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网暴正在从蹭热点向制造热点升级,普通人遭遇网暴事的风险激增,是令人担忧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对治理网暴要有新的视角、新的方法。

CDT 档案卡
标题:“找茬式”网暴让普通人猝不及防,治理网暴要关注“心病”
作者:关不羽
发表日期:2023.3.2
来源:微信公众号“冰川思享号”
主题归类:网暴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近日,湖南桑植县某中学举行高考冲刺百日誓师大会,一名高三学生代表的发言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因其演讲时激动的情绪,意外引发网暴事件。

对这名学生的人身攻击持续了几天,引发了人们的担忧。所幸的是,当地教育部门及时请高级心理咨询师对这位女生进行了心理疏导,公安部门也介入了调查。目前这位同学的情况稳定。

image图/网络

尽管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这一事件的性质让人不安。网络暴力正在从热点争议事件的被动聚集,升级为制造热点的主动找茬。

网暴枪口正在从针对公众人物的蹭热点,转向针对不设防的普通人制造热点,这一现象令人忧心。

01 找茬式网暴,伤害无辜

引发此次事件的高考激励仪式,桑植县举办了多年,这在全国各地也很寻常。发言女生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人甲”。网暴者揪住不放的“表情打鸡血”,话题性微乎其微。

小姑娘发言时情绪激动一点,碍着谁了?对公共利益造成了啥影响?各路键盘侠持续数日、成百上千地狂轰滥炸,到底图什么?完全不具备任何热点潜力的寻常事、普通人,就这样硬生生地被网暴者炒热了。

更为不堪的是,中国社会对面临高考的学子历来是关爱有加,是社会主流朴素善良形成的公序良俗。仅仅因为所谓“表情过于激动”,引发长达数日的语言施暴,是极其反常的。

这样的反常事件,并不是个案。近年来,无事生非、以普通人为目标的“找茬式”网暴多发。去年8月武汉“糖水爷爷”被网暴逼至停业,“好人退却”的结局令人唏嘘;今年驾拖拉机进藏的博主“管管”遭遇持续的网暴走上了绝路,“粉发女孩”仅仅因为染发在一片污言秽语、漫天谣诼中去世。

这些事件中,大面积、持续性地语言暴力,苛责备至、造谣中伤,施暴者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感、同理心。这不是简单的社会风气、个人道德能解释的,而是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深度剖析。

02 网暴中的角色,各有“心因”

互联网舆论空间的特点是,高度的公开性和高度的匿名性并存。人人有话筒,却又人人戴面具。这一特性的正面作用是极大地拓展了舆论空间,丰富了舆论场的多元化。而负面作用是发表观点更为随意,“言责”的外部约束力大幅下降。

只要互联网用户愿意付出时间成本,可以在公共舆论中尝试任意角色。这种便利性是双刃剑,既可以用于自我完善的积极探索,也可以被滥用为阴暗心理、负面情绪的恣意释放。

互联网技术大幅提高了信息传播。信息传播的成本大幅下降,传播速度大幅提高。这一技术革命大大拓宽了社交空间,在互联网上找到志趣相投的同道中人是如此容易,以至于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小众”。不管多么非主流,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都可以集结为声势浩大的社群。

互联网重塑了公共空间的结构,释放了更大的舆论空间,对不同的个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

对大多数人而言,虚拟技术造成的心理影响并不是颠覆性的。互联网的匿名性一定程度上放松了道德、法律等社会规范“超我”的束缚,但是“自我”层面的自律性并未完全解除武装。

即便在网暴这样的极端现象中,绝大多数参与者并没有主动作恶的意识。在众多路人甲的认知中,随手一个点赞、一个差评,充其量相当于现实生活中一句腹诽、小声嘀咕。单就个体行为而言,这种“看不惯就说一句”的心理认知并不算错。

大多数人在街头偶遇“粉发女孩”,绝对不会集体围观、谩骂,充其量只是擦肩而过后,哼哼一句“不正经”“臭美”。他们在网上表达相同的意见时,只是现实行为简单移植到网上,主观上没有置人于死地的巨大恶意,甚至谈不上干预他人的强烈意图。

image▲郑灵华与爷爷分享考上研究生的喜讯(图/网络)

然而,普通大众并未意识到,互联网的公开性和聚集性,会让微不足道的恶意汇聚成吞噬他人生命的致命洪流。这些参与网暴的绝大多数人是无意识的加害者。他们并未意识到现实公共空间和虚拟公共空间之间的行为后果差异少许认识偏差,却造成了集体无意识行为的严重后果。

真正的网暴制造者和那些无意中成为背景噪音的“路人甲”不同,他们是积极主动地加害网暴对象。比如“粉发女孩”事件中,竟然有网暴者毫无根据地把受害人和外公的合影说成“老夫少妻”“被包养”。这种创造性的发挥显然不同于随手点赞、随意一句“不正经”,而是有意识的施虐行为。

每一起网暴事件中,都可以看到这些网暴制造者的积极作为。除了创造性发挥,还有反复转发、长时间“蹲坑”等等。这种偏执狂热的表现,都是典型的施虐狂心理特征。他们对自己的加害行为有明确的主动意识,扭曲的自我认知中高度投入地扮演道德化身、义警的正义角色。

互联网的匿名性让这类人毫无底线地从互联网的公开性中追逐虚幻的权力快感,这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实现的。比如网暴桑植县某中学女生事件中,那些匿名的施虐者不可能聚集人群去校门口围观、谩骂,但是互联网上却能实现。这种超现实的权力快感是他们对网暴乐此不疲的持久动力。

image图/视频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网暴受害者人群也显示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同质。大量案例的研究显示,抑郁心理特征的人群更容易成为网暴的对象,而且这一人群遭遇网暴后破防风险也远高于常人。

这是因为抑郁心理表现为高度自卑、渴求认同,更容易被互联网的聚集效应吸引。他们希望最大程度地从互联网的公开性中寻求心理补偿,却没有利用匿名性的自我防范意识,很容易进入网暴制造者的狩猎目标。

一旦成为网暴对象后,他们不能及时全身而退。如果刘学洲、“管管”能够像“糖水爷爷”一样及时止损、退出舆论风暴的视野,悲剧就不会发生。这当然不是责备受害者,而是为了寻求网暴悲剧的心理解药。

03 心病不治,网暴难止

在美国等互联网发达国家,网暴已经被视为公共心理健康问题,我国公众对此还缺乏充分的认知,还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这就给网暴治理留下了短板,需要针对性地求解。

首先,大众应该充分认识到互联网言论和日常表达的微妙区别。日常生活中“看不惯就说一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个人观点表达的纯粹言论,不会对他人造成严重后果。

但是,在互联网上的言论,会因为聚集效应转化为直接影响他人权益的行为。在互联网上一时兴起、随口一说,微乎其微的恶意却会成为网暴制造者无事生非、加害他人的武器。我们在享受互联网提供的技术便利、高度自由时,也要有更高自律性的自觉。

这不仅是新技术环境下的道德自我建设,也是合理分配注意力的能力适应。信息爆炸的技术环境下,注意力是一种重要资源。

将注意力投向那些鸡毛蒜皮、小题大做的凡人琐事,对个人而言是浪费精力。人家染个发、励志发言的表情,有什么议题价值,有什么信息增量?把碎片时间化零为整地用于有效的信息获取,才是正确利用技术便利的方式。

其次,要对心理亚健康人群涉网活动有完善的心理防护机制。目前对网暴受害者的心理疏导介入,已经成为处理网暴事件的标准流程。这次湖南桑县女生被网暴事件中,有关部门及时引入心理疏导机制,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事后介入并不能最大限度的排除风险,互联网庞大的体量面前,任何事后介入都难以消除不确定性。不及时补上预防机制,很难杜绝网暴悲剧的发生。

image图/图虫创意

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患者涉网,要提高防范保护意识。这需要家庭、社区、教育部门等多方面的关注。特别是来自家庭的关爱和保护,是避免网暴潜在受害者出现的第一道防线。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网暴制造者也属于心理亚健康人群甚至心理疾病患者,同样需要相应的预防、干预机制。

网民的年龄结构偏低,大量处于心理成长期的青少年活跃在网络,如果缺乏外部引导规范,心理稳定度容易出现偏差。一旦施虐快感成瘾,会对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反社会的人格扭曲、同理心缺失、性格偏执化等等问题在心理成长期固化,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对教育部门、家庭而言,关注网暴受害者的同时,也要对网暴加害者及时甄别矫治。这还需要立法、司法上的配套。国外治理网暴,对网暴加害方的强制矫治、限制其网络活动等等,都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

总之,网暴正在从蹭热点向制造热点升级,普通人遭遇网暴事的风险激增,是令人担忧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对治理网暴要有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正视网暴现象背后复杂的心理因素,而不是一味责以道德,是目前亟待补上的短板。心病不治,网暴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