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于华

告官、告密、构陷、借刀之事自古有之,历史与文学中不乏其例;但不知起自何时,举报成了一些人的事业,以此为职甚至以此为荣;而不问青红皂白地有举报即处理成了一些部门的常规作法;准确地说恰是因有后者才有前者。这就不得不想一想、说一说了。

前几天我订阅的一个很不错的公众号不止一次被举报,文章被删除,号主还遭到攻击谩骂。其实这个年轻人的公众号以历史、文学、艺术、思想的介绍、分析为主要内容,间或谈及时政和热点话题。而且非常理性、温和、客观,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可读性,受到许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imagev

举报者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一起举报的你。哈哈哈哈哈被封了吧?”辞去工作专门以写公众号为生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谓在生存的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都会受到打击,我只希望并相信这位年轻的作者不会因此而沮丧,而是在举报和封禁的压力下越写越好。

另一位我认识的号主原本是写作者,遭遇一些坎坷后以小本经营为生,兼写一些时评类文章。举报者居然明确指出:“你放心,不砸了你的生计我们是不会罢休的!”

imagev

我自己也曾不止一次遭遇恶意满满的举报,并因此转世八十次最终退出。

imagev

这让人不禁要问:需要何等的仇恨、恶毒才会做这样令人不齿的事并且以对他人的伤害为荣,为让别人发不出声音而自鸣得意?殊不知,受到伤害的可不止被举报者,或许举报者的损伤更重:心灵残缺,终生污点,来日扪心自问(如果还有的话)会不会羞愧自责?又如何向后代讲述这些业绩?君不见:那位曾大义灭亲将母亲送上刑场被树立为革命典型的张红兵到晚年是如何悔不当初、痛不欲生,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的羞耻和自责令他生不如死。(见https://v.ifeng.com/c/86B78PyIwGx)

接到举报一方当然是牛掰部门,手握生杀予夺的权力。可如此牛掰却为何只听一面之词、唯举报马首是瞻呢?不调查不研究不分是非对错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及时处理”,例如已经发生多起的有关高校教师言论的事例。人们事后发现,一些教师所言并无不当之处(退一万步讲,即使言说、观点有不妥,也不应不加审视不负责任地“及时处理”)。为开脱责任竟如此不顾事实,不合法规,不讲道理,不要脸面,让公众无法理解地公然偏袒、枉法,只会突显权力的颟顸丑陋,必然导致权力合法性丧失,领导威信扫地。正如举报者肆无忌惮地声称的:“知道为什么举报你么?因为国家现在鼓励举报。我们会一直举报到像你这样的人都消失,所有的平台上都只有一种声音为止”。面对这样的叫嚣,接到举报的部门不该反思吗?

对世间大事小情有不同看法本属正常,不同观点之间存在争论是为常态。讨论也好,争辩也罢,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规则:有法依法,有理讲理,就事论事,不服来辩,依据事实和逻辑,不得人身攻击。只有在道理亏、判断错、无逻辑、无证据而又不死认输的时候,才会诉诸举报,借助强权之手压制甚至消灭对方;这明显是不合法、不讲理、不要脸的下流作法。而权力一旦支持了这种下流,出手行不公不义之举,受害的就不仅仅是被举报一方,也不仅仅是上述恶意举报的一方,它还会污染了整个言论环境,瓦解了有机的社会。因为其昭示并宣扬了不问事实、不辨是非、不讲逻辑、不分善恶的强权独大“原则”。

作为莘莘学子和广大公众,表面上似是和举报-处理没有多大关系,既无所得,亦无所失,这类事屡见不鲜,不足为怪,亦不须愤怒。可是深究一下,如果人人不能说真话,不敢越雷池一步,不能表达真知灼见,不能传递真理良知,是谁的损失呢?不仅如此,构陷告密举动每每得逞,权力不问是非不辨善恶甚至颠倒是非扬恶惩善,结果必定是小人得志,恶行猖獗,整个社会变成污浊恶臭的沼泽,成为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创造能力的屠场。长此以往,教育和学术氛围会何等糟糕?整个社会生态会如何恶化?生存于其中人性会如何堕落?人的心智会怎样地残缺和麻木?人的创造和创新动力又在哪里……想一想,令人不寒而栗。

我们所有人,需要一个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2022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