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1年,久违的”保八”目标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保八”,意思是中国经济必须保持足够的增长速度,才能避免各种矛盾的爆发,正如厉以宁所说,“经济一旦冷一点就不得了,失业、社会稳定等各种问题都出来了。”有人将中国经济比作骑自行车,必须要有速度,才不会倒下来。可是,为什么是8而不是9,又或者是7,却并没有什么学理依据,而主要来自经验,“实际上是中国常年经验主义的产物,俗称老八路”(张平)。

尽管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体制,”保八”目标的完成,仍主要依靠政府通过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运用来加以推动。由于国有企业占有了大部分的信贷规模,“保八”这类刺激计划所带来的宽松信贷环境下,大量的贷款往往流入到了国有企业手中,由于国有企业缺乏硬约束和优良的治理结构,这些贷款中的相当一部分并不能获得满意的回报,甚至会形成呆坏帐,这又反过来形成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压力。一方面,政府深信经济必须维持一定的增速以保持稳定,一方面,刺激计划又遭遇到了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且可能对银行体系带来危害,在这种两难前提下,为克服这一问题,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采用温和适度的通货膨胀,由于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适度的通货膨胀辅之以较低的利率,可以改善国有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而有助于缓解银行的呆坏帐压力。

因此,国有企业的强势地位和低效率的并存,不可避免地造就了改革以来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固定搭配,“中国改革开放以后,GDP和CPI呈现着非常高度相关的情况”,这一现象早已经为中国经济学家们所认知,在洞悉了这其中的逻辑关系后,许多经济学也通常会赞同适度通涨,并将之看成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伴生现象甚至是前提条件。就在最近,针对通涨预期抬头的舆论,许多经济学家都表态认为适度通涨是可以接受的,如成思危就称通涨无害,只要“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超过了通货膨胀率”;吴敬琏则称“3%—5%温和的通胀是无害的”;赵锡军也认为:“9%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3%的CPI的涨幅这可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搭配”。经济学家们深知,中国需要高速增长来维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 而由于国有企业占有如此之大的信贷规模,要保证这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不能不为其低效率买单,也就不能不将适度的通货膨胀作为代价。

可是,通货膨胀有利于作为债务人的国有企业,同时也就损害了债权人也是存款人的利益,在中国投资渠道相对狭窄,这种利益损害就更难规避。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增长刚在前脚增进了国民财富,伴随的通货膨胀后脚又削减了国民财富。可见,中国内需不振和投资过旺,其实不过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罢了,都来源于国有经济的强势与低效的并存。人们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在数十年经济持续高增长之后,国民的财富状况仍不尽人如意,“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裕”?在我看来,以一定的通涨幅度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不啻是将广大民众的部分财富源源不断地输入进了国有企业体系之中,这正是国民财富状况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始终更多地依赖于投资而不是内需的原因所在。

有见于此,中国经济变革的方向其实一直两个方向中徘徊,要么是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要么就是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30年改革循环始终走不出这个大框框。我不得不说,所谓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更像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近10年来,中国各级政府对资源的掌控运用有了长足的进展,调控能力也随之加强,因此,与1998年的充满争议相比,这一次完成“保八”目标显得毫无悬念。但是,只要国有企业的效率没有什么根本性变化,那么,就算超过10万亿的信贷足以完成“保八”的目标,随着其中的绝大部分进入到国有企业手中,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早晚也将来临,而其所起的财富分配效应,又将给本已疲软的内需进一步的打压。因此,就算“保八”如期完成甚至更高,中国经济也还在老模式中打转,投资旺盛和内需不振的状况也不可能有什么扭转的希望, 转移到以内需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依旧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