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广 | 上海视窗: 候任总理李克强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李克强先是11月21日在《人民日报》撰文,文章名义是学习所谓“十八大精神”,用于不脱官方调门,当天,也是十八大闭幕仅6天,他又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并作讲话。 这次中国国务院召集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在中南海的国务院第一会议室举行,与会者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辽宁省、湖南省及成都市、上海浦东新区政府负责人等各地11个改革试点省市的负责人。 也许因为总理温家宝即将卸任,而又出访,因此李克强主持会议并讲话,某种程度上,李克强也是选择了这个机会作为经济政见的初步亮相。 李克强的首次亮相,基本上并不意外地,只谈经济,只谈经济改革,并未延续总理温家宝的政改话语。但无论如何,作为未来至少五年的中国总理,李克强的经济政见值得外界关注和期待。 昨天,官方新华社和中新社对李克强在会上的讲话做了不同口径的报道,新华社的报道更加传统和官方,中新社则提供了不少的现场背景和李克强的鲜活的表态。 中新社的报道略有些夸张地说,如果用两个字概括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讲话核心,那就是:“改革”,并说,这次会议被不具名的所谓“部分人士”,解读为“十八大后中南海向外界释放的改革信息”。 事实上,随着公民运动者“改革已死”观点的提出和逐渐被接受,所谓当局发出的“改革信息”已经不太让中国右派民间意见者有多少激动和期待,更多的是冷静漠然的分析与应对,而从左派,尤其是毛派观点来看,“改革”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化公为私,社会不公的显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克强发出的“改革”信号,与十八大胡锦涛“不走封闭僵化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既批左也打右一脉相承。 对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有一种悲观的观点认为,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经济将无法延续高速发展的态势,面临更大挑战。 据中新社报道,李克强不完全赞成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的说法。他说,到2030年,中国的劳动力还有9亿人,但他同时承认,劳动力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说到此,他提出一个让与会人员深思的问题:那我们还有什么红利可以利用呢?“这就是改革。”李克强自问自答,“改革还是最大的红利。” 李克强会上强调,我们已经进入决定性阶段,靠什么?改革开放就是强大的力量。“我们必须也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他又说,“让人民要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通过改革开放。” 对经济增长速度,李克强承认,中国将很难长期保持百分之八九的增长率。 李克强说,不片面追求GDP,将来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很难长久保持两位数,但是只要保持住7%的增长,到2020年实现小康就完全有可能。而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还是要靠改革。改革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十分巨大。 李克强承认,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他说,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必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 李克强说,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既要搞好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中国区域广阔,国情非常复杂,仅有顶层设计远远不够。一时看不准、吃不透的改革,可先选择一些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以点带面,并有及时调整和纠错的机制,在探索中“排雷”和清除“荆棘”。 李克强认为,中国当前的问题首先是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收入分配体制也与之密切相关。这里既涉及到户籍制度改革,又涉及到土地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等一系列问题。眼下中国又碰到各种瓶颈制约,能源、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如何破解这种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 对此,李克强认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经济领域要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社会领域要更好地利用社会的力量,包括社会组织的力量,把应该由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的交给市场和社会。 李克强说,现阶段推进改革不仅要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要触动利益。如果利益格局固化了,经济社会发展就缺乏活力。他说,下一步的改革,不仅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多方面的改革是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 李克强说,“这既需要政治勇气和胆识,同时还需要智慧和系统的知识。”但他似乎并无政治意愿也没有政治能力打破所谓既得利益。 根据他的说法,“调整利益格局,要善于在利益增量上作文章,在利益预期上作调整,同时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这样可以更好地凝聚共识,减少改革的阻力。” 对民间的对当前中国贫富分化的不满,呼唤社会公正的呼声,李克强的回应是,“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所有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利益”。 李克强说,“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华民族这一百多年来历经磨难,现在离民族复兴只有几步之遥,我们身上责任重大,必须往前走,必须勇于试,这是我们的责任所系。不干可能不犯错误,但要承担历史责任。” 李克强的这一说法意味深长,留待历史检验。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