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档案卡
标题:步步惊心的“未来五年”
作者:照相的宋师傅
发表日期:2022.6.28
来源:微信公众号“旧闻评论”
主题归类:未来五年
CDS收藏:话语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filev

作为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在6月26日这天发生了一次不大不小、不真不假的舆情事故。不大不小说的是本次舆情的规模,没超过唐山打人事件,也不会比郑州赋红码更大。不真不假,说的是外围公关在淡化这件事时,陷入了亦真亦假的尴尬境地。

舆情的触发点,是北京日报客户端——当然也可以理解母报内容生产的“中心厨房”——在报道该市党代会报告时,增加了“未来五年”四个字,用这个时间状语,修饰报告中“北京将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这句话,即刻引发轩然大波。

舆论激愤的点在于一种对这一表述的解读:疫情防控“竟然”还要再持续五年!是可忍孰不可忍,在京和京外人士纷纷表达类似的失望,这种情绪平地而起,相当强劲地表达出民意所向。而后续的一些公关表达及操作,不仅没有灭火,反而在舆论场洒下助燃剂。

在事实的层面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报告的纸本内容,确实没有“未来五年”这四个字;北京日报社社长赵婧云在朋友圈解释:“未来五年”是记者误加,是为了抢时效,使用了这个套语,“是媒体层面的操作失误”,“就出了笑话”。

这个解释站得住脚吗?从业务层面来说,赵社长的说法是可信的,将党代会或两会报告拆解分条目报道,确实是媒体的惯常操作。以“未来五年”作为统领,来分段报道将来的工作计划,是中规中矩的做法,肯定不算错。但怎么又算得上“操作失误”呢?

不揣冒昧地讲,这里的所谓“操作失误”,大概就是作为党委机关报,在处理党代会这个重大报道题材时,局限于惯常操作的老经验,对社情民意有隔阂,对政治大年及疫情时代下舆论敏感点缺乏了解,为民情勾连舆论提供了导火索。

赵社长认领“操作失误”这个锅,是把舆论效果作为衡量标准,以“业务操作”的名义哑忍。毕竟,用上“未来五年”的套件,给疫情防控加上了一个时间期限,外界认为北京还要搞五年疫情防疫,一下子就绷不住了,人们害怕那四个字“一语成谶”。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尚能在就事论事的范围里勘误。但更有意思的“火上浇油”的场景,出乎意料地降临。一是北京日报在客户端删掉了“未来五年”四个字,这一增一删的举动,等于倍增了大众惊诧论,强化了舆论过度阐释的信心,灭火不成爆燃有之。

从报纸的立场来说,当自行增加的四字套件引发舆论后,怎么处置似乎没有最优的选择。保持不动,任由舆论蔓延,期待它丧失动力后自行退却,这等待的时间过于折磨人。若刊发致歉声明,可身份不对;作一般的更正启事吧,就更说不清楚了。

事情到这个份上,还不是“笑话”,因为所有生气的人,都当真了——以首都潜在的引领作用,生气的人都代入了自身的命运感,对未来前途感到担忧。直到某个意见领袖出现,将北京日报删掉“未来五年”四字,作为知错能改的担当来赞扬,“以讹传讹”的“笑话”才露面。

这位意见领袖对删改举动的肯定,具有相当的传播力,等于坐实了“未来五年”为报告内容的大众印象。即使他努力打圆场,但这个基本“事实”却是经过他有力的“误解”锤炼得来。等于说,删改的危机公关被替报纸说话的危机公关抵消了,这才是舆论风波中最喜感的部分。

意见领袖先是为维护北京日报的形象说话,等他看到报告纸本后,不得不为消除亲手制造的尴尬一幕继续努力。这一次,他精细调整了“北京抓好防疫工作”的时间状语,还精明地将锅又甩给北京日报,认为那四字“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原报告的意思”。

北京日报究竟有没有“改变原报告的意思”?若以“改变”与否作为判断标准,北京日报的报道措辞对报告表达的影响,可以说“改变”,也可以说“没改变”。它“改变”的可能只是报告总——分的结构,它“没改变”报告在未来一定时间抓好疫情防控的原则。

网传北京电视台的屏幕截图,也使用了“未来五年”为引题,报道报告中北京防疫工作的内容。结合两家党媒的表述可推测,报告虽然没有“a未来五年,b北京将……疫情防控”的完整句式,但b可能是a的小标分论点,不然很难解释两家党媒不约而同的表述。

现在的问题是,出于某些不能明说的禁忌,修辞上的清晰与否不得不让位于立场上的清晰与否。如此一来,基本事实很容易被“言诡而辩”的后续解读带偏,而这些后续解读之所以现身,是压力使然,是要卸除各种身份上的“责任”——与站位相比,真假就不重要了。

根本而言,党报的报道修辞之所以激起舆论阵仗,还是因为大众困于疫情政策,不再掩饰对防疫为名的种种约束的厌倦。拥有这般情绪的不再是个人而是群体,一旦偶遇“未来五年”的表达,那些藏在心底的愤慨就喷薄而出。那四字被党媒当作统领,却被大众理解为枷锁。

对党媒的领导者来说,整件事最重要的可能是澄清动机,将舆情局限在无心之过的媒体操作层面。可对大众来说,这反而是最不重要的,相较于“报告有没有这句话”的一般真实,人们在乎的是本质真实,亦即:民生成为防控最具亲和力的意义。

当然,这件事也可以在宣传业务上争鸣讨论,推演党媒和舆论互动的步步惊心。但老实说,任何群体都不会是舆论豁免的对象,所谓舆论反噬基本上是事后诸葛亮。唯一值得深思的是,当人们不认为党媒会出错的情势下,为何党媒仍粗糙地对待民意?

题图当代水墨,作者:@秃头倔人(李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