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

胡星斗:中国应通过暂时训政来走向宪政

  (文章原标题:迷失了方向的中国——与国内外媒体、外国驻华官员的谈话纪要)   (我最近与国内外媒体,以及外国驻华官员如法国驻华大使、澳大利亚外交部、英国使馆、美国使馆、日本使馆、德国、丹麦、挪威、韩国、安哥拉等国官员进行了交流,以下根据回忆整理出部分内容。)   目前的中国在公开预算、微型金融、户籍改革、社会保障、网络反腐败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是,中国仍有可能沦为“失败国家”,关键是看中国能否在建立现代国家制度、现代政治制度方面取得进展。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每年发表“失败国家”名单,中国近几年每年上榜。它提醒我们,中国不能被表面的光环炫晕了头脑,决定一个国家能否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不是经济成就,而是政治形态,也就是能否建立现代政治制度。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建立了现代政治制度而发达起来的,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发展速度虽然暂时比中国慢,但是他们都基本上建立了现代型政治,为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而反观中国,经济发展虽快,但维稳经费也高速增长,已经超过了国防经费;腐败扩散的速度也远远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有一些人预测,10年之后中国可能沦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中国可能陷入动乱。   目前,中国进入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面临的选择有三条道路即极左或毛左的道路、权贵社会主义或者俗称的权贵资本主义道路、类似于西方的宪政民主的道路,这三条道路都是死路。极左或毛左的道路试图回归毛时代,更加偏离现代人类文明,不可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相反可能成为一个法西斯国家;权贵的道路也叫特色社会主义,即经济上的自由、经济制高点的国有垄断加上政治上的保守、政治体制的僵化,最终特权腐败、两极分化、官民矛盾会失控,社会将逐渐地陷入混乱;第三条道路——自由民主的道路或许是中国长远的目标,但由于目前的中国人没有民主训练、不存在公民社会、人治与党治大于法治,所以,实行民主的结果肯定是社会动乱,国家分裂。也就是说红色道路、权贵道路、自由道路对于中国都是死路一条。   中国未来唯一正确的道路是通向宪政的暂时训政,在保证执政党权威的基础上逐渐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厉行法治,预备宪政,让党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实行党内民主,放弃革命党思维和特权思想,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为了避免社会动乱和国家分裂、为了中国的现代化,执政党应当随时准备放弃自己的利益。   中国的未来最有可能的是三种前景,一是政权不变,但社会越来越衰微,矛盾越来越多,动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执政者应当反思:为什么早就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社会反而越来越不和谐?根源在于不是用现代文明的办法实现和谐,而是采用打压的办法,最终牺牲了社会正义;不是致力于建立现代国家制度,让人民有话语权、监督权,而是回归毛时代的做法。可以说,如果不能建立公正社会,那么也就无法建立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不是现代国家的通用语言,通用语言是公正社会、法治社会、民主社会。和谐社会往往意味着不讲原则、没有公正、暴力强压下的表面上一团和气,这不是执政者追求的目标;现代国家制度、现代政治制度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追求。   第二个前景是军人执政。也就是在当局执政失败之后,国家陷入动乱,军人接管政权。不仅是枪指挥党,而且是枪口威吓全民。这是很坏的结果,还不如一党专政。第三个前景是国家在短暂动乱之后组成民主政府,但社会也陷入了比较混乱的长期痛苦时期。   触发中国社会动乱的因素,一是通货膨胀或经济滞涨,二是基层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演变为全国性骚乱。   通货膨胀或经济滞涨是政绩GDP化的结果,是未来中国必然的宿命。中国进入了长期的通货膨胀时期。由于国进民退、国有垄断特别是金融垄断、税收沉重,导致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困难,进一步导致就业难、薪水低,民营企业风雨飘摇,所以经济滞涨也是未来中国必然的宿命。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据银监会的数据,2009年5月,全国各地有融资平台公司8000多家,许多县市的债务余额超过了财政收入;现在又有报道说,地方政府负债10万亿。我的问题是:这么多的负债,超过了国家财税,有多少用在了民生方面?恐怕大部分用在了政绩工程上。资金使用效益的低下,将进一步诱发恶性通货膨胀。   市场普遍估计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应该在14万亿元左右,有的地方政府债务率已超过100%。地方官员为了提升他们的政绩,往往大量举债。至于债务将来是否能够偿还,则是继任官员,或者中央政府的事情。地方政府不是法人,也不是一级责任政府,如果放开地方政府举债,会导致大量的坏帐,经济无法可持续发展。筹集经济发展急需的资金,还是应由中央统筹发行债券,除非我们能够让地方政府成为一级责任政府。而让地方政府成为一级责任政府,恐怕必须要有民主对地方官员的制约,才能够起作用。   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美国5%的家庭掌握了全国60%的财富,而中国是1%的家庭掌握了41.4%的财富,中国贫富分化的程度远远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法制晚报》,2010.5.24)。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已接近0.5(《深圳商报》,2010.12.16)。为什么中国越来越贫富分化?当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拉大是必然的现象,也符合库兹涅茨倒U理论,但是像中国的贫富差距这么大,那还是不正常的。其原因一是中国的税收太重,尤其穷人缴税太多,中国富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不到个税总额的10%,而美国10%的富人缴纳了个税的60%多(《深圳商报》2009.5.11)。中国穷人的收入中25%交税,富人只交了18%。据世界银行和普华永道公布,在全球175个被调查的国家中,中国位于纳税成本最高的第8位,中国大陆的总税率高达77.1%。二是中国的金融国有垄断,不利于中小企业、个人创业、新农村建设等。三是中国的房市是造富的机器,股市是剥夺穷人的机器。四是老百姓无权,纳税人也没有权利,既不能团结起来组织工会、提高工资待遇,也不能监督国有企业和政府。中国需要“纳税人革命”,纳税人从“沉默的多数”变为社会的主人。   官权压倒民权,国富压倒民富,官员喉舌压倒人民的声音,这是腐败与贫富分化的主要根源。   美国GDP中70%是劳动报酬,中国仅15%,发达国家平均50~60%。2008年,中国的居民消费率35.3%,而美国为70.1%,印度为54.7%。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报告,中国收入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差距达到15倍。行业收入差距超过巴西,居时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的行业收入差距一般在两倍左右,日本、英国、法国约1.6~2倍,美国、德国、加拿大、韩国2.3~3倍(《经济参考报》,2011.2.10)。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官营慈善组织经常陷入丑闻之中,这并不奇怪,未来这样的丑闻还会更多,因为官营机构的特点决定了它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好。国有慈善基金会与国有企业一样,产权虚置,政企不分,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责任机制,缺乏真正的竞争,管理成本高昂,财务不透明,捐款去向不公开。中国国有慈善机构的管理费比率高达10%,剩下的90%的慈善款都交给了地方政府,成为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这些钱到了地方以后到底有多少用在了扶贫救灾方面,只有天知道!而发达国家政府不直接从事慈善事业,只负责监督,他们的私人慈善机构经过激烈的竞争,其管理费比率只有3%、4%,其每一笔款项来源、流向都必须向社会公开,行业协会、民间组织也不断地发布对于慈善机构的评价和排行,激烈的竞争淘汰了那些管理费率高、管理不规范的基金会。只要中国不改变官营垄断慈善基金(尽管也有少量的民间慈善基金作点缀)的现状,那么中国的慈善事业不可能发展壮大,不可能被国民认可。为什么中国人的捐款比例低?美国人均慈善捐款额是中国的7000多倍。在153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大陆的慈善事业综合指标居倒数第7位。中国慈善捐款的践诺率只有7%(《深圳商报》2010.8.20)。   民众的没信用,其实源自官员的没信用。中国官员是世界上最没有道德感的群体。   近几年国进民退,国有资产从1999年9万亿增加到2009年43万亿,是十年前的5倍。令人震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整体上处于亏损状态。从2001~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利润4.9万亿元,同时少缴利息、地租、资源税以及获得补贴共计6.47万亿元。同时看看国有企业怎样的挥霍:据京华时报2011.5.11报道,根据2010年年报数据,央企高管高薪前5名全是中海油,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年薪1330.6万元。国有企业出资人权利虚置,财务监督阙如,薪酬委员会名存实亡,独立董事沦为附庸。真是合法贪污权,合法分赃啊。而国企的利润就是社会的成本,国企几乎都是利用特权来赚国内老百姓的钱的。看看这些国企怎样地掠夺老百姓:中国手机话费比发达国家高出5~20倍,2009年,我国手机话费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4.77%,占农村居民15.9%,而国际上大多低于1%。   国有企业赚了很多钱,但他们的效率却是世界上最低的。根据中石化2010年年报,2010年中石化的净利润707亿元,全年管理费用高达577.7亿元。中石油中石化的投资回报率只有发达国家的20~30分之一,如中石油2008年A股市场投资回报率0.89%,而埃克森美孚为20%。   许多人认为国有企业是政权的基础,所以即使亏本、即使挨骂,也要保持国有垄断。这种观点是陈旧而且极其错误的。过多的国有垄断直接或间接造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失败、政府的庞大、对法治的破坏、民生的艰难、腐败的蔓延、道德的沉沦,难道说这些都有利于执政党?凡是国有企业密集的地方,必然是民间活力不足、科技创新不足的地方,必然是法治不彰、专断独行、腐败不公的地方。所以,执政者应当头脑清醒:国有企业不但不是政权的基础,而是破坏政权合法性的元凶。   中国的财政收入和货币发行都增长太快,必然造成实体经济萎缩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也就是形成滞涨。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万亿元,增幅21.3%。再加上政府性基金收入、社保基金收入、矿产权拍卖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卖彩票收入以及工商、质检、城管、交通、卫生防疫、食品药品监管等其他各种预算外收费,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在13万亿以上(按照学者的说法,预算外收入与预算内收入的比例为1:1,那么中国政府的总收入在16万亿左右)。2010年全国卖地收入2.7万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幅超过70%。   2010年,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近8万亿元。2010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72万亿,同比增长近20%。M2占GDP的比例高达2.6,远远超过正常的货币水平。现在,全世界都在指责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是美国的广义货币M2占GDP的比例仅为0.65,目前全世界实际流通的美元仅4.5万亿美元,仅占其GDP的30%,而且美元60%为美国之外的海外持有。   中国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是饮鸩止渴。发行超量的货币既是被动的——由于巨额的外汇占款而不得不发行的,但同时又是主动的——为了保持人民币不升值、为了GDP政绩,而人为制造了天量货币。根据经济学家的理论,货币或财政投入每增长1%,GDP增长率就提高1/3%左右。根据奥肯定律,GDP增长率提高1%,就业率就提高1/2%,但中国仅有1/3%。大量的货币投入到效率极其低下的经济之中,表面上看起来促进了就业和经济繁荣,但是实际上积累了长期通胀的祸根,恶化了民生,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仅仅是GDP(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GNP(国民生产总值)仍然与日本相差40%,也就是说,中国的国民财富40%左右是境外居民创造的,利润流向了境外,并不能造富于中国。而且日本藏富于民,其国家外汇储备虽然仅1万亿美元,远低于中国的3万亿美元,但日本还有1.5万亿美元的公共养老基金,6万亿美元的私人企业海外资产,15万亿美元的个人金融资产。所以,无论是国富还是民富,日本仍然远远超过中国,更不要说人均。对此,中国人必须保有清醒的头脑。   中国人的收入只有美国人的十几分之一,但是中国的平均房价却比美国的高得多。根据美国房地产协会2009年统计,美国中价房每平米约5700元人民币,纽约房屋中价与家庭年收入中值之比为5:1,而北京上海约为40:1,我们不能不成为“房奴”。中国的房价为什么这么高?一是由于GDP政绩制度、土地财政和土地的各级政府垄断供应抬高了地价,致使土地出让金飙升,地王频现。二是过去放任了房屋投机,中国70%的购房是投机需求甚至是腐败需求。2010.4.20深圳一人抛售680套住房;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康慧军夫妇名下拥有24套住房;浦东外高桥规划建设处处长陶建国名下拥有29套住房;上海房地产局副局长殷国元拥有30套住房。据报道,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国66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高达6540万套住宅电表连续6个月读数为0,这些空置房足以供2亿人居住。而发达国家对于住房保有征收房产税,美国、德国对二套房征收50~80%的销售所得税,这些都有效地抑制了房地产投机和投资的需求。所以,在发达国家除非大富翁,否则很少有人拥有两套以上的住房,这样房屋回归了它的居住属性。2009年,德国57%的家庭租房居住,租房平均使用面积仅69平米,可见住房保有环节的税收能很好地调节需求。其他如中国买房者太年轻,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是27岁,日本、德国为42岁;房地产开发商的暴利,如2009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平均毛利润率达到55.72%都是房价太高的原因,但是它们是次要原因。   中国应当大力推行住房双轨制,即市场价的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并存。应当出台《住房保障法》,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监督的力度。2010年4月住建部规定对于骗取经济适用房的,责令退还住房,并且5年内取消再申请的资格,这样的规定对于骗购者等于零风险,而他们可能获得的收益巨大,风险与收益的巨额反差,还会促使一些人继续骗购。反观香港,对于骗购者的处罚相当严厉,3年前时年85岁的香港退休大法官因为骗取廉租房,仅仅是廉租房,就被判入狱11个月。   住房难、房奴多一直困扰着政府和居民,成为民生改善的一大障碍。近几年,中央政府一直要求大力兴建保障性住房,但是由于资金等原因,每年落实的不到30%。为了改变保障性住房落后的局面,福利分房卷土重来。住房应当实行双轨制,但是保障性住房谁来提供?只有政府来提供。如果社会单位——企业、机关也提供保障性住房,企业会偏离它的市场目标,机关则可能以权谋私,目前,社会上最有意见的正是后者。   公务员应当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但是问题在于公务员以其权力很容易侵占普通民众的保障性住房指标,而且许多公务员拥有多套住房。我认为,应当聘请中立的机构对于公务员的收入状况进行评估,如果其收入不及社会平均,那么应当对公务员进行补贴,补贴款向社会公开,然后让公务员到市场上购买商品房;公务员也可以参与保障性住房的申请,但是不能以国家机关的特权参与其事,政府部门更不能够拿纳税人的钱去买保障性住房分给公务员或低价卖给公务员,否则涉嫌以权谋私和滥用公共资金。   公务员住房总体上应当纳入城市公共住房之中,两个体系是兼容的。当然,公务员住房政策可以有特殊性,在一定的情况下财政可以补贴公务员,但是前提是公务员总体上必须是廉洁的,其收入是较低的。香港公务员买房子往往会获得政府的补贴,因为其公务员很廉洁,收入不高,如果没有住房补贴,公务员的职业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干了。而在中国大陆,即使没有住房方面的好处,大部分人仍然向往公务员的职业,所以,在中国大陆,公务员的住房补贴、福利分房等会引起普通民众的不满。   根据寻租理论提出者克鲁格的模型计算,中国2004年的腐败租金总额为46000亿;根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研究报告,2005年中国有4.8万亿隐性收入没有反映在居民收入统计数据中,都证明了中国的灰色收入和腐败收入约等于当年的国家财政收入,是GDP的30%左右(《长城月报》2011.5:80~81)。吴敬琏说:中国的租金总额达到国民财富的20~30%,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据报道,中国国有企业进口引进成套设备一般比国际市场价格高出60~300%,如从意大利引进皮鞋自动生产线,国际市场价200万美元,中国600~720万美元;一套年产化肥50吨的设备,国际市场价格2.2亿美元,中国国有企业花4亿美元引进。可见,国有企业的产权模糊、所有人虚置是腐败浪费的主因。   据说存在着黄宗羲定律:任何朝代都走不出由廉洁开始到腐败结束的王朝循环。对于专制政体来说,这个黄宗羲定律是存在的,但是对于宪政民主政体来说,腐败的范围越来越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一年有上万宗腐败案件,现在只有十几宗;韩国曾经腐败不堪,但是现在情况好多了,总统和总理都会因为细小的腐败而下台。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韩明淑因为涉嫌收受5万美元的贿赂而被逮捕;2010年8月30日被提名为韩国总理的金台镐宣布辞职,仅仅因为他公布的私人财产中没有公布他妻子和岳母开设的商铺,他还承认在担任庆南知事期间,他妻子曾经以个人用途使用公车。2008年3月首尔市政府规定,市公务员凡是接受贿赂或招待超过3万韩元约合200元人民币不到,不论职位高低,一律停职甚至免职。   发达国家对于腐败可谓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美国洛杉矶市市长安东尼奥.维拉雷戈萨因为接受了34场NBA门票而被罚款4.2万美元。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州长约翰罗兰共接受免费度假、翻修房屋等好处,折合10.7万美元而被康州议会弹劾,在美国弄得沸沸扬扬,家喻户晓。瑞典前副首相用公务卡购买了几十克朗约合几美元的巧克力,被记者追查到银行,最终引咎辞职。英国一官员因为接受了西班牙的一次免费旅行而被迫辞职。英国贸工大臣曼德尔森因为使用无息贷款买房而被迫辞职。   而在中国呢,由于没有建立现代反腐败制度,所以,反腐败经常沦为权力斗争的工具。广东茂名市前市委书记罗荫国在接受调查时称:“中国不就是腐败分子提拔腐败分子,腐败分子反腐败吗?”   当然,对于经济刚刚起飞的中国来说,腐败猖獗有其必然性,即使中国民主化开始,腐败也会在一定的时期内蔓延,如曾经的台湾、韩国,现在的印度就是这样。经常有人拿印度来证明民主与腐败没有什么关系,民主不一定不腐败。其实,真实的情况是民主化初期腐败不降反升,存在着库兹涅茨倒U曲线。民主化中期以后,腐败将大量地减少。所以,不能因为民主化初期的腐败而否认民主对于廉洁政治的根本性作用。   目前的中国,一要还权于民,二要还富于民。2011年第一季度,国家财税增收30%左右,外汇储备也激增,令人担忧。   中国的房市、股市是两大邪恶的市场,成为制造贫富差距的利器,富人拥有大量的房产,而房产增值迅速。A股、中小板、创业板的筹资能力很强,圈钱很多,但分红很少,利润率也很低。创业板200多个企业已经造就了近千个亿万富翁,一百多个十亿级富翁,但广大的股民却普遍亏损,财富不断地聚集在少数人的手中。原因是股票发行体制落后,是权力决定上市;对于上市企业的监督乏力,不能做到监审分离,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备,独立董事是企业所聘、是花瓶;股民不是真正的股东,没有股东权利,没有建立股东诉讼制度;缺乏资本市场的法治环境,存在大量的黑幕交易、虚假信息、坐庄拉升股价、老鼠仓等违法行为。上亿的股民亏损了,但他们却不长记性,投资了主板又投资中小板,还傻乎乎地投资创业板,他们不能认识中国股市的实质是权力与资本勾结下的“合法”抢劫与分肥,在缺乏法治环境甚至法治倒退的情况下,我呼吁股民们抵制股市,大家都不买新股,让股市瘫痪,将股市推倒重来。   中国改革三十年的成就是人民的思想束缚被松绑,言论自由得到初步的保障,经济体制充满活力,社会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中国最大的缺憾是百代皆行秦政制,两千多年后,秦始皇的政治体制仍然主宰着中国,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官员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层层施控可能导致政权失灵,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未来很可能诸侯割据,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可能分裂出中国。

阅读更多

华炳啸:新改革时代呼唤宪政社会主义

  这次研讨会可谓是群贤毕至,而我无论从学识还是资历上都很浅。非常感谢给我这样一个重要的大会发言机会。我的观点是,未来三十年是以社会政治领域改革为重点的新改革时代,而宪政社会主义正是这一新改革时代的必然选择。围绕这一观点,我讲四点:   第一,宪政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合法性基础,公民社会是建设现代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脱离宪政,党的事业就有脱轨的危险。拒斥公民社会,只会使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发成长的公民社会日益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疏离,并根本悖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人的自由解放的学说,其基本逻辑就是从现实的个人到现实的公民,马克思指出: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本身,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的时候,人的自由解放才能完成。在马克思看来,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终将消亡,而充满活力的社会则是永恒的。从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从权利政治到公益政治,从阶级专政到普遍平等、普遍民主、普遍正义、普遍幸福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权力不断回归社会成为社会权力的过程,就是一个构建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过程。现实的人所内蕴的“公人”与“私人”的二重性对立以及社会之中所包含的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的冲突,使得在“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之间寻求平衡成为了恒久的课题。在现实的“私人社会”的基础上培育公民社会,促进公民德性与共同善,发展公共理性、公共精神,有赖于国家的宪政建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必须对“国家的自由”进行限制。马克思指出:“自由就在于把国家由一个高踞社会之上的机关变成完全服从这个社会的机关;而且就在今天,各种国家形式比较自由或比较不自由,,也取决于这些国家形式把‘国家的自由’限制到什么程度。”在这里,所谓的“把‘国家的自由’限制到什么程度”,也就是指实现宪政的程度。在国家还没有被放逐到陈列馆之前,社会主义政权只能是实行人民民主的宪政社会主义政权。我们实行人民民主的根本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我们实现宪政的必由之路,就是党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包括民主立宪、宪法实施以及宪法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社会的力量驾驭和控制国家系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社会权力的总代表,而党要始终立足社会,回归社会,依靠社会,引领社会,走在社会的最前列,切实加强公民社会建设,自觉反映社会进步的要求,代表社会的最大公意,而不是使自己国家机器官僚化,日益脱离公民大众。党领导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授权,来自于社会的赋权。   在这次会前,江平先生重申“宪政是压倒一切的利益考虑”以及“宪政社会主义是大势之所趋”的基本观点,高放先生强调没有宪政就没有社会主义。许崇德先生闻之会议消息,特地把旧作《宪政是法治国家应有之义》作了重要修改寄给我,提出“我们的宪政是社会主义宪政,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宪政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西北大学“经济学家摇篮”之父——何炼成先生,昨日下午还专门给我打电话,他由于无法上下楼而不能参会,但让我转告与会学人,在辛亥革命一百年之际,我们要认真总结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蒋介石落实三民主义不力,才丢掉了大陆。国民党最终践行了三民主义的承诺,把台湾引上了宪政自由主义道路,才实现了政党现代化,甚至最终战胜了民进党,掌握了执政权。我们共产党也必须践行建国前关于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宪政民主承诺,勇于排除阻力,果敢抉择宪政社会主义改革新路。江老、高老、许老、何老的恳切言辞,代表着我们宪政社会主义研究者的共同心声。只有走宪政社会主义新改革道路,我党才能从根本合法性上巩固执政地位,确立宪治秩序,实现党的长期执政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无论是宪政建设,还是公民社会建设,我们都必须确立正确的规制策略。佩迪特 曾提出两种规制策略。“以出轨者为中心的规制策略”,把所有人都假定为社会稳定的麻烦制造者,处处设防,草木皆兵,甚至一些人为了片面维稳不择手段,丧失了共产党人的伦理底线,致使官民日趋对立,互不信任,社会溃败,彼此都苦不堪言。“以服从者为中心”,就会假定绝大多数公民都是宪政制度的服从者,其规制策略首先建立在这类人的积极倾向上,相信他们具有政治理性,能够理性负责地运用社会权力和个人权利,尊重和依赖现有的宪政秩序实现社会的平稳转型。实际上,只有采取“以服从者为中心”的规制策略,才能有效实现争取绝大多数公民支持和认同的政治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削弱极左或极右极端势力的社会动员基础,增进社会信任和社会团结。   第三,要正确认识治乱之本,早日打通“中国模式”的任督两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焕发出勃勃生机。   长治久安是福,而宪政民主与共同富裕是治之本。有了长治久安,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公民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尊严与幸福。而要实现长治久安,只能走宪政民主与共同富裕之路,也即走宪政社会主义改革新路。   社会动荡是祸,而威权垄断与贫富悬殊是乱之本。如果不能找到解决威权垄断与贫富悬殊问题的根本之策,高成本维稳只能把一时一地的怨气转移和蓄积到更脆弱的时空点上,社会动荡的噩梦迟早都会降临。而要避免社会动荡,只能走科学发展与全面改革之路,也即走宪政社会主义改革新路。   第四,做人要有一种精神,治学要有一种信念。“为宪政中国之崛起而研究,为社会主义之中兴而探索,为公民社会之强健而而献策”,是我们宪政社会主义研究者的历史使命。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然我们无往不在局限性之中,但我们会以谦卑审慎的科学态度,义无反顾,风雨兼行。也希望能得到更多师友的理解和指正,为我们的《宪政社会主义论丛》赐稿。   谢谢大家!   附录:   《宪政社会主义论丛》是国内第一本以学派命名的学术辑刊,每半年一辑。第一辑已于2011年6月经由西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法治国家建设”学术研讨会上免费赠送。   《宪政社会主义论丛》   (江平题写书名)   第一辑  大国复兴的宪治之道   编委会主任:江  平  高  放   副主任:李  磊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长江(中共中央党校)   王占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江  平(中国政法大学)   华炳啸(西北大学)   李  磊(北京)   何炼成(西北大学)   周树智(西北大学)   周瑞金(中国社科院)   胡星斗(北京理工大学)   郭道晖(中国法学会)   高  放(中国人民大学)   梁仲明(西北大学)   童之伟(华东政法大学)   储建国(武汉大学)   虞崇胜(武汉大学)   蔡  霞(中共中央党校)   主编:华炳啸   执行编辑:   梁学成(西北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后)   褚宸舸(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宪法学博士)   李  洋(西北大学讲师,新闻学博士)   赵守飞(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政治学博士生,讲师)   蔡文成(兰州大学讲师,政治学博士)   《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编辑原则   宪政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与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与理论探索的逻辑发展。《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的宗旨是“为宪政中国之崛起而研究,为社会主义之中兴而探索,为公民社会之强健而献策”,着重编选在坚持人民民主、依宪治国与党的领导前提下推进宪政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力作,并以学术性、思想性、探索性、前瞻性、建设性、对策性并重,努力为未来三十年社会政治领域的改革奠定学理基础,推动理论创新。   《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目录   (第一辑)大国复兴的宪治之道   卷首语:以科学的态度推进宪政社会主义研究                      华炳啸   【宪政社会主义专论】   论宪政社会主义                                                 江  平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宪政的历程和经验                           高  放   中国极左极右都危险                                             吴敬琏   宪政中国论                                              周叶中 邓联繁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正在与危机赛跑                                 王长江   基于顶层设计方法的一项前瞻性研究                               李  磊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虞崇胜   只有宪政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胡星斗   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                                       王占阳   一党立宪:通往宪政民主的中国道路                               储建国   论建设宪政民主 维护宪政秩序                                    周树智   宪政社会主义的思想进路与顶层设计                               华炳啸   宪政社会主义论——对和谐社会的解读                             赵守飞   从人民民主专政到人民民主宪政——宪政社会主义国体论的学说史研究   褚宸舸   基于宪政经济学视域的宪政社会主义发展之逻辑                     梁学成   论公共舆论与宪政社会主义改革                                   李  洋   政党立宪:语境、命题与内容                                     叶海波   社会主义即以公民社会为主义——论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理论构建     华炳啸   【宪政人物】   ——追思缅怀蔡定剑教授   旋转不息的陀螺——我眼中的蔡定剑老师                           刘小楠   追思父亲蔡定剑                                                 蔡克蒙   当代知识分子的典范                                             童之伟   为了“睁眼行宪政”的纪念——蔡定剑先生百日祭                    华炳啸   《超越自由主义》纵横谈   对自由主义要全面认识和正确应对                                 高  放   宪政社会主义是大势之所趋                                       江  平   只有宪政能发展社会主义                                         周瑞金   公意理念的发掘与重构                                           储建国   宪政社会主义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周树智   一部执着求索、见解独特的厚重之作                             梁仲明   《超越自由主义》学者点评                                      包心鉴等   华清池论道   “冷酷实证”能取消“规范冲动”吗?                            华炳啸   《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稿约   一、宗旨   本论丛的宗旨是“为宪政中国之崛起而研究,为社会主义之中兴而探索、为公民社会之强健而献策”,着重编选在坚持党的领导、依宪治国与人民民主前提下有关宪政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力作,并以学术性、思想性、探索性、前瞻性、建设性、对策性并重,面向未来三十年社会政治领域改革,努力奠定宪政社会主义学理基础,推动理论创新与学术繁荣。欢迎国内外学界同仁及各界有识之士赐稿。   二、投稿说明   本刊拒绝一稿多投,除约稿之外,一般只接收有关宪政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原创稿件,内容可涉及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主义学、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和文化学等领域。来稿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具体要求可参考附录的稿件体例。字数最好控制在0.5—2.5万字之间(含注释)。作者投稿时需同时提交250-350字的内容摘要、关键词和200字左右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及学术兼职、教育背景、主要研究成果及联系方式,包括通信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及电子邮件等。本编辑部保留对来稿文字按照编辑体例作一定程度删改的权利,不同意修改者请于投稿时注明。   三、评审规则   本论丛实行匿名评审制。所有来稿先经编辑部初审,通过的稿件方可进入正式评审程序。编辑部实行主编负责制,并设执行编辑若干名。评审工作按双向匿名方式进行,在执行回避原则的前提下,每篇论文至少由本论丛编委会两位学术编委评审。特殊情况下亦可由编辑部聘请编委会以外的学术专家或知名学者评审。来稿必复,评审报告将在两个月内,严格根据论文学术质量回复给作者,审定结果及评审意见分为三类:(1)安排采用;(2)须经修改,方可采用;(3)不宜采用。   稿件最终采用与否,由编辑部根据宗旨、评审报告及学术论题设计情况作最后决定。   四、投稿方式   所有来稿须提交电子版本及纸质版本各一份。电子版本请转存为WORD格式,发送至huabingxiao2021@163.com;纸质版本寄送至以下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一号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炳啸收,邮编710127   五、其他声明   1、《宪政社会主义论丛》半年一辑,每年春季、秋季出版。   2、作者文责自负,所有在《宪政社会主义论丛》上发表的文章,不代表编辑部观点。   《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稿例   一、基本要求   1、按照一般学术规范提供内容摘要(250-350字)和关键词。   2、来稿如果属于基金项目资助范围内的研究成果,可在文章标题上标“星号”,页脚可注明“基金项目:……(项目号)”;若有作者致谢或者简要说明,可以注明。   3、作者名后上标“星号”, 页脚注明作者简介:例如:   韩秀义(1972-),男,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二、正文体例   1、文章标题字号:小二宋体加粗,双倍行距;   作者姓名:四号宋体,双倍行距   文章之前的摘要、引语或导语,用缩2格且小四楷体,1.5倍行距。   文章之前的题记右侧对齐,小四楷体,1.5倍行距。   2、全文字号:小四宋体,1.5倍行距   小标题字号:四号宋体加粗,小标题最多四级统一为 一、二(一)(二)1、2、(1)(2)   3、正文中直接引文超过200字,用缩2格且小四楷体。   三、注释体例   1、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五号宋体,单倍行距。注释序号用①,②,③……上标,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后注与前注相同的注释,后注不用省略格式,即不采用“见前注”、“前引”、“前揭”等字样。   2、非直接引用全文,注释前注明“参见”或“详见”: 如参见夏勇.人权概念起源   3、中文部分规范注释示例。标注顺序:作者.专著题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1)著作类:夏勇.人权概念起源.第1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10.(若多作者,两位作者之间用“,”,作者超过两人用“等”字)   (若多作者,两位作者之间用“、”,作者超过两人用“等”字)   (2)主编类: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2-6.   (3)译著类:〔美〕格伦顿,等.比较法律传统.米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12.   (4)脚注中的文字阐述部分中含有引用的,将引用文献加小括号。如:……(夏勇.人权概念起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10)。   (5) 网上文章:余汝信.1970年宪法修改草案解读.http://chuchenge.fyfz.cn/art/901776.htm.2010年2月18日最后访问.

阅读更多

南方周末 | 儒家是宪政主义吗——简评秋风的孔子观

宪政的核心是保护人的自由,手段是分权制约和坚持民主、法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国自古至19世纪,行政权和司法权都是统一的。呵呵,宪政主义的影子在哪里?这样的“共治”值几分钱? 近年兴起的“国学”热,是中国思想文化走向多元的重要现象。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应是多元、自由的,公民自由自在地选取和发展自己的爱好,各适其适。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这是多数学者的共识。学者要重新阐释历史人物,必须严格遵循公认的学术规范,不能肆意歪曲历史为己所用,否则,很可能反倒糟蹋了孔子。 近几年,秋风兄热衷谈孔子。把“自由”、“平等”、“宪政”和“自由学术”、教育乃至“社会”的“创造者”等金箔往孔子脸上贴,信誓旦旦地说:这就是如假包换的真孔子;“中国人必须回到儒家!”这些前无古人的新装,在下阅后疑窦丛生。 首先说明,这与“托古改制”无关。清朝末年,兴起一股西学中源的思潮,把现代学术文化说成中国固有,“乡校”是议会的起源,民本就是民主,墨学是现代科学的由来,“礼失求诸野”。这种牵强附会的东西,受到严复批评后,梁启超承认这不过是“为俗人说法”。当时的先驱者这样做,确实是“托古改制”,为国人尚未熟悉的科学与民主开路;但客观效果不佳,已被他们摈弃。时移势易,21世纪的中国人早已超越了大清帝国臣民的蒙昧,用儒学或“礼治”渗入宪政,在清晰的宪政原则中,一杠子插入“儒家绅士治理”,与19世纪先驱用心良苦的“托古改制”风马牛不相及。 现代孔子? (邝飚/图) 其次,这也与“六经注我”无关。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创建自己的思想体系,通常广泛利用前贤的思想资源,阐释自己独特的思想成果。在陆九渊、王阳明和熊十力等人的身上就看到这样的锋芒。读者们会从这些文字中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但通常不会追究其历史真实性。 问题在于秋风兄一再表明,自己的有关文章和书籍才真正还原了孔子和儒家。历史不是可以让厨师随意加工的面团。既然号称史学,包括我在内的读者,就有权按照史学的要求鉴别其真伪。 再次,不言自明,这不是要不要继承传统文化之争。为了证明秋风兄的造像虚假,我引用了好些与秋风兄论点相左却为历代儒门弟子津津乐道的史料;这不是我对孔子的全面论述,更不等于要全盘否定孔子。篇幅所限,无法求全。 以下特掇拾秋风兄高论,供有兴趣的读者把玩,并略加评点如下。 1 必须回到儒家吗? “中国人必须回到儒家。这是无可逃避的命运。如果不回到儒家,中国就没有自我,因为中国没有灵魂。中国也不会具有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必以精神的自主为根本。这灵魂就是儒家。”(秋风:《儒家宪政民生主义》) “中国当然要现代化,但健全的现代化过程必须确保国民的主体性。这个具有主体性的国民是由其共同的文化所界定、塑造的,而这共同的文化,只能是传统文化。”(秋风:《尊重孔子,现代化才有意义》) 简评:“主体性”是新左派二十年来叫得震天价响的口号;其内涵之一是反对“文化殖民”、“文化侵略”;调动民族主义情绪,筑起一道高高的防火墙,让人们活得安安稳稳。如此安邦妙计,焉能不荣宠有加! 秋风兄不是新左派;今日跟在马后摇旗呐喊,不失为新的文化奇景。 一个全称判断:“中国人必须回到儒家。这是无可逃避的命运。”霸气逼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愿回到儒家的中国人多如牛毛。“必须”云云,是法律强制,还是意识形态强制?现代公民的灵魂是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至于具体的文化取向各各不同,容不得别人干涉。一个现代国家,要是有灵魂的话,那就是自由、民主、法治成为多数公民的共识并转化为不可侵犯的规则(制度)。把一个流派的文化,说成是国家的灵魂,冀图在抢占道德制高点的同时,形成意识形态强制(尽管秋风兄口头上反对意识形态),非常可怕。小民实在不懂“必须回到儒家”的指令,是不是在制造新的意识形态?假如一个公民拒绝儒家的“三纲六纪”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坚持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就是自己的灵魂,要不要挨批判? 稍加考察,“只能是传统文化”这个前提,就值得斟酌。1935年,国民党中宣部操纵十位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说:“中国在文化的领域中是消失了;中国政治的形态、社会的组织和思想的内容与形式,已经失去了它的特征。由这没有特征的政治、社会和思想所化育的人民,也渐渐地不能算是中国人。”这是为国民党、蒋介石威权统治造势的。76年过去了,谢天谢地,中国人仍然熙熙攘攘活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不加论证,就确定这个前提,只能让人摇头叹息。 即使是传统文化,为什么一定是儒家呢?逻辑跳跃,无视现实。须知知识阶层中历来有不少人迷醉老庄,禅修更是至今仍然受到热烈追捧的风尚。 这是现代思想文化制度与“必须回到儒家”的对决,不敢等闲视之。 2 此封建类同彼封建? “美国一位史学家汤普逊曾说:‘封建制度可能是人们的头脑所能想出的最合适的政体。’我同意这句话。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经典封建制的姬周王朝,持续八百年,为时最久。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封建制的精妙。而第一个现代宪政国家——英格兰的宪政制度,正是封建治理之道实现新生转换的结果。”(秋风:《你可能不认识的孔子》) 简评:西周封建制约在前11世纪至前771年;西方的封建制则从8世纪到14世纪。两者远隔万里,相距千年。 西方的封建制,有神权和王权的对立,有法治传统,议会传统,城市自治的传统,贵族和自由民享有种种自由,如此等等,孕育出现代自由、民主、法治、宪政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 西周的封建制没有冲破血缘宗法羁绊,影响所及,后来的中国传统社会,君师合一;行政与司法合一;儒家的三纲六纪转化为代代相传的律例;家族吞噬个人,父母、祖父母在,不准“别籍异财”——个人的自由和财产权全为宗法关系排除。 把两者混为一谈,有如指狗熊为猫熊!如此论证,夫复何言! 3 孔子是自由平等的先驱? “阿克顿爵士说过,封建制是自由的,但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缺陷:等级制。孔子坚持复礼,也即坚守封建的自由。但他也清楚地意识到礼制的等级性,他已经注意到有人利用强势地位强制他人。因而,孔子同时提出仁的理念,把所有人置于一般的人的地位,从而,自由的人也获得了普遍的平等。”(秋风:《你可能不认识的孔子》) 简评:孔子居然成为自由、平等的先驱!可惜,崇拜者举证能力太薄弱了! 提出的主要论据是仁,并引用《中庸》的话:“仁者人也”;且说“从而自由的人也获得了普遍的平等。”可是《中庸》那句话全文引下来是:“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原意是仁也要按亲疏分等级,何来平等?至于孔子和后来的儒家坚持等级,排斥平等的言行俯拾皆是,不再征引。 4 孔子不主张“尊卑等级制”? “当然,人们立刻会提出两句话,证明孔子或者儒家坚持等级制。首先是《论语》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通常标点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意思当然是鼓吹愚民政策。但其实,这句话应标点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秋风:《你可能不认识的孔子》) 简评:这是前人早就玩过的手法。利用中国传统书简没有标点的弱点,固然可以逞口舌之快,但经不起历史事实的检查: 孔子不是说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吗?既然如此,何必知之?他也说过“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这表明“知之”与“不可使知之”一样,都是让卑下者不要侵犯尊卑等级制度。这才是关键所在。 再看看他的行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国铸刑鼎,孔子坚决反对:“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法律不应该铸在鼎上明文公布,否则,老百姓就不会老老实实尊贵,严格遵守贵贱秩序。这是地地道道的愚民术,孔子可谓言行一致;而且顺手一巴掌,打了乱说他提倡平等的人一个大耳光。 5 儒家就是宪政主义? “中国历史上形成的第二种宪政主义指向的制度形态是董仲舒-汉武帝时代形成的士大夫与皇权共治体制。这里至少存在三种共治制度:士人政府与皇权共治;社会与政府共治;德治与刑治并存。”(秋风:《儒家宪政民生主义》) 简评:确立三纲,是董仲舒对儒家的一大贡献。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春秋繁露·基义》)又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三纲的基本含义是卑下者对上的绝对服从,等级绝对不能逾越;董仲舒说这是不可抗拒的天意。因此,什么平等啦,共治啦,统统是废话!这下秋风兄可惨了,董子连一点脸面都不给啊! 更好玩的是秋风兄认定这是“宪政主义”!宪政的核心是保护人的自由,手段是分权制约和坚持民主、法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美国政治学家麦基文认为:“宪政的实质,是政府权力和独立的法院审判权的平衡,美国宪政的根源可经由英格兰历史而追溯至古代罗马。”法国大革命宣布的“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更是政治学的常识。中国自古至19世纪,行政权和司法权都是统一的。这个国情,路人皆知。独尊儒术的汉武帝也是不留情面的主儿,一句话就把董仲舒送进大牢,差点掉了脑袋!呵呵,宪政主义的影子在哪里?这样的“共治”值几分钱? 6 礼治保障自由? “礼治就是自由的保障。”(秋风:《你可能不认识的孔子》) 简评:看看孔子执政时为人乐道的政绩,就知道礼治是怎么一回事了。 “孔子摄相事,……(鲁公)会齐侯夹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史记·孔子世家》)演员表演了孔子不喜欢的节目,就要“手足异处”。孔子没错,因为他坚持的是礼治,不过与自由不搭界! 《荀子·宥坐》:“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孔子曰:……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孔子加给少正卯的五条罪状中,除了第一、二条,所谓心险、行辟难于界定的罪行外,后三条都是言论罪。说孔子是摧残言论自由的先驱,可谓有根有据。何况他早就说过:“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一个有言论,有行动,容不得不同意见的人,何来“自由的保障”? 此事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明文记载:“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其他史料中也言之凿凿。要想一笔抹杀,难! 7 “皇权不下县”就是宪政结构吗? “汉武帝之后就出现了皇权不下县,在秦的时候可不是皇权不下县,皇权统治到每一个人,在汉武帝之后,其实中国就是一个在某种意义上的宪政主义的体制,……叫做‘共治体制’,士大夫和皇权共治体系,这就是双元的权威,使宪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根据这样的分析,中国的本身的宪制已经有了明显的宪政主义的色彩。”(秋风:《在儒家传统中发掘宪政资源》) 简评:与农耕自然经济相适应,直至大清帝国,政权一般仅设置到县一级;县以下是宗族统治,与政权直接连结,形成中国特色的宗法专制制度,从宫阙到基层社会,基本骨架是儒家的三纲体制。这是一元化的专制社会,没有什么二元结构。谓予不信,请看著名的有典型意义的族规: 曲阜《孔氏族规》:“忤逆父母,凌辱尊长及纵容妻妾辱骂祖父母、父母……笞责三十……至大反常,处死,不必禀呈致累官长。大盗,亦家法处死。”“禁止诉讼。” 宋代司马光制定的《司马氏居家杂仪》: “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 依靠儒家的三纲,宗族统治是专制政权的直接延伸,保护公民自由,只是秋风兄的想象。 8 孔子创造了“会社”与民间教育? “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工商业的力量不够强大,没有有效组织起来,并没有发展出欧洲的‘市民’社会。万幸的是,有孔子,有孔子创造的学术和教育,中国出现了另外一个社会,这就是儒者、士人组成的会社。在此后两千多年历史中……他们构成了一股宪政主义的力量。”(秋风:《在儒家传统中发掘宪政资源》) 简评:时至二十一世纪,大约没有几个人相信“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可能秋风兄是个例外。他认为,孔子以前中国没有教育,没有学术,也没有社会。 老子是孔子谦恭请益的师长,一部《老子》,至今仍被海内外学者推许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源头。秋风兄却斥之为纵横家言。 中国教育是不是孔子创造的?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子产比孔子早生几十年。他执政的时候就有学校了,而且人们可以在其中议政,似乎有点公民社会的味道了。即使是民间教育,也很难说就是孔子创造的;与孔子同时的少正卯就是与孔子竞争的民间教育家。 顺便说说,秋风兄认为中国“在战国以后开始出现了政府”。(同上)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做大司寇,是不是政府?据《史记》记载,西周建立初期,康叔就做过司寇,那是民间社会还是政府? 那么,孔子却是创造了足以成为“宪政主义力量”的“另外一个社会”吗? 自古以来,都有一些耿介之士,或是“上不臣天子,下不友诸侯”,或是“从道不从君”,传承浩然正气,千祀不坠。不过,这些是高山仰止的奇士,并没有形成一股足以牵制皇权的强大力量,更不用说与之共治了。有时社会危机尖锐,有过反抗的群体;但往往事过境迁,就烟消云散了。个别朝代相权较大,但皇权绝对专制的基本格局未变,宰相的权力是皇帝授予的,多数时候可以随时收回,大臣和宰相随便被杀戮的并不罕见。至于被秋风描绘为已组成民间会社——公民社会的士阶层,也是不给秋风争气的群体。在儒学熏陶下,他们恭顺成性,绝大多数心甘情愿俯伏在皇帝脚下,除了醇酒、美女为伴的雅集,闻党色变。“宪政主义力量”云云,真不知从何谈起! 9 董仲舒和康有为“最伟大”? “在19世纪最后几年,康有为第一个系统地形成了现代建国方案——现在看来,这是最为健全、完整的方案,中国人也曾在构建民主政体与保持固有传统之间努力保持平衡。”(秋风:《尊重孔子,现代化才有意义》,董仲舒和康有为是“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们是真正的儒家”。(秋风:《自由的孔子》) 简评:康有为“第一个系统地形成了现代建国方案”?在康有为还不知新学为何物或刚刚开始接触新学的十九世纪70—80年代,已经有好些仁人志士在探索和提出建设现代国家的方案。这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众所周知的事实。翻翻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吧,这是不是健全、完整的现代建国方案?“第一个”不是随便可以说的。 秋风兄还称董仲舒和康有为是孔子之后两个最伟大的人物。以康有为来说,秋风兄可能不太了解有关的研究成果。 他推动戊戌变法有功;但由于他的莽撞,由于他的政治幼稚病,这次变法被断送了。 他的所谓公车上书,已经证明是造假,而且此公造假成性。 在他家长式的领导下,保皇会走到破产边缘。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已经取代他成为这一流派的思想领袖。 他言行不一,早为包括不少他的信徒在内的众人诟病。 1909年,著名教育家、广东士绅刘士骥因为“为国不党”,坚决不肯将自己募集的“振华公司”的股金交给他支配,居然被他派人暗杀,留下一笔没有偿还的血债! 说到“建国纲领”,《大同书》是康有为的最高纲领。他规定:大同之世“用器精,可以诇(xiong刺探)察人之行事,令人难惰、难偷、难诡,令人惊犹鬼神之在左右,使人不敢为恶,则善行自进。”“大同之世,自发至须眉皆尽剃除,五阴之毛皆当剃落……故一毛尽拔,六根清净。”这样整天受监控,全身要剃光的生活,我辈无法消受,还是留给吹捧他“最伟大”、“系统地形成了现代建国方案”的人去享用吧。 10 宪政与儒学到底是何关系? “台湾其实从来没有过什么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在蒋氏父子执政期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是采取很强的保护措施的,可是实现了宪政。日本也是这样的,韩国也是这样的,都没有试图摧毁儒家再建立宪政制度。”(秋风:《在儒家传统中发掘宪政资源》) 简评:台湾的宪政是两蒋父子整天把子曰、诗云挂在嘴边得来的吗?不知秋风兄有没有读过胡适、傅斯年、雷震、殷海光等人的传记和后期著作,有没有涉猎过台湾民主运动史?看过胡适的墓志铭吗?两蒋政权对思想犯——盗火者的镇压血泪斑斑,墨迹无法掩盖血迹!思想变革是社会转型的先导。蒋介石贬斥、阻挡新文化运动,“以民族思想为第一”(《中国之命运》),意在巩固自己的威权统治。值得为之喝彩吗? 君知否:日本的宪政是1945年战败后才真正实现的;1889年后日本有宪法无宪政的历史,导致中国平添两千余万冤魂。读过天皇和明治政府的《幼学纲要》、《教育敕语》和《军人敕谕》吗?灌输“忠孝为本”、“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是他们屠杀中国人的重要思想支柱! 老朽愚鲁,不当妄言。然兹事体大,不敢缄默。冒犯之处,敬请原谅! (作者为中山大学教授,下期刊发秋风的回应文章,敬请垂注)

阅读更多

嗨!历史 | 陈炯明不是叛徒 乃宪政实践者

陈炯明 叶曙明:当时大家都把共和宪政挂在嘴边,宋教仁和 陈炯明 属于少数真心想践行共和宪政的人。陈与 孙中山 的恩怨,传统观点是认为 陈炯明 后来背叛了 孙中山 。其实只是政治理念的分歧,谈不上谁背叛谁。 作者:卜松竹,选自: 广州 日报 陈炯明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争议颇大的人物,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时事人物之一。他与 孙中山 的分合恩怨,他“联省自治”的政治主张和实践,成为无数人研究的对象。有人指责他叛变了革命,有人称他是中国“联邦宪政”的实践者,还有人对他的地方建设,尤其在广东地区的建设成就赞誉有加。对于这样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应当如何解读?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设 广州 为全省首善之区 陈炯明在广东期间,在地方建设方面建树颇多。对此,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段云章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倪俊明在《陈炯明与地方建设》文中有着深入的分析。 1918年改组军政府时,当局根据胡汉民的建议设立市政公所。1918年10月, 广州 市政公所成立,设于育贤坊的禺山关帝庙。这是广州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城市行政机关,也是广州有正式专管市政机关的开始。 1920年,粤军回粤赶走了军阀莫荣新等人后,陈炯明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对于广州市政规划尤其尽力,就职后“首倡地方自治,以为各省先导;并以广州为全省首善之区,市政规划,刻不容缓”,成立了法制编撰委员会,孙科也是会员之一。因为孙科“留美多年,对于市政素有研究”,因此受委托很快起草了《广州市暂行条例》。1920年12月23日,陈炯明将这一参照美国市政制度的最新发展趋势设计的条例亲自公布。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正式设立,采取市长制,孙科任第一任广州市市长。 首届市府六个局长全是“海龟” 研究者指出,市政委员会时期的广州市政府是迈向近代化城市政府的真正开始。市长虽然还不是民选产生,但是已经有了立法监督机关的设置。如果说市政公所还是一个不完全的市政机关,那么广州市政府的设立则表明了市行政权的统一和完整,也标志着广州真正进入一个近代化的城市政府时代。 除了机关组织结构的变化,广州的市政管理方法也向近代化迈进。民国广州市政之所以得到时人的称誉,重要原因之一是主持市政者的组成。首届市政府成员组成充分体现了市政管理人才专门化的原则:市长孙科是孙文之子,为美国加州大学市政科的毕业生;属下六局局长三人是美国留学生,两人是日本留学生,一人是法国留学生。市政府其余职员中也有20余人曾受过西方的大学教育,政府中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占89%。因此人言:“广州市长局长,尽留学专门家,其他职员有专门学识者至百分之八十以上,其汲引新人才,可谓至矣”。 此外,当时的广州市政府职员年轻化倾向十分明显,25~50岁的青壮年占到75%,正是年富力强,且具有相当的变革与创新精神。 推动骑楼景观,建设“见称于国内外”的模范城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广州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广州在软硬件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包括筑路、园林、治安、卫生、教育等各个方面。一系列开风气之先的做法,令广州博得了“模范市政之誉,见称于国内外”的美名。 陈炯明推动广东省会警察厅颁布了《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规则》,其中规定:“凡堤岸及各马路建造屋铺,均应在自置私地内留宽八尺,建造有脚骑楼,以利交通。至檐前滴水须以水槽、水简引水透入明渠,不得另设檐篷,致碍行人而伤堤路。”由于骑楼街道被视为城市马路近代化的理想方案,因而,民初广州建造的马路大多设有骑楼。骑楼成了近代广州城市独特的街道景观。 1912年3月,陈炯明下令将一部分裁余民兵编为工兵,拆除正东门城墙,同时计划辟宽马路,开民初拆城筑路的先声。到了市政公所时代,制订出修建39.4公里现代化道路的计划。1921年初广州市政厅成立前,修筑成惠爱路、一德路、丰宁路、永汉北路、万福路、百子路、德宣路、文德路、永汉南路、越华路等花砂马路。至1921年,广州城区内已筑成的近代马路和街道达27公里,另有12公里马路正在修建之中。工务局与卫生局还用新式街沟法成功地改造了广州市失修、水泄不畅的排污渠沟。 上世纪20年代初孙科主政时期的广州,在观音山、东较场、海珠三地各规划建成一所公园,东较场公园还附设公共体育场。此外,公安局将全市分为12个治安单位,任用了4046名警察,广州的社会风气得到很大的改善。市卫生局把全市分为6个卫生区,每个区有5人负责管理,全市有800名清道夫扫除大街,并有苦力打扫小街偏巷的秽物,同时在市民中大力普及卫生知识,对浴室、餐馆、旅店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也制订了新的规则。 兴学兴教深得人心 金融商业成功转型 在当时主政者的构想中,广州应当成为中国最进步的都市,于是大力兴办教育,公私学校大量涌现。1921年10月27日至11月7日,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年会选在广州举行,以广东提案为骨干,制订覆盖全国的学制系统草案。这次年会和新学制系统草案使广州成为全国教育界的焦点和关注的中心。而作为新学制试点单位的执信学校,也成为中国最早实行新学制的学校之一。 进入民国以后,广州传统商业开始向近代转型,而百货商业的发展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国内近代化的大型百货零售店最早就是出现于此。如20世纪初在西关一带的商业中心成立了光商公司和真光公司,后来又有先施百货、大新公司等,逐渐形成了长堤、西濠口商业中心。 同时,金融业也在转型。票号、钱庄、典当、银炉坊等旧式金融组织日渐式微,华资银行却迅速崛起,广州进入银行业发展最兴盛的时期。保险业也逐渐走向繁盛。直到抗战爆发前夕,广东仍是拥有保险公司最多的省份。 专访近代史学者叶曙明 陈炯明与孙中山:谈不上谁背叛谁 广州日报:您曾经说过,在民国初年,有两个最杰出的政治人物,一个是宋教仁,一个是陈炯明,能否为我们详解一下? 叶曙明:当时大家都把共和宪政挂在嘴边,但真懂得怎么去干的人并不多,宋教仁和陈炯明是属于少数真心想践行共和宪政的人。宋教仁的主要贡献在于搭建国家政体框架、建立议会政党和议会政府方面。而陈炯明的主要贡献,在于推行地方自治,兴学、筑路、禁赌、吏治、法治等。 广州日报:关于陈炯明与孙中山的恩怨,您是怎样解读的? 叶曙明:与孙中山的恩怨,传统的观点是认为陈炯明后来背叛了孙中山。其实,陈炯明与孙中山的关系,一直是合作与共事的关系,并不是追随的关系。早期的同盟会不是一个很严密的政党,合则来,不合则去。因此,陈炯明与孙中山的分歧,是政治理念的分歧,谈不上谁背叛谁。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从温家宝受孤立观中国宪政之路

中文主页 中文主页 更新时间 2011年 6月 05日 星期天 05:46 PM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聚合新闻 从温家宝受孤立观中国宪政之路 记者: 莉雅 | 香港  2011年 6月 05日 图片来源: AP 中国总理温家宝2010年10月访问希腊(资料照片) 分享 推推王 聯合 網絡書簽 脸谱 雅虎 谷歌 推特 相关文章 世界媒体看中国:超敏感的天安门 焦点对话: “六四”是否促进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王丹谈中国民主兼批台湾 相关链接 专题报道:六四事件22周年 在中国国内外追求民主的力量通过纪念六四等活动推动中国走向民主之际,一位中共老干部表示,倡导政改的温家宝总理在党内受到孤立。不过,长期在中国从事民主人权活动的民主党人秦永敏则大胆的预言,中国在10年之内就会走向宪政民主之路。 *杜导正:温家宝受到孤立* 原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杜导正在接受香港《明报》采访时透露,自去年以来多次发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呼吁的温家宝总理去年9月在中南海一场有关“政改”的辩论中因为遭遇左派的压制而被孤立,“出现了如庐山会议中彭德怀被孤立一样的情景”。 这位中共老干部认为,《人民日报》日前刊登的要求中共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的文章的矛头是针对温家宝的。不过他说,国家主席胡锦涛并未改变对温家宝的态度。他说,“在这一点上,胡至少是宽容的”。 杜导正认为,目前党内激烈的左右之争其实是一件好事。他说,“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多学说,时下看起来是乱,其实是治,是进步。” *杜导正谈中国民主宪政路* 这位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的老部下表示,中国的执政党与人民存在一种颠倒的主仆关系,而这种关系有几千年的传统,改变需要很长时间,办法就是民主宪政。而中国未来的民主宪政道路,“自上而下基本不可能实现”。在他看来,由于改革必受利益集团的束缚,政改不能排除流血和动乱的可能,但是他认为这是要极力避免的。因此最佳的改革路线应以自下而上为主体、推动上层与下层结合,走改良主义道路。他说,这条道路“代价小,多数人都可以接受,右派和左派都可以接受,但需时间。” *秦永敏:社会主体决定宪政前景* 维权网 武汉民主人权活动人士秦永敏在家中 长期在中国国内从事民主人权活动的异议人士秦永敏也认为,中国的改革必须走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道路。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宪政力量的发展所依靠的并不是为数不多的民运和维权人士,而是广大民众以及中共党内和社会精英组成的社会主体。他认为,这些精英站出来会造成广泛的影响力,从而导致社会的中坚站出来。 秦永敏认为,这正是目前出现艾未未现象的原因。 他说:“艾未未并不代表他一个个人,而是代表中国社会精英的崛起。所以当局在最近打压艾未未,实际上是害怕中国的社会精英遇事都站起来。而社会精英一站起来的话,那么就会发生多米诺效应。因为在社会精英里头,一百个社会精英只要站出来几个,按这个比例的话,从全国来说,他们的影响力就是非常可观的。” *秦永敏:走向宪政的条件日趋成熟* 这位中国民主党的创办人说,尽管当局对异议人士以及多元化政治力量进行严厉的打压,但是中国社会走向宪政民主的条件日趋成熟。 他说:“不管最高当局怎么用维稳来压倒维权,在一个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一个私有制的条件下,在一个利益高度分化的条件下,在各种(政治)和利益集团都在崛起的情况下,中国的宪政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秦永敏说,他不知道实行宪政的具体时间,但是他大胆的预测会在十年之内实现。 这位因为追求民主而多次入狱的异议人士说,这不是因为他乐观,而是因为中国目前的形势已经危急到了一触即发的局面。他还表示,当局用高压的手段暂时维持了以一元化来遏制多元化的局面,但是无法扼杀它。只要出现一个突破口,中国社会的各种政治力量都会充分表现出来。 *蔡咏梅:最终会走向宪政* 美国之音莉雅 开放杂志执行编辑蔡咏梅 一直关注中国民主发展的香港开放杂志编辑蔡咏梅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很难预测中国何时会实现宪政民主。 她说:“因为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没法预料的,就是历史的发展有很多因素。有些因素是突发事件,是偶然因素。有时候这个事件一发生真是会改变历史的进程。 而这些东西很难预料。” 不过她也认为,中国最终会走向宪政民主,因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目前中国共产党越来越失去执政的合法性,与此同时,中国公民社会的力量越来越壮大,而且接受西方法治观念的司法界人士以及主张新闻自由的新闻界人士在中国走向宪政民主的转型过程中正在成为重要的推动力。 收听   电邮此文   打印此页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0) 提交评论 * 必须填写 名字 (任意) 国家 (任意) 发送人留言 字数限制在500 * 提交 提交对本文发表的评论表示您同意以下条款: 如果评论中出现与所评论文章无关的内容,或者评论中出现中伤、诽谤或粗俗词语,美国之音保留不发表您的评论的权利。由于篇幅或时间等限制,不是所有提交的评论都会被发表。 提交本评论表示您授权美国之音可以在任何美国之音媒体上使用您的评论 免责声明 收听: 从温家宝受孤立观中国宪政之路 MP3 电邮此文   打印此页   发表评论   新闻快讯 更多»   网友谈六四 : 从六四事件到茉莉花革命,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运动不断遭到镇压和扼杀。中国是否有希望走上民主之路?…… 网上问卷 六四天安门事件已经过去整整22年了,然而当年的大屠杀真相仍然被中国政府掩盖着。您认为中国现政府应该如何对待六四事件?  为六四事件平反  继续保持沉默  不知道 投票 检视结果 » 最受关注文章 中国加强内蒙消息封锁 势态趋稳 为了忘却的纪念 – 六四22周年 呼和浩特市继续戒严,互联网被部分切断 中国决心平息内蒙抗议 前苏联国家相继立法清除共产污垢 中国内蒙爆发30年最大规模抗议活动 六四已死,威权当立? 中国镇压和平抗议蒙古人 逮捕数十人 最新博文 美国之音中文博客主页 » 何清涟: 台湾人的生存焦虑 » 戴晴: 真如神-白区损失百分之百 » 万延海: 又到了每年的六四 » 龚小夏: 历史的细节-读《天安门对峙》 »   欢迎来到美国之音中文网! 如果您对我们的网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来函。 来函请寄: chinese@voanews.com。   节目表与点播 » 节目预告 » 现场广播 » 现场电视 » 下载广播电视节目 » 档案资料 温故知新,检索历史,欢迎您光临VOA文库查看美国之音自2004年以来数以万计的中文稿… » 专题报道导航 欢迎使用专题库存,透过我们导航信息,让您回顾千变万化的世界,也为您留住历史的热点… » 听众热线电话 在中国大陆请直接拨400-120-0551,在台湾请拨00801-148-940。 我们期待您的来电。 VOA中文手机网 简体版地址: cn.voa.mobi 繁体版地址: tw.voa.mobi 上网办法 » 登陆美国之音网站还可以通过下列路径,请您试试看:qiaokeli8.info 美国之音美语教学强档 网站 goEnglish.me » RSSリーダーで見るために変換しています まるごとRSS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