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4月7日-红安林业局:生态账本与林权画饼 在红安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红安林业局。 从红安县林业局我们得到和印证以下几个要点: 1.红安县的林地实际上还没有分到各户(农户并没拿到林权证),但已流转的林地达二三十万亩——这些林地其实都是通过政府和各级干部主导的方式(以行政权威行政资源协助资本),集中到私人业主或企业手中了。名义上,红安将林权改革与林纸一体化、低产林改造等名目捆绑在一起,号称以林权改革促林业发展,实际上连所谓林权的画饼都没放到农民手里捂一捂,便成了老板们的囊中之物。 红安山林目前最大的买家是晨鸣纸业,已收购20万亩,另外还有曼图公司,但曼图在2008年实际完成收购2.62万亩之后(据黄冈市政府公告),便未见下文,似乎后来在市里“失宠”了或资金出了问题。 2.晨鸣公司从2008年开始进入到现在,两年便在红安完成20万亩林地的收购(在整个黄冈达110万亩),这里面市委市政府的权力推动起到了极大作用。 自从把晨鸣纸业确定为黄冈林纸一体化项目的合作重点之后(刚开始考虑的合作对象还有金光集团、曼图公司等),市领导常常为晨鸣公司亲自披挂上阵。2009年黄冈市晨鸣纸业林纸一体化项目被纳入市级管理的重点项目。2009年7月20日下午,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沈景艳主持召开黄冈林纸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协调会,明确要求相关各部门和单位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必须在10月底前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项目在年内开工。而当时,其实整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都尚未通过。(据《黄冈日报》相关报道) 红安林业局官员也不得不承认,政府如此大力推行一个公司项目,要求地方限时完成任务,必然会造成一些问题。有时肯定就不能按照规程“慢慢来”,可能村民还不知道,干部就把山给卖了,这种情况各地都有村民举报。 实际上,晨鸣公司的人往往由市领导陪同下来,县领导出面接待,他们选山地也由市林业勘察设计院的人说了算,县林业局的任务是配合,谈何监管? 3.当监管成为空话,种种漂亮词藻修饰的速生林项目、经济林项目、低产林改造项目就可能演变为生态灾难。实际上这种灾难正在包括红安在内的很多地方愈演愈烈。 2008年6月,黄冈市林业局总工程师童仕彬曾告诉《长江商报》记者,“规划流转林的造林计划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了的……并不破坏山地植被,并还要引进豆科类植物,以改造土壤环境……采伐更新是分年度间隔进行的,因此不会对当地造成环境破坏。”黄冈市林业局一位官员称,“不管是曼图黄冈林业有限公司,还是晨鸣集团,我们都要求严格遵守中国国家林业政策和有关法规,保护林区和周边生态环境。” 2010年4月7日,红安林业局的官员告诉我们:用烧山的形式清理山地只能在非防火期(5月1日至10月1日)搞;低产林改造有一整套标准,改造对象的亩平均木材蓄积量不得超过2立方米,土壤厚度不得低于60厘米,操作也有一套规范,例如不能把原来的山林全部剃光…… 显然,我们在阳台山和七里坪看到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两年前童仕彬曾告诉记者,关于林纸一体化项目可能引发的生态灾害及其预防等问题,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了结果之后,“我们肯定会进行公示”。但是至今还没有人看到相关公示,公众参与了这项环评吗?环评都不敢公开,怎么体现林业部门和环保部门的监管决心呢? 不要说像晨鸣这样的有市领导撑腰的财大气粗的企业了——这样的企业当地林业部门、环保部门根本无意冒犯,就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承包山林的私人业主,也都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来的“财神”,都得服务好。 “人家老板买了山投了资,肯定第一位要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只能放在后面,我们也不好管。”红安县林业局某官员谨慎措辞道,“我只能说,林权改革对经济效益的推动作用比对生态效益的推动作用大。现在我们做的某些事,其生态后果暂时看不出来,也许得要10年后才能显现,那时我们可能需要重新检讨。”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