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档案卡
标题:迎接将至的痛与爱
作者:阮唐不是软糖
发表日期:2022.12.8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颗阮唐”
主题归类:防疫政策调整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人世苦海中每一朵浪花的翻涌,我们最终都要一起承担。

——题记

这里是他的眼睛再也看不到的庭院,

那边是他曾经寄予希望的街巷。

甚至连我们正在想着的事情他也曾经想过,

我们像一群盗贼,

瓜分了昼与夜的宝藏。

——博尔赫斯 《为所有的死者感到的愧疚》

去看了李医生的微博,百万加的留言,很多人说:终于结束了。

我翻了很多页,看到一个人留言,大意是:解封了,街上全是人,如果你碰到了我爸爸,告诉他,他最爱的馄饨铺还在,临走前他特别想吃,但我进不去医院送给他。

头像是八九十年代的一张旧照片,一位父亲抱着一个小小的女孩儿,稀松平常的生活照,就像我身边某个门庭温暖的邻居。

我没敢点进这个头像。

更多的人,无名的人,三年后姗姗来迟的喧哗的街道,于他们而言已是前世,我们如今平凡琐碎的今日,正是他们曾一心渴求的、业已失去的明日。正如博尔赫斯写的这首诗:“这里是他的眼睛再也看不到的庭院,那边是他曾经寄予希望的街巷。”

身处在日渐喧哗的街巷,世界晴好如初,恍如隔世。当他们的亲人伫立在这样的街巷,必然承载着是对逝去之人更为深刻的痛苦与思念,想起林奕含在书中的一句话,尤为贴切:“犹如丧子之人在游乐场。”

我常跟人说: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叫做“感同身受”,我们感到快乐、痛苦、忧愁,本质上是因为别人的讲述,让我们链接起自己的某些经历而引发的情绪波动,我们的“感”,不过是自身的影射。而对方的世界,本质上我们可能从未踏足过。

我依然记得那些哭泣与嘶喊,或悲伤或惶恐的面孔,时间能迅速淡化彼时陌生人受难带给我们的冲击,但对他们身边的亲人来说,这些冲击是绵长且沉重的。这三年,每一个类似的新闻,每一次与之相关的发布,都是在伤口上撒下的锋锐盐粒。

陈盐旧伤,一层一层,最终凌迟着他们与逝去亲人的每一段记忆。

历史上所有大瘟疫的流行,都离不开以丧失千万级以上的生命为代价。冲锋在疫情前线的第一批人例如最初的武汉,他们都是最先遭受生命重创的人。我们如今健康地活着,熬到当今解封,不过是偶然中的幸运。要知道,命运之手任意的一次翻转,最初从武汉海鲜市场里悄然弥散的冠状病毒,都可能出现在武汉之外其他城市的某一条街道、某一个市场、某一个你我身边。

我还记得常凯那封遗书,字字血泪,不忍卒读:“除夕之夜,遵从政令,撤单号话酒店午夜宴……”

别忘了这些人,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时间缓冲的壁垒,挡住风暴,为我们赢得些许残喘存活的时间。

“我们有时用一种无助的方式等待,

笨拙地,并非全部也未愈合。

当我们藏起伤口,我们从一个人

退缩到一个带壳的生命。”

——罗伯特·勃莱《冬天的诗》

能够确认的是,解封放开是一种必然,而放开管控必须要承受的后果之一,就是有一批老年人与基础疾病患者,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冲击。

很不幸的是,这两类人我家都有。不例外,我想几乎每家人或远或近都有这两类亲友。

我有个朋友,她父亲曾患过严重的肺部疾病,虽然大体康复,但身体一直不好,稍有不慎就会咳喘反复。这些年来,他父亲一直深居简出,是医院常客,靠着药物与日常疗养,小心提防着,日子也算平静。步入疫情之后,他们一家比往常更加小心翼翼,才勉强避开了病毒的侵袭。

而随着管控解码,几乎能够确认的是,她父亲将毫不意外、不可避免地暴露在巨大危险之中。我这个朋友是个柔软正义的人,看到民生哀艰,对很多不可控的次生灾害也深感痛心,支持最终解封。但念及家中老父,依然心有不忍,时常垂泪。我当然能理解她的忧虑与痛楚,大部分国人的生死观并不坦荡,亲人置身于不可避免的危险之中,生死往往无法选择。

也有人问过我:你这么支持解封,不怕家中有人因此而意外吗?

我当然害怕,也有不舍。但我深知一个残忍但现实的事实是:每一代人、每一个人终有其应有的命运与归宿。有人死于病毒,有人死于意外,有人逝于遗憾,也有人逝于命定。生老病死是常态,试图在常态中建构只适用于自己的生死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对死亡的逃避。

但每个人都知道,人终有一死,不分早晚。

有一部记录片叫做《徒手攀岩》,这部纪录片记录了攀岩运动员Alex Honnold徒手攀登美国酋长岩的全过程。所谓徒手,意味着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在表面几乎光滑、与地面近乎垂直的岩壁上攀登。看完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感慨alex的生死哲学,很多人认为alex是一个生死赌徒,但我更愿意认为alex是一个坦荡面对生死的勇者。作为最危险的极限运动之一,我相信alex当然知道这项运动的风险,他非常清楚任何细微的意外都可能会让他坠入崖底殒命,但他依然做了,从他攀上酋长岩的第一步开始,就坦荡地接受了巨大危险的存在,并能承受它可能带给他的严重后果。

换言之,我们都需要接受所有不可避免的死亡,不仅仅是亲人的,也包括自己的。

这当然很难,即便现在我写下这些看起来冠名堂皇的坦荡文字,我也没有勇气说自己已经做好了全然的准备,去接受可能或因政策放开而不幸离开的生命。但我能够努力去做好的是——尽力降低身边亲友对这个病毒的恐惧,科学科普做好防范,以及,更多一些温柔的陪伴与爱。

弗朗索瓦·里卡尔说:“当你还在我身边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怀念你了,因为我们终将分离。”身处在不可逆转的历史漩涡中,命定的灾难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无法幸免的。我们总是在分离之后才懊丧痛悔,殊不知他们存活于世时,温柔的陪伴与爱才是最珍贵的日常。

把每一次与亲人素常的相聚,都当作最后的送别,别留下任何遗憾,或许是我们能够在即将到来的风浪中,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呼吸,感知他人,以及等待。”

——罗伯特·勃莱《冬天的诗》

三年了,我从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岁月静好者,遁化成一个时刻保持悲忍的记录者。

我一直觉得,文字是比影像更深入人心的一种方式,照片或者视频当然会有非常好的张力,可以如实还原彼时的场景,但无法还原彼时的感知与情绪。每个人对同一个事件的感知是不同的,情绪更是飘忽短暂,但文字是一种非常好的,能够固定记载所思所想的媒介,它就像一座桥梁,人们通过阅读文字,我们可以很近距离地触及彼时彼刻那个人所在经历的、思考的,悲伤喜悦痛苦。

那些墓碑上的名字,或是昨日还在膝下嬉闹的稚子,是即将与谁携手步入殿堂的新娘,是为夜归之人点亮一盏灯的伴侣,是为一张假期回乡的车票而烦恼的学生,是凌晨抹黑打哈欠起来准备摊点的生意人……

如若我们不用文字记录下来,他们的生命便白白没入烟尘。

我曾一度觉得失望透顶,为人性之黑暗、私权之冷硬而心寒,我尝试过关掉耳朵,沉入海底,也尝试过选择沉默,不再抬头。

但最终,于心不忍。

此刻我还能坐在桌前,在键盘上敲下这些文字,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的人代我受难,我不能做一个旁观者。

只要有悲鸣,我就一定会书写,有书写,我们就会有记忆。

身为一个文字从业者,这是我最后的坚持。

我也逐渐明白,在残碎渺茫的现实里,也还是有值得注目感动的东西,希望这种东西,不是必须要从人身上索取。

想起今年七月,我在新疆的萨尔加孜克。白垩纪时期,那里曾是一片湖泊,无数乌尔禾剑龙与准噶尔翼龙在此葬身湖底。一亿年后,风沙早将此地蚀成另一种风貌,有风穿过峡谷时会有魔鬼般的啸叫,大概就是几亿年前的生命不甘于殒身的悲嚎。而彼时,距离我300公里之外的克拉玛依却正下着冰雹。

你看,自然之界始终公允,一亿年过去,冰霜雨雪如故,来去的是生命,永恒的是风沙。

时过境迁,风云流转。一百年后,这些年的一切,大概不过是书本上的寥寥数语,但就在此刻此时此地,我们所能见到的,近处的天空或远方的星河,它们都是比人类永恒纯净得多的东西,亘古不变,都是希望,都是光,都让我觉得,活着还是值得。

悲情也欢愉的人世间啊,我们都是白驹过隙中不足一提的微尘。或许对待命运唯一的方式,就是直面即将来到的痛与爱,在生存的喘息之间,寻找为己、为人类共同体继续坚守下去的微光。

正如勃莱所言:呼吸,感知他人,以及等待。

如是人间,唯有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