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韦森 | 哈耶克到底与凯恩斯论战了什么?

2012年05月31日 14:01:31    哈耶克到底与凯恩斯论战了什么? ——哈耶克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专论之四      韦森     【内容提要】哈耶克认为,凯恩斯所提出的通过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给来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学主张,在本质上是一种亡命徒式的政策。这不但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且在长期会使失业更加严重。           在上一篇专栏文章中,我们粗略地介绍了哈耶克与弗里德曼在货币理论上的分歧。如果说哈耶克对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的商榷还是学理上的和比较友善的话,他与凯恩斯的论战,尤其是在通胀问题上的论战,就多少有点情绪化了。当然这样说并不否认他与凯恩斯的论战,主要还是学理和政策主张导向上的。       从源头上来看,最早哈耶克在1929年撰写了“储蓄的‘悖论’”一文,英文稿在发表在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人》杂志1931年的五月号上。在这篇文章中,哈耶克并没有提到凯恩斯的名字,但它的观点却被罗宾斯认为可能是针对凯恩斯正在形成理论进行反击的最有力武器。凯恩斯曾认为,过度的储蓄是商业周期的根源,照他看来,英国当时的问题就是储蓄太多,而消费不足,导致英国经济多年萧条。哈耶克在“储蓄的悖论”一文中则提出,商业周期的根源在于资本的过度投资拉长了生产的周期,而不是储蓄过多。这一观点深为罗宾斯所折服,从而邀他去伦敦经济学院开设了一系列讲座,并随后说服学院给了哈耶克一个讲座教授的教职。       从凯恩斯的思想渊源来看,他的货币理论和米塞斯和哈耶克一样,都曾受过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影响,因而开始他对米塞斯和哈耶克的观点还是蛮欣赏的。譬如,在1926年出版的《货币论》中,凯恩斯就曾两次提到哈耶克,说“在德国和奥地利正在形成一个思想流派,这个学派可以被称作为魏克塞尔学派。他们提出的银行利率对储蓄与投资之间均衡的关系,以及这种均衡对信用周期的重要性,和本书的理论相当近似”。在一个注脚中,凯恩斯还友善地说:“可惜,当这些学者(指米塞斯和哈耶克——韦森注)的著作到我手里的时候,我已经写完这本书要去付印了。如果这些学者的书能够在我思想发展的较早时期到我手中,同时如果我的德文不是如此差,我会更多地参考这些学者的研究”。       尽管凯恩斯一开始表示对米塞斯和哈耶克货币和商业周期理论比较欣赏,但是在1931年《经济学人》秋季号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对凯恩斯先生的货币纯理论的反思”书评中,哈耶克却较强烈地批评了凯恩斯的主要著作《货币论》,指责凯恩斯“完全忽略了魏克塞尔理论的一般理论基础”。哈耶克还用了一些带有情感性的词语来评论这部著作,说“《货币论》很显然仅仅是知识急速发展中的一个转瞬即逝的表达,无非只是一个尝试而已,任何对它的高估都欠公平……”;“对欧洲大陆的经济学家来说,这种研究方法并不如作者所认为的那样新颖……”;“他的表述艰涩难懂,不系统,也不清楚……”,等等。       读到哈耶克的这些评论,当时正如日中天的凯恩斯先生当然大光其火。凯恩斯曾私下批注说:“哈耶克在读我的书时,根本就没有怀着善意,而作者有理由期待读者的一定程度的这种善意。在他能做到这一点之前,他不可能明白我的意思,或弄清我到底是否正确。他显然是对我吹毛求疵,但我搞不懂他这种情绪的原因何在”。在这种判断下,在1931年回应哈耶克对他的商榷的文章中,凯恩斯也用他那犀利的文笔,反过来嘲笑哈耶克的《价格与生产》是一本“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大杂烩”。       其后,哈耶克又在一系列文著中继续与凯恩斯商榷。譬如,在凯恩斯的《通论》出版后,哈耶克在他1939年出版的《利润、利息和投资》一书中,就批评凯恩斯提出的利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就业的做法:“当然,从来没人否定利用扩张货币的手段能迅速增加就业,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但必须加以说明的是,仅仅利用这种手段创造就业,有着内在的不稳定性;用这种手段创造就业,等于是让经济波动永无止境”。接着,哈耶克还补充强调说:“利用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实现就业最大化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种亡命徒式的政策,只有这类人才会在短暂的喘息中毫无损失地获得一切”。       对于这场论战,哈耶克的一位传记作者考德威尔(Bruce Caldwell)曾评价道,故事始于一声巨响,但终于一声叹息:“巨响是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战。这次交锋使二人都受了轻伤,但也让专业圈的人士注意到了他们各自的模型,结果两人都受到了诸多批评。他们各自的反应是回去构思自己更大的模型。凯恩斯率先完工了,结果便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自《国富论》以来经济学家写出的最出名的著作。哈耶克直到1941年才完成了《资本纯理论》”。很显然,尽管哈耶克经历了大约7年才写出了这部400多页专著,但仍然是一部“未完成交响曲”,且后来在国际经济学界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到现在笔者真不敢说世界上有几位经济学家认真读过这部艰涩难懂的著作。就此而论,尽管目前我们还不敢断言是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战主要促成了凯恩斯写出《通论》这部20世纪影响最大的著作,但我们今天至少可以断定这是促使凯恩斯写作这部著作的原因之一。       20世纪40年代之后,哈耶克因忙于其他更重要的学术研究和有关计划经济可行性的理论论战,而没再继续声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但他似乎始终没有忘记要彻底清算凯恩斯的经济理论。1946年4月22日凯恩斯的逝世,也没消除掉哈耶克的这多年耿耿于怀的未完成任务。譬如,1974年10月15日发表在伦敦《每日电讯报》上的一篇题为“通向失业的通货膨胀道路”的短文中(收于后来由Sudha R. Shenoy所编写的哈耶克的文集《抓尾擒虎: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遗产》),哈耶克一上来就说:“我要十分抱歉地说,目前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其责任完全要由经济学家——或至少要由我的经济学家同行中那些信奉凯恩斯爵士教诲的大多数人负责。……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完全是凯恩斯爵士的经济学的后果。正是由于他的那些门徒的建议甚至鼓动,各国政府才不断增发货币而不断增加开支,而凯恩斯之前的任何一位值得尊敬的经济学家都能预见到,这种开支的规模是如此之大,肯定会引起我们正在经历的通货膨胀”。在1975年9月25日在洛桑召开的“日内瓦黄金和货币大会”上所作的题为“货币的选择:终结通货膨胀之道”的发言中,哈耶克又进一步指出:“我们目前货币问题的主要根源,当然是因为凯恩斯爵士及其弟子为一种久远的迷信披上了一件科学权威的外衣,即相信通过增加货币开支总量,我们可以持久地保持繁荣和充分就业”。哈耶克认为,这种凯恩斯主义的政策选择,从根本上来说是错误的。因为,“从长期来看,凯恩斯主义的药方非但治不好失业,反而会使其恶化”。       值得注意是,由于在20世纪30年代哈耶克与凯恩斯的理论论战中双方就都带着较强的个人情感因素在其中,凯恩斯逝世后,在60年代以后的许多著作中,哈耶克不止一次地揶揄凯恩斯,说他“涉猎的领域极广,但经济学知识却相当狭窄”,是“一位具有卓越智力但对就经济学理论所知有限的人”。1983年,在应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所邀为凯恩斯百年冥诞所撰写一篇纪念文章时,哈耶克还写到:“尽管我要说,凯恩斯也许是我一生中所遇到过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思想家,我也曾渐渐认识到他在一般思想领域中的卓越之处,但是,让他暴得大名的那些科学研究成果,却完全是错误的”。       当然 晚年的哈耶克也认识到,要把凯恩斯本人的经济理论与所谓“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及其政策主张”区别开来。譬如,在洛桑召开的国际会议上的那次发言中,哈耶克就为凯恩斯他这位宿敌和老朋友辩护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多地指责凯恩斯爵士,要他为身后的理论发展负责,这多少有点不公平。我确信,不管他以前说过什么,如若他还人世,一定是位反对目前通货膨胀的领袖。”       值得注意的是,在哈耶克60年代后继续清算凯恩斯本人的货币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的同时,提出要警惕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利益集团的危害。他说:“在我自己漫长的一生中,我对政府的看法越来越糟:政府越是想采取某些明智的行动(而不是简单地遵从现成的规则),它造成的危害就越多——因为,一旦被人知道政府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而行事(而不是仅仅维持一个自我调适的自发秩序),就难能免于为某些党派的利益服务了。”哈耶克还接着指出,“尽管从整体上来看通货膨胀是有害的,但是,总有些有实力的利益集团——包括有集体主义倾向的政府首先要寻求其支持的那些利益集团,却会在短期内从通货膨胀中大获其益——即使是通过一定时期内居民收入的下降而导致饥馑他们也在所不辞,因为,人的本性使他们相信,只要能平安地度过危机时刻,这一切都是暂时的”。       在哈耶克逝世20周年后,重读哈耶克在差不多40年前曾说过的这些口吻不无尖刻的大实话,实在发人深思。如果考虑到政府财政部门总是能从通货膨胀中取得财税收入的快速增长这一事实,更是让我们惊叹哈耶克的深刻和先见之明!        2012年4月27日星期五谨识于复旦 本文已经于2012年5月7日发表在《华尔街日报》网络中文版 笔者的《经济学如诗》专栏,见: http://cn.wsj.com/gb/20120507/WES075843.asp?source=MoreInSec 上一篇: 哈耶克与弗里德曼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 )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任志强 | 建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研究(4)

2012年05月31日 18:00:56   第三章 住房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许多国家经过多年的探索, 已经建立起了相对成熟的公共住房保障政策和制度。本部分对住房保障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总结,其具体的案例可参考附件。      一、住房保障国际主要经验总结      (一)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角色     根据政府角色的不同,当尼逊(Donnison)提出了政府在住房保障政策中的三种角色,即雏生型、社会型及全面责任型,可从总体上概括当今各国的住房保障的类别。     雏生型。意为政府对低收入住户的住房问题较为被动,缺乏系统和有力的政策,或即使有相关的政策又缺乏执行力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都是如此,如巴西、墨西哥、泰国、印度等国家,在未有巨大问题爆发前,大多是项目式的临时措施,容易无疾而终。     社会型。基于社会发展及社会公义的目的,英国、美国、以及大多西欧国家,也包括香港特区等,将有关资源与政策重点集中于低收入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住房保障政策。而中高收入人群的住房则由市场提供,政府并不介入。美国的住房政策,可概括为一个由多元化的政策目标和多样化的政策手段组成的政策体系,包括建立中介结构、提供援助性住房金融、减税以及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补贴等。     第三类是荷兰、德国、瑞典以及新加坡等对住房市场的全方位介入和控制的国家,他们是全面责任型住房政策的代表。以荷兰为例,政府有意识地全面介入住房市场,其住房政策的出发点是要建立一个既可保障低收入户的居住权利,又令他们不致因过于集中而被社会排斥。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较全面的津贴面,令不同收入的住户可以居住于同一社区。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认的住房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住房保障是政府主导型,政府将“居者有其屋”定为国策。目前,新加坡住宅市场主要有建屋发展局提供的政府组屋和商品房两部分。截止到2009年3月,居住在组屋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其中大部分人拥有房屋产权,只有大约7%的低收入家庭廉价租住组屋。其余高收入者,政府不为其承担住房保障责任。     表3-1 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角色          总体来说,美国有着比较强的市场经济传统和环境,政府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协助更多通过市场和辅助的手段;亚洲则有较强的政府干预传统和“居者有其屋”观念,政府对住房市场的干预就相对直接,也更倾向于提供产权性质的住房保障;欧洲大多处于二者之间,并且除了政府对住房市场有一定干预以外,非政府的社会组织提供包括住房保障在内的各种社会保障也有着比较悠久的传统。      (二)保障水平     对于荷兰等住房全面责任型政府,住房保障的对象的选取并不是个问题,这些国家的目标是令不论贫富都可以享受到广泛的社会福利,包括住房。如瑞典的公共住房政策从一开始就针对全体居民,坚持普遍受益的原则,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对于采取社会型房政策的国家,住房保障的对象为低收入群体,这就涉及到对低收入群体的认定的问题了。比如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将经调整的家庭收入中值作为界定家庭收入等级的依据。家庭收入中值,是指将各都市或非都市区县的家庭收入中位数,由按照不同的家庭规模加以适当调整的结果。家庭收入中值的不同百分比被作为住房保障计划的收入分界线:收入水平低于中值80%的家庭被界定为“低收入”,收入低于中值50%的家庭,被界定为“收入很低”,而那些收入低于30%的家庭,则被界定为“收入非常低”。     此外,对住房需求方的筛选即准入机制在许多国家有着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地针对住房保障的准入非常严格,这得益于对制度的严格执行及严厉的惩罚力度。以香港为例,房委会每年核查公屋轮候册收入及资产限额。若住户虚报资料,房屋委员会可终止其租约,并可根据法律规定予以检控。香港房屋条例规定,任何人士如故意向房屋委员会虚报资料,即属违法,一经定罪,可判罚款20000港元及监禁6个月。1987年4月起,房委会开始实施公屋租户资助政策,目的是减低对经济能力较佳的住户的资助,确保房屋资助能给予真正有需要的人。根据该政策,在公屋居住满十年的租户,须两年一次申报家庭收入。不申报收入或家庭收入超逾所定限额的租户须缴付额外租金。1996年6月进一步实施维护公屋资源合理分配政策,收入和净资产值超逾所定上限或不申报收入和净资产的租户,须缴交市值租金并于一年内迁出所住的公屋单位。      (三)保障方式     对于是社会型的政府,在制定公共住房政策时普遍重视使用权性质保障房即租赁房的发展,为最低收入者提供保障。在英国,租赁住房的比例为30%,其中20%是公共租赁住房,10%为私人租赁住房。英国政府把持续供应可负担住宅列为重要的政绩目标。伦敦2004年的新规划要求中心区新增房屋的1/4为可负担用房。法国政府规定,全国所有市镇必须保证20%以上的住房是廉租房,否则将受处罚。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以长期推行廉租房和房租补贴计划。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住房保障方式的选择是和住房供需的具体情况相关的。在整个住房市场的供给总量存在刚性不足的情况下,政府直接建房是初期住房保障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供需矛盾的缓解,租房补贴将逐渐发展成为住房保障的住房方式。这种方式更能保证政府的补贴真正落实到需要的人群,控制和减少政府的住房开支,尽量减少政府对住房市场自身运行规律和效率的干预,有利于提高存量住房的使用效率。     对于全面责任型的政府,住房保障往往会以产权性质的住房为主,这属于政府对于国民的福利而非住房保障。以新加坡为例,截止到2009年3月,居住在组屋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组屋中大部分人拥有房屋产权。     在补贴方式方面,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的住房保障逐渐由“补砖头”(向住房供应方补贴)转向“补人头”(向住房需求者补贴)。现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发放住房补贴的办法:给租房(包括公房和私房)者以房租补贴;给购买自住住房者以税收减免形式的购房补贴。      (四)保障性住房来源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简单可分为政府直接建房及政府间接建房两种方式。第一种政府直接建房的方式,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并提供运营资金。这种方式在住房短缺情况下更为适用,另外在福利国家及新加坡之类的政府主导型住房制度国家也采取这种方式。     二战后,由于住房短缺,英国政府开始大量集中建设公房出租,并对私房出租实施租金管制。公共住房的主要建设方式是,环境交通和区域部根据中央财政每年的建房预算安排,综合各个地方政府的建房情况和低收入居民住房需求情况,按年度向地方政府拨款,由地方政府负责进行公房建设。到1981年,公共住房已超过546万户,占全国住房的三分之一。     新加坡政府主导住宅的开发与建设,由建屋发展局具体实施。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的基本职能包括实施政府制定的建屋计划、征用土地、拆迁旧屋、规划设计住宅、策划基础设施建设、安排承包商承建 及负责公共住房的出租、出售和管理。组屋是新加坡住房保障的一大特色,组屋由政府主导、房屋发展局制定规划并负责住宅建设的全程运作。     另一种是政府间接参与方式。政府提供土地、贷款、税收优惠,支持非盈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的住房。     法国政府对低租金住房机构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年息1%,期限45年(市场上一般30年的贷款利息为5.22%)。低租金住房机构资金不足时,可直接向特定的金融机构借入资金,借、贷利息差额由政府补贴。到20世纪70年代,新建住房中由政府资助和补贴的住房仍保持在50%以上。其租金水平一般为成本租金的55%-60%。     日本政府建立了住宅金融公库,作为政府向居民自建或购买住房提供长期、稳定、低息贷款的机构,住宅金融公库贷款利率低,成立初期为5.5%,大大低于银行的14.6%,而且不同于民间的浮动利率制,采取固定利率制。贷款对象可以是个人或企业;贷款条件优惠,还款期限可长达35年;对于还贷困难者则规定可在原有基础上延长10年。住宅金融公库由国家出资,每年接受国家融资,对于融资中出现的亏损则由国家财政予以补助。1951 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公营住宅法》, 明确指出公营住宅的受益对象为低收入家庭。住宅供给公社的建房资金来源主要是向住宅金融公库和地方政府贷款,少部分是向邮政储蓄等其它民间机构贷款。公库贷款的利率在4%左右,政府贷款为无息贷款,民间贷款利率在6%左右,住房出售或出租收入归还上述贷款。      (五)住房金融政策     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三种类型:一是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体系;二是德国的住房储蓄与抵押贷款相结合的综合体系;三是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体系。     美国是世界上发放住房贷款最多的国家。在市场经济体系十分完善的情况下,高度发达的住房抵押贷款体系,对提高美国居民的住房水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美国的住房金融体系由三个部分构成:一级抵押贷款体系;二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体系;保险体系,分散住房贷款机构发放贷款的风险。     德国的住房储蓄体系:由参加者与专门设立的储蓄银行签订存贷契约,先存款,达到一定时间和数额后,一般为5-7年左右,由储蓄银行给储户发放贷款用于建房、买房或住房改建。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贷款额用途,即只能用于建房、买房或住房改建。其融资体系不依赖于资本市场,而是依靠居民一定数量的自有资金。政府不能强制居民储蓄,而是采用经济手段鼓励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参加住房储蓄。     1955年,新加坡建立了中央公积金制度。这是一项全面的强制储蓄制度,规定雇主和雇员都必须以雇员的薪金为基数,按照法定的公积金缴纳率将个人月薪的一部分存入中央公积金局的个人账户,用于退休、住房、医疗、教育、投资增值等诸多方面。中央公积金局是新加坡最主要的住房融资机构,最初是为实施养老保险、提供社会保险,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居民购买住宅的主要资金来源。      二、国外住房保障经验的启示      (1)清晰界定政府角色与责任     无论是全面保障还是保障中低收入者抑或是低收入者,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定位一定要清晰,如新加坡政府依据自身的社会经济和资源条件,制定了“居者有其屋”计划,政府不遗余力地致力于这个目标,不仅制定相关法规,也设立了建屋发展局来执行其目标。反之,我国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在保障目标和执行力方面,都需要加强。     (2)逐步缩小住房保障的目标范围,最终锁定低收入阶层     发达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目标群体经历了从大到小的转变。在住房短缺时期,保障性住房的目标群体较广,几乎包括低、中、高收入阶层,如瑞典等国。随着住房供需压力的改善,保障性住房的目标群体逐步缩小,逐渐转向为中低收入群体。     (3)住房保障需要法律保障     发达国家政府的公共住房政策基本都是以法律的形式存在,反映在不同时期的住房法规中。如美国早在1937年出台了《公共住房法》,该法案开创了联邦政府资助公共住房的先河。1950年日本制定并颁布的《住宅金融公库法》成立,主要对难以从银行等一般金融机构借款以购、建房的个人与单位提供贷款。此后又根据1955年颁布的《住宅融资保险法》,对金融机构发放的住房贷款提供保险服务。     (4)多层次住房保障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从重点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入手,再逐步解决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具有层次性;很多国家将低收入群体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例如,新加坡政府严格按照家庭收入确定享受的住房保障水平,住房短缺时期只有月收入不超过800新元的家庭才有资格租住公有住宅。     (5)加强执行能力,完善实施机制     1973年新的香港房屋委员会的成立为公屋计划的实施和发展、保障中低收入百姓的住房问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此外,也有其他机构甚至非营利机构的配合。可以说,香港成功的公屋制度,有赖于专门机构长期有效的执行政府房屋政策,和专业有效的运营和管理。     (6)重视保障性住房的规划与环境     新加坡和香港保障性住房的规格设计和环境设施值得借鉴。从前面新加坡组屋的房屋结构图可以看出,新加坡的组屋大部分是方便舒适的小户型,这十分值得同样人多地少的中国在保障房设计方面进行借鉴,此外,要学习新加坡的组屋的规划设计,小区总体空间布局划分清晰,功能分区明确合理。香港公屋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原则,以便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建造成本。公屋的房屋品质和环境已经与私人楼宇相差无几。香港公屋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尤其注重其环境设计,例如在房屋屋顶设置天台花园,以提高居住区的绿化覆盖率,公屋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住区环境等多方面的也得到了保证。      第四章 住房保障的经济学与政治学分析      一、住房的经济性质与特点     首先,住房必须依附于土地,所以土地的性质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住房的经济性质与特点。     土地属于稀缺资源。一方面,中国庞大的人口决定了土地本身属于稀缺资源;另一方面,政府的行政干预又从两个方面加剧了土地的稀缺性。一是政府对土地用途和数量的管制人为地限制了土地的供应量,二是政府将大量资源集中投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加剧了这些城市的土地稀缺程度。政府行政干预所造成的土地稀缺是局部性的。     土地有不可移动性。土地不可移动,所以不同区域的土地没法挪用。由于这一特性,土地资源的可替代性非常复杂。对于某地的政府或居民来说,土地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比如北京的政府无法在河北的土地上建设项目,北京的居民也无法去河南居住;但从市场的角度,土地又有一定的可替代性,比如一个企业如果认为北京的土地太贵,完全可以把工厂设在河南。     土地存在级差地租。土地不同于其他资源,不同区位的土地其价值是不同的,这一属性来源于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土地的级差地租意味着不同区位的土地其稀缺程度是不一样的。     土地价值可以随周边情况的改变而改变。一般地,在某块土地本身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随着城市的扩张,一块土地(房产)会从城市边缘逐步成为城市中心,土地(房产)的价值会提高;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增加,该地块的便利程度会提高,土地(房产)价值也会提高。也就是说,土地可以吸收城市建设投入的外部性来增加自己的价值。     其次,住房是私人物品。无论是从消费的竞争性还是消费的排他性,住房都是标准的私人物品。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土地属于私人物品,意味着市场配置是最有效率的。当然,市场配置带来效率的前提条件是排除不必要的政府管制,包括对于住房所依附的土地的用途和数量的管制。     而中国目前对于土地的管制非常严格,不仅对土地利用的用途和数量进行行政管制,还通过土地所有人的地位进行直接的控制。这些管制措施对土地市场的扭曲必然会通过住房市场反映出来,导致了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将在后文再作详细分析。     第三,住房(土地)具有投资品的性质。与一般商品需求曲线向下(即需求随价格上升而下降)不同,投资品的需求曲线在某个区间是上升的,也就是说,在价格上升的同时,投资品的需求也有可能是上升的。住房兼有一般商品和投资品两种属性,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投资品属性表现得更突出;而在快速城市化过程结束后,住房的供求会形成新的均衡,到那时,住房的投资品属性会下降而一般商品属性会上升。     住房具有投资品的性质意味着,在我国目前快速城市化的阶段,住房价格总的趋势将会是持续上升的。虽然不排除局部存在泡沫甚至泡沫有破灭的可能,但总体上的价格平稳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接近完毕才会达成。     第四,住房具有财富分配效应。投资品一般都具有财富分配效应,如股票持有者直接参与上市公司的财富分配,而住房则通过土地间接参与社会财富分配。     住房主要是通过土地吸收城市建设投入所形成的外部性来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例如,政府投资50亿建设一条轨道交通,但其票款收入甚至不能覆盖运营成本,其效益主要体现为沿线的交通便利(还有污染减少等外部性),而交通便利等外部性会被轨道交通各站点周边的土地所吸收,转化为土地增值,这些土地上的住房拥有者实际上分享了该轨道交通投入的大部分效益,相当于从政府的基础设施投入中分得了一杯羹。     反过来也可以说,在中国快速城市化阶段和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巨大的情况下,如果不拥有住房,就会失去从政府庞大投资中受益的机会。所以,住房的财富分配效应会激励当下的人们尽早、尽多地购买住房。      第五,与其他消费品相比,住房的边际效用递减效应比较弱。          图 4-1 住房的边际效用递减效应     从以上的示意图可以看出,人对于“吃”最容易满足,在经济水平达到一定条件后,“吃”的边际效用迅速降低;而相对于“吃”,对“穿”的追求可以持续到更高水平,其效用才会明显降低;再相对于“吃”和“穿”,对“住”的需求更加持久,其满足点(效用迅速降低的转折点)出现得更晚。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也可以知道,在生活达到温饱以后,人们对“吃”的欲望就减弱了,而对于“穿”的欲望可以持续到小康以上,但对于“住”的欲望,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穷其一辈子都不可能满足。     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按照市场规律,该资源必然是先满足出价更高的需求,而住房的边际效用递减效应弱意味着出价高的需求(富人的需求)较不容易被满足,导致资源较难向低端需求配置。市场均衡的结果也表明,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开发商的共识是大户型的市场需求优于小户型。      二、住房失衡问题及其原因      (一)市场配置资源可能导致的住房失衡问题——一般问题     从以上对住房(土地)的经济性质和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到,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住房(土地)资源,稀缺资源的配置将首先满足效率最高的需求,用货币表示就是愿意出价最高的需求,而由于住房的边际效用递减效应较其他消费品要弱,要在完全满足富裕人群的住房需求后再考虑相对不富裕人群就比较困难。     所以,市场配置资源可能导致低收入人群无法得到适当的住房,这是市场配置资源所可能导致的一般性问题,世界各国都可能发生。      (二)政府不当干预可能导致的住房失衡问题——中国的特殊问题     首先是中国扭曲的经济发展结构反映到了土地和住房问题上。     一是片面追求GDP的驱动使地方政府倾向于多供工业用地、少供住宅用地,并且试图用住宅用地的高价来贴补工业用地的低价。     二是政府支出规模过大及大城市规模过度扩张。城市拥有行政级别是中国特色,中国的直辖市是副总理级,由此以下不同的城市(主要是依据其规模)被定为副省级、地级、副地级、县级、副县级、股级不等。这个体制使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在竞争政府资源中拥有绝对优势,而中国政府恰恰又控制了大部分的资源,所以除了个别特例,在同一区域内,级别越高的城市获得的资源就越多,城市扩张就越快。     大城市规模的扩张会导致外来人口的集聚和土地价格的上涨。     如果由市场来决定,当城市规模扩张所带来的收益(市场集聚等)与增加的成本(土地价格上升、交通成本上升等)相当时,城市规模会达到均衡。但中国的体制特色决定了大城市不会停下扩张的脚步。这样必须在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低收入群体就被迫承担更加难以获得住房的后果。     其次是不当的土地管制所造成的住房失衡问题。     中国的土地管理制度是极为独特的。首先,中国人与土地的产权关系是根据人的身份而不同的。城市居民只能拥有使用权,农民(集体)则可以拥有所有权;城市居民不能在农村拥有土地,而农民一旦转变身份成为城市居民就必须放弃土地所有权;但是即使农民(集体)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也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易。而人的身份——城市居民或农民——并不是由于其从事的职业不同,而是由其出生的家庭不同而决定的,因而是无法自由选择的。其次,土地产权还与土地位置和用途有关,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只能用于农业(渔业、林业等)和农村建设(如农民居住),农村土地一旦被纳入城市的范围、被用于城市建设,所有权就必须变更归国家所有。     这样的土地管理制度严重地扭曲了住房供应体系,整个住房供应体系被割裂为城市住宅和农村住宅,尽管它们的使用功能并无不同,却无法发挥同样的作用。大量的农村土地和住宅无法进入整个住宅供应体系,它们要么处在“违法”出租的尴尬中,要么等待被拆迁征用。对农村土地的管制使进城工作的农民无法将农村的财产(最主要是土地)置换为城市的财产,从而无法完全城市化,而只能成为农民工。农民工在城市居住和工作却无法获得住房,他们在农村有住房却并不居住。     现行的农村土地管制制度还在技术上为住房保障制造了困难。一方面,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收入主要来自城市、工作和生活主要在城市的农民工已经是城市居民,但是他们在城市面临住房困难,应当作为城市住房保障的对象;但另一方面,他们在农村却拥有并不居住的面积不小的住房(在城市人看来是别墅),而且他们还在继续用在城市获得的收入投入到农村的住房建设中,这种情况下为他们提供城市住房保障对城市居民又有不公平的问题。但是他们在农村的住房却不能变现来为他们在城市定居提供资金。     此外,政府在土地一级市场可以凭借单一垄断买家的地位压低土地收购价格,使地方政府有更强的征地冲动,而市场对城市规模的制约作用无法实现;而在二级市场,政府又拥有单一卖家垄断地位,地方政府可以凭此抬高售价来构建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此类行为造成的结果一方面制造了大量失地农民和失去住房的城市居民,也就是制造了大量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又制造了过高的房价,使大量的农民工、外来人员、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面临难以负担住房成本的问题。     除了经济发展结构不平衡和土地管制不当两个主要原因造成我国住房问题外,不成熟的租赁市场使租房居住缺乏稳定感,民间资本缺乏投资渠道,在通涨预期下选择房地产为主要投资渠道,这些问题也加剧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     但我们也不能把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无限夸大,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推测,住房问题比较严重的应该集中在过度扩张比较严重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相关数据和我们的实地调研也支持这一点,一些中小城市所面临的住房保障需求并不大。     最后是利益集团影响导致住房失衡。     中国欠缺公开透明的利益博弈机制,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利益集团的影响。相反,由于欠缺公开透明的利益博弈机制,一部分利益集团在中国的制度设计和经济决策中拥有强大的发言权甚至决策权,而另一些利益集团则没有代言人也没有发言权。在中国住房制度形成和变化过程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问题的存在。     在城市与农村的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的城市控制了国家主要的经济资源,并且制定了城乡不同的土地管理制度。为了城市扩张的需要国家可以征用农民的土地,而农民却不能主动将自己的土地用于城市建设,哪怕是这块土地已经被城市所包围,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农民分享城市化的效应,哪怕是溢出效应。在大城市与小城镇的博弈中,大城市控制资源使小城镇发展战略只能停留在纸面而无法落地。在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博弈中,国有部门始终可以在国家正式的住房制度之外为自己保留一块“自留地”,从而使部分国有部门的职工无需面对房价上涨的压力,反而可以从中获得牟取暴利的机会。     这样的利益博弈机制下形成的政府干预制度,非但无法对市场竞争所造成的住房失衡问题进行弥补或矫正,反而会加剧这种失衡现象。      三、住房保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一)住房保障的必要性     提供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公共服务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提供哪些公共服务,提供到什么程度则体现了一个政府或执政党的政治倾向和执政理念,也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制度传统。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都认同居住权属于基本经济人权,所以都会程度不同地提供住房保障。从中国的传统来看,中国人对“住”有着特别的崇拜,住房既是一个家庭的象征,也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财产。     如前文分析,住房虽然是私人物品,由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但在市场条件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将首先满足效率最高的部分需求,用货币表示就是愿意出价最高的需求,也就是富裕人群的需求,并且在边际效用递减不显著和存在投资需求的情况下,富裕人群的需求庞大,市场就无法在满足富裕人群的基础上自动满足低收入人群的需求。从社会角度来说,市场在满足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方面就会出现失灵的问题,这就为政府适当介入,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保障提供了理由。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和土地管制不当加剧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从长远看,由此造成的问题最终需要经济结构重新平衡和取消不当管制来解决。但在中短期,这些问题也对住房保障提出了要求。      (二)住房保障的合理性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再分配时,富人所减少的效用要小于穷人所增加的效用,所以全社会的效用是增加的。这从全社会效用的角度为取富济贫提供了合理性依据。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认为分配与效率是可以分开来考虑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每一帕雷托有效率配置均能达到竞争均衡,政府如果改变个人之间禀赋的初始分配状态,经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仍然可以得到帕雷托有效率配置的结果。     图4-2 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可能性曲线          上图中,红色曲线为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社会效用可能性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各个点都是符合帕累托最优效率的;一组蓝色曲线为社会无差异曲线,它们代表了不同的社会福利水平,离原点越远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社会福利水平越高;在市场均衡点位于A或C点时,社会福利水平相同,但处于较低水平;当市场均衡点位于B或D点时,社会福利水平也是相同的,但福利水平较A或C点有所提高,在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可能性曲线相切于P点时,社会总福利水平是最高的。也就是说,政府可以通过改变初始分配,来使市场达到不同的均衡点,而当市场均衡点位于P时,社会福利水平最高。      第五章 中国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原则      一、公平原则     对公平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读,一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强调起点公平和规则公平,另一种是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公平,比较强调结果的公平。     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目的显然是基于社会和政治的需要,所以住房保障的公平原则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作为社会保障政策的一部分,住房保障的优先顺序应该是按家庭可支配收入从低到高提供保障,即优先为最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但保障所造成的结果不应当使低收入层次的实际生活水平超过上一层次的实际生活水平。     二是如果因为政治或社会原因必须同时为不同收入水平的阶层提供住房保障,则保障在总体上应当能缩小而不是扩大收入差距,也就是说,为较低收入群体提供的保障水平(折合为货币)应当高于为较高收入群体提供的保障水平。      二、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至少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     含义之一是将效率与公平看作对立面,住房保障意味着牺牲一定的效率来达成一定的公平,但牺牲效率必须有一定的限度。     首先是住房保障应当将对市场的扭曲限制在最低程度。只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有效率的市场均衡才能达到,否则,前述的均衡点就不能到达效用可能性曲线。     其次是提供住房保障不应当导致对公共资源的滥用,也不应当激励人们对保障性住房的故意追求。过低的价格可能会导致对公共资源的滥用,如广州决定亚运期间公共交通免费,第一天就导致了公共交通系统的全面瘫痪。同时,作为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应当是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的一种社会救济,也就是人们在无奈之下不得不接受的社会救助,如果制度设计导致人们故意追求保障性住房,就说明制度设计是扭曲的。     含义之二是,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也存在效率问题,提供保障性住房也需要更有效率的机制。     首先,如果政府的征税权是受约束的,政府可用于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是一定的,那么根据帕累托效率原则,是否将公共财力用于提供住房保障和提供到什么程度,需要将提供住房保障的边际效用与提供其他公共服务的边际效用相比较,以达到更高边际效用为取舍标准。可以表示为:MUH > MU1, MU2, ……, MUn。(其中,MUH代表一单位公共财力用于住房保障所产生的边际效用,MUn则代表一单位公共财力用于提供其他公共服务所产生的边际效用)     其次,如何提供住房保障,包括保障性住房的筹资、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都应当考虑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从而达成更有效率的安排。      三、基本保障原则     一般地,由政府筹资提供的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都只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从医疗到教育都是如此。更高层次的或更个性化的需求只能通过市场来解决。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无力负担超出基本需求的服务成本,如果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就必须增加税收来筹资,而加税会抑制经济的活力;另一方面,过高的福利保障会抑制民众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就是所谓的“养懒人”。     对于住房保障机制,应当精心考虑保障目标、保障层次、保障水平等方面,既要考虑财政负担能力,又要考虑防止“不劳而获”。     如前文的分析,经济适用房是典型的违反了基本保障原则的失败设计。     四、普遍保障原则     也可称为应保尽保原则,就是在制度设计所承诺的保障范围内实现全覆盖。如果政府财力不足,可以在设计保障房制度时缩小保障范围或降低保障水平。但如果在承诺的保障范围内不能实现全覆盖,就无法实现公平,也会造成权力分配和寻租。     五、多层次保障原则     由于土地资源硬约束与大城市过度扩张的叠加效应,中国特别是大城市目前面临住房问题的群体规模比较大,他们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差异也比较大,单一的住房保障层次无法满足不同的需求。     此外,如果只向最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性住房,在目前的社会、政治环境下难以获得社会认同,所以,面向不同收入层次的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多层次的保障性住房也是政策博弈的结果。 上一篇: 建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研究…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 )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德国之声|德国哈芬回应中国媒体批评

多家中国媒体报道称,德国知名品牌“哈芬”生产的槽道不符合标准,但在中国高铁项目中广泛使用。德国“哈芬”总部向德国之声记者表示,报道中所指的不合格产品究竟是否为哈芬真品,无从得知。 (德国之声中文网)“人民网”5月30日报道称,记者从高铁工地现场带回的哈芬槽送交国家钢铁产品质检中心检测,结果显示,产品“完全不满足铁道部设计院标准”。《第一财经日报》5月31日报道,称哈芬产品在中国被“山寨”,中国制造的哈芬铺上中国高铁。 哈芬槽在中国生产吗? 德国之声记者就此采访了德国哈芬(Halfen)集团总经理瓦赫特(Richard Wachter)。他说,哈芬槽完全在德国生产制造,在中国销售的哈芬槽全部进口自德国。瓦赫特介绍说: “这一产品所有的预制材料都来自唯一的一家德国供应商。我们生产这一产品的工厂位于朗根菲尔德(Langenfeld)。我们的销售一方面通过子公司,另一方面也直接向客户销售。也就是说,我们的产品用集装箱从朗根菲尔德运往北京子公司,储存在仓库中,并向中国客户销售;与此同时,也有客户通过代理商或经销商向德国公司直接购买产品。” 哈芬槽在中国加工吗? 哈芬槽是一种钢制固定元件。“人民网”报道称,有哈芬产品在中国进行所谓的“热镀锌”处理。这一加工工序主要目的是仿腐蚀。 瓦赫特回应说,哈芬槽的热镀锌工序也完全在德国进行。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比如由于中国客户对槽道的长度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对槽道进行切割,新产生的截面也需要进行热镀锌的加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哈芬在中国的签约伙伴——一家欧洲企业的在华分公司,会按照哈芬的标准对截面进行热镀锌的处理。 有多少“山寨哈芬”? 针对“山寨哈芬”,即仿冒哈芬的产品,瓦赫特表示,公司已经了解有这一现象,而且这并非新的消息。“哈芬的名称和品牌是具有领先地位的,在业界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如果您在阿里巴巴网站上搜索‘哈芬’,会找到许多供货商把自己的产品称之为哈芬。这是因为,一些小的竞争者希望藉此卖出自己的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上许多自称是哈芬品牌的产品,就一定是由我们自己或者授权生产的。” 瓦赫特说,在印度、台湾、中国、东南亚国家市场,哈芬有多种产品被仿冒,部分仿冒产品甚至回流到欧洲市场。一些产品从外观上看与真品相同,但能否达到哈芬的安全性能和质量,则是个问题。 哈芬在中国分公司负责实地考察的工作人员在工地上也发现,一些产品与哈芬类似、写着哈芬的名字,但是依据某些特征可以看出,并非哈芬真品。 哈芬质量是否经过检测? 那么,德国哈芬如何回应“人民网”记者进行的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呢?瓦赫特说:“问题是,他们拿的产品究竟是什么产品?是否是哈芬真品?这我无从得知。此外,我们并没有他们所说的这份报告。我可以说的是,我们的产品是通过认证和检验的,且持续受到内部和外部的监测。这既包括材料质量,也包括生产过程,和产品投入使用后的性能。” 在中国也是如此。瓦赫特介绍说 ,这既包括基本的测试,也包括专门的测试。在项目招标时,明确写着对产品有哪些额外的要求,投标的产品也须满足这些要求,要有证书予以证明。“此外,我们还经常有客户来德国的生产地点审核。有时候我们要与客户一起,在中国由客户委托的机构对产品进行审核。” 瓦赫特还提到,在参与中国隧道项目的过程中,他们的中国客户也定期来德国对哈芬槽的生产过程进行审核。 激烈的竞争 德国哈芬公司5月31日发表声明,对“人民网”等报道作出回应,称报道存在错误和不完全的信息;哈芬将采取法律措施。 瓦赫特表示:“我们清楚地知道,中国市场与其它市场一样,竞争十分激烈。我想,一个经济要健康运作有一定的规则,大部分竞争者遵守这些规则,但不是所有人。我想也有竞争者所采取的方法和途径,未必与我们相同。” 作者:苗子 责编:李京慧

阅读更多

中国报道周刊 | 今天的中国经济有多危险?

  一个没有危机感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说中國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绝不是危言耸听、故弄玄虚!   在我的新书《中國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中,我要告诉那些“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国人和官员,今天的中國经济有多危险、多可怕。   我们身处世界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却浑然不知,中國习惯低估我们的对手,又习惯高估我们自己的实力。笔者今天就是要把我们的危机说清楚,以唤起国人的危机感。否则,我们的经济就要真的翻车了。   看看美国,今天之所以强大,靠的就是危机意识;危机意识,已经成为美国精神的一部分了。因为只有危机才能凝聚人心,才能增强国家的向心力。   有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危机视而不见,粉饰太平;更可怕的是,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制造更大的危机。   中國人常说“成绩是主要的”,这些我们的媒体已经说得够多的了,我就不说了。我在本书中,将专门谈我们在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危机。   笔者经过研究发现,今天中國经济的问题,仅仅依靠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手段,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还应该寻找其他办法。   我在此再强调一遍,笔者的预言从来没有错过。在2010年初出版的《 郎咸平 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國2》中,就告诫大家美国要对我们发动汇率大战、成本大战和贸易大战,多少人觉得我是痴人说梦,多少人说我是杞人忧天。   当时,笔者还告诫大家不要以明天的产能过剩解决今天的产能过剩,否则等中國花光了财政积蓄,经济肯定又要二次探底。   如今呢?汇率大战导致中國出口失去竞争力,高端就业岗位回流到美国,低端就业转移到东南亚。成本大战导致中國进口持续飞增,2011年石油进口消耗的美元激增了45.3%;贸易大战导致中國从光伏到轮胎的每一种快速增长的出口产品都被精确斩首。   不仅仅是外贸企业被折腾得一塌糊涂,成本大战也精确狙击了4万亿受益的企业,比如铝业60%的铝土矿都靠进口,钢铁行业80%的铁矿砂都靠进口,这些在4万亿拉动下风生水起的产业,如今无不陷入全行业的巨亏。   更可怕的是,4万亿引发的严重通货膨胀,又直接导致老百姓的财富严重缩水;内需因而欲振乏力,又造成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进一步打击了制造业。   直接结果就是中國制造业出现一场静悄悄的大裁员,这次裁员的力度和经济下滑的幅度在很多行业甚过2008年金融危机。   而带头大裁员的竟然是行业领军企业,裁员的重点又往往是其核心业务的制造环节,比如美的和小天鹅的家电业务、比亚迪的手机和电池代工业务、雅戈尔的服装业务,而不敢裁员的国企只好选择大幅度降薪。   直接反映内需冷暖的零售行业更是一片狼藉,从李宁陨落到国美利润衰退,都说明老百姓的购买力在大幅下挫。   但是即便如此,很多国人还是很有优越感,总是喜欢把别人的威胁当成自己强大的证明。美国战略重心重归亚洲,从军事、贸易、经济等方面全面遏制中國,可是中國很多人对这种威胁视而不见。   无论是南海危机、东海危机,还是中东变天,都无法唤醒这些人自大的美梦。反倒是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就是因为长期以来一直有危机意识。   可以说,美国危机意识之强甚至已经到了“妄想狂”的病态。当初,美国之所以捏造证据,“诬陷”萨达姆,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也要单边主义行动、发动战争,就是因为美国觉得萨达姆是威胁。   其实这才是美国的常态。回望历史,美国不只是对英国、德国、苏联和日本这样的大国奉行遏制战略,对小国也从不手软。只要美国觉得你对它的地区利益构成了挑战。   世界著名的旅游工业城市夏威夷就是美国武装侵略得来的。美国带领军队直接推翻了当地王室,其导火索就是在夏威夷的美国糖商利益受到了威胁。   此外,美国对尼加拉瓜、危地马拉、智利、秘鲁、阿根廷这些拉美国家都搞过颠覆,甚至怂恿军人武装推翻民选政府。遗憾的是,中國人对这些历史似乎从来都不感兴趣。   还记得1999年美军轰炸中國驻南联盟大使馆吗?也许,很多人会说记得,但是,在我看来,我们根本就忘了。首先,北约这次行动根本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   其次,事后所谓“前南国际法庭”对南联盟领导人米洛舍维奇指控了60多项罪行,审了五年,也没审出什么结果。   美国甚至拒绝批准其保外就医,2006年米洛舍维奇惨死狱中。这种以空袭打垮正规军、扶植反对派颠覆现有政权的手法,随后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都曾上演过。冷战结束后的20多年,美国的军事行动从来没有消停过。   中國总是指责美国是冷战思维,其实完全搞错了,这种危机意识从来都深植于美国精神,它不仅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国际政策,也时刻作用于美国的国内政策。   在奥巴马的国情咨文中,2009年提到四次“挑战”、四次“威胁”;2010年提到三次“挑战”、一次“威胁”;2011年提到三次“挑战”;2012年提到四次“挑战”、四次“威胁”。而在美国眼中,中國既是挑战,又是威胁。   让人担忧的是,面对危机四伏的局面,我们并没有危机意识,反而充满了错误思维,比如“非左即右”、“非公即私”、“宏观调控,微观搞活”以及“跨越式发展”(其实就是“大跃进”式思维)。就好像妄想症、迫害症与美国如影随形一般,这四种错误思维一直困扰着中國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   作者 郎咸平 ,著名经济学家,极视智库专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著有《中國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作者: 郎咸平 中国报道周刊 , 2012-05-27.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今天的中国经济有多危险?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经济随想 . 欢迎大家投稿, 点这里 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2009年是大繁荣与大崩溃的分水岭 (3) 2008年谁能笑到最后 (24) 2008奥运会——中国全面崩溃 (65) 金融危机背后的大国较量 (1) 金融危机留给我们哪些教训 (1) 金融危机倒逼中国“投机” (0) 走出世界经济危机的困境 (0) 质疑“重拳出击” (8) 谁来拯救中国3760亿美元财富? (26) 美国金融危机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35) 积极扩张财政政策——中国经济崩溃的导火索 (4) 温州模式死于政府掠夺之手 (3) 温州危机实则为公、私制度源头对决 (0) 江南危矣 (9) 次债危机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23) 救市,是政府的天职 (9) 摧毁日本经济的力量正在逼近中国 (0) 拉动内需就要让消费者觉得兜里有钱 (8) 我怎么看最近中美两国的经济对策 (1) 感受经济危机 (5) 市场才是次贷危机的解决之道 (2) 对“四万亿”流向的思考 (2) 富人转移资产是在避开泡沫破灭 (0)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拉动内需、化解金融危机的一张王牌 (1) 四万亿能给中国留下什么 (0) 四万亿是谁的肥肉? (32) 四万亿刺激经济毁了中国 (3) 危机提出了一个真正的问题 (1) 危机中的“中国经济问题” (0) 华尔街的CDO和扬州狮子头 (0) 北京出手四万亿的经济分析 (5) 勿把更深的痛苦留给明天 (1) 加入了世界经济大循环的中国 (8) 冷静应对美国金融危机 (2) 全球经济衰退给中国提供的机会 (10) 借金融危机推进中国大国战略 (2) 从工资增长18%,谈中国的钱去了哪 (26) 从1930年大萧条看2008年的大萧条的结局 (0) 互换——刺杀中国金融的封喉一剑 (7) 中国:成长还是崩溃? (0)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搜狐世界观:全球儿童非正常死亡样本

“战争的炮火炸碎肢体,骇人的暴力蒙蔽心灵,持久的饥饿破坏体肤,有毒的食品伤害心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应有的关爱,全球各角落里不幸的儿童无意间成为各种“非正常死亡”的样本。”   如果问一名囚犯有多少种非正常死法,人们会不假思索地道出五花八门的回答:“躲猫猫死”、“喝水死”、“激动死”……可未必所有身处和平社会的人都知道,直到今天,每年甚至每分钟都有大量儿童“非正常死亡”。距离第63个国际儿童节还有6天时,49名叙利亚儿童在炮火中丧命,无缘这个本属于他们的、为铭记纳粹屠杀儿童而设立的节日。 泰戈尔曾说,“孩子的眼睛里找得到天堂。”而在现实世界里,幸福的孩子是相似的,不幸的孩子却各有各的不幸。战争的炮火炸碎肢体,骇人的暴力蒙蔽心灵,持久的饥饿破坏体肤,有毒的食品伤害心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应有的关爱,全球各角落里不幸的儿童无意间成为各种“非正常死亡”的样本。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如何对待孩子不仅事关一个国家未来的命运,更是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尺。一个不会关爱孩子的民族是没有希望和未来的民族。 叙利亚儿童 “ 非正常死亡 ” 关键词:炮火   5月25日,距离第63个国际儿童节还有6天。49名叙利亚儿童在炮火中丧命,惨白的布条包裹着一具具长短不一的未成年人尸体。如果天堂没有儿童 节,他们要和这个纪念德国纳粹屠杀捷克儿童而设立的节日永远说再见了。 “孩子的眼睛里找得到天堂。”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把世间的纯真与美好寄望在孩子清澈的眼里。但战火中的孩子,眼里则是惊恐、绝望和仇恨。 5月25日,叙利亚霍姆斯省胡拉镇发生的“屠杀事件”令整个世界为之震惊。胡拉镇居民的居住区遭遇炮击,至少108人丧命,其中49 人是儿童。网上一段据称是记录受害者的视频让人不忍观看:一间房间内摆放着数十具血肉模糊的儿童尸体,有的儿童眼睛还睁着,有的儿童头骨已被炸开。到处能 听到有成年人在房间里边痛哭边大喊…… 叙利亚政府称幕后黑手是恐怖主义团伙,反对派指责是政府下狠手。叙利亚式的悲剧在任何流血事件都沦为政府与反对派脚下的皮球,踢来踢 去,儿童也未能幸免。无论如何,将屠刀伸向儿童都是“不可饶恕”的。然而在全球不同角落里,这样的杀戮几乎每天都在上演。阿富汗、巴勒斯坦、索马里、也 门、苏丹、卢旺达、利比亚……“拿孩子证明自己的强大,是这世界上最可鄙的软弱”。   伊拉克儿童 “ 非正常死亡 ” 关键词:仇恨   七年伊战,没有寻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却留下狼藉一片。儿童在这场匪夷所思的战争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伊拉克,有100多万人流离失所,其中大约 一半是儿童。伊拉克的孕产妇死亡率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而且五岁以下的儿童有五分之一发育不良。联合国报告称,在战争期间,每年有数百名儿童丧生或是受伤, 还有更多的孩子由于家长被绑架或被杀害,失去主要的衣食来源。 6岁的哈利勒-穆希是个大眼睛的漂亮男孩儿,但他总是面无笑容,小手紧握一把玩具冲锋枪。2007年前,4岁的哈利勒躲在自家院子的鸡窝 里,目睹了当警察的父亲被一伙闯入的武装人员残忍杀害。凶手离开后,哈利勒爬出鸡窝,站在血泊中看着被斩首的父亲发呆。从此,他就总是拿着玩具枪,不断地 说着同一句话:“我要把他们全部杀死。我要把他们全部斩首。” 最可怜的是这些战争弃儿,有些是残废儿童,大多数是家长被炸死或逃难,在混乱中丢失的孩子无法找回。据伊拉克劳工和社会福利部估计,伊拉克 全国十二岁以下的战争弃儿多达一百六十万。伊拉克被占领以来,没有生存能力的儿童是最大的受害者。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今最令伊拉克百姓担心的 是,在恐怖气氛下长大的孩子们,会慢慢变成新一代的“暴力一族”。   朝鲜儿童 “ 非正常死亡 ” 关键词:饥饿   这是一组广为流传的新闻组图中的一张。在朝鲜农业大省黄海北道的一家孤儿院内,28个孩子蜷缩在地上,眼中露出了一片茫然。在洪水和严冬的双重危机之下,根据初步的检查,这些孩子们中有12个人营养不良的情况严重,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治疗,有可能死亡。 饥饿是朝鲜人民生活中一个如影随形的词汇。1990年代中期,朝鲜发生骇人听闻的大饥荒。根据叛逃韩国的已故朝鲜领导人黄长烨的记载: 到了1995年,平安北道发大水,粮食危机变得日益严重起来。只要稍微离开平壤市中心,就能看到饿死的人,往郊外去,更是成堆的尸体。联合国的《2010 世界粮食不稳定状况》报告将朝鲜列入22个慢性粮食危机国家。该报告称,粮食危机国家的国民营养不良比例要高出发展中国家的3倍。 2011年3月,世界粮食署估计,约600万朝鲜人需粮食援助,1/3的儿童长期营养 不良或发育迟缓。由于食品短缺和营养不良,目前,北朝鲜7岁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05公分,比韩国7岁儿童的平均身高整整矮20公分。科学家估计,营养不良 造成儿童身高不足,仅仅是一个方面,从长远看,整整一代北朝鲜人都将出现严重的智力退化。与此同时,韩国国防分析研究院2009年数据显示,朝鲜国民收入 的约三分之一都被用于费开支事。而朝鲜的是奢侈品消费能力也频频出乎外界意料。   印度儿童 “ 非正常死亡 ” 关键词:贫病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哪个国家最高?答案或许会超乎意料:不是某个非洲战乱国家,而是人口、经济、科技大国——印度。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计,印度 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千分之66,相当于共有172万余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高居各国之冠。1990年印度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千分之 118,当年共有310万名儿童活不到5岁。20年来,情况已有改善。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研究发现,印度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项主要死因分别为肺炎、发育不良和出生体重过轻、痢疾、新生儿感染和窒息、出 生损伤,这些主要原因本可以避免或通过已知广泛有效手段干预治疗。印度广大农村及欠发达地区的医疗条件仍不容乐观,很多患病的儿童无钱治病。 此外,营养不良也是印度儿童生命一大威胁。总理辛格曾称,儿童营养不良问题已经成了“国家的耻辱”。尽管该国经济产出在 1990-2005年增长了两倍,成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人均年收入从96美元增至489美元,但儿童营养不良现象并无好转。因许多家庭非常贫困,买不起 需要的食物。而卫生条件差、公共卫生支出低、教育和国民意识薄弱,也是影响因素。   中国儿童 “ 非正常死亡 ” 关键词: “ 毒品 ”   头大,嘴小,浮肿,低烧。鲜花般娇嫩的幼小生命,刚来到世间几个月就枯萎、凋谢,罪魁祸首竟是本应为他们提供充足“养料”的奶粉。早在2003年, 安徽阜阳农村市场便劣质婴儿奶粉泛滥,制造了畸形的“大头婴儿“,六七十名婴儿身体受到残害,至少8名婴儿死亡,给还很贫困的农民家庭以无情的打击。 2008年震惊国人的除了汶川地震,还有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2008年9月8日甘肃岷县14名婴儿同时患有肾结石病症,至9月11日 甘肃全省共发现59例肾结石患儿,部分患儿已发展为肾功能不全,这些婴儿均食用了三鹿18元左右价位的奶粉。随后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婴幼儿奶粉进行检 查,22家企业69批次奶粉都含有三聚氰胺,各大品牌几乎无一幸存。 随后孩子们口中的“毒品”种类愈发齐全:明矾油条、滑石粉面条、漂白粉馒头、地沟食用油、黑色素酱油、毒粉丝、甲醛啤酒、注水猪肉、蓝 耳猪肉、涤条虫猪肉、炭疽病牛肉、禽流感鸡鸭、工业食盐、掉白块味精、化工水鱼肉、高浓度残留蔬菜瓜果、外加苏丹红咸蛋、抛光陈米、硫磺银耳、三聚氰胺奶 粉、瘦肉精猪肉……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关乎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孩子本是一张白纸,可社会却是个大染缸。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享受美好的 童年,战争、毒品、贫困、疾病……一个个潜在的杀手无不虎视眈眈,肆意在这片白纸上涂抹上悲剧甚至死亡的色彩。孩子就像一片等待耕种的土地,种下怎样的种 子就收获怎样的未来。一个国家对孩子的态度,不仅决定着社会的未来命运,更是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尺。 近十年来,全球共有近百万未满18岁的儿童卷入各种战争或是武装冲突之中。孩子逐渐成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参与暗杀、参加屠 杀、甚至充当“人体炸弹”。他们手持AK-47、M-16步枪冲锋陷阵;他们执行扫雷、自杀性任务;他们充当搬运工、间谍、通信员,还有哨兵;他们还参与 屠杀和迫害,包括斩首、断肢、强奸以及活焚。为了训练娃娃兵的暴力倾向,成人士兵会要求那些孩子杀死自己的父母,拒绝的人会被处死,甚至要求他们喝死人的 血。 德兰修女在获诺贝尔和平奖时说:“饥饿并不单指没有食物,而指爱心的渴求;赤身寒冷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 归并不单指没有栖身之所,而是受到排斥和遗弃。”每个孩子都有权利远离饥饿和寒冷,有权利拥有家庭和得到关爱。一个不关心孩子的民族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强盛 的民族。而国家、社会和家庭又该拿什么奉献给无辜纯净的孩子?   (原文链接: http://news.sohu.com/s2012/shijieguan-289/index.shtml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