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

爱思想 | 王超:中国社会乱象是谁之过?

王超:中国社会乱象是谁之过? 进入专题 : 社会乱象    ● 王超       中国社会乱象是什么?目前,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准确完善的解释,但是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人们的确能够感受到,繁华的中国经济表现下社会的一片凌乱。近些年,中国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与热点内容,例如从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关注的房价问题、医疗改革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教育制度问题等这些大问题,到类似于南京彭宇案(老人倒地扶起后惹来的民事官司)、震惊中外的佛山小悦悦事件、热播电视节目《非诚勿扰》女嘉宾孙雅莉的宝马车一案、争议颇大的苏紫紫人体艺术、郭美美炫富事件与中国红十字会、以及“李刚是我爸”、“药家鑫事件”、“李双江儿子打人事件”等等,这些社会个别事件,所折射出的社会风气,也许正是这种社会乱象的表现,让全球的中国人感到心寒、恐惧与愤怒。人们期待的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国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安全、道德的和谐社会,反而成了以钱和地位为导向的、冷漠、自私的功利社会,这样的社会环境所出现的种种违背人们道德价值期望的个人或集体的不道德或者违法行为,也许就是中国社会乱象吧!     我们看看一个社会乱象的中国,社会风气有哪些不好的倾向。之所以是倾向,是想说明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这样想法的人好像越来越多,已经不是极少部分,而是成为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大群体。这些倾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齐步向钱”的倾向。这一点,相信不用证明,国人心里都能够感受得到。奇怪的是,很多人不会公开承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以“钱”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办一件事情是否容易的一种心理暗示或者标准。看看中国社会,你会发现,这些“有钱行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钱钱、命相连”等想法十分流行,体现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例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看不起病、买不起房、上不起学、结不起婚等等。在这些老百姓眼中,有钱人可以活得很有尊严,活得很潇洒,活得很自在。虽然不是只有中国有这样的现象,其他国家都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个有千年文明国度的社会里,这种倾向的恣意发展发展,社会上就会盛行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社会失去一种国魂和精神,这是十分可怕的。     二是“事不关己”的倾向。事不关己的倾向,实质上是一种推卸责任的不良倾向。无论身旁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不与自己直接相关,就不要去插一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一早就有是改不掉的。公民责任意识的淡化,甚至推卸责任的行为在社会中屡屡皆是。“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的人越来越少,不是没有这种人,而是有这种责任感的人,得到的不是社会好的回报,而是去承担这种责任风险的赔偿。现实生活中,好人难有好报,久而久之,好人不敢做了,又不能做坏人,大家都开始冷漠了。老人跌倒只望不扶,有人溺水见死不救等社会问题的出现,正是这种“事不关己”推责现象的体现。去年发生的美国女游客在中国西湖救人后,然后悄悄离去的先进事迹, 让人十分感叹与反思,难道我们只能责备西湖旁围观的中国人吗,难道只有美国人才会见义勇为吗?国人害怕了,正如长江大学三名学生救人,不幸溺亡江中,渔船不给钱不打捞尸体,相关官员办事走秀与推责,让人看了十分心寒。负责后果很严重,人们看多了,也不敢了。     三是“形式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从政府蔓延向社会,而且势头还日趋严重。“形式主义”不单单是大话空话的问题,更深层次地讲,而是一个社会诚信的问题。责任方承诺太多,要求太多,宣传太多,人们一开始期望很大,结果没有一个方面可以做好。这种风气久了,大家都知道这是走走秀,不能当真,时间长了,社会上也就营造了这样一种社会风气和氛围了。更可怕的是,看谁的忽悠“功夫”高,能够把假的宣传成真的,坏的宣传成好的,错的宣传成对的等等。有些则是“马克思主义装电筒”,只照老百姓,不照自己。这种诚信缺失的风气,从部分地方当权者泛起,地方老百姓信了,受伤了,然后蔓延到整个社会。人们不再能够相信谁,法律成了一纸空文,社会越来越缺乏安全感,人心就开始浮躁,为了力求生存与自保,一些社会乱象也就就产生了。     有的学者称中国的社会乱象是社会道德滑坡所造成的结果,这种判断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正确的。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现在社会道德集体滑坡呢?造成这些倾向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中等收入陷阱”所导致的。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刘伟等,2011)。此时期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贫富差距大,犯罪率上升,社会出现诸多乱象。这种解释也合情合理地说明了中国社会乱象产生的经济根源。正如经典马克思主义所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是社会结构两个基本层次之一、也是社会生活两个基本领域之一。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从这个视角看,经济发展问题,确实是产生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     既然产生问题,我们就应该“亡羊补牢”,避免潜在更大的乱象发生。然而,谁有责任把这些中国的社会乱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呢?或者说是谁应该承担责任,再次营造一个相对淳朴、安全、公平的社会环境呢?毫无疑问,答案是中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中国政府的几个痼疾,虽然不能说是根本原因,但是这些痼疾是助长中国社会乱象滋生蔓延的重要推手,我们必须把它们根除掉。第一个痼疾是“监督”的失职。无论是政府相关部门对内部监督,还是对外部的监督,总体上说都显得十分无力。这种监督的失职,致使人民群众把期望寄托于社会舆论。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了中国人获得社会公平的一根救民稻草。对于一些政府官员的违法与侵权行为,没有“关系”而受欺压的弱势老百姓,需要有一个声音为他们呐喊,给他们带来公平正义。而这么大个国度,能够被呐喊的又有几人?在某些人眼中法律如同虚设,不能有效落实;或是法律只对老百姓有约束,对有钱有权的人,没有太大的约束力。暂不论监督失职下形成了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手段保护自我利益,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单就许多老百姓利益受到侵犯,而正义无法得到伸张的时候,一种“惹不起,躲得起”的自我保护心态就开始在社会蔓延起来,袖手旁观的社会冷漠也许正是这种心态的一个产物。     第二个痼疾就是“腐败”的问题。也许这是第一个痼疾的产物,正如有学者提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腐败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社会乱象快速生长的催化剂。中国政府官员的腐败已经不是个别行为,而是一个不能证明,但确实众人皆知的“正常现象”。先不论腐败的官员,是如何地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欺压百姓、徇私枉法、结党营私等等。就这种腐败行为对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十分可怕的。在中国这样政府主导的社会中,腐败行为的猖獗,会给社会营造一个一切向“钱”看的不良氛围,其他社会单元也会以此为“榜样”,在可能的情况下“顺应潮流”,而这股潮流渗透到教育、医疗、住房、金融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可怕的社会风气:有钱可以有地位,可以满足一切虚荣,可以办成想办的事情等等。人们会为了钱不择手段,有毒奶粉、假烟假酒假药、地沟油、黑心棉等等,甚至出现“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赤裸裸的物质追求。     第三个痼疾是“诚信”的缺失。“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是某些基层政府官员给老百姓的不良印象。一些地方官员表里不一、责任推卸、官僚主义,衙门作风更是让老百姓对政府失望透顶。另外,部分政府官员的瞒上欺下、捏造事实、数字造假、暗箱操作、职权滥用、形式主义、过场走秀等,让老百姓无法在一个相对公平公正或者诚实可信的环境里,诉求自己的合法权益。部分政府官员的这种诚信缺失,恣意妄为的违法行为,的确给社会带来一种不良的导向,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没有一个安全感。特别是出现的献血黑幕、地沟油利益链、江西强拆导致农民自焚等恶性事件曝光后,人们对政府和对国家管理单位的失望与心寒,不得不说加速了这种社会乱象的蔓延。     令人担心的是,政府若不用力医治痼疾,除去病痛,或者说不能大程度地减轻痼疾产生的“症状”,一味以经济成绩为导向,这社会乱象背后的一股社会暗涌,是非常可怕的。当矛盾累积到不可控制阶段,暗涌产生的惊涛巨浪会给中国国家的发展,带来不可估计的破坏。在充分肯定中国政府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果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政府本身的导向作用,重视良好社会环境的建设。特别是对于那些与普通老百姓接触最多的基层政府官员与办事人员,他们的言行举止,对社会环境的营造,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好的政府是能够接受群众意见,真正为人民办实事的政府。温家宝总理(2012)也指出:“要创造条件让民众批评政府,听取民意”。但是,正如香港凤凰卫视一个评论员所言:“批评政府不能无理诽谤,要有道理有逻辑地批评”。中国强大了,中国崛起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与中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分不开的,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正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深爱着这个国家,我们也不得不反思国内出现的种种社会乱象,指出政府存在的,推动这些社会乱象快速蔓延的痼疾。我们需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支持中国政府逐步改革,除去顽疾,真正实现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减少社会乱象,进一步实现社会的和谐安定和国家的繁荣稳定。         进入专题: 社会乱象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评论 > 天益时评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9687.html    

阅读更多

本是怨妇心,何来大国相

作者: 吴澧  |  评论(13)  | 标签: 叙利亚 , 阿萨德 , 安理会 , 阿拉伯之春                                 (1) “联合国安理会〔2月〕4日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对话和政治方式解决问题的原则立场,同俄罗斯一道投了否决票。……眼下还有一种说法,似乎迫使叙利亚更换政府的做法是尊重叙利亚人民的民主追求。选择什么样的政府,是叙利亚人民的民主权利。有一点不容回避,仇恨和分裂永远是执政者的羁绊。不论哪些人组成政府,都有义务维护国家的稳定、保护人民的安全。做到这一点,离不开民族和解。既然最终还是要回到民族和解这个原点上来,为什么不趁早做起呢?难道杀红了眼再谈和解更容易吗?” 上段摘自《人民日报》2月6日署名“钟声”(写作者为该报国际部的编辑和记者)的文章。可怜老农只有中学程度,文化、智商双低人士,怎么都看不懂“仇恨和分裂永远是执政者的羁绊”是什么意思。“羁绊”是束缚之义吧?仇恨和分裂妨碍统治?统治者必然不喜欢仇恨和分裂?不是还有分而治之的说法吗?更换政府和民族和解必然矛盾吗?红书上不是说,红产党打倒了国民党,才实现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保障公民平等政治权利的民主体制,需要以民族和解为前提。其他体制,则有其他办法。例如,毛择东同志有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要紧抓枪杆子,“稳定”和“安全”也是可能的。至少,这是伟大领袖的教导。 特别搞笑的是那句“选择什么样的政府,是叙利亚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是民主体制,哪来民主权利?如果认为叙利亚已经是民主制,那连俄国人都不同意。俄国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说:叙利亚需要进行民主改革。如果“钟声”认为,人天生就有民主权利,那他们不是在写时评,而是在创造政治学理论,而且造得十分大胆。这么想,不要说写了《独立宣言》的美国建国之父不敢;就是精猛后生奥巴马也不敢啊。2009年6月(日子不能写,一写,这篇文章就贴不出来了),任总统刚数月的奥巴马在开罗演讲,开创与穆司令世界新关系。他也只是说:①有什么样的政府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这可看作当代民族国家的立国公理;②但政府要尊重人民的愿望(这可按《独立宣言》,从人皆有之的自然权利推出);③而人民应该享有一些基本的政治权利,比如,表达对所受之治理的看法;④当人民要求他们的基本权利时,美国站在他们一边。奥巴马略去了②与③之间的推导步骤,可作系统化逻辑的补充如右:当代政府必然参加联合国,以获取国际合法性,而具有法律效力的《联合国宪章》,规定成员国公民享有一些基本人权。 叙利亚人自去年3月18日开始试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3月27日在CBS电视网的 Face the Nation 节目中, 被问到美国为什么关注利比亚、却对叙利亚局势不说话。她答道:参众两院很多到过叙利亚的议员,都认为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是改革派。这个回答,遭到美国舆论猛烈抨击,但符合《独立宣言》:“过去的一切经验也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是尚能忍受,人类都宁愿容忍,而无意为了本身的权益便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美国希望巴沙尔能在国内压力下自我改革。直到去年8月18日,叙利亚局势恶化,联合国人权机构发表了叙利亚军队滥用武力的报告,前此与叙利亚关系热络的土耳其也宣布调停失败,奥巴马才发表声明,要求巴沙尔下台。英法德三国首脑也同步发表同样要求的联合声明。 美国的说法和做法,至少有理论和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这其实就是软实力——逻辑强才能更好地说服人。 注意,老农一点都不反对在红朝宣传“人民天生具有选择政府的民主权利”之观点。只是这观点在学理上也太前卫了。难道你能据此要求非民主政府都倒台? 李泽厚先生曾建议搞理论的人学学平面几何——老农我最赞成的就是大家来谈中学常识——不要讲话不知所云。“钟声”这帮人显然不具备中学数学程度,满脑袋浆糊,一点逻辑都没有,不知道在写什么。                                 (2) “钟声”那类文章的唯一有趣之处,是红朝这次安理会否决居然在微博引起轩然大波,以至主旋律不得不出面解释。当然,这类解释都是表面堂皇却内里不通的废话。好在如今有微博和博客,还有《环球时报》搞商业爱国主义,讲话相对直露,倒也能透露一些主旋律的真实想法。老农将以《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同志的微博和文章、还有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阎学通同志的博客文章为样本,写点辛苦阅读后的联想和体会。 胡编同志一大特点是喜欢纠缠洋女人,虽然分不清谁是谁。他在2月5日发微博说:“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赖斯女士称中俄两国的投票‘让人恶心’,这位曾做过国务卿的高级外交官说话如此出位,连起码的外交礼仪也不要了。或许她的这种表现才是‘让人恶心’的。”缠过苏珊和康多莉扎两个赖斯后,他又缠上希拉里:“希拉里又称安理会‘被阉割了’,美欧在考虑绕开联合国对叙利亚采取行动。请便。但他们得清楚,他们不是这个星球的主宰,他们消灭不了这个星球上的多元化。请他们另创一个别的名义行霸权之事好了,中俄没兴趣为他们站台。” “中俄没兴趣为他们站台”,这个老农也赞成。联合国不是美国的后花园,愿放鸡进来就鸡进来,愿放鸭进来就鸭进来,老农我还想打猪草呢。但是,要说不站台就是像《环球时报》2月6日社评(《中国怎么想,就该怎么投票》)讲得那样,红朝不做“弃权大国”了,要做怎么想就怎么投票的真大国;或像阎学通同志在《中国否决叙利亚决议案的利弊》一文中说的,“体现中国的世界大国作用”,听着却像是井底之蛙乱扑通。 不信,咱们讲段古。2003年,美国要打伊拉克。在安理会反对最力的,不是俄国,不是红朝,而是法国。当时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可算世界上资格最老的国家领道人,根本看不起美国总统小布什,不相信这位小傻哥能成功领导一场入侵。法国私下对美国说:安理会之前的决议,已经暗示了可以动用武力,如果萨达姆违反1991年的海湾战争停战协定。法国说在这解释下你们尽管去打,我们不阻拦;但要在安理会通过新决议,让法国为你们入侵伊拉克背书,对不起,不为美国站台。 好,近十年过去了,有谁因为法国当时的硬朗,而将她认作了不起的世界大国吗?扯吧。为什么?因为真正的大国,必须能为其他国家提供安全保证。所以,不管别人对美国有什么看法,山姆大叔都是地球村理所当然的村长,只有她能在全球为小国甚至中等国家提供安全保证。美国入侵伊拉克,捷克、波兰等国的民众跟着西欧人反对,但政府却派兵支持。国心换国心,他们今天支持了美国,美国明天就愿意派个导弹营驻在捷克和波兰意思意思——这是两国抗拒俄国压力的最大威慑。俄国可以在安理会投否决票,但她能为阿萨德提供安全保证吗?扯吧。 不过,要赞的是,法国当时的牌玩得非常精明。首先,法国私下说服了萨达姆,让他重新接纳联合国武器检查组。只要检查组结论没出来,法国人就可说萨达姆是否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WMD)还不肯定,他们不能支持入侵。可怜检查组负责人、瑞典老头汉斯·布利克斯,那里当得起这和战重负?说伊拉克不配合,美国马上要打;说查不出WMD,萨达姆并非有信用之人,他要是真的骗过了检查组,岂非对世界人民犯罪?老头只能拖字诀:有进展,无定论。美国大兵压境,一个月花销十几亿,布什哪有耐心等待?他要霸王硬上弓,就让法国在道理上占了上风。 第二,美国当时的策略是双管齐下,一面说服法国;一面在安理会十五国中力争拉到九票——这是通过提案的最低必须票数。有了九票,估计德国就不愿对抗;而法国将自己的一票视作欧盟票,如果德国转态,法国有很大可能不再坚持。但法国抓住叙利亚和前属国喀麦隆与几内亚,再加德国和中俄,让美国至多拿到八票,这样法国就不必真的否决。不过希拉克还是走了一步险棋。当一些小国被美国扭胳膊扭到嗷嗷叫,快顶不住时,他在接受CBS电视网 60 Minutes 节目采访时,以总统之尊宣布:法国将否决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任何提案。这为小国提供了掩护,他们可以说:反正法国要否决,我支持或不支持你老美,结果都一样。但是,如果美国真能拿到九票或十票,希拉克脸上会很不好看。结果他赌对了。布什没耐心,什么提案都不要了,直接动手。 俄国这次的手腕,比起2003年的法国,差了不是一点点。推迟投票的理由,一开始居然是要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去莫斯科和谈。建议去巴黎谈,俄国参加,或许还可以。这中东八方逐鹿之地,岂容你俄国大嘴通吃?苏联全盛时期都做不到,何况如今?俄国外交部那帮人,拍普京马屁拍昏了脑袋,太想为普京在总统大选之前搞个外交胜利了。结果被美国一肩膀撞到墙角:十三票赞成,你否决吧。一旦否决,俄国的调停就完了。反对派肯定不接受。调停需要双方信任,反对派对你失去任何信任,俄国还能有什么作为?死保巴沙尔?俄国现在哪有实力全面对抗西方和穆司令国家集团。 现在调停改为俄国外长拉夫罗夫去大马士革。俄国人说他们不保巴沙尔,又说巴沙尔要承担他的责任,还提出仍以阿盟的计划为基础,并建议阿盟观察员重回叙利亚。这和被他们否决的安理会提案,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拉夫罗夫甚至说:西方国家对反对派的影响比俄国大,希望他们做做反对派的工作。在和希拉里会商之前这么讲,其实就是求和信号了,承认自己包揽不了。如果美国愿意让步,重回安理会,将被否决的提案改写几句,朝三暮四写成朝四暮三,重新端出来,都是可能的。 俄国人至少还在搞外交,红朝主旋律在搞什么? 胡编在社评中说:“中国的‘弃权大国’做不下去了……只能顺其自然,心里怎么想,在国际舞台上就怎么说,在安理会就怎么投票,这样做未必就会比窝窝囊囊,有话憋着,制造的麻烦更多。”清华那位阎院长说得更直率:“中国宪法规定红产党是唯一执政党,无论支持还是否决该决议,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都认为中国是个不民主、没人权的国家,因此否决叙利亚决议对中国的国际形象没有实质影响。……支持这个决议阿拉伯国家也不会在国际事务上支持中国。在巴以冲突上,中国长期支持阿拉伯国家,美国支持以色列。然而,在中美有冲突时,阿拉伯国家从来不会自动站在中国一边。……中国没否决西方在利比亚建立禁飞行区,也没得到西方好感,仍被批评为是不负责任的大国。此次否决西方建议,只不过是让西方对中国再失望一次。”按这逻辑,红朝可以从“弃权大国”改做“否决大国”,反正否决任何提案都“对中国的国际形象没有实质影响”。阎院长,这不就是怨妇吗?老娘不煮饭,你说老娘懒洋洋;老娘烧了一桌菜,又说床上死鱼样。老娘不干了!是非曲折无所谓,老娘就是怨啊怨啊咽怨长。                                 (3)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和他的父亲老阿萨德,已经统治了四十年。他们的故事,其实也是太阳底下无新意,就是古往今来咱们农民起义进城后,领道人被花花世界腐蚀的老戏码。毛择东同志早在1949年就说过了:“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可能有这样一些红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阿萨德家族属于穆司令什叶派里分出来的阿拉维小教派,约占叙利亚10%的人口,大多住在相对贫穷的北部山区。老阿萨德本是穷兮兮的山里人,当兵吃粮,在与以色列的战争中,也算是个民族英雄。1970年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后,一开始还是比较开明的,改变了前任一些专治做法。他和伊拉克的萨达姆一样,属于五十年代泛阿拉伯主义那代人。他们成在泛阿拉伯主义:引进欧洲社会主义的世俗意识形态,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上有所成就;他们也败在泛阿拉伯主义: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大阿拉伯,无视现存边界,从而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发生冲突。萨达姆认为科威特在历史上是伊拉克的一部分,企图并吞,然后从这里一路走到绞刑架。老阿萨德则认为黎巴嫩在历史上是叙利亚的一部分(奥斯曼帝国的叙利亚地区,包括今日的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和伊拉克西部及土耳其南部),他与以色列在那里划分了势力范围。以色列撤走后,黎巴嫩成了叙利亚的独家天下,从此老阿萨德与西方及其他阿拉伯国家麻烦不断。 本来,埃及和以色列在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和谈后,叙利亚成了唯一的仍然摆着军事姿势的“前线国家”,海湾国家的石油美元大把投资过来。经济开始起飞,老阿萨德和手下那些山里来的穷军官们,一个个配车配房,终于过上了好生活。但他要占领黎巴嫩,就要把已在黎巴嫩占地为王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赶出去。以色列明着赶,叙利亚则暗着赶。跟巴解不对付,沙特就要抽援助。叙利亚一时陷入经济困难。再加上经济发展时期的贫富差距扩大和官员腐败,执政党的世俗意识形态和下层宗教信仰的矛盾就尖锐起来。 公正地讲,即使在阿拉维知名人士不断遭到暗杀的情况下,老阿萨德开始时并没有铁血镇压。但一次事件改变了他的态度。1979年6月,炮兵学院一位高级军官将阿拉维学员集中到饭厅,然后放枪手进来扫射,近百名阿拉维学员伤亡。在一个中世纪心态的社会里,不但暴政嗜血,暴民也嗜血。 这一次把老阿萨德真正打痛了。那些遭害的学员是老阿萨德的接班梯队,是他的“孩子”。他的报复也是中世纪式的:一支阿拉维精锐部队开到监狱,将关在那里的政治犯统统肉体消灭(卡扎菲干过类似的事,不过起因不同)。然后双方杀红了眼。血腥高潮就是整整三十年前的“哈玛事件”——反对派这几天正在纪念——穆司令兄弟会豹动,老阿萨德出动坦克大炮,轰平全城。外界估计有两万余市民死亡。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之后,叙利亚有了近三十年的“稳定”和“安全”,直到去年,终于被“阿拉伯知春”席卷而去。 如今在叙利亚对峙的,是三十年前那场疯狂血战参与者的儿子们。不管外人怎么站队,叙利亚若有前途,还要看这一代人能不能吸取历史教训,与时俱进,避免重蹈复辙。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3 个评论 吴澧的最新更新: 热舞看黛米,艳光照银屏 / 2012-01-30 00:59 / 评论数( 15 ) 要当外宣官,先做中学生 / 2012-01-20 01:38 / 评论数( 7 ) 红色是特色,美景即愿景 / 2012-01-10 00:45 / 评论数( 44 ) 国破商女恨,城沦烟花真 / 2011-12-30 07:52 / 评论数( 32 ) 美国欲救场,苏联自垮台 / 2011-12-20 08:08 / 评论数( 15 )

阅读更多

浮华的平庸 春晚的“盛世悖论”

作者: 张天潘  |  评论(0)  | 标签: 春晚 , 平庸 , 文化批评   南都评论记者 张天潘   今年的央视春晚,虽然有不断求变的一面,但依然延续了近几年人们的失望,延续其日渐平庸的态势,在越来越多的人看来,它连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都算不上。加上今年又是中国农历的龙年,更加大肆渲染这种龙腾盛世的意象,远离了单纯意义上的春节联欢晚会,更难显示这个国家民众的真实文化与娱乐追求,沦为一台颂歌联唱的演出。   整整走过了三十个年头的春晚,特征上形式大于内容、意义大于实质,并有着一套严格程式与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更像是一档改说为唱的晚七点整新闻联播,极力地想营造出一个盛世文化幻象。因此,它也成为一个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分析的文化标本,可以从中去窥视这个靠经济总量支撑的大国“盛世”下,其文化的存在状态。值得考问的是,这样的文化现象背后,有着怎样的社会症结?   春晚渐行渐远渐平庸   从1983年开始的三十个除夕夜,春晚俨然全国人民的一道大餐,春晚舞台成为一个最闪亮的成名场,有无数的人在这个舞台上一举成名天下知,一夜红遍华人圈,亦不知有多少经典从这个舞台流传开来。但曾经沧海难为水,这一切都已经属于过往云烟了,随着越来越多春晚的常客开始摒弃这个舞台,被盛情邀请的当红艺人,也会因为一个档期毫不纠结地拒绝之,它终于开始了繁花落尽,陈佩斯、宋丹丹、赵本山……一个个熟悉艺人的告别,让这个狂欢大餐难以开席。   对照这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地发现,春晚是形式上越来越奢华铺排,但内容上越来贫乏,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相声小品愈发黯淡无光,味同嚼蜡,特别是相声已经彻底没落了,《巧立名目》、《打扑克》、《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牛大叔提干》等讽刺性强、批判性十足的作品,早已成为了绝唱。歌曲方面,除了一再过剩地推出颂词般的赞歌之外,很难再有传唱开来的曲目了。于是,幸福、和谐、红火、热闹成为永久不变的基调,《今天的幸福》、《好人就在身边》、《中国美》、《天下一家人》等等,放在每一届春晚,都政治正确与主题鲜明得令人窒息。   自然,这样的变化,与这个年代的文化多元化有关,人们对于单一的、宏大的、主题先行的春晚,已经失去了兴趣。相反,在多元的竞争下,各种地方台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诸如湖南台、浙江台、江苏台等跨年演唱会或音乐会,已经成为新的颇受好评的文化盛宴,而且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创意不断,噱头十足。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的目的就是简单的娱乐,提供一份文化消费品而已,不会赋予过多的文化说教与赞颂。而充分竞争的非垄断的文化,促使它们只能不断地提供更为优质的节目,留住目光,停住遥控器。   春晚则相反,近十几年来,它更成为了中国文化病症的集大成者:粉饰太平、高唱颂歌(在2009年南方大面积雪灾时,可以说“南方一片春意盎然”),脱离或落伍于现实,拾网络流行的牙慧,创新上大体都超越不了宋祖英与周杰伦式的混搭———仅仅是形上的创意,而没有真正的质变的创新。同时还将文化垄断进行到底,两三年前还不惧外界批评地扼杀了草根春晚的同时直播竞争。更为重要的是批判力钝化,唯一的批判性就似乎只针对于中国最底层的小人物的嘲弄与挖苦,还有地域讽刺(如故意说蹩脚的港台腔),作品呈现的价值观与思想性越来越存在问题。   透过春晚这个最具典型性的文化案例,窥视那些浮华喧嚣的各类节目,以小见大可以发现,这个经济总量全球第二的国家,除了经济之外,其实在这一场盛世里,盛产的只是平庸作品。中国当下的文化平庸乃至文化贫困,已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文化环境之恶劣也是有目共睹,近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几起“郭德纲徒弟打人事件”,可最好地反映出社会大氛围对于文化的遏制效应与反作用。郭德纲这个相声界几乎是仅存的硕果,以决然不同于春晚那些相声的大胆犀利讽刺幽默的艺术取向与风格,一直被一些人视为眼中钉。这些事情发生之后,不出意外地都被痛打落水狗。特别是前年那次,还发酵出德云社被整顿、录像音制品被下架等匪夷所思的走向,而且连谁在背后使坏都不知道,迷雾重重,像是一部活生生的悬疑电影。在这样恶劣的文化环境下,本该有的理性批评变成了暴戾批斗,价值批判变成了道德审判。   盛世背后思想的浮华   盛世,一直是中国社会追求的国家终极目标,特别对于有着百年耻辱记忆的国度,更是一个沉重的历史情结。但事实上,盛世在很多时候,也很容易滑入一种刻意营造的文化想象或幻象之中,因而往往遮蔽了太多的真实与危机。不仅如此,盛世的代价也同样值得反思,透过历史可以发现,一种“盛世悖论”的存在,即由“盛世”而导致文化或思想的平庸。   著名历史学家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导论》中提到,“我在这一卷中特意设立了‘盛世的平庸’一节来专门讨论盛唐时代的思想”,“也许,有人对这种结论会感到不快,对于‘盛唐气象’的历史记忆曾经是我们自豪的遗产,不过从思想史上看,这种盛世无思想的状况,却真的是可以给我们一些相当深刻的启迪。”葛先生在《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中详细地阐述了“盛世的平庸”之思想景况。“首先,知识在这个时代逐渐教条和简化。”“其次,思想也随着知识阶层的结构性变化而愈加趋向于装饰和表面。”   葛兆光先生说道:“当主流知识和思想逐渐失去了对当时社会问题的诊断和疗救能力,也失去了对宇宙和人生问题的解释和批判能力的时候,往往出现奇怪的现象:他一方面被提升为笼罩一切,不容置疑的意识形态,一方面逐渐沦落为一种无须思考,失去思想的记诵知识,它只是凭借着政治权力和世俗利益,维持着它对知识阶层的吸引力。”   这些说法,已经明确地指出了,当浮华、赞颂、肤浅的言辞与节目成为雷打不动的主导性文化类型时,成为笼罩一切的指定主题时,这个时代就必然沉没了反对、藏匿了批评、抹杀了深刻,只剩下空洞、虚假、伪善、自我陶醉等等的堆砌,批判能力的钝化,思想性日渐萎靡,已经成为了以春晚为最典型案例文化节目与艺术作品的通病,构成了这个新的“盛世的平庸”。文化批判与批评力被阉割,让其成为了歌颂与粉饰色彩浓厚的政治修辞,文化创作很多时候沦为历史与现实的化妆术,促合成了中国如此的文化困境的根源,致文化持续发展前进的动力不足。   重塑文化锐利批判性   文化创作受到力量比较强的权力干预,以及被无形意识管制下的畸形与非健康发展,让文化的自由发挥空间,特别是文化的批判功能衰竭。在如此的文化体制的异化作用下,让中国的文艺创作者只能有几条空间狭窄的道路可走:“从了”(文艺作品中的只谈风花雪月莫谈国事)、“合谋”(赞颂与修饰)与“自杀”(与体制决裂,走向地下)。不敢否定与批判,是有形无形的文化钳制过多。   文化在通往批判的路上受阻之后,往往选择向后转,大量古装宫廷出炉、透支名著、翻拍成风。而在向后路途上,又分出了两个岔路,一是媚权(向上的庸俗),唱颂歌,虚假盛行,二是媚俗(向下的庸俗),肤浅化,娱乐至死。而这两条路都是文化后退同时还走下坡路的表现,从而走入价值观的误区与创新的死胡同。   “盛世”更应戒骄,居安更要思危,重塑文化的批判性,才可能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文化强国。   批判意味着反思,意味着否定然后超越前人的权威———而这正是创新的具体而且是唯一的表现。   文化没有批判性,就必然会形成一个封闭的停滞空间,无法显示自我更新与升级。文化必须有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利,才能走出自身困境。而文化的外围,也必需有一种可供文化生存的良好土壤与氛围,文化能够充分发展的根基,在于有无批判的宽容与自由环境。这就体现在它需要被批评,但不需要被批斗,需要被批判,但不需要被审判。   文化的多元化与繁荣,还源于文化选择与创造的自由,没有这个前提,则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艺术的任何奇葩都是表面的,它的浅层下面,却牢牢地根植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等整个社会结构中,息息相关,从来都不是纯粹的文化艺术上的问题。当然,就更不是领导关怀重视、加大投入就能促进文化发展,没有宽松的环境与最小化的权力干预,文化建设终将成为空想。文化领域是最不需要干预的领域,要推进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放手不管,让文化有自由去竞争。   而日渐式微的春晚,与所有那些宏大的、歌颂的、主题先行的各类晚会一样,伴随着鸡肋化的过程,不管是如何地浓妆艳抹,如何试图构筑一个盛世幻象,填满浮华、空洞、单调、歌颂的它们将最终沦为彻底的一出出意义微薄的仪式,离现实离观众将越来越远了,以悖论的形式,为这个“盛世”再添加了一把虚火,加剧了思想的贫瘠与文化的全面平庸。 2012年02月05日 南方都市报 http://gcontent.oeeee.com/2/71/271117ee875c80c7/Blog/c0f/bcc44b.html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张天潘的最新更新: 放下名词论争,走向公民实践 / 2012-01-06 10:06 / 评论数( 13 ) 2011十大最坑爹书名 / 2011-12-30 22:08 / 评论数( 6 ) 金正日与哈维尔:历史“驯化君主”,政府还权于民 / 2011-12-25 22:06 / 评论数( 3 ) 去特权化是走出公车改革困境的前提 / 2011-12-04 21:40 / 评论数( 5 ) 尊严在任何地方都是无上珍贵的 / 2011-11-28 22:39 / 评论数( 0 )

阅读更多

译者 |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中国或许扑灭了一场火灾,但是农村土地权利引发的紧张关系仍在酝酿

核心提示:土地保有权的不稳定性导致中国农民越来越穷,而且不愿加大土地投资力度,不愿尽可能提高作物产量。最终的后果就是:减缓农村发展速度,加剧中国业已严重、可能引发动荡的城乡收入差距,导致农业产量完全发挥不出应有的潜能。 原文: China: One fire may be out, but tensions over rural land rights are still smoldering 发表:2012年2月6日 作者:Yu Gao 发自北京  本文由 译者 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2月1日,在中国广东省陆丰县乌坎村,选举工作人员在一所学校计算一个投票站的选票,计票前,他们焚毁了未用选票。这个动荡的华南村庄周三进行了一次选举,标志着在暴力对抗当局侵占土地之后,草根权力的逐渐恢复。摄影:路透社/Bobby Yip】 中国一个名叫乌坎的小村庄在经历数月抗议与骚乱之后,正在回归正常的生活。随着路障被移走,日常生活重现骚乱前的节奏,我们便很容易觉得一场危机已经被避免了。 然而,失而复得的平静不应掩盖这样的事实:导致乌坎事件爆发的火药桶(征用农民土地但不给予合理补偿)同样存在于中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村庄里。这一问题的普遍性使中国农村土地保有权问题及其对食品安全和国家稳定的影响,成为牵扯到国内外利益的重大问题。 虽然乌坎事件的发展轨迹不同寻常,但是其背后的问题则是普遍的:去年年底,村民和当地政府闹僵了。村民们抗议地方官员征用农田,转手卖给开发商,月没有给村民足够补偿。随着抗议和大规模民权运动,更高层政府介入,承诺调查该土地征用事件,并允许自由和公平的村级选举。 想想看,全国各地每年大约有400万户农村家庭的土地被地方政府和人脉畅通的开发商夺走——而且常常不进行补偿,不征求意见,就像乌坎一样。 这就进一步拉大了中国的城乡差距。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已经导致中国七亿农民中的大多数人生活困苦,每天生活成本不足两美元,在教育、医疗等社会经济指标上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 这些希望破灭、一贫如洗的农民在中国各地成为强大的不稳定力量。据中国研究人员统计,仅在2010年,全国各地就爆发了18.7万起”群体性事件”(示威或骚乱)——其中65%的事件与土地纠纷有关。 而且,从一份针对17个省1791位农民的新调查来看,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 我们的调查显示,中国农村土地被侵占的速度正在稳步加快。几乎半数受访村庄表示经历过土地被占事件。在超过五分之一的占用事件中,农民尚未拿到任何补偿。而且即使农民拿到了用以弥补土地损失的补偿款,补偿金额通常也只是土地真实价值的一个零头。 就连中国许多地方的新”城市化方案”也未能奏效。城市化方案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农民进城、推平其农村住宅、把宅基地重新投入农业生产等方式来增加耕地面积。面对中国炙手可热的土地市场,这些方案于是变成了开放商的工具和良机。事实上,在超过半数此类案例中,有农民表示他们在搬迁过程中其实同时丧失了土地和住宅。 不仅如此,在这些”被城市化”的农民之中,大部分人并没有变成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居民。他们既没有得到城市地位,也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城市福利,虽然这些福利是他们在与地方政府进行交易时原本希望能够得到的。 土地保有权的不稳定性导致中国农民越来越穷,而且不愿加大土地投资力度,不愿尽可能提高作物产量。最终的后果就是:减缓农村发展速度,加剧中国业已严重、可能引发动荡的城乡收入差距,导致农业产量完全发挥不出应有的潜能。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已经认识到保护农民土地权利的重要性——因为这一问题影响到长期稳定、农村发展与粮食安全。他在去年12月发表的一次讲话是笔者记忆中政府高官就保护农民土地权利一事发表过的措辞最为强硬的讲话之一。 温家宝说,虽然中国各地的土地从技术上讲归村里集体所有,但农民对于其耕作的土地拥有无可争辩的合法权利。温家宝还进一步指出,中国过去几十年取得的巨大的经济发展往往是以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 如果想要在史上迄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显然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国家发展战略,转变城乡发展思维,转变地方政府的财政模式,转变土地立法及政策。这种转变在未来一年变得尤为棘手,因为中国将会过渡到新的领导集体。 但这件事很重要。 土地一直是中国历史的支撑点。而且,由于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其国内的稳定状况同样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很大影响。 正如温家宝近期指出的那样,中央政府已经开始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实施的方案之一是开展土地登记试点计划,保证每位农民的土地保有权都登记在案。这一试点计划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并加快实施。如果能在实施中保证公平性与参与性,这项试点就有助于推动农村的发展与稳定。 还可以采取其他更多措施,包括:改革有关占用土地的法律,完善补偿制度与合法程序,要求地方官员至少向农民提供规定标准的补偿款,并在拆迁之前出示法院的指令。必须坚决、有效地落实改革措施,任何新方案都应当致力于提高农民的权利意识,以及行使这些权利的能力。而且,所有这些方案和制度都必须适合在地方上实行。 虽然不确定因素还有很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如果农民的土地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中国便更有希望重塑和谐,创造出具有广泛性与可持续性的繁荣局面——这才是实现真正大跃进的诀窍。这会使中国受益,也同样会令全世界受益。 作者Yu Gao是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 Landesa )中国项目主任,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是一个国际机构,致力于与政府合作,保护穷人的土地权利。Twitter账户@Landesa_Global。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路透社:世界关注中国新领导人走上经济舞台

核心提示:美国另一位著名的中国问题观察人士、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尼古拉斯·拉迪出版了一本书,潜在的主题就是胡锦涛和温家宝在使中国经济恢复平衡方面裹足不前。换言之,尽管经济增长强劲,但中国在改革方面即将形成一个失去的十年。 原文: World watches as China economic leaders take stage 发表:2012年2月7日 作者:Alan Wheatley 本文由” 译者 “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一场新的猜谜游戏即将开始:中国即将出现的新一代领导人会比现任领导人更有勇气解决可能会导致增长骤停的经济严重失衡问题吗?   这个问题对于世界经济至关重要。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有大约四分之一得益于中国,而早在2007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宣称中国的经济发展”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找到解决办法的迫切性引起重视,原因有三个。   首先,对楼市暴跌的担忧挥之不去。批评者称,中国史无前例高达49%的GDP投资率制造了华而不实的累赘,积累了大量坏帐。   其次,中国国内关于”特权阶层”——彼此息息相关的政治家、官僚和国有企业——阻挠经济走上更稳定道路和疏远老百姓的说法愈传愈盛。   再次,决定着中国今后十年走向的人逐渐登上世界舞台。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下周二将在白宫会见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他肯定将在第四季度从胡锦涛手中接过中共的大权并在2013年接任国家主席。温家宝将由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接替。   布鲁金斯学会的学者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认为,新领导人会希望校正经济失衡状况,但在巩固其政治基础之前不会尝试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   例如,预计高级银行家们会强烈抵制任何促进竞争的努力,因为那会损害他们所享有的国家法定存贷款利差的巨大利润。   ”现行体制非常适合那些掌权者,”普拉萨德说。他与人合写了一份小册子介绍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角色。   但他表示:”一旦他们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一旦外部环境改善,我估计新领导班子就会加大力度推进使经济恢复平衡所必需的国内改革,包括金融业改革。”    失去的十年   美国另一位著名的中国问题观察人士、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尼古拉斯·拉迪出版了一本书,潜在的主题就是胡锦涛和温家宝在使中国经济恢复平衡方面裹足不前。   拉迪说,自2004年以来,改革”软弱无力”,”或谨小慎微,或根本没有”。   换言之,尽管经济增长强劲,但中国在改革方面即将形成一个失去的十年。   如果说失衡局面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在过去五年里变得更糟了,因为北京未能克服各项主要改革的阻力,这些改革包括放开汇率、解除对利率的控制、限制能源补贴和要求国有企业向中央预算缴纳红利。   结果是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而利润所占比重较高。   反过来,家庭可支配收入不高抑制了消费,而人为压低利率迫使家庭把更多的现金存起来或投资于房产以便实现其储蓄目标。   偏低的汇率使太多的中国廉价资本进入制造业,导致对外盈余居高不下。   拉迪的《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维系中国经济增长》一书写道:”人民币汇率偏低的时间越长,投资分配处于扭曲状态的时间就会越长,使经济恢复平衡所需付出的最终代价就会越大。”       既得利益集团   拉迪认为,即使新领导人比前任更乐于改革,他们也需要至少一年时间来确立其权威地位。   ”因此危险在于中国会继续沿着缓慢经济改革的道路再走两三年,这种缓慢的改革不足以使经济恢复平衡,”他说。   北京大学的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认为,两三年内,决策者将不得不积极考虑私有化,藉此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使其从国有部门向家庭流动。   他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越来越多的评论人士认为国家制度的僵化死板是未来经济增长和政治发展的一个障碍。   ”他们主要关心的似乎是这些特殊利益集团对中国进一步发展施加的制约,曾经在过去一二十年里受惠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变得非常强大,致使中国越来越难以调整,”佩蒂斯说。   习近平和李克强会与这些既得利益集团较量还是会被他们俘虏?   ”突破这片泥沼绝非易事,但李克强领导的2013~2023年政府的成败取决于此,”渣打银行首席中国事务经济师王志浩(Stephen Green)说。   在讳莫如深的中国政界,想要弄清谁在倡导或反对这样那样的改革是徒劳的,即使对王志浩这样一个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的观察人士来说也不例外。   在一份对拉迪的书进行评论的报告中,他赞成中央政府对改革的缺失负有责任的说法,但希望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人民和相关机制的细节。   他说:”或许有朝一日在打开国务院的档案时,我们会对决策过程从大力改革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改革力度微弱的二十一世纪发生了什么变化有更多了解。是由于害怕,由于金钱,由于官僚内讧,还是仅仅由于领导班子忙于救火?”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