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哥:刚我转的那条北斗新闻,有粉丝在北斗设备服务商工作,给我科普了一下:北斗盒子的功能、处罚机制、资费和服务费、司机的破解与反破解、今后的升级方向、为啥不太靠谱。

img

看完给我的感受就是:自动驾驶最应该在大货车上普及,就不用这么麻烦的去斗智斗勇了。

以下是他发我的内容:

首先这个大部分地区不是权力部门垄断的,而是开放了市场竞争,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地区有垄断的嫌疑,比如我所在的地区最大的北斗服务商就是和某局的领导人有些关系。这个盒子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监控大货车的行车轨迹。首先就是任何路段,包括高速,超速达到100公里/小时,持续时间超过1分钟,就视为超速,不需要其他道路超速检测设备辅助,直接可以认定超速。其次就是两客一危(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超速80以上,校车超速60以上,判定条件也是持续1分钟以上。还有就是4小时以上的行驶触发疲劳报警,要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疲劳驾驶这一点确实不太合理,因为不是每个路段就能随便让你停下来休息。

关于罚款方面,我所在的地区,就是广东,对于超速和疲劳驾驶的罚款比较少,一般是电话通知企业该车什么时候超速,疲劳驾驶很少管。个人的大货车司机一般都是随便找个营业执照或者直接挂靠车行的营业执照进行营业。

我这边遇到最多的客户被北斗设备罚款的情况就是,那台北斗设备是可以打印小票的,小票上面有车辆资料,车辆的车牌,车架号,发动机号。设备是可以插一张名为司机识别卡的IC卡,那张卡记录了司机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这个卡可以有效地破解疲劳驾驶的问题,规定是单一司机驾驶不能超过4小时,比如一车本来就有两个司机,那服务商就可以配两张卡,在快触发4小时疲劳驾驶的时候,更换一张其他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的IC卡,就可以把疲劳驾驶的时间清零重新计算),交警有时候会在路上拦车检查北斗设备,打印设备的小票,如果小票上面显示的参数,有一项不对的话,就会以安装北斗设备不规范为理由罚款500。这个是目前在我这个地区收到最多的罚款。因为早期在2013-2017年,根本没有交警去管这事,所以几乎所有的服务商都没理这事。北斗设备的数据是直接对接每个市的一个北斗平台和每个省的北斗平台,重型货车还要对接一个全国的货运平台。既然都对接了平台,数据也没有问题,但是交警路检检查到打印的小票有问题,还是会罚款。而且这个类似定时炸弹,那些北斗设备偶尔抽风不稳定,会出现自己恢复出厂设置的情况,一旦出现,司机和服务商都是懵逼的,这时候再出现被交警检查的话,500必罚。

我这边公司很久以前一开始做北斗设备安装的时候,价格大概是1800元一台,每年的服务费是600-900,早期设备贵、竞争对手少的原因,价格是比较高。现在同行多,价格都降下来,维持在900左右,服务费的话保持在600-900。为什么要收服务费,因为市场上每年可以装的大货车实在有限,比如一个地区一年1W台大货车进入市场,当地有10间服务商一起抢生意,1000台的利润并不高。有关部门要求我们是24小时三班倒监控制。监控车辆掉线、超速、疲劳驾驶,一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打电话到企业或者个人。所以服务商人力成本也比较高。出现北斗设备故障,比如电路被老鼠咬了,导致设备没电,或者SIM卡烧了,北斗设备自己坏了,定位天线故障之类的,在本市内还是要上门免费维修。所以服务费目前是没办法避免的。

最后就是号称主动安全的北斗设备要逐步推广了。会安装至少两个摄像头在车里,一个拍道路,主要是监控车辆有没有按道行驶,这个摄像头误判率很高,所以出问题罚款的情况应该不会有。第二个就是人脸识别,可以识别你开车的时候是否有打电话、抽烟之类的分神情况,打哈欠也算,不过打哈欠这个人之常情,只要不是被设备频繁上报,就当误报。还有就是恶意的阻挡摄像头的情况也会被上报整改。有没有在开车主要是靠设备检测到ACC是否打开,还有就是北斗定位当前的时速。上报的数据大部分有视频和照片作为佐证。还有就是目前可选的盲区检测摄像头,装在大货车右侧和尾部,用于辅助大货车的盲区。

这套设备报价3000-5000,目前有关部门是联合保险公司,让保险公司出这笔钱,保险公司也没有指定。让保险公司和我们这些服务商谈钱怎么收,怎么给。主要问题就是这套视频设备,有没有侵犯到司机个人的法律法规,这个需要法律人士解答一下。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装这个北斗设备,因为不装,作为运营车辆,你就过不了年审。车在年审的时候,是需要服务商开局北斗设备的安装证明,用于司机去车管所和交通局的车辆年审和营运证的年审。没有这份盖了公司公章的证明,你过不了年审。所以货车企业和个人没办法,只能装。毕竟谁也不想被监控,是吧。

服务商公司说白了就是因为规定而出现的企业。如果这些硬性规定没了,这些公司直接原地倒闭。这两年疫情原因,有些货车司机都挺难接到活了,收服务费的同事打电话给这些司机,司机就说没开工啊,没钱。然后后台查一下这些车的行车轨迹,确实设备在线,但是很少有开动。但是费用还是要收,因为我这个地区还存在一种叫“专网卡”的东西。目前很多地区随便搞张物联网卡,一个月有100M流量就能让设备连上各种平台且足够一个月,成本一年10元内搞定,量大5元就行。而“专网卡”是某地和移动运营商搞的SIM卡。类似于VPN技术,只有这些卡可以走这条VPN通道,数据才能到达市平台。这些卡服务商拿到的价格是比较高的,100-300之间。所以货车企业或者个人想拖费用,我们这边只能停掉设备。

这个行业不是想来做就可以做,需要交通部颁发的资质证书,而拿到这个资质又需要几种证书才能申请,反正一套搞下来几十万是跑不掉的,但是可以挂靠其他公司的资质,每年给钱这些有资质的公司,成为他们的分公司的形式经营。所以就出现了很多这种挂靠公司,服务不到位的情况。比如新闻里的货车司机北斗掉线,很大可能就是服务商没有做好监控通知和维修的问题。不过有些客户是全国各地到处跑的,维修确实没办法跟上,所以要么只能寄设备给货车司机自行处理,或者等货车司机回来当地再上门维修。

最后就是表达一下,这个北斗设备确实不太应该强制安装,他的定义是类似飞机的黑匣子,但是市场竞争下导致的产品逐步廉价,而且可靠性很低。作为黑匣子,他还不防水,可见这个黑匣子多么不靠谱。未来还有更加恶心的主动安全设备,只会更加的恶心。这个强制安装当年其实和推广北斗定位很有关系。毕竟除了手机和导航,正常人谁用定位是吧,最多就是企业内部自己想监控车辆,装一些淘宝上能找到的小定位模块。但是令人讽刺的是,淘宝上那些便宜实用的汽车定位设备,经过几年的使用测试,故障率竟然比那些符合交通部的部标北斗设备还稳定可靠。

file

高高低低街:我们的高科技都用在了歪门邪道上。

gogo老余:“价格1800,每年的服务费600-900”,然后司机交了钱用的这个东西,是给执法部门作为罚款依据的……艹!

杨大彪的网上冲浪生活:谢谢科普,也知道了很多见不得光的勾当。

mobicell:困在系统里的司机。

农村哥NC:做集装箱运输的,你朋友说的属实。

遇万千:这玩意就说以罚款为目的安装的,机器价格贵的离谱,安装完以后还有罚款。他们总能找到罚款的理由,保险杠变形罚款尾气也罚款反光条不全也罚款。

proci:竟然有上游粉丝,太好了。我就是终端用户,十年重卡销售,再补充一点。 北斗的硬件制造商不和终端客户接触,他们的客户就是主机厂,这是出厂强制要求安装的。出厂标配的北斗设备(就像一台车载的老式的车载FM收音机),终端机,物联网卡,两张IC卡。

皮皮皮皮特特:这真的就是中国特色了,啥事儿都能给你卷到一种所有人、所有利益相关方都挣扎在生死线/盈亏平衡线/干不干都行干就累死不干也可以辣鸡八倒的状态。

Louis_聪:我自己有30多台车使用这个北斗(必须强制安装),遇到最大的问题:掉线,行车轨迹不准,路边停车也算驾驶时间。一年累计冤枉的罚款估计1万左右吧,当然有些人力成本低的可以申诉,有些北斗公司会支付,剩下就自己认栽。

jc209:“但是令人讽刺的是,淘宝上那些便宜实用的汽车定位设备,经过几年的使用测试,故障率竟然比那些符合交通部的部标北斗设备还稳定可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