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祈翠”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文本替换 - 替换“Category: 网络话语”为“分类:话语馆”)
第1行: 第1行:
<h3>[[PRAY FOR JADE]]</h3>
+
<h3>[[Pray For Jade]]</h3>
  
 
[[File:DW8B7oHVwAAZeRp.jpg|400px|thumb|right|“在此真心祝祷吾皇——驾崩——信女愿一生吃素”| link=习近平]]
 
[[File:DW8B7oHVwAAZeRp.jpg|400px|thumb|right|“在此真心祝祷吾皇——驾崩——信女愿一生吃素”| link=习近平]]
 +
[[File:那个人在哪里.png|thumb|280px|right|]]
 +
“祈翠”是一个由网民发明用以诅咒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反审查用语。2020年1月25日,湖北全省已有十几个城市被下达了封城令,然而习近平却没有前往一线视察,行踪不明,不少网民在微博发问“那个人在哪里?”,却遭到了删帖。3天后,习近平会见了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声称“疫情防控工作我一直是在亲自指挥、亲自部署”。
  
2020年2月,部分网民因对中国政府在“新冠病毒”疫情中的表现极为愤怒,将矛头直指“[[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的习近平,创造性地在社交平台开始转发“翠”这个字,其含义则为该字的拆解:“习卒”或“习二卒”。又有人称“习卒习”发音类似“习主席”。这些都形象地表达了部分网友对习近平健康状况的某种期待。
+
有不少网民对于习近平统领下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强烈不满,又苦于受到社交平台上严厉的言论审查。一位微博网友开始在微博评论区发出“翠”这个字,其含义为该字的拆解:“习习卒”,意为“习×2卒”(“二”在某些方言中有贬义,指人做事莽撞,头脑简单)或“习卒两次”。也有网民调侃“习卒习”发音类似“习主席”。由于“卒”在古汉语中有死亡之意,因此该字其实是网民对习近平公开的死亡诅咒,并颇有创造性的绕过了网络审查。
<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20/02/%e3%80%90%e6%95%8f%e6%84%9f%e8%af%8d%e5%ba%93%e3%80%91%e7%bf%a0%e4%b8%8e%e7%a5%88%e7%bf%a0%e8%b6%85%e8%af%9d/ 【敏感词库】“翠”与“祈翠超话”]</ref>
+
 
 +
随后微博上出现了一个“每日祈翠”超话,网民在该话题下留下各种内涵式的评论,对习近平的健康状况表达某种期待。来自热播电视剧《甄嬛传》的表情图片也被网民热转,其中的“祈祷”、“驾崩”剧情图也与“祈翠梗”相得益彰。(剧中甄嬛设局让皇帝看到她为其祈福,从而重新得到了宠爱,但最后她设计毒死了皇帝)。
 +
 
 +
最终,“翠、祈翠”等内容遭到了全面封杀,成为了新冠疫情期间一个错误的集体记忆。2022年7月,一份展示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审查知识库的文件被泄露,文件显示新冠疫情初期仅两个多月时间(2020.2.21—2020.5.6)涉习近平的新增敏感词就高达564个。其中,“祈翠”、“习卒”、“习二卒”、“习卒习”、“每日祈翠”等违禁词均列于其中。
 +
 
 +
虽然“祈翠”在墙内实现了快速清零,但“翠字恐惧症”仍在不断传染,并不时激活网民的不正确记忆。2020年2月,上海广播电视台采访到了一位名为“司马翠翠”的餐饮企业负责人,不少网民在评论区调侃“户籍注销警告”、“请依法改名”。
 +
 
 +
2021年2月,日本手游《偶像梦幻祭2》在微博发布活动资讯,将宣传文稿中的游戏角色“高峰翠”易名为“高峰midori”,主办方还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解释称“由于特殊原因而更名”。
 +
 
 +
2022年8月,央视宣布“世界最重圈养大熊猫宝宝诞生”,而这只熊猫宝宝的母亲名为“翠翠”,央视邀请网民为熊猫宝宝起名,有网民在评论区调侃“翠翠就是最完美的名字”。
 +
 
 +
当然,因汉字拆分而成死亡诅咒的“翠”字只是一个载体,且很容易被识别被封杀。很快就有网民发现,在一个遍地都是敏感词的环境下,即便是使用相当模糊的代指,人们依然可以达成一种巧妙共识。例如2022年7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不幸遇刺身亡,有网民转发歌曲《可惜不是你》来表达对遇刺者不是习近平的惋惜,网络上再掀起了一股祈翠风潮,没有人直接说出习近平的名字,但人人都知道诅咒的对象是谁。
 +
 
 +
2023年8月,有微博用户编段子称自己遇到了一个神灯妖魔,当说出自己的愿望是“能不能让那啥啥啥,啥啥啥”时被妖魔捂嘴,评论区几乎所有网民都立马联想到这是大概是一个有关习近平的诅咒。
 +
 
 +
至此,“祈翠”已随着网络审查而进化到了一个更高阶段,从形的“祈翠”(字形)变成了意的“祈翠”(达意),正如一位网民代入审查部门角度的调侃“你以为你放一张白纸,我就不知道你想说什么了吗?”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时代===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33273.html 【麻辣总局】寻人启事:习近平 男 汉族]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33189.html 【立此存照】因“习近平”一词敏感 微博网友怒斥“特朗普下台”]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63145.html 光传媒|林夕:如何治疗“翠字恐惧症”?]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63145.html 光传媒|林夕:如何治疗“翠字恐惧症”?]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57817.html 【CDT导览】习近平的新南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57817.html 【CDT导览】习近平的新南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

2023年11月4日 (六) 06:22的版本

Pray For Jade

“在此真心祝祷吾皇——驾崩——信女愿一生吃素”
那个人在哪里.png

“祈翠”是一个由网民发明用以诅咒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反审查用语。2020年1月25日,湖北全省已有十几个城市被下达了封城令,然而习近平却没有前往一线视察,行踪不明,不少网民在微博发问“那个人在哪里?”,却遭到了删帖。3天后,习近平会见了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声称“疫情防控工作我一直是在亲自指挥、亲自部署”。

有不少网民对于习近平统领下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强烈不满,又苦于受到社交平台上严厉的言论审查。一位微博网友开始在微博评论区发出“翠”这个字,其含义为该字的拆解:“习习卒”,意为“习×2卒”(“二”在某些方言中有贬义,指人做事莽撞,头脑简单)或“习卒两次”。也有网民调侃“习卒习”发音类似“习主席”。由于“卒”在古汉语中有死亡之意,因此该字其实是网民对习近平公开的死亡诅咒,并颇有创造性的绕过了网络审查。

随后微博上出现了一个“每日祈翠”超话,网民在该话题下留下各种内涵式的评论,对习近平的健康状况表达某种期待。来自热播电视剧《甄嬛传》的表情图片也被网民热转,其中的“祈祷”、“驾崩”剧情图也与“祈翠梗”相得益彰。(剧中甄嬛设局让皇帝看到她为其祈福,从而重新得到了宠爱,但最后她设计毒死了皇帝)。

最终,“翠、祈翠”等内容遭到了全面封杀,成为了新冠疫情期间一个错误的集体记忆。2022年7月,一份展示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审查知识库的文件被泄露,文件显示新冠疫情初期仅两个多月时间(2020.2.21—2020.5.6)涉习近平的新增敏感词就高达564个。其中,“祈翠”、“习卒”、“习二卒”、“习卒习”、“每日祈翠”等违禁词均列于其中。

虽然“祈翠”在墙内实现了快速清零,但“翠字恐惧症”仍在不断传染,并不时激活网民的不正确记忆。2020年2月,上海广播电视台采访到了一位名为“司马翠翠”的餐饮企业负责人,不少网民在评论区调侃“户籍注销警告”、“请依法改名”。

2021年2月,日本手游《偶像梦幻祭2》在微博发布活动资讯,将宣传文稿中的游戏角色“高峰翠”易名为“高峰midori”,主办方还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解释称“由于特殊原因而更名”。

2022年8月,央视宣布“世界最重圈养大熊猫宝宝诞生”,而这只熊猫宝宝的母亲名为“翠翠”,央视邀请网民为熊猫宝宝起名,有网民在评论区调侃“翠翠就是最完美的名字”。

当然,因汉字拆分而成死亡诅咒的“翠”字只是一个载体,且很容易被识别被封杀。很快就有网民发现,在一个遍地都是敏感词的环境下,即便是使用相当模糊的代指,人们依然可以达成一种巧妙共识。例如2022年7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不幸遇刺身亡,有网民转发歌曲《可惜不是你》来表达对遇刺者不是习近平的惋惜,网络上再掀起了一股祈翠风潮,没有人直接说出习近平的名字,但人人都知道诅咒的对象是谁。

2023年8月,有微博用户编段子称自己遇到了一个神灯妖魔,当说出自己的愿望是“能不能让那啥啥啥,啥啥啥”时被妖魔捂嘴,评论区几乎所有网民都立马联想到这是大概是一个有关习近平的诅咒。

至此,“祈翠”已随着网络审查而进化到了一个更高阶段,从形的“祈翠”(字形)变成了意的“祈翠”(达意),正如一位网民代入审查部门角度的调侃“你以为你放一张白纸,我就不知道你想说什么了吗?”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