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档案卡
标题:关于少年小胡事件的感想
作者:海涛评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海涛评论”
发表日期:2023.2.2
主题归类:胡鑫宇案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file

就少年小胡事件,看了2月2日上饶方面上午10点的发布会后,经与几个朋友探讨,以及就抑郁症问题咨询了相关的朋友后,有如下感想:

1,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就没原始真相了,只有被定义、被证明、被猜想的真相。我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那种真相。

2,此次发布会的内容基本上将我“说服”了。以下的感想是基于这个“倾向”之上的,如果你对我的“倾向”有异议,就不用看了。

3,世上之事,千奇百怪。一个事情发生的因素有无数种,所以,相与不信发布会的解释都属正常。每个人的信息有限,基于自己获取的信息做出与他人不同的判断很正常,不必苛责他人的判断。所谓世事千奇百怪,也在于偶然因素太多,现实远超我们的想象力。就偶然因素举例,如果鞋带的质量没那么好,如果国家规定鞋带负重超过20公斤就算不合格……这么举例有调侃之嫌,似乎不妥,只是想说,一个“结局”是某种必然因素和多种偶然因素共同促成的。

4,当地之前的搜寻确实不力,最难让人的信服正在于此。发布会上身穿制服的人不止一次承认了搜寻不力。遗憾的是,如果我们相信发布会信息,那么,即便搜寻再得力,也无法挽救孩子的生命。此事,最令人悲伤的是,一个15岁的孩子,一个不愁吃穿的花季少年,突然就这么“凭空消失”了。其实没有哪一种消失是“凭空消失”,只是我们掌握的信息有限罢了。

5,当此之际,我更愿意探讨的是,如果发布会内容完全属实,那么我们如何避免一个孩子以这样一种方式“消失”。

6,发布会或明或暗地描述了这样一个少年的故事——升入高中后,不适应环境,痛苦,且没有及时得到关爱、疏导,抑郁,轻生。有专家已经据发布内容判断小胡抑郁。

7,一个北京的朋友在看完发布会后给我发来一个故事,他朋友家的故事:“我有一朋友,当年孩子就是(小胡)这么大,中考进了外国语中学,成绩拔尖,转学到中,就不够拔尖了,可能由此引发了抑郁,家长发现问题,去治疗,虽然不能断根,但人保住了。”言外之意,少年小胡的生存环境,与这个北京孩子差距较大,可能他的亲人连什么是抑郁症都不了解。

8,每个成年人,都是少年时代的“幸存者”。如果你是成年人,想一想自己少年时的苦闷,想想历过的那些对自己来说很沉重却不足为外人道的“鸡毛蒜皮”,或许能理解,从概率上来讲会有人扛不过那种沉重。时隔多年,回忆自己上初中时遭遇如今所说的所谓“霸凌”,我就在想当时为何不跟家长说呢?仔细想来,即便说了,也不会被关心,也解决不了。全靠自己扛。

9,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痛苦。要让我说,现在的孩子实在太幸福了,他们生活在移动物联网时代,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时代,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都极大丰富。跟现在的15岁的孩子比,我15岁时简直就是个智力低下的少年。然而,这并不代表现在的少年更幸福。我15岁时吃顿肉是幸福,现在的孩子吃顿肉可能会恶心。所以,家长理解不了孩子的痛苦是一种常见现象,孩子不跟家长沟通也是常见现象。

10,但家长常会以“刻舟求剑”的方式来看待孩子的喜怒哀乐以及前途命运。比如,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的问题上倾向于“内卷”,尤其是大城市的一些家长。这些家长基本上都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人,或者是见证了很多人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在他们的阅历里,一个人的未来,与自己的学习成绩,毕业院校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他们才在孩子的学习上“卷”。对此,我不以为然。

11,我倾向于认为,未来是不可知的。就像当年我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完全是在父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实现的。能够实现,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更多是时代的塑造。战争时代需要将军,战火中就必然产生将军。网络时代需要码农,电脑前一定产生码农。农业时代需要种田能手,田野里就产生很多庄稼把式。未来的孩子将会面对什么样的世界,没人知道,唯一能知道的是,应该跟现在不一样。或许,现在某个家长觉得孩子将来成为科学家是成功的,而未来,这个孩子不挨饿可能就算成功。动荡、饥荒,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反复出现,谁敢说未来不会出现?然而,无论在怎样的时代,“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活得好的基本前提。

12,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出人头地,这样的愿望显然奢侈。那就,愿每个孩子都能扛过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痛苦,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最后,本文无意探讨小胡事件的真相,也没有那个能力,所以也不愿为此展开想象也不参与争论。只是觉得把感想发出来,或许对某一两个人有用,才写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