要在回顾过去几个大事件的数据。在得出最初结论后,他们准备探究更深层次的内容。King说“我们会继续观察。” 管理员注意:你们被盯上了。 相关日志 2012/07/10 — 《外交政策》 Google董事长:中国的防火长城将垮塌 2012/07/10 — BBC:中国当局加强对网络视听节目审查(当局不担心你吃进去什么,只担心你看到什么!) 2012/07/10 — 马伯庸:中国为什么没有超级英雄电影 2012/07/07 — 《华尔街日报》看看中国是如何进行审查的 2012/07/06 — 媒体人证实蓟县断网 火灾死亡人数存疑 2012/07/06 — 某中央媒体同行敬请前往蓟县调查大火真相的记者注意 2012/07/05 — 曹林:传统媒体对热点新闻视而不见被边缘化 2012/07/04 — 新浪删除彭博董事长高逸雅帐号 2012/07/02 — 于声雷:政府如何监控我们的电子网络通讯? 2012/06/30 — 中国禁止网上搜索“习近平”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