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推荐制”打补丁难解诚信软肋
文/魏英杰
经过两年摸索实践,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进入规则细化阶段。其表现之一是日前推出的校长推荐制实施方案及其细则,另外就是刚发布的《优秀中学生素质养成手册》。这本手册将发放给具有推荐资质的中学,由高一、高二学生填写,作为“校长推荐制”和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据。
北大“校长推荐制”推出时就遭受激烈争议。当时,教育部原发言人王旭明说这是“一道美妙而难念的经”,而北大出身的美国学者薛涌也表示此举有悖于“中国国情”。揣其大意,推荐制固然符合自主招生理念,但在现实中难免遭遇水土不服。例如,有人就此质疑:谁来保证校长推荐的公正性?
这一质疑,暴露了“校长推荐制”所遭遇的现实困境。这就是,“校长推荐制”的根基在于个人诚信,而这一点恰是目前国内社会的一大缺失。在国外,老师给学生写推荐信,大概不会有人认为这个老师拿了学生红包。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可在国内,人们的想法会是,这个老师肯定拿了人家什么好处,不拿才奇怪。在这情况下,推荐制很难实现其制度设计初衷。
原本事情很简单,校长(或经过集体评议)觉得哪个人可获推荐,直接签名就可以。但由于害怕公正性出问题,如今不得不加以规则细化。相关细则不仅包括被推荐学生的“入选”条件,还制定了相应遴选程序,比如规定中学应成立专门监督机构。可这样一来,所谓“中学校长推荐制”,实际上就成了“中学推荐制”,校长签字不过徒具象征作用。最终,肯定还是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最容易进入推荐名单。“校长推荐”的制度悖论,至此表露无遗。
细则也好,《素质养成手册》也罢,实际上都是在给“校长推荐制”打补丁。既然“校长推荐制”难以绕开诚信缺失的暗礁,再打多少补丁,效果恐怕也有限。例如,手册的“成长历程”部分要求学生按月主动记录、自我总结,具体事项包括“本月你为父母或亲人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等。问题是,谁能保证学生说的是实话,又有谁能监督这些记录的真实性?如果是父母,他们会在子女的手册上写个“NO”吗?学校又会这么做吗?
自主招生在整个大学招生中所占份额很小,由“校长推荐制”进入自主招生渠道的学生数量更少,就此而言,倒不必对这项自主招生政策过于苛求。但也不得不说,“校长推荐制”所遭遇的诚信软肋,很难以打补丁的方式解决。尤其是,在个人诚信难以确保的前提下,让学生记录自身道德水准,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近些年来,高校自主招生新招迭出却走不出困境,与此也有莫大关系。这更多是制度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出了问题,而不全在于制度设计不合理。从这角度看,“校长推荐制”体现了北大的一个美好愿景。遗憾的是,相形于当下社会诚信状况,这项制度注定是个“早产儿”。当然,倘若北大这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反倒让人产生几分敬佩。
2011年10月26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