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黑名单

新闻出版总署禁建记者“黑名单”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官员日前否定有中国党政主管部门拟建立记者黑名单的传言,并表示,中国政府不允许新闻当事部门、机构建立记者“黑名单”,但也将及时处理记者或媒体的违规行为。 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说,针对国际记者联会指责中国政府某些部门拟建立记者“黑名单”一事和国内媒体炒作此事的问题,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27号表示:依照中国的法律和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媒体及其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中国政府从来不允许新闻当事部门、机构建立所谓的记者“黑名单”。 报道说,中国国务院于2007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按照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程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要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新闻记者持新闻记者证依法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应为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提供必要的便利和保障。”“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机构及其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 贵阳的自由撰稿人曾宁就此表示,中国现有的保护记者采访自由的条例都是一纸空文。 “在中国,新闻记者的一些采访活动常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阻挠和干扰,也就是说新闻记者在中国是很难正常地自由地进行他们所希望从事的这个新闻采访活动的。” 曾宁说,他不知道中国政府是不是要建立“记者黑名单”,但在中国,记者的采访往往受到党政部门的违法干预,现在中国没有独立的新闻媒体。 “这种对新闻记者从事采访活动的阻挠和干扰往往是来自于权力部门、来自于公权力。” 在中国,媒体要对党政机关进行舆论监督非常困难,曾宁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所有媒体都在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之下。 “所以我们不能光听新闻总署或者其他的什么人怎么说。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新闻记者他在采访活动中是不是真正能够做到比较宽松的环境,能够给他提供一个比较从容的采访条件。我想这个客观事实胜于任何雄辩。” 杭州的自由撰稿人昝爱宗表示,他反对中国建立记者黑名单,目前即使没有黑名单,记者的采访权已受到多方限制,中共中央宣传部对媒体控制一直非常严格,经常明令设立很多报道禁区, “后来可能是因为中宣部的形象太差了,他们害怕被记入历史,他们用电话的方式,比如不许记录,电话传达。有一个朋友他就接到中宣部的电话,看来电显示,来电显示显示它显示不了。有一个中宣部的电话它故意显示成0000000,他们就是怕被历史记上骂名。现在互联网时代,它一般通过管理平台可以用化名,比如一号管理员,二号管理员这些代号,他可以发指示,比如不能刊登这个,不能刊登那个,这个它就可以不显示他的真名了。” 接受采访的两位人士都表示,中国媒体目前根本不能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关键在于中国没有独立的媒体。只有开放报禁,允许独立媒体的存在,记者的采访和报道权才能得到保障。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阅读更多

BBC | 中国官员建记者黑名单提法引争议

中国卫生部官员近日提议针对个别媒体记者建立黑名单说法引起广泛关注,并引发媒体和网友的猛烈抨击。 中国卫生部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在日前举行的“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座谈会上表示,为打造一个健康的媒体报道平台,可对极个别的媒体记者建立黑名单。 不过卫生部发言人邓海华对香港电台称,毛群安的身份“不是卫生部官员”,而是卫生部下辖单位的主管。 邓海华称,卫生部从来没有计划,也不可能建立媒体记者黑名单。 黑名单争议 毛群安说,此举旨在打击极个别记者有意误导民众,传播错误信息的势头。 曾任中国卫生部发言人的毛群安还警告说,媒体记者应当明白,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疏忽和不严谨的工作态度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食品工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最近一段时间,经中国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健美猪、染色馒头、地沟油和膨大剂西瓜在内的食品安全丑闻令中国消费者胆战心惊,食品安全形式异常严峻。 媒体评论说,卫生部官员在这个时候不去倡导建立“问题食品黑名单”和“问题企业黑名单”,却提议针对最早曝光这些丑闻的媒体记者建立黑名单,这简直是本末倒置,搞错了对象。 网民抨击 有网友质问说,难道建了记者黑名单,中国食品就安全了? 有网友指出,如果媒体写了不实报道或传播错误信息,那确实应当受罚。但这个工作不应由卫生部来做,而应由中宣部来做。 评论认为,媒体曝光大量客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即使某些叙述不够严谨,也绝非主观恶意;那些置食品安全和卫生法规于不顾的不法商家厂家,以及对食品安全监督负有失职渎职责任的行政机构和官员,才是有害于国民经济和食品工业发展的罪魁祸首。 有网友评论说,事实上,监管不利一直是一些食品企业为了利益敢于挺而走险的原因。当局应当认真查找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原因,打击“养鱼执法”,严惩黑心食品安全企业,才能恢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您对毛群安的言论有何看法?欢迎使用下表给我们发来您的意见: 读者反馈 像毛群安这样的领导在位一天,食品安全就不会有保证。 毛利, 新西兰 中共什么遮羞布都不要了,原来还掩盖掩盖。中共向来就是这么做的,不择手段打击揭露它的恶行的人。 jennifer, guo 联络荐言 * 须填写项目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媒体札记:新闻执政与“黑名单”

(2011年6月16日) 一 新华社昨晚发出消息,称中国人大网公布自今年4月25日16时至5月31日24时期间,社会公众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原汁原味”地向公众梳理呈现了来自82707位网民的237684条意见、181封群众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并预报“本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再次审议。” 消息登上门户头条之位时,各报亦总结“原汁原味”:《南方都市报》头条即为“仅15%赞成3000元起征”,《新京报》取“48%民众要求改3000元起征点”之意,《齐鲁晚报》则在头版放上了一个大大的写着“NO”的手势。 二 《潇湘晨报》、《新闻晨报》、《长江商报》都将“中国海事最大巡视船赴新加坡访问”的新闻重点落在“海事旗舰穿越南海”上。后者还附加对新华网的动向观察,即其发表罗援(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少将)的文章,称“中国是热爱和平的,但我们也绝不惧怕武力威胁,靠打几发炮弹就想让中国人屈服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头版压题大标题正是那句:“不要把中国逼得忍无可忍”。 据《京华时报》等引述外交部发言人最新答问,面对“台湾军方本月底将到南海进行军演”的评论要求,“杨毅说,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维护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早前,据来自福建的《东南快报》引述台媒消息,面对南沙争议升温,台湾军方近日宣布将派飞弹快艇进驻南海,并在其控制的太平岛上派驻坦克。 《人民日报》还不至于刊出此论,但可派其子报连日聚焦。今日《环球时报》封面再讽“菲越都想倚仗美国势”,更刊社科院学者文章劝告“越南政府应该悬崖勒马”。 三 中共中央机关报教导官员“如何响应社会关切”进入第三篇,议题为“媒体素养”。 今日刊发之文,宣告“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正处在一个媒体事件时代……治理的方式和理念往往通过媒介呈现、传播甚至放大,一个‘治理媒介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批评了“忽视媒介”、“躲避媒介”、“害怕媒介”以及“滥用媒介”这四种应对不足后,《人民日报》强调:“面对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思想转变,无论是解说政策、疏导情绪,还是沟通思想、促成共识,都需要媒体来主动设置议题,求同存异、凝聚力量、推动工作……被各种信息和媒介包围的领导干部,亟需养成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敏感和价值判断,学会‘新闻执政’。否则,介入迟缓或干预不当,不仅可能‘小事闹大,大事闹炸’,而且会消解改革发展共识,损耗政府‘无形资产’。” 这篇评论显然是在最近两日才定稿的,因为在文末所举反面典型中,除了“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和“没时间跟你闲扯”这样的旧闻外,还有最新的“记者黑名单”。 所谓“记者黑名单”系指卫生部在最近几日中被媒体广为诟病之事。根据中国经济网文字记录,在周一召开的“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座谈会上,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称,“为打击或者遏制极个别媒体有意污染传播环境、误导信息,我们要加强检索,建立黑名单制度。比如说一个影响很大的误导公众的信息,通过检索就可以发现这个信息最早是由哪个媒体传播的。将来对极个别的媒体记者,也将建立黑名单制度。”他提醒媒体注意,“有关食品安全的报导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要由于疏忽或者不够严谨的工作态度,而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的食品工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卫部生无权建“记者黑名单”

卫部生无权建“记者黑名单” 廖保平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13日在“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座谈会上表示,为了打击或遏制极个别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方面有意误导人民,传播错误信息,要加强传播的监控,对极个别媒体记者,我们将建立黑名单。(6月14日《新华网》)   极个别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方面确实存在传播错误信息等问题,就像该发言人所说,“很多媒体在报道的将食品添加剂就等同于非法的食品添加物”,这主要是记者受专业知识所限,或是采访不扎实,造成表述不准确,信息有遗漏、偏差,客观上造成了“误导”的后果。但因此说是媒体主观上“有意误导人民”,让人难以苟同。这就好比一个人丢丑了,脸红了,就把盯着自己看的人的脸刷黑出气,这算什么事?   每一家靠市场立身的媒体,都视媒体的公信力为生命线,没有公信力的媒体必然会遭到市场的抛弃,没有生存之地。媒体的公信力从何而来?从客观真实的报道而来。一个媒体经常做虚假报道,传播错误信息,有意误导人民,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自毁媒体公信力,自砸饭碗。由此可以相信,没有哪个媒体敢拿影响自己的生死存亡的公信力做赌注,乐于罔顾事实,以假当真,有意误导民众。真有记者做了这样的报道,一定会在受到报社部门的处分,一定会在媒体圈子里身败名裂,一定会受到新闻主管部门的处理,无须劳卫生部的大驾,建立什么记者黑名单。   而且,卫生部也无权给记者建黑名单。卫生部既非新闻媒体的法定主管部门,也不是对记者作为消费者进行某种权利授予的商业组织,也非对媒体监督具有高度公信力的第三方组织。相反,作为有拟定卫生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制订技术规范和卫生标准并监督实施等重要职责的行政部门,面对新闻媒体这一社会公器时,有义务接受记者采访,理由有二:   首先,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行政机关对以下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三)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食品安全关系民众的生命安全,理所当然涉及公民的切身利益,公众需要从卫生部门获得必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当媒体对卫生部门进行采访,为公众获取相关信息时,卫生部门断没有不接受采访、拒绝公开的理由,所以,不能因为某个记者上了卫生部的黑名单,就拒绝采访,拒绝公开政府信息。   其次,舆论监督是民众监督的一部分,是借用新闻媒体来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营造舆论氛围,形成舆论压力,促使政府职能部门改正工作,服务人民。某种意义上说,记者是受民众之托,客观报道事实真相。所以,新闻出版总署新修订的《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规定,记者的合法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应为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提供必要的便利和保障”,“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机构及其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卫生部建立记者黑名单,就是试图以此为理阻挠采访,逃避舆论监督。   卫生部自建记者黑名单,是越权越界行为,是权力膨胀的表现。卫生部将不属于自己的“审判权”揽到自己手里,对记者进行道德、法律审判,用损害记者的声誉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来将自己扮成俯视记者的位置上,于法于理是说不过去的。卫生部建立记者黑名单,当作拒绝甚至“封杀”记者的杀手锏,阻碍媒体对食品卫生信息的正常采访和监督,与其说卫生部的记者黑名单是一个挡箭牌,不如说更像一块遮羞布,是以此掩盖自身工作的不足,甚至有将食品安全乱象归咎为个别记者之嫌,这是难以服众的。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中国卫生部欲建食品安全误导媒体黑名单

中国也发现塑化剂污染食品的报道让人们更加关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卫生部官员提醒媒体要注意食品安全报道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不要传播错误信息,误导民众,还说卫生部会建立发布错误信息的媒体或记者黑名单。卫生部的工作重点应该是食品安全管理,还是监控媒体? 这个星期是中国的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和卫生部在北京举办座谈会,主题是“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中国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在会上透露,现在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问题非常关注,媒体应多向公众提供健康知识。毛群安提到,要加强对媒体传播的监控,会针对个别误导公众、发布错误信息的媒体和记者建立黑名单,以避免由于媒体的报道给中国食品工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中国洞察事务监督网主编、北京的光远先生说,卫生部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改善食品安全上,而不是媒体报道的效果上: “卫生部和有关部门甭管人家报道有没有,它应该重视那些扰乱市场,加那些添加剂,那些违法获得利益的不法商人,它得打击这个。市面上没这些东西人家能报道得出来吗?所有能报道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它们所控制媒体报道的。在大陆没有私人的电台,没有私人的报纸。” 最近这些年来,中国有毒食品频频出现,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对食品安全早就十分担心。这几天,有关塑化剂的报道沸沸扬扬,民众的担心从奶制品、猪肉又转到随手就喝的饮料上,社会上出现恐慌心理,人们关注食品添加剂问题,大有“谈添色变”的趋势。光远先生表示,这种心理一点都不过分: “以为现在那些没有良心的企业家们,为了多得利益在食品上加了很多老百姓不能吃的东西。举个例子,南方有好多小的企业家,他们有假的鸡蛋,化学鸡蛋当成真鸡蛋去卖。还有做切面的加工厂,那切面拿火一点都能够着起来。问题是我们政府都睁一只眼儿,闭一只眼儿去纵容这些事情。” 继台湾发现运动饮料中含有毒塑化剂之后,中国食品药品监督局11号查出大陆4家企业有8种产品含塑化剂,其中一家是广东江门生产朱师傅品牌食品添加剂的企业。现在官方已下令查封这些产品。光远先生说,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心理根源不在于媒体报道: “如果社会上没有这些东西,没有这些假冒的对人体有害的食品的话,也就不会有恐慌了。如果是没有,它愣报道,应该严重打击媒体,造谣生事。关键是政府应该重点来打击这些非法的加工企业。没有这些企业不就没有这些报道了。” 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334种,食品用香料1850种。中国有专家表示,其实美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数量和范围比中国还多还广。问题是,中国有些厂家把柠檬黄、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添加在食品中,这是非法添加行为。另外,防腐剂、甜味剂等可以合法添加的东西,被超量或超范围的添加,也是有害和违法的。湖北武汉一家小副食店的老板高女士注意到一些民众现在“谈添色变”的心理: “看新闻、看报纸就知道那些东西不能买,不能吃。有些东西必须加添加剂的,不加添加剂它也做不出来。只是有的厂家比较黑心,过量的加,原料就要少一些,它的成本就低了。政府部门应该行动起来,把好食品安全的关。” 本来,中国民众对食品生产和加工行业的内幕充满疑虑,不甚了解。现在,媒体刚刚开始多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就受到官员的警告。中国卫生部要建立黑名单,记录食品安全报道有错误、误导民众的个别媒体或记者,这样的消息在互联网微博上引起网民的质疑。网民提出的问题有,卫生部有什么权利监控媒体?这样的个别媒体有多少?误导民众由谁来界定?有网民认为,卫生部要建这样的黑名单,不仅是方向错误,而且是滥用权力。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的采访报道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 1
  • 2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