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党报捧朱鎔基书 学者:政改交白卷(图)

李元翰 《朱鎔基讲话实录》的出版,在国内引发一轮朱鎔基热,中共党报《人民日报》 9 月 13 号罕见的以整版篇幅吹捧这本书,香港媒体质疑〝朱鎔基值得如此推崇吗?〞指责他回避谈及失败的改革。海外学者指出,朱鎔基新书为自己推卸责任,但却掩饰不了他在对中共专制的政治改革方面交了白卷。 《人民日报》的文章题为〝一部记录中国改革和发展历程的著作〞,文章说,朱鎔基主持了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国有企业、价格与流通体制、政府机构、社会保障体制、住房制度、投融资体制等一系列改革。 香港《苹果日报》指出,这些改革的成败,多有争议,但文章回避了朱鎔基力倡的医疗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因产业化的方向性错误而告失败。 《北京之春》杂志主编胡平:〝现在中国经济出现的很多问题,实际上在他做总理的时候就已经很严重、很突出了,而他在任内并没有解决好;那么到了这些年,这些事情就变本加厉。这当然首先肯定是政治制度的问题。〞 《路透社》报导说,在中共领导层换班前,对当年朱鎔基大胆改革的批评越来越多,批评他的改革给当今〝天价〞楼市等社会问题埋下了种子,包括 1990 年代国企大改制,引发大规模的下岗和社会动荡。 《南方周末》 8 号刊登了朱鎔基的部分讲话,包括《如果不去关心人民的疾苦,我当什么总理》。深圳的政治评论员朱健国表示,〝这本书出版的时机带有很浓批评温家宝的味道〞,朱鎔基〝希望能证明今天的社会顽疾并非他的错〞。 政治经济评论家草庵:〝朱鎔基是说的多,做的少,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实际达到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这个改制过程当中、私有化过程中,是采取一种极不公平的黑箱操作的做法,这个利益集团权贵都是利用他手中的特权,夺取百姓多年积累的财富。〞 朱鎔基在位时被称为〝经济沙皇〞,他一直主管金融,并一度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他曾说:〝我这里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 但是,朱鎔基任职金融界的一对子女,却一直是海内外舆论批评太子党〝捞钱〞的对像。《维基百科》指出,他的儿子朱云来是由朱鎔基的爱将王歧山引荐,后来接替王歧山出任〝中金公司〞董事长。 朱鎔基的爱将因贪污腐败被判刑或畏罪自杀者众多,包括前〝光大集团〞董事长朱小华、前中国银行 ( 香港 ) 第一副总梁小庭、前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雪冰、前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长李福祥、前中国银行 ( 香港 ) 总裁刘金宝等等。 张伟国 ( 香港《动向》杂志主编 ) :〝朱鎔基为代表的中共党内很多开明人士,他们跟随这个体制,大大小小也做了很多违背人性、违背良知、违背文明准则的行为,甚至于手上都有血债、都有犯了罪、犯了错。〞 《人民日报》资深记者凌志军最近再版的《变化: 1990-2002 年中国实录》一书,披露当年朱鎔基精简机构,打算减少 300 个正副部长、 1900 个正副司局长,把国务院的 3 万人员减少 1 万 7 千人。但是,只有电子工业部长胡启立同意撤销自己的部,令朱鎔基失望和无奈。 外界评论指出,不进行根本的政治改革,维护中共一党专制的改良只能是徒劳。 胡平:〝固然,还有江泽民、还有一大堆人在那里,那些人都相当的保守,朱鎔基显起来要开明一些,但是在政治改革上、在民主改革上,在这方面是交了个白卷,这是他最大的缺陷,尽管当时以他的地位要真正推行这种改革、要实际去贯彻,也很困难,但是他讲都讲的很少。〞 《路透社》引述中国网民对朱鎔基改革的评论说: 〝改革就是允许一党以最长的时间存在,来加强它们的权力、财产和稳定。 人民的需要诸如房子、医疗、选举权、司法公正等,都没得到满足。实际上,普通老百姓没有从他的改革中获得任何好处。〞

阅读更多

9·13事件四十年后林彪为何不能平反?

1971年江青为林彪拍摄的学毛选照片 40年前的今天发生的“九一三事件”为中国政治和社会带来巨大震撼。在1971年9月13日中共第二号领导人林彪的座机在蒙古国温都尔罕机毁人亡,一般的评论都认为,林彪外逃事件对毛泽东形成巨大的政治打击,甚至加速了文化革命的结束。 40年后林彪案件的许多真相对公众仍然是未解之谜,不过旅美的政论家胡平在接受BBC中文网采访时认为,随着林彪的后人、过去的部下出版回忆录,加上独立学者的研究,使人们能够从中看清几个问题。 胡平:913四十年后林彪仍不能平反 旅美政论家胡平认为,9/13事件40年后,中共不愿再卷入对毛泽东评价的是非,所以仍未给林彪平反。 收听 mp3 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 下载Flash 用视窗媒体播放器播放 例如被称为林彪手下“四大金刚”的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在所谓林彪反革命集团当中的作用,胡平认为他们并没有参与对企图谋杀毛泽东的活动,他们对所谓《571工程纪要》以及政变图谋未必知情,所以他们被打成林彪反革命集团的主犯多半是被冤枉了。 另外胡平说,现在还有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林彪本人是否对571工程知情,以及林彪本人是否真的参与了谋杀毛泽东的计划。 重新评价林彪案件? 中共在邓小平时代虽然彻底否定了文革,但仍然保留了文革时代对林彪案件的解释和结论。在1981年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公开审判中,林彪案件被定性为“反革命集团”,该案成为唯一保留文革定性的大案。 中共否定文革,不再将自己定位成革命政党后,林彪案件的“反革命”定性似乎也无从谈起。胡平说,回顾中共历史上的历次路线斗争,其实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是非问题,扣上的帽子一般都名不副实。 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坐的三叉戟飞机在蒙古温都尔罕坠毁 不过林彪案件可能同高岗案件一样,平反问题虽然在道理上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但对当局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特别是当平反问题涉及对毛泽东的重新评价。因此当局担心一旦开了口子,会引起连锁反应,所以当局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胡平说,短期内看不出中共会重新评价林彪案件。 同四人帮的冲突 胡平说,毛泽东在打倒刘少奇时借助了林彪的势力,因此后来林彪势力膨胀。后来林彪势力同江青的势力发生冲突而且愈演愈烈。早在文革前张春桥就提出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1958年)而深得毛泽东欣赏。而与林彪联系在一起的陈伯达谈抓经济搞建设多一点。 早在1970年第三次庐山会议就是否设立国家主席发生争论之前,在起草“九大”政治报告时,林彪就同毛泽东和四人帮发生了矛盾。与林彪联系密切的陈伯达起草的政治报告题为《为把我国建设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被张春桥、姚文元指责为鼓吹“唯生产力论”。 在批判林彪的时候,中共内部开始也有过分歧,有人希望借林彪倒台反左。但毛泽东坚持反右,这也是官方批评的口径。姚文元著文批判说,“地富反坏右”是林彪集团的社会基础。不过胡平认为,这些批评说辞并无多少根据,在中共政治斗争中,失败一方总被说成“地富反坏右”的代表。许多人在反刘少奇时被打成反革命,刘少奇被打倒后,他们仍然是反革命。 林彪政变、假设历史 胡平认为,对于《571工程纪要》以及反毛泽东的政变图谋,林彪究竟参与了多少,现在还不清楚;这些不成熟的武装政变计划是否都出自林立果之手,还有待更多资料证实。 如果搞历史假设,探究林彪一旦掌权后会执行何种政治路线,则要取决于林彪以何种方式上台。胡平说,如果林彪上台的方式是神不知鬼不觉,完全按照党章规定合法接班,那么他会继续打“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继续走“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因为这是他即位的合法性所在,所以修正的程度有限。 但如果林彪上台是以在南方另立中央的形式,公开反对毛泽东,那么他就不可能继续打毛泽东的旗帜,因此也会表现出更多的政策和路线的偏离。胡平认为,即使这样,在当时的条件下,林彪也只能作些修正主义色彩的偏离。 点击 页首

阅读更多

艾未自由 | 美国之音:艾未未:暴力城市北京 恶梦挥之不去

中国著名异议艺术家艾未未打破沉默,公开表示中国的司法制度不能相信,官员剥夺公民的基本权利,北京就是一场恶梦。这是艾未未两个月前取保候审以来,首次在接受美国主流媒体时公开批评中国。 *艾未未:北京是个恶梦* 艾未未说:“北京是一座暴力的城市,在北京,最糟糕的是你绝不能相信它的司法制度……北京是个恶梦,一个挥之不去的恶梦。” *百姓只是制度的一个数字 基本权利被剥夺* 今年54岁的艾未未,因参与北京奥运场馆鸟巢的设计,以及他引起争议的艺术作品和他对当局的犀利批评,在今年4月4日乘机前往香港时被扣押,此后音讯全无,被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关押了81天,直到6月底才获释。 艾未未以他自己被警察非法关押的亲身经历,揭露中国司法制度的黑暗。他说,在被秘密关押期间,他经历了巨大心理折磨和压力,监狱里的经历让他明白,中国有许多地点秘密关押那些没有身份的人。他只不过是一个匿名制度中的一个数字,“他们(当局)剥夺了我们的基本权利”。 *丈夫被秘密逮捕 妻子奔走无下落* 艾未未说,在他被秘密带走,关押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点后,“只有你的家人为你的失踪四处奔走呼号,但是你得不到任何答复,街道办事处,官员,法院,派出所,甚至高层以及国家领导人。”艾未未表示,他的妻子每天都写各种请愿书,每天都打电话给派出所,讯问他的下落,但一切如石沉大海,渺无音信,她得不到任何官方出示的正式扣押他的文件。 艾未未曾在20世纪80年代旅居美国。他在纽约的朋友、“北京之春”杂志主编胡平博士说,北京是座暴力城市,行之已久。他以北京政法大学教师腾彪为例说,腾彪有一天开车回家,在大楼的门口被绑架,戴上黑头套,带到一个不知所云的地方。他说,这种事情在一些政治活动人士,异议人士,以及普通百姓身上,多有发生。 *胡平:中国制定恶法 更常法外施暴* 胡平说:“当局的所作所为,包括艾未未自己在前一阶段的遭遇,明显就是一个非法的,完全不合法的行为。所以把这称之为暴力,一点也不过份。事实上,当局不光是自己制定了很多恶法,另外还经常在法外施暴,做很多按照自己的法律,都完全没有根据的事情。与此同时,当局还动用一些黑社会的手段,让一些所谓来路不明,身份不明的人,对他们看不顺眼的人,进行殴打,辱骂,抢劫,诸如此类。因此艾未未这么称呼中国,应该说还是恰如其分的。” *艾未未:百万农民工 北京新奴隶* 艾未未在美国《新闻周刊》杂志星期天晚间在其网站上发表的评论中还批评中国政府猖獗的腐败现象和农民工政策。他说,数百万在北京从事修桥,筑路,建房的农民工,他们居住的非法陋室,经常被当局拆毁。艾未未说,北京是一座“权力和金钱”的城市,政府官员,煤矿老板,大企业的负责人,灯红酒绿,尽享荣华富贵,而在北京城的另一面,他看到的则是绝望,公交车上的人,在他们的眼睛中,看不到任何希望。这些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是北京的奴隶。 *中国贫富悬殊 当局一手制造* 中国政论评论家胡平说,中国农民工的处境,同十九世纪英国西区和东区之间贫富悬殊的“两个世界”,以及美国黑人受到歧视的处境,并不一样,因为那是历史遗留下的问题,而中国户口的二元制,农民工的问题,非历史遗留问题,而是共产党自己制造的问题。 他说:“就拿中国的贫富悬殊来说,贫富差距不但在程度上特别悬殊,而且性质上尤其恶劣。因为共产党就是靠消灭富人起家的,到头来你自己变成了富人,把别人变成了穷人。所以中国的贫富差距,并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另外它主要也不是市场造成的,纯粹是由于权力造成的,而尤其是这个权力最初还是以建立一个平等的社会,剥夺富人的财产,作为它存在的前提,就显得尤其是个巨大的讽刺,也是一个自我的否定。” *艾未未对当局越来越失去耐心* 在艾未未4月份被逮捕秘密关押后,国际社会一片愤怒声讨中国当局违反人权,秘密关押这位仗义执言的异议艺术家。在国际的压力下,中国当局没有拿出正式起诉艾未未的证据,最后只是以艾未未涉嫌经济犯罪,继续对他进行调查,艾未未也因此获得保释,但当局却非法地规定艾未未在一年内不得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会见外国人,使用互联网或同人权活动人士联系。时隔大约两个月后,性格豪放不羁的艾未未,似乎对获释后被当局的严格限制,越来越失去耐心。 *艾未未公开呐喊 看北京如何应对* 旅美的政论评论家胡平说,以艾未未的个性和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在获释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整,还会像以前一样对中国现状的不满发出他的呐喊。 他说:“从这里,我们更能看到一个本色的艾未未,另外也由于他在海内外的声誉,使他的这些揭露,在现在就尤其更有份量。” *艾未未得到民众支持和敬佩* 路透社说,艾未未再次公开批评中共当局,对北京提出直接挑战,看北京如何处理中国名声最大的社会批评人士。艾未未此前已经通过他的推特,为被关押的异议人士呼吁。艾未未在新闻周刊上说,上星期一些在公园遇到他的行人 ,虽然没有跟他交谈什么,但对他竖起大拇指,拍拍他的肩膀,表达他们的敬佩和支持。 *离开中国?好好活着 看他们灭亡* 艾未未说:“没有人愿意开口说话。他们在等什么?他们总是对我说:‘未未,赶紧离开中国吧。要不,好好活着,看着他们灭亡。’” 艾未未曾表示,绝不远走他乡。但是他在最近的文章中说:“要么离开,要么耐心,看他们怎样消亡。我不知道我将怎么做。” 来源美国之音: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news/20110829-AI-WEIWEI-ATTACKS-BEIJING-OVER-JUSTICE-AND-HUMAN-RIGHTS-128613763.html

阅读更多

胡平:林彪事件40周年有感

今年 9 月 13 日,是林彪事件 40 周年。 1971 年 9 月 13 日凌晨两点,一架载有林彪一行 9 人的三叉戟专机坠落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温都尔汗。这件事距今已经整整 40 年了。在文革中,没有哪件事比得上林彪事件更具爆炸性。想想看吧,伟大领袖的亲密战友,身体健康永远健康的副统帅,党章上写明的接班人,竟然叛国投敌,甚至还妄图谋害毛主席!还有那份 571 工程纪要,对毛的批判之尖锐,超过此前所有公开发表的文字。这种事是人们先前想都不敢想,敢想也想不到的。它给当时中国朝野上下所造成的强烈冲击和震撼,不亚于一颗原子弹。 林彪事件是原子弹,也是一团谜。有关林彪事件的真相,至今仍扑朔迷离。当年官方的说辞有很多破绽。至于在 80 年审判四人帮时,硬把林彪和四人帮捆在一起,更是贻笑大方。最荒谬的是,官方一方面指控林彪在文革中陷害忠良,另一方面又指控林彪反对毛反对文革。这就是说,林彪帮助毛搞文革是错的,林彪反对毛制止文革也是错的;横竖都是错的。天下哪有这般自相矛盾的逻辑? 多年以来,海内外不少学者专家花了很大工夫,发表了大量论文与专著,力图挖掘出事件真相并对林彪案件重新评价。林彪的女儿林立恒,林彪的儿媳张宁,以及林彪的下属,包括所谓四大金刚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及其子女,也写了很多回忆文章。上个月 24 日,一些学者在北京举行了纪念林彪事件 40 周年的研讨会。 按照一些学者的观点,所谓林彪反革命集团案件是一个大冤案。没有材料证明林彪本人参与过 571 工程纪要的制定和谋杀毛泽东的计划;黄吴李邱对此更是不知情不相干。是因为毛要整林,林才被迫出逃的,而且就连林彪是不是真的要逃往敌国苏联也是没有得到证明的,三叉戟上的黑匣子至今下落不明,有一说是让苏联人拿走了,又有一说已经归还给中国,但黑匣子上面的录音一直没有公布。 假如事实果真如此,林彪的悲剧性就是双重的。中共当局捏造事实,给林彪定下策划政变,谋害领袖等十恶不赦的罪名,一笔抹杀林彪出生入死为中共打江山的头号战功,并株连亲友部署蒙受不白之冤长达三十余年,固然可悲可叹。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中共当局的评判标准。我辈之所以对林彪刮目相看,就是因为我们以为林彪参与了 571 工程纪要,参与了谋杀毛的计划;正是根据这一点,我们才原谅了林彪为中共打江山和帮助毛搞文革的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正当历史准备给林彪献上迟到的敬意时,我们却被告知,其实林彪并不曾有过那样的壮举。 从历史上看,林彪事件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宣告了毛泽东神话的破产。从此,很多人开始了对毛的怀疑,对文革的怀疑。就像我当年写得一首诗: 惜乎不中秦皇帝, 毕竟渔阳鼙鼓来。 纵有家书欺海内, 奈何神像落尘埃。 RFA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流亡作家廖亦武将首次赴美宣传新书_

应美国人权作家组织“笔会”的邀请,流亡德国的中国著名异议作家廖亦武将于9月13号来纽约举办新书读者见面会,这将是廖亦武的第一次美国之行。 廖亦武以创作《证词》、《中国底层访谈录》等成名。今年早些时候,他受邀参加纽约以及悉尼的作家节活动,但均被中国当局拒绝出境,引起美国及澳洲主办方的强烈抗议。十几年来,廖亦武曾先后16次被中国当局禁止出境。今年7月,廖亦武辗转逃离中国,目前旅居德国。 廖亦武本周四在波兰华沙参加活动期间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9月13号到纽约除了和作家同行进行交流之外,还将召开他的新书《上帝是红色的—中国十字架地下寻访录》的读者见面会,届时不但有作品朗读会,还会有音乐表演。廖亦武说,逃离中国之后才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没有一个作家比能够自由的出版他的书更高兴的了。真是太好了。” 廖亦武笔名老威,1958年生于四川盐亭,80年代“新浪潮”代表诗人之一。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被镇压后,廖亦武因创作长诗《大屠殺》以及电视艺术片《安魂》被监禁四年,其后他的很多作品均被中国当局列为禁书。廖亦武说,虽然他在中国经历了很多磨难,但比起现在仍然深陷囹圄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还有失去行动自由的艺术家艾未未等,自己要幸运很多。  “前不久我收到艾未未从朋友那里转给我的一个纸条,上面写了大大的两个字就是‘自由’。” 纽约中文期刊“北京之春”主编胡平对廖亦武终将和美国读者见面感到高兴。胡平表示,廖亦武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对底层社会的纪实描写,另一类是对时代的见证。  “因为当年的他是苦难和政治的亲身经历者。另外他写作的背景可以说苦难还在持续,政治迫害仍然还在继续的情况下写成的。这就和时过境迁,有些人写文革的苦难一样,文革都已经过了,过了以后写,或者到海外的自由环境后写情况就不一样。廖亦武另外一类作品是对底层社会的描写,他就成了中国无言者的代言人。”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廖亦武化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亲临地震现场采访、录音、摄影,前后发表36篇地震纪实,汇整成纪实作品“地震疯人院”,并在台湾出版。胡平表示,中国现在有一大批粉饰太平的“犬儒”知识分子,和他们相比,廖亦武的存在显得尤其难能可贵。胡平说,廖亦武通过他的笔,向全世界揭露了被中国政府长期掩盖和抹杀的真相,而他很多作品创作过程之艰难,作品成书之不易,更是常人无法想象。  “他最初写作的时候,写他那部《证词》的时候就是在监狱里写的。监狱的环境非常恶劣,狱卒经常来搜查他们。好多的手稿都让狱族给收走了。他只好一边写,一边默默地把它给背下来。这样等他出狱之后,花了很长时间基本上就把《证词》那本书完成了。结果就在这个时候,警察又来突然袭击搜查他的家,把他的全部手稿又都抄走了。于是他只有从头再来,又写了三年才把这本书完成。那时候还没有电脑,他全部用脑子背下来,如果没有很坚强的意志,他根本就坚持不下来。” 廖亦武于1995年和2003年两度获得美国赫尔曼-哈米特写作奖;2002年获“倾向”文学奖;2007年获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奖。他的作品先后被翻译成英、法、日、德等多种文字。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唐琪薇的报道。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