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

译者 | 外媒关于”薄熙来被免职“的报道及评论汇总(一)

以下是在过去两天外媒上出现的关于”薄熙来被免职”的多方评论收集;注意某些摘译是编辑认为最有信息含量的内容挑选出来的,未必是原文的中心内容。所有摘译都附上了原文链接,有需要核对查实者可自行前往,其中大部分不会再全译;此外,预计未来还会出现更多评论,我们将陆续推出后续汇总,下次汇总的时间要视媒体上的相关文章多寡而定。 【相关报道中多次引用的一张图。摄影:Lintao Zhang / 盖蒂图片社】 事实披露: 《每日电讯报》被批评之后,第二天 薄熙来被整肃 ——中国著名的太子党之一、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因为涉及被温家宝在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之为”严重的”政治丑闻,于15日被撤销重庆市委书记职务。该职位将由张德江出任。 此外还有大量外媒引述新华社消息,以”爆炸性新闻”描述薄熙来被免职,所用的动词从”斧砍”到”清洗”到”下台”到”倒台”到”开除”轻重各有不同,有兴趣者可以自行比较。 BBC中文网综合多家英媒的报道。《薄熙来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 中文 )《泰晤士报》形容”薄是最具个人色彩和最引起争议的中国政治人物之一”;《每日电讯报》首先介绍接任者张德江;《卫报》形容薄下台是”中国十年一次领导层换代”前”最大的政治戏剧”。文中引述张鸣:”王立军事件之后,他应该自行辞职,但是他不愿意,反而还高调地反击”。《金融时报》形容薄是中国”特立独行”的政治人物,原来极有可能入常。 《华尔街日报》 薄熙来的这些年 ,回顾了自2001年来令薄熙来广受关注的一些事件。19图: 《华尔街日报》《薄熙来成中国社交媒体热议话题》( 已有译文 ) 一位网友说”现在新闻是微博先报,官方确认。”(吐槽:从王立军事件开始,《经济学人》、《WSJ》都选择了这个角度。对于稍远距离看中国的观察者来说,政治新闻的传播方式变化有时是更深远的影响。) BBC的国际事务编辑 John Simpson 在 这篇文章 中透露了一些一手信息:他曾经为还是大连市长的薄熙来制作纪录片,那时他的办公室就有按钮可以控制全市大喇叭里的音乐和喷泉。后来,薄说他们的专题片让北京认为他很会和外国打交道,他才当上了商务部长,而Simpson认为这只是客套话而已,那时他倒是听说北京对他可能已有戒心。08年Simpson曾经接待过一名自称记者的人,问了他很多关于为薄作纪录片的事,而这个人的名字不在她所说的媒体官网公布的记者名单上;再后来,他去重庆,却发现很难单独采访到薄熙来,而且,总有一辆没有标记的车一直尾随着他们。当他询问的时候,对方只是说:这是为了他们的安全。 CNN的”Jaime看中国”专栏中提到一些细节:作者是1970年代就在中国的资深外媒记者,他曾在北大见过薄,听说那时他想当一名驻外记者,并且后来取得了新闻硕士学位。文章也叙述了他当大连市长、商务部长、重庆市长的过程,并用” 成王败寇 “总结了中国的政治斗争和薄的政治生涯。 《FT中文网》媒体札记:徐达内把 48小时的”大戏” 归结为”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全民全程直播的最高层政治人事变动。”并若有若无地与温家宝的”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和支持”联系起来。(吐槽:嗯,被严密控制的中国传媒在获悉了十年内最大新闻时还要通过排版、题头摘选、广告播放等业外人几乎无法察觉的细节来表明心迹,看来不是媒体人还真不会看报纸和电视了。) 评论观点: 观点一:自由派赢了 《新闻周刊》每日野兽的分析认为:正如温家宝所说,中国的未来取决于党内斗争的结果。而薄的失势说明这个未来是和毛主义非常不同的。以及拿掉薄也反驳了之前的”打黑”是针对汪洋的批评,这是 “自由派”们的摊牌 。如果披露重庆的刑讯逼供内幕的话,对薄的惩罚不仅仅是丢官。文中还透露对薄的调查从一年多前就已经开始,而薄想把王牺牲掉的做法严重地反噬了自己。但没有透露信息源来自哪里。关于重庆打黑打了民营企业家的说法则多转述自童之伟的报告。 观点二:大戏还没有结束 《卫报》Steve Tsang :为什么薄熙来在王立军事件爆发一个月后才被免职?因为中国还是一种协商式的列宁体制。对薄熙来的处理牵扯到18大的人事布局,而这场角逐异常激烈。因此, 薄是下台了,但彻底出局了吗?还未定 。 《华尔街日报》 北京扔下薄氏炸弹 WSJ请了三位长期跟踪中国政治的专家:李成、谢淑丽和季礼谈薄熙来被免职。李成认为这是一场清洗,对薄而言,最好的结局是担个虚职,最坏的结局是进监狱;薄不懂得联盟,他用文革的方式上位注定了失败。薄重演”文革”,是一场闹剧; 谢淑丽说:细节还不清楚,但总体来说,薄熙来用了很公开的方式来竞争上位,暴露了党内高层的矛盾,而这是在天安门之后就一直希望掩盖的。不过他们让薄参加了两会的记者会,这很不寻常,说明中国政治的信息环境在发生变化; 季礼说:薄的做法在党内引起了争议,因为他绕过了正常的程序。薄是中国的普京,而温家宝是没能hold住局势的叶利钦。让薄出局是大佬们的共识; 《经济学人》 薄熙来是会被调查、被双规、还是被审判 ?过去被审的陈希同和陈良宇都没有”太子党”背景,如果对薄熙来的做法打破常规的话,那将是又一次与过去大为不同的令人惊讶之举。 《环球邮报》马凯《 大剧远未结束 》简述了薄一波的一生,结论是:如果在薄一波文革中被清洗时就写评论的话,那么再过数十年来看,一定会觉得离谱;现在,从被压制了的网络评论上来看,薄受到的欢迎很可能超过表面所见。引用了王康的话说:”中央还是有脑子清楚的。” 文中还有一处数据:在周四下午,在新浪微博上搜索薄熙来,可以查到120万条;24小时后,只剩182,705条。 观点三:党的团结假面破裂? 《经济学人》 薄熙来这匹”害群之马” 自从1989年六四事件以来,党对外一直维持着的团结形象,现在出现了裂缝。温家宝虽然警告不能让”文革”重演,但是他所称的改革恐怕也只是小幅度的。重庆的继任者要努力让民营企业家恢复信心了。好消息是张德江有经济学的学位;坏消息是这个学位是金日成大学发的。 《纽约客》欧逸文: 中国的政治运动开始恶狠狠了  文中也有一点个人记录,他曾在商务部长薄的门口等待采访,从服务员那儿得知刚刚和薄谈笑风生的是苏丹人。另外,欧逸文认为在薄倒台的戏剧中,”打黑”和”反腐”可能让他两面不讨好。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这篇全文基本引述北京大学政治系教授张健的分析,认为 薄熙来的倒台有几个因素 :①是他打破了不能将党内分歧公开化的原则;②是王立军事件,有报道说胡锦涛称王为叛国者;③是薄熙来不可预测,因此敌人也多;最后说18大斗争更加激烈了  《华尔街日报》墨儒思:薄熙来的问题不是他不受欢迎,而是他太受欢迎了。问题从”他会在常委中谋得什么职位”变成了”他是否想重造党和国家?”于是他倒台了。同时作者认为这是 强硬派(胡)的胜利 。党内的改革者们不必庆祝,因为这不是支持改革派,只是否定薄。 “亚洲社会”采访莱斯大学的Steven Lewis,他认为薄在重庆受欢迎因为重庆的农民多;此次薄的下台会让 更多党干部不敢越雷池 ,不敢不按稿讲话,不敢展示个性;还说选择两会一结束就做此动作有时间因素。 观点四:中国有更优越的制度? 《经济学人》采用了一贯的讽刺语调,将中国” 腐朽”的政治体制 与美国式的选举民主做对比,说薄熙来的倒台揭示出中国政治依然是内斗,腐败和渎职只是攻击对手的武器,而赢家还是可以不负责任。有一点温说得对:没有政治改革,中国可能重回文革。 《外交政策》从薄熙来揭幕民主党派博物馆谈起,薄熙来认为的民主就是提供建议,而不能改变规则,他说”民主党的历史就是共产党的历史”长文,亮点是最后:现在,薄熙来找不到独立的媒体诉说;也没有反对党为他上街抗议, 他被锁在自己的历史中 。 《金融时报》继续跟踪 逃亡海外的”打黑”受害人李俊的看法,他说:”很高兴看到薄王的今天,他们践踏民主法治、处死无辜者。在打黑中迫害民营企业家,收缴其资产。” 另一处爆料来自习近平今天发表在《求是》上强调”纯洁性”的社论,他肯定了薄在重庆取得的成绩,同时严厉批评”分裂党、偏离党的纪律、腐败分子”。文章也提到此文很可能是在昨天宣布决定之前写的,但是选择此时刊登似有奥妙,此外,WSJ也提到了这篇文章。 观点五:预测 《纽约时报》的标题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还好现在已经纠正了,原文说 薄熙来已经被清除出党 。文中爆料说,一名和高层关系紧密的分析者说:薄正在被调查,是否在王立军事件上有违纪,及根据王提供的证据。”可能持续数月才能决定他是否被审。” 彭博社在最后提到了这对汪洋的意义可能更重大,因为最近几年,汪洋成为了”改革者”,他的”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对比鲜明,而 “重庆模式”的经济意义 也不是那么简单,引述 程致宇 的评论”毕竟,在金融危机时产生对市场的怀疑、国家主导经济的回潮、分配不公、这些依然存在。” 路透社预测 薄出局后政治局常委名单 ,并简要介绍了他们的背景,引述了一些长期的政治观察者和与北京有联系的人的说法,(但没有披露这是这些评论者讨论后得出的,还是根据他们的说法编辑综合)除了习李两位之外,剩下的七位估计是: 汪洋:团派;王岐山:太子(女婿);刘云山:管宣传;李源潮:两派都可接受;张德江:江派;张高丽:江派;俞正声:与邓朴方关系好; 剩下还有一个选项:刘延东, 两派都可接受,但年龄大了,67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北斗 | <开阳>论雷锋他的倒掉:人造雷锋50年(四)

对于一个曾经崇拜过“英雄”的人而言,偶像的坍塌是痛苦的。那些年长一辈的人对雷锋的依恋,以及那些对揭露真实雷锋的文章的反感,我能理解,尤其是今年我也经历过一次偶像坍塌的痛苦。但觉今是而昨非,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痛。雷锋是雷锋所处时代的典型,是那个时代的榜样,但今天,应该有所不同了,毕竟,新的时间开始了。     论雷锋他的倒掉:人造雷锋50年(四)   文/吴恒(复旦大学)     四、“雷锋”不是你想学,想学就能学 《雷锋日记》充斥着那个时代的标准用语,陈寅恪先生说,对历史要抱有“同情之理解”。所以我本不打算对那些充满着意识形态的日记内容进行评论,但仍还是有几篇让我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比如这篇: “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七日:今天连部召开了一个党、团员积极分子大会,听首长说:因近两年来我国遭到特大的自然灾害,给我们造成了一些暂时的困难。可是目前阶级敌人有所抬头,想乘机破坏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听了心里直发火,恨之入骨。我家里很穷,父、母、哥、弟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下里。这个血海深仇,使我永远铭记在心。解放后,伟大的共产党拯救厂我,党像慈父般的哺育和教育着我,从记事那天起,党和毛主席便成了我,我心上的太阳;对阶级敌人更加憎恨。由于不断受到党的教育,懂得了阶级斗争。像我这样的穷苦人,不斗争就没有出路…… 现在我是斗共产党员,“一个共产党员,只有当他闭上了眼睛的时候,才有权利停止斗争。”我决心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斗争到底。” 这是一篇写于1961年4月17日的日记。根据雷锋的家世,他有这样的想法,似乎可以理解。但是,照这个逻辑推下去会有很尴尬的结论。他之所以仇恨旧社会,是因为他的家人都横死在旧社会,那么那些饿死在大饥荒里的人,他们的家人该去仇恨谁?要知道,就在雷锋写下这篇日记的时候,1959-1961年的大饥荒尚未结束。 雷锋是湖南人。就是在他的家乡湖南,就是在他写下这篇日记的一周前,1961年4月14日,在湖南农村调研的胡乔木,给当时同样在湖南视察的毛泽东写了一封长信,信中有这么一段: “昨天,我和王力同志、毛华初同志,省农业厅贺炳贤同志等人去了一次湘乡县委,我们原听说临近韶山的东郊公社、现龙洞公社死人的情况(从1958年10月到1961年3月,三个大队死707人,占现有人口百分之十三点五),拟去该处调查,结果因道路不便,临时到原东郊公社现陈庚公社的楠乡大队、七星大队、水底大队、石匠大队的几个生产队看了一下,发现这几个大队的情况也很严重。楠乡大队、石匠大队三年来死亡率都在20%左右,据县委说,全县三年约饿死三万人,去年约二万人,而以去年年底最为严重,全县病人在去年年底达七万人,现已减到万余,但我们去的地方,有些生产队的病情尚未停止……”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2_02/09/12396338_6.shtml 后来,1962年2月8日的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激动的对毛说:“饿死这么多人,历史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的!”还好他没有说给雷锋听,不然雷锋可就要“心里直发火,恨之入骨”了。 学不来的不仅是雷锋心中的这股怒火,同样学不来的还有雷锋做好事的方式。雷锋特色式的做好事:做好事不留名,但能让对方送来感谢信。在《雷锋日记》中,他做过的有一些好事,受助者都能找到他们连队,送上感谢信。事实上,前文也说到了,雷锋最初引起高层关注也是因为感谢信。细细一想,这是很诡异的一幕,在这个国家,最有名的一位助人为乐者,居然是以“做好事不留名”著称的。你们这些做宣传工作的同志们,也太违背雷锋同志的遗志了吧。 而现在号召学雷锋,而且还要考核各单位学雷锋的情况,更是透露出一种黑色幽默,在人人网上看到一位网友的吐槽: “陆遥遥 :你们不觉得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和考核学雷锋情况存在逻辑悖论吗?” 其实这没什么,毕竟我们从小就没接受过完善的逻辑训练。但有的时候学雷锋不止学出了逻辑悖论,还能学出常识悖论。比如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份生活类报纸向读者这样讲述西点军校学雷锋的报道:“走进西点军校,人们首先发现校园内一尊雷锋的半身塑像,会议大厅挂着5位他们所仰慕的英雄像,排在首位的是我国伟大的战士楷模雷锋,学校还把雷锋日记中一些名言印在学员学习手册扉页上,提倡学员学习时要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勤学苦钻,以优异成绩报效祖国。学校还经常宣扬学习雷锋等英雄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从那时起,关于西点军校与雷锋的传奇故事便愈传愈广,以致《纽约时报》在1998年的一篇报道中这样评论道:“中国人对于西点学雷锋的事情非常关心。” http://www.nwp.cn/book/699_33602.shtml 这得是多自恋,多井底之蛙,多缺乏常识,多厚脸皮才能编出这样的谎言啊。更关键的是,居然有人信,居然信的人还不少。我觉得这个谎言肯定可以和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磨出脚印的谎言一道,入选历史上传播最广的华语谣言Top10。 如果你还记得本文的第一章,什么是“雷锋精神”,你就能理解,就算美国人嗑了药,也不会学习“雷锋精神”。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西点军校肯定连“华盛顿精神”都不学习,怎么会学习以“忠于党,忠于毛主席”为核心价值的“雷锋精神”?再说了,军队忠于《宪法》而不是忠于政党,更不是忠于个人的观点可是从华盛顿时代起就是“美国精神”的一部分。 还有,把雷锋的半身像排在西点人最仰慕英雄的首位?这就好象是在说哈佛大学的广场上放置的雕像不是哈佛,而是一位济南蓝翔职业技术学院的肄业生。确定说的是West Point而不是Western Cookies?西点校友人才济济,从士兵到将军,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怎么可能将一个异国的、从未经历过战场的士兵当成最崇拜的人?如果真是这样,二战时将世界从法西斯手中解救出来的校友巴顿将军、盟军欧战区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将军等人表示情绪稳定,尊重西点学弟学妹们自己的选择。 不过换个思路,异想天开点,也许西点军校还真的学习过雷锋。真不排除这种可能,因为我们似乎一直忽略了雷锋的另一个身份,他其实是一个军人。当时中美尚未建交,而且还在朝鲜间接交手过,解放军极有可能是美军的假想敌之一。而雷锋是解放军军中大张旗鼓学习的对象,兵法云“知己知彼”,想必西点军校为了让学员全面认识对手,是有可能要研究这一现象的。所以雷锋的照片、事迹曾出现在西点的课堂上,对这一点,我倒是觉得可信的。当然,我相信如果他们看了《雷锋日记》的英译本,如果有学员曾在二战的欧洲战区待过的话,可能会觉得其语气有几分熟悉吧。 就算是这样,假设西点军校真的在教室里教过学员学习“雷锋精神”,但并不能说西点军人在学习“雷锋精神”。这里用英语似乎更好表达一些,即:我认为不排除西点学生学习过(study)“雷锋精神”的可能,但我相信西点学生不可能学习过(learn from)“雷锋精神”。【经@沈逸老师提醒,觉得这一段不能光靠逻辑推导,需要有实证。正好这个实证@方舟子 曾经做过,请参考:《【旧作】美国西点军校何曾学雷锋(2006-03-06 19:37:0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02y4.html 】 雷锋在日记里记载他做好事的经过时,往往会附上细腻的心理描写。比如: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日:……突然下起雨来了。陈调度员说,我们建筑焦炉工地上,还散放着七千两百袋水泥。陈调度员急得一时手足无措。这时,我猛然想到了党的教导,要我们爱护国家财产,又想到了我是一个共青团员。想到这些,一种无穷的力量鼓舞着我,跑到宿舍,发动了二十多个小伙子,组织了一个抢救水泥的突击队,有的忙着找雨布,有的忙着找芦席,盖的盖,抬的抬,经过一场紧张的战斗,避免了国家的财产受到重大的损失。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抹掉了头上的汗,带着乐观的心情,昂首阔步回到了宿舍,回忆自己为国家、为党做的一点点工作而高兴。” 《雷锋日记》中记载了雷锋做过的20多件好事,大部分心理活动都与这篇类似。这当然没问题,雷锋在那个时代成为了榜样,可以理解,这些话语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但这样的雷锋有必要成为今天我们的榜样么? 当今时代,我们有更值得学习的人,更值得学习的事,我们已有更高的道德标准,何必再向一个低标准学习呢。两年前,我误打误撞接触了公益圈,这几年的观察所得,尤其是通过几次公益活动与众多有公益心的普通民众的接触,我能深深的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最感动的是,当这些人在做好事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把做好事的动力拔高到是因为受到了政治教育的感召,而只是觉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于心不忍,于是解囊相助。看到那些捐款的陌生人的留言,他们好像并没有把自己的善行当成是善行,而只是应该做的。把这些人和事事都拔高到讲政治的雷锋相比,是不是高下立判? 我觉得这个时代虽有诸多不是,但与雷锋那个时代相比,明显更有道德感,也更有人性。虽然我们当下的时代出现过“小悦悦”的惨剧,这当然说明社会的整体素质还未达到正常水平,但我同样观察到,惨剧发生后,社会舆论的动态,多数人是在善善恶恶,而这,远比黑白颠倒的那个时代强太多,我们不需回头看。社会风气的变好,不一定只有通过树典型这一种方式。我更倾向于认可,在文化领域,管得越少,情况会越好。美国甚至都没有文化部,没有宣传部,但这并没有导致美国人民因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比尔•盖茨把自己富甲天下(真正字面意义上的)的财富设做公益基金,并非是在响应布什政府的号召,而他也没有因此获得过“感动美国十大人物”的奖励,他这种“深藏功与名”较之雷锋的“求名得名”境界高低如何? 雷锋也许可以作为那个时代的榜样,但这个时代,抱歉,我们应该有新的榜样了。记者王克勤,一介书生,却日日在微博上为那些“贫病交加、救援维权无门、绝望中等死的尘肺病人”争取权益。记者邓飞,为贫困山区的儿童募款做“免费午餐”。发起微博打拐的薛蛮子。以帐务透明著称的关注西部教育的 格桑花 。提倡一边购物一边公益的 易助网 ……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都在做善事,但不同的是,他们并不是因为受到了平时政治教育的影响而选择做好事的,没有那么宏大叙事的动力,只是简单的做了。这种境界,在我看来,比雷锋高太多。他们对我影响,带给我的感动,也比雷锋大太多。因此,我也并不认为称呼这些人为“活雷锋”是一种恭维,那感觉,就好像在说亨利护球护的真好,简直可以称为“法国的李毅”了。 “雷锋精神”还有一个著名的内涵,那便是“螺丝钉精神”。 “一九六二年四月十七日: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绣。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我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决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清除思想上的毛病,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吐槽下,抱歉我对这种思维理解不能。不是说人生而自由平等么,难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凭什么我是螺丝钉,你是舵手?凭什么我忍饥挨饿,你能换着花样吃海鲜?凭什么我只能看样板戏,你却能看美国大片?当初是你们说,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因此我们才加入你们赶走了他们。可现在,你们却说,人与人之间的确是平等的,只不过有的人更加平等而已。这真是毅种循环。 至于“雷锋精神”的另一内涵“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且不说与雷锋的经历事实不符,稍加思考就能知道,这种处世方式明显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不展开了。   五、结语 以前常在新闻里听到主持人声情并茂的说:“一个雷锋倒下了,千百个雷锋站起来了。”这话听起来不错,但我想,今天我们再喊这样的口号,应该换一个思路来理解:只有被宣传出来的,作为精神偶像的雷锋在民众心中倒下了,即雷锋不再是“精神”、不再在神坛之上以及月亮之上时,这个社会才会真正的进步,才会有千千万万个正常的雷锋出现。老子说过,“大道废,有仁义”,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仁义废,有大道。 顺带说一句,3月5日还是一个年轻人的忌日,他叫遇罗克。在1966年,《雷锋日记》出版3年之后,他写过《出身论》反对出身论并因此得咎。北岛曾写过一首献给他的诗,我很认同: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对于一个曾经崇拜过“英雄”的人而言,偶像的坍塌是痛苦的。那些年长一辈的人对雷锋的依恋,以及那些对揭露真实雷锋的文章的反感,我能理解,尤其是今年我也经历过一次偶像坍塌的痛苦。但觉今是而昨非,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痛。雷锋是雷锋所处时代的典型,是那个时代的榜样,但今天,应该有所不同了,毕竟,新的时间开始了。 雷锋,你好;雷锋,再见。     You can cheat all the people sometime or cheat some people all the time,but you can’t cheat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Lincoln 你可以在一些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时间里欺骗一些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的人。 ——林肯 注:ps,这个周末没有写论文,没有看电影,没有逛街,而是窝在寝室查资料,熬夜写这篇文章,这是什么样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啊,我就用这篇文章向雷锋同志献礼吧。 pps,据说最近风声很紧,微博上已经灭了好几个著名ID。我写完文章后又过了一遍,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先抽了几根骨头。现在呈现的这一版中,所有引文,包括照片,均来自国内正规、合法出版物或正规新闻网站,根红苗正,而且在文中也都注明了出处。写此文的目的是试图用半学术的态度,来回顾近50年来雷锋在国人心中的意象的变化,以及尽量去复原真实的雷锋。仅此而已,没指桑骂槐,没含沙射影。明鉴。 ppps,对于那些读完此文觉得毁童年的同学说声不好意思了。另外,等论文写的差不多了,还有多的时间的话,我琢磨着搜集类似的文章,出一个毁童年专辑,那些年,我们被毁的童年。嗯。 pppps,文中也说到了,我认为“历史学的价值在于,在众说纷纭的诸多史料中,推论出一个逻辑上最自洽的解释,尽量去逼近史实,同时得出的结论要随时接受更新及更权威史料的修正。”因此,如果你发现文中有有失偏颇的地方,不管是用词还是史料,烦请不吝赐教。 wuheng.me@gmail.com weibo.com/iwuheng renren.com/iwuheng 吴忄亘 2012.3.5 原文链接: http://blog.renren.com/blog/245473694/809958175   (本文完)   (采编:楼杭丹;责编:应鹏华)     您可能也喜欢: <开阳>论雷锋他的倒掉:人造雷锋50年(三) <开阳>论雷锋塔的倒掉:人造雷锋50年(一) <开阳>论雷锋他的倒掉:人造雷锋50年(二) <天枢>“雷锋”的倒掉和公德话语重建 <天权>来和我谈一辈子的恋爱 无觅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关键词:中国式法治

【选荐】   徐昕,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与卢荣荣合著的文章《暴力与不信任——转型中国的医疗暴力研究》收录于医患关系谁人医?——一五一十周刊第30期。 推荐书目: 《批评官员的尺度: 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美】安东尼 • 刘易斯著,何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的判词,因《批评官员的尺度》畅销而在中国风行。该书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那场影响深远的诉讼,一场有关新闻自由的争论,“在这起事件中,最高法院……让人民了解到,他们有权对政府表达自己的意愿。”“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此语此书对于当下中国具有时代性的警示意义。译者何帆原本想将书名译为《批评官员的自由》,原本在序中批评了“双起论”。不过作为最高法院法官,他审慎地考虑了被“双起”的风险,而限定了个人言论自由的尺度。 《法律创世纪:从圣经故事寻找法律的起源》,【美】德肖维茨著,林为正译,法律出版社 很早就翻过这本书,《司法》杂志还发表过书评。该书从十个圣经故事讨论正义的起源,揭示了圣经与法律的关联。被视为记载“上帝话语”的圣经,数千年来启发并激励了无数人的心智。但圣经《创世记》中众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却时常令人心生疑问。作者精选十则最引人争议的故事,旁征博引,见解精辟,试图说明这些故事中令人难以捉摸的公理正义原则是如何启迪与发展出了现代法律。圣经蕴含着现代社会正义公理之源头。“正义公理就诞生在《创世纪》里所发生的冤屈中。”       《中世纪神判》,罗伯特 · 巴特莱特著,徐昕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从古代至近代,神判“为世界上许多不同地区的民族所使用”,是一种重要的司法程序。甚至在现代社会的某些偏僻之处,在少数民族聚集地,依有神判或其残余。其功能主要是穷尽其他证明方法无法证明案件事实、法官对事实存在与否不能达到确信状态时,作为最后的救济手段。透过神判的微观世界,有助于对中世纪欧洲“提供一种深刻和敏锐的洞察”。罗伯特·巴特莱特的《中世纪神判》是有关神判的第一部系统的专著。二十余年来,该书一直是了解和研究神判的必读之作。 该书系统描述了神判在欧洲自最早出现于蛮族法典、经基督教社会、至近代欧美国家猎巫时期一千多年的历史。作者对中世纪欧洲的神判洞察深刻,分析到位,对神判的起源、传播、运作、功能、规则、类型、终结以及替代性制度进行了深入论述,尤其讨论了13世纪前后神判的终结及其原因,批评了史学界有关神判运作及衰落的理论,提出了新的见解。 他的结论是:“神判是在常规司法程序无法运用的情况下,适用于疑难案件的一种证明形式,它源自法兰克人的习惯,并与基督教和基督教王权一道横扫欧洲。作为12世纪智识及制度变革之余波,神判最终为改革派的神职精英阶层所废除”。 【来论】 Aricyee : 无论是“中国式”,还是“法治”,几百字的评论恐怕都不是恰当的篇幅,那就索性做一个善意但恐怕并不严密的类比:“中国式法治”就像是你我这样的年轻人,一路走来,也许曾努力变成精英,也许遭遇过否定,甚至有更多的无可避免的妥协或愤怒……但是,总会慢慢明白,无论有着怎样的背景、经历或期待,路终归要一步步走得扎实。 法治,天然地关涉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尽管身体力行更为重要,每个人也都有足够的理由对法治发表意见,毕竟“在坏制度面前,所有人都可能是受害者”。只是不知这些意见是否会成为一个又一个,完美到令人发指的宿敌——“别人家的孩子”。 这样说无意对评论者不敬(毕竟对“别人家的孩子”的称赞也往往出于爱与善意),也并非拒绝批评,只是觉得有必要在纷繁的言论下做一点微薄的提醒: 法治的建立与完善,与人的成长一样,更多依靠自身的点滴积累,以及艰难却必要的自我超越,而不是政治正确的口号或“恨铁不成钢”的咒骂。由于父母遗传或家庭环境,“中国式法治”这个年轻人也许无法完美如“别人家的孩子”,但如果能做到踏实与坚持,最好再加上点智慧,即便是戴着镣铐跳舞,多少也会有些进步吧。 【余谈】 相关周刊: 一五一十周刊第5期 编辑: 方可成 不管你关不关心,法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成为你的挡箭牌,也可能成为权力侵犯你利益的工具。 最新通过的一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是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这部有“小宪法”、“第二宪法”之称的法律,修改过程中经过了激烈的博弈,尽管“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被写入条文,但有部分条款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这部法律生效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中国式法治”是一种略带戏谑和无奈的称呼,它近似于“半法治”,或“被扭曲的法治”、“不太正常的法治”。正如你我所见,从立法、司法到执法,中国式法治都有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远未达到普通民众深受法律庇护,可以随手拿起法律充当挡箭牌的程度,个别官员甚至公开宣称“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不过,最起码,比起不堪回首的人治历史,我们已经走在了那条叫做“法治”的正确道路上。   本文是一五一十周刊第51期特刊的文章,全刊下载: http://my1510.cn/article.php?id=7edf668f8f9cf7f2 。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关键词:负责任的自由

【来论】   Daniel_ 丹纽林 : 自由,四十年前这个概念对这个威权国度的人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然而经过了四十年的起伏跌宕,公民对自由的需求渐渐觉醒,对自由的理解逐渐建立起来,更不乏许多深谙自由价值观的有识之士。公共领域中,尤其在网络上,关于自由的讨论乃至争吵已是常态,甚至受众已经产生餍足感。 但在此时,我心中依然存疑:我们真的已经理解自由吗?反对它的人仍有相当部分将自由看作无节制的放任和混乱。而吊诡的是,打着“自由”旗号的人似乎也只强调其扩大权利的一面。网络上的争论充斥着无止境的质疑、争吵、谣言,甚至掺杂着无意义的语言暴力、对私人权利和人格的侵犯。(在名人微博的回复里能够得到充分的实证)对于这一切,前不久质疑韩寒的风波可说是一块里程碑。其对于我们社会自由价值观树立的意义也许不如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这般重要,但这场闹剧应该能引发很多人反思:自由的底线在哪里? 我以为,自由的底线应在于其根基——个人主义。而个人主义又可一分为二,是为对私权的尊重和个人责任的担当。 任何的自由在触及私人领域之时都必须止步。必须保护的私权内容相当广泛,既有公众人物韩寒的隐私,也有我们每个人的人格,财产,言论自由等等,在此不作赘述。更重要的是,对私权的尊重与保护是自由准则能够行之有效的基本保障。17世纪的霍布斯就已经通过演绎得出毫无节制的自由只会形成一个充斥抢夺和偷窃的混乱社会。没有对个人权利的保护,谈何公共利益。对私权的尊重是个人能够免于被支配的恐惧的必要条件,社会能够向多元和自由发展的强激励。 而同时,“一种权利可以被放弃——但义务却不能。因此,自由作为一种权利比作为一种义务更缺少安全性”(阿克顿勋爵)。即是,个人的责任是对自由更强的保障。尤其在公共领域中,个人的责任远远不止于对私人权利的尊重。在公共领域,个人的影响力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特别是在目前个人获得更多话语权的时代。我们分享一次谣言,其传播范围都在以几何级增长;我们发布一条情绪化而欠考虑的言论,也许就有更多的人受这些情绪感染,乃至受到伤害。如胡适所说,“独立的精神”,“研究的态度”,“清晰的思想”是公共领域中每个人都应恪守的责任。否则难得的讨论只会沦为“庸众的狂欢”。 非经自律,无以自由。两者必须达到一致,自由方能行之有效。 在美国,即使开国元勋继承了英国自由主义的传统,谨小慎微地为这个国度的自由奠基,真正的自由也是通过多年的利益群体博弈和法律的不断完善才得以植根。而在中国,两千年的中央集权文官制的影响不仅仅在当时的制度,更在于社会道德和意识形态上对公权力的无约束习以为常。私人领域长期处于劣势导致我们对私人权利认识的欠缺。对私权真正的认知从清末民初才刚开始,而后另一股思潮的统治又使之断绝,在三十多年前才重新得到生长的土壤,艰难地萌芽。为建立自由的社会道德和意识形态基础,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说,我们需要重新发现的不只是社会,还有自由。 【余谈】 相关周刊 :要怎样的自由?——一五一十周刊第45期 编辑 :王陶陶 “韩三篇”的终结话题,“要自由”,为我们开启一扇思考真正“自由”的窗口。 相较于民主、法制这样的专业词汇,“想要12点以后回家”;“想要随时随地抽烟”;“想要肆无忌惮爱写什么写什么”;“想要批评一个人”;“想要投票选出一个人”……这些张口就来的“自由”离我们这么近;可当问题变成,我们在“要”各式各样自定义的“自由”时,我们到底在索取什么?这一刻,“自由”那样远。 事实上,人们无法回答“自由”是什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全然无法享受一个绝对“自由”。“自由”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依附在这纯粹“美好”的周围,总有人间无法逾越的“苦恼”:12点以后回家,要不要给爸妈留个话?随时随地抽烟,要不要避开怀孕的老婆?爱写什么写什么,要不要顾忌未成年的朋友?批评一个人,要不要想想他(她)的好处,就事论事?选出一个人,要从什么角度衡量? 在我看来,在索取时候想到这些“苦恼”,离真正的自由或许更近了一步。 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大命题,到底什么才是“自由”,很难通过短短8篇文章的一期电子周刊讲明白。但在弱水三千中,我们选取了“责任”这一瓢,望能与读者诸君共勉:我们在提笔写下这些文字时,享受了怎样的自由、肩负了哪些义务?而在电脑前下载阅读这些文章的你,又享受了怎样的自由、承担了何种使命。   本文是一五一十周刊第51期特刊的文章,全刊下载: http://my1510.cn/article.php?id=7edf668f8f9cf7f2 。

阅读更多

中国可以同衰退中的美国和平共处吗?(zt)

配合基辛格历史性访问中国40周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政策研究院特别顾问许通美教授于3月7日主持了“香灰莉木论坛”(Tembusu Forum),对中美关系进行讨论。他向四位主讲者提出这个问题:“美国会同崛起的中国和平共处吗?”。这里刊登的是其中三位的看法。 对中国与美国关系的未来的讨论,通常聚焦于“崛起的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力量。然而,关系是双方面的,所以我们也有理由重视中国的伙伴,即美国。这个伙伴对和平有什么威胁,它如何可以确保同中国的和谐关系? 美国可能对和平构成威胁并不是个新奇的想法。超过一个世纪来,对美国霸权、帝国主义和干预的恐惧不时出现。自苏联解体,让世界觉得只剩下一个超级强国,才只不过是一个世代的时间而已。 不同的是,过去对美国的恐惧源于其势不可挡的实力。今天,人们担忧的却是美国的衰退。 在《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最近的一个专栏,埃德萨尔(Thomas Edsall)提出科技上的进步和全球竞争,会不会让越来越多美国人变成不能受雇的问题。在财富流向最富裕的美国人,而一般人的薪金却停滞不前时,他担心不平等会不会继续扩大,和这是不是意味着富裕者的政治影响力,会让选民基本上变得无能为力。 同样让人担心的,是有证据显示美国的社会结构正被削弱。在美国许多地方,未充分就业、债务、滥用毒品、健康不良和日益减少的机会,不但损害了复原的活力,更糟糕的是还引起了不满。以前只局限于城市贫穷人口的问题,现在已影响到社区的大多数人。 一个中空的美国中产阶级,会制造一个觉得自己被超越的国家。不满可以引发仇恨、恐外心理及专制主义,尤其是在那些失去了以往地位的人当中。这些不良的因素,已在日益失常和具破坏性的共和党内滋生。它在为富裕人士服务的同时,也利用国内大多数人的无知和愤怒。其结果是被操控的“愚蠢行为”,在共和党总统初选中显露无遗。根据最近一项对密西西比州中,被认为可能在共和党初选中投票的人进行的调查,超过一半接受调查的人相信,奥巴马总统是穆斯林,其他大多数则不肯定。 解决方案不容易找到,因为同一直是创新驱动力的城市相比,美国宪法赋予乡村不成比例的影响力。红(共和党)和蓝(民主党)州间的区分也不是事实的全部。如果以县级的数据来看,城市地区是挺蓝的,乡村地区是挺红的。美国城市是红海中的小蓝点。 在最近刊登于《海峡时报》的文章中,克鲁克(Clive Crook)认为,花费在担心美国潜在对手的时间过多了。他写道:“美国的实力面对一个更大的威胁:美国政治阶层日益让人感到绝望的失败”。这包括妨碍人们把注意力,放在解决公共问题的永无休止的政治竞选、欠缺长期规划的能力、低劣的政治辩论、及一个因为由一名被许多美国人以种族与宗教不容忍态度看待的总统领导,而不能有所作为的民主党。“中国是这个国家最小的问题”,他总结说。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所说的战争的主要动机——资源匮乏、恐惧及虚荣——的情况可以被引发,而国家会变得没有理智和不负责任。搬弄是非者,在美国包括右翼资助的仇恨广播,可以煽起麻烦。一个分裂的国内政治环境,可以带来极端的政党和领导人。在情况不好的时候,动员人们针对代罪羔羊,包括外来“敌人”是很容易的。 就算美国是在衰退,也并不代表同中国开战是不可避免的。根据命定理论(deterministic theories)来预测未来是很诱人的。但关于历史改变的科学并不存在,尤其是所谓的权力转移理论——当一个强国超越另一个时,战争便会发生——并没有给为挑战做好准备,或应对挑战的理智选择留下任何可能性。实力的相对变化可以是麻烦的根源,就如太太的收入开始比丈夫高,或擢升到更高的职位。战争会发生吗?丈夫可以同地位大不相同的太太和平共处吗?一个强大和宽宏的丈夫,会比一个软弱和愤愤不平的丈夫做出更好的反应。但结果并不是可以预先决定的。 历史没有一定的方向。国家的命运受没有预先估计到的紧急情况的影响。谨慎的领导永远是重要的。目前,中国和美国都有了解彼此国内非理性倾向的理智政府。治理国家是巧妙的运用强大的力量,来确保安全、自由和福利,还有减少永远存在的出现灾难的风险。 然而,我们有理由担心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因此,我们应该更注意美国怎样可以谨慎地处理一个日益对中国有利的实力转移。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教授兼主任 Terry Nardin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