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档案卡
标题:挨打的她们,为什么不逃跑?
作者: xiyu,维克羊
来源: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
发表日期:2023.2.28
主题归类:家庭暴力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最近,亲密关系造成女性受伤甚至死亡的事件高频发生,仅2月底,就有3 起暴力致伤、致死事件受到网友高度关注:「男医生因情感纠纷持刀杀害女医生」「香港名媛遭谋杀碎尸」「吴秀波儿子家暴」。

热搜话题之外,亲密关系中的施暴现象更为常见。

据联合国妇女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 年以来,来⾃配偶的身体暴⼒与精神虐待问题更多发了。同时,来自妇女署的数据显示,仅 2019 年,全球范围内共有 2.43 亿的 15 至 49 岁女性遭遇过亲密伙伴的性暴力或身体暴力。

随着人们对于亲密关系暴力的讨论和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暴力就是暴力」「家暴不是家务事」的观点,这是社会的进步。

但在评论区,我们还是会看到一些对受害者不理解的声音和质疑:

「他打人,但腿在你自己身上,你为什么不走?」

「离婚不就完了吗?分手不就完了吗?」

人们怒斥施暴者的残忍,也疑惑她们的「不争气」。

受害人为什么不逃?她们可以逃走吗?

对此,HBO 曾拍摄过一部名为《Private Violence(亲密暴力)》的纪录片,试图讨论这个问题。

image

图片来源:HBO

以「爱」为名的亲密暴力

该片主人公,狄安娜,就是这样一个深陷亲密暴力,身心皆受到重创的受害者。

和许多爱情故事一样,相识之初,男友罗比表现得非常贴心,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image

一次万圣节,罗比带着狄安娜和女儿玛汀娜去卡车旅行。

image

罗比不愿参加「要糖果(trick or treat)」活动,于是狄安娜独自带着女儿下车。

欢庆活动非常开心,但当她结束活动回到车上时,罗比却因狄安娜在要糖果时和其他男性说话而心生嫉妒。

深夜降临,罗比越想越气,他将母女俩载去一个偏僻的医院停车场。在那里,他和狄安娜大吵一架,并当着女儿的面,疯了一样地抄起身边的手电筒就向她砸去,头部、肩部、手肘……身体的每一处都遭受了重击。

image

罗比一边抽打狄安娜,一边逼迫她承认和其他男性有所谓的「外遇」。

狄安娜哭喊着「我没有外遇!」,换来更为猛烈的殴打。迫不得已只能「承认」自己有外遇——「对,对,我是外遇了」,哀求罗比不要再打她。

接着,罗比又逼问外遇对象是谁,狄安娜只得胡乱说出认识的人的名字,并在胁迫之下,挨个打电话给这些人,说自己和这些男人「外遇」了。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却远还不算完。

回到了车上,气不过的罗比当着女儿玛汀娜的面,用枕头盖住狄安娜的头让她无法呼吸,一边揍她。

image

拳头落下的声音、女儿恐惧的尖叫、汽车高速行驶的声音……狄安娜昏了过去,这是她这趟旅行中第一次「睡觉」。

万幸的是,半夜接到电话的所谓「外遇对象」和他们的家人发现了不对劲,立即向警方报案。

终于,警方在公路上拦下了罗比的车,并接下重伤的狄安娜。她的伤情让在场的所有人触目惊心,包括执法经验丰富的警察——

眼睛、下巴、两颊、额头……狄安娜面目全非,满脸都是红色和乌青色的淤血,眼下因「锁喉」而导致毛细血管爆裂,下结膜出血。

除此之外,手部、腿部和身体其他部位,也因罗比使用手电筒等坚硬物件的打击而布满淤血。

image

据接诊的护士所述,狄安娜进入急诊室时仍然处于恐惧之中。

即使在被解救后,面对执法人员,狄安娜也不敢说出实话,直到被单独带到警车上,她才战战兢兢地承认,自己是被罗比殴打了。

「逃不掉」的受害者

其实,万圣节的遭遇并非一次偶然事件,此前罗比的施暴已经持续了 9 年,期间狄安娜逃跑过好几次,但最后,她都选择了回去。

image

地方检察官、警方、辩护律师,甚至是她的家人都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离开?

事实上,在被罗比绑架的这趟「旅程」中,狄安娜并不是没想过逃跑,也不是没想过求救,她甚至想过很多种办法:比如用女儿的蜡笔在纸张上写下「救我」,贴在车子的背面,希望有路过的人看见并帮忙报警。

image

残酷的是,生活不是爽文,「反杀」的故事总是基于幸存者偏差。这些失败的尝试和举动,招致的是更猛烈的报复。

对更猛烈的报复的恐惧,和对女儿人身安全的担忧,让狄安娜无法轻易地选择「离开」。

「如果被他看到,他大概会马上杀了我。而我永远都不会知道玛汀娜(女儿)会发生什么事。」

image

狄安娜不敢这么做,即便救了自己,却可能让女儿陷入险境。

片中,另一名受害者也陈述了自己「无法离开的原因」:

她曾经的丈夫接受过美军陆战队的训练,并威胁她:「如果你敢离开我,我就会追捕你、杀了你。」

待在丈夫身边,至少能够掌握他的具体位置和日常行程——对她来说,总好过躲躲藏藏,然后某天突然被杀死。

终止暴力,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施暴者带来的巨大恐惧感,像无数绳索伸向狄安娜,将她紧紧绑住。

即使暴力被抓了现行,逃离仍面临巨大的困难——对罪行的判罚。

image

狄安娜的伤口都位于皮肤表面,没有伤到内部的脾脏。因此就算有医生能够出具证明,这是严重伤害,受害者遭受了长时间的折磨和痛苦,也仅会被判定为轻微组织内伤。

基于此,罗比的判刑结果非常轻微 —— 最多只是被关 150 天,半年都不到。

image

甚至,由于罗比的多次殴打是在开往其他州的卡车上发生的,各州的警方还以「不是案件发生地」以及「狄安娜是自愿去往其他州」为借口相互踢皮球。

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保护,一旦施暴人离开监狱,受害人又将陷入恐惧和人身威胁之中。

在纪录片中,遭受暴力 9 年后,狄安娜最终正面迎击,并获得了众多帮助。

提供主要帮助的基特·格鲁勒,是美国州和联邦法院的受虐妇女的专家证人,也曾是一名家暴受害者,获救后转变成为所有女性暴力幸存者寻求正义的倡导者。33 年来,她一直为受虐妇女及其子女辩护。

格鲁勒和她的团队成员,为狄安娜的案子四处奔走、求援,为她收集证据准备上诉,联系法院相关人士寻求建议,并且在狄安娜失落无助时提供了心理抚慰与支持,最终帮助她站上证人席,并赢得这场官司。

除此之外,接诊狄安娜的护士、半夜接到电话的所谓「外遇」,都作为证人出庭。

最终,警方将罗比抓捕归案。

一开始,罗比嘴硬自己没有动手,直到被警察审讯多时才承认,自己几乎将狄安娜的手指打断。

image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狄安娜在这场赌上性命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施暴者终于得到惩罚——罗比被判处 21 年有期徒刑。

从 150 天到 21 年的「安全期」,对于受害者来说,这是反抗暴力的巨大成功。

我们与「亲密暴力」的距离

纪录片里的故事到此结束,在经历过伤害、挣扎和反抗后,狄安娜有了一个令人安心的结局。

但屏幕之外,暴力仍在发生。

一项针对 2000 年~2018 年 161 个国家和地区 200 万名女性的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约 27% 的 15~49 岁有过伴侣的女性,在其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亲密伴侣暴力或性暴力。

也就是说,超过四分之一有过伴侣的女性遭遇过「不同程度」的亲密暴力或者性暴力。

暴力带来的伤害多种多样,软组织挫伤和骨折是最为常见的伤害。不知何时会落下的拳头,更让人恐惧。

image

在我国,以北京市涉家庭暴力案件为样本的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家暴案件都发生在婚内,出于习得性无助、社会刻板印象(如家丑不可外扬)、举证难度大、法院认定率低等原因,受害人通常不愿向外界寻求援助,或求援受阻。

image

图片来源:HBO

对于「为什么不离开」这个提问,受害者的答案大致可以归纳总结为如下几点:

  • 以被家暴为耻的错误的价值观;
  • 出于⼀种「不能破坏家庭和谐」的极强的责任感;
  • 施暴者「总有⼀天能明⽩我的苦境」的性本善观念与乐观主义;
  • 对⾏政与社会提供的各类⽀援帮扶的信息不⾜,导致受害⼈认定⾃⼰离开施暴者会⽆法⼀个⼈⽣存,因⽽对施暴者产⽣了依存;
  • 对亲密关系的错误认知:「结婚/谈恋爱就是这回事」;
  • 被暴⼒植⼊的恐怖感:「逃跑了会被打得更厉害」;
  • ⾃我认同感的低下,也就是常说的 PUA:认为⾃⼰没有价值与能⼒,只有施暴者才能接受⾃⼰。

而从家暴个案的服务介入情况来看,受害人得到社会支持的案件较少,除警方介入以外,没有得到足够的来自社会外界的帮扶。

image

图片来源:HBO

「离开」只有两个字,做到却十分艰难。她们通常在施害者的暴力管制之下被迫远离各类社会支持,在精神孤立下深陷习得性无助。

她们需要全社会,从法律到舆论的关注和帮助,让她们拥有离开的勇气,以及离开后也能安全生活的保障。

作为其他人

我们能为受害者做些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帮助受害人意识到「家暴不是家务事」「你不是一个人」,给予她们心理支持和「走出来」的勇气。

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反家暴专家的建议,我们可以协助受害者完成以下工作:

  • 留存证据:包括但不限于报警、接警、出警记录;鉴定资料、医院病历、伤情照片;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邻居证人证言;施暴者保证书、短信、微信记录;妇联、社区、居或村委会等组织、团体出具的相关材料等。
  •  找警察:危急时刻一定要拨打 110 报警,与警方保持沟通与联系,以得到及时救助和保护。
  • 去法院:法院负有维护受暴妇女合法权益的责任,受害人可以选择离婚或寻求保护。
  • 找司法行政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法律援助机构都是司法部门的下设单位,预防婚姻家庭纠纷,制止家庭暴力,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等是他们的工作。
  • 寻求民政部门救助:对面临危害或无处可去的家暴受害者,民政部门可提供临时庇护救助,当地的求助站可以安排短期的免费庇护居住。
  • 找当地妇联与社区干部:可以求助社区的「妇女之家」,或拨打妇女维权热线,请她们给予支持、协助或转介。也可以请她们多做家庭回访,关注自己与孩子的安全。
  • 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身安全保护令人民法院必须受理,一般情况下 72 小时内要做出裁定,特殊情况须在 24 小时内发放保护令。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到,受害者「无法离开」的原因是多样的,除了法律层面上的帮助,整个社会还应该考虑到更多社会因素。

比如,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福利保障,并确保其可得性强。

比如,纠正⼥性在亲密关系中的⻆⾊的刻板印象。

比如,在司法体系中纳⼊对亲密关系多发暴⼒问题的特殊性的考量:例如延长⼈身保护令的庇护期间,对虐待、故意伤害、故意杀⼈等罪⾏之间进⾏更细致的考量与划分等,甚⾄还可以确保基层警卫队伍建⽴⼀套专⻔针对亲密关系暴⼒事件的处置流程与班底等等。

最重要的是,施暴者不应该、也不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

就如狄安娜在纪录片最后所言:

「任何人都不该被免责。」

「任何人都不可以。」

image

本文审核专家

王露园

大阪大学人类科学研究科

社会环境学

参考文献

[1].markay media. 亲密暴力 Private Violence (2018) [EB/OL]. [2022.3.1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4411J7jk.

[2].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19)陕刑终79号 [EB/OL]. [2022.3.16]. .

[3].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16)皖刑终437号 [EB/OL]. [2022.3.16]. .

[4].黄莉玲. 新冠大流行折射下的“家暴”问题 [EB/OL]. [2022.3.16].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07/1062671.

[5].KIT GRUELLE. Listening to victims can reduce domestic violence deaths [EB/OL]. [2022.3.16]. https://womensmediacenter.com/news-features/listening-to-victims-can-reduce-domestic-violence-deaths.

[6].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 北京市涉家庭暴力案件 [EB/OL]. [2022.3.16]. .

[7].为平妇女权益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五周年系列监测报告[EB/OL]. [2022.3.16]. .

[8].为平妇女权益机构. 《反家庭暴力法》摆脱家暴的七种求助方式家庭暴力是什么?[EB/OL].[2022.3.16]. http://www.equality-beijing.org/violence.aspx?id=2.

[9].人民网. 法律“撑腰” 向家庭暴力坚决说“不”![EB/OL]. [2022.3.16].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111/d7db544d3cb44adc8a11e0c8370ccdef.shtml.

[10].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prevalence estimates of physical or sexual, or both,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 2018. Sardinha, Lynnmarie et al.The Lancet, Volume 399, Issue 10327, 803 – 813

策划制作

策划:维克羊 |  监制:Feidi

作者:xiyu  |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