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为诸葛亮伪造
《隆中对》享有的空前盛名,绝非其他散文所能比拟。然而却从没有人仔细推敲过它的真实。
本文斗胆说,这是伪作。不是其他人作伪,是诸葛亮本人作伪。
第一,顾名思义,隆中对话应有基本的对话形式。正常情况下,自然是回答刘备的提出,问什么再答什么。然而没有,所有的是一气呵成、结构严谨,思维宏远、料事如神的透天机!显然,这不是原始记录,刘备在四处逃窜中,从没有史官制度,不可能有记录在。没有原始记录,只能是之后的补记。
第二,三顾茅庐只是孤证。《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世公认的三顾茅庐盖源于此。但是仅只是一句带过,没有更多的内容以资查询。
然而有另外一说:刘备屯兵樊城时(司令部驻扎在这里,军队屯驻于新野),曹操刚统一北方。诸葛亮知道荆州是下一个目标,而刘表性格犹豫,不懂军事,故而特地去找刘备。刘备同诸葛亮素昧平生,且见他年轻,故以普通读书人看待,并不在意,只是一批人交谈而已。其他人走后,诸葛亮独自留下,刘备也不闻不问,只是编牦牛尾巴。诸葛亮问:“您是要实现远大志向,还是仅满足于编织牛尾?”刘备这才知道,面前的青年人很不简单,扔下牛尾巴答道:“这是啥话!我是借此排泄心中的忧愁而已。”接下来,一问一答中,诸葛亮托出了近似《隆中对》的制胜方略。这段内容载之于《魏略》,《九州春秋》也有大致相同的内容。
两个截然相左的资料,哪一个更可能接近真实?当然是后者。诸葛亮在襄阳有一个文化沙龙,圈内的石韬、徐庶、孟建等都知道诸葛亮投奔刘备的过程,后来又都在曹魏处做官。同刘备不同的是,曹操拥有稳定后方,有严格的史官制度,他们的谈话,自然被记录下来,《魏略》、《九州春秋》所依据的,正是他们谈话或者书面回忆。因为有这些原始记录,所以两书对诸葛亮投奔一事说得十分具体。
第三,据《襄阳志》记载,庞德公通过襄阳名士司马徽对刘备说道:“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在这里,司马徽将诸葛亮、庞统相提并论,刘备既然对诸葛亮屈身三顾,为什么对庞统漠然置之?曹操荆州失败后,周瑜曾任南郡太守,送周瑜灵柩回柴桑后改投刘备,刘备只让庞统担任了耒阳县令!又因为庞统渎职不治竟被免官。一样的经天纬地之才,何以受到天渊之别的待遇?显然,不是刘备不识货,是三顾茅庐属于子虚乌有。
既然没有三顾之说,哪来《隆中对》?
第四,联合孙权的思想,来至于鲁肃。曹操挥军南下夺取荆州时,刘备先败于新野,再败长坂坡,连连失败后,诸葛亮跟随刘备准备前往苍梧投奔吴臣(巨),并没有想到联合孙权共同抵抗,说明直到此时,并没有产生联合孙权的思想。倒是东吴鲁肃前往联合荆州刘琮的路途,在长坂坡遇到刘备败军,说服刘备改变主张,并派诸葛亮前往武昌去见孙权,进一步谈判联合事宜。如果诸葛亮在《隆中对》设计了联合孙权的策略方针,刘备不会失败后选择投奔吴臣,而是在之前就应该未雨绸缪,主动同孙权联系。
第五。制造《隆中对》和三顾神话的目的,当然同诸葛亮当权后麻痹刘禅,最终登上皇帝宝座联系在一起。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向刘禅表明自己没有权力欲。然而这又同自比管仲乐毅的抱负大相径庭。前矛后盾的原因,只能说是在掩盖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