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

“唐骏们”的精准卡位术

唐骏、郎咸平两个人这几年在中国风生水起,不仅名满江湖,而且财源广进。他们是成功的典范,还是青年人的偶像。两个人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别。至少,唐骏的博士来自野鸡大学,而郎咸平的专业学问和教授身份,怀疑的人就少之又少。 大概是在9年前,我去采访过唐骏,精致的西装,夸张的表情,言必谈毛泽东和魂牵梦萦的祖国,当然也肯定会谈到他发明的卡拉OK打分器。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天已经红遍大半个中国的唐骏,依然是把这些关键词挂在自己的嘴巴上。我想起当年对他的印象,他说自己是加州理工大学博士,我就心存向往,那是一个多么严谨、多么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大学啊,可是我在几个小时的对话里,完全找不到唐骏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谱系,他似乎只是为了适应今天的生活在努力构建自己的话语系统,好让自己和这个时代、这个国家,尤其是这个国家的主流话语协调起来。 回头来看,唐骏当然是聪明的,他把自己准确地卡在爱国主义和领袖风范位置上,充分发挥他在海外多年闯荡积累起来的一点经验,叫那些头脑简单、渴望成功的年轻人疯狂追随。唐骏知道这样的精准卡位是安全的,更是可以游刃有余的,在这个路径上,他可以竭尽全力地表达,可以像一名伟大的演说家一样,面对广场上数不清的人头,激情四溢地演讲,事实上唐骏的确具有表演天才,他的语速不快不慢,懂得句子的抑扬顿挫,年轻人岂有不欢呼、不追捧的道理。 对唐骏进行量化分析,他的技术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当然是领袖气质,这是大批中国人的集体爱好,唐骏借着传销般极具蛊惑力的手法,轻而易举把领袖这样的大词安在了自己的身上。但如今所有人都知道唐骏只是唐骏,他再怎么折腾,也不是领袖,人们也知道,让人顶礼膜拜的领袖时代已经远去,人们更需要一个看上去有点像领袖的有钱人,于是,“天价年薪”适时地出现了。这才是这个时代中国人对成功的基本定义,领袖气质,富可敌国,才是真正的偶像。 第二种技术,是唐骏先生的海外精英身份,必须是名牌大学的博士,必须是世界一流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中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度,那么多人高喊着爱国主义口号,攥着自己的小拳头自强不息,仇美反日抗法烦英国,但遇到每个从海外留学回来的人们,却都投以羡慕的眼光。唐骏深知这样的道理,微软这样有面子的公司身份,他当然是有了,而著名美国大学的博士学位,几乎所有知道唐骏的中国人,都相信他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博士,谁曾想到,他原来不是,他说了假话。 像一枚金币,唐骏的一面是领袖、一面是博士,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面,唐骏知道自己在中国就玩不转了,可叹方舟子不谙世道,也不近人情,非得闹出唐骏原来是西太平洋大学博士毕业的好戏,唐骏能认错么,他不会的,他的知识结构没有教给他忏悔的品质,他大好的金钱梦想也不允许他认错。余下的就只有一条路,死猪不怕开水烫,在中国,除了民间的一些刁民反复纠缠,体制不会拿唐骏怎么样。 再看郎咸平。 新华书店里,郎咸平的书现在那可是门庭若市,而最火的一本,书名叫做《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事实上他的另外几本书名都非常咋呼的图书,照样名列销售排行榜的前几名。前两年,郎咸平到处放言,反对企业制度改良,提醒国人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好像他才是真正维护经济公平的伟大学者。但稍微有点眼光的人必然知道,中国经济多年以来最大的问题,还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健全,诸如产权问题、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等,一直是国有企业的大患。即使是最保守的管理高层,也深知只有让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公众化、国际化、资本市场化,中国的国有企业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效率。这事实上是对历史的一种纠正、对现实的一种重组。老百姓多年以来受制于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的熏陶,不注重自己本身的个人权利,有一些理解上的误区尚在情理之中,但郎咸平这个接受过最好的现代企业管理科学教育的教授,却在这里著书立说、迎合大众、拒绝常识,他究竟想干什么? 一名真正的读书人,或者说一名具有独立精神的读书人,既不能迎合权力、迎合资本,也不能迎合大众。事实上,郎咸平不仅刻意迎合大众,而且迎合权力的厚黑技巧,甚至超过了真正在内地出生、长大的绝大多数学者。最近这几本“声讨新帝国主义”的图书,算是郎咸平迎合权力的大好贡品。帝国主义这个冷战时代的关键词,如今在郎咸平的笔下,似乎又火起来了。但问题在于,今天已经是一个全球贸易的时代,尤其是中国,甚至已经是一个对出口贸易有严重路径依赖的国家。可以这么说,在冷战时代,被人为隔离的贸易框架,可能的确带有意识形态的侵略性质,但在今天,当全球化成为一个经济学事实,郎咸平再次祭出帝国主义的陈旧词汇,就是一种对经济学分工理论和全球贸易理论的无知。 和唐骏一样,郎咸平要想在中国赚得大钱,爱国是必须要坚守的姿态,这是他经过思考后选择的一种话语姿态。现在看来,郎咸平似乎成了中国利益的捍卫者,成为民众利益的代言人。这样的市场卡位迅速给郎咸平带来了具体的利益,他出场演讲的身价节节攀升,而几乎所有请他演讲过的人都知道,郎教授在出场费上,一直是锱铢必较、毫不客气。据说,遇到不能谈妥价格的演讲,教授是可以临时撂摊子的。而他的一系列热气腾腾的书,基本占据了所有图书营销排行榜的前几名。郎咸平教授在今天的中国,不仅是一个言论的基地,也是一个赢利的工具,各路人马围绕着他马不停蹄,赚得盆满钵满。 http://view.news.qq.com/a/20100723/000023.htm

阅读更多

人权组织:中国镇压西藏的确有杀人

根据一个人权组织刚刚公布的报告,声称在镇压西藏”3.14″事件当中绝对没有开枪的中国政府,其实对民众使用了致命武力。 “人权观察”于7月21号公布了一分长达73页的报告《我的亲眼所见:中国国安部队在西藏的侵权行为》,当中揭露了中国政府在藏人居住地区进行的武力镇压行为,包括过度使用武力、酷刑、任意居留等侵权行为。 *报告来源独立且可信* 人权观察的亚太研究员尼可拉斯.贝凯林(Nicholas Bequelin)对美国之音说,过去两年来,对于”3.14″当天西藏究竟发生什么事,有许多的争论,而这都是由于中国政府封锁了当地,并且不让记者与观察人士自由采集真相的关系。贝凯林强调,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第一手目击者的资料,尤其重要,而这份报告就是搜集了超过200名藏人的访问资料,并且谨慎的反覆验证他们的说法属实,以作为报告的基础。 贝凯林强调这份报告的独立性及可信度都很高。他对美国之音说:“中国政府经常声称流亡藏人团体有政治动机,会捏造报告,所以我们真的很不想采用任何藏人团体的资料,而是只靠我们自己搜集来的资料。我们与去过西藏的外国人、外国记者和游客交谈过,但只当作背景资料,并不将他们算在200名目击者当中。” *目击者血泪申诉,指证历历* 这份报告内容的时间点并不局限在”3.14″当天,而是更深更广的来检视中国政府在藏区的作为。贝凯林向美国之音解释:“这份报告基本上纪录了两件事,一是”3.14″当天在拉萨发生的事,还有在那之后的几个月,一直到今年4月,中国国安部队在其他藏区的作为。” 在报告当中引述了许多位目击者的证词,如一名拉萨居民Lhundrup Dorje说:“人民行动党士兵继续在院子殴打他。他们用了腰带和枪托。他躺在地上流着很多血时,他们还一直踢他,直到他动也不动,他们才把他丢在地上走了。”色达县一名26岁僧侣Tenpa Trinle说:“军人起初只是站在人群前,开几次枪吓唬他们。群众以为军人不敢向他们开枪,继续涌入小区。军人在这时候开始向群众开枪”。 *中国隐瞒过度使用武力事实* 贝凯林说,关于国安部队在”3.14″事件当中,是否有开枪射击民众,中国政府和西藏流亡政府各有说法。而根据他们访问的目击者,至少有四起枪击事故发生。他向美国之音说明:“我们的目击者指出,在3月14号下午,在拉萨市区南部的江苏路附近,至少发生一起,人民武警部队对示威者随意开枪扫射。我们同样也纪录了发生在其他中国地区的另外三起事故,在四川省和甘肃省,在那里,人民武警也对示威者开火。我们总共纪录了四起事故。我们相信还有更多类似的事故,但无法被证实。” 贝凯林指出,根据国际法规,安全部队在某些情况下的确是可以使用致命武力,但中国不但封锁现场,不解释当时情况,更加以否认有使用武力,是在试图隐瞒。 *希中国政府专注人权勿政治化* 贝凯林说,这份报告将会进入到联合国的人权程序当中。他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正视这个问题。他并且澄清,人权观察并非挑战中国政府的主权,只是纯粹关注人权。他向美国之音解释:“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能够以不具意识形态,也不泛政治化的方式,来处理这个议题。我们并没有作出任何要求,事实上我们也没有立场置喙中国对西藏地区的主权,这并不是一份有关中国政府西藏政策是好是坏,是否对西藏人民有利与否的报告,完全不是这样的,这只是单纯针对国安部队作为的报告,是技术层面的,对于国内标准,以及国际标准而言。” 贝凯林也提到,”3.14″事件发生之后,中国政府马上作出这是“外国势力勾结达赖集团”此类的结论,不必要的将警戒程度升级到国安程度,让安全部队维持秩序难上加难,也使的原本只是要安抚社会不平现象的努力,激化成为暴力冲突与致命镇压。 人权观察是一个从1978年起设立在纽约的非政府组织,对于世界各国的人权状况提出诸多批判,包括民主国家如美国、西班牙等,也都曾受其批判。

阅读更多

唐骏、郎咸平的精准卡位术

作者: 苏小和  |  评论(1)  | 标签: 时事观点 唐骏、郎咸平两个人这几年在中国风生水起,不仅名满江湖,而且财源广进。他们是成功的典范,还是青年人的偶像。两个人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别。至少,唐骏的博士来自野鸡大学,而郎咸平的专业学问和教授身份,怀疑的人就少之又少。 大概是在9年前,我去采访过唐骏,精致的西装,夸张的表情,言必谈毛泽东和魂牵梦绕的祖国,当然也肯定会谈到他发明的卡拉OK打分器。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天已经红遍大半个中国的唐骏,依然是把这些关键词挂在自己的嘴巴上。他不仅说自己已然成为国家兴衰的关键动力,甚至把自己本来就不多的头发使劲往两边分,希望自己看上去更具有一种毛式的伟岸和大气。我想起当年对他的印象,他说自己是加州理工大学博士,我就心存向往,那是一个多么严谨,多么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大学啊,可是我在几个小时的对话里,完全找不到唐骏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谱系,他似乎只是为了适应今天的生活在努力构建自己的话语系统,好让自己和这个时代,这个国家,尤其是这个国家的主流话语协调起来。 回头来看,唐骏当然是聪明的,他把自己准确地卡在爱国主义和毛泽东式的领袖风范位置上,充分发挥他在海外多年闯荡积累起来的一点经验,叫那些头脑简单、渴望成功的年轻人疯狂追随。唐骏知道这样的精准卡位是安全的,更是可以游刃有余的,在这个路径上,他可以竭尽全力的表达,可以像一名伟大的演说家一样,面对广场上数不清的人头,激情四溢的演讲,事实上唐骏的确具有表演天才,他的语速不快不慢,懂得句子的抑扬顿挫,年轻人岂有不欢呼,不追捧的道理。 对唐骏进行量化分析,他的技术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当然是领袖气质,而且必须是毛泽东式的领袖气质,这是大批中国人的集体爱好,唐骏借着毛的影响力,轻而易举把领袖这样的大词安在了自己的身上。在这个问题上,他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可惜唐骏身板太瘦,脸过于狭长,头发不是那种额头的空白,而是一种令人遗憾的整体的稀疏,这使得唐骏看上去仅仅学到了毛的思维,却学不到毛的形象,唐骏天生就不是一个像毛泽东一样高大全的男人。但这已经足够了,所有人都知道唐骏只是唐骏,他再怎么折腾,也不是毛泽东,但人们也知道,毛泽东已经远去,人们更需要一个看上去有点像毛泽东的有钱人。这才是这个时代中国人成功的基本定义,领袖气质,富可敌国,才是真正的成功。 第二种技术,是唐骏先生的海外精英身份,必须是名牌大学的博士,必须是世界一流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中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度,那么多高喊着爱国主义口号,攥着自己的小拳头自强不息,仇美反日抗法烦英国,但遇到每个从海外留学回来的人们,却都投以羡慕的眼光。如今有人戏言,在今天的中国,如果没有一个海外精英的身份,要想在中国混出名堂,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唐骏深知这样的道理,微软这样有面子的公司身份,他当然是有了,而著名美国大学的博士学位,几乎所有知道唐骏的中国人,都相信他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博士,谁曾想到,他原来不是,他说了假话。 像一枚金币,唐骏的一面是领袖,一面是博士,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面,唐骏知道自己在中国就玩不转了,可叹方舟子不谙世道,也不近人情,非得闹出唐骏原来是西太平洋大学博士毕业的好戏,唐骏能认错么,他不会的,他的知识结构没有教给他忏悔的品质,他大好的金钱梦想也不允许他认错。余下的就只有一条路,死猪不怕开水烫,在中国,除了民间的一些刁民反复纠缠,国家和体制不会拿唐骏怎么样。 再看郎咸平。 在新华书店里,郎咸平的书现在那可是门庭若市,而最火的一本,书名叫做《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事实上他的另外几乎书名都非常咋呼的图书,照样名列销售排行榜的前几名。作为一名具体的读书人,我对郎咸平有些不理解,一名负笈美国的教授,他这些年为什么总是擅长挖出一些陈旧的意识形态词汇,似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剥削阶级”和“民族兴亡”等宏大词语,郎咸平比任何一名地道的中国人都要熟悉。 前两年,郎咸平到处放言,反对企业制度改良,提醒国人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好像他才是真正维护经济公平的伟大学者。但稍微有点眼光的人,必然知道,中国经济多年以来最大的问题,还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健全,诸如产权问题,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一直是国有企业的大患。即使是最保守的管理高层,也深知,只有让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公众化、国际化、资本市场化,中国的国有企业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效率。这事实上是对历史的一种纠正,对现实的一种重组。老百姓多年以来受制于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的熏陶,不注重自己本身的个人权利,有一些理解上的误区,尚在情理之中,但郎咸平,这个接受过最好的现代企业管理科学教育的教授,却在这里著书立说,迎合大众,拒绝常识,他究竟想干什么。 一名真正的读书人,或者说一名具有独立精神的读书人,既不能迎合权力,不迎合资本,也不能迎合大众。事实上,郎咸平不仅刻意迎合大众,他迎合权力的厚黑技巧,甚至超过了真正在大陆出生、长大的任何一名学者。最近这几本“声讨新帝国主义”的系列图书,算是郎咸平迎合权力的大好贡品。帝国主义,这个冷战时代的关键词,如今在郎咸平的笔下,似乎又火起来了。但问题在于,今天已经是一个全球贸易的时代,尤其是中国,甚至已经是一个对出口贸易有严重路径依赖的国家。可以这么说,在冷战时代,被人为隔离的贸易框架,可能的确带有意识形态的侵略性质,但在今天,当全球化成为一个经济学事实,郎咸平再次祭出帝国主义的陈旧词汇,就是一种对经济学分工理论和全球贸易理论的无知。 问题在于,鼎鼎大名如郎咸平教授,经济学家,他的专业是财务,是一个在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方面具有深厚学养的学者,竟然在与他有关系的经济学领域一知半解、瞎子摸象,这只能说明他为了谋求那一点点利益,丢掉了一个学者必须拥有的价值体系。 可能郎咸平惟一没有迎合的,是资本。中国大陆的老板们似乎都不太喜欢这名具有香港背景的学者。这是一种遗憾,要是有那么一部分企业愿意给郎咸平独立董事的地位,让他从公司治理、财务管理的层面介入中国企业建设,我相信这绝对是一件多方共赢的事情,企业因此获得真正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方法,郎咸平本人也能赚得大把的钱财。可惜得很,也许是中国内地的企业不需要深奥的企业管理理论,这让郎咸平深感怀才不遇,所以他不得不剑走偏锋,站在舆论的平台上,不断放出一些也许连他自己都不屑一顾的惊悚名言,害得大量本来就缺乏常识的读者在谬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郎咸平的聪明就在这里。 和唐骏一样,郎咸平要想在中国赚得大钱,采取一种救亡图存的战争年代的爱国方式,是必须要坚守的姿态,这是他经过思考后选择的一种话语姿态。中国人一直还陷在救亡压倒启蒙的历史陷阱中,受虐成为一种享受,一种动力,而启蒙还刚刚开始,郎咸平的所有言论,几乎就采用了一种反启蒙的姿态,一种反普世价值的姿态。郎咸平的优势在于,他不用像唐骏一样去拿一个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他的的确确是鼎鼎大名的教授,专业是财务,是一个在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方面具有深厚学养的学者。可惜的是,今天的中国市场,尤其是大批的中国企业,对这种专业素养很高的工具理性教授并不追捧,郎咸平大好才华在中国几乎无用武之地,因此,他只能抛开自己的专业积累,选择在自己并不熟悉的经济学领域大放厥词。 现在看来,郎咸平似乎成了中国利益的捍卫者,成立民众利益的代言人。这样的市场卡位迅速给郎咸平带来了具体的利益,他出场演讲的身价节节攀升,而几乎所有请他演讲过的人都知道,郎教授在出场费上,一直是锱铢必较,毫不客气。据说,遇到不能谈妥价格的演讲,教授是可以临时撂摊子的。而他的一系列热气腾腾的书,基本占据了所有图书营销排行榜的前几名。郎咸平教授在今天的中国,不仅是一个言论的基地,也是一个赢利的工具,各路人马围绕着他马不停蹄,赚得盆满钵满。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苏小和的最新更新: 我们正在成为市场的敌人 / 2010-07-19 08:52 / 评论数( 10 ) 混沌任志强 / 2010-07-10 06:47 / 评论数( 7 ) 中国百年经济史佐证米塞斯伟大 / 2010-07-08 07:48 / 评论数( 4 ) 官商结合是中国企业最大的阴影 / 2010-06-30 21:58 / 评论数( 5 ) 中国企业家之黑皮性质 / 2010-06-25 16:44 / 评论数( 8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