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

据环保部表示,去年中国遭遇52年来最严重的空气污染。室外空气污染是致癌的一个主要原因,2010年导致120万中国人过早死亡。室外空气污染近八成来自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如今,越来越多人呼吁政府采取行动治理空气。

国务院去年9月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由国家牵头,由市场力量进行调节,本着「谁污染、谁负责,多排放、多负担,节能减排得收益、获补偿」的原则治理空气污染。

北京市将减少向汽油汽车发放牌照,到2017年每年发放牌照15万,减幅约40%;同时将增发同等数量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牌照。同时,较宽松的「国四」排放标准的汽车,也将由更环保的「国五」标准汽车取代。

中国三大主要工业区已禁止新建煤电厂。到2017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耗比重将从2010年的8.6%提高到13%。国务院将与所有省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进行年度检查并实行问责制,每月还将公布治理空气污染的十佳省份和十个最差省份。

看来中国已经采取了正确措施。但是,国内工业持续几十年快速增长,制造了太多问题,似乎难以迅速转型。

首先,中国68%的能源来自高污染煤炭。 2012年,中国煤炭产量为36.6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而欧美各自的煤炭产量只有10亿吨。即便关闭所有重污染企业,煤炭占据的能耗份额也只会略微降低,到2017年只能从2012年的66.8%降至不到65%。

而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去年批准建设的煤炭项目产能高达1亿吨,是2012年的六倍。其中大部分新增产能位于内蒙古和陕西等地。

鉴于中国的能源需求太大,至少在未来的20年,估计中国仍将依赖廉价但污染严重的煤炭,顶多只会调整其利用,不会大幅减少使用。此外,中国正在推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这意味着中国的能源需求将爆炸性增长,以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的产业、物流业及为家庭提供可负担的能源。

其次,目前还不清楚对可再生能源寄予的厚望能否实现。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环保规划提出到2050年,把中国可再生能源比重从2012年的9%提高到45%,同时把化石能源比重从92.7%(2007年)降至45%。

中国对环保的关注,从近年来在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就能看出。然而,可再生能源极其不稳定。中国缺乏有效的存储容量和全国性「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而且,可再生能源成本也比煤炭高得多。

第三,虽然国家发改委希望到2020年,将天然气在总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从2012年的4%提升至10%,其中包括利用页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但实际上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中国可开采的页岩气储量至少与美国相当,但中国严重缺水,加上开采可能造成污染,因此并不能毫无顾忌地大肆开采。

第四,中国计划到2015年,将投入使用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增至50万辆,到2020年增至500万。但这类汽车的需求不高、创新投入不足、排放标准仍不确定,而且缺乏充电设施,因此这些目标很难达到。同时,随着中国城市居民日益富裕,能耗更高的汽车愈来愈受欢迎,例如SUV越野车。

第五,城市的配备设施建设和管理非常重要,会影响到电力分配、交通系统、垃圾处理、建筑设计、连通性、城市规划和最重要的公民参与。中共去年召开的三中全会呼吁建设新的「生态文明」。但到了2030年,10亿中国消费者可能需要更多耗能设备和产品。除非采取新的简约生活方式,否则新文明只会是白日梦。

总而言之,中国的城市可能还需要几十年才能摆脱「雾都」形象。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希望近在眼前。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最新报告,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从能源密集型出口转向消费和服务,从2035年起,中国能源需求应逐步趋于平稳。

而且,中国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完成一项试点研究,目前正在建设一个全国性「坚强智能电网」,可以把太阳能和风能接入电网。

为遏制污染,中共领导干部将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负上责任。同时,中国也正在酝酿征收环保税。考虑到中国领导人有政治意愿,加上受过良好教育、具有环保意识的中产阶级也日益增多,或许到了2030年代,中国城市就能再次看到蓝色天空。

 

梁建邦是香港的国际及中国问题专家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