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赖昌星与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两位巨人

12年前威震中国一方的远华集团老总赖昌星同志,从福建乡下摸爬滚打,杀入香港,然后不远万里,为了回谢白求恩同志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无私帮助,带着成捆的钞票,来到加拿大。现在,据说加拿大政府与人民准备用他回谢崛起的中国,请他做砖,再次架设中加传统友谊的桥梁了。 俺与赖同志只在电视上见过几次面。他的面相虽然不敢恭维,但是他的精神与本事,给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同志姓赖大家都确定,但是同样可以确定的是他不赖。他的块头与本事能量的巨大反差,跟俺敬仰的另外一位中国巨人邓小平,如果不能比肩,也血肉相连。 邓小平与赖昌星他们俩,谁也不能否认他们的这种忘年交与身神兼具的连体人关系。 在没有邓小平的时代,(就是邓小平没人敢敬的时代),赖昌星就是福州乡下一个赖人,过着好死不如赖活的日子。小学都没法毕业。一天吃上三个红薯,是党和毛主席的恩情。他一不偷二不抢,在生产队跟大家一样生而不产。有空有机会就出力出主意帮村里人或者外村人一点小忙,赚几个红薯加感谢,偶尔有大公鸡香烟口福。那日子,除了有手有腿有嘴,小赖也还算是有头有脸的中国伟大人民中一员。 毛爷见马克思了。江娘娘进秦城单间了。邓大人三落三起了。赖村民不知其详,但是见到乡间出奇事了:村里过去被监视教育的海外关系份子,他们在香港澳门还有更可怕的外国的亲戚回来了。西装革履墨镜派头不说,他们有花花绿绿的票子,给亲戚建房子了。建房子不用草秸杆土坯了,要用青砖红砖。于是村里建起了砖窑。赖村民就去拉板车运砖。后来开手扶拖拉机运砖。后来包销砖瓦。不抽大公鸡了,改抽五匹狼。后来抽三五,万宝路,香港来的。好货!赖同志心明眼亮,开始为国内乡亲提供正品水货万宝路。拖拉机多了,甚至汽车也有私家的了。可是汽油是国家的,有钱无票买不着。要用万宝路一条条地打通关系,农家拖拉机与汽车才能跑。好家伙,汽油比万宝路更是宝,更上路,更有油水!为国为民为自己,赖同志豁出去,从香港搞油。发了:他发了,村子发了,镇上发了,福州都发了。 开始时赖同志战战兢兢,除了把赚来的油水香烟大半送乡亲与领导外,其他的都捂着盖着,怕哪天被割资本主义尾巴。领导教育开导鼓励他:咳,小赖子啊,什么年月啦?现在的皇帝是谁,你知道吗?是邓小平!他的最高指示你知道吗?让一部人人先富起来!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我们不要你抓老鼠,你就放心大胆搞油搞基建,只要油水不是你一个人独吞,我们给你打老鼠! 在最高指示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鼓励下,赖同志发扬穷棒子精神与鸡毛上天的冲天干劲,加劳动人民与生俱来的智慧,从乡镇到省府到中央,红楼不是梦,一飞冲天!远华公司与大厦,雄踞福州,南下香港,北上京城,福州福建的改革开放,让主管这里的首长业绩彪炳,官阶步步冒升,让天下人称颂邓小平与共产党,让南国生红豆,此赖绝不赖!昌明盛世,明星企业家顶戴花翎为党竖旗,为民致富,为国争雄! 赖昌星何罪?他贪过污?他什么时候当过公务员管理过国家一间杂货铺?他欺压过良民霸占过民女?即使有,为什么当时不教育制止甚至绳之以法?他有过涉嫌谋财害命?他偷税漏税?那些官员从他身上手中收取的税还少吗?他觉悟不高?谁有他这样最积极地响应邓小平号召,让一部人人,特别是我们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领导阶级,暴富起来?他是法轮功吗?他是民运份子吗?他支持过藏独疆独台独吗?他违反了许多党的纪律,是吗?他是党员吗?他违反了许多国家法律,是吗?他只有小学三年级教育文化啊,那些党员干部领导是如何教育启发开导引导支持他开创改革开放惊天傲世业绩的呢? 邓小平的伟大,在于他的三起三落,开创中国一个新时代。可是,他毕竟出身殷实之家,还出国留学过呢。 赖昌星的伟大,是出身草得不能再草的草民。他除了认识自己的名字,就是能够理会邓大人的指示精神,不但领会,而且身体力行贯彻落实,教育开导带动从基层到中央的领导同志,打拼出福州红楼,还反馈乡里国家,直到回馈白求恩同志的祖国,如今残烛余光,还要照亮中加两国友谊,甚至照亮中共十八大的锦绣前程呢。 谁说邓小平是矮子,俺跟谁过不去。 谁说赖昌星赖,俺跟您没完!

Read Mor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18]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很抱歉,刚才的留言中误打了个别字,出嫁 应为 出家,特此更正。 用户: 绿尾狼 发表于:2011-7-4 21:55:56 支持 (1) 反对 (0) [17]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看一群美少女穿红军的衣服兴高采烈的样子真让人有说不出的滋味。回到打土豪分田地的日子,现在这些富家少女可以相像吗?回到从肉体上消灭地富反坏右的时代,这些富家少女又会作何感想? 用户: xylophone 发表于:2011-7-4 21:01:10 支持 (5) 反对 (0) [16]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近几天在媒体上看到这样一些照片,一些出嫁的和尚道士在火红的党旗背景下大唱所谓红歌,身体还行的我差点因突然升高的血压昏厥过去。真魂归窍了以后,我想:难道出家人里都是党员?或者,出家人放弃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为庆祝党的生日集体还俗入党了?再或者,是可爱的党员们把出家人的服装当作演出礼服?再再或者,这是哪个大导演新拍的一部现代魔幻大片里的镜头?谁能给个答案?求求您了,千万别说这是中国特色。 用户: 绿尾狼 发表于:2011-7-4 20:22:29 支持 (9) 反对 (0) [15]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少数人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反对唱红歌,其根本原因是唱红歌与他们宣扬的资产阶级“普世”意识形态背道而驰。我认为唱红歌活动恰恰是顺应改革开放中保持、塑造社会主义精神,抵御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侵蚀的需要。所以,唱红歌不是糟的很,而是好得很! ================== 唱红歌根本就没有错,但为什么有人说她错了呢,那是因为她唱的后面那个存在错了。就好比,你山人想进大学,想当大官,这都没错,这都是你作为公民的一个权利。但你是通过考试舞弊进的大学,但你是通过李钢那类老爸关系进的官场,那就错了,不公正嘛,悖法呀。唱红歌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山人在行驶你的公民权利,你出面组织几千上万人到某个城市的人民广场唱红歌(只要政府不干涉,你就完全做的到,你做不到还有别人做得到,而且还做得更好,不花政府一分钱。),唱“国际歌”和“团结就是力量”等等最红的歌,那你错了吗?你根本就没有错!可为什么政府她们可以组织唱红歌,而你作为公民却不能组织唱红歌呢?难道是她们真比你们唱得好吗?绝对不是,既然如此,人家不能让你自由的唱红歌是对的,那她能自由地唱红歌也就错了,何况政府花了那么多纳税人的钱去唱红歌,还没经过你山人这个纳税人的同意呢。山人先生,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反感红歌并说她错了呢。唱红歌真是好的很的话,那你山人或其他公民也可以自由组织民众去唱红歌,那才就是真的好的很,可政府她愿意吗?她们敢吗? 用户: 无待 发表于:2011-7-4 19:02:26 支持 (5) 反对 (2) [14]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重庆政府强大。 薄熙来在会见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一行时,介绍了重庆的发展思路。与其他地方“先做大蛋糕再分”不同,重庆这几年的发展思路则是倒过来,先将蛋糕分好,再做大。 看来他们真是不知道你的“贫富差距的存在是促进投资与就业的前提;平均主义才是社会生产力最大的破坏因素。”这些常识性的问题。 用户: cqzr 发表于:2011-7-4 17:17:55 支持 (6) 反对 (0) [13]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少数人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反对唱红歌,其根本原因是唱红歌与他们宣扬的资产阶级“普世”意识形态背道而驰。我认为唱红歌活动恰恰是顺应改革开放中保持、塑造社会主义精神,抵御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侵蚀的需要。所以,唱红歌不是糟的很,而是好得很! 用户: 山人 发表于:2011-7-4 16:34:45 支持 (2) 反对 (49) [12]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人家说了:重庆唱红歌,唱的是救国建国强国歌。 也就是说,当下之国要拯救,当下之国要重建,当下之国很弱。所以,要唱红歌来救国建国强国! 用户: 布西林 发表于:2011-7-4 15:56:43 支持 (18) 反对 (0) [11]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人们已经看穿了“唱红歌”运动的真实目的。只可惜老头老太们被当猴耍了。 用户: czc53 发表于:2011-7-4 14:14:57 支持 (39) 反对 (0) [10]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唱红能让人们增强信仰?那么多人举手宣誓的信仰几乎全演变成了捞权和捞钱了,他们真的还有信仰吗? 用户: 12-34-56 发表于:2011-7-4 13:05:14 支持 (36) 反对 (0) [9]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关键在背后 1,“红歌运动”的本质是精神万能,精神控制; 2,得到乌有大力支持,要搞二次文革。。。。; 3,再搞封建“万岁”是千古罪人! 用户: zmx1941 发表于:2011-7-4 11:59:06 支持 (45) 反对 (0) [8]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最给力的几段摘录如下 1.因为当时的市委市政府并没有下达强制性的指令要各行各业统统参加、并没有跨省市地邀集全国各地的显要参与以壮大声势、并没有进军北京人民大会堂去展示“革命豪情”、更没有人在上海人民广场用霓虹灯打出“江书记(朱书记)你辛苦了”的标语——虽然他们对上海与中国的贡献是区区重庆的领导所不能比拟的。…… 2.唱红歌的组织者们还有一种妄想症: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虽然导致了社会物质的丰富,却让人们丧失了“信仰”,社会问题严重到了大厦将倾的地步,必须由他们倡导“红歌”来提起全国人民的“精神气”。这简直是无知加狂妄的想法,是对社会大众的蓄意误导。 3.一个政党的美德在于:对人民群众无私奉献、对自身必须谦虚谨慎。只有黑社会才有那种狂妄自大、咄咄逼人的腔调。尽管包括重庆在内的各省市早就依法打黑了,也尽管现在重庆的“打黑”存在许多黑打现象,却俨然以领潮者自居。那么,请这些“打黑英雄”先改一改蛮横的霸气再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王道霸道之分,请问,霸道与黑道相距能有几何? 4.一个政党真正的朝气在于:埋头做奉献,抬头向前看。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所不能比拟的。如果是真心实意地想讴歌祖国,就应该突出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可是,历数重庆强制推行的所谓“红歌”,有哪一首是歌颂改革开放的? 用户: 淡风冷月 发表于:2011-7-4 11:15:40 支持 (49) 反对 (0) [7]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对文革造反派,当权者采取了双重标准。对于太子党出身的,认为是自己的孩子,不予追究;对于草根出身的,坚决打压! 用户: 新高 发表于:2011-7-4 10:52:48 支持 (49) 反对 (0) [6]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我也是这些“红歌”的爱好者,他几乎伴随了我的一生,但我仅是从艺术的角度去爱好的,是生活的一种娱乐而已。如果把唱红歌作为一种政治手段要达到什么政治目的那就令人反感了 用户: 12-34-56 发表于:2011-7-4 10:48:28 支持 (43) 反对 (0) [5]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唱革命歌曲,没有错 我觉得,因为唱歌而出来的口号,或者别的神马,比较重要 66年,彭真等提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句口号应该没错吧,但是当时的情况下,这句口号的含义很多人都明白 69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口号,有什么错吗?没有。但是大批知青下乡,省去了这帮人在城里折腾,省去了在城里的就业压力,这个作用不见得比发挥小年轻的“作为”小 用户: zmztx 发表于:2011-7-4 10:12:31 支持 (17) 反对 (3) [4]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与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用户: 一介 发表于:2011-7-4 10:00:50 支持 (33) 反对 (0) [3]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一出手一开口还是老“联动”的作派。记得刚工作的时候,组织提拔干部时对文革三种人的审查是很严格的,不知道何时放宽了。或许是大家认为《决议》后文革已无沉渣泛起的可能,没想到有人还会借道讹诈。 用户: 都是皱纹 发表于:2011-7-4 9:23:16 支持 (48) 反对 (0) [2]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社会有像他们说的那么坏吗,社会的人有他们说的那么没有信仰吗,,无论怎么说现在的年轻人还是比较人格建全的,思想还是比较完整的,比60年以前的是强多了,这说明社会进步了,文明了很多,对不 用户: 普通公民1301 发表于:2011-7-4 8:54:14 支持 (29) 反对 (3) [1] 回复:“唱红歌”运动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在一个号称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唱红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似乎并不重要,要是在这个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做的事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背道而驰,那就太不正常,而且可以称得上是伪君子,变节者,投敌分子了!不管他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也掩盖不了丑恶嘴脸。因为在一个颠倒黑白的社会,找一点理由并不是难事。 用户: 鄢浪云 发表于:2011-7-4 8:46:11 支持 (24) 反对 (10) 加载中…

Read More

爱思想 | 周淑真 聂平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状况透视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本文共阅读 33 次 更新时间: 2011-07-04 17:54:42 周淑真 聂平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状况透视 标签: 反腐败 ● 周淑真 聂平平 摘 要: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腐败状况的透视,并借助国际透明组织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更清晰地认识我国执政党从单纯依靠思想教育和严厉惩治,到寻求从源头上有效遏止和治理腐败的战略思路变迁历程,并得到启示。 关键词:改革开放;腐败;反腐败;国家廉政体系;透明国际 中图分类号:D089;D62;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1- 廉政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开启了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进程。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腐败现象也开始蔓延,并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政党存亡和中国的长远发展。30年来,中国的腐败问题不仅在国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正如我们所切身感受到的:腐败正日益导致社会道德水平下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扭曲政府治理规则、削弱政党执政权威。腐败现象的治理和预防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腐败状况究竟如何?反腐败的成效有多大?中国的反腐败思路又是如何变迁的?对这些问题作出一个阶段性的经验总结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状况的总体透视 衡量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状况的程度可以采取主观测量法和客观测量法。主观测量法就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网上调查、电话调查等多种方式调查了解各种不同社会集团人们对腐败实际程度的主观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估腐败状况的指标体系。这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一种做法。客观测量法则是通过对历年来各种反腐败机关查处的腐败案件进行统计分析来测量腐败程度的方法[1]。腐败程度可以用两组指标来衡量,一组是由腐败行为领域和数量分布状况反映出来的腐败频率,另一组是由腐败案件发案数量及其所造成的损失反映出来的腐败的规模。 为了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腐败状况有一个相对客观、全面的了解,本文首先通过客观测量法,对最高人民检察院1980 -2008年正式公布的腐败案件进行汇总统计。统计指标包括查处案件数、大案要案数、挽回经济损失数以及主要的腐败类型和重点治理领域等几个方面[资料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1980年-2008年),http://www.spp.gov.cn/]。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改革开放30年来腐败案件的数量变动趋势和重点领域变化的一些基本规律。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腐败案件的数量和涉及金额的变动趋势 (1)1979-1980年为第一个周期。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此时经济体系的运行基本沿袭计划经济的模式。查处的涉及经济问题的案件数量仅数千件,1979年数据缺失,1980年查处案件只有7000件,大案要案89件(涉及金额一万元以上),腐败案件数量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相当。 (2)1981-1984年为第二个周期。腐败现象在1981年进入第一个波峰阶段,当年查处的案件开始急剧上升,达到31000件;1982年继续上升到32602件,这一年查处的大案要案激增到2512件。1983年数据缺失,1984年查处案件有小幅回落。1981-1983年涉及的金额数据缺失,1984年仅为0.9亿元。 (3)1985-1988为第三个周期。1985年查处案件数量上升到28000件,1986年急剧上升到49577件。该阶段内大案要案数量也呈急剧上升态势,1986年大案要案也达到这一周期的顶峰13888件,这一年案件涉及金额也增长迅速,达到了8亿元。1987年数据缺失,1988年查处案件回落到21100件。 (4)1989-1992年为第四个周期。查处案件数量在1989年形成高峰,达到58926件,大案要案也高达13507件。此后逐渐回落,1992年查处案件36700件,大案要案也降至9526件。涉及金额由1989年的4.82亿元上升到1990年的8.1亿元,1992年降至3.65亿元。 (5)1993-1997年是第五个周期。这一阶段我国的腐败现象蔓延比较快,几乎是直线上升。1993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腐败案件和大案要案的数量上升势头非常明显,分别在1996年和1997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最高值,即145497件和48066件。1997年以后开始逐渐下降。在这一周期涉案金额一开始就从1993年的22亿元高位急剧攀升,并在1996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高峰67.80亿元。 (6)1998-2002年是第六个周期。1998年以后,腐败的蔓延势头受到遏制,数量下降比较明显,但是发案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2000年查办案件达45113件,大案要案18086件,其中100万以上的特大案件1335件。如199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副董事长金德琴侵吞公款达5000多万元;2000年,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成克杰受贿4000多万元;1998年,浙江金华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被查处,案值达63亿元;2000年,厦门特大走私案被查处,案值高达530亿元,偷逃税款300多亿元。这种大案要案,对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破坏性是十分巨大的。 (7)2003-2007年是第七个周期。五年来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件179696件,209487人,比前五年分别下降13.2%和9.9%,2007年立案数的比率比2003年提高了29.9个百分点,五年来立案侦查贪污受贿十万元以上、挪用公款百万元以上的案件35255件,涉及省部级以上33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达244.8亿余元。陈良宇、郑筱萸、邱晓华、刘志华、杜世成、李宝金、韩桂芝、王怀忠、高严、刘方仁……这些省部级官员纷纷落马,既彰显出检察机关加大对大案要案查办力度的战果,也极大地震慑了腐败犯罪势头的上扬[2]。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腐败的主要类型和重点领域的变化 (1)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体系的残缺,以寻租为目的的各种经济犯罪开始出现,且大多以实物形态为主。此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尚未深入,微观经营体制改革之后,企业拥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为了将企业可支配的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必须开拓购买所需生产资料和物资的渠道,于是,物资计划部门成了炙手可热的实权部门,腐败发生的环节也主要集中在这些部门,表现为主管人员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或者以部门的名义倒卖车皮和国家计划统配物资,投机倒把等。 (2)从1985年开始,生产资料实行价格双轨制,“官商”、“官倒”成为倒买倒卖的主体,在生产资料领域和金融信贷、外汇领域的经济犯罪日益猖獗。据测算,1988年我国控制商品的价差总额在1500亿元以上,贷款利率差额在1138亿元以上,进出口汇差额在930亿元以上,仅这三项制度租金的总和就高达3560亿元[3]。在这种巨额制度租金的诱惑下,少数政府官员看到计划物资和紧缺商品供求矛盾产生的丰厚利润,纷纷参与套购国家紧缺物资,非法倒买倒卖和经商办企业。由此产生的“官商”、“官倒”和皮包公司使得我国的这一波腐败风潮在1989年达到高峰。 (3)1992年我国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经济改革开始转向生产要素市场,国企改制,金融、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使权力介入寻求腐败收益的机会大大增加,权钱交易形成了权力商品化、资本化的现象,我国的腐败频度在20世纪90年代直线走高。腐败发生的重灾区由国有企业和生产要素行业渗透到了司法、执法领域。90年代中后期,改革初期的一些腐败类型在逐渐减少,行业不正之风普遍风行,出现了从“寻租”向“设租”发展的趋势;国有企业仍然是腐败的重灾区,政企分开和产权改革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金融犯罪和土地批租等生产要素领域犯罪高潮出现。 (4)2000年后贪污行贿的窝案、串案,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愈发突出。吏治腐败现象迅速增多,买官卖官、司法腐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概而言之,20世纪80年代腐败重点治理领域多集中在流通领域,各种类型的“公司”泛滥;90年代金融、土地批租、工程建设以及司法部门的案件十分集中;进入21世纪,一些与早期转轨有着密切联系的腐败类型在逐渐消失,新的腐败行为不断出现,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组织人事、政府采购、教育医疗、资源开采等领域成为治理腐败的重点。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腐败战略思路的变迁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战略主要是以整风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发动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来进行反腐败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要采取的是群众运动的方式,他亲自发动领导了一系列旨在清除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整党整风、“三反”、“五反”、“四清”等群众政治运动。在国家领导人清正廉洁的率先垂范下,高度的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相结合,清教徒式的意识形态控制了整个社会,加之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使得各级官员噤若寒蝉,小心翼翼。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反腐败是以政治运动和群众斗争的形势出现的。由于毛泽东把腐败的滋生同阶级斗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把群众运动纳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实践中,这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直至酿成“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历史经验表明,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反对腐败,绝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腐败战略思路的变迁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我国反腐战略的基本思路是“两手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在反腐败总体思路上逐步形成了两点共识:一是反腐败不搞政治运动而是应该靠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来解决;二是在腐败成因上,个人的思想、作风问题固然重要,但制度上的问题更为重要更带有根本性,因此反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整个80 年代,我国反腐败战略的基本特征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一手抓法制建设,依靠法律手段调查和惩治腐败分子,并开始重视通过制度化的渠道来开展反腐败斗争。邓小平反对把领导人的错误简单地归结为思想、作风问题,反对把官僚主义行为和特权简单地归结为思想问题,提出要把制度方面的问题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集中论述了这一问题。在邓小平看来,制度和体制上的缺陷,是官僚主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根本原因。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权力过分集中,即由于我们过去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所以,权力过分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第一书记,这就必然造成官僚主义、个人专断,损害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和集体领导制度。应当说,这种分析从理论上结束了以往仅把腐败现象作为一种思想、作风问题或阶级斗争表现的历史,使反腐败斗争从一种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成为一种理性、科学的实践。苏联解体前不久的1990年6月,《西伯利亚报》曾做过一次“苏共究竟代表谁的利益”的民意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领导机关及其官僚的竟占85%[4]!这说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一旦失去民心,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最终难逃垮台的厄运。从苏共蜕变的过程来看,其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的异化。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集中的政治权力和分散的经济结构是导致腐败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因此,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有效办法,就是在体制上使权力受到应有的制约和监督。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逐步确立依靠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思路。进入90年代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上述思想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了依靠制度进行廉政建设根治腐败的思路。反腐败战略也从80年代的“两手抓”发展为90年代的标本兼治、“三管齐下”战略,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廉政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是重点),积极查办大案要案依法惩治腐败分子,依靠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制度创新成为反腐败的治本之策[5]。如果说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腐败产生的宏观制度结构或制度环境问题,那么微观和中观层次的具体制度安排在诱发腐败上的作用从90 年代起日益引起党中央和专门的反腐败机关的重视。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出现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为什么目前腐败多发带有普遍性?为什么会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1993年8月召开的中纪委二次全会在此前进行的广泛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反腐败既要治标又要治本的思想。此后,反腐败机关在抓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狠刹几股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的同时,抓紧了建章立制的工作,并开始注意吸收国外和香港等地区在廉政建设方面的经验。在借鉴香港经验的基础上,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于1989年8月18日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反贪局。1995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将贪污贿赂检察厅更名为反贪污贿赂总局,指导全国范围内检查系统的反腐败工作。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总结前几年反腐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反腐败应“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此后,依靠制度建设根治腐败变成全党的共识,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反腐败新思路的最终确立。总结这一时期反腐败战略最大的变化是:在坚持思想教育和打击腐败的同时,对廉政制度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些措施出台后,我国进入了滋生腐败和控制腐败的因素相互角力的“相持”阶段。人大、审计、媒体等国家廉政的支柱在反腐败立法、检查和举报等方面的作用在日渐增大。 第三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反腐战略体现了“综合治理、惩防并举”的思路。对此,可以从三个视角来认识。一是从反腐倡廉内在规律的视角看思路,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二是从执政党自身建设的视角看思路,就是围绕着执政党与社会、国家以及执政党内部的关系反腐倡廉。在执政党与社会的关系上,围绕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腐倡廉。在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上,围绕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反腐倡廉。在执政党内部关系上,围绕着党的先进性建设反腐倡廉。三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视角看思路,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之中。在政治领域反腐倡廉,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在经济领域反腐倡廉,抓住建立健全正确利益导向机制这个核心;在文化领域反腐倡廉,抓住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在社会领域反腐倡廉,抓住依靠人民群众这个根本。 为此,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3年12月,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标志着在经济全球化和“腐败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的反腐败工作实现了从关门反腐败到开放反腐败的重要转变。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方法防止腐败,加快反腐败专门法规的立法和明确规范公务员的从政道德。它首次提出了反腐败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到2010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建成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执政党看到了腐败产生与滥用权力之间的关系。正如2006年1月胡锦涛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所说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现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胡锦涛不仅阐述了这种关系,而且进一步分析了权力腐败产生的条件。对此,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他在中纪委第三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全会上都讲到了“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是腐败得以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应当说,这一判断切中要害,抓住了关键。从实践来看,权力腐败的发生都是在这三个方面出了问题。 针对权力监督和制约问题,十七大报告创造性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这是对权力的一种解构,有利于针对不同的权力采取不同的制约措施。在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上,十七大报告和中纪委的报告里,都提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调推进党务公开,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更大范围和层次上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更好地实现民主监督。2008年6月22日中央发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此作为今后5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透明国际”负责亚洲事务的官员认为,这一文件的基本理念其实正是透明国际所提出的“国家廉政体系”,它突破了传统的三权分立的概念。一个国家的廉政制度体系是该国文化历史、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法律体系和腐败状况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反腐败的根本途径是消除腐败的根源,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国家廉政体系[6]。国家廉政体系包括立法、司法、审计、新闻媒体、公民社会等十余个支柱,这些支柱互为支撑,如果关键性的支柱缺失,国家廉政体系就会遵循“木桶原理”,出现功能下降、结构不稳,甚至陷于崩溃。我国在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廉政体系方面总结了不少经验,但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包括部分国家廉政体系“支柱”没有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作用,存在角色缺位和不到位的情况,以及公共部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够,难以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监督网络等,这与我国当前反腐败的成效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如何推进国家廉政体系支柱的制度创新将是未来几年反腐工作成败的关键。 三、国家廉政体系是各种制度机制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 30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我国经济获得了年均9%以上的高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速度明显加快,整个社会经历着多重的转型。社会在进入转型期之后腐败现象迅速滋生蔓延,同时开始了腐败现象边治理边产生的过程,对此现实中的人们有切身的感受。“透明国际”是以CPI(清廉指数)和BPI(行贿指数)构成的腐败指数来进行评估的[7]。CPI(清廉指数)反映的是全球各国商人、学者及风险分析人员对世界各国腐败状况的观察和感受。它的数据来源是由一些专家学者从国际上重要、著名的调查报告中(如号称世界“权威”的“盖洛普”、“政治与经济风险组织”、“世界经济论坛”等机构和组织所作的调查报告)提取有关人士对各个国家腐败程度的感觉和评判数据,加以综合评估,给出分数。CPI(清廉指数)采用10分制,10分为最高分,表示最廉洁;0分表示最腐败;8.0~10.0之间表示比较廉洁;5.0~8.0之间为轻微腐败;2.5~5.0之间表示腐败比较严重;0~2.5之间则为极端腐败。一个国家至少被3个或3个以上的数据调查过,才能被列入清廉指数。 下面我们引用“透明国际”发布的中国的腐败指数变化情况来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评述。(数据来源:透明国际网站,http://www.transparency.org;过勇:《经济转轨、制度与腐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透明国际”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初期,即1985年以前,我国的清廉指数为5.13,总体腐败状况并不十分严重。1986年开始,我国的腐败状况迅速恶化。国际组织(世界银行的控制腐败指标,涵盖151个国家和地区)的评价进一步发现,我国的腐败排名大致处于世界上中等偏下水平,如果只考察世界主要国家,则排名相当靠后。在转轨过程中,我国的清廉指数急剧下降,从1985年的5.14一直降到1995年的2.35,处于样本国家中的倒数第二位,这说明我国清廉状况迅速恶化。1995年腐败指数达到改革开放30年中的极大值——腐败指数标准化数值为1,排名在51个上榜国家中的第50位。1979—1997年的18年间,被查处的贪污贿赂等腐败案件平均每年以22%的速度增长,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速度超过了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转型期的我国已进入腐败的高发期和多发期。我国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比较清廉的国家”变成世界上“腐败比较严重的国家”。 1998年以后,我国腐败蔓延的势头有所遏制,但仍然比较严重,清廉指数基本维持在3.1—3.5之间,这说明我国的腐败开始进入了滋生腐败力量和反腐败力量均势的相持阶段。进入相持阶段并不意味着反腐败形势有了根本好转,而只是说随着腐败的惩治力度的加大和一系列反腐败制度的威慑,腐败形势急剧恶化的势头有所控制,但是总体腐败水平仍处于高位,仍然属于世界上腐败较为严重的国家[8]。在社会的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新旧制度、体制交互存在,旧的体制没有退出,新的体制尚未规范到位,给了权力掌握者以极大的利益采量空间。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权力,并在没有边界的情况下过度使用权力,是权力运用的一般规则。这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转型时期表现出来的特征大体相似。 从一些国家的发展进程看,经济体制迅速转变、社会结构激烈变革的转型时期,往往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期。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韩国和20世纪末叶的俄罗斯等都曾出现过腐败现象高发的情况。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强调了社会转型国家腐败高发的现象:“某个国家处于变革时期的腐化现象比该国在其他时期的腐化现象更为普遍。大致看来,有理由认为,腐化程度与社会和经济迅速现代化有关。18世纪和20世纪美国政治生活中的腐化现象就没有19世纪美国政治生活中的腐化现象那么严重;英国亦是如此,17世纪和19世纪末英国政治生活看上去就比18世纪的英国政治廉洁些”[9](P53), “美英两国政治制度在上述各自的政治腐化时期内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并遭到一定程度的腐蚀。”[9](P54)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先后有40多个执政时间超过30年以上的大党、老党丧失了执政地位,除了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之外,引人注目的还有日本自民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度国大党等。尽管这些政党下台的原因很多,但党内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的确是一个共同的特征。腐败是导致这些政党执政基础削弱、执政能力降低、执政地位动摇的根本原因。 国家廉政体系是各种制度机制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而我国现实中还存在政治制度空转、监督体制缺位的现象,人大、政协的地位作用还未能充分体现。有学者总结中国官僚腐败的根源集中体现为两个不对称性:一是权力不对称性,指的是公共权力和制约、监督公共权力的力量的不对称性;二是信息不对称性,指的是由于腐败隐秘、敏感特性而造成的腐败者和反腐败机构所掌握的信息的不对称性[6]。权力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最大化的结果必然是导致腐败。因此,反腐败机构的工作可以总结归纳为要解决这两个不对称性问题。 美国学者苏珊·罗斯·艾克曼在她的《腐败与政府》一书中作了如下评述:“对于中国来说,一个依靠个人关系已经成为规范的社会要想转变成为一个具有强有力的市场和公有部门体系并且更加非人格化的社会,其过程是相当痛苦的,这其中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比如政府信息公开问题。政府公开信息在发达国家是标准的政府行为,然而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却严重不足。”[10] 解决权力和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政府重新认识和定位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衡。中国要成功消除腐败的结构性根源问题,挑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更多来自内部,来自党和国家内部的官僚主义、低效率以及公共权力缺乏监督和制衡的挑战。解决权力和信息的不对称性,需要为公民社会提供有效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的渠道。改革开放30年来,公共权力向社会的逐步回归和政务信息的日益公开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民众支持。当今世界,民主化的潮流势不可挡,民众必将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也只有让权力受到制约、让阳光照亮体制,腐败的蔓延才能真正得以遏制,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何增科.中国转型期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1). [2]参考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1/16;马海军.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比较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251-256. [3]李成言.廉政工程:制度、政策与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28. [4]王寿林.权力制约与监督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8. [5]任铁缨.略论反腐倡廉建设三十年[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6). [6]胡鞍钢.反腐败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廉政体系[N].检察日报,2007-05-29. [7]透明国际网站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http://www.transparency.org [8]过勇.经济制度、转轨与腐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90. 李学勤.民主与改革[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5. [9][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10][美]苏珊·罗斯·艾克曼.腐败与政府[M].王江,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38. 责任编辑:向波 来源:《探索》2009年第1期 收稿日期:2008-11-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比较视野中的政党政治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06BZZ0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多党合作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06JZD0037)。 作者简介:周淑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聂平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1920.html       爱思想(www.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非经特别声明,本网不拥有文章版权。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周淑真 聂平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状况透视 相同主题阅读 周淑真 聂平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状况透视 辛向阳: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与反腐败的对策 反腐败——执政党生死抉择在路上 许耀桐:查处腐败:“第一任务”和“过好五关” 林喆:2010年: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 李辉:当代中国腐败治理策略中的“清理”行动 杨曾宪:中国式腐败之怪现状及遏制对策 何鹏程 郑晓军:关于科学化反腐的几点思考 施雪华:大力推进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 实现中国反腐败战略的大转移 虞崇胜:腐败成本论——加强反腐力度的新视角 贺国强: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 和静钧:美国反腐杠杆:检举人分成制度 林尚立:以政党为中心:中国反腐败体系的建构及其基本框架 姜明安:《法治反腐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序 王爱芹 董兵团:反腐败应处理好两大关系 杨恒均:地主老爸放言:又到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啦! 戴长征:腐败与反腐败:变革之中的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徐贲:是什么力量在美国遏制腐败? 杜光:遏止腐败的最佳选择是改革政治体制 张鸣:反贪局长如何会变成“贪局长”?  

Read More

OhMyMedia | 中国青年报:从革命斗争的面孔,到改革开放的表情,再到奢侈品的滋味——路易威登登陆国家博物馆

本报记者 杨芳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22日 09 版) 在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你能看到已经泛黄的末代皇帝退位诏书,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使用的话筒,以及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行于太空时所用的圆珠笔。 不仅如此,你还能看到“让全世界女人都疯狂尖叫”的路易威登限量版手提包。 这款印满红色樱桃的女士手包,只是名为“路易威登艺术时空之旅”的展览近200件展品中的一件。这是路易威登创办157年历史上所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展览,也是国家博物馆第一次举办品牌类设计展。 “时代不一样了!”一位曾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的老人感叹。2003年,正是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年3月初,经过4年、耗资25亿元的扩建工程,堪称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国家博物馆新馆首次对公众开放。 在这座被现任馆长吕章申比喻为“中国的祖庙”和“历史文化的最高殿堂”的地方,人们习惯于看到“革命斗争的面孔”和“改革开放的表情”,却还是第一次尝到“奢侈品的滋味”。正如一面镜子,这座国家级博物馆的近百年历史,照出中国百年形象的变迁。 建国之初的博物馆大都沿袭了前苏联模式,意识形态味道很深,被赋予了很多政治使命 当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12年成立时,路易威登早已踏上了中国的土地。1907年,一支从巴黎出发的探险队穿越戈 壁沙漠,在零下35摄氏度的严寒中携带路易威登旅行箱抵达北京。探险家们可能无法想象,100多年后,这些印着“LV”标志的箱包会进入象征这个国家面孔 的最高级别博物馆。 1949年10月1日,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同一天,曾经属于中华民国的“国立博物馆”更名为“北京历史博物馆”,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原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部主任苏东海看来,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而言,博物馆的创办目的是开启民智、救亡图存,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博物馆大都沿袭了前苏联模式,“意识形态味道很浓”,“被赋予了很多政治使命”。 如今,这位84岁的老人已退休在家。在他位于前门的家中,从客厅的一扇窗望出去,正是修葺一新的国家博物馆。在这个存放着土改运动照片、红 卫兵小报、十一届三中全会记录的地方,开始摆上了法国拿破仑三世皇后用过的旅行箱、存放世界名琴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琴箱和世界第一款床箱等路易威登品牌 的罕见藏品。 5月底,在“路易威登艺术时空之旅”的开幕仪式上,明星、名模、综艺节目主持人等时尚界名流逐个走过红地毯。这样“星光熠熠”的场景在革命 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时代,简直难以想象。“那时别提路易威登了,连国外的展品都很少。”一位当事人回忆,“老国博”只展出过南斯拉夫“人民英雄”铁托、第 一个采访陕甘宁边区的西方记者斯诺等人的“红色展览”。 1950年,“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成立。不同于历史博物馆主要展现中国古代史,革命博物馆主要展现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这一年的3月,为了配合政治运动和思想改造,革命博物馆筹备处还举办了“美蒋特务大屠杀展览”。 这座以政治教育为第一功能的博物馆,收藏有杀害李大钊的绞刑架,杀害刘胡兰的铡刀,以及开国大典时,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这些革命文物都是以“中央政府政务院”的名义,从全国各地征集而来。包括陈列在历史博物馆的司母戊鼎也是从河南调来的。不过,这个因出现在小学课本而为人熟知的青铜器,“最初是看中了它大,具有标杆意义,艺术性是其次考虑的”。 “农民起义并不好用实物展示,因为大都被镇压了,连个尸首都找不到,所以只能虚配,找一些后人想象的画作等,比如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黄巢,只能找一张传说中殉难地点的照片放上去。”一位当事人回忆说。 1958年,为了迎接建国10周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北戴河会议决定,在规划中的天安门广场东侧,也就是人民大会堂对面,兴建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为建新馆,中央设立了一个以文化部党组书记钱俊瑞为组长的建馆领导小组和以文物局局长王冶秋为主任的建馆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年后,陈列经中 央书记处审查后,认为毛泽东的革命路线不突出,陈列的展线过长,气势不够,没有批准对外开放。中央又组建了以陆定一和康生为首的新的建馆领导小组,并提出 了“突出红线、大事不漏、增强气势、缩短展线”的16字方针,“红线”指的就是毛泽东思想。 “有时,为了突出‘红线’,经常是没有的东西做也要做一个出来。”苏东海说。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国革命史陈列”由邓小平亲自审定拍板,于196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邓小平亲自题写了馆名。 如今我们是开放的、走向世界的中国,再叫革命博物馆与中国形象不符 这些过往历史,对于22岁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小陈来说十分陌生。一个周五的上午,她和同学一起来到展览现场。“我觉得我的年龄不适合背LV。”她目不转睛地盯着一款装满水晶瓶子、象牙或玳瑁发梳的路易威登梳妆箱说。 这个出生于改革开放年代的女生,谈起和路易威登齐名的奢侈品牌香奈儿、卡地亚等很是熟悉。事实上,她自己就拎着一个价值逾千元的coach手袋。 她或许难以想象,路易威登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专卖店,1992年在北京王府半岛酒店揭幕时,带给国人是一场怎样的冲击。当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市民的平均月工资差不多只有200元,《经济日报》颇有怨气地指责销售外国品牌的赛特商场“太离谱了”。 当整个国家都被一个名叫“改革开放”的观念所改变时,代表这个国家面孔的国家博物馆也悄然发生着变化。1979年10月1日,中国革命历史 博物馆基本陈列修改后重新开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说,新的陈列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传统,突破了禁区,按历史本来面目反映党史。其中最为 引人注目的是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会场照片,刘少奇赫然位列其中。这一消息很快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人们知道,刘少奇就要被平反 了。 198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开始对中国通史陈列进行修改,“主要是消除‘文化大革命’极左的影响”。这一年,从1969年起合并的两家博物馆再度分开,恢复独立建制。 据一位当事人回忆,过去的中国通史陈列,“为了‘砸烂封资修’,打破王朝体系,采取了以农民战争为主的陈列体系,把一部古代史变成古代农民战争史。这个方案被周恩来否决后,才又基本恢复原体系。但为了压低帝王将相的气魄,基本上不出现帝王将相的图像”。 从1982年起,历史博物馆更是辟出800平方米的展厅,引进地方博物馆的专题展览,比如与河南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河南考古新发现展”、与镇江市政府、镇江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镇江文物精华展”并配合展出了《今日镇江》等。 “旅游业开始发展了,人们会问,为什么你们总是一个展览,为什么没有新东西呢?”一位历史博物馆的退休人员解释,“加上当时有很多考古新发现,我们就想办法改变思路。” 苏东海介绍说,革命博物馆也从整体结构上发生了变化:原来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现在变成了近代中国和当代中国;内容也从以政治为主,扩大到经济、文化层面。 2003年,在过去50多年里分分合合的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再度宣布合并,更名为“国家博物馆”。对于这一称呼,馆长吕章申解释说, “国家领导人出访国外,感觉博物馆都是有历史有艺术的,是综合性的博物馆。如果我们还叫历史馆,还叫革命馆,可能就与现在中国的形象不符。如今我们是开放 的中国,是走向世界的中国。” 中国作为一个日益强大的国家,正在展露出日益自信、从容、优雅的表情 这一中国新名片背后的国家,早已不再把奢侈品视为“小资产阶级情调”般的洪水猛兽。站在路易威登设计的一款汽车旅行箱旁,国家博物馆的保安 任静有些害羞地说:“当然了,我也想有一个LV包包,努力吧!”这个18岁的东北姑娘最早是在读高中时,通过韩国偶像剧得知这个品牌的。 她的梦想正被这个国家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实现。根据咨询公司贝恩最新公布的一份研究显示,今年全球范围内奢侈品销售的激增,主要是受中国市 场高达150亿美元、两位数的增长率的推动。世界奢侈品协会日前更是发布报告称,预计中国最快将于明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 除了路易威登,5月中旬,迪奥在上海推出多媒体摄影展,展示其“Lady Dior”系列手袋。今年更早时候,美国设计师冯-菲尔斯腾贝格在北京798艺术区开办了她的展览《衣之旅》。 但这些奢侈品展示的生活,与普通人生活的差距,刺痛了大众的神经。3月底,北京市工商局更是在其网站上宣布,禁止户外广告宣传享乐主义、崇洋媚外等。两个月后,路易威登公司一幅约20米高的手提箱广告因为违反上海市户外广告规范,被上海市政府责令拆除。 或许因此,当这一奢侈品的代表登上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殿堂时,也引起格外的争议。有人用“商得起、伤不起”来质疑这一商业品牌在公益性质的博物馆展出。 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很多人怀疑奢侈品牌是否具备将自家产品定义为艺术品的公信力。路易威登在它位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旗舰店开办艺术馆的时候就引起了一定的争议。在一场展览中,多位裸体黑人和白人女子用身体拼出“L”和“V”两个字母。 苏东海认为不必大惊小怪。在这座既展览着仰韶文化代表作品人面鱼纹彩陶盆,也存放着大炼钢铁时期河北某地炼出的铁球的博物馆,他认为这恰恰是吕章申馆长提出的“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发展方向的体现。 如今,被替代成“古代中国”的“中国通史”陈列,早已不再有“孔老二”、“腐朽的封建帝王生活”等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全面展示中华民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贡献”。 “复兴之路”则代替“中国革命党史”成为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这一占据了三层楼、8个展厅的大型展览,早已不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革命叙事的语言,而是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等叙事进行展示。 对于这些纷争,来自俄罗斯的姑娘塔吉亚娜看得更开。她是在“来看毛主席”的路上,意外发现了这个展览。这位留学生笑着说:“没什么奇怪的,在莫斯科红场,列宁遗体的对面,也有一个大商场,里面卖着路易威登等国际大牌。” 她可能还不知道,在上世纪60、70年代,像她这样的外国人,如果是来自第三世界等友好国家的话,有可能被介绍到革命博物馆去参观;如果来自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会被介绍到历史博物馆去参观。 “这些变化既体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日益开放、包容和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一位文化研究者评论说,“也体现出中国作为一个日益强大的国家,正在展露出日益自信、从容、优雅的表情。” © Chiquitita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 2011/06/30. | Permalink | 光荣之路 Post tags: 中国青年报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Read More

联合早报 | 邓聿文:朝鲜会走中国式改革开放之路吗

邓聿文:朝鲜会走中国式改革开放之路吗 (2011-06-15) 早报导读 [人物面对面] 赌管局局长拉惹古玛卸任前夕专访 [中国政情] 中国崛起与中国外交原则的困境 [塑化剂风波] 我国当局:确保食品药品等的安全 [中国早点] 教育偏差应积极面对 联合早报网招聘 Freelance网络新闻编辑 邓聿文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年内对中国的第三次访问虽已结束,但国际社会对这次访问的目的猜测并未停止。金正日回国后,朝鲜马上宣布断绝与韩国的几乎一切外交关系,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也发布政令,公布《金刚山国际观光特区法》,收回原先由韩国现代集团垄断的金刚山旅游区经营权,今后由朝鲜单独行使金刚山旅游区的经营权。这些举措更使得金正日是次访问的意图显得扑朔迷离,因为在外界看来,朝鲜对韩国的突然“硬气”,显然与金正日对中国刚结束的访问有关。 在对金正日访华意图的猜测中,一种普遍的看法是,金正日要学习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推动朝鲜改革开放。金正日的访华路线似乎也印证了这种说法。不过,对此我表示怀疑。金正日以往几次访华,中国事后也说他是为了学习经济发展经验,且每一次访问,外媒都猜测金正日可能会开放朝鲜经济,努力让这个国家走出贫困,但结果总是落空。难道这次会例外? 朝鲜已丧失改革开放环境和条件 事实上,国际社会对朝鲜改革开放的关注不仅仅体现在对金正日访华目的的猜测,更是出于对这个封闭国家的未来走向的担忧。世人总是怀着一丝美好的愿望,希望极度孤立的朝鲜能够回到国际大家庭中来。我的看法是,朝鲜在内外压力下,不排除会向外界打开一点缝隙,选择某个点试探性地进行对外开放,且开放的对象主要是中俄以及西方国家中对朝鲜不那么刻薄的国家,但不可能像30年前的中国一样,把改革尤其是开放上升为国家的根本国策。不是金正日不想改革开放,而是对金氏王朝而言不能改革开放。根源就在于,时易势移,朝鲜已丧失了中国当年决定推行改革开放的内外环境和条件。 其一,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时,世界共产主义体系还未瓦解,中共的合法性还存在。但今天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就剩下三、四个,除中国外,其他几个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朝鲜改革开放后支撑其政权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因素,不能如中国当年一样得到外部支持。 其二,中国大陆打开国门时,虽然海峡对岸的台湾经济比大陆发达,人民生活也更富裕,但由于信息的获取远没有今天这般方便;加之台湾在体量、面积、人口、军力诸方面都没法与大陆相比;更重要的是,国民党当年是被共产党从大陆赶跑的,人民对国民党政权的腐败还记忆犹新;此外,大陆和台湾中间还隔着一条海峡;所以,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不用过于担心台湾和平演变。 然而,朝鲜则始终存在国门打开后,人民对政权的认同和支持问题。因为朝韩是被韩战分裂成两个国家的,相对于韩国,金氏王朝并不具有天然的正义性。另外,韩国无论国土面积、人口规模还是军事力量,都与朝鲜相当或超过。韩国还是国际社会的新兴发达国家,加之韩朝两国领土连接,当朝鲜打开国门后,可以预见,一条三八线是无法阻挡人们向南的。尤其是在世界已进入网络时代的情况下,一旦朝鲜开启自由化的改革,由于有韩国这个同宗同源的参照系存在,人民对金氏家族几十年的腐朽统治不可能容忍。这是金氏政权最害怕的地方。 其三,中国能够改革开放还与美国的支持分不开。美国当年为了与苏联争霸,需要中国的帮助,所以美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持欢迎态度。但即便如此,中国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的80年代中后期,也发生了全国规模的学生运动,险些让中共丢失政权。很难想象,今日美国会为了对付中国而来扶持这个美国人民眼中的“邪恶”政权。所以,最可能的是,一旦朝鲜实行开放政策,美国会伙同韩国发起和平演变攻势,因为这个时候和平演变成功的概率更大。这也是金氏政权不能不考虑的。 金氏政权首要考虑是生存和统治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