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北青阅读

十好几年前,有句玩笑话说,站马路牙子上往行色匆匆的路人里扔一土坷垃,砸着的肯定是一书商……一转眼,好些年过去了,这笑话依然没完全过时。小不同者有二,一是四环以内马路牙子上未见得还能找见方便投掷的土坷垃,一是万一没找见土坷垃,就手把攥旧了的那款诺基亚扔出去,砸着的,还是一书商。

这个似乎描述时间停滞的段子式的联想是想说书商依旧很多。有多多呢?也未见得多如过江之鲫吧?而它的另一层意思是说,关于出版,至少近十好几年,基本就是个没啥门槛的行当。假使大半年了,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假使接二连三地失恋33又失恋33,索性哥几个凑个万把块钱,攒个畅销书工作室捞点小钱快钱热钱,应是不难。

不过,这种出版业近似于零门槛的“印象”最多也就片面深刻,且不说如今那些视野阔达、心气高迈的“书商”早已不再奉行一把剪刀一瓶糨子打天下的“省钱模式”,就算是个刚入门的见习书商,死盯亚马逊排行榜也已然稀松平常……

这说明,外在的门槛或许依旧不过半级台阶,可割韭菜似的一茬茬读者早已不复昨日——随着他们的阅读门槛的不断“水涨”,书商们也不得不一再提升自己的“船高”……叫它“内门槛”?大致可以吧。

上周,来自媒体的报道说,亚马逊网站在实现电子书销量超纸质书后的另一佳绩,是在新近发布的“《纽约时报》畅销电子书排行榜”上,已有4位作家创作的7部小说荣登榜单。

这个信息的本质是,传统出版既有模式正遭遇“自出版”(又称“自出版电子书”)的巨大挑战。 在如此日新月异信息传播新模式中,读者,尤其是那些迷恋阅读的资深读者的口味与需求也正日益刁钻,日益个性化。

面对如此,无论大众出版还是学术出版如果还停留在无梦想无标准无期许无门槛状态,那么,滚滚码洋瞬间化浆之外,被读者像摁遥控器一样换台,秒杀,也算名正言顺。 是,皮相地瞭一眼,这仍旧是个没啥外门槛的行业,但十数年来,所谓“社会化媒体改变世界”的最大落差是它改变了“读者”。

现今十七八九、二十郎当的这一是在多媒体即所谓“鼠标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的审美经验、网络经验、个体趣味之类嫁接着美剧英剧,勾兑了网游桌游,它们固然太过碎片化,可同时,却在日益丰满,多元。

以主仆论作喻,伺候这伙子全新读者会毫无门槛毫无思量?这样一想,也就明白,有时候,没有门槛正是最大的门槛……至少我自己知道,有一种门槛叫“审慎”,有一种门槛叫“狡黠”……你懂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