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与隆中对

胡觉照 | 出尔反尔,诸葛亮自断膀臂

            出尔反尔,诸葛亮自断膀臂     荆州争夺战失败时候,西蜀宜都太守孟达因不支援关羽,更因受刘备义子刘封欺凌,乘机率上庸太守申耽、西城太守申仪,同刘备拜拜一声投降l曹魏。曹丕十分亲之信之,遂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都郡,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与夏侯尚、徐晃合兵一处袭击刘封,刘封败走,鄂西南和陕东南为曹魏所有,西蜀失去了进军中原的另一通道。     曹丕死后,夏侯尚失势,孟达心中忐忑不安,意欲再投降西蜀,派遣李鸿传话给诸葛亮说:“我从孟达处经过,适见王冲从南来,言往者达之去就,明公切齿,欲诛达妻子,赖先主不听耳!达曰:‘诸葛亮见顾有本末,终不尔也。’尽不信冲言。委仰明公,为复已已。”翻译成白话则是,“我从孟达处经过,恰好碰见王冲从南方来看望孟达,说到前些年孟达脱离刘备投降曹魏,(消息传到成都时),王冲说,您当时恨得咬牙切齿,并要杀掉孟达的妻子儿女,多亏了刘备没有听从。孟达说,诸葛亮处事能区分轻重本末,绝对不会这样的。所以全不相信王冲之言。由此可见他对您的仰慕,特让我从中传话过来。”当时蒋琬、费诗在座,诸葛亮对他俩说:“还都,当有书与子度相闻”。子度是孟达表字,即是说,回去后,我会有书信让孟达知道我的态度。(见《诸葛亮集·用人篇》)     孟达收到诸葛亮书信,立即准备起兵反叛曹魏,响应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并遣人给诸葛亮送去玉玦、织成障汗、苏合香之类贵重礼物。诸葛亮说:“玉玦者,事已决;织成者,言谋已成;苏合香者,言事已合。”(见《诸葛亮集·遗事篇》)     公元228年,孟达决定从新城起兵进军南阳,并密信通报诸葛亮。诸葛亮收到书信后,考虑到孟达反复无常,怕将来成为后患,遂利用孟达与魏兴太守申仪之间的不合,派亲信郭模诈降申仪,向申仪有意泄露蒙大翻盘曹魏的消息。孟达虽不知诸葛亮从中做了手脚,但知道叛魏降蜀的消息已经泄露,遂决定抢占先机,提前起兵。司马懿得到密报后,写信安慰孟达说:“将军昔弃刘备,托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弱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破坏我们之间的关系),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司马懿一方面麻痹孟达,一方面不待朝廷圣旨,立刻倍道兼行,1200多里路程,只用了八天时间,已从南阳到达上庸城下。     奇怪的是,原想借司马懿之刀除掉孟达的诸葛亮,这时候忽然又改变主意,派军队自勉县沿汉江东下前往救援,却被司马懿分兵拒之于西城安桥一带不能靠近。孟达上庸孤军无援中相持十六天,部将邓贤、李辅开城投降,孟达被杀,被俘者万余,一场始由诸葛亮策划,继之出卖,尔后又驰援的军事政变,竟是这样滑稽地落下帷幕。     政治军事斗争中,争取同盟者,分化瓦解敌方是基本思路,尽管同盟者是暂时的、靠不住的,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可以借用而达到自己意图的力量。诸葛亮从策反孟达到出卖孟达,然后又出兵救援孟达,只能说诸葛亮多谋无断、鼠首两端、进退失据,自断膀臂。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阅读更多

胡觉照 | 自取其辱的第二次“北伐”

 自取其辱的第二次“北伐”      关中与汉中之间,自古有四条通道,自东向西数,分别为子午道(关中长安——汉中洋县),傥骆道(关中周至县——汉中洋县),褒斜道(关中眉县——汉中褒城),陈仓道(关中宝鸡——汉中阳平关)。子午道侧背受西城(今陕西安康)司马懿威胁,傥骆道过于艰难;这两条通道都直通关中腹地,出秦岭山脉入渭河平原之后,易受到魏军包围。相比之下,褒斜道好走一些,但是依然避免不了遭受包围的凶险。惟有陈仓道出山之后,可以依据陇上和秦岭地形,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进退自如。     公元228年,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败,撤回汉中稍事休整后,同年冬天开始了第二次“北伐”。考虑到魏军在陇西加强了守备,已经失去可乘之机;又考虑到子午道、傥骆道与凉州相去甚远,北出秦岭后又易遭魏军三面合围;还因为赵云在第一次“北伐”失败撤退时烧毁了褒斜道,故可供选择的北出之路惟有陈仓道了。陈仓道须经略阳、青泥岭、凤县、大散关,大致走向与现在的宝成铁路阳平关北段相重叠。诸葛亮选择这条路线,除了以上原因外,还基于以下考虑。     其一,陈仓(今宝鸡市)扼控陇上与关中咽喉,依山(秦岭)临水(渭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陈仓是驰援凉州的通道,对蜀军来说,扼守住陈仓,等于扼住了曹魏驰援凉州的脖子,上邽一带脱离了广大的中原后方,就没有了后踞之力,便于吞没。     其二,当时的陈仓城很小,郝昭部仅有千余兵力在此防守,以西蜀精锐大军相加,犹如以石击卵,一攻即破。     诸葛亮所能料到的,魏国统帅曹真也早已料到。还在第一次“北伐”结束时,曹真就认为,下一次诸葛亮入侵,必然会选定陈仓。     对曹魏来说,扼守住陈仓,就等于保住了凉州,失去陈仓,就等于失去了凉州,所以双方都在力争。因之命陈仓守将郝昭加固城池,秣马厉兵,准备迎击西蜀侵犯。果然,诸葛亮率西蜀主力围攻陈仓。显然,双方统帅出于同一考虑:西蜀不是要进行“北伐”,仅只是争夺凉州,抑或是边境骚扰。     为了牵制曹魏不能全力西顾,第二次“北伐”之前,诸葛亮策反了已经投降曹魏的西城太守孟达。如果孟达从东边出兵进攻南阳、洛阳,还真能成为一支不可低估的外援。然而,诸葛亮在孟达起事前自断臂膀,将孟达叛变投降西蜀的机密,通过派出的细作向早已降魏的申仪告密。收到情报,一向同孟达不合的申仪立即飞马上报驻守南阳的司马懿,致使孟达在尚无动作时,已遭到司马懿毁灭性打击,西城、文山、房县为司马懿巩固。援军自毁,诸葛亮只能孤军作战。     隆冬出师,翌年春到达陈仓城下,郝昭凭借千余名地方部队,抵御着诸葛亮数万精锐大军的围攻。攻打了二十多天不能攻破,蜀军“粮尽而还”。撤军过程中,魏将王双率军追赶,诸葛亮设伏将其歼灭。王双因诸葛亮而成败将之名。细究起来,陈仓城主将郝昭部下仅千余兵马,相当今天的半个团,郝昭不过是不足编的一个团长,派出尾追的王双分量如何?不过是一连营长一级的下级军官,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赳赳莽夫。一个莽夫著之于史册,无非是以此颂扬诸葛亮功绩而已。     诸葛亮这次失败不是偶然的,首先是被强大的对方在战前料定,并做了充分准备。诸葛亮尚未出师,已处在曹真、郝昭的掌握之中。其次,本来第一次失败之后,军心士气已十分低落;更加之年关在即,西蜀全军上下盼望过年,盼望在生命朝不保夕中,能寻得片刻欢乐,对没有胜利把握的战争更为厌恶。然而,凭靠严刑峻法掌控军人的诸葛亮不谙人心,依然在这种时候开启战端。数万主力攻打千余名地方军队防守的弹丸之地尚不能攻破,西蜀军心士气之低落可想而知。再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基本的军事常识。这次“北伐”,蜀军却仅有二十天粮食,说明诸葛亮准备十分不足。准备不足仓促而动乃是盲动,盲动之军只能成就郝昭英名,只能是自取其辱。     进攻陈仓二十多天却寸功未建,已对诸葛亮军事指挥艺术进行着无情拷问。一生以管仲、乐毅自况,自以为“诸将才能皆不如己”的诸葛亮,其指挥才能如何?西蜀最有军事才能的三军统帅诸葛亮,不及曹魏众多将领旗杆中的一支筷子,远逊于魏军中一个不足编的小团长。还对战前准备诸事进行着拷问,到底准备得如何?二十天下来就没有了粮食,显然是准备极不充分,甚或是缺乏基本的准备,打了一次毫无准备的战争。对诸葛亮的自信自负进行着拷问。廖立对其他人盲目歌颂西蜀“军队兵众简练,部伍分明”,斥之为不足一提。为此,诸葛亮两次上表进行弹劾,必欲除之而后快。然而数万大军攻不破千人防守的弹丸之地,其训练成绩又在哪里?显然,诸葛亮同他的歌颂者一样,都有着夜郎自大的心理,自我感觉过于良好。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阅读更多

胡觉照 | 马谡——诸葛亮刀下的牺牲品

  马谡——诸葛亮刀下的牺牲品 挥泪斩马谡被传为千古美谈,认为这是诸葛亮执法无私、忍痛割爱的壮举,堪为后世执政者楷模。其实不然,挥泪斩马谡不足为训,反给诸葛亮和西蜀历史留下了遗憾。   诸葛亮南征时,马谡对南中形势分析得十分精当,他说的 “ 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 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 ( 曹魏 ) ,彼知官势 ( 西蜀 ) 内虚,其叛亦速。若殄 ( 杀 ) 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 ” ( 见《三国志·马谡传》注释《襄阳记》 ) 由是观之,马谡虽存在言过其实的致命弱点,但还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因此陈寿说其: “ 才气过人 ” 。 马谡被刘备从荆州带到四川,仅当过绵竹、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从未参与过军事,更没有领兵作战的实践。应该说,这是偏才,只具备宏观的战略知识,体察不到军事活动的细微之处,更没有亲临战事的心理锻炼。诸葛亮破格提拔马谡,不仅因为荆州籍,更因自己与马良的关系特殊,马谡自然是 “ 小兄弟 ” 。荆州籍高级将领经关羽荆州之败,刘备夷陵之败后已荡然无存,此时的军中主要用事者,都是涿郡籍和益州籍,自己虽处于主帅地位,但是担心使用外籍将领甚不顺心,如魏延,为着 “ 北伐 ” 的进军路线,常发泄没有采纳个人意见的怨言。更重要的是,一旦要接受 “ 十锡 ” 登上皇帝宝座,由于这些人对刘备的感恩戴德,自然会充当障碍角色,军权又使这些人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马谡任前敌总指挥成功,自然会取代魏延、吴壹等人在军队的地位,成为自己的 “ 铁哥们儿 ” 。 由于宗派主义的用人标准,西蜀因人口稀少而缺乏人才的窘迫就更为突出,一次,诸葛亮接待曹魏使臣时,偶然问起了石韬和徐庶两人。当得知分别出任典农校尉和御史中丞时,感慨万千地说道 : “ 魏国的人才真多呀! ” (原文为 “ 魏殊多士邪! ” 见《魏略》) 拔参军马谡委以重任,是诸葛亮培养 “ 接班人 ” 的一个举措。马谡具有着意培养的优越条件。其一,有一张甚为优秀的履历表,少时兄弟五人 “ 并有才名 ” ,年轻时追随刘备入川,投身较早,且担任过县令、郡守等职务。其二,自小熟读兵书,有 “ 善论军计,才器过人 ” 的长处;这是培养提高的坚实基础。其三,有年龄优势,马谡死时三十九岁,小于诸葛亮十岁。其四,更重要的是,马谡不仅属于荆州籍,且与自己有特殊的血缘延伸。四个条件集于一身,这在西蜀众多将领中不可多得,属绝无仅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忽视马谡言过其实的毛病,不顾刘备 “ 不可大用 ” 的叮咛,破格提拔着意培养就有深藏不宣的目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培养是一个误区,而且已有诸多教训。历代王朝大都从少不更事的子孙中选拔皇储,并进行着意培养。结果却是,奋发者培养了无为者,节俭者培养了奢侈者,精明者培养了昏庸者,开国者培养了亡国者。当然了,他们出于私天下考虑,即令这一轮回反复地不可逆转地出现,也不愿将江山拱手让于他人。从这一点讲,这种培养虽然荒谬,却别无选择。只要承认家天下理论, “ 培养接班人 ” 途径就是一座非走不可的独木桥。 在三国之前,尊亲合一的官吏遴选制度逐渐没落,从商汤选拔伊尹于奴隶开始,举荐逐渐成为官吏的主要来源。东汉末年,举荐制度虽然表现出致命弱点,但是由于三国纷争的特殊历史,它的回光却闪烁着耀眼光辉,无论曹魏、西蜀或东吴,其出类拔萃者,十之八九来源于举荐,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战乱时期的举荐,已经包含了很大成分的竞争,这时的人才如囊中之锥,都属于脱颖而出,是在激烈的社会动荡和战争中锻炼出来的,严格遵循了 “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 的自然法则。领导人只是依其能力,提供给锻炼的机会,仅此而已,没有其他。而培养提拔类,就有了揠苗助长的嫌疑。彻底运用竞争机制者莫过于曹操,他对部下是这样,对身后接班人也是这样,是在实践中反复考验,给他们公平竞争的机会。这中间,曹操没有使用培养的方法。培养只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而压抑打击了一人之外其他所有人的积极性;只有竞争,才能使所有人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与调动。培养带着领导者强烈的主观愿望,这种主观 愿望的个人色彩极为强烈 ; 竞争以客观做标准,十分公正。可惜诸葛亮走不出培养提拔的误区,并将皇储制度推而广之滥用于将领。这是历史的倒退,是尊亲合一的翻版。倒退当然得付出代价,街亭之败在所难免。可惜西蜀人才未能柳树成荫,诸葛亮精心栽植的花苗,尚未曾待其开绽,已被栽花人一刀剪断了花蕾。 街亭失败后,撤兵回到汉中时,诸葛亮心情应十分复杂。南征不是一场真正意义的战争,以训练有素的铁甲将士,讨伐南方少数民族的 “ 叛变 ” ,而孟获他们的军事思想、军事训练都十分幼稚,甚或没有常备军,而是临时纠集的乌合之众,诸葛亮无惊险可言,无硬仗可打。萦绕胸怀的,只是如何巩固胜利成果,使西蜀后方长治久安。第一次 “ 北伐 ” 是他真正领兵的开端,他不是久经沙场的将帅,这是第一次统兵,又是第一次失败,对失败原本缺乏心理锤炼,况且他一生自视其高,认为自己是出将入相的全才,可以与管仲、乐毅相提并论,孰料刚出兵 “ 北伐 ” 就打嘴,这自然令他脸红。出师 “ 北伐 ” 前朝野都不赞同,只是他大权在握,所以能独断专行。如今失败了,在舆论面前十分难堪。违众提拔马谡原以为立足长远,是一招难得的妙棋,不承想却弄得面目全非,自然要产生用非其人的懊悔并由爱生恨。出师前诸葛亮踌躇满志,似乎有必胜的把握,故而在《出师表》中,信心百倍地表示: “ 不效,则治臣之罪 ” ,这已近似于军令状。如今果然失败了,军令状要不要兑现?当然不能了,一方面是担当不起,另一方面是心有不甘,他要把 “ 北伐 ” 进行到底。在十分复杂的心理支配下,诸葛亮无奈中斩了马谡,并将处分扩大化,同时斩了马谡的部将张休、李盛,夺了将军黄袭的兵权,髡了陈寿父亲的头发加以羞辱 ; 将军向朗因马谡逃跑时知情不报,李邀因请求赦免马谡均被免官。 处理完马谡一案,善后诸事已画上句号,诸葛亮又上表自责,指出 “ 街亭违命之阙 ( 失败 ) ,箕谷不戒之失,咎皆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 ” 。并提出 “ 《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 的原则,请求 “ 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 ( 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 的处理意见。 这时候,诸葛亮闭口不提 “ 不效,则治臣之罪 ” 的军令状,而是提出《春秋》责帅的原则。在这里,诸葛亮言行发生了尖锐矛盾,既然 “ 责帅 ” ,失败的全部责任,至少是主要责任就应由自己承担,马谡仅是次要者,又何以发生处分的主次颠倒 ? 既然杀马谡,那么,失败的责任就不应 “ 臣职是当 ” 。显然,他推卸了任人失察的具体责任,担起了空泛的不负责任的 “ 领导责任 ” 。更何况,箕谷失败的重要原因是赵云的疏于防范,从而导致大军被洪水袭掠,街亭失败是马谡认识的僵化。两相比较,后者更有宽宥的理由,但却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轻重再一次倒置了。这一次倒置则是徇情,因为赵云是旧臣宿将,功勋卓著,又是涿郡籍的代表人物之一,杀之会引起朝野震动,故而将军法搁置一边,仅作了行政处分,将镇东将军贬之为镇军将军。 后来,蒋琬同诸葛亮谈及马谡被杀时,举了春秋时期的例子说 : 楚成王杀了败将楚得臣,敌国晋文公的高兴程度可以想见 ( 楚得臣是楚国不可多得的三军统帅 ) 。进而引申道: “ 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 ? ” 诸葛亮流泪回答说 : “ 孙武所以能制胜天下者,用法明也……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邪? ” ( 见《三国志·马谡传》注释《襄阳记》 ) 此说受到后人的诸多赞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其一,诸葛亮抹杀了过失与罪行的界限。绝大多数情况下,犯罪都有主观故意性,它受个人利益的驱动;过失是认识不清,或者是一时糊涂。受利益驱动的犯罪行为,在遭受严厉打击前很难纠正,更会因侥幸逃脱而变本加厉,因之要绳之以法,要用强制手段促其变化,抑或剥夺其生命。认识偏差导致的过失,本人会在教训中自然醒悟;一时不能醒悟的,也容易接受别人的启发 ; 留给一定的时间,更便于本人对教训的消化吸收,这就是失败往往成为成功之母的内在逻辑。历史上的成功者,几乎没有一帆风顺的,大都在连连失败中获得了最后成功,失败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不允许失败,等于关闭了成功之门。马谡没有失败的主观意图,只是因为从不曾涉身战争,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军事规律作了片面的、教条的理解 ; 也许是过分看重了接班人地位,太想用出其不意的成绩对待难得的考核,从而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诸葛亮既要使用将领,就要为被使用者承担责任,要允许部下犯错误,可惜他没有这样的胸怀。 其二,混淆了军法与刑法的区别。军法、刑法虽都是法律,但有很大的不同。 刑法服务于社会治安,有较强的稳定性,政权不变,刑法就罕有变化。即令政权有更迭,刑法主要内容还有延续性和继承性。因为它是规范人们行为,避免伤害社会和他人权利的强制手段。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这类伤害就必然存在,因之要科之以律,因之有大致相仿的刑法。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类,就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刑法执行中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如山,任何苟且都是对犯罪的鼓励,都是对整个社会的威胁。军法则不同,它服务于战争,兵者无形,瞬息万变,再为繁杂的军法条文,都难以概括其间发生的变化内容,难以规范突如其来的应变行为。正因为诡谲多变,因之出师时,常赋予主帅极大的机动权, “ 假节钺 ” 就是生杀予夺机动权的象征化,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和 “ 天子三宣,阃外将军一令 ” 是机动权的艺术化概括。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主帅常发出一系列临时命令补充军法的空白 ; 也会根据时势废除某些不利于取得胜利的军法。如抢掠财物、奸污妇女等,几乎为所有军法所不容,但为了攻克城池,主帅常以放手掠取财帛妇女来鼓励三军将士的斗志。在军人的头脑中,命令更高于军法,相信命令、服从命令是军人的习惯思维。 既然三军主帅有临时立法废法的权力,既然军人有服从命令的习惯思维,那么,宽宥马谡,就不存在 “ 何以讨贼 ” 的疑虑。孙武演兵时杀掉吴王的两位宠妃,是因为她们蔑视主帅的权威,亵渎如山的军法,带有极强的主观故意性,同马谡根本不可比拟。古今中外历史上,不究败将责任的事例多不胜数,秦穆公不究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全军覆没身被俘虏的罪过,由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在之后的秦晋之战中,由三帅指挥取得了胜利,不仅洗刷了耻辱,而且成就了秦国的霸业。这是十分熟悉的千古美谈。 观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 ( 晚年昏聩暴虐,不足为训 ) 、曹丕、司马懿父子,都没有轻率杀戮败将的案例。赤壁之战中,曹操军队溃不成军,这场失败,三军主帅有责任,但如果仔细追究,部属也很难脱开关系。然而没有处分一个部下,只是后来找了个机会,用痛哭郭嘉的方式对部下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 “ 郭奉孝 ( 郭嘉字 ) 在,不使孤至此。 ” ( 见《三国志·郭嘉传》 ) 夷陵之战,西蜀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刘备没有追究一个部下,即令对投降曹魏的将军黄权,当有司将其妻小家属抓捕下狱时,他却说 : “ 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 ( 见《三国志·黄权传》 ) 于是对其家属 “ 待之如初 ” ,其子黄崇后被封为尚书郎,绵竹之战中,黄崇为刘氏死难。于禁很典型,他本是曹魏宿将,协助曹仁守樊城时,因关羽 “ 水淹七军 ” 而丧地辱师,被擒后又失节投降。即令如此,曹操也没有罪其妻小。后来由孙权送回魏国,曹丕还封他为安远将军。所有这些,都同军法条文相背悖,都是主帅意志修改军法的结果。目的无非有两个 : 一是饶恕一人可以结众将之心 ; 二是对人才的存恤保护。 诸葛亮长期处于行伍之中,如此浅显的道理能不明白?说穿了,不过是掩盖自己用人失察的错误,将失败责任诿之于马谡罢了。至于奏章中的 “ 明不知人,恤事多暗 ” ,自然变成了一种,严于律己的姿态。这个目的达到了,后世都是这样看的。 街亭惨败后,逃亡中的马谡被搜捕回来,并且株连了一大批将领。以中国人的道德衡量,他不仅是导致 “ 北伐 ” 失败的直接责任人,还是一个不能担负责任的怕死之徒,更是一个出卖朋友的小人。在军人眼中,这种人最被蔑视。然而,马谡临刑时, “ 十万之众为之垂涕 ” ,即是说,全军将士都为之哀悼惋惜。十万之众的态度是一架天平,天平准确地评判了是非曲直,只是因为严刑峻法和个人崇拜,全军不敢公开表示不满罢了。至于 “ 诸葛亮亲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 等姿态,除了作秀外,当然有缓解怨叹、稳定军心的成分。 后世谈及斩马谡一节,常常搬出马谡临刑前给诸葛亮的那封信,借以说明马谡的心悦诚服,更证明诸葛亮形象的高大光辉。不错,马谡确曾在那封信中说了: “ 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 ” (以上均见《三国志·马谡传》注释《襄阳记》)如果仔细阅读这封信就不难发现,马谡在临死之前玩了一个小聪明:本来年龄近于同辈人,却以父子相比拟,显然,这是肉麻的阿谀奉承。自知不免于一死,因之又退求其次,乞求诸葛亮以虞舜杀鲧而传位于夏禹为榜样,能重用他的儿子,为儿子谋一个似锦前程。在信之末尾,又以 “ 无恨于黄壤 ” 的雅量挞伐诸葛亮良心,从而使自己的可怜乞求多了层保障。 “ 殛鲧 ” 之说,除了歌颂诸葛亮之外,说明马谡至死都没有明白,他不过是呈上祭坛的牺牲品,是代诸葛亮承担失败责任的屈死鬼。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阅读更多

胡觉照 | 因私废公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

 因私废公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 之所以将北伐用引号引了,是因为诸葛亮并没有北伐。准确地说,对曹魏五次出兵,其中第一次、第三次、第四次都是西伐;第二次攻打陈仓(今陕西宝鸡市),目的也在于切断天水与中原的联系,目标依然是甘肃;第五次出褒斜道陈兵陕西眉县,已没有战略目标,具体意图将在后边分析,姑且打住。既然不是北伐,故将“北伐”二字以引号引了。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出师前,诸葛亮启用杨仪。 杨仪字公威,襄阳人,本为曹魏荆州刺史傅群主簿,背叛傅群投降了关羽,任身份低微的功曹一职。受命入成都晋见刘备,与谈国计,获刘备欣赏,提拔为左将军兵曹掾、尚书等职。刘备东征中,尚书杨仪与尚书令董巴“不睦”,品德上的缺欠表现出来,被刘备降职为没有辖区的弘农太守虚悬起来。由于荆州籍关系,刘备死后,不合群的杨仪立即被重新启用为参军,署相府事;公元230年,升任长史,加绥军将军衔。此后诸葛亮出兵,都是杨仪负责行军部画,筹度粮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左膀右臂。 这次出师,令赵云、邓芝率偏师出褒斜小道陈兵箕谷以为疑兵,诸葛亮自率主力从勉县西向,经阳平关、武都、建威北折至祁山之南。当时,曹魏以为西蜀能够率兵打仗的惟有刘备,刘备一死,西蜀在数年之间必“寂然无声”,(见《魏略》)所以将关中对西蜀的防务交给少不更事的夏侯楙,甘肃陇上的一系列军事要冲,也仅是战斗力极为薄弱的地方军驻防。待收到西蜀入侵情报,曹魏大将军曹真把赵云、邓芝的疑兵错判为主力,立即派重兵在箕谷堵截。正是钻了这个空子,诸葛亮主力到天水之后,适值郡守外出,群龙无首,没有还手之力的南安、安定两郡随即投降,天水被包围,天水西边的冀城被攻破。 仗打到这里,似乎已经定局了,接下来的则是巩固所得,扩大战果。然事有不测,赵云、邓芝部扎营不慎,为泥石流冲击,曹真援军接踵而至,赵云、邓芝部又吃了败仗。遭到失败的这支部队撤回汉中。 出师时,重用马谡。 关于“都前部”(前敌总指挥)由谁担任,在西蜀统帅部曾发生争论,众将共推魏延或吴壹担任。按理说,魏延最合适,这是久经战场的宿将,有独当一面的作战经验,在军队中威望颇高,指挥起来得心应手。 然而诸葛亮另抱胸怀。南征前虽从李严手中接过军权,但众多将领依然为涿郡籍和益州籍充任,自己不过是光杆司令。为了自上而下地牢牢掌控军队这一权中之权,遂摈弃二人坚决不用,破格提拔马谡担任都前部一职。 上邽(今天水)一线的失败震动关中,魏明帝曹叡亲自到长安坐镇,加封宿将张郃“督诸军”军衔前往驰援, 诸葛亮派马谡赶往街亭堵截。马谡率部先一步到达街亭,已经取得了时间地形的先机,本可以以逸待劳,反客为主,邀击长途奔袭而来的张郃援军;即令不胜,还可以借地势之利,凭险固守。然而马谡却“违亮节度,举动失宜”,致使拥有的时间地理之利完全丧失,遂为张郃部打得溃不成军。 街亭虽失,前锋受挫,西蜀主力却是胜利之师,士气正高,虽千里西出,但已夺得天水三郡,正可凭借已经占领的区域城池,反客为主同魏军周旋;曹魏前锋张郃部长途奔袭,虽取得街亭胜利,但未能休整;蜀军以逸待劳打击对方,胜算依然在西蜀一方。但出于谨慎,更由于这不是真正的北伐,诸葛亮并没有同魏军打大仗打硬仗的思想准备,仅只是为着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偷袭。所以诸葛亮在曹魏主力到来之前,考虑到劳师远征的一系列弊病,考虑到后路被抄的险恶,立即率部撤退汉中。 陈寿出于对传主的偏爱,此次战役中,记录了“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即强迫千余家百姓迁往汉中);记录了收降姜维一节,却将“蜀将姚静、郑他等率其属七千人来降”一事,将大批将士的伤亡和大批辎重损失等轻轻隐去。(见《晋书·宣帝纪》)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阅读更多

胡觉照 | 《出师表》表达了什么?

              《出师表》表达了什么?      被后世歌颂得无以复加的《出师表》,究竟表达了什么?这是个值得弄清的题目。抛开后人那些华而不实的溢美之辞,心平气静地剖析内容,就不难发现,诸葛亮在表面文字的背后,却是另一番怀抱。     其一,谈蜀国面临的形势。全局形势对政治家来说,是重大决策的依据,必须准确无误地把握,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因应之策,才会立于不败之地。些许的疏忽,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对弱小的国家更是如此。《出师表》开宗明义,首先分析形势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个分析十分恰当。魏、吴、蜀三国之中,西蜀地盘最小,人口最少,原本就是最为弱小的一个。仅就人口论,尚不及魏国的十二分之一,是东吴的五分之一略多一点。在经历了吴蜀东三郡争夺战、吴国荆州偷袭战之后,西蜀不仅损失了大批物资,军力军心也受到重创。更重要的是,荆州这一富庶的战略要地已完全丧失。雪上加霜的是,刘备没有认清面临的险恶危局,轻率地发动了蜀、吴之间的夷陵之战。全军覆没和刘备病死白帝城的凄惨结局,使得西蜀在下坡路上一滑再滑,已经滑到了谷底。外患与内忧紧密相连,西南少数民族在雍闿、高定、孟获、朱褒等领导下举行起义,西蜀内部又呈现出分崩离析的迹象。只是后世史学家因了对诸葛亮的无端热爱,在此使用了双重是非标准,硬是将此称之为叛乱。诸葛亮执政之后,做了三年准备,才将起义镇压下去,虽留下七擒七纵的神话,但是,南方一直不曾平静,少数民族的起义并未停止。     奇怪的是,在同一天的同一篇文章之中,诸葛亮对形势又做出完全相反的估计,说是:“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既然西蜀“北伐”时机已经成熟,形势当然是大好特好了。问题在于,西蜀到底面临“存亡之秋”的危急,还是有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强盛?如此明显的语无伦次,如此巨大的黑白反差,说明诸葛亮无非在玩弄刘禅。讲形势危急是为了恫吓,为自己不肯归政制造理由(当时刘禅已经20岁);讲形势大好特好,是要在“北伐”的名义下,将丞相府迁往汉中,远离皇帝,以避免宫廷斗争中难以把握的变数;同时摆脱皇帝的羁绊,让汉中勉县的葛氏政府,掏空成都的刘氏政权。     其二,麻痹刘禅。专制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依附与被依附关系,最后都依附于皇帝,形态如同根基在上的葡萄树。臣下对皇帝的依附,表面是忠君,骨子里却是在谋求个人的前程,谋取个人的名利地位。皇帝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一方面以高官厚禄、封妻荫子等分肥手段加以拉拢,另一方面,又以残酷手段打击那些不忠甚至于背叛的臣下。在西蜀执政的诸葛亮又何尝不是这样!对刘备精心筛选并久经考验的涿郡籍、益州籍官员,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诸葛亮绝不会信任,并千方百计地排挤打击。而对刘禅,他却采取了双重道德标准。向刘禅表示,他自己以及自己信任的一批官员,都是“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这当然是欺人之谈,连他自己也不会相信!拿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说给刘禅,在于麻痹刘禅的警惕。     其三,教训刘禅。仅有六百二十四个字的《出师表》,诸葛亮十三处提到先帝,这不是对刘备难以忘怀的“深厚感情”,是摆老资格。并以代先皇立言的姿态,以刘备作为参照物教训刘禅,矮化刘禅,打击刘禅的自信。至于他同刘备之间谈话的真实性,死口无对,已无法证实。即令无误,这么重要的内容,刘备也会反复地警诫儿子,没必要由诸葛亮絮絮叨叨。“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宫中府中,皆为一体……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你不应“亲小人,远贤臣”;应“亲贤臣,远小人”等等。当时刘禅并没有亲政,所有事务都由诸葛亮或者诸葛亮亲信董允、蒋琬、郭攸之、费祎等包办,这种告诫已完全没有必要。与其说是在告诫,莫若说是在教训,是在羞辱。这在专制社会里,很不正常,是气势汹汹的以下凌上。     其四,以推荐方式,使包围软禁刘禅合法化。《出师表》中,诸葛亮在“亲贤臣,远小人”的名义下,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一大批荆州籍亲信,还打着先帝刘备早已简拔的名义,要求刘禅“亲之信之”。其实,这些人在之前已被诸葛亮安置于朝堂,対刘禅实行着掌控牵制,政治军事等军国大事,都由这些人秉承自己的意图做出决定,刘禅不过是图章皇帝。在《出师表》中重提这一既成事实,无非是使这一无理手段合理化。刘禅既已没有了选择余地,诸葛亮不妨再以欺诈安抚其心灵。     其五,自我表白。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曾有一重大决定,即“托孤诸葛亮,李严为辅”;并以李严“为中都护,都统内外军事,驻节永安”。这个安排,实际是拱卫京师,对诸葛亮实行监督。南征时,诸葛亮借口其他将领才能均不如自己,遂夺过李严军权。南征回来后率军北上,将丞相府和统帅部驻扎在汉中勉县。这是对刘备遗嘱的背叛。敢冒背叛的“罪名”,当然有比这一罪名更大的期望值。对此,刘禅当然十分不满,不满在当时一旦爆发,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包含了诸葛亮的灭族风险。为了化解风险于无形,让刘禅放松警惕势在必然。所以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在这里,诸葛亮将待价而沽的南阳躬耕,隐去了功利特征,宁说成无奈的迁就。假话的背后,当然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其六,自我表功。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候,虽然说过:“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其实这不过是枭雄的雅言,本意还在于稳固刘禅的皇帝地位。所以在托孤诸葛亮同时,由李严“辅之”并加重其职任,目的在于监督诸葛亮,保证刘禅的皇帝地位不被动摇。诸葛亮夺过兵权不归,极力发展荆州籍势力,架空刘禅等,刘禅当然有足够理由加以怀疑。为了迷惑皇帝,诸葛亮历数自己的丰功伟绩:“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二十一年的概括,受任与危难之间的两句话,不过指的是同一件事情,即长坂坡失败后,奉命随鲁肃出使东吴。这是一次很不成功的外交活动,被孙权捉弄了的外交活动;尔来二十有一年矣的概括,确实是夸大其词。     由于诸葛亮外交的失败,刘备在之后的很长时间,将诸葛亮冷藏关羽麾下。夺取益州时启用庞统;夺取益州后,更依靠法正,以至诸葛亮在夷陵之战前,连不同意见都不敢说,只是遗憾法正的早死,由此可见其甚不得意的政治地位。然而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却将二十一年西蜀割据成功的历史,一古脑归在自己名下,将自己打扮成拯救刘氏集团的英雄,已言过其实。     其七,自我表忠。诸葛亮在前边已经剖白了所谓“心迹”,即“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按理说,行文到此,已没有必要同义反复。大概是心虚的缘故,进而解释自己北伐是为了报答先帝的恩德,所以要尽忠于刘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他没有私心,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兴复汉室,并将刘禅迎进洛阳皇宫。说到底,诸葛亮在表忠中让刘禅别怀疑自己的擅权,将兵权不肯交还于李严的唯一原因,说成是为了“北伐”大业。     其八,强调刘禅对自己的服从。这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有关国家政务的事情,属于郭攸之、费祎、董允他们的责任,他们会仔细分辨利害得失,一切言行都会从忠于后主的角度出发。潜台词则是:你就放心吧,放心做你的挂名皇帝(即所谓“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其次,希望后主将北伐一事放心地托付于自己,假如收不到预期效果,那就请后主治自己的罪责,也好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最后,“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刘备给刘禅的遗诏是:“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出师表》写到最后,诸葛亮才亮出底牌,这就是:你得按着你父亲说的,像儿子对父亲一样顺着我,听我的,一切都由我安排。这种公开向皇帝讨要尊敬、讨要服从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难有第二。     以上就是《出师表》所要表达的内容。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阅读更多
  • 1
  • 2
  • 3
  • ……
  • 5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