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

富人“摆排场”,大家得喜乐

作者: 郭宇宽  |  评论(0)  | 标签: 排场 , 体面 富人“摆排场”,大家得喜乐 郭宇宽 大中投资的董事长张大中已经不是第一年,过年摆年夜饭大饭局了,最近几年,每到大年三十,张大中都要邀请过去的老员工,老朋友,老伙伴,一摆就是好几十桌,大家一起过年,一起欣赏演出,给大家发礼品,放礼花,让大家一起听个响儿。人家说,你饭局整得够排场啊,张大中爱说,“我有钱人么,让大家都乐呵乐呵”。 大午集团的董事长孙大午也是特别爱“摆谱”的一个人,他每到逢年过节,就在他大午城,请来很多演出队,在戏台子上表演节目,还请当地的乡亲们也来自娱自乐,他给大家发奖品。而且他也爱摆流水席,经常各路友人,在他庄上大鱼大肉吃得口滑。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避讳别人把他们当有钱人,而且特别乐意把财富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别人分享,他们招待大家吃喝,其实自己没吃多少,这样反而让他们更加快乐。这就像孟子见梁惠王说的“独乐乐,与众人乐乐,熟乐?”。 这其实是中国过去富人建设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传统。今年春节,我父亲回忆起他小时候过节,觉得最快乐的时光就是住在无锡荣巷那几年,那时候抗战刚结束,青春作伴好还乡,我爷爷从云南携全家返乡,在江南大学教书,内战端倪初起,但还远没有波及江南。荣巷就是荣毅仁的老家,荣家房子很多,现在已经那里已经成了部队营房,当年我爷爷租了荣家空闲的两间很敞亮的大房子,安家于此。当年荣德生就被街坊称为“荣大老板”,也是相当有排场。到了过年,他家出钱,请戏班子来唱大戏,大家看都不要钱,还请乡亲们舞龙灯,参加的人都得红包。每当荣家祭祠堂也是同样的排场,当时祭祖宗要拿锡纸叠成元宝形状付之一炬,寻常人家化上几十只元宝就算是慎终追远了,荣家当年化的元宝有张艺谋大片的视觉铺张风格,家里仆人不够用,把街坊小孩都请来帮他们家叠元宝,“容大老板”手面阔绰,这样相当于每个小孩都得了压岁钱。 更排场的是,荣家修建了占地近百亩的“梅园”,遍植美好花卉供人观赏,当时都叫“荣氏梅园”,却并不为自家独占,而是开放让无锡市民游览,而直到今天,国内很多号称是“公园”的地方,还在收门票,包括荣老板办的梅园也被政府接管收起门票来了,比起荣老板上个世纪的善举,他们真该觉得惭愧。梅园中有一副对联相当能代表荣大老板的境界:“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坐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可想而知,当年荣大老板,请无锡市民来一起游览他精心布置的园林,要比他一个人在保镖仆人的簇拥下,独拥一座美园更有面子。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自然的人性,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曾经研究过英属哥伦比亚地区印第安人的一种习俗“夸富宴”(potlstch),当地印第安人的首领,每年要请四方宾客,不仅烹牛宰羊,而且慷慨地赠予大家礼品。他们这么做的动机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甚至在当地的文化中,这是当部落里有头有脸的人伴随着地位的一项义务。 当然,我国历朝历代也都有很多人特别容不得富人摆排场,这出于一种相当阴暗的心理,以凤阳朱皇帝为代表,就不看不惯商人在他面前不低三下四,对富人打压其实发展到极致,就是规定,商人只能穿布衣,不能用丝绸。当时的福布斯大富豪沈万三为了讨好朱皇帝,拿出钱来劳军,居然也成了罪过,逻辑很简单,只有马上夺天下的人才能显示恩德,一个商人,谁让你显摆? 我们49年之后的若干次政治运动,也常常走火入魔,让富人生活在谨慎的恐惧之中。这种气氛一直影响到今天,除了一些像张大中,孙大午这样心态特别阳光,同时财富也特别阳光的有钱人,很多人似乎都还没有走出心理阴性,有一种不那么健康的“低调”。 今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民间已经有相当的财富积累,这个社会里确有不少靠官商勾结或者歪门邪道发财的,这些人往往倒很“低调”,大都办移民,更要把资产都想方设法转出海外。 但也有更多的人,是靠勤奋,拼搏和智慧获得成功。一个健康的社会,就要让大家带着相互感恩的心情,来分享那些成功者的自豪和喜悦。就好像我们愿意欣赏那些运动比赛中的优胜者,为他们喝彩,向他们学习,完全用不着嫉妒一样。 让有钱人摆排场应该是这个社会的常态,相对于另一种社会氛围,让富人小心翼翼躲在高墙中独享山珍海味,生怕露富,把财富转移到国外,那更符合社会和谐,同时也是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郭宇宽的最新更新: 读读匹诺曹的故事吧 / 2012-02-27 18:11 / 评论数( 8 ) 斯人斯疾——哀悼高华 蔡定剑老师 / 2012-02-19 21:20 / 评论数( 5 ) “农村人”为什么难缠? / 2012-02-07 20:40 / 评论数( 5 ) 美国人健身,中国人享受 / 2012-02-07 09:27 / 评论数( 1 ) 激活中国民间金融的关键在于尊重“差序信任” / 2012-02-03 17:15 / 评论数( 2 )

阅读更多

郭宇宽 | 富人“摆排场”,大家得喜乐

作者: 郭宇宽  |  评论(0)  | 标签: 排场 , 体面 富人“摆排场”,大家得喜乐 郭宇宽 大中投资的董事长张大中已经不是第一年,过年摆年夜饭大饭局了,最近几年,每到大年三十,张大中都要邀请过去的老员工,老朋友,老伙伴,一摆就是好几十桌,大家一起过年,一起欣赏演出,给大家发礼品,放礼花,让大家一起听个响儿。人家说,你饭局整得够排场啊,张大中爱说,“我有钱人么,让大家都乐呵乐呵”。 大午集团的董事长孙大午也是特别爱“摆谱”的一个人,他每到逢年过节,就在他大午城,请来很多演出队,在戏台子上表演节目,还请当地的乡亲们也来自娱自乐,他给大家发奖品。而且他也爱摆流水席,经常各路友人,在他庄上大鱼大肉吃得口滑。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避讳别人把他们当有钱人,而且特别乐意把财富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别人分享,他们招待大家吃喝,其实自己没吃多少,这样反而让他们更加快乐。这就像孟子见梁惠王说的“独乐乐,与众人乐乐,熟乐?”。 这其实是中国过去富人建设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传统。今年春节,我父亲回忆起他小时候过节,觉得最快乐的时光就是住在无锡荣巷那几年,那时候抗战刚结束,青春作伴好还乡,我爷爷从云南携全家返乡,在江南大学教书,内战端倪初起,但还远没有波及江南。荣巷就是荣毅仁的老家,荣家房子很多,现在已经那里已经成了部队营房,当年我爷爷租了荣家空闲的两间很敞亮的大房子,安家于此。当年荣德生就被街坊称为“荣大老板”,也是相当有排场。到了过年,他家出钱,请戏班子来唱大戏,大家看都不要钱,还请乡亲们舞龙灯,参加的人都得红包。每当荣家祭祠堂也是同样的排场,当时祭祖宗要拿锡纸叠成元宝形状付之一炬,寻常人家化上几十只元宝就算是慎终追远了,荣家当年化的元宝有张艺谋大片的视觉铺张风格,家里仆人不够用,把街坊小孩都请来帮他们家叠元宝,“容大老板”手面阔绰,这样相当于每个小孩都得了压岁钱。 更排场的是,荣家修建了占地近百亩的“梅园”,遍植美好花卉供人观赏,当时都叫“荣氏梅园”,却并不为自家独占,而是开放让无锡市民游览,而直到今天,国内很多号称是“公园”的地方,还在收门票,包括荣老板办的梅园也被政府接管收起门票来了,比起荣老板上个世纪的善举,他们真该觉得惭愧。梅园中有一副对联相当能代表荣大老板的境界:“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坐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可想而知,当年荣大老板,请无锡市民来一起游览他精心布置的园林,要比他一个人在保镖仆人的簇拥下,独拥一座美园更有面子。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自然的人性,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曾经研究过英属哥伦比亚地区印第安人的一种习俗“夸富宴”(potlstch),当地印第安人的首领,每年要请四方宾客,不仅烹牛宰羊,而且慷慨地赠予大家礼品。他们这么做的动机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甚至在当地的文化中,这是当部落里有头有脸的人伴随着地位的一项义务。 当然,我国历朝历代也都有很多人特别容不得富人摆排场,这出于一种相当阴暗的心理,以凤阳朱皇帝为代表,就不看不惯商人在他面前不低三下四,对富人打压其实发展到极致,就是规定,商人只能穿布衣,不能用丝绸。当时的福布斯大富豪沈万三为了讨好朱皇帝,拿出钱来劳军,居然也成了罪过,逻辑很简单,只有马上夺天下的人才能显示恩德,一个商人,谁让你显摆? 我们49年之后的若干次政治运动,也常常走火入魔,让富人生活在谨慎的恐惧之中。这种气氛一直影响到今天,除了一些像张大中,孙大午这样心态特别阳光,同时财富也特别阳光的有钱人,很多人似乎都还没有走出心理阴性,有一种不那么健康的“低调”。 今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民间已经有相当的财富积累,这个社会里确有不少靠官商勾结或者歪门邪道发财的,这些人往往倒很“低调”,大都办移民,更要把资产都想方设法转出海外。 但也有更多的人,是靠勤奋,拼搏和智慧获得成功。一个健康的社会,就要让大家带着相互感恩的心情,来分享那些成功者的自豪和喜悦。就好像我们愿意欣赏那些运动比赛中的优胜者,为他们喝彩,向他们学习,完全用不着嫉妒一样。 让有钱人摆排场应该是这个社会的常态,相对于另一种社会氛围,让富人小心翼翼躲在高墙中独享山珍海味,生怕露富,把财富转移到国外,那更符合社会和谐,同时也是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

阅读更多

两会微博集锦(1)

南方都市報則整理出所謂的「兩會成語公式」,即常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的文字如:堅定不移、基本穩定、大力推進、全面實施、切實解決、深化改革、有待提高等。

阅读更多

一五一十 | 高潮:面对凌辱与残酷

作者: 神了旁逸斜出  |  评论(1)  | 标签: 《金陵十三钗》 , 影评 , 面对凌辱与残酷 , 拯救 , 没有高潮的作品 ——关于《金陵十三钗》之影评 吕嘉健 1/3/2012 看完了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觉得需要为它写点什么。这部电影还算老张的一个靠谱之作,之前看过他的《英雄》和《满城尽带黄金甲》,感觉比较恶心,一个曾经的艺术导演,堕落至此,也是“政治盛世”和经济暴发户的中国制造时代闹的。如今老謀子终于再度面对残酷的真实,不再为暴力一统和权力丑陋演绎盛宴,也算人性软着陆之诚实反省。 然而还是遗憾。因为《金陵十三钗》缺失了最重要的人性心理过程和惊心动魄的高潮表现,因此它成了不可弥补的苍白艺术,没有深度和灵魂的震撼。自从张艺谋走火入魔进入“商业大片”与“政治颂歌”之岐途,已经迷失了艺术的灵魂。在本年度奥斯卡竞赛中,老謀子的这部商业大片遭遇伊朗的小片《一次别离》,碰撞之下,他非常豪爽地让9600万美元(6亿人民币)悄没声息地滑进大西洋去了。美国批评家认为《金陵十三钗》是借日本人施行南京大屠杀的人性灾难背景,贩卖低俗浪漫,是大杂烩式的肥皂剧, 而《一次别离》却获得这些批评家们的交口称赞,认为该片在一个简单的剧情中深刻、细致地揭示了既具有伊朗特殊性,又具有全球普遍性的当代生活的内在矛盾和心理困境,它让每个观众被剧中人朴素的生活细节感动的同时,反观自己的内心,与剧中人一切的纠结和思考。《一次别离》是一部非常简单却令人难以抛舍的电影。 《金陵十三钗》整部情节之核心涉及“变身”(由妓女变身为女学生,象征着灵魂的蜕变)、“顶替”、“挺身而出”、“牺牲与拯救”之焦点。十二个青楼女子(加上一个少年男子假扮女子,是为十三钗)为了救助十二个尚未成年的女学生,而艰难赴死、代人献身。如果张艺谋死死抠住、集中全部艺术精力在这个焦点上,着力于人物心理困境和艰难考验,进行深度的人性、命运和性格、心理之撕裂性刻画表现,而不是枝蔓丛生,则该影片之学术与文艺之震撼性会使人无法逃遁的。 张艺谋已经不自觉地纠缠于商业大片和文艺浪漫片之间,摇摆不定,而两面想讨彩,兼而有之,却因贪心不足,两处缠夹而难讨好,不能专注于深刻的焦点去挖掘,这是一派浮躁的中国文艺通病之典型症。本片的宣传意图是什么“战争大片”,“战争史诗电影”,这样的定位已经与题材严重错位;然后张艺谋自己也说,“故事的视角很独特,从13个金陵风尘女子传奇性的角度切入,表达一个救赎的主题,反映了崇高的人道主义。《金陵十三钗》着力表达的,正是在大灾难面前中国人的抗争和救赎,相信这部电影不仅会让观众感动,更会让大家感到震撼,因为它融入了国家的命运,表现的是民族的精神。” 张艺谋透露,与原著相比,影片中加入了表现中国人浴血抗争一条故事线索, “需要表现中国人的血性、不屈不挠的精神。”“善良、救赎和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张艺谋用了“救赎”一词,这是严重出错的思想偏向。 原作对于导演的定位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没有看过严歌苓的原作,但是我看了严歌苓关于对影片的问答,我知道她对这个题材的思想认知深度并没有超出张艺谋的地平线。严歌苓是根据一段史料创作了小说《金陵十三钗》的。金陵女子大学教务长魏特琳一段日记披露:南京陷落的时候,日本人要求金陵大学必须交出 100个女人,否则就要在学校驻军。当时有20多个妓女站出来,使女学生们逃脱了厄运……张艺谋在电影中保留了这个故事核心。据采访记录,严歌苓自述,在《金陵十三钗》中篇小说(2005)里,表达的是她对民族那段苦难的反思与追问。她力图以虚构的方式,去呈现写实的意义:在小说里,她把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一座天主教堂里,13位妓女翻墙进来避难,庄严肃穆的英格曼神父不得不让她们住下来。日本兵来索要唱诗班女学生,秦淮河的妓女们梳上辫子,洗尽铅华,扮成女学生样子, 白衣黑裙,跟着日本兵离开了教堂。 严歌苓说:“我要突出的就是这些女人的行为,还有教堂里面发生的事件,日本兵把女人逼到最后地步,然后她们采取这个行为。”玩味严歌苓的话,她只不过震惊于妓女挺身而出的“行为”。她只是留意于写实,是对苦难的反思与追问。那么张艺谋与严歌苓的精神高度是一致的,除了可以把影片拍得更真实、更华丽和风格化,老张的本领就仅止于此了。原作和编导都没有更大的主题企图,那么奥斯卡之滑铁卢是注定了的。不是说奥斯卡的奖项有多么的唯一性,而是诚如上文所说的:与一部伊朗的小电影《一次别离》之精神拷问相比,张艺谋的大片就显得肤浅通俗了。 中国文艺之艰难其实就在于每一个人的灵魂、精神拷问之艰难:小说家、编剧、导演和演员,其实都是我们每一个观众的化身,我们在严峻面前无可逃避地承受着灵魂的拷问,必须要把自己彻底地摆进去,而非居高临下地为历史做伸冤的写手。这个题材之最艰难的拷问是3个连环套的问题:1,假如是你,你愿意义无反顾地为他人去献身么?2,假如是你,你会反复追问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为什么要拯救他人而牺牲我?Why?3,假如是你,你如何去面对凌辱和死亡?作家和编导都不可以回避这3个难题,那么每一个观众也不能够回避这3个难题!严和张都是回答了一个“愿意”的问题,然后草草回答了“为什么”的难题,最后都逃避回答“如何面对”这一最大而最直接的难题。 现在需要插入一个本片以及中国道德学中绕不过去的另一个难题:谁的生命更有价值?张艺谋用了“救赎”一词,这个词有两个意义潜台词:赎卖自己而救助他人;精神救赎(抵消罪过)。张艺谋的潜意识里有妓女精神救赎的意义寄托,遂亵渎了青楼女子的生命尊严,还是传统中国道德的不平等观。不能认为女学生要比妓女高尚,就可以用妓女的生命去换取。所有人都不自觉地默认了女学生要比妓女高尚的伪命题。既然说“救赎”,那么青楼女子就是灵魂的罪人了?需要精神救赎?把妓女和处女放在一起来比较高下,这是中国人习惯性的道德灾难。但是,我的想法是:第一,从生命的尊严和权利来说,谁也没有资格说谁更高尚和谁更有权利获得生存下去的优先权,生命是平等的。第二,从自觉赴死的行为来看,似乎妓女们在忏悔:我们愿意用肉体的死亡来换取我们灵魂的得救,那么就是说,我们之前是罪恶滔天的女人。不知大家还记得《圣经》中的一段否:文士和法利赛人带了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到耶稣面前,说要用石头把她打死,其实他们是想试探耶稣,要得到告他的把柄。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结果试探者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所以我们都是罪人,没有谁更高尚。据说好莱坞市场发行专家给出本片的英文译名是《拯救》,可是严歌苓和张艺谋都没有接受,可见在他们的意识中,都没有人类普世价值的“拯救”观念。在这个事件里,“拯救”比“救赎”要更合乎公平性和高尚性之精神史诗特性。“拯救”是合理的:成年人牺牲自己而保护少年儿童,正如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际,让妇女和儿童享受得救的优先权一样。这是强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戏剧性难题,“谁去谁留?”面向凌辱与残酷,谁更有勇气承受和将怎样面对?选择的主动权在谁的手里?影片把选择权交给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观念。让女学生们接受了让妓女们“代辱”和“替死”的结局,那么就是说她们默认了“我们的生命比她们更尊贵”,“我们的身体比她们更清洁”这样的观念。然后这样的观念与观众及国人的观念一起得到共鸣,于是一场生生不已的“不公平”生命观继续传播下去。从影片的角度来设想,我想可以有以下情节的可能性:1,妓女们和女学生们集体自杀;2,次日面对日军的逼迫而绝不屈从,所有人遂饮弹而亡;3,女学生们感到绝望而宁愿自杀,绝不可让她人代辱与替死。如果女学生们愿意接受妓女们的牺牲,那么必须要有值得女孩子们信服的理由,她们都是接受了天主教信仰教育和西方文化影响的新女性。不然,除非妓女们必须用绳子把女学生们绑起来才行。否则,女学生们难逃自私和不公平之嫌,然后她们会终身陷入自责的忏悔情结之中。可惜影片没有表现这一选择的难题之戏剧性冲突,太轻易地解决了选择的难题。妓女们担当了拯救者,拯救者要比被拯救者更有能力,是精神和命运的强者,她们应当为女学生们给出宏大的理由,选择表示着价值评判。可惜张艺谋轻轻掠过了。 然后重头戏就应当在妓女们的选择性角色转换和悲剧性的心理接受了。对于即将来到的凌辱和残酷,妓女们是怎样想象恶魔以及恶魔的恶作剧以至自己的结局的呢?每一个人都应该会有不同的想象,然后会有关于自我选择的角色设定和心理状态。这是人性最艰难的处境,艺术就从这里诞生。可惜这部电影再次轻轻地滑过了,张艺谋把这段值得大书特书的关节概念化地、轻薄浪漫地处理掉了:妓女们仅仅陶醉在化妆、变身的惊艳和身份复活的情境之中,甚至不无幼稚地回归纯情,而丝毫没有设身处地地想象如何面对次日的魔鬼悲剧。这显然是不真实的。凡是叙事逻辑不够充足合理的转折,一定是叙事艺术的致命缺陷。张艺谋给出的解释只是:妓女们说,反正我们都是过来人了,反正我们以前见识过的,这比小女孩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要强。玉墨等秦淮河女子都道,自从不幸成为失足妇女,一直被人轻视,这次,也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好洗清自己的这些污名。—单凭“过来人”与“洗清污名”(赎罪)的理由,绝对不能够代替得了一个人愿意面对凌辱和死亡的理由。而且这里隐含了编导的卑鄙观念:反正她们也是妓女,接待日本士兵和接待一般嫖客,将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张艺谋的问题还在于群像性格、心态的模糊化,把十三金钗仅仅当作一个“妓女”的概念符号,这里本来存在着不同生命背景、不同性格和不同观念的戏剧性面对,选择是落实到并针对每一个人的,也是对每一个人的人性考量、性格考验和命运遭遇,这是牺牲自我拯救她人,每一个人是否认同你所谓的“救赎”,人道主义,爱,牺牲,必须充分地展开多数人甚至每一个人的内心冲突和行为矛盾,以及转变和接受的戏剧性过程,可惜张艺谋全部忽略了这个最有价值的过程,因此其所有人物的转变缺乏合理性和信服力。从根本上来看,是张艺谋始终没有将她们看成是真正的人。 这部电影还有另一个致命的缺失:没有高潮。回避高潮和逃避高潮是严歌苓和张艺谋共同的缺陷,也是中国叙事艺术最容易犯的致命伤。据史实,日本人在南京的暴行,甚至在中国的一大罪行,是把中国妇女和慰安妇摆在操场的桌子上,让日本士兵排队轮奸,整天下来,被凌辱的妇女不能离开奸床,连大小便和饮食都在被奸污的过程中,有些妇女被当场糟蹋至死,部分人事后也不能幸存或被杀害,幸存者都落下终身残疾。按照小说和电影的情节发展,那些前去参加日军祝捷大会的妓女们,一定会在会后被日军士兵轮奸,然后杀死。这是凌辱和杀戮的悲剧场面。严歌苓和张艺谋都不敢正面表现这些震撼人类心灵的痛苦和罪过,而且可能还有妓女们的抗争和自我尊严的捍卫,编导们也没有足够的艺术能力去委婉表现这样悲剧性的场面,那么就是间接给日本战争罪犯遮蔽了他们的野兽行为和灭绝人性的丑陋灵魂。我认为“在战争中如何面对命运的残酷与人性的丑陋”,是全人类每一个人最窒息性的困局。严歌苓和张艺谋仅仅在“挺身而出”之处戛然而止,从叙事艺术来讲,是最大的遗憾。中国传统艺术最讲究回避高潮的含蓄艺术,讲得好听是含蓄留白,说得不好听就是没有勇气面对艰难的挑战,也确实没有更好的艺术功力表现震撼人心的高潮,含蓄留白在诗歌尚且是余韵袅娜,逗人想象,但是在叙事艺术则是“断尾”大忌。这是最艰难、最惨烈、最伤感、最疯狂、最狠辣又最悲剧性的顶端,是所有人灵魂震颤和撕裂性的难题场面,绝对无可躲避,更不能遮蔽。如果这些妓女们是英雄,那么她们一定会唱上一曲悲壮或者凄婉之歌,然后与之肉搏,用柔弱之躯去迎接枪弹,而绝不愿意忍受凌辱。假如其中有软弱之女子,那么她们忍辱负重,也是人性中之情理。金陵十三钗应该有各各不同的性格、心理和行为面对暴行,这是人性和人物的大戏,完全可以拍得非常诗意和悲壮。或悲慨以泣,或委屈求全,或轻蔑冷笑,或嬉笑怒骂,或咬牙沉默,或癫狂失性,或圣母受难,或玉石俱焚,或自我毁灭而绝不让强盗玷污!我认为,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应当全部表现在这个高潮的创造性上,而所有观众在开场的时候都期待着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石破天惊的高潮大戏出现,把我们每一个人投入进去,让我们一起经受一次灵魂的考验和精神的拷问。可惜,严歌苓和张艺谋都没有这样的勇气和艺术才能,而取消了所有观众一次经验如何面对凌辱与残酷的现场机会。这部没有高潮和躲避高潮之作,实在是软弱的创作。

阅读更多

一五一十 | 《金陵十三钗》与《拯救大兵瑞恩》的差别

作者: 查理十三  |  评论(1)  | 标签: 电影 , 十三钗 , 拯救大兵 , 二战 看过《十三钗》或者看过这部电影预告片的人很多都会觉得这部电影像《拯救大兵》,除了场面之外电影在主题上也有相似之处,都是关于牺牲与拯救的故事。《拯救大兵》讲述的是一个8人的小分队到敌后去寻找瑞恩的故事,引出了一个牺牲8个人去拯救一个人的的话题,而《十三钗》中十二个风尘女子和小男孩为了拯救12个女学生,也选择了牺牲。      贝尔饰演的《十三钗》男主角在戏中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十三个女人,十三个学生,我该作出怎样的选择。”这一句话道出了戏中人面临的道德困境,不管是女学生还是风尘女子都不应该受到侮辱和杀害,但是在一个只能二选一的环境下怎样才是对的呢?日本人发现的只是女学生而不是风尘女,纵然风尘女对于女学生被日军发现负有责任,但是这个责任大到她们必须牺牲自己来保全学生吗?换个角度学生们都是未成年人,而十三钗都是成年女性,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她们有责任保护未成年人,但是这个责任到底有多大,大到了她们必须牺牲自己的生命吗,假如一个未成年人掉进水里,一个成年人看见了,但是如果他去施救可以救起小孩,但是自己却一定会被淹死,那么这个成年人的责任真的大到要自己去死的地步吗?这是就《十三钗》中的角色面临的道德困境,但是现实又往往不像假设那么极端,十三钗顶替学生去劳军,但并不一定会被杀死,米勒上尉的小分队去拯救瑞恩但并不一定会都牺牲。正是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致使十三钗义救学生妹,艾森豪威尔下令8人小分队去拯救瑞恩。但是如果结果是十三钗全部被日军杀害而拯救大兵也是8个换1个的话,那么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个道德困境,没有中间路线,不管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似乎都是不道德的。在十三钗中也就男主角的两句话触碰到这个道德困境,然后导演圆滑的绕开了这个话题,简单的描述了十三钗的内部挣扎后就将笔墨放在了十三钗慷慨赴义的前奏上,最后也没有明确的交待十三钗的命运,张艺谋在电影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道德困境,然后又迅速的绕开这个话题。同样在《拯救大兵》中导演也提出了8个换1个的道德困境,但是他却始终没有回避这个问题,米勒上尉的小分队是军人,服从命令是他们的天职,但是让八士兵冒生命危险去救一个和这八个人一样的士兵,这样道德吗?合理吗?在搜寻开始不久米勒上尉的部下就开始对他发牢骚,米勒上尉只能以“你们对我发牢骚我对上面发牢骚”“这或许是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干的唯一对的事情,因为我们在救人”。在一开始这似乎能对付过去,但是随着搜索的近一部展开,已经有不止一名士兵死亡,从一命换一命的角度来讲这已经是亏本的买卖,这个时候部下们的不满愈发强烈,爱德华伯恩斯饰演的士兵与米勒上尉的直接冲突就是明证,当最后他们找到瑞恩的时候,带他回去,已经死人了,还管他什么道德困境呢?电影不应该就像懦夫一样结束,瑞恩拒绝离开,因为瑞恩认为自己和所有的士兵一样有责任站在自己的岗位,自己有兄弟牺牲,别人也有兄弟牺牲,此时无疑将剧中人的道德困境推向顶点,这个困境的结该如何解开呢?导演选择了升华,他让米勒上尉和他的小分队留下与瑞恩共同战斗,最终小分队大部分人都牺牲了,米勒上尉临死前告诉瑞恩要做一个好人,值得让这么多人牺牲。瑞恩内疚终生,当年迈的瑞恩站在米勒上尉的坟前的时候,激动万分,他要家人告诉自己他是一个好人,他没有辜负为他牺牲的人。最开始这只是一个数量对比的问题,但是最终决绝问题的是人性的升华,米勒的小分队和瑞恩没有任何人做错事情,但这足以让瑞恩内疚一生,电影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道德困境,但是他却为生活指明了方向。      透过这两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方导演对于自己面临问题的态度,当然不是每个西方导演都能排出拯救大兵,但是张艺谋却是华语电影人的杰出代表,面临问题西方电影人更倾向于探讨和通过戏剧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升华,而中国的导演则更倾向于回避和以简单的情绪代替。在2006年高群书拍过一部《东京审判》,而在1960年代好莱坞拍过一部《纽伦堡大审判》,《东京审判》大家应该比较熟悉,用我们八股文一样的中心思想分析,莫过于揭露日寇暴行,表现盟军和中国法官的智慧与公证,控诉战争的罪行,也表达对深受战争之苦日本普通民众的同情,这是一部爱国主义的电影。这部电影也很符合这个八股文精神,虽然是一部法律题材的戏,但是电影始终都处在控诉、坏人收到制裁的套路之中。而《纽伦堡大审判》则丰富的多,年迈的法官赫鲁特要审判他的同行德国法律界的娇子前纳粹司法部长亚克林,这个亚克林曾是德国《魏玛宪法》的起草者,德国著名法学家,主审他的法官都认为他的著作相当有趣,它虽然效力于纳粹但是内心却并不满意希特勒,有一次他带女儿参加宴会,希特勒向他的女儿献殷勤他甚至对希特勒说“我的元首,我并不因你的无礼而不爽,而是因为你的平凡而不爽”气得希特勒瞪眼,就连他的辩护律师都是他的粉丝。那他又为何会效力于纳粹呢?一战结束后德国经济萧条、到处是失业,国家一片混乱,而纳粹结束了这一局面,作为一个德国人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就可以接受纳粹,他知道法西斯是恶棍,但是如果他像别人一样明哲保身,保留自己的名节,他干的事还会有别的人干,而且会比他过火百倍,他一面效力于纳粹,另一面又在尽自己的能力去保护一些自己能保护的人,可谓忍辱负重。在关于亚克林的指控中有一段关于他曾经主审过一个犹太商人的案子,犹太商人被指控与一名德国少女发生性行为,商人和少女都否认罪行,但是最终商人惨死,少女因为否认对商人的指控而被判处做伪证而坐牢,而据证人口供当时的审判现场更像中国文革时的批斗会,说白了亚克林只是一个摆设,任何人坐在他的位置审判的结果都不会改变。但是在看到盟军拍摄的犹太集中营的真实状况以及他的辩护律师在法庭像当年纳粹的检察官质询一个证人的时候,他勇敢的站起来认罪,但是这时苏联在东欧动静很大,美国需要拉拢德国来对抗苏联,美国政客也在暗示法官判亚克林无罪,而审判亚克林已经被人上升到审判所有德国人,因为纳粹是由德国人一手捧出来的。在最后的审判上,老法官认为对于亚克林的作为,法庭无法作出判决,或需要要由历史来判断,但是在所有国家的刑法中为犯罪行为提供协助也都是犯罪,亚克林为纳粹的无数暴行提供了便利和合法的外衣,被判终身监禁。当老法官离开纽伦堡的时候,亚克林要求见他,并且将一本自己回忆的自己记得的当年的冤案的笔记交给老法官他说“希望你明白,我当初并不知道集中营的事”,老法官告诉他“你知道,当你判处第一个无辜者死刑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都面临错综复杂的局势,两部都是法庭戏,审判战争犯,《东京审判》从始至终都停留在控诉层面,尤其是那段关于死刑的辩论更是将这种控诉推向极致,但是对于当时的国际局势、司法的程序与精神、日本人战后状态的描述都是触及皮毛。      回避问题,迎合审查,打个擦边球就会被当英雄,这就是后极权时代的文艺!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