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十一点起床,去了趟理发店,随后赶往一个位于望京的咖啡馆开会,三点来钟的时候在附近找了个精酿馆子喝酒,晚上差点去了剧馆看戏。

这是我主动交待的路线图。

如果我不幸接触了新冠,如上行动轨迹会被有力人士泄露到网端,进而一米八的身高,三十厘米长的头发,十八位的身份证号,恐怕也不能幸免于难。 没有人同情我、安慰我,我会被编排进段子里。

file
*网络图片

十一点起床的能是啥正经人,备不住是个鸭子吧?

下午三点来钟就喝酒,这逼就是一个混混吧?

晚上还想去看戏,一身酒味不影响邻座的人吗?

看完得去接客了吧?

这些,我光想想就已然觉得身败名裂了,套用一句流行词:社会性死亡。

然而这等遭遇真切的发生在成都一个二十岁女孩的身上。

她一夜转战了多个酒吧,被网友认为是陪酒女、小蜜蜂、转场女皇、气氛组成员。

更有甚者,把她的朋友圈截图发出来,把她的照片发出来,咒骂到:「请问是哪位没眼光的叫这么丑的来蹦迪的?!」

女孩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不得不让渡个人的隐私,却转手被人晒到网上,供大众调笑。

人们对病毒手足无措,但运用起荡妇羞辱、人格诋毁倒是信手拈来。

科学尚未照拂之处,便是道德棍棒挥舞的地方。

如果倒霉的人正好看上去「生活不检点」,那踩上一脚的力度就更大了。

令人悲哀的是,斥责网暴、泄露公民隐私的人都是像我们这般没有力量的群体。

一个公民的「社会性死亡」并没有引起更强有力机构的关注。

譬如在「知乎」平台,一则依据小道消息便声称女孩背后有国外金主的回帖已经获得了67个赞,尽管下面有很多网友斥之为造谣,平台依然不予任何处理。

在公民信息遭大面积泄露之后,没有一个主管部门出来,声称要追查到底。

一天能发几十条新闻与评论的大媒体,能发力捧起一个某网红,但他们对于暴力侵犯公民隐私的事,连一则激浊扬清的短评都舍不得发。

我着急的是,我能影响到的读者已经知道造谣、人肉、泄露公民隐私是错误的行为,而那些拥有巨大声量、辐射更多群体、善于把控导向的官样媒体却无动于衷。

行文至此,我看到《成都日报》的官微终于发表评论:

在被确诊之前,她不过是这个人口超2100万城市中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活动范围大如何、喜欢与朋友聚会又如何,那都是她的私人生活,与所有人的私生活一样,应当是全权由她做主,不应成为可以被他人随意浏览、点评的信息;在确诊之后,她如实说明自己的行动轨迹,没有隐瞒,配合流调。作为一个不幸感染病毒的患者,她也是值得我们同情和关心的。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人近期其实也像她这样生活着,我们又何必以上帝视角、事后观点去过度苛责她呢?

有个网友评论到:「总算有官媒出来说一句公道话了,明明对他们一家人是很不幸的事情,却演变成了全民八卦的狂欢,没有一点同情心和道德底线,真是让人无语!!!」

好一个「总算有官媒出来说一句公道话了」。这「公道话」本就该跑在流言蜚语之前。

说句公道话本不难,它事关一国一城的风度与涵养。

花大力气捧红一个人,最好也分点力气拯救一个无辜的人。

思考题:你觉得如何避免这种网暴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