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颜悦色关了八十几家店。在人们陡然意识到海底捞要关300家并且暂停开店之后,又一个顶流开始大规模关店。
I know Iknow I know,论供应链建设,论品牌内涵,论规模,论骨架,论创始人的宏愿,茶颜和海底捞相比差得还远——中餐界就没有哪个能和海底捞比的。但你要意识到,这都是去年逆势扩张的、有钱又有势能的品牌。
2020年,我国新开了200多万家餐饮门店,同时关店超过300万家,行业供给净收缩超过100万家,占比10%以上。
这里面有两点需要注意:
1.去年逆势新开的,除了过度乐观或者不怕死的小门店,主要是一些有钱又有势能的连锁店,在趁机抢占空出来的好点位。现在他们当中最好的一些品牌,已经顶不住开始关店了。
2.你可以说这些门店都“扩张过度”“无序加盟”,甚至管理出问题,但必须要承认,行业的净供给是严重收缩的。在行业严重收缩供给的情况下,这些品牌仍然走到了被迫关店,说明需求真的不行。
需求确实不行。我吃着10块一斤的大白菜,以为CPI上天了,结果看了眼CPI,又看了眼PPI和CPI的剪刀差,撅了过去。
再提供一个数据:携程上在售的国内酒店,比之2019年,已经减少15%以上了。
2
这周有个一闪而过的新闻,淹没在更多的庞大恢弘和众志成城里:郑州一个餐饮店老板,疫情多次反复,客流殆尽,实在经营不下去,还了几个供应商的欠款,把最后的890块打给了读大学的女儿,关上门窗焚炭自尽。其中一封遗书给了聘请的厨师夫妇,说还拖欠一万多工资,从之后的门店转让费里扣给他们,“来世再搭帮。”
社会全因死亡,按照海外研究,最相关的五个因素降序排列为:
1.吸烟
2.离婚史
3.滥用酒精
4.财务困难
5.失业
当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求生欲爆表),但这不是孤例,太困难了,看服务业的人应该尤其知道,民生多艰。
我们很早之前就说过,社零里的餐饮失真了,判断的原因我不赘述了,相信食饮也能曲线得出相似的看法。
但社零的趋势还是说明一些问题,那就是今年的Q3比去年的还差——你以为去年Q3是复苏中的低基数,结果是报复性消费下的高基数。
从Q3开始,一些大连锁开始把“开支意愿下行”放在了“疫情反复扰动”之后,作为第二个解释项。实际上看跨国经营的服务业数据,Q3中外剪刀差快速拉大,生活弹性恢复差异和表观确诊数据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多讲就没号了,只能说从数据上说,应对所付出的成本一直在提升,看不出有什么理由会戛然而止。
三季报出完那天,我和几个朋友坐在店里,呈现出一种油尽灯枯之后的放松,边聊天边刷手机。突然有人大喊了一声,艹,恒顺亏损了!然后有人绝望的喊,五粮液低于预期了!
我心急火燎地打开了中免的三季报,看完前几行用手捂住胸口,经常性30亿,再一读解释,晕了过去。
要不是这周LV爸爸在线拯救!要不是……
3
双十一数据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光棍节当天主流平台全线负增长or零增长,拉长整个战线,算整个双十一,勉勉强强实现了一点点增长,但向前的虹吸比以往哪一次都更严重。说不定向后也是。
——是的,去年的双十一预售也是10.20开始,但是去年没从10.3开始预热啊??十一开始,李佳琦拿着大喇叭天天给你预热,所有女生别买了,10.20听指挥再抢。
——是的,去年的双十一预售也是10.20开始,但是今年电商数据从9月就挂了。
消费力就像被摄魂怪的吸星大法给吸干了一样。一滴都没有了。
我看到数据觉得凉飕飕的,这两月因为太内卷了不快乐(我们竟然在毫无行情的时候开始疯狂内卷,谁能懂),双十一我报复性消费了一把,这两天已经开始退货。说真的我以前是个从不退货的体面人,不合适的自己默默捐了或者送人,但是今年我决定开始退款退货,写作不委屈自己,读作没有余粮了。
有个玩笑,说今年为什么豆瓣八组都不铁血了,因为教培鹅、地产鹅太多了,现在都去豆瓣抠组找平价替代去了。
日本在什么时候开始反消费主义?喜欢他山之石的人可以随便的想一想。
新消费都在喊寒冬(发现我喊得还挺早,《新消费破发背后:中期核心竞争力》),低迷的消费意愿和高企的流量成本,进直播间仿佛一场自爆;我尊重靠自己能力致富的主播,也早知会有今天(卖便宜货的双向飞轮效应非常强,主播议价能力的提升会在品牌方和消费者之间形成更好的bonding),但从结果上评价,这个生态确实不太健康。
尤其对新品牌。存量老品牌、特别是高端品牌的腾挪空间很大,首先人毛利率就远比你高,其次和主播能议价,一个年框下来要最好的曝光位、最隆重的解说词、最广泛的露出,然后人还有消费者向往,一种草就能果断加购给拔了。直播间做新品牌,我觉得好难。
线性外推尤其需要谨慎。行情好的时候二级市场总在有意识混淆PEG里的G,是过去的G?还是未来的G?是一年的G,还是三年五年的G?不管,我们选最快的那个G。
但实际上很多东西很可能增长到某一个位置然后突然卡住,再也上不去了,甚至可以掉头向下,表演屁股着地平沙落雁式。
比如写外卖拿着第三方数据预测2025年中国餐饮7.6万亿的,这不是瞎说吗?这是按照2021年就恢复增长得出来的,这要是做得到,我就此不看这行业了。(不是不看好外卖的意思,因为外卖切割的场景不光是餐饮,应该从在家和在外两个吃饭场景里均匀的切、雨露均沾的切。)
Read my lips,6万亿也不行,6万亿能做到咱就谢天谢地了。消费习惯这事儿和便意不一样,真的会消失,憋着憋着就不需要了,之前有海底捞黑卡的人,吃得少了就没了,再后来就会发现不需要了——因为不排队了。
何况买服务持续增长真的是一个很中产社会的标志,对没富裕几年的朴素老百姓还是有点奢侈的,需要依靠经济向上,消费信心向上。
今年还冲得猛的品牌,都需要蓄一下弹药了,明年大概率增速换挡。有些一营销就增长的可选品,一停止就下降的品牌,就是应该拒绝增长的诱惑。
This time is diffe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