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6日,中国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接送幼儿园儿童的校车与卡车相撞,导致20人死亡,其中包括18名儿童。事故发生时,充当校车的面包车严重超载,本来是运载9个人的车塞进了64人。此事民愤沸腾,但就在这个时刻,中国大陆政府代表驻马其顿大使崔志伟却宣布将援助马其顿的23辆校车交付马副总理阿里菲。对此,更加激起中国大陆民众的怨愤,认为在甘肃孩子尸骨未寒之际,对国内孩子不管不顾,却将校车援助发达的欧洲国家,网络上对大陆政府“麻辣隔壁”的痛骂一片。于是,体察民意的温家宝总理就立即出来为这个僵化陈腐的体制灭火了。

1127日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在讲话中,温家宝强调,要预防和避免儿童各种意外伤害,特别要加强校园治安、消防安全和校车交通安全工作;近来,一些地方连续出现令人痛心疾首的重大校车安全事故。这件事情提起来,我心里也很不安。校车安全必须引起各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已经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我要求法制办在一个月内制订出《校车安全条例》,也就是说,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温家宝还强调,要抓紧完善校车标准,做好校车设计、生产、改造、配备等工作,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做好校车工作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

温家宝说,要明确地方政府和部门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对发生的恶性事故要依法严肃处理。要通过中央、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温家宝强调,各级政府要把妇女儿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公共政策体系,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社会各界各方面都要积极参与妇女儿童事业,群策群力,推动形成尊重妇女、保护儿童的良好风尚。

但笔者不得不说,这个“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却是非常迟到的东西。“一些地方连续出现令人痛心疾首的重大校车安全事故”早已经不是新闻。除了大陆近年校巴悲剧

20111116日甘肃正宁一架限载9人的校巴严重超载64人与泥头车相撞,19名幼童死亡,43名幼童受伤外,就有926日,山西灵石县一辆校巴与大货车相撞,7名初中生死亡,5人受伤;720日,大连一辆无牌校巴失事,导致17名幼儿受伤。……

2010年,也有:1227日,湖南衡南县一辆三轮电单车违章搭载20名小学生失事,14名学生死亡,6人重伤;1028日,湖北潜江市一辆七座小巴载同23名小学生与卡车相撞,10名学生受伤;521日,甘肃一辆小学校巴出事,5名学生死亡,3名学生受伤;46日,广东汕头市某技工学校校巴与水泥罐车相撞,10名学生死亡,28人伤。……

而在2011年之前,照例连年连续出现令人痛心疾首的重大校车安全事故。只是,甘肃校车惨案引发了全球媒体得关注罢了,民众痛心悲愤。

比如大陆《大旗网》报道引述了《德国世界报》电子版后的网民留言和德国某博客的网民评论:德国网民Chinesensuppe留言:“啊,进步的西部中国,中国在一胎化政策之外难道又出了这样一个单脑细胞政策?司机和幼儿园老师得到了应有的处罚,孩子们就很遗憾了。家长们也肯定知道,他们把自己的孩子塞进了这辆车,但这么一个孩子就好像要被拿去卖一样的国度里,当64个人在小公共车里遇难的时候,谁又会关心呢?”;Drahkke留言:“我就一直问自己,为什么安全意识这么差,是不是由于智力问题?”;andyrx留言:“当我们知道,孩子们在这场车祸中是功利主义及贪婪的利益追求者的牺牲品的时候,看看视频中孩子们的眼睛吧。”;Ackergaul留言:“……有人给吉尼斯记录打电话了吗?64个人在9座汽车里……”;124er-Power留言:“人命在那里(中国大陆)不值钱……”

在全球媒体的热切关注甚至冷嘲热讽下,有大陆网民总结出各国校车制度对比表:

德国,进出站安全重中之重德国有关部门发现,校车发生的事故大都不在驾驶途中,而是在进出车站期间。因此德国严格规定,校车必须设立车站,车站标识必须明显可辨。校车一定要在规定车位停车,在进出车站时,校车要做出明显的灯光表示,此时其余车辆一律不准超越校车。另外,要求家长让孩子有足够时间上路赶车,以防因为追赶校车而出事。

英国,一登上校车责任全包2000年,英国警方在全国大清查中发现了250多辆不符合安全行驶要求的校车,当时50%的家长宁肯选择自己送孩子到学校,也不愿孩子搭乘校车。英国随后进行大规模校车改革。2003年,英国新校车正式投入运行。按照规定,所有儿童不论有没有保险,一登上校车,全部由校车负责。

美国,超越校车可能丢驾照美国的校车很牛气。到了需要停下来的地方,司机把车身上“停”的牌子往外一扳,后面的车子就会像看到红灯一样,自觉停下来。等背著书包的孩子上下完车,司机再把停车的牌子扳回来,重新上路,这时其他车辆才敢跟着走。如果贸然超车,不仅要被罚款,严重时还会丢了驾驶执照。校车的“待遇”与警车、救护车、消防车是一样的,甚至优于救护车和消防车。

加拿大,校车事故死亡率为零根据加拿大交通部安全规定,从200641日起,新建造的校车依大小而定,有28个座位上要配备安全座椅的固定扣,以确保体重未满18公斤的儿童乘坐校车时更加安全。校车是加拿大最安全的儿童运输工具,加拿大安全议会的网站显示,加拿大每年跟校车有关的死亡事故为零。

法国,校车司机上岗要求高在法国,校车司机必须通过严格的驾驶考试,拥有省一级的校车驾驶执照才能上岗。法国校车司机的工作手册用英法两种文字印刷,对出车前的检查,收车后在停车场各种装置的情况等都有详细规定。法国的司机工会网站把行车安全放在了员工训练的首位,并开辟了“有待改进”网页,不断更新内容,促使司机提高服务质量。……

在所有被中国大陆官方称为“西方”的国家,都将校车都当成“公车”,而公车的配备及使用都有非常严格的范围。一般只有内阁部长可以配备专车,但也仅限于执行公务。近一两年德国、法国都曾出现政府部长因公车私用,迫于社会舆论压力而辞职的事情。虽然美国政府只有极少数核心官员有公车,但美国政府却有很多公车校车就是公车,这是财政开支中很大的一块。美国校车的“待遇”与警车、救护车、消防车是一样的,甚至优于救护车和消防车;司机把车身上“停”的牌子往外一扳,后面的车子就会像看到红灯一样,自觉停下来。贸然超车,严重时还会丢了驾驶执照。

被中国大陆高级五毛孔庆东形容为“水深火热”的美国,校车是“最安全、最有特权的公车”。在美国校车并不由学校配备,而是采取商业经营的办法,由校车公司按学区统一调度和管理,承担各个学校学生的接送任务。资金主要通过发行市政债券筹集,同时各级政府财政对校车产业给予补贴。据统计,美国政府平均每年要为一个正常孩子坐校车支付520美元,为特殊儿童支付2400美元。仅1995-1996学年数据,美国学区在校车服务上的年度花费就超过了100亿美元。

“水深火热”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校车标准。在《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中有60项针对机动车的标准,这其中有4项是专门针对校车的。在这种高标准下,美国校车由专业厂商制造,质量高,造价昂贵,有“客车的设施、卡车的骨架”之称。美国全国有超过500部校车法规,用于保护校车特权和保障校车乘客的安全。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严格禁止超载,美国校车司机超载不仅会丢掉工作,严重的还要负刑事责任。目前,“水深火热”的美国,大约有4350万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学生,每天有近50万辆校车运送超过2500万名学生。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平均每年只有5名学生在校车事故中死亡,而且这些事故都与重大灾害有关。在美国,百万公里事故发生率校车仅为0.01,火车为0.04,飞机为0.06,其他公路车辆为0.96,校车的事故发生率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低的。200611月,在美国印第安纳首府,一辆素以彪悍著称的悍马撞上了停在路边的无人校车。结果,悍马半个车体粉碎,校车却安然无恙。自此,美国校车声名鹊起。

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都有专为校车制定的法律,多达500项。这其中包括对校车坚固性和安全性的规定,包括校车翻滚时的保护、车身连接部份的强度等。

那么,在被朝鲜当局评为“全球幸福指数第一”、大陆官媒自诩“伟大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大陆却是如何的呢?同样也是官媒自己报道:“中国校车:很多是“报废车”

 1116日甘肃校车事故震惊全球的当日,美联社就从北京发出的报道说,“有关的撞车消息在中国各地引起公众愤怒,突显出中国教育体系资金不足,对偏远地区的学生尤其不利。事故发生之后,中国的微博爆发出愤怒情绪。在有关消息传来之后几个小时,有关的微博有80多万条。”;“人们的怒火尤其指向政府支出。很多人把美国校车的质量跟中国的校车质量进行对比。有人还贴出一张图片,显示一辆悍马车撞上一辆校车的后部。校车没有多少损坏,悍马车则损坏严重。很多微博说,‘看美国的校车。我们的校车对孩子的生命不负责。’”法新社1117日从北京发出的报道,则展示了甘肃的校车事故的一种更为广阔的背景:“在中国,学童常常被塞进汽车去上学,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甘肃的)致命性车祸是中国非常不安全的道路交通当中的最新一起。在中国,开车的人常常不遵守交通安全法规。上个月,在北方港口城市天津附近,一辆客车在一条高速公路上跟一辆轿车相撞,导致至少35人死亡,18人受伤。……根据中共公安部门的统计数字,中国在2010年有将近7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也就是大约一天190人死于交通事故。而在2005年,则发生45万起交通事故,造成将近99千人死亡。中共公安部门表示,中国交通事故死亡数字在2005年达到峰顶。”法新社说,“但今年早些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每月通讯中发表一项研究报告,对中国公安部门的统计数字提出了质疑。报告说,中国卫生部门提出的交通死亡数字比公安部门的数字高了将近一倍。该研究报告还透露,近年来,根据死亡登记数字所显示的交通死亡数字,并没有像中国公安部门所说的那样下降,而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而上升。” 报道指出,“中国的汽车销售在2010年达到1806万辆,比前一年增长32%。在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这些数字意味着许多新的没有经验的司机试图在路上学开车,中国的道路交通由此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目前在“水深火热”的美国,校车约45万辆,政府每年为一个学生坐校车支出493美元。每天接送孩子来回两次,全年达上百亿人次,行程35亿英里,安全系数是坐家庭轿车和公共汽车上学的40倍,事故率仅为每亿英里0.02次。校车的路权至高无上,待遇优于救护车和消防车。一旦司机将“STOP”的指示牌打开,后面所有的车,无论几个车道,都必须停,即使总统座驾也不能过。

难道中国大陆政府没有钱解决这个问题吗?否!中国大陆每年的三公消费,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的费用高达9千亿,大大超过了教育经费与国防开支!中国大陆政府,公车消费接近国防开支。每年各级政府官员公车私用费用达2千亿元,几乎和2006年的国防开支相近,而公车真正用于公务的时间仅占三分之一。再看看网络上的一张图片,甘肃庆阳市政府的气派豪华的办公楼,就知道政府把钱花在了哪里。甘肃校巴悲剧发生后,有民众公布了甘肃省教育厅长白继忠的家产,指其一家三口在兰州有三个物业、一个车位、一辆丰田RAV4越野车及400万人民币存款,质疑其一家月收入不过万余元,何来如此身家。然而,白本人至今未做回应,从中央到地方多如牛毛的各级检察、监察、纪检、公安、反腐反贪部门,无一不对此装聋作哑!

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大陆政府部门和官员,都是这样无耻的。在人们的心目中,可能下面的这个消息,比甘肃省教育厅长白继忠的家产、比政府自以为豪的神8、神9还要要给力:201154 日,浙江德清县政府投入2千多万元,购置了79辆美式校车投入运营。学生每人每次乘车支付1元钱,贫困学生免费,并在行驶中给予各种最高优先权,县政府每年提供200多万元的财政补贴,被称之为“黄色特权车”。

甘肃校车事故以后,不少人发出这样的呼喊:把买美国的国债的千分之一的钱,给贫困地区的学校,买校车吧!把每次查处贪官的黑钱,买校车吧! 把官员们公款吃饭的千分之一的钱,买校车吧!把贪官们包二奶的钱的千分之一,买校车吧!

然而人们心里也在打鼓发毛: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吗?消逝在甘肃幼儿园校车上的20条生命能成为政府下决心解决校车安全问题的起点吗?!这种忧虑有着现实基础。就在2011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就曾表示:有条件的地方要把校车制度建立起来,配备最好的车辆和最好的司机,为孩子们建起安全的“绿色通道”。可是,温家宝或者是真诚的,但中国大陆的官场,“政令不出中南海”已经成了惯例。每一次校车出事,教育部都无比“重视”,动则开展全国校车安全隐患大检查云云,可惜运动过后事还是一件接着一件的出,可怜的孩子们还是一次又一次被夺走了幼小而宝贵的生命。就在甘肃发生幼儿园超载校车与卡车相撞惨案,在死去的18名幼儿尸骨未寒、校车安全问题还是社会讨论热点的情况下,大陆官方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向比中国大陆教育条件和生活水准高得多的欧洲马其顿共和国捐赠23辆校车!大使也“敢!”一再“代表”,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对马其顿孩子的情谊……!!!

这些校车为35座,符合所有安全标准——自动车门、灭火器,每个座位都配有安全带。大陆官方此举犹如在社会上引爆了一个炸弹,引来民众一片抨击,不少民众表示对官方彻底失望。对于中国大陆来说,校车儿童车祸几十人伤亡,观者、闻者无不痛断肝肠,但与此相关的官员们,可能现在唯一恐惧的,只是对自己仕途命运的恐惧。

校车惨案频繁,表面原因是现行体制弊端重重,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严重等原因;但究其深层原因是,中国社会在信仰、传统、道德伦理等被强力摧毁后,社会道德伦理崩溃,人们漠视生命的必然结果和乱象。也许,体察民意的温家宝总理限令“法制办在一个月内制订出《校车安全条例》”,法制办是能够办到的;因为制订各类法律法规和条例条令,本就是官僚们驾轻就熟的拿手好戏;但问题是,这个条例,能真正“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吗?笔者是很疑问的。没有一个以人为本的制度,就别想一切法律法规能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

当然,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是能立即为这个僵化陈腐的体制把民众的怒火给浇熄的。海外舆论早有评说,目前中国大陆,也唯有温家宝具有当“灭火队长”的能效了。然而,笔者还是认为,尽管这个校车条例,有可能是一杯白开水中加一点并不能解决中国大陆制度问题的调料,而且是迟到的;但是迟到的校车调料,也总比白开水要好。如果要真正解决中国人的“温饱”,唯有靠人权、自由、民主和真正市场经济的政治体制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