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请环保局长游泳”和“请环保部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昨日北京又传来沙尘与雾霾在狂风中肆虐的消息。就中国的环境事件,涉及怎样的黑名单,哪些信息又属于国家机密,值得探求一番以采取保护健康和保护环境的相应行动。
 

作者:H.Chen (独立撰稿人)

“化学品黑名单”在前,国家机密在后
2013年2月20日中国环保部出台了《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可以称之为“化学品黑名单”。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化学品环境管理的五年规划,包括“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环境激素”壬基酚等在内的58种(类)化学品首次被列入重点防控“黑名单”,并且纺织行业这一下游消费类行业进入七大重点防控行业。因此绿色和平组织认为:中国首个化学品“黑名单” 出炉,盯紧包括塑化剂、环境激素在内的重点化学品,将填补化学品环境管理漏洞,阻截“化学品污染物国际转移”路径。

环保部第一次以十二五规划纲领性文件方式公布化学品环境风险的现状、原因并提出对策,非常值得肯定。尤其在健康和环境风险与日俱增,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的章节提到水污染,大气污染,正视“癌症村”,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大连中石油输油管道爆炸引发海洋污染事件等案例。遍览规划,与国际环境风险防控接轨,保障措施面面俱到。

然而数天后,环保部应北京律师董正伟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时,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尽管环保部用22页文件及时答复董提出的另一关于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的成因和防止方法信息,然而定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为“国家秘密”一事,显然激起公众愤怒了。以致化学黑名单出台的积极之举都被“国家机密”与否的民众口舌淹没。其出发点可能基于数据敏感唯恐引起恐慌,但密而不发反导致最坏的猜忌:全国土壤极度污染,不敢公布?

“活动人士黑名单”因泄漏“国家机密”?
如果说悬赏30万请临安环保局长游泳的临安陈千余被打伤其家庭遭黑社会暴力疯狂打砸,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因言获罪,被列为打击报复黑名单;那么被关起来的环保人士“黑名单”里面至少有海南的刘福堂揭露海南天然林砍伐,自费使用香港书号,印刷著作被定罪判刑,罪名居然是口袋罪之称的非法经营罪。据全球见证组织去年6月的报告称“过去十年,全世界平均每周都有一名环保人士殉职。从巴西、到印度、再到柬埔寨,各地都有活动人士因为代表那些受自然资源枯竭影响而使生计受到威胁的当地群众仗义执言而惨遭杀害。” 这些不包括中国活动人士受关押的黑名单,它由哪些机构编织,到底有多长,都没有确切的统计。

平和的普通民众为保家园守生态资源揭露的事实,是否因为被始作俑者利益集团圈定为“国家机密”因此痛下毒手呢?

曾几何时,在中国PM2.5指标属于国家机密,水质污染是国家机密,甚至官员财产也是国家机密,现在土壤污染也属国家机密。不提常识,查查中国《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文规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都属于必须公开的范围。显然,当下国家秘密也成了政府部门的一个大口袋,任何环境信息都往里面塞,抵挡不住舆论再放出一点来。

环境问题变成国家机密的原因
环境问题如今在中国已超越拆迁纠纷,成为全民心患:共同呼吸毒空气,喝有毒的水,甚至站在有毒的土地上。命运不过是早死晚死的区别而已。之所以环境问题成为国家机密,笔者认为原因有三。其一,GDP主导的经济发展为重,环境问题次之。因此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中国还在继续走,中国还得继续走。其二,环境保护法过时二十年、宪法沦为遮羞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等的缺位,以及法律执行缺乏力度和环境诉讼中公民权利的空白,导致污染防范不严、损害无处救济、污染继续发酵。其三,维稳心态和粉饰太平心态限制污染治理的速度。即使历史上其他工业化国家出现的雾霾、水污染、土地污染甚至食品污染问题都有经验和教训可供中国借鉴,目前的法律机制下空气污染改善至少要20年治理,地下水污染甚至可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民众心态
面对持续恶化的环境,国内民众对信息公开、披露非国家机密的呼声日益高涨,当然也会列出自己心中的环黑名单,譬如“两桶油”的国旗和损害身心健康的当地污染企业。

纵观各式心态,不外乎温和派倡导“不要愤怒,不要悲伤,也不要只指着政府说爹骂娘,不是解决不了,而是需要时间。”消极派自嘲“相信环保局,一百年之后,PM2.5肯定不会爆表。” “无所谓”派说“我已经身经百战,百毒不侵了”。积极如我,从绿色和平九年如一日揭露APP毁林,终于倒逼APP承诺停止毁林这一阶段胜利中获得力量,相信积极参与才能推动改变。那么,你是哪一派?

本文为专栏文章,不代表荷兰在线观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