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海洋ocean | 评论(0) | 标签:民众之怒, 权力与权利, 人性, 自由, 文明

她总是带着那种练习过很多遍、恰到好处又显得僵持的笑容,眼神充满期望又怯懦,几次想从远处招呼你,就像招呼每日都能见到的朋友,又欲言又止,就看着你,跟随你的身影,从刚进门,到拐弯,再拐一个弯,一小段直路,就要来到她的摊前。似乎听到她长舒了一口气,小声地说:“又来买菜了,看看需要什么菜,”轻快的声音,像彼此熟知朋友的问候。

你像是突然被闪电击中开始某种醒悟,开始觉得很不习惯。千分之一秒的迟疑,你却没有停下脚步,径直走了过去,你觉得只是买过几次菜而已不必表现得这么熟悉和亲热,你觉得她的过于热情拖了你清高与学养的后腿、让你在大庭广众之下很丢人,你甚至觉得她是不是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而多年之后对年轻的你生出情愫,总之你觉得她很让你难堪。你走了过去,不带任何表情,不理会她的招呼,不瞥她垂到脸颊的发丝,不看一眼她摊上葱绿丰厚的油菜,

可是等你走过,没出几步,就有一种酸悔的苦水从胃肠开始搅动,直冲脑门,传到舌尖,你的脑袋被激烈冲击开始嗡嗡响,里面被震得一片模糊,同时你在积极抵抗,让自己保持镇定,开始思考:要不要停下、转身、对她回以微笑是对刚才行为的忏悔、然后买点平常常买的菜、最后付钱再微笑道别时说“明天再来”,你决定这样做了,刚要转身,从背后传来,“这个菜怎么卖?”“两块五,这么好的油菜别家买不到的!”声音如此饱满热情。你想还是算了吧,继续闷头走,抬头,直路拐弯处,摊前,又一个女子用陌生的温暖微笑对着你。

为何在我看来《诸神之怒》还是一部不错的影片呢?首先他有不错的演员,男主演萨姆•沃辛顿因《阿凡达》被观众广为熟知,对演员的欣赏及演员自身的职业素养是在影院观看影片时的基本质量保证;其次,影片的特效,虽然谈不上进入最优行列,但是依据观众如今的口味,“已度过了对3D一位追捧的时期,开始回归更加注重影片故事本身”,以此,特效也足够震撼的了。

第三点最为重要,就是影片的内容,《诸神之怒》虽然讲述的是古希腊神话,但实际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现代国家政治与社会运行的范本:代表着权力机构的众神,因权力的划分和争夺发生矛盾和冲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权力争夺失败的一方开始攻击人类,因为众神的神力(实际也是权力)来源于人类的信仰与祷告,也就是另种方式的”君权人授”,意味着没有人类的授予,神就没有代表着权力的神力,意味着神力越大的一方是获得更多人类支持更多的一方。因此,失败的一方对人类的攻击和对获胜一方的进攻实际反映了对获取权力合法途径的破坏,是权力欲望膨胀导致权力制衡失效的典型事件。最后,非正义的一方失败,人类社会重现光明,可以预计众神因为又有了人类的信仰而重获权力,正常秩序得以重新建立。

不见得美国或者更多西方国家观众观看这个影片能获得多大的灵感冲击,但是对于中国观众而言——不应该不获得某些灵感冲击。现代国家范畴,权力与权利的划分,权力与权利的来源,权力制衡,权力制衡失效后带来的整个人类社会的灾难,就像是一面镜子和一面警钟,我们从镜子中看到中国在迈向现代国家的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和微不足道的进步,警钟在耳边敲起——

我们还远远没法融入小时常在耳边响起的“世界民族之林”,我没法因所谓的“地大物博”生出骄傲与自豪感,我担忧的是普世价值在这个国家价值观陈列库中找不到一丝落脚之处,这个国家对“现代”一词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财大气粗的经济层面,而更为更重要的公民权利自由表达、人权保护,国家权力机构的制衡等等从来不见踪影。我实在没法乐观,没法对警钟的巨大声响假装“听而不闻”。

你或许要说,《诸神之怒》也不过是好莱坞众多类似题材电影之一,带着十足传道士的意味。你说得一点没错。但是,请问,如果这个“道”是一个很好,很有价值的道,那你应不应该虚心接受呢,即使从追求纯粹知识、理性、文明的基点出发?更何况,迄今,在这个地球上我还没找到在文化、科技、政治、社会等众多层面比美国更先进的国家呢,这个“道”就更应该仔细观察、揣摩了。

由此想到中国自制电影为何就不行呢?恐怕缺乏的正是这个道。在此,借用一段对张艺谋和他的《金陵十三钗》的评价:

对妓女裸体和艳丽旗袍的展示还未脱20年前卖弄软性色情的老调,殊不知西方人对这套早不买账。看今年赢下最佳外语片奖的《一次别离》可知,异国情调和普世情怀结合才是最打动奥斯卡投票人的捷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