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话题,时间过去了123年,人们仍讳莫如深。

这个话题,就是“性”。

百年前,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为之痛声疾呼,百年后仍未有改观,甚至更愚昧。

近日,某地,班里有老师怀孕了,学生问起这个话题。

老师课堂上,借这个机会,给9岁的孩子普及怀孕和性方面的知识。

没曾想,这一幕却被家长吐槽,原因是自己的女儿才9岁,孩子小,老师不应该教给孩子怀孕和性别这方面的知识。

而这次吐槽更引起轩然大波。

老师到底可不可以给9岁的孩子普及怀孕和性方面的知识?

一时间,争论不休。

01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目睹清朝海陆军的溃败,屈辱求和,割台湾,赔偿军费银二百兆两,谭嗣同悲愤到极点。在思想上产生了极大地震动。

一年后,谭嗣同把儒家的仁、墨家的兼爱和耶稣教佛教的教义结合起来,再同当时科学家的以太说混合,来宣扬他的仁学。

这时候,谭嗣同认为要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一定要反对清朝顽固黑暗腐朽的封建统治,冲破封建伦常的束缚。

在这个《仁学》中,谭嗣同有个梦想,希望有学者能够致力于性教育,向国人普及性知识,“绘图列说,毕尽无余”,使国人抛弃“性即淫邪”的陈腐观念,认识到性乃自然之事,“毫无可羞丑”之处。

谭嗣同的梦想,日后,在中国步履维艰。一段时间几乎无人谈起。

直到1929年,民国政府教育部要求初级中学教材必须教授学生“性的发育行为和责任”。

也是在同年,学者张竞生出版了专著《性史》,收录了真实的性经历。

或许,张竞生的《性史》,内容太过激进。

受到很多人攻击,甚至有时候《性史》还被当作一本教人遐想、勾起人的生理反应的“淫书”。

此后,在中国关于性教育一直停滞不前。

甚至是到了文革时期,仍然提“性”色变。

比如,在反映文革时期爱情的电影《山楂树之恋中》,周冬雨饰演城里姑娘静秋静秋以为女人跟男人躺在一起就会搞大肚子。

02

这种情况,直到1993年才有所改观。

发生些许改变,居然源于一个小商店店主。

1993年1月8日,在北京赵登禹路143号。

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拉起来横幅,上面写着“北京亚当夏娃保健中心”。

“北京亚当夏娃保健中心”这个小店开业。

看似平淡无奇的小店,却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多个第一。

原因无他。

因为,这个面积仅有30平方米的小店里,卖的不是保健品,而是各种性用品。

开办这家店的主人文经风,后来被称为中国性革命第一人,而他的店也成为中国第一家性用品商店。

萌生开这样一家“大逆不道”的店,还源于电影情节的启发。

1991年春,文经风有一次去红楼电影院看电影。

看到影片中,女主角坐在一家咖啡馆里喝咖啡,透过明亮的大玻璃窗看到对面街道上有一家商店用英文写着“sexshop”(性商店)字样。

此时,文经风顿时灵感突现,北京没有性用品专卖店,为啥我不能开一家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文经风终日在北京街头溜达,目的是租一家门面,实现这个想法。

上世纪90年代,要在北京办一家性商店,别的不说,仅是租门市房这件事,就差点儿把文经风难倒。

图为文经风

尽管在开性商店之前,文经风办过减肥用品专卖店、左撇子用品专卖店,还有“人间指南服务中心”——就是后来冯小刚电影《甲方乙方》中的“三替公司”,帮别人看病、替人家介绍对象。

“北京的门市房是极不易租到的,市中心繁华地带的门市房更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偶尔有一间能出租,却又不肯把房子租给我这样一个神经病。”

一筹莫展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文经风结识了天助之人。

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北京人民医院的夏亚钦大夫。按文经风的话来说:一位热情、活泼而又直率的中年女性。

夏亚钦在得知文经风的想法后,兴奋不已,并把文经风的想法告知了北京人民医院分院院长王长举教授。

不久之后,在夏亚钦的引荐下,文经风见到了王长举教授,并仔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一言不发的王长举教授,在交谈尾声,抛下一句话,径直走向病房。

“我同意把医院的门市房租给你办性商店,但这么大的事要向总院的杜院长请示一下。”

后来,文经风又见了人民医院总院长杜如昱,并把想法告知了杜如昱院长。

两周之后,王长举教授通知文经风,院里同意了租房给他开性商店了。

这一天是1992年11月29日,恰好是文经风三十五岁的生日。

此后,文经风做了开店前的准备,并把开业的日子定在1993年1月8日。

原因很简单。

因为那一天是周总理逝世十七周年的纪念日。

03

文经风的性用品店开了。

但一切并没有像文经风幻想的一样,生意火爆。

等来的却是门可罗雀。

整整两周过去了,竟没有一个顾客进来。

到了第16天,终于有人进来了。

那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看样子好像是无目的地随便逛逛。

小伙子一边轻松地吹着口哨,一边打量着货架上的商品。

当他终于看清楚这是怎样一家商店的时候,口哨声戛然而止,圆圆的口形半张着,冻得红红的脸上沁出细小的汗珠。

那尴尬表情很是搞笑。

惊讶的小伙子,并没有转身走出店去,而是拿了一盒避孕套,大大方方地从口袋掏出钱,一句话没说便转身走出门去。

终于开张了,这是商店的第一笔生意,一共是9元6角钱。

虽然做了第一笔生意,但是进店光顾的客户依然很少。

这时候,文经风的朋友建议他到电视上打广告宣传一下。可文经风连开店的钱都是找别人借的,哪敢想上电视打广告的事。

怎么办?文经风想的办法就是抱着一本大黄页电话簿,给各个报社打电话,告诉他们他开了一家性商店,希望报道一下。

一听性用品店,很多报社对于这样的选题都模棱两可。终于,《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答应来看看。

报社派来的是大学没毕业在报社实习的小姑娘。文经风面对实习生介绍他的商品,而小姑娘听得面红耳臊。

几天后,在《北京青年报》的夹缝里,文经风看到了对他店的介绍,内容是:“中国第一家性商店开业,这家商店坐落在人民医院门前,总经理文经风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

完全,没有介绍他的商品。

由于《北京青年报》的报道,第二天,法新社记者到店里进行了采访。此后,西班牙埃菲社、《参考消息》、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媒体,进行了报道。

一场以“中国第一家性商店开业”“中国的一场性革命”为标题的新闻报道,短短几周内刊登在海内外近百家报纸的头版头条。

媒体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带着好奇的眼光,流潮水般涌向这个30多平方米的小商店。“我们是早上9点钟开门营业,可每当我8:30到店里时,门外早就站满了人。有两位从河北沧州赶来的顾客,凌晨4点钟从火车站下车,索性就在门口等我们开门。”

04

千百年来,讳莫如深的话题,仿佛在此时打开了禁忌。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开店的过程中,文经风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

许多顾客连找零钱都来不及接便匆匆离去,更多的人则是久久徘徊于门前还不敢贸然进去。来这里的年轻人多是买药具,而中年人则最关心性和谐问题。90%登门者是中老年男性,女性的心声是通过中心的热线来表达的。

在这个过程,文经风越来越发觉中国性教育的缺失。

慢慢地,文经风和店员开始承担起了性教育和心理辅导的职责。

1995年,文经风还和北京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中心、北京电视台共同开办了《生命•生育•生活》电视节目。

没曾想,这也是国内电视第一次播出成人性教育栏目。

05

千百年,性教育在中国步履维艰。在美国,起初也没好到哪里去。

在谭嗣同宣扬要性教育10多年后,1913年,世界第一堂生理卫生课在芝加哥开设了。

图为Ella Flagg Young

授课的是一名名叫Ella Flagg Young的女老师,授课内容包括两性关系和避孕的讨论,学生从初中到高中不等。

由于当时校园比较小,Ella Flagg Young甚至还跑到学校外广场散发有关性教育的传单。

只不过,Ella Flagg Young的举动,得罪了天主教。没多久,天主教就编了个莫须有的罪名,联合学校一起逼迫Ella Flagg Young辞职。

然而,此时的美国性病肆虐。一战时,大量身强体壮、精力旺盛,同时性卫生意识为零的青年应征入伍。私底下只顾一时爽,完全不知自己得了梅毒或者淋病。

更可怕的是,当时的美国还不懂得给士兵发放避孕套。

鉴于形势的惨重,1914年,应其军方邀请,导演Tom Ricketts 拍了世界首部性教育影片——Damaged Goods。

影片中,讲的是婚礼前一晚,某士兵与一妓女发生关系,染了梅毒却不自知,婚后还传染给了自己未出世的孩子,因此羞愧难当,最终以死谢罪。

影片一播出,却没有引起了美国人的注意。

然而,随着二战的爆发。美国每天有1.8万人因感染性病而丧失战斗力。

这引起了军方的注意,教官从一开始便教导士兵:要么别做,要做就固定一个健康的对象。

在军队中,军医更是提供了大量的性病预防药包,里头包括说明书、避孕套、浸过皂液的擦拭纸和一管含30%甘汞、15%磺胺噻唑的药膏,以防万一。

甚至在配给士兵的火柴盒上,也印着“警惕性病危害”的标语。

于是,1944年,患病的二战军人从每日1.8万锐减至606,整体下降了30倍。

战争结束后,美国军方又担心归来的士兵会将性病传染给妻子,便在广告片和宣传海报上大力鼓动使用避孕套:别忘了,进去之前先进套子里。

到了1960年代,美国性解放运动爆发。避孕套得到广泛普及,而不仅仅作为军用物资。美国教育厅拨款给各大学及州立学校,用于培训性教育教师,并开发相关研究生课程。

06

尽管文经风做了很多尝试,性教育在此后依然是讳莫如深。只不过有人开始不断尝试,做性教育了。

这其中,有一个名叫方刚的教授。

前不久,方刚教授举办了性教育营。

为此,2020年9月6日,荷兰国家电视台(NOS)在“要闻”版块,还以“中国父母送孩子去性教育营”为题报道了性学家方刚给孩子的性教育青春营。

报道中写到:“从网络性爱到乱伦,从纵欲狂欢到SM:在性学家方刚的性教育营里,没有一个主题是被回避的。”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里,“性”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家长都知道要重视,却总是无法自然的孩子谈论性教育的话题。

在这里,孩子们和老师的谈论氛围却是开放的,彼此之间可以畅所欲言,孩子们能在一个自如的环境里学到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

这算是,老大之中国,在性教育方面有一些些改变。

参考资料:

  • 破词儿:在性教育方面,中国人,你旷课了
  • 周末报:中国第一家“性用品”店开业始末 第一位顾客是小伙子
  • 凤凰卫视:禁果1993:中国首家性用品商店20年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