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闾丘露薇 | 评论(0) | 标签:TNF征我极限, 登山, 安全, 专业, 环保, 旅游

虽然没有登顶,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能够从2100米爬上4200米,也算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因为之前爬过的山,最高也就是几百米,虽然上过三千多米的高原,但是毕竟还是在平地工作。

我一直认为,户外运动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比如野外攀岩,爬雪山,风帆,滑雪,骑马等等。正因为专业,如果缺乏好的装备,没有学会技巧,那对于第一次,或者是初级入门者来说,都会有一定的风险。就算是在香港的行山径,如果没有因应路程的短难易,准备好水,合适的衣物,指南针,手机等,也可能会发生中暑,迷路,受伤等意外。也因为这样,参加这次TNF征我极限的活动,开始非常犹豫,虽然作为TNF的老用户,对于装备当然不担心,但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对风险的控制没有把握,但是问题在于,如果不去尝试,我又如何知道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前天下午,当我抵达4100米大本营之后,才知道另外一支登山队的两名队员滑坠死亡。这才明白,为何队内的两名专业登山运动员,孙斌和严冬冬,在和我们一起爬到半山腰的时候,焦急的冲上山,原来是参与救援。他们衣服和鞋子也没有来得及更换,就冲到了五千多米的山上,把其中一名登山者的遗体搬下来,严冬冬还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包裹遗体,孙斌更是有一些脱水的状况。而另外一名,则由当地的向导搬了下来。

两名登山者出事的地点,其实之前也发生过同样的意外,而发生意外的原因都差不多,是他们在登山的时候没有结路绳,有的还没有带上冰镐。户外运动,比如登山,毕竟是一个个人选择,就像投资一样,风险自负。因此首先对生命负责的,应该是自己。不过如果真的要说这些意外里面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如果登山者参加的是收费的登山活动,那末组织者有责任确保参与者的安全,比如登山前的培训,安全讲解,告诉大家需要准备好那些装备,而铺设路绳也是组织者的责任。不过因为涉及到费用,拿哈巴雪山来说,如果交给云南专业的协会,那就需要上万的费用。而且更多时候,一些登山者是自己结伴而来,随便找了当地的向导就登山了,只需要支付一百五十元的导游费,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做这些准备。

这次登山,The North Face除了准备了专门的登山衣物,还有头盔,对讲机,冰爪和冰镐,提前安装了路绳,并且安排医生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测量血氧以及心律,不达标的坚决不允许再向上,也教授大家一些基本常识,比如在攀登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高原反应,一定要下撤。因为在攀登的过程中,只剩下自己和向导,因此需要自己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下一个判断,作出决定。而我就是在4200米的时候,出现呕吐和心跳加快,为了有足够的体力下山,决定放弃不再尝试。也因为这样的充分准备,结果有19人成功登顶,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虽然户外运动在很多人看来是挑战极限,甚至带点冒险,但是在我看来,户外运动更多的是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的多彩一些,而亲近大自然,对自己的身心都是非常好的事情。也因为这样,我总觉得,安全是第一,而为了确保安全,专业比勇气更加重要。

和国外相比,户外运动算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比如国外的户外运动者会购买高额保险,但是中国受理这类保险的公司不是很多。向导基本上就是当地的村民,他们凭借的是自己的经验。至于救援,像哈巴雪山,也还是出于民间自发的救助,就算是在大本营,根本没有专业的救援工具,比如伸缩担架等,这样可以减轻救援者的负担,缩短送人下山的时间,更不要说出动直升飞机进行搜索救援。

也因为这样,在经历了这次救援之后,孙斌说,他打算和当地的登山协会一起,培训当地的农民,因为毕竟向导是一个专业的工作。比如教会他们打路绳,如何进行救援,应该配备一些怎样的装备,以及教授登山者一些基本的登山技巧。

毕竟雪山是属于当地的村民的,应该让他们分享更多的旅游资源带来的收益。而要让他们愿意接受训练,是需要让他们明白,更专业的服务,长远来说,带来的收益更多。现在在当地,因为哈巴村内不同民族小村落之间的竞争,已经造成了低价竞争,而这种竞争,也导致了安全系数下降。不过,这还真有点困难,因为竞争,相互之间不会伸出援手,甚至有点看对方笑话的心态,而这些村民不明白,最终会导致恶性循环,大家都会受损。

国家地理杂志的总编辑李栓科在登山前提醒大家,一定不要把不易分解的垃圾留在山上,因为高原的分解速度比平原慢一百倍,这次整个登山过程中,大家都带着自己的垃圾袋,有队员更是在登顶之后,把沿途的空罐头捡了下来。

其实扔这些垃圾的,除了缺乏公德心的登山者,还有一些是当地马夫和向导。正如一位网友说,在教会他们如何使用塑料袋的时候,却没有告诉他们如何处理塑料袋。对于这些新包装新产品来说,很多村民并不会知道这些东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其实说到底,正是因为我们这些来自外面的登山者多了,才会出现营地,才会出现半山腰的商铺,才会在沿途出现这些垃圾。虽然旅游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但是稍不留意,就会增加大自然的负担。但是这是不是无法解决的矛盾?我倒不是这样悲观。只要每个人都有保育的意识,不要过度开发,不管是村民还是外来者,比如控制进山的人数,避免使用不环保的材料,爱护山林,不乱砍乱伐,不乱扔垃圾,那末我们当然还是可以和自然和谐共处的。

同样的,如果大家多用点心,当我们在享用一些旅游资源的时候,也能够帮助当地人从中得益。当然,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是最终,当一个地方变得热门之后,就被一家大公司垄断经营,而当地农民只能去卖卖茶叶蛋,靠出卖体力,这个地方和他们,再也没有关系了。

闾丘露薇的最新更新:
  • 抱怨和责骂能改变什麽吗? / 2010-09-28 11:27 / 评论数(25)
  • 一场募捐引发的争议 / 2010-09-26 13:22 / 评论数(6)
  • 一些记录 / 2010-09-23 12:38 / 评论数(39)
  • 慈善在中国 / 2010-09-19 21:32 / 评论数(6)
  • 分享一份我的书单 / 2010-09-16 07:56 / 评论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