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芳:记者

(2011-07-03)

早报导读

● 李冠芳

星星月亮太阳

前副总理陈庆炎博士宣布参选总统召开记者会的阵仗,让我眼睛一亮。

除了本地主流媒体,新媒体“主流”之一的论政网站“网络公民”(The Online Citizen,简称TOC)也受邀出席记者会,外国媒体则一个也无。第一次被“认可”,TOC当然很慎重其事,派了5名博客“记者”前去采访,比《海峡时报》的3名记者更大阵仗。过后,陈庆炎博士的YouTube、Facebook等社交媒体也一并启动,一应俱全。

大家或许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陈庆炎博士身为本地最大媒体公司的主席(为了以独立人士身份参选总统,他于7月1日正式卸任报业控股主席一职),这样的举动和思维是最正常也最必然的。但事实的背后却不是这么直截了当的,在过去的大选里,即便是被公认为最懂得运用新媒体的竞选人,在利用新媒体工具上,似乎也没这么平地一声雷地全面发动,多少都有一些保留。

这里有个值得争议的关键点。这些新媒体上的博客,可以被称为“记者”吗?

这个问题容易回答:为何不可?记者不需要专业执照,任何可以用一支笔或影像、声音把信息、事件记录下来,传播给公众的人,都可以被称为记者。

在新媒体时代,记者更不一定非得身在主流体制里。

台湾去年两项崇高新闻奖(卓越新闻奖和曾虚白新闻奖)的最大赢家朱淑娟,就是以独立记者的身份,在两个大奖中获颁三个奖项。她曾是台湾大报《联合报》记者,感叹媒体大环境的改变,离开主流体制后,依据自己的专业,在博客上关心环境议题,采访撰写环境新闻。

作为独立记者,朱淑娟面对很多挑战,包括不再有人把消息送上来,必须靠自己的人脉关系去寻找新闻;进行采访也常会被质疑,更没有人会邀请她出席记者会。当然,她采访撰写的内容,也没有即有的读者群和传播管道。好在网络时代让独立记者找到了可能,通过网络让自己与社会连结起来,就有平台和管道把资讯传递出去。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