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是一场革命吗?
作者:薛莉,夏克余
来源:《金融时报》中文网
来源日期:2011-11-17
本站发布时间:2011-11-20 12:45:42
阅读量:6次
过去两年里,微博在中国异军突出。微博不仅成了突发新闻的发源地,也成了意见领袖们的论坛,制造并传播了不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闻事件,如郭美美的微博炫富、邓飞的微博打拐和“免费午餐计划”、微博局长等等。素以提供“观点”著称的《新周刊》在一期杂志的封面故事中指出,微博正在以新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掀起一场“微革命”。
微博真的能引起一场革命吗?
在FT2011年中国高峰论坛上,一些微博名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互联网观察家谢文认为,革命并非仅仅因为微博而引发。他说:“为了探索微博,我专门去了趟伊朗,想看看twitter和伊朗革命有没有关系,事实证明,没有关系。今年我又去了突尼斯,发现突尼斯革命和twitter还是没有关系。当一个社会要突变的时候,有没有微博根本没有关系。”他强调说:“微博就是一种工具。不要把微博的使用者产生的内容,强加给微博本身。”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觉得“革命”这个提法“野蛮、粗暴。”但他同时又盛赞了微博:“微博解放了我。我发了一条微博后,想不出博友们会从什么角度给你解读。像我这种读书少的人,现在再读大学不可能了。微博就是我的学校。”他认为:“微博上有错误,但微博同样可以集结所有人的力量来纠正错误。比如,刚才我把环保部说成环保局,把人家说低了一级,微博上马上就有人给我指出了。”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也不喜欢“革命”的提法。虽然他承认微博对他的影响也很大。他指出:“中国的微博现在因膨胀而失控。微博舆论的力量正在改变决策的方式。一个缺乏法制的社会,如果因为舆论的力量,而改变决策,也很悲剧。因此需要一个配套,而不能只靠微博这一个东西。”
提出“微革命”观点的《新周刊》的总编封新城则在会场解释他们想出这个名词的初衷:“微博掀起的不仅是‘微革命’,它是通过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微动力’来推动社会的‘微变革’,同时组成我们日常‘微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大势所趋。”他以《新周刊》为例,“也许有一天这本杂志会被在新浪微博上坐拥300万粉丝的‘@新周刊’取代,成为后者的赠品。”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