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成钢

中国报道周刊 | 骆家辉有多少中国人血统

  我首先反传统,把“血统”这两个字拆开,即“血液”加“传统”。拆开来的目的是说明,骆家辉流淌着中國人的血液,但骨子里是美国人的传统。   中國人的血液   骆家辉(Gary Faye Locke,1950年1月21日- ),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是来自台山市水步镇长塘村移民家庭的第三代。骆家辉的祖父早年从中國来到美国时不会说英语,他找到了一份帮人料理家务的工作,以换取学英语的机会。根据媒体报道,骆家辉是在美国廉租房里长大的,父亲是中餐馆老板。   骆家辉于1997年至2005年间担任华盛顿州第21任州长,是全美首位华裔州长。   骆家辉当选州长,美国媒体的一个评论就是其姓氏帮了个忙,相当多的投票者不知道Gary Faye Locke“并非白人”。这个姓氏的“美化”据说是其父辈刻意的,骆家辉自己不评论、不直接否认。   一个中國化的姓氏,在西方生活多少有些“不方便”。对谁不方便,为什么不方便,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骆家辉曾经两次回到家乡广东台山祭祖。第一次是1997年,他刚刚当选华盛顿州州长,带着父母和妻子回到故乡,当时闻讯赶来的同乡有好几万人,人们从村口的公路一直排到了水步镇。第二次是2006年,据在场人回忆,骆家辉在祖屋里进厅入房、爬上爬下,用数码相机对祖屋里里外外拍个不停,并不时向在美国长大的夫人李蒙做手势进行耐心讲解。临行前,骆家辉专门前往祖父工作过的店铺参观,还掏钱购买了两个国产单车铃带回去留念。   美国人的传统   在央视《对话》栏目里骆家辉说:“作为华裔美国人,我很自豪能够成为驻华大使,回到祖先的家园。我最希望的是我的父亲还在世,他一定会感到很自豪。”忆起刚刚去世不到一年的父亲,流露出一股难以掩饰的遗憾。   然而,除了对“祖先的家园”依稀尚存的眷恋以外,提起此次来到中國,骆家辉更多的是站在“一个100%的美国人”的立场上。“我要向中國人民展示美国的价值观。”骆家辉直言不讳。   骆家辉一家人风尘仆仆飞到中國,既没有随从,也没有警卫,亲自拎着大包小包抵达北京,此平民作风被《光明日报》通过文章《警惕骆家辉带来的美国“新殖民主义”》来批判,指他是表演给中國人民看,“暴露了美国以华治华,煽动中國政治动乱的卑鄙用心”。   央视主持芮成钢竟然在达沃斯论坛上这样提问骆家辉:“听说您是坐经济舱来的,这是否在提醒大家,美国欠中國的钱?”   骆家辉回应:“作为政府官员,不管是我们领事馆官员还是大使馆的,也包括总统的内阁成员,一般的规则就是坐经济舱。”   由于美国价值体系的介入,中國传统意义上的骆家辉被赋予了另一种形象和新的内涵。流淌着中國人血液的骆家辉,其实使用美国人的符号来传达西方价值,那就是獨立人格和契约精神。   如果说俭朴是中國人尊崇的美德,清廉是中华文化里的为官之道,那么,骆家辉有中國人的血统,相反,芮成钢等骨子里却没有中國人的传统;如果中國人都像芮成钢一样“当官就该摆阔,就该享受”,那么现在的中國人反而丢失了中國人的传统。   从背包喝咖啡到坐旅行车,坐经济舱,这些“规则”突出的不仅是骆家辉强烈的个人意识,恐怕更多地体现了美国人“官民”的一种契约。“官民”有约:我信任你能比别人做得更好,我才选举你;经过实践考验,若你没有能力或丧失了原先的能力,我就把你选下去。怎么样才算做得好,没有统一标准,最低底线是,你总不能一上台,权柄在握就挥霍我的现有资源。所以, “官” 在“民” 面前只好谦卑,不敢随意贪污“民”财,因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弄不好被新闻监督,甚至被獨立司法判刑坐牢。   若“当官就该摆阔”是中國人的血统,那么骆家辉在中國人面前抓住一切场合和机会,不遗馀力地展示自我,痛痛快快地丢掉这个“中國人的血统”。   (文章来源:2011-09-22 刊登于台湾《旺报》,同日《中國时报》(电子版) 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谢盛友 中国报道周刊 , 2011-09-25.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骆家辉有多少中国人血统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时事点评 . 欢迎大家投稿, 点这里 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美国人,中国人 (0) 美国人为何为“裸乳”愤怒 (0) 江姐的儿子是美国人,难道不可以吗? (5) 朝鲜,越南,海湾:美国人眼中的三场战争 (0) 托福——美国人设置的中国教育成果收割器 (0) 其实,这是一场早已开始的美国人的战争 (0) 中国人想做美国人 (1) 中国人“阔”德国人“抠”美国人“穷” (0) 一位美国人的退休计划 (0) 一个美国人死了 (1)

阅读更多

彭晓芸 | 當插科打諢遭遇民族主義

摘要: 能够怎样从情感、文化纽带的民族群体走向以宪法爱国主义为基石的公民共同体,则是一个未完成的历史使命。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显然不可取,但偏激的、虚无的反民族主义也未必值得振臂高呼。这种调和与妥协,要求身在其中的公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媒体人)具备更为复杂、健全、理性的头脑,放下官方意识形态教化下的整全性幻想以及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思维,形塑向未来敞开的包容心态和制度建设的想象力。 当插科打诨遭遇民族主义 彭晓芸 上周的专栏刚刚谈过大陆新浪微博日益成为一个充满硝烟的地方,这周的「战火」又烧到了媒体人身上,而且罕见地将南北媒体之间的价值差异和对话鸿沟赤裸裸呈现于公众注目之下。 化约地将这种分歧称之为「南北差异」或许不甚确切,但指向市场化媒体与党媒的分歧,似乎也不那么尽如人意,严格来说,当前的媒体,只要有刊号有采访权均属体制内媒体。大陆并不存在台湾威权时代的所谓党外报刊。 无论以什么命名,这几起事关民族主义情绪的争论,倒是呈现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多元面向及背后的复杂逻辑,颇为值得观察。 过度解构将适得其反 事情缘起于南方报业旗下媒体《南都周刊》主编西门不暗(微博ID)在微博针对「九•一八」发表了一番不当言论,大抵是想解构官方意识形态垄断下的宣传话语,但由于习惯性地将类似饭局黄段子的风格搬上了微博,一时激起千层浪,招致网络上民族主义者的猛烈炮轰,有网友发起要求其辞职的网络运动,有声称要自费刊登广告抵制这一伤害公众民族感情的言论,甚至要求广告商不要再在这个刊物投放广告。当然,这种抗议由于匿名性、随机性而导致程序上的非制度化和混乱,往往演变成对人的上纲上线攻击,如果大陆有诸如台湾的媒体改造学社、媒体观察基金会这样的合法组织,公民实践对媒体及媒体人言论的监督或抗议,就有了制度化的合理性、合法性。 借着公众群情激奋之「东风」,北京的党媒《环球时报》官方网站刊登了两篇对西门不暗言论进行严厉批评的文章,正式拉开了一场媒体人之间公开对峙的舆论战。 其中一篇题为《主张去民族化思想的自由主义者不要过于迷恋自己》的文章,由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梅雨堂所写,这篇文章语气温和,区别于网民的非理性谩骂,作者称:「我也不认为西门不暗是‘汉奸’。在我看来,他不过是‘不会聊天’,在错误的时间说了一句‘冷笑话’,不仅没能起到调侃的作用,还给自己弄得一身臭。」文章同时批评中国的一些自由主义者走向了极端和傲慢,「成为自由派中的迂腐分子,丧失了先进性。」针对网民对西门不暗的讨伐,梅雨堂认为:「如果一个人狭隘的对待不同思想,他自己的言论空间也会被挤压。」 这番言论倒也体现了对话的意愿,立场虽不同,但击中了近些年来将自由主义简单化理解的自由派媒体人遭遇的困境:一味地插科打诨和解构,在言论不自由的高压下,的确起到了消解威权的作用,却并不能更好地达致社会共识,恐将导致更为剧烈的族群撕裂或干脆转向犬儒主义。 为什么这样说?从大陆持续至今的韩寒热可见端倪。我的意思并不是说韩寒不该成为偶像,而是指,当一个社会的年轻人、学者、媒体人如此热切地赞美着韩寒,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自己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的一种逃避,一些知识分子鼓吹一个韩寒胜过千百个知识分子,这是一种无奈的说辞。 韩寒自身是清醒的,他曾经坦诚自己十年来几乎不读书了,严格来说,韩寒承担不了公共知识分子解剖社会的责任,但他有着极好的批判性思维,这倒恰恰缘于他的不读书——早早退学,远离应试教育的戮害。过去这些年,韩式话语风靡互联网,韩寒的每一篇透着机智的博客文章被网民大量传播,其幽默调侃的风格让网民们兴奋,甚至让很多媒体人也极为推崇,不少媒体以刊登此类风格的文章为荣。 遗憾的是,并非每个人都有韩寒的睿智或幸运,插科打诨是一种冒险,一不小心将堕入滑稽的境地。 2010年4月,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插科打诨的时代终将成为过去》的文章,并策划了一期关于「我们时代的话语方式」的专题,表达了对这样一种时代风潮的忧虑。这不是预测,而是身在其中的尴尬,在夹缝中生存的媒体人,很容易感受到语言上的浮华可能导致的思想枯竭。美国人尼尔•波兹曼曾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而当今的中国,似乎对这两种趋势均抵抗力不足,一方面是因言获罪的案例仍然不能消除,另一方面是插科打诨式的集体话语正在吞噬力透纸背的直接言说。 又如奥威尔曾经精辟指出的,「‘新话’使我们损失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典雅和清晰,而是把语言的混乱化作了政治控制的核心工具,使系统的统治得以合法化’。它的恶果是犬儒主义,表现为对政治的冷漠和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可奈何的接受以及‘双重思想’——在表演的同时嘲笑表演,怀着轻蔑投入机会主义。」尽管「新话」概念指向的是统治话语,但民间话语的枯竭与此是同构互生的。当人们都以戏谑的话语来面对威权的时候,威权倒是可以以你在开玩笑为由而轻松藐视,不予搭理,最终仍然是「新话」的胜利。 审慎应对民族主义的复杂性 这一回,这位主编的无心之过「不幸」遇到了不把玩笑当玩笑的民族主义者,遭遇了一个话语权高度扁平化的微博时代,落入舆论的风口浪尖。 其实,岂止这位媒体主编,紧接着「九一八」言论事件卷入舆论漩涡的,恰恰就是批评西门不暗的环球网所属报纸——《环球时报》。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希望骆家辉好好做「驻华大使」》的社论,文章提出:「当美国大使成为中国舆论的‘政治明星’时,他自己不强化它,或者做一些‘去明星化’的努力,在外交上是恰当的。中国积极炒作骆家辉‘廉洁秀’的媒体也应当自重。批评中国官场的腐败和官僚主义尽可以找其他的场合和角度,过度美化一个外国驻华大使,尤其是当他在中国的使命‘十分复杂’时,是非常不恰当的。」  这番言论引起了微博上一片哗然,知识分子和网民对《环球时报》阴谋论的思维、僭越的主张及傲慢的标题,猛烈批评,历史学者张鸣在微博上说:「拜托,别说人家骆家辉作秀。让咱们的官员也做一回,交通管制取消,航空管制没有,真的排队买一回东西,别前呼后拥的。一回就行,让我们这些屁民开开眼。我从小到大,50多年了,还没看到过官民平等是怎么回事呢?」  细心的人可以发现,甚至连反对过西门不暗「不当言论」的网民,这回转向反对环球时报了,批评的声音一点也不客气,有些甚至开始对环球时报的总编进行谩骂、人身攻击,这不是倒戈,而恰恰呈现了民族主义思潮的复杂性。这里不能不提起由台湾学者吴叡人翻译的班纳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经典著作——《想象的共同体》,这本被翻译成三十几种语言的著作,跨越时空地成为了全球学术界关于《想象的共同体》的「想象的共同体」 。大陆也出版了同为吴睿人翻译的简体版,可惜的是,简体字版删除了整个第九章,于是《想象的共同体》变成了不完整的「开放文本」。 恐怕连安德森也不敢想象此书在中国大陆的流行程度,很长一段时间,几乎大学里的每个学生或老师,即便没看过此书,也一定能将「想象的共同体」这个概念娴熟地用在各种学术谈资中,甚至被望文生义地简单化理解为这是对民族主义的完全解构和嘲讽。 不得不说,对学术自由的禁锢导致了一种支离破碎的理解和传播,恰如自由主义在中国的运用,总有人粗鄙地将道德与自由的关系简化为道德相对主义或绝对自由,民族主义问题也面临着被极化为「民族情感是可耻的」的去民族化倾向。 其实,安德森恰在第九章《历史的天使》深刻地区别了「官方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和一般的民族主义,某种程度上,安德森对弱国民族主义较为同情。安德森在一次演讲中谈道:「如果在未来的二十年当中,我们在日本看到对旧日本帝国的某些面向越来越公开的赞美,我也不会感到太惊讶。」可见,安德森对日本的军国主义是持警惕态度的,在日本对华侵略问题上,安德森也认为日本「极端愚蠢」。因此,在「九一八」事件上,自由派媒体人应当充分理解民间的朴素民族主义,没有必要对公众的这种情绪存在过虑和敌意。 但「官方民族主义」是值得警惕的。「官方民族主义」本质上是王朝为了巩固政权而诞生的,它将官方的意识形态强加在王朝疆域内人民,官方民族主义的极度扩大便是「帝国主义」。此外,官方民族主义很容易与民粹民族主义合流,它们共同的特质即是,以弱者的自卑心理建构假想敌——从而将「敌人」化约为一个普遍性的殖民主义象征符号,作为他们共同反抗的主体。 这一点,很容易从《环球时报》这篇遭致批判的社评以及一位曾经作为反抗者姿态的作家摩罗的微博言论获得直接的观感。摩罗曾以反抗者自诩,如今却在微博发出驱逐骆家辉的极端言论,此论一出,学界和网民诧异不已,直呼摩罗「疯了」! 对峙、对话与融合 如果说摩罗的狭隘民族主义带有几分心理创伤知识化的痕迹,那么,环球时报的民族主义倾向则更大程度体现为国家主义,至于那个对骆家辉提出愚蠢问题的央视记者芮成钢更多的则是年轻世代轻狂的自负。摩罗式的民族主义可能是不太具有代表性的偏执,但环球时报代表的「官方民族主义」则是威权时代权力的典型特质,而芮成钢这类曾经留学西方的年轻人试图代表中国价值观与西方对话甚至对峙,则更具普遍性,一味地讥讽、谩骂,只会激起双方更强烈的对立感和社会分裂。 8月8日,《联合早报》曾发出社论文章《中国需防民族主义失控》,社评指出:「最近十多二十年,民族主义之所以在中国愈演愈烈,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国家日益富强提高了中国人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另一方面却是中国当局在马列官方意识形态日趋衰落后乞灵于民族主义所致。可是,民族主义却是一把双刃剑,…若中国民族主义不受控制的发展下去,既然今天可以‘骑劫’县政府,明天就有可能‘骑劫’省政府,后天也有可能‘骑劫’中央政府,其影响范围也会越来越大,说不定还会影响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  《联合早报》所指涉的这种民族主义,当指民粹的、非理性甚至反理性的民族主义,此类极端力量毁灭性极大,就是深谙维稳之道的官方,对其恐怕也是忌惮排斥多于默许利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极端的、暴戾的民族主义值得举社会之合力使其破坏性最小化。然而,这需要的是诉求自由民主之士也努力避免自身的极端化或虚无主义,以宽容和同情之理解去应对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复兴。 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一个危机四伏、信仰缺失的社会,才会激发起如此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民族主义情感是在社会矛盾当中谋求安全感和共同体认同的本能反应,苛责于这种情绪本身无助于深切理解中国问题的艰涩与困顿。 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聚合中,人们甚至说不出它们确切的方向。 一方面,可以看见媒体各自所代表的价值观日益公开论辩,除「九一八」言论的微博论战及媒体舆论,还有9月19日的南方周末官方网站刊登了读者来信,以极大的尺度戏仿骆家辉答芮成钢问(读者在该文留言中说「果然,南方亲西方,北方信政治」);另一方面,南方报业旗下的杂志《南方人物周刊》曾经以《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为封面人物进行深度访谈,而「九一八」言论风波的当事人西门不暗任主编的《南都周刊》此前恰恰采访了被称为「高级五毛」的凤凰卫视主持人阮次山,这些报道意味着一种颇值得玩味的互动,持不同立场的媒体人之间既对峙又对话,甚至不排除某种程度上的融合。 当然,整个国家真正的「融合」需要痛定思痛的社会变革作为制度上的承载物,需要基本的底线共识作为民族认同,谁也不知道达致这样的社会共识需要多少年或几代人的时间。 学者徐贲曾经指出,「战后的德国基本法,在经过了法西斯的劫难后,以彻底更新德国的政治文化为目的,超前于当时的德国政治文化水平,这恰恰是中国在文革以后没能做到的。 」  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指出,德国人对德国的认同(爱国主义)是以认同基本法的规范价值为基础的:「我们的爱国主义不能否定这个事实,那就是直到奥斯维茨之后,也可以说只是在这一道德灾难的震撼之后,民主才在德国公民,至少是那些年轻一代的德国公民的思想和心灵中扎下根来。」  对于中国来说,能够怎样从情感、文化纽带的民族群体走向以「宪法爱国主义」为基石的公民共同体,则是一个未完成的历史使命。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显然不可取,但偏激的、虚无的反民族主义也未必值得振臂高呼。这种调和与妥协,要求身在其中的公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媒体人)具备更为复杂、健全、理性的头脑,放下官方意识形态教化下的整全性幻想以及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思维,形塑向未来敞开的包容心态和制度建设的想象力。                                                      2011/09/27 | 《旺报》(全文完)

阅读更多

为国家让路((微言宋听(9.18-9.24)))

   《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升级版 (宋石男 新快报专栏,每周日出街。见报有海量删节。博客版微言宋听文责自负,与新快报无涉。) 【一周悲情】被搬迁 中国青年报近日刊出冰点特稿《为国家让路》:何肇胜一辈子都在搬迁。按照南水北调规划,他先移民青海,后又按要求返回老家,之后南下湖北荆门,后又返乡。今年6月,老人第三次离乡,搬到500公里外的辉县。老人说,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如果国家要求,他还会继续搬迁——尽管,他已经走不动了。( 报道原文点此进入 ) @王灵心: 我不觉得这样很好,家,是一个稳定的感觉。  @程蒙: 我们总是在伤害最关心我们的人 @海捻: 一个老人为了国家做这样的事,国家怎么就不能为他做一点呢?   @赵宏林: 这又是一种形式存在的蚁族 @老骥: 为国家让路,好就好在宣告“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几十年来一直是忽悠你的。 无独有偶,南都周刊今年也曾推出报道《三峡移民:回不去的原乡》:在巫山、奉节这样的移民大县里,多年来陆续返乡的移民现在已是随处可见。但在曾经的故乡,他们现在是一群无人关注的“流动人口”。卖菜小贩、餐馆服务员、工地临时工、摩托车搭客仔,甚至在湖泊里打鱼这类工作,就是他们返乡后“求生活”的途径。( 报道原文点此进入 ) 去年央视《新闻调查》曾关注过三峡移民,发出了这样的“天问”:“在库区近140万移民中,有一半是农民,他们世世代代靠着长江两岸肥沃的土地繁衍生息。1999年以前,三峡农村移民都是以后靠方式安置,从海拔八九十米的长江边搬迁到海拔175米以上的山坡上,据重庆移民局调查,重庆库区后靠农业安置的16万人中,七成移民人均耕地不足0.8亩,而且后靠的坡地质量远逊于淹没前的河滩地,江水吞掉的是良田熟土,剩下的是瘠地荒坡,移民今后的生活靠什么?哪里还能够建房安家?”( 报道文字点此进入 )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沦陷的不只是故乡地理,故乡风物,故乡耆旧,沦陷的是故乡的一切。总有一天你不再认识自己的故乡,就像不再认识自己的爹娘。那时候你只有叹息,低回徘徊,然而惊天动地;只有痛哭,哭不出声音,然而折骨锥心。 【一周残忍】洛阳性奴 河南洛阳警方本周破获离奇大案,洛阳市技术监督局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李浩,在购买的地下室内开挖地窖,先后将6名歌厅女子诱骗至此囚禁为性奴,被囚禁时间最长的女子为两年,有两名女子被残忍杀害,尸体就埋在地窖里,与幸存的4名女子朝夕相处。 @李晓溪:洛阳亲友如相问,地下室里当性奴。 @醍醐: 洛阳亲友如相问,国家机密不敢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直都在做性奴。洛阳亲友如相问,李浩是个好干部。洛阳亲友如相问,案情还不能公布。洛阳亲友如相问,记者险上黄泉路。洛阳亲友如相问,人伦国法全不顾。洛阳亲友如相问,冤冤相继不知数。 南方都市报记者纪许光奔赴当地采访调查,受到有关部门阻挠,发微博称:“在洛阳入住酒店内遭质问‘洛阳性奴’的稿子谁跟我报的料。说我侵犯‘国家机密’!技监局执法干部李浩2年时间地窖内囚禁、性侵坐台女;并杀害2人。一个典型的关系到民众知情权的刑案。算哪门子‘国家机密’??领导政绩的‘机密’吧?” 稍后,纪再发微博说:“已撤离,并暂时安全。洛阳性奴一稿,采访极为艰难。官方信息垄断特征突出,@南方都市报 独家披露之后,我和一众赶到的其它媒体记者一样,采访诉求被拒。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官方应学会如何正面媒体。否则只会枉添猜测。民众知情权恐远比官爷的政绩重要。记者不是洪水猛兽,我们要的,只是真相。” 网友四一哥:南都记者报道“洛阳性奴案”被指侵犯国家机密。这是个寓言,并且泄露了真实的国家机密。真实的国家机密是什么呢?就是国家是绑匪,我们是性奴。 评论人山石:性奴案牵出一个涉及面更广的话题,即谁来关心边缘人群的生存与安全?在6名女子长期失踪后,她们所服务的场所,难道没有因担忧和怀疑而报案?是什么切断了她们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性奴案”目前最该做的,一是立即按程序立案、审理、判决,严惩犯罪嫌疑人;二是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援助;三是向公众发布必要的信息,确保公众知情权;四是加强娱乐场的监督和管理,不要让更多边缘人群受害。 洛阳本周还发生另外一起残忍的案件。河南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在单位附近遇害,身中数刀死亡,当地已播放悬赏公告。据说李翔遇害与他报道地沟油有关。 24日,洛阳市公安局长向全市人民道歉,同时四名警官停职。局长称此案反映出治安管理十分薄弱、民警责任心缺失,对市民期盼平安的愿望造成很大伤害,并承认与媒体沟通不够。他“请全市人民再给一次机会”。(  http://t.cn/agTB19  ) @莫谈国是 :南都记者辗转获得的一份书面材料显示,洛阳性奴案主犯李浩,1977年2月出生,河南南阳新野人。中共党员,专科学历。   【一周新语】我爸是市长 9月18日夜10时许,温州市区江滨西路14中附近发生一起恶性事件,19岁的马文聪驾驶奔驰越野车在停靠时发威,打伤路边小店一名18个月的幼女,并来回碾压路见不平者致其受伤。目击者说,当周围群众围上来时,马文聪喊道:“我爸是市长!” 不过,“我爸是市长”传闻稍后被央视新闻1+1澄清。马文聪是一名高三在读学生,其父马子光是温州市一电器公司的董事长,奔驰车是马子光所有。 目前,马文聪已被刑拘,其父则称:“得知此事后,我在派出所里痛扁了儿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在派出所里痛扁儿子的老爹,自然也有在街头喋血的儿子。暴力只能教育出暴力,信然! @任卫新:老子是儿子的通行证,儿子是老子的墓志铭。 【一周诉讼】周筱赟把卢美美她爹给告了! 自卢俊卿父女的中非希望工程被爆出打着慈善幌子赚钱的内幕后,南方都市报编辑周筱赟就盯上了这对父女。他在微博高调举报华商会,还给多家报社发出他手头掌握的卢俊卿父女圈钱证据。面对卢家父女百万元悬赏抹黑华商会的通告,他高调自首,让大家举报他,以领取百万元悬赏。 卢俊卿律师团副团长张勇表示,周筱赟的自首是“哗众取宠,完全想炒作自己”,华商会及其律师团队不予理会。周筱赟认为这番言论使其名誉被侵害,要求张勇公开道歉。 9月21日,周筱赟在微博公布法院受理案件通知书。通知书称,周筱赟诉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微博)名誉权纠纷一案,经审查符合法定受理条件,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决定立案审理。 “卢的律师声明多次扬言起诉乃至百万悬赏却光说不练,我是来真的。”周筱赟说。( 南方日报相关报道点此进入 、 羊城晚报报道点此进入 ) 【一周疑云】首富当官 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刚成为今年福布斯中国首富,就传出步入政坛的消息。媒体称,上级已完成对他的人事考察,传闻职务包括湖南省内乃至中央委员等,或不低于副部级。三一说这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但有质疑说,“很难想象巴菲特成为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美国商人当官都要与企业划清界限。 @金朝晖:【湖南省委组织部和长沙宣传部门的官员独家证实】上级已于近日完成了对57岁的三一集团董事长、掌舵人梁稳根的人事考察,新首富梁稳根有望进中央从政。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表示“我们也祝愿梁总登上新的高峰!”此话颇显意味深长,令在座知情者均会心一笑,并热烈鼓掌。 @西风画扇:首富当官?那还能持股三一重工不?继续持有的话三一重工的股价不是要飞了?官商…… @日满西窗:首富当官,至少不会贪吧。 @无人倾听:大家不能因为对腐败深恶痛绝,想当然地认为首富就不会腐败,自古为富不仁的事例也很多,清贫的人有操守的人也很多。首富当官,借重的是他的经营与管理经验。假如首富没有为民办事的心愿与决心,遇到阻力与压力时,自然会向不正当势力妥协,损害民众利益的。 @宋祖德:新首富粱稳根从政,好!我国腐朽的论资排辈的老人政治早该改革了,国外许多毫无从政经历的年轻商人可以当选总理、总统,而我国从副科奋斗至副厅就到退休年龄了,祖德认为省长、省委书记、国家元首都应该依法竞选,年龄最好在40至59岁之间,这个年龄充满活力与创造力。 呵呵,“年龄最好在40至59岁之间”,“毫无从政经历的商人”,祖德这不是在说他自己吗?支持祖德从竞选社区主任开始,一步一步向国家元首奋斗! 【一周争议】变性人金星被封杀   演员金星近日突然发微博称:“各位博友,关注浙卫非同凡响节目的朋友们:很遗憾!这个周末的总决赛我不会出现了。因为节目组刚刚接到发自浙江省广电总剧的通知,禁止我出现在评委席上。原因是我的变性经历!对此我深表愤慨!作不作评委对我来说不重要,但公然对一个公民的性别歧视我是决不接受的!” 该微博迅速被广为转发。多数网友也选择站在了金星这边。在墙与鸡蛋之间,有良心的人总是会选择站在鸡蛋这边。 一个女孩说:金星变性,广电变态。另一个男孩则说:没人性的可以上新闻联播,变性的怎么就不能上娱乐节目了? 在我看来,封杀也好,限娱也好,都是全能政府的威权体现。想把地球都管起来的政府一定不会放过将娱乐也管起来。但娱乐精神是没法被限制的,事实上娱乐是所谓和谐社会的基本支柱之一,限制娱乐真是蠢不可言。你不可能将一个人同他的娱乐隔离开来,因为娱乐总会找到一条出路。 【一周评说】杨海鹏微博救妻 本周四,网易微博请杨海鹏、我和王克勤在线谈“杨海鹏微博救妻案”。摘录几条我的问答。 1、网易新闻微访谈 :向@宋石男 提问:有很多网友很惊异媒体人也会作为维权的主体出现,以往在公众的印象里,媒体人都是拥有话语权的。您怎么看待这其中的落差?      @宋石男 :这个太NAIVE了,媒体人而成弱势群体的太多了,南都周刊编委石扉客老家还被强拆呢。不止媒体人,表面强势的最终被弱势的也太多了。警督的家、人民日报老宿舍、县级党校等都遇到过强拆。法官穿法袍上访,副市长上访,前信访办主任上访,甚至警察结队上访。覆巢之下无完卵,和谐社会常互害——互害机制下,除了一小撮最牛逼的权贵人物,谁能幸免呢? 2、网易新闻微访谈 :向 @宋石男 提问:您最早是怎么了解到蟹家案?您对蟹爸这种“微博救妻”的行为是怎么看的呢? @宋石男 杨海鹏是在新浪微博最早“救妻”的,当时我还没离开新浪微博,自然看到,也转发过一些。其实我觉得“救妻”的提法也未必准确,倾向性太强,已经预判了正义与邪恶,是与非。至于杨海鹏用微博发布与妻子有关的司法案件的相关消息,我觉得无可厚非。他不是法官也不是律师,他只是提供信息的一种可能性。如果是我,我也会发微博。妻子连十指,岂能不关切! 3、SerenaCheung :向@宋石男 提问:偶觉得有点利用舆论的意思。。。请蟹爸谅解我的想法。 @宋石男 谈不上利用吧。舆论如果影响司法,主要是司法的问题,不是舆论的问题。就像人们在事后高喊“民意杀了药家鑫”,我的妈哟,哪里是民意杀了药家鑫,明明是向舆情妥协的政法委办案杀了药家鑫嘛。 @王掰掰掰:如果民意影响下的法律结果是正当的合法的公正的,不能说是民意影响了判决,只能说民意帮助司法机构公正地执行了法律。我认为这不叫影响,这叫监督,民意不监督,这帮孙子就不会公正。 4、网易新闻微访谈 :向@宋石男 提问:有评论称,这次的上海蟹妈案之所以在微博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是因为触动了大批的中产阶级。评论认为他们是新兴的既得利益者,但是又不愿顺当承受不合理的制度。而微博上的维权正是一场透明的战斗。您怎么看待这个说法呢?这会是中国中产阶级们维权意识觉醒的开始吗? @宋石男 :胡说八道,中国哪有“被触动的中产阶级”。我曾批评过潘采夫关于动车触怒“中国中产阶级”的歪理邪说。中国没有一个具备普世价值观的中产阶级,他们的兴趣与利益分化,这很正常,但与此同时,其基本的价值观也是分化的,且没有各种有力的中层组织使其联合。这与西方强大中间阶层并不一样。在中国,我没看到中产,只看到喜欢挥手绢的小资。 【一周温馨】朱镕基送审 @人民出版社:【《朱镕基讲话实录》送审过程:朱镕基曾做样书】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19日披露,在《朱镕基讲话实录》出版过程中,朱镕基曾做了一个样书,送给老同事和部下征求意见。“有这样一个过程再送审就很顺利了”,黄书元说,“一次性就过了”。 审查制度下人人平等。审查制度下,没有哪一种动物比另一种动物更平等。不管你是前总理,还是木子美,都一样要受审查,呵呵。 【一周找抽】环球时报评骆家辉 芮成钢是不是偷偷在给环球时报写社评呀?——环球时报社评:希望骆家辉好好做“驻华大使”(  http://163.fm/QZxycF8  ) 个人最喜欢文中这两句:骆家辉身为大使,在中国本来就不该有太多警卫。拜登在北京街头吃碗面条的安保代价,比他在钓鱼台国宾馆里享用美食要昂贵得多。 环球时报总是能把愚蠢表现得这么妙趣横生,也算他们的独家本领了。顺手转个段子:“望京那些外企的门口总有卖报纸的,一到下班就喊:大哥大姐们——受了一天洋鬼子的气,买份《环球时报》吧!” 再转一个关于骆家辉的段子。 @chadapter :在北京的官场上,老婆孩子全在中国的,搞不好只有骆家辉一个人…… 【一周荒谬】石校长的危机公关 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被举报学术腐败一事,本周有最新进展。中国农业大学向6家媒体发出邀请,强调有人愿意出来给大家还原事实真相。6名来自河北曲周县的农民代表为石元春喊冤,认为石校长有吃苦耐劳等4大优点,不可能造假。举报者认为这种逻辑站不住脚。( 详情点此进入 ) 日他娘,这危机公关的水准…… 【一周惊悚】卫星撞地球 9月24日下午,就像最后一只靴子落了地,地球人算是暂时松了口气。美国失控“高层大气研究卫星”在经过数小时的“晚点”后,终于坠入地球,大概是落在加拿大一小镇,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专家发现,德国一颗报废卫星将在10月末与地球相遇,最大碎片比美国这颗卫星大3倍……( http://finance.people.com.cn/stock/h/2011/0924/c226333-2830900491.html ) @读者文摘中国版 :【卫星撞地球时保命方法】1、大喊“我要渡劫”,可瞬移走。2、迅速站到高人旁边,比如姚明。3、上了年纪的女性请迅速倒地,并高呼“不要扶我!谁扶我告谁!”。4、对卫星说“我爸是XX”,语气要不屑。5、迅速报告城管有人用卫星设摊。6、拿出手机,警告卫星不走开就拍照传上网人肉。7、对卫星抗议、谴责并深表遗憾,态度要诚恳。 我则监守自盗,推荐自己一篇青春期旧文 《陨石击中的爱情》(点此进入) 【一周段子】国庆买火车票 国庆将至,人们纷纷反映,火车票依旧一票难求。关于火车票的段子也在网络风行。 1、一在京农民工国庆回家买不上火车票,灵机一动,写了一块牌子“我要上访”!立即驶来一辆车,查其身份证后,不听辩解将其送回家,中途还管了两顿饭。 2、晚上在车站排队,买国庆出游的火车票,见一非洲黑美人买火车票。这丫头英语汉语都不行,只见她比划:“呜轰隆轰隆轰隆……NO!呜,轰、隆、轰、隆……YES!”售票员立即明白,不要动车而要慢车。 【一周钩沉】鲁迅诞辰130周年 吴铭: 据牛汉回忆,读者向《人民日报》去信:如鲁迅活着,党会如何待他?编辑将此信转郭沫若(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答复。郭回答:鲁迅和大家一样,要接受思想改造,根据改造实际情况分配适当工作。(四一按:可对照老毛论鲁迅活到1949年后的言论看。——1957年夏天,毛在上海请一些人座谈。会上罗稷南问毛,要是鲁迅现在还活着,会怎么样?毛回答说,无非是两种可能,要么是进了班房,要么是顾全大局,不说话。【 参《南方周末》此文,点此进入 】) 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30周年。且重温《影的告别》、《在酒楼》、《孤独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相对他的匕首,我更爱他的匕首套子。杂文就是他的匕首,但文史是他的匕首套子。匕首容易生锈、过气,但套子若是精细硝制小牛皮,就要更加不朽一点。 太严肃了,来个八卦吧!怒目金刚的鲁迅其实跟许广平还是蛮有情调的。许广平在信里给他起的第一个昵称是“嫩弟弟”,后来还起了不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白象”。哦,小白象,嫩弟弟,这不都冲着小鸡鸡去的吗?鲁迅也不示弱,在信里笑嘻嘻地威胁许广平:“你一定要我用教鞭吗?” (插播广告一则,纽约时报大段摘译了我上期的微言宋听, 没耐心的朋友点入后可直接拉到最后两段: http://www.nytimes.com/2011/09/20/world/asia/popularity-may-have-doomed-chinese-tv-talent-show.html?_r=2&hpw  ) 【附录】 影的告别(载鲁迅《野草》)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乎呜乎,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阅读更多

法广 | 北京话题: 芮式提问折射中国官方对骆氏清廉形象之恐惧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任何一个白痴一听就知道,芮成钢作为主持人,在一个面对全球实况转播的国际论坛上对骆家辉大使的这种提问,可以说,是既无理,又无知,更无耻:“无理”是说,芮某人在自己的地盘上,竟然以主人的身份嘲笑客人贫穷和寒酸;“无知”是说,中美两国究竟谁穷谁富,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很难想象还有这种比穷光蛋嘲笑富翁贫穷更滑稽的小丑了;“无耻”则是说,中国购买美国的国债,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经济行为,买方现在居然以大债主的姿态居功自傲! 中选网上作者戴建业的文章说,话说回来,即便是美国主动借债,借债人的人格也应该受到尊重,债权人没有权力在公众场合嘲笑借债人寒酸。更何况,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其实就是一种投资理财行为,完全是中国政府的主动选择,和对方“欠债”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质,还是中国看好美国的政府信誉和长远的经济前景,再说了,谁也没有强迫中国去购买美国国债,但你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芮成钢这个浅薄之徒竟然会以此来嘲笑美国大使寒酸!更想不到,像芮成钢这种脑残者竟然能够当上中国央视的主持人! 此外,据说英国作家萧伯纳有一次碰见一个大腹便便的富翁,那富翁颇为不屑地讥笑他:“看到你这么瘦的样子,人家还以为咱们英国发生饥荒了呢”!萧伯纳立即回答说:“看到你这么胖的样子,人家就明白英国发生饥荒的原因在哪里了”!有网友仿照这个笑话自编了一个新段子:芮成钢讥笑骆家辉说,“看到你坐经济舱这个寒碜样,人家还以为美国遍地都是穷人呢”!骆家辉回答,“看到你们这些靠中国纳税人养活的公务员乘坐豪华舱的派头,人家就会明白,中国为什么遍地是穷人的原因了”!(网友cctvcctv) 也有网友反问芮成钢,自从上次你在韩国“代表亚洲”质问奧巴马到现在,几年了?你可曾问过中国国内的高官哪怕是一个这样尖锐的问题吗?你们这些货色的本质我算是看透了,和网上那些愤青爱国贼们一个德性:说起反美来,豪气冲天,牛皮哄哄,谈到身边的事情,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你们很明白,心里很清楚:既使是把美国骂得狗血喷头,也不会被跨国追捕、即便是把奥巴马和骆家辉问得下不来台,也不会被秋后算账。而一旦说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就有可能大祸临头,甚至被人砸了饭碗。正因为如此,虽然你们的问题问得很愚蠢,心里可是算计得很精明啊!(网友菜刀实名制) 对此,还有网友回顾说,前几年一个爱国同胞在日本用矿泉水瓶子砸李登辉,这位李前“总统”特不厚道,微微一笑说:“我希望这位朋友回到中国大陆时,也敢用水瓶子去砸那里的领导人”( 网友小红妹)。谈到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赴北京上任一个多月来,其一举一动通过媒体和网民传递出的一阵阵骆氏“廉政旋风”,戴建业的文章写道,自从骆家辉一家人上月初风尘仆仆地飞到中国,既没有随从,也没有警卫,亲自拎着大包小裹抵达北京开始,这种平民作风就让平常看惯了中国官员出行时前呼后拥的国内老百姓耳目一新,同时也使那些长期以来习惯于打官腔、享官福和摆官架子的所谓“人民公仆”们大为恼火,更让那些长期咒骂美国腐化堕落的奴才们不知所措。 于是,《光明日报》马上就发表了署名相晓冬的文章,《警惕骆家辉带来的美国“新殖民主义”》,指责他这是故意表演给中国人民看的“政治秀”和“挑拨秀”,并谴责这是美国在进行“新的文化殖民”,“暴露了美国以华治华,煽动中国政治动乱的卑鄙用心”。文章更大骂骆家辉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是一个笑眯眯地来颠覆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强盗”!对此,有网友点评说,按照文章作者的观点,共产党在夺取政权之前的各种亲民举动是否也是在作秀呢?是否也是为了达到什么政治目的呢?这岂不是不打自招了吗?(网友12-34-56) 此外,文章指责美国人利用什么“腐败”和“混乱”来挑拨我们的官民关系,人们不禁要问了,如果中国的腐败和混乱不是很严重的话,你用得着害怕人家来挑拨吗?同样,中国的官员也可以去美国挑拨啊,只怕你就是想挑拨,也找不到什么借口吧。如今哪个国家的治理好,官员的口碑好,移民们早就用脚投票了!白就是白,黑就是黑,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想混淆甚至颠倒是非黑白,恐怕很难办到哦 (网友wxt0)。也有网友说,文章作者何不建议,中共官员也到美欧国家去来一个廉政秀呢,看看世界人民有几个会相信。因此可以说,骆家辉的行为表现就是对所谓“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一种最好的注释。(网友12-34-56) 综上所述,戴建业的文章感慨道,怎么骆家辉这个广东台山贫苦移民的后代,偏偏就忘记了中国人“入乡随俗”的古训了呢?来中国之前,他无论如何也应该问一问,在中国像他这样的高官要享受什么级别的待遇?他也应该像中国高官那样坐车出行时沿途必须戒严,乘坐飞机时也要实行空中管制……。总之,他既然来到中国,就应该学会“让领导先走”,“让领导先飞”和“让领导先吃”等等。对此,有网友点评说,嗨!这可真是郭美美的微博,芮成钢的嘴啊 (网友神马浮云)!芮成钢这次炒作骆家辉乘坐经济舱,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这不等于是在搧大陆官员的耳光吗?这不就相当于,当着一群打扮妖艳的妓女嘲笑人家良家妇女的朴素穿着吗?(网友182201) 这也难怪,芮成钢看惯了腐败的大陆官员,反而看不惯廉洁的外国官员,特别看不惯有中国人面孔的廉洁的美国官员。心里不舒服,嘴里就冒出来了,又一次露了丑 (网友TOUSHI) 。芮成钢的问话表面看似自负:怎么样,不管你美国有多强大,毕竟还是欠我们的钱了吧?一副酸寒相!实际上却是色厉内荏:生怕中国人透过骆家辉行为看清了自称为“人民公仆”的中国官员的本质。(网友天外银河来客) 芮成钢的悲剧其实很具“中国特色”:本身自已就缺修养、少见识,却总想在大庭广众面前装一副“名记”的样子;本来是势利小人,却偏要装优雅绅士,还总想幽默一下显示才华,偏偏每次都显得低俗、不得体,一副暴发户的心态 (网友ydnxw)。以为无论天南海北的螃蟹,到阳澄湖洗个澡,呆它个几天就会变成阳澄湖大闸蟹?同样道理,能与真理部自觉保持一致的芮成钢同志,即使在耶鲁呆的再长也变不成真正的耶鲁人 (网友bqz海1)。我想告诉芮成钢的是,你的CNN的同行ZAKARIA 虽然英语发音不如你,但因其作为主持人的智慧学养,而名动天下。年轻人,眼皮子别太浅,满足于几根骨头。(网友刘勇健) 芮成钢再次“聪明反被聪明误”,从“调侃”人家出发,最终“玩笑”了自己——与郎朗在白宫弹奏《我的祖国》异曲同工,演绎着“中国模式”的“爱国主义”及其政治智慧 (网友高人)。不管是外交官,还是记者,一个太监永远不会失去其本色。(网友谌青凡)。跟骆家辉比起来,芮成钢只能归于奴才之列,对于奴才来讲,只要主子高兴,自己的良心、人格、智商、肉体都可以出卖。如果大家再给些掌声,他们会表演的更卖力,以为自己是奴才中的明星呢。(网友linyuhui )

阅读更多

一五一十 | 红星照我去战斗

作者: wxhzgsjww  |  评论(0)  | 标签: 时事观点 我一直喜欢李双江,他歌唱得好,他那首《红星照我去战斗》,激励我小时候打遍班级无敌手。我尤其喜爱潘冬子,他拿着柴刀砍人的动作特别优雅。曾经小兵张嘎也是我的偶像,虽然我一度很纳闷最后一场戏,日本鬼子为什么没有事先枪毙他,却把他关在楼下等于是制造机会让他放火烧楼。为了消除疑问,我直接打开视频,直接拉到嘎子烧楼那段,终于看明白原来这是为了剧情的需要。为了剧情我们可以让女主角玩穿越,可以让男主角玩失忆,当然也可以让小孩子玩特技。我们甚至可以像《举起手来》,把日本鬼子演成弱智,这样你直接塞桶汽油,让他们自焚就完事了。可现在我知道我错了。这个国家再困难,也不该让小孩子上战场。我们不是天天骂美国吗,可我就没见过美国电影里放小孩子打仗的,那基本是社会主义国家干的事。然后我们还傻逼呵呵的以此为荣。你可能会说,我们是国难当头,不得不如此。那我告诉你,正因为国难当头,我们才更要保护孩子。首先,是你大人把国家玩完了,是你的错。你再叫孩子去打仗送死是错上加错。电视台天天放战争,打仗的竟然是未成年人,竟然拿着刀枪去杀人,这样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如果说暴力,这才是最大的暴力。小时播下暴力的种子,长大直接成为暴徒。另外,你把小孩子吹嘘得这么厉害,那你大人干嘛去了,不显得我们抗日先烈很无能吗。编剧真的很无知。 有点扯远了,再回到李家这件事。听到这件事后,我起先也痛骂李天一。后来看到报道,说他年仅十五岁,于是我觉得老责骂他是没用的。十五岁的孩子,不要说给他一个宝马,就是给他个飞机,他都敢开去撞天安门城楼。十五岁正是个不断给社会制造麻烦、又极端讨厌社会给他麻烦的年龄。而且我考虑到当时另一辆奥迪车里坐着一个穿校服的女中学生,就更坚定了我的判断:他们如此张狂,一个是因为年轻气盛,另一个很可能想在女生面前表现一把。老实说,当年这事我们多少也干过。只不过我们骑自行车,人家开宝马。但为了马子,都是敢豁出去的。 可是细细一想,这事又不对。十五岁的孩子怎么能开车,怎么买得起车。而且据说该车违章有三十二次之多。那么原来的车主是谁。 然后在大家的穷追猛打、顺藤摸瓜之下,发现李天一的爸爸居然是李双江。李天一不知道,可李双江我们知道啊,于是这事就变得热闹起来。李双江官至少将,那么李天一就是军二代。当年我党在山头打游击,浴血奋战。如今他们的后代却在街头开豪车,打人吐血。于是老百姓更无法忍受了。虽然富二代、官二代经常出来鱼肉百姓,但好歹我们是相信人民军队的,但现在军二代也出来欺负咱了。所以大家对这个社会真的很不满意。现如今,局长部长老板少将,四大爹都齐活了,各种坑人的元素都具备了,只差把受害者代入就可以了。 这件事闹这么大,肯定对李双江有影响。考虑到他已七十出头,官也差不多做到顶了,所以最主要的不是影响仕途,而是影响名声。你只要去查查他的代表曲目,你就知道这种影响简直是致命的。他一辈子唱红歌,做党的红人,而且我看过他和儿子一起演唱的一个视频,可见红歌对他儿子影响也很深。可是事实证明红歌非但没有唱红他儿子,反而被打黑了。所以这简直颠覆了李双江的世界观。在他人生的暮年,他恰恰是被自己的逻辑给坑了。但反过来想,可能也是好事,至少证明红歌模式是行不通的。从此红歌可以愉悦官家,不再愚弄大众。 事实上,当我看到七十多的李双江,还在为儿子擦屁股,真是为之心酸。我觉得李家父子最大的分歧在于对“李天一”这个名字的理解有误。李双江理解为儿子天下唯一,李天一理解为老子天下第一。这基本是可以料见的结果。他和儿子相差差不多六十岁,人家父子是代沟,他们父子基本是沟壑。曾经她的乳沟吸引了他,现在他和他的鸿沟害惨了他。现在李天一被带进收容所,表达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最大的惩罚。就像李双江唱歌调子通常起得很高,他对儿子的惩罚也很高调。这就好比当年毛泽东叫毛岸英下农村去锻炼。一方面是折折他的锐气,省得老惹事。另一方面,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让他变斯文。然后一年后,当李天一走出收容所的时候,说不定悲剧变喜剧,成为又一个“双江教子”的经典。 我们就喜欢经典,尤其是红色经典。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wxhzgsjww的最新更新: 一代名记芮成钢 / 2011-09-18 14:54 / 评论数( 1 ) 致女儿书:我们这一代人 / 2011-09-15 10:49 / 评论数( 3 ) 玩什么也别玩教育 / 2011-09-09 10:17 / 评论数( 1 ) 郁闷的国度 / 2011-09-04 23:51 / 评论数( 1 ) 这到底是为什么 / 2011-08-30 12:01 / 评论数( 2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