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针对文化名人鹦鹉史航的「性骚扰」指控不断发酵,截止发稿前,已经有26位受害者在互联网上发文、做出指控。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在鹦鹉史航的两次回应之后,关于「性骚扰」的界定、「性骚扰」发生的广泛性,以及「性骚扰」给受害者带来的诸多困扰,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讨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尝试就其中的两个小点做一点阐述:
1) 性骚扰的界定:性骚扰就是性骚扰,不是调情,也不是情绪
2) 性骚扰会给受害者带来长期的健康后果,所以不能要求受害者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性骚扰就是性骚扰,
不是调情,也不是情绪
「性骚扰」较严格的心理学定义为,工作或学习环境中不受欢迎的性相关行为,被接受者认为是冒犯的、超出其资源所能承受的,或者威胁到其健康福祉的行为。
具体而言,虽然性骚扰在具体发生的时候多种多样,但基本可以归为三类:
1)与性别相关的冒犯:比如使用攻击性和厌恶女性态度的言语;
2)不受欢迎的性关注和涉性的行为:包括讲黄色笑话等言语骚扰,使用带有性意味的手势和打量的眼神等非言语骚扰,也包括强迫发生性互动、触摸行为或反复要求对方与自己约会;
3)性胁迫:暗示或明示工作机会或报酬取决于对方是否同意与自己有性互动。
图片来源:@王天小天翻译制当然,性骚扰也不局限于线下互动。
网络时代的性骚扰也包括未经同意分享私人图片或视频、发色情短信、与他人分享隐私照片等。
也因为形式多样,性骚扰不像性侵犯等容易界定和举证,往往施暴者会辩解为两情相悦的调情,而旁观者会指责当事人无法自证,进一步加重了当事人受到的伤害和羞耻感。
性骚扰绝非调情,其本质在于利用权力的不对等来胁迫和控制对方,向受害者释放一个信号:
你必须要顺从我。
这种胁迫可能是明示或暗示对方「如果你顺从我就可以得到机会或报酬」;
也可能是「如果不顺从我就会给你设置障碍,让你无法自在安全地工作学习」。
图片来源:@王天小天翻译制受害者感受到的胁迫往往不是身体上直接的压制,而是心理上的强烈恐惧:「我不知道不顺从会有怎样可怕的后果」。
而且这种胁迫不只来自于性骚扰的施暴者,往往整个工作环境也在释放一些有毒的信号,默许着骚扰行为:
「别扫大家的兴,跟组长喝个交杯酒」
「客户都是大老爷们,漂亮小姑娘去谈最有戏」
「领导帮你捏肩膀了,多体贴」
……
受害者会感到群体的压力,如果拒绝可能会被整个工作环境孤立和针对。
这些有毒的信号源于父权体制下弱肉强食的逻辑,即在家庭和社会系统中所处于统治地位的人可以压迫、挟制、操控地位低的人,而绝大多数统治者为男性,所以女性被剥夺了可以抗衡的权利、影响力、资源,只能献祭自己的性自由。
性骚扰当然不止伤害女性,但绝大多数受害者为女性,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表明一些旁观性骚扰的男性也会受到心理影响。
但「性骚扰」就是「性骚扰」,不是调情,也不是一种受害者的无端情绪,尤其是当「性骚扰」会带来长期、甚至严重的健康后果的时候。
别再让受害者装作
「什么都没发生过」
在「性骚扰」的事件真正发生后,往往会被告知只是调情、只是欣赏你,甚至会想从受害者嘴里拿到认可:
「我们没事了吧?」
图片来源:@王天小天翻译制「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图片来源:@王天小天翻译制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 Walter Cannon 发现人们对于突然发生的应激事件可能有两种反应:
战斗(Fight)和逃跑(Flight)。
但是在性骚扰发生的当下,除了战斗或逃跑外,感知到危险也会触发僵直反应(Freeze),这种冻结反应更像是身体功能的自动关闭,即整个人僵住,大脑一片空白,可能身体也一动不动。
而更鲜为人知的是,我们面对应激状况还可能有讨好反应(Fawn)。
当环境强大到我们无法对抗,我们感觉其他人掌握生杀大权,而自己唯一能存活下来的方式就是顺从、甚至讨好那个掌控我们的人,被他们认可、喜欢。
在性骚扰发生之后,因为性骚扰的复杂性、隐蔽性,受害者在应激状态下的僵直反应和讨好反应会被自己和他人曲解,进而在事件发生后涌起各种情绪:
恐惧担忧、内疚自责、羞耻、愤怒、羞辱和被侵犯感、被背叛感、无力感、失去掌控感。
这些情绪如此强烈,受害者很难通过常规的情绪调节方式来自我安抚,可能会借用暴饮暴食、抽烟酗酒、非自杀性自伤(即常说的自残)来缓解。
于是,这些情绪影响会演变成更加严重和持久的精神心理影响:
最常见的是抑郁和焦虑,也包括惊恐发作、难以集中注意力、失去动力和精力、物质滥用,而最严重的莫过于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和自杀意念。
下图中描述了 PTSD 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
取自 Cognitive Processing Therapy for PTSD 一书的中文翻译版本受害者会逐渐产生五个方面的思维和信念的改变:
-
失去安全感:性骚扰让受害者开始怀疑他人对自己意图,同时不相信可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
失去信任感:不再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不相信其他人会信守承诺并付诸行动,更不相信环境会支持和保护自己;
-
失去力量感:感到无助和虚弱,不再认为自己可以有力量解决问题和面临挑战;
-
损害自尊:受害者不再肯定自己的价值,可能跟着他人一起贬低、嘲笑、辱骂自己,甚至不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忽视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
损害亲密感:性骚扰会毁掉我们对关系的渴望,恐惧与他人的亲近。
虽然「性骚扰」的事件已经过去,受害者甚至在尽量想要把痛苦记忆抛之脑后,但是「性骚扰」带来的伤害确实存在,身体从未忘记。
研究发现受害者会持续感觉到高水平的压力,相较于非受害者更易出现身体不适或疾病。
《人选之人》@十两欢截图在压力大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做出更强烈的生理反应:
大脑下皮层不断刺激和调节我们的呼吸、心跳、消化、激素分泌和免疫系统,这种持续的危机感让整个身体不堪重负,抑制免疫功能、加剧炎症,进而头痛、胃肠疾病、呼吸短促或疲惫、睡眠障碍、饮食失调、更易生病……
很多受害者是因为身体不适就医,而不是心理问题,因为他们感到压力时第一反应是偏头痛和哮喘发作。
性骚扰是一场隐而不宣的的暴力合谋。
这种暴力可能用调情的遮羞布、权力结构下施加影响力的烂袍子、文化中对「强奸文化」的包容,覆盖、而且仅仅覆盖在受害人的身体上,伴随着无尽的痛苦、焦虑和耻辱感。
是时候了,掀开陈旧的遮羞布和虚伪的烂袍子,受谴责的从来都应该是施害者,而不是让受害者在静默的惊惧中,无端地耗尽自己,溺亡在无尽的恐惧担忧、内疚自责、羞耻、愤怒、羞辱和无力当中。
Ta 们无法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
本文合作专家: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1]Cannon, W. B. (1915). Bodily changes in pain, hunger, fear, and rage.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2]What Happens During Fight or Flight Response. (2019, December 09). Retrieved from https://health.clevelandclinic.org/what-happens-to-your-body-during-the-fight-or-flight-response/ [3]Wells, M., Glickauf-Hughes, C., & Jones, R. (1999). Codependency: A grass roots construct’s relationship to shame-proneness, low self-esteem, and childhood parentifi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7(1), 63–71. https://doi.org/10.1080/019261899262104 [4]Cognitive Processing Therapy for PTSD: A Comprehensive Manual by Patricia A. Resick, Candice M. Monson, and Kathleen M. Chard. Copyright © 2017 The Guilford Press. [5]WILLNESS, C.R., STEEL, P. and LEE, K. (2007), A META-ANALYSIS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WORKPLACE SEXUAL HARASSMENT. Personnel Psychology, 60: 127-162. https://doi.org/10.1111/j.1744-6570.2007.00067.x [6]Chan, D. K.-S., Lam, C. B., Chow, S. Y., & Cheung, S. F. (2008). Examining the job-related,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outcomes of workplace sexual harassment: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32(4), 362–376. https://doi.org/10.1111/j.1471-6402.2008.00451.x [7]Van der Kolk, B. A. (2015). The body keeps the score: brain, mind, and body in the healing of trauma. New York, New York, Penguin Books. [8]Fitzgerald, L. F., Swan, S., & Magley, V. J. (1997). But was it really sexual harassment?: Legal,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definitions of the workplace victimization of women. In W. O’Donohue (Ed.), Sexual harass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pp. 5–28). Allyn & Bacon.