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周报:【CDT周报】第148期:作为一个厨师,我以后再也不做蛋炒饭了

本周中国数字时代【404文库】新增文章4篇,【每日一语】新增网语5条,【大事记】收录热点事件2条,刊登读者投稿2篇,投稿请点此

封面图片来自Youtuber @源主Master

编者的话:

12月2日—10日 这一周,血槽姐事件在发酵多日后迎来了新的后续,上观新闻和澎湃新闻发表了一篇联合采访报道《五问阿里献血事件真相,还原上海女子车祸救治全过程》,试图通过五个方面的自问自答来达到“以正视听”的目的。该报道为“血槽姐”事件提供了一个纯误会的故事解释:“血槽姐夫妇两家人未请托上海市卫健委,小姑姑是无权无势的退休工人,120万巨资也是血槽姐母亲的几个领导筹借、阿里公务员献血完全是爱心自愿,不存在特权调用援藏医生的函件,一切都是网友脑补想象。”在上观澎湃发布的稿件中,献血事件的求援方向、模式都和血槽姐短视频中所发内容完全不同,上海市卫健委的角色彻底消失了,神秘的小姑姑也并非公职人员,起到最大作用的亲戚又成了小姑儿媳,血槽姐夫妇(陶先生余女士)也被描述为非常普通的工薪家庭…总之,在整个献血事件中,网民关于“人情社会因素”的全部想象都遭到了否定,报道试图让大家接受“一切都是公事公办”的结论。但这篇联合采访报道却显得并不专业,在诸多关键性问题上选择视而不见,没有拿出令公众信服的证据,如阿里献血者当事人证言、医疗机构间的函件照片等。并且,该报道还颇有在官方层面盖棺论定的意味,有多篇提出质疑或批评的微信文章遭到了404,同期上海网信办宣布处置了一批“造谣传谣”的自媒体账号,所有关于血槽姐家属身份的猜测内容都被批量清理。一位网友在微信朋友圈宣布明年上海万圣节要COS血槽姐,结果也被微信封禁朋友圈两天。至此,血槽姐事件因“采用不规范的媒体手段来包装无力的澄清”而彻底陷入罗生门,导致公众在舆论层面彻底失去了获取真相的权利,有大量网民选择继续相信自己的特权想象,因为它更接近自己从生活经验中得来的基本常识。一位网友评论道“如果我是一个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看到了这篇新闻,我可能会选择相信。但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你说我是信还是不信呢?”

img

这一周,美国评级公司穆迪将中国信用评级展望改为负面,之后又将香港、澳门的评级展望下调。这一连串动作引发了中国、香港政府的反对,同时中港股市连续下跌。早在2017年,穆迪曾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3下调至A1,而这也是自1989年以来首次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在当时,经济学者温克坚评论道“对绩效合法性的渴望,使得地方政府不可能接受经济低增长带来的社会和政治压力,而在改革政策缺席,经济自由化难以推进的背景下,通过不断增加债务杠杆来驱动增长几乎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如今六年过去,这样的评论似乎并不过时。而在近期获得“网易2023年度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奖”的吴敬琏,其在《财经》的一篇专访再度在微信平台受到了热转,原文标题为《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吴敬琏在文中提到“中国社会一直存在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行,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穷途。这样,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成为一场两种趋势谁跑得更快的竞赛。”并最终把问题的症结指向了政治改革,“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篇11年前发布的文章如今看来同样也丝毫不觉得过时,道出了当下中国问题的本质。有网友指出它就像“吴敬琏所代表的学术市场派,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2023年末,对国人最后的呐喊,也是中国学术界经济市场派集体的哀鸣”。如今我们的确已走到了“新旧时代轮换的暗夜临界点”,但哪种经济趋势跑得更快不言而明。最终,这篇曾被刊于人民日报的文章在微信平台上遭到了删除,也让人们再度看到了这个国家相较于11年前更加萎缩的言论环境。而这一幕也与本周宣布弃保流亡的香港民主人士周庭的言辞形成了某种呼应——“坦白说,我从不否定中国的经济发展,但一个如此强大的国家,要将争取民主的人送入监牢、限制出入境自由,还要求以进入中国大陆参观爱国展览作为取回护照的交换条件,这何尝不是一种脆弱呢。”

filev

CDT 档案卡
标题:【CDT周报】第149期:N年前的文章并不过时,是时代的大不幸
作者:中国数字时代
发表日期:2023.12.11
主题归类:大事记
CDS收藏:话语馆

一周荐读:

Zara 的母公司Inditex表示,他们将不再从北京光华纺织及其母公司购买任何产品。“Inditex 全面致力于在其整个商业链条中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并严格遵守所有强迫劳动法规。”然而,曾因“新疆棉”问题而遭到中国抵制的H&M回应的则相对模糊,只是声称“供应链的透明度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11月,上海万圣节被玩成“万梗节”成为了中文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除此之外,我们也选取了亮亮丽君夫妇的遭遇和“血槽姐”动用关系献血事件这两起事件中值得关注的观点和讨论。

12月7日,有网民发现,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知名金融财经领域大V刘纪鹏被禁言。他的抖音、头条账号显示被“禁止关注”,微博账号正常,但有用户反映无法添加关注。刘纪鹏被禁言的原因或与他近日发表的一系列对中国股市的点评有关。

一周词条:

2023年12月10日,高耀洁医生在曼哈顿的寓所去世,享年96岁。中国数字空间本周首先推荐词条高耀洁,在词条下记录了“中国民间防艾滋第一人”高耀洁医生一生不懈的抗争,以此对她表示深致的尊敬与哀悼。

2008年12月9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和303位中国各界的异见人士和维权人士共同签署了《零八宪章》,呼吁中国当局改革政治体制,尊重自由、平等、人权等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践行民主、共和、宪政等现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构。今年是《零八宪章》十五周年,于是推荐词条零八宪章,在该词条下可以查看签署人的独立页面,也完整收录了宪章全文。

2012年《财经》杂志对经济学泰斗吴敬琏先生进行了专访,发表成文《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在吴敬琏先生荣获2023年度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奖之际,十一年前专访里对中国社会矛盾的预警反而更加与时局相关,被网民热转,最终遭到网络审查。在词条吴敬琏下,按中国模式、市场经济、民族主义、法治改革等话题整理摘入了专访中的内容。

中国独特论、复杂中国论都是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常用的论述方式,试图为中国现行的专制极权体制提供辩护和解释。在词条中国独特论下,可以查看围绕这个话题而展开的相关词条,如环球时报、胡锡进、民族主义、专制主义、洗脑等等。

一年前,中国实行了近三年的动态清零政策嘎然而止,但新冠三年间的恐怖记忆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在解除封城一周年之际,中国数字空间也在整理和完善与新冠疫情相关的词条,本周推荐上海封城连花清瘟。在词条上海封城下,详尽记录了2022年春季上海因奥密克戎的传播而封城三个月的前前后后,包括民间的无助、愤怒以及反抗。在词条连花清瘟下,详尽记录了这款“抗疫明星药”背后的谎言、政治、宣传和利益链条。

李文亮医生原本是武汉中心医院的眼科医生。在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初期,他作为早期发现并报告疫情的医生之一,在微信群发布消息试图提醒同行医生和公众注意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因此,他被称为是新冠疫情“吹哨人”。不久之后,李文亮医生被武汉警方传唤并开具训诫书。警方称李文亮医生发布的关于新冠疫情的信息为不实言论,他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一周关注:

12月2日凌晨,有知乎网友发起提问“如何看待 2024 年总台春晚主题定为:龙行龘龘,欣欣家国?”该帖在登上知乎近期热点后随之迅速遭到404(12月4日下午)。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截取了其中主要的高赞404回答。

在这种半统制经济、半市场经济的双重体制下,中国社会一直存在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行,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穷途。这样,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成为一场两种趋势谁跑得更快的竞赛。

这一次,社会大众对献血风波中真相的塑造,起点与终点就是特权想象。因为人们凭人情世故就能知晓,将上海援藏医生从日喀则调到上千公里之外的阿里医院,很难说是普惠的紧急医疗响应。风波中的特权想象绝非精神性的,而是生存经验使然。‍‍‍‍

一周惊奇:

日前,喜茶推出了一款名为“佛喜拿铁”的新饮品,并配套推出三款特别设计的杯子和冰箱贴,分别以无语菩萨、欢喜罗汉和伏虎罗汉为主题。12月5日,“喜茶涉嫌违反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被约谈”登上微博热搜。深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人员称已约谈了喜茶。12月5日,喜茶方面尚未对此事回应,但“佛喜”联名款系列其实已经下架。而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对新京报回应称,与喜茶的联名合作已经结束了。

著名历史学者易中天的《易中天中华史》一书被要求下架,其原因是有关方面收到主管单位的通知,认为易中天对历史的见解和评论是不符合官方要求的。具体来说,易中天对中国历史的一些重要人物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和批判,有时与官方的史观和价值观不一致,甚至有时会引发“以古讽今”的联想。

发布倡议书鼓励家庭存粮10天以上,对政府有关部门来说,只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有其对粮食安全的考量。但这类考量,和居民日常生活情境,发生了脱节。普通人不了解政府部门为何要此时倡导“民间储粮”,其必要性和迫切性体现在哪——如果不说清楚这一点,有关部门被质疑“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刷存在感”,也不算冤枉。

张核子搞走多少钱,预制菜搞走多少钱,三年疫情卖莲花神药的搞走多少钱,都没人查。一转头,包子铺里卖豆腐脑的,小饭馆里拍黄瓜的,逮住一个就往死里罚。总怪社会群体之间戾气不断加深,却从不问究竟是谁,撕裂出来这些天堑鸿沟。

一周讽刺: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 @连花清瘟治感冒 是被允许的话,那么,很多中成药是不是都可以按此方法起名?比如: @小柴胡治感冒 @桑菊治感冒 @羚翘治感冒 @板蓝根治感冒 @金银花治感冒 ……众所周知,对于普通感冒这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人不需要吃药,多喝水也可以痊愈,那些饮用水品牌,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起名?比如 @农夫山泉治感冒 @依云治感冒 @怡宝治感冒 ……

这几天有段很火的视频,河北省石家庄赞皇县邢郭镇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北马村刘大爷家里。年底了他们空着手来也就罢了,还把刘大爷家里准备过冬烧的一吨煤给拉走了。在中国只要是个人,都是惜老怜贫的,大家看到这种事自然要问问你凭啥拉人家过冬取暖的煤。当地镇政府说……

行车信息到底算不算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信息,大星也说不好。但动不动就挂车主这个风气很快就在车企中传开了,比如长城就干过。大家还会在买车时跟你签个共享、公开你的个人信息时无需争得同意的文书。当然,这个文书只在对车企有利时大家才会拿出来,比如这次的比亚迪。

一周声音:

我觉得或许应该讨论的是如何创造更多的安全机会让当事人发声。而不是把所有的风险压力都转嫁到记者身上,记者在能避开的坑上没有理由去坑受访者。更何况造成这一切的并不是记者,而是我们共同要面对的警察和傻逼公权力。

不能不追问,健康码肩负的使命早已宣告完成,为何至今还不彻底下架、还不彻底删除相关数据?它迟迟不肯从各地的应用端下线,无非因为“好用”和“管用”,形成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试图将其延伸到常态化公共治理。欲将这“宝贝家伙”改头换面,用作其他用途或场景,我笃定有人从来不乏这种强烈冲动……

当舆论越来越极化,仇恨与暴力肆虐的时候,一批从事知识生产的知识精英并没有承担反思责任,反倒发出种族歧视的极端话语,比如抨击巴勒斯坦人智力水平低下。一定程度上,或许正是因为缺少真相的供给,才暴露出所谓知识精英的真实水平。

一周故事:

层层转包导致利润低、施工流动性大、责任被分散,都会影响工程质量。尤其当县城建筑市场监管能力普遍较差时,遇到危险度高的大跨工程,比如大礼堂、体育馆等等,便很容易埋下隐患。江乔回忆,自己验收一些县城大跨建筑时,目睹过不少离谱的错误,“譬如外包的钢架公司把钢梁尺寸做错了,焊好了才发现。还有连接点焊缝没焊紧,螺栓太松掉下来,都是很常见的。”

一个在互联网公司上班的女儿,一个在商场里当保洁员的母亲,她们共同在深圳生活。这样的故事也许不是孤例。但这是第一次,女儿把母亲的故事写了出来。母亲叫春香,55岁,不会说普通话,不会骑车,智能手机用得也不是很顺溜,但还是来到了女儿所在的城市深圳,原因是她在县城“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